西班牙国王是哪里的
① 西班牙的历代国王
1、费尔南多五世(Fernando II;即费尔南多二世)1475年1月15日—1504年11月26日 与妻子伊莎贝尔一世共治。
2、伊莎贝尔一世(Isabella I)1474年12月11日—1504年11月26日 与丈夫费尔南多五世共治。
3、胡安娜(Juana)1504年11月16日—1555年4月12日 1504年到1506年与丈夫腓力一世共治。1516年到1555年与儿子卡洛斯一世共治。
4、腓力一世(Philip I)1505年11月26日—1506年9月25日 1504年到1506年与妻子胡安娜共治。
5、卡洛斯一世(Carlos I)1516年3月14日—1556年1月16日 1516年到1555年与母亲胡安娜共治。
6、腓力二世(Felipe II)1556年1月16日—1598年9月13日。
7、腓力三世(Felipe III)1598年9月13日—1621年3月31日。
8、腓力四世(Felipe IV)1621年3月31日—1665年9月17日。
9、卡洛斯二世(Carlos II)1665年9月17日—1700年11月1日。
10、卡洛斯大公(Archique Carlos;即查理六世)1703年9月12日—1715年7月2日(有争议觊觎者)。
11、腓力五世(Felipe V)1700年11月16日—1724年1月14日。
12、路易一世(Luis I)1724年1月14日—1724年8月31日。
13、腓力五世(Felipe V)1724年9月6日—1746年7月9日。
14、费尔南多六世(Fernando VI)1746年7月9日—1759年8月10日。
15、卡洛斯三世(Carlos III)1759年8月10日—1788年12月14日。
16、卡洛斯四世(Carlos IV)1788年12月14日—1808年3月19日。
17、费尔南多七世(Fernando VII)1808年3月19日—1808年5月6日。
18、约瑟夫·波拿巴(José I)1808年6月6日—1813年12月11日。
19、费尔南多七世(Fernando VII)1813年12月11日—1833年9月29日。
20、伊莎贝尔二世(Isabel II)1833年9月29日—1868年9月30日 1846年到1868年与丈夫弗朗西斯科一世共治。
21、阿玛迪奥一世(Amadeo I)1870年11月16日—1873年2月11日。
22、阿方索十二世(Alfonso XII)1874年12月29日—1885年11月25日。
23、阿方索十三世(Alfonso XIII)1886年5月17日—1931年4月13日。
24、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1975年11月22日—2014年6月19日。
25、费利佩六世(Felipe VI)2014年6月19日—今。
(1)西班牙国王是哪里的扩展阅读
西班牙王室的血统起源于5世纪的西哥特王国,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之一。
西班牙王室只计算王室父系血统的情况下,其王室父系祖先Robert of Hesbaye (770-807),他的后代为“欧洲第一家族”法国王室卡佩家族的分支波旁家族。
现今国王费利佩六世一世即波旁家族成员,是Robert of Hesbaye父系血统的直系后代,在只计算父系血统王室中,世界上现存最长父系王室中排在第二位在日本菊花王朝之后。
西班牙阿拉贡地区出生的“天主教国王”费迪南德二世和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看中了哥伦布征服海洋、探索未知世界的雄心,他们也想借助哥伦布,让他为西班牙在海外寻找一个新世界。
于是,他们于1492年资助哥伦布探险。哥伦布不负重托发现了美洲,新世界几乎无穷无尽的金银使西班牙暴富起来。拥有了玻利维亚波托西银矿等巨额财富,西班牙也几乎拥有了整个世界。
② 现任西班牙国王全名叫什么
胡安·卡洛斯一世 (Juan Carlos I) 1938年1月5日生于罗马,是西班牙波旁王朝末代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孙,其父为巴塞罗那伯爵。胡安·卡洛斯幼时随其父旅居意大利、瑞士和葡萄牙等国。1975年登基至今.
满意请采纳
③ 现在的西班牙王室是来自哈布斯堡家族还是属于波旁家族啊
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位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因为没有子嗣,便立下遗嘱,确认法国王储的次子安茹公爵为其继承人。1701年,安茹公爵即菲力浦五世加冕成为西班牙国王,波旁王朝正式入主西班牙。此后西班牙王室就是波旁家的了。
④ 西班牙国王在哪住着
萨苏埃拉宫
萨苏埃拉宫是座规模不大的两层楼,外墙用浅灰色花岗岩、白石、红砖和深棕色石板建造,古雅庄重,朴素和谐。院内种植了雪松、橡树、极树、白腊树、栋树等树木和各种花草。这座宫殿的四周是密密的橡树林,林中有成群的鹿和抱。远处是高高的瓜达拉马山。环境十分优美,安静。
1962年作为王位继承人的胡安·卡洛斯与索菲娅结婚后,按照佛朗哥的安排住进这座王宫。胡安·卡洛斯登基后,人们曾建议他搬到豪华的帕尔多宫,被他拒绝。帕尔多宫,又译豹宫,共有300多个房间,是历代国王居住的行宫之一,佛朗哥生前也在这里居住。胡安·卡洛斯不愿意这样浪费和奢侈,迄今已在萨苏埃拉宫居住了近40年。
萨苏埃拉宫不仅与欧洲其他王宫相比,就是国内现存的上百座王宫相比也是很小的一座。宫内除了国王一家的住所和办公室外,还有王宫工作人员的办公室、接待大厅、小客厅和客房、餐厅及祈祷厅以及工作人员住房等。西班牙移民宫内收藏了大最壁毯画。
⑤ 现任西班牙国王
费利佩六世,全名费利佩·胡安·巴布罗·阿方索(Felipe Juan Pablo Alfonso de Todos los Santos de Borbón y de Grecia),是西班牙现任的国王。
费利佩六世在1968年1月30日出生于马德里,是西班牙前任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与索菲娅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菲利佩六世是前奥林匹克帆船运动员。这是不是说不想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不是一个好国王。其实这一点菲利佩六世可以说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因为父亲胡安·卡洛斯曾说过:"大海奔涌在皇室每一个人的血液里。只有在大海中畅游的时候,我们才能感到真正的自由。"
⑥ 西班牙国王是谁
西班牙现任国王是费利佩,名字的全称为费利佩·胡安·巴布罗·阿方索(西班牙语:Felipe Juan Pablo Alfonso de Todos los Santos de Borbón y de Grecia),1968年1月30日出生,是西班牙前任国王胡安·卡洛斯和皇后索菲亚第三个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是王室里唯一的男丁。
2014年6月2日,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宣布,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已决定退位,让位给王储费利佩。
2014年6月19日费利佩举行登基典礼仪式,正式即位为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
⑦ 西班牙国王是哪里人
网络就有!我给你复制几段
费利佩六世(Felipe VI) 1968年1月30日生于马德里,是西班牙波旁王朝的君主,其父为胡安·卡洛斯一世。
在罗马共和国和帝国时代,今日西班牙是当时帝国辖下的一个行省(Hispania),这些土地是在凯撒出征高卢期间并入罗马的同执领域。其后西班牙陷入松散的封建状态,多个王国、公国、领主和军阀共存,直至摩尔人才有能力再次统一。查理曼大帝曾欲兼并西班牙入法兰克帝国但不成功,其侄子罗兰更因再次发动远征而送命。西班牙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是在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贝拉一世结婚后,联合了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三大强权──莱昂、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才有实力统一西班牙。
正式而言,西班牙一字“Espa”,直至1837年,才正式出现在波旁君主的头衔上。当时在位的伊莎贝拉二世,决定用“西班牙”取代她原有的冗长头衔“卡斯蒂利亚、莱昂、阿拉贡......等地的女王”。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西班牙”在拉丁文字里是个众数词──“Reina de las Espa”。直到1874年,西班牙才以单数名词出现在西班牙王室的头衔上。但以西班牙“Hispania”作为王国之名的提法,早在16世纪前已经出现。在腓力二世年间所铸造的钱币上便用了拉丁文“rex Hispaniarum(西班牙的国王)”取代正式而冗长的头衔。“西班牙”确切出现的日子固然无法确定,但以下四个时间点可以被视为西班牙统一王国的开始:
1479年,卡斯蒂利亚王夫斐迪南继承其父的阿拉贡王位,自此西班牙归于单一家族的统治
1516年,日后的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继承外公的阿拉贡王位,并在卡斯蒂利亚取得国王称号,与自己母亲共治。据云在墨西哥曾铸造刻有“西班牙及印度国王卡洛斯和胡安娜(Carolus et Johana, reges Hispaniarum et Indiarum)”的钱币。
1555年,胡安娜女王驾崩,查理五世成为卡斯蒂利亚唯一的国王。此时,西班牙仍未正式统一,葡萄牙为一独立国。
1580年,葡萄牙出现王位继承危机。查理五世之子,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王腓力二世获得葡萄牙王冠。此时,有人认为,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等王国是以单一的西班牙王国的身分和葡萄牙王国组成共主邦联。而在其后1640年,葡萄牙脱离该共主邦联,另立布拉干萨家族为王。其他王国便以西班牙的名义,继续归于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但西班牙仍未统一,仍是以若干王国的共主邦联形式存在。
由此,西班牙历任君主的签名,都不会用到自己任何头衔,往往只是一句,“朕,即国王(Yo El Rey)”或“朕,即女王 (Yo La Reina)”而已。
⑧ 1560年后西班牙国王与其历史
纵观世界战争史,海战对许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曾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如萨拉米斯海战之于波斯和希腊,阿克兴海战之于罗马和埃及。1588年,海上霸主西班牙派遣自己的“无敌舰队”入侵英国,最后失败,再一次证明了海战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力。西班牙衰落,而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两个海军强国的较量
16世纪,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后来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是欧洲的西班牙。自从哥伦布远涉重洋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纷纷涌到那里掠夺金银财宝,致使西班牙很快成为欧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国。
据统计,公元1545~1560年间,西班牙海军从海外运回的黄金即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万公斤。到16世纪末,世界贵重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线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拥有100多艘战舰、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的强大海上舰队,最盛时舰队有千余艘舰船。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骄傲地自称为“无敌舰队”。
那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轻工业的发展,迫使它急于寻找海外商业市场;舰船制造和航海技术的革新,更加膨胀了英国夺取殖民地的勃勃野心。
对于西班牙来说,自然不允许其他国家分占它来自殖民地的利益。英国的海上抢劫以及对美洲的掠夺严重地威胁着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垄断地位,引起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仇视。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为此,他在英国开始进行颠覆活动。
玛丽早在1568年就因苏格兰政变而逃到英国,被伊丽莎白所囚禁。当英国的天主教徒在西班牙的怂恿下谋刺伊丽莎白而另立玛丽时,伊丽莎白乘机处死了玛丽。腓力二世谋杀不成,就决心用武力征服英国。
当时,英国的海上实力并不强大,难以与西班牙海上舰队相匹敌,只能靠海盗头子德雷克、豪金斯和雷利等人组织的海盗集团在海上袭击、拦劫西班牙运载金银的船只,进行海盗活动。而腓力二世却拥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无敌舰队”。
战争初期
1588年5月末,西班牙公爵梅迪纳统率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里斯本扬帆出航。这时“无敌舰队”共有舰船134艘,船员和水手8000多人,摇桨奴隶2000多人,船上满载2.1万名步兵。显然,梅迪纳是要利用西班牙步兵的优势,运用传统战法,冲撞敌舰,在强行登舰后进行肉搏,然后夺取英国船只。
不幸的是,“无敌舰队”出发不久,就在大西洋上遭遇风暴。狂风恶浪使帆船失去控制,水手们被晃得晕头转向,准备登陆的“旱鸭子”更晕得像站不住的醉汉。这样,舰队只好返港避风。待到7月,舰队又踏着大西洋的滔滔海浪,一路浩浩荡荡地驶进英吉利海峡。
英国方面也做好了迎击准备,由霍华德勋爵任统帅,德雷克任副帅。英军共有197艘战舰,载有作战人员9000多人,全是船员和水手,没有步兵。英国的战舰性能虽不如西班牙,但由豪金斯做了改进,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火炮数量多、射程远。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射程不远的重型炮弹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以火炮优势制胜。
7月22日清晨,战争爆发,英军纵队列阵,迎着强劲的西南风,抢到横队列阵的“无敌舰队”上风位置,放过“无敌舰队”的前卫后,充分发挥自己两舷的火力,重炮猛轰其后卫舰船。“无敌舰队”阵脚大乱,节节败退。23日拂晓,海上风向逆转,“无敌舰队”处在东北风上风头,于是他们以多围少,重创英国最大军舰“凯旋”号。这样,在第一回合双方打了个平手。
25日,双方再度交手,激战几小时后,双方尽管损失不大,但弹药基本上消耗光了。梅迪纳决定改变计划,向加莱前进。霍华德也率领舰队转向多维尔。此刻,双方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弹药补给问题,霍华德还可以从附近的港口获取一些补给,而“无敌舰队”则要困难得多,在未到达加莱之前,一点接济都没有。
26日黄昏,“无敌舰队”到达加莱附近海域,在加莱与格里斯尼兹港之间驻锚,英国舰队也随后赶来。鉴于“无敌舰队”弹药空虚,英国舰队放心大胆地在敌人长炮射程之内停泊,甚至一些英国舰只驶到敌轻武器射程的边缘线上,穿来穿去,随心所欲,梅迪纳对此惟有望洋兴叹。
28日凌晨,霍华德在旗舰“皇家方舟”号的主舱召集作战会议。因为攻击的时间紧迫,决定在舰队中挑选8艘200吨以下的小船,改装成大船,作为突击使用。清晨,“无敌舰队”的哨兵发现几艘轻装船只向他们靠拢,突然,小船上发出熊熊火光,接着,“无敌舰队”的大小船只一片混乱,一些船已经被大火点燃。梅迪纳慌忙命令各舰砍断锚索,想等火船过去后,重新占领这个投锚地。但在混乱中,许多船只只顾夺路逃走,结果互相碰撞,甚至自己打了起来,全舰队已经开始溃散。火船过后,梅迪纳命令所属各分舰队向加莱集中,但只有少数船只执行了命令,大多数船只由于刚才砍去两只锚,只靠剩下的一只锚已经系留不住,遂沿岸向东北方向漂流而去。
此时发生的情况,霍华德看得清清楚楚,“无敌舰队”正以杂乱无章的队形驶向敦刻尔克方向,这样它就没有可能再回到加莱了。霍华德立即命令舰队全速追击,在高速航行中,英国舰队与“无敌舰队”的距离逐渐缩短。考虑到自己的弹药也不是十分充足,霍华德命令舰队尽量靠近敌人,在保证弹无虚发、全部命中的短距离才开始实施炮击。此时,“无敌舰队”已没有弹药储备了,英国舰队抓住这个弱点,把握风向,进退灵活,无所顾忌,时而左舷,时而右舷,连续不断地向敌舰发射大小炮弹。“无敌舰队”只有后退之力而无招架之功。
上午9时,双方舰队在格南费里尼斯角接火。英国舰队步步紧逼,“无敌舰队”各舰距离越拉越大,秩序更加混乱。英国舰队各舰配合默契,各式火炮此起彼伏,打得有章有法。海战一直持续到下午6时,突然风向转变,霍华德及时命令舰队摆脱战斗,“无敌舰队”趁此机会,退出英吉利海峡。
整整一个星期的交战中,“无敌舰队”耗费了十万多发大型炮弹,而英国舰队无一遭到重创,只是阵亡了一名舰长和二十余名水手。与此相比,仅仅格南费里尼斯一战,“无敌舰队”即死伤一千四百余人。
7月29日黄昏,梅迪纳召集作战会议,权衡利弊后,决定如果风向有利,应再度设法控制英吉利海峡,否则,别无出路,只能绕道北海,返回西班牙。结果,天公不作美,风向始终未变,“无敌舰队”只得采取第二方案,返回西班牙。
“无敌舰队”的覆灭
8月,英西两军在加莱东北海上进行了二次会战。西班牙的战舰高耸在水面上,外形壮观,但运转不灵,虽然人数和吨位占优势,却成为英国战舰集中炮火轰击的明显目标。英国战舰行动轻快,在远距离开炮,炮火又猛又狠,打得“无敌舰队”许多舰只纷纷中弹起火。西班牙开炮向英舰射击,却不能命中英舰,英国舰只尽可能避免进入西班牙火炮射程之内,在远处灵活闪避,活动自如。这种远距离炮战使西班牙舰队的步兵和重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激烈的炮战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双方弹药用尽,轰击才告终止。“无敌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两个分舰队的旗舰中弹、撞伤,一个分舰队司令被俘。
西班牙全线退却,在退却途中,英国舰队紧追不舍。8月8日,在格拉夫林子午线上,英国舰队又紧逼“无敌舰队”的50多艘军舰,以优势兵力发起攻击。这时,“无敌舰队”其余70余艘军舰正在6海里外,未能及时介入战斗。英国军舰轻便灵活,机动性能好,其火炮射程也远远大于敌人,因此,英舰始终保持着有利于自己的距离作战。而西班牙火炮射程近,只能力图靠近英舰队,以便进行接舷战。英舰凭借强大火力压制对方,不让其靠近一步。战斗持续到下午6时才以西班牙舰队受到重创而结束。这一战,“无敌舰队”被击沉16艘军舰,而英国军舰虽有一些损伤,但无一被击沉。
“无敌舰队”集中起残余船只,从北面绕过不列颠群岛向西班牙驶去。英国舰队虽取得胜利,但一些舰只受创,加之弹药消耗过大,霍华德命令停止追击。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受损的舰队抵达苏格兰西北岸的拉斯角时,遇到猛烈的大西洋风暴掀起的巨浪。战舰漏水、损坏,船员饥饿、生病,他们孤立无援地在海上随风漂泊。许多战舰撞上了岩石;另一些战舰进水下沉,消失在浪涛之中。风暴狂吹了一个月。还有一些战舰在爱尔兰海岸外失踪,数千人淹死。许多好容易登上爱尔兰海岸的幸存者也被杀死或饿死。到1588年10月,“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近乎全军覆没。而英舰没有损失,阵亡海员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舰队所击败,虽然损失是微小的,但是在精神上的杀伤是巨大的。在此之前,西班牙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从发现新大陆到只用几百人就征服了美洲、环球航行、大败土耳其舰队、白银矿的发现和开采和遍布全球的贸易点和殖民地(16世纪末葡萄牙并入西班牙),这些伟大的成就让西班牙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是不可被击败的,而无敌舰队的毁灭则把这种自信击的粉碎,从此西班牙开始了衰退之路。
⑨ 西班牙的国王——胡安·卡洛斯——是属于哈布斯堡王室还是属于波旁王室
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 1938年1月5日生于罗马,是西班牙波旁王朝末代国王阿方索第十三世的孙子,其父为巴塞罗那伯爵。胡安·卡洛斯幼时随其父旅居意大利、瑞士和葡萄牙等国。1947年,佛朗哥宣布恢复君主政体并任国家元首,他选中胡安·卡洛斯为未来的国王并召其回国接受教育。胡安·卡洛斯中学毕业后,接受了全面的军事训练,先后在西陆、海、空三军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他入马德里大学攻读政治、法律、哲学、历史、文学、国际法等课程。大学毕业后,胡安·卡洛斯开始从政实践,先后到政府各部门熟悉行政管理情况。1969年7月,西班牙议会批准胡安·卡洛斯为未来的国家元首。他于1975年11月登基,王号为胡安·卡洛斯一世。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还是西班牙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他对内主张“改革”和“民主化”,对外主张同所有国家保持友好关系。
⑩ 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五世全名是什么
菲利浦五世(Felipe V de Borbón,1683年12月19日-1746年7月9日),是18世纪的西班牙国王,1700年至1746年在位,其中1726年曾短暂退位。他是西班牙波旁王朝的第一位国王。菲利浦五世是法国路易王储之子,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之孙。因此他还有安茹公爵的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