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湾是什么的发源地
A. 墨西哥是哪一个国家
国名】墨西哥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Mexico,Los Estados Unidos Mexicanos)。
【面积】19万多平方公里。
【人口】约8700万。其印欧混血种人占90%,印第安人约1000万,外国侨民19万。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居民中92.6%信奉天主教,3.3%信奉基督教新教。
【首都】墨西哥城(CiudaddeMexico)。
【时差】比北京晚14-16个小时。
【货币】墨西哥比索(大置于美元的汇率相当)。
【气候】墨西哥位于北美大陆南部。北邻美国,东南与危地马拉和伯利兹毗邻;南濒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南濒临太平洋。土地面积的5/6是高原和山地,平均海拔约1800米。沿海有众多的岛屿。终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
【经济】墨西哥国民生产总值居拉美第二位(次于巴西),世界第十三位。2001年墨西哥吸收外资247亿美元,占拉美吸收外资总额的三分之一,位居第一。墨西哥的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但发展不平衡,制造业占首要地位,主要有造纸、木材、化工、纺织、化肥、汽车制造、食品饮料等。石油和石油化工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80年代以来原油产量占世界第四位,石化企业规模居世界前十五名,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旅游】墨西哥是印第安人古文化中心之一。闻名世界的古玛雅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和阿兹台克文化均为墨西哥印第安人创造。这里气候宜人,风光秀丽,名胜古迹甚多。前来旅游的人每年已300~400万人次之多,所创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56%,居世界前五位。到墨西哥旅游,首先要去游举世闻名的旅游圣地墨西哥城,这里的主教座堂、阿兹特克大神庙遗址、加里波的广场、查普尔特佩克森林公园、查普尔特佩克城堡、玫瑰区、奎库尔科金字塔神庙均较着名。
【美食】在当今世界权威美食家的眼中,墨西哥菜肴是和法国、印度、中国和意大利菜齐名的世界五大菜系之一。
海鲜:墨西哥菜肴的特色就是口味浓厚、色彩绚丽。拿ceviche来说,它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墨西哥美味。当地人把刚捕捞的各种海鲜浸泡在胡荽汁和酸橙汁中,用纯天然的方法腌制而成。还有一种口味独特的pipianes,它的调味汁取自花生、南瓜子和辣椒。也许想象不到,一种叫莫力的调味香辣酱,完全继承了十七世纪的一个复杂的异域菜谱,它需要混和100多种原料才能制成它那特有的口味和诱人的深棕色,因而制作美味的莫力酱成了厨师们一显身手而又颇费气力的工作。
辣椒:墨西哥是辣椒的发源地,全球约一半辣椒都生长于墨西哥境内,红的、黄的、青的、绿的应有尽有。墨西哥不仅是天下第一辣国,而且它的辣椒是世界上第二辣的辣椒,过百种的辣椒,新鲜同晒干的名称各有不同,炮制方法亦多不胜数,如用于腌肉、煲汤、烧烤、沙律、糖果、饮品都有,真可谓是无所不辣。
玉米:玉米一直是墨西哥食品中的主角。而以玉米为原料制成的饼也是墨西哥最基本、最有特色的食品。这是一种用玉米煎制的薄饼,煎好后形成一种荷包状,硬硬的,脆脆的,吃的时候顾客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碳烤的鸡肉条或是牛肉酱,然后再加入蕃茄、生菜丝、玉米饼起司等等配料,看上去颜色格外丰富,包好以后,放入嘴中一咬,外面脆生生的,而里面却有香、辣、酸、甜各味俱全,刚柔相济、多味混杂,真叫人“爱不释口”。此外,还有一种玉米饼,形状要小些,吃的时候,沾着各式各样的墨西哥酱吃。当然,这些酱汁九成以上是辣椒和番茄调制而成的,有的在里面还加入了芒果,有一种天然的香味。
牛扒:通常在餐馆里吃的牛扒,多数人是不加任何调料的,有时顶多加一点盐。不过墨西哥的牛扒却不一样,它是先用辣椒、盐等调料腌制好的,煎好后,即使不浇汁也非常够味。值得一提的是,人们通常认为新西兰的牛肉是上品,其实墨西哥的牛肉与新西兰的牛肉也不相上下,滑嫩清香。
豆食:和玉米一样,豆类食品也是墨西哥饮食中很重要的原料。墨西哥人很喜欢吃豆子,也发明了许多豆类食品的做法,比如辣豆烧牛肉、凉伴青豆等等。
龙舌兰酒:龙舌兰对于墨西哥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龙舌兰叶可以造纸,而龙舌兰的花朵十分尖锐,据说可以当作武器。而如今,龙舌兰最重要的作用是制造龙舌兰酒(T equila)。用龙舌兰叶酿制成的龙舌兰酒是墨西哥一大特产。龙舌兰酒的度数比较高,喝起来会有一些辣辣的而带香甜的感觉绕于舌尖,缠绵于喉。
B. 大西洋深入北美大陆东南部的海湾
墨西哥湾
因濒临墨西哥,而得名墨西哥湾。海湾的东部与北部是美国,西岸与南岸是墨西哥,东南方的海上是古巴。墨西哥湾经过佛罗里达海峡进入大西洋;经过尤卡旦海峡与加勒比海相连接。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1500米,最深处超过5000米。
海湾沿岸曲折多湾,岸边多沼泽、浅滩和红树林。海底有大陆架、大陆坡和深海平原。北岸有着名的密西西比河流入,把大量泥沙带进海湾,形成了巨大的河口三角洲。在尤卡旦海峡,有一条海槛,位于海面下约1600米深,作为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的分界。
墨西哥湾位于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多雨,8月份气温最高,可达28℃以上;2月气温最低,北部约12℃,南部达22℃。冬季常有偏北大风,夏季常遭台风袭击。降水量多,年平均达1500豪米左右。
墨西哥湾汇聚了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洋流的一部分,还接纳了被信风不断驱赶进来的大西洋暖水,使湾内水位比附近海面高得多,海湾变成一个巨大的热水库。湾内暖水从佛罗里达海峡流出,成为墨西哥暖流的重要源地。湾流是世界第一大暖流,它携带的热水水量是世界所有河流总量的120倍。据估计,湾流每年向西北欧海岸输送的热量,每公里约相当于燃烧600万吨煤炭所放出的热量,使西北欧地区的气候变得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大西洋西部的墨西哥湾,给大西洋东岸的欧洲,带来了这么大的恩惠,原先他们自己是不知道的。后来,在20世纪初,才被海洋学家解开这个谜。
墨西哥湾的潮汐,是每天一涨一落的全日潮;潮差一般很小,只有在台风季节,潮水受台风的驱赶,引起海水陡升,成为风暴潮,水位有时高达5米,会对沿岸洼地造成威胁,特别是湾北岸的风暴潮较多。
墨西哥湾沿岸的佛罗里达半岛,南北长600多公里,东西宽200公里。西班牙人彭赛·德·雷翁发现时,看到半岛鲜花盛开,绚丽多彩,他便起名为“佛罗里达”,西班牙语意思是“鲜花”。这里是美国最温暖的地方,最冷的冬季也只有15℃,是避寒和游览的胜地。尤卡旦半岛的玛雅山地,曾是印第安文化的发源地。这里保存有巨大的金字塔,可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
1.墨西哥湾是海湾,是墨西哥和佛罗里达半岛、南美洲之间的海域。
2.尤卡坦半岛是陆地,是墨西哥大陆上伸向墨西哥湾的部分。
3.有这种说法,认为流星撞击在墨西哥湾附近,引起剧烈的火山喷发和森林火灾,同时大量的灰尘和有毒气体进入大气,从而导致环境的变化,致使恐龙的灭绝。
大西洋伸入北美大陆东南部的一个海湾。位于墨西哥、美国和古巴之间。呈半圆形,东西长约1609千米,南北宽约1287千米,面积154.3万平方千米,是仅次于孟加拉湾的世界第二大海湾。平均深度1512米,最大水深5203米。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和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环抱海湾湾口,古巴岛伸居湾口中部,把湾口分为佛罗里达海峡和尤卡坦海峡,成为墨西哥湾连接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水道,在航运贸易、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海湾北部和西北部有密西西比河和格兰德河,每年带来大量泥沙,在河口形成巨大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外还有水下冲积扇。沿海多沙质海岸,有沙嘴、沙洲、沙堤,沙堤与海岸间还形成一系列潟湖和小湾。海湾大陆架较宽,除西侧较窄外,一般都在200~280千米。北部和西北部大陆架上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业已开采。海湾表层水温较高,夏季最热月为29℃,冬季最冷月为20~24℃,比同纬度大西洋的水温高2~3℃,这是海湾地处热带和副热带、深居内陆以及赤道暖流流入的结果。海水盐度为36~36.9。加勒比海暖流穿过尤卡坦海峡流入墨西哥湾中形成顺时针洋流,从佛罗里达海峡流出进入大西洋,成为湾流的起始段。墨西哥湾沿岸有休斯敦、新奥尔良、坦帕、坦皮科、哈瓦那等重要港口
C. 墨西哥湾深水勘探概况是什么
墨西哥湾是世界深水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金三角”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墨西哥湾已逐渐成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来源地,随着该地区近岸水域和浅水水域油气产量的下降,石油公司开始将目光转向开发分布在水深1000ft(305m)或更深水域的油气资源。墨西哥湾地区已经成为全球石油工业在深水领域开展油气勘探开发的焦点。
1975年Shell公司在位于密西西比峡谷水深约313m处发现了Cognac油田,揭开了墨西哥湾深水油气勘探的序幕。墨西哥湾的Trident油田最大钻井水深现可达到3272m。截至目前,墨西哥湾深水油气总储量约为43.636×108m3。其中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区为29.256×108m3,墨西哥国墨西哥湾深水区为14.38×108t。
美国墨西哥湾:美国将其辖区内的墨西哥湾盆地按深度分为“浅水区”(<305m)和“深水区”(>305m)两部分。美国墨西哥湾的大气田多位于深水区。Thunder Horse油田是1999年发现于墨西哥湾的一个大型深水油田;Tiber油田是位于美国墨西哥湾Keathley峡谷102区块的“巨型”深水油田,由英国石油公司于2009年9月发现。
1995年墨西哥湾石油原始可采储量为16.82×108t,天然气储量为4.06×1012m3,到1996年美国的新增石油储量主要来自墨西哥湾油气区。1999年在墨西哥湾深海区水深1850m处发现了雷马油田探明储量为1.03×108t石油和215×103m3天然气,估计总可采储量超过1.37×108t油当量。
2001年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区的年产油量(271×106bbl)首次超过浅水区(252×106bbl),之后浅水区的产油量逐年递减,而深水区逐年增加。2007年深水区和浅水区的年产油量分别为328×106bbl和140×106bbl,深水区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占美国墨西哥湾总产量的70%和36%。
美国墨西哥湾99%的探明储量位于中中新世以及更年轻的地层中,油气总量为621×108bbl(98.739×108m3),其中水深大于1000ft(305m)的深水区油气当量为184×108bbl(29.256×108m3)。
自1975年以来,美国在墨西哥湾深水区(>305m)共发现285个油田;1995年墨西哥湾共发现899个油气田;2000—2004年间,墨西哥湾深水区(>305m)共获得50个油气发现,包括28个1000m以上的超深水发现;在2000—2007年间总共发现了6个大型油田。2008年的勘探活动获得了15个新的深水发现,其中有5个新发现位于水深超过1524m(5000ft)的水域。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在墨西哥湾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活动更加活跃,钻井数量持续增加,2001年已达968口。2008年3月10日,美国墨西哥湾区块的租赁吸引了37亿美元的投标资金,有603个区块获得了投标,其中69%的区块位于深水区。之后,在2008年8月和2009年3月的投标活动中,深水区的区块的比重都超过了70%。
墨西哥国墨西哥湾:相比较美国的墨西哥湾油气勘探开发活动而言,有关墨西哥在墨西哥湾油气勘探和储量的数据较少,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来自墨西哥能源部2007年和2008年的两个报告(SENER,2007,2008)。SENER(2007)的报告中将其墨西哥湾辖区>500m的区域统称为墨西哥湾深水区,而其传统的Burgos、Tampico-Misantla、Veracruz和Southeast盆地分别包括了陆上和陆架浅水区部分。根据这一划分方案,SENER(2007)预测墨西哥湾>500m深水区(面积约57.5×104km2)的石油储量约为300×108bbl,占墨西哥石油总储量的55%。墨西哥国墨西哥湾主要的大型油田有坎塔雷尔油田(Cantarel1)、Ku-Zaap-Maloob(KUZAMA)油田、Sihil油田等,其中坎塔雷尔油田(Cantarel1)是世界级的巨型油气田。
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区油气储量和产量变化图
据墨西哥本国统计,截至2007年底,墨西哥的石油探明储量为14.38亿吨,居世界第16位,天然气的估计探明储量为3679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5位。2008年,墨西哥能源部为了方便对其辖区海域内油气勘探开发活动的行政管理,将其产油区(包括陆地和海上部分)分别划分为北部区域(包括传统的Sabinas、Burgos和Tampico-Misantla含油气盆地以及部分海上区域)、南部区域(以Veracruz和Southeast盆地为主)、东北海区(以Cantarell产油区为主)和西南海区(除上述区域海上部分的以外区域)。其中,2007年东北和西南两个海区生产的原油总量为1099.8×106bbl,约占墨西哥石油总产量的98%。因此,墨西哥在墨西哥湾油气勘探开发的总趋势也是由传统的陆上油田向墨西哥湾深水区进军。
对墨西哥湾异地盐下深水砂岩储层的勘探是北美油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盐下勘探的主要区域为南路易斯安那大陆架,区域上该勘探带位于一系列的陆内盐盆地(东得克萨斯、北路易斯安那和密西西比盐盆地)和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斜坡之间。
对盐下区带的钻探活动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第一口盐下发现井由Exxon公司在Mississipi峡谷211-1井钻于1989年底至1990年初,钻穿了3000ft(990m)的盐层。Exxon公司报告中的总储量为1×108bbl甚至更多。该远景区在4400ft(1300m)深的水下,截止1997年已有超过30口井以盐下区带为目标,共有8个发现,其中至少有3个具有商业价值。根据至少25个的重要油田数据信息估计,盐下区带潜在的储量为12×108bbl的油和15×1012ft3的天然气。
近几年勘探界已认识到盐下构造大而简单,与陆棚比较相似,建立了合理的深水地质模型,采用超深钻井技术钻了15口探井,成功率达到33%~50%,于1999年发现了Crazy Horse油田,估计可采储量为10×108bbl,是迄今墨西哥湾深水勘探最重要的发现。之后又有一批大的发现,估计储量达15×108bbl。另外,1991年在墨西哥湾中心Atwater峡谷63区块没有发现中新世香普兰统盐圈闭,1999年在该区块有效应用三维地震数据后,初步界定为盐核背斜圈闭。相似盐核背斜在Green峡谷密西西比扇体褶皱带区已被证实有油气存在。2000年第一季度Texaco和Agip合钻的Champlain井证实,Atwater峡谷63区块中新世中期发育的优质砂岩中有较好的油气存在。
D. 北美洲最古老的国家墨西哥
墨西哥(英语:The United States of Mexico,西班牙语:Los Estados Unidos Mexicanos)位于北美洲,北部与美国接壤,东南与危地马拉与伯利兹相邻,西部是太平洋和加利福尼亚湾,东部是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首都为墨西哥城。
墨西哥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体。
墨西哥经济实力排名美洲第四,世界第十三。墨西哥拥有现代化的工业与农业,首都及最大城市是墨西哥城。
墨西哥是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闻名于世的玛雅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均为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创造。公元前兴建于墨西哥城北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是这一灿烂古老文化的代表。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所在的特奥蒂瓦坎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共同遗产。
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故墨西哥有“玉米的故乡”之称。墨西哥在不同历史时期还赢得了“仙人掌的国度”、“白银王国”、“浮在油海上的国家”等美誉。
E. 关于墨西哥的常识有哪些
国名:墨西哥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Mexico)
首都:墨西哥城
面积:196.4375万平方千米
人口:105亿(2004年)
民族:90%以上人口为印欧混血种人。印第安人约1000万。外国侨民19万。
语言:西班牙语
货币:墨西哥比索
国家地理
墨西哥位于北美洲南部,北邻美国,南接危地马拉和伯利兹,东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南濒太平洋。内陆为墨西哥高原,高原南部有一条东西向的火山带,有若干海拔3000米以上的火山。奥里萨巴火山海拔5700米,为全国最高峰。位于中部米却肯州的帕里库廷火山,于1943年2月20日开始喷发。主要河流是北布拉沃河、乌苏马辛塔河、格里哈尔瓦河、莱尔马一圣地亚哥河、巴尔萨斯河等。查帕拉湖为最大湖泊。墨西哥资源丰富,银、萤石、天青石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铋、石墨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锑、砷、硫黄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墨西哥气候复杂多样,高原地区终年温和。西北内陆为大陆性气候,沿海和东半部平原属热带气候。
墨西哥国名的由来
源于“墨西特里”,它是印第安人一个最大部落阿兹特克人的太阳神和战神。阿兹特克人认为,部落兴旺都是墨西特里赐予的。为了得到太阳神的庇护,就把“墨西特里”作为国名,后逐渐演变。把“特里”去掉,加上“哥”就成了“墨西哥”,意思是“战神指定的地方”。
墨西哥城
墨西哥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美洲最古老的城市。为世界第二大城市。面积1525平方千米。位于中央高原南侧海拔2238米的墨西哥谷地,是古代阿兹特克文化发源地,位于第一街的女神纪念柱是该城中心的标志性建筑。此外,市里还有众多的金字塔、图书馆、博物馆和剧场等。墨西哥城里的国立自治大学是拉丁美洲最古老、最大的高等学府。
圣弗朗西斯科山岩画
圣弗朗西斯科山岩画是墨西哥境内至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老岩画群。岩画被绘制在圣弗朗西斯科山的众多洞窟内。掘考证,这些岩画洞窟有的是墨西哥远古时代人类的居所。有的是用于祭祀的场所,有的是捕获动物的陷阱。岩画画面大部分是人与动物的图案。有些图案的大小与实物相等。在岩画中经常可以看见携带武器的人,据推测,描绘的可能是战斗或狩猎场景。岩画所描绘的动物中有美洲狮、大山猫、鹿、龟、鱼等。其中有好几种动物现已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销声匿迹。这些岩画形象逼真、绘制精细,极具艺术价值。圣弗朗西斯科山岩画对于研究墨西哥史前土着居民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太阳金字塔
太阳金字塔是特奥蒂瓦坎古城遗址最大的建筑,大约建于2世纪。它坐落在被称为“死亡大道”的古城中央大道东侧。太阳金字塔用土和石头堆砌而成,高65米,南北长222米,东西宽225米。4个坡面从底部到顶端共有5层,总体积约为100多万立方米。当时的特奥蒂瓦坎人并没有掌握铁制工具。可以想象工程是何等艰巨。金字塔的四面都有阶梯直达顶部。四面正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午太阳的光芒直射塔顶;傍晚,太阳正好在它的西边落山。金字塔的顶部原有一座太阳庙。现已完全毁坏。现在的大金字塔就是在这座金字塔的基础上建成的。在太阳金字塔侧旁的广场北端。有一座华丽的太阳宫。是太阳金字塔最高祭司的宫殿,宫殿内的壁画是古城遗迹中迄今发现的最精美的壁画之一。
蝴蝶谷
蝴蝶谷是墨西哥着名的旅游胜地。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间都会有数百万只五颜六色的蝴蝶从加拿大南部和美国东北部山区飞到这里。这些漫天盘旋飞舞的五彩蝴蝶宛如彩云飘荡在山谷间,谷中树木上落满了彩蝶。像披上一层美丽的轻纱。彩蝶飞舞时,其翅膀因不停拍击而发出阵阵声浪,景色壮丽而神奇。蝴蝶谷中漫山遍野停满了各种各样鲜花般的蝴蝶,在这些彩蝶中。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君主”的蝴蝶最为美丽。彩蝶为了躲避北美冬天的严寒,要在谷中停留4个多月,并同时完成交配、产卵、养育后代等任务,当第二年北美气候转暖时,新成熟的一代在雌蝶的带领下,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经过长达5000千米的迁徙飞行,又回到北美。蝴蝶谷以其独特的魅力,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
F. 美洲文明的发源地是哪
印加,与玛雅,阿兹特克并称美洲三大文明 印第安人的一支阿斯特克人创造的文化 ,繁荣期在15—16世纪。阿斯特克人的故乡在墨西哥西北部的阿斯特兰岛。据说战神兼太阳神威济罗波奇特里告诉他们,一只鹰站在仙人掌上食蛇的地方就是他们的新居住地。1325年,他们在酋长特诺克率领下来到特斯科科湖中的两个小岛上,建立特诺奇蒂特兰城,称新居住地为墨西哥。“墨西哥”意思是“战神指定的地方”,因为威济罗波奇特里又名墨西特利,鹰吃蛇图案成了今墨西哥的国徽。15世纪初,墨西哥开始向外扩张,征服邻近部落。蒙特祖马二世(1475—1520)时期达到极盛,扩张领土到墨西哥湾、危地马拉和太平洋沿岸。墨西哥贵族向被征服者征收金银、玉石、皮毛、可可和蜂蜜,私有制和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形成早期奴隶制国家。阿斯特克人以农业为主,种植玉米、甘薯、棉花、番茄和豆类,还知道施肥和灌溉,产量较高。他们能对1200种植物进行分类。手工业比玛雅进步。他们在制造铜器和陶器、铸造和压制金器以及用宝石和羽毛镶嵌装饰品方面显示的高超技艺,使16世纪的欧洲人感到惊异。首都特诺奇蒂特兰有一座大市场,定期举行贸易,一般以物易物,偶尔以可可豆、细金砂作交换媒介。阿斯特克人擅长建筑,用不到200年的时间把首都建成一座布局整齐、气势宏伟的城市。城中央是供奉战神的大庙,庙基是一座高35米的巨型金字塔,两边各有120层阶梯。大庙附近还有许多庙宇(全城有40座庙宇)、宫殿和贵族的宅第,大都饰以羽蛇浮雕,修有亭台花园,两条大道纵横交叉,把全城分为四个区。为防止水患和联结各岛,筑有3条10米宽的堤坝,并派官员负责管理。每隔一定距离修建横渠和吊桥,便于船只往来,一旦外敌侵扰可拉起吊桥,断绝陆路联系。为解决居民饮用水不足,专门修建两条引水渠。据墨西哥着名历史学家丹·科·比列加斯估计,特诺奇蒂特兰有居民约8万人(丹·科·比列加斯等着《墨西哥历史概要》,杨恩瑞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2页),是当时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城市之一。阿斯特克人的历法与玛雅人接近,都使用太阳历,一年有18个月,共365天。每天有特定的名称,如猴日、雨日等。每50年为一轮,要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在特诺奇蒂特兰发掘出阿斯特克人的圆形历石(即“太阳石”),重20多吨,上刻计时用的精细浮雕。1978年发现的“月亮石”,重10吨,是阿斯特克人的又一件艺术珍品。 印加文明 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着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它的影响范围北起哥伦比亚南部的安卡斯马约河、南到智利中部的马乌莱河,全长4800公里,东西最宽处500公里,总面积达9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0万。大体说来,它包括了现今厄瓜多爾尔尔山区部分、秘鲁山区部分、玻利维亚高原地区、半个智利和阿根廷西北部。 玛雅人 (Mayan)中美洲地区和墨西哥印第安人的一支。又译“马亚人”,"马雅人”。公元前约2500年就已定居今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以及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的部分地区。约有200万人。属蒙古人种美洲支。使用玛雅语,属印第安语系玛雅-基切语族。分布在尤卡坦中部和北部,伯利兹、洪都拉斯南部及塔瓦斯科和恰帕斯的一部分,危地马拉低地和高地及恰帕斯和萨尔瓦多的最南端。居住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南部以及伯利兹北部这一片几乎相连在一起土地上的中美洲印第安人。21世纪初约有70种玛雅语言,有超过500万人在使用,其中大部分能讲双语(西班牙语)。在西班牙 征服墨西哥和中美洲之前,玛雅人曾拥有过西半球最伟大的文明之一。他们从事农耕、兴建巨大的石头建筑和金字塔神殿、冶炼金和铜,并使用一种现今已大部分能够解读的象形文字
G. 关于国外的资料
影片《2012》讲述了一个关于世界末日的故事。
根据玛雅文明的记载,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当这一天黑暗降临后,第二天的黎明永不到来。影片中更是援引了NASA的种种“科学说法”,证实末日说。一些观众相信影片中的故事,他们纷纷登录各大网站留言,谴责NASA隐瞒第十大行星Nibiru即将与地球相撞的真相。
11月9日,美国宇航局在官方网站上公开声明:2012年12月21日不是世界末日。科学家针对神秘的玛雅预言为普通大众一一进行了科学的解读:这只是影片的虚构剧情,根本不会有此类事情发生。“2012年不会发生任何坏事。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星球已经安稳度过了40亿年,而且全世界有威信的科学家都知道2012年地球没有任何威胁。”科学家这样说。而且,这件事引起许多玛雅人后裔的愤怒,谴责末日论,声称根本没这事。
神秘预言:世界末日
科学家们首先利用玛雅历法来揭穿所谓的“世界末日”预言。玛雅历法并没有结束于2012年,因此玛雅人自己也没有把这一年当作是世界的末日。不过,2012年12月21日(冬至)肯定是玛雅人的一个重要日子。美国科尔盖特大学考古天文学家安东尼-阿维尼是一名玛雅文化研究专家。阿维尼表示,“在玛雅历法中,1872000天算是一个轮回,即5125.37年。”
玛雅人对于时间的计算比其他许多文化都要精细。阿维尼介绍说,玛雅人曾经发明了所谓的“长历法”,这种历法把最初的计算时间一直追溯到玛雅文化的起源时间,即公元前3114年8月11日。根据“长历法”,到2012年冬至时,就意味着当前时代的时间结束,即完成了5125.37年的一个轮回。长历法于是重新开始从“零天”计算,又开始一个新的轮回。阿维尼认为,“这仅仅是一个重新计时的思想,与我们每年元旦或周一早上重新开始一年或一周生活完全一样。”
在阿维尼看来,玛雅预言中关于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说法是一种被误解的说法。那一天是玛雅历法中重新计时的“零天”,表示一个轮回结束,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而并非指世界末日。同时玛雅长老皮克顿终于忍不住跳出来说:“根本没这回事!”他甚至表示,末日理论源自于西方,玛雅人从来没有这类想法。玛雅人所说的2012年,指的应该是人类在精神与意识方面的觉醒及转变,从而进入新的文明。
神秘预言相关一:两极倒转
某些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声称,到2012年,地球将会两极倒转,地球外壳和表面将会突然分离,地心内部的岩浆将会喷涌而出。分离的大陆会将整个人类填入大海,地震、海啸、火山以及其他灾难一起出现。
科学家对于这些所谓的预言进行了批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地质学家亚当姆-马尔卢夫对“两极互转”和玛雅预言都有深入的研究。马尔卢夫认为,岩石中的某些磁性迹象表明,地球可能发生过这样剧烈的磁场变化,但是这一过程是一个持续数百万年的缓慢过程,如此缓慢以至于人类根本感觉不到这种变化。
神秘预言相关二:天体重叠
一些星象学家认为,2012年将可能会出现“天体重叠”。这种“天体重叠”现象每二万六千年出现一次。根据“天体重叠”的预言,太阳在天空中的线路将会穿过银河系的最中央。许多人担心这种天体错位将会让地球处于更为强大的未知宇宙力量的牵引之下,会加速地球的毁灭。要么可能是引起地球两极互换,要么是在银河系中心形成一个巨大的黑洞。
莫里森坚决否认了这种说法。他解释说,“2012年绝对不会出现这种可怕的‘天体重叠’现象,或者说只会出现一些正常的天体现象。比如每年冬至时,从地球上看太阳,太阳看起来就像是处于银河系的中央。一些星象学家或许会对这种现象很兴奋,但对于科学家来说,这种现象毫无特别之处。它不会造成地球引力、太阳辐射、行星轨道等事物的变化,也不会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任何影响。没有任何奇怪之处。只有认为世界即将面临末日的人才会把这些普通的天文现象看作是一种威胁。”
关于“天体重叠”问题,德克萨斯大学玛雅专家大卫-斯图亚特介绍说,“没有任何玛雅古书或艺术品提到过这个问题。”阿维尼也认为,玛雅长历法将2012年冬至作为一个轮回的终点正是体现了玛雅文化的天文成就。许多人通过观测天象学会了如何精确预测日蚀以及其他天文现象,同时也掌握了农业季节轮回与某些天文现象的关系,而玛雅历法又与农业季节轮回存在着紧密联系。
神秘预言相关三:未知行星撞地球
有些人预测,一颗神秘的X行星正在向地球的方向飞来。据说,如果行星正面撞上地球,地球将会因此而消失。即使两者只是轻轻擦过,也会造成地球引力的变化,从而引起大量小行星撞击地球。这种未知行星真的会在2012年出现吗?
对于这个问题,莫里森给予了否定的回答。“不可能。可以最直接地讲,本来就没有这个天体存在。”
这个关于未知行星撞击地球的预言最早出现于2003年,一位妇女声称她收到了来自宇宙某行星的信息。莫里森强调,“从2003年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如果在太阳系内确实存在这样一颗行星的话,那么天文学家肯定在过去十年中就已经开始研究它了。我们肉眼应该是可以看到了。所以说,这颗所谓的未知行星是不存在的。”
神秘预言相关四:太阳风暴袭击地球
在许多关于2012年的灾难预言中,太阳是地球最重要的一个敌人。传说,它将会于2012年产生致命的太阳耀斑,将地球上的人类烤焦。
事实上,太阳耀斑是有规律可循的,其爆发周期大约为11年。剧烈的太阳耀斑可能会破坏地球上的通讯设施以及其他一些地面事物,但是科学家们从来没有说过太阳会释放出强大的太阳风暴足以烤焦整个地球,除非是太阳已明显不遵循其活跃周期。(太阳风暴持续时间比较短,除非他违反其周期,持续长时间。 但这不太可能。)
而且科学家预计,下个太阳耀斑周期的最顶峰也并不是2012年,而在之后的一两年。”
神秘预言相关五:玛雅人究竟预言过吗
玛雅人预言过2012年世界末日吗?玛雅人究竟有没有预言过2012年是世界末日?如果没有,那么他们确切是预言哪一年?许多学者对玛雅文化一些证据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发现,其实玛雅人并没有留下任何关于2012年会发生什么事情的明确记录。
不过,玛雅人确实遗传下来了一本手卷,也就是着名的“德雷斯顿抄本”。在“德雷斯顿抄本”的最后一页,有关于世界末日场景的描述。该场景设想一场洪水将毁灭整个世界。不过,这种世界末日的假想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存在,并不仅仅是玛雅人才有的预言。阿维尼认为,这种设想并不能当作证据来看待,更不能看作是一种预言。
相反,阿维尼认为玛雅人事实上并不擅长预言。他解释说,“他们对时间的认识大多是针对过去的,而不是未来。当你了解关于长历法的记载后,你就会发现里面讲的大多是玛雅统治者和他们祖先的关系。统治者把自己的渊源说得越久远,越能说明统治者地位的合法性和正统性。我认为,这就是玛雅统治者为什么使用长历法的原因。因此,长历法并不是为了预言未来,而是为了证明过去。”
H. 各个大洲主要的河流,流向,以及在哪个国
长江 自西向东 东海 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三峡)
黄河 自西向东 渤海 河流含沙量大,中游流经黄土高原,下游成为地上河.
湄公河 自北向南 南海 在我国河段成为澜沧江,上游流经横断山区,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流经中南半岛的越南
塔里木河 自西向东 属于内流河,下游在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干枯 水量较外流河少,河流周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绕着河流线状分布的县镇.
印度河 自北向南 孟加拉湾(印度洋)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水量较丰富,滋养沿河居民,印度河平原与恒河平原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
恒河 自北向南 孟加拉湾(印度洋)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流经孟加拉国,恒河平原与印度河平原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沿河人口稠密.
贝加尔湖 世界最深淡水湖,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靠近蒙古,南北走向呈长条形 湖水澄澈清冽,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中,最大的是色楞格河,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
伏尔加河 西北-东南走向,位于欧洲南部,是欧洲最长河,也是世界最长内流河,注入里海,是俄罗斯的母亲河.河水流速缓慢,是一条典型的平原河流.
多瑙河 自西向东 欧洲第二长河,注入黑海,它流经9个国家,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莱茵河 东南-西北走向 西欧第一大河,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传统的欧洲大河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运输大动脉之一.
墨累河 澳大利亚最长、最大的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的澳大利亚湾,河流流量不大,季节涨落变化较大.
刚果河 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是非洲第二长河.由于流经赤道两侧,获得南北半球丰富降水的交替补给,具有水量刚果河水系大及年内变化小的水情特征
尼罗河 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世界第一长河,是一条国际性的河流.尼罗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诞生在此.
密西西比河 世界第四长河,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位于北美洲中南部,注入墨西哥湾,西岸支流比东岸多而长,形成巨大的不对称树枝状水系.水量丰富.
五大湖群 自西向东 注入大西洋.在加拿大和美国交界处,有五个大湖,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五大淡水湖.它们按大小分别为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也是最大的淡水湖群,有美洲大陆的地中海之称 .
亚马孙河 自西向东 注入大西洋.位于南美洲,是世界流量、流域最大的、支流最多的、及最长的河流.
I. 洋流的一种,主要是指从墨西哥湾发源的洋流
是墨西哥暖流,又称湾流(GulfStream)。北大西洋副热带总环流系统中的西部边界强流。由北赤道暖流及圭亚那暖流汇聚于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后,经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称佛罗里达暖流。它与东南来的安的列斯暖流汇合后称墨西哥湾暖流,沿北美大陆架北上,在美国东海岸的哈特勒斯角附近偏向东北方向流,在北纬45°的纽芬兰浅滩外缘,因受盛行西风影响而拆向东流,并在西经40°附近改称北大西洋暖流。
起源于墨西哥湾,经过佛罗里达海峡沿着美国的东部海域与加拿大纽芬兰省向北,最后跨越北大西洋通往北极海。在大约北纬40度西经30度左右的地方,墨西哥湾流分支成两股分支,北分支跨入欧洲的海域,成为北大西洋暖流,南分支经由西非重新回到赤道。这股来自热带的暖流将北美洲以及西欧等原本冰冷的地区变成温暖适合居住的地区,对北美东岸和西欧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成因:1.信风所引起的赤道海流在大西洋西侧积聚海水,使加勒比海、墨西哥湾水位抬高所致;
2.注入墨西哥湾的大河流(如密西西比河)将大量河水排入,引起水位抬高所致;
3.高纬度海域与低纬度海域的巨大水团的密度差引起。
J. 美国密西西比河发源于哪里
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西部偏北的落基山北段的崇山峻岭之中,逶迤千里,曲折蜿蜒,由北向南纵贯美国大平原,把美国分为东西两半,最后注入墨西哥湾,全长39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