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君主是如何失去实权的
Ⅰ 现任西班牙国王因为什么被流放了
因为西班牙在内战之后,被弗朗哥独裁统治了一段时间,君主王朝被推翻。
Ⅱ 二战结束后的西班牙,为何要倒行逆施复辟君主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所有战争中影响最大,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战争,它改变了世界的局势。所以很多国家的君主制也都在二战之后废除了,也可以说是在一战和二战中间,世界上许多国家改变了自己国家的制度。
是因为在二战结束后不久,佛朗哥就把胡安·卡洛斯接回西班牙了,宣布卡洛斯会成为新的继承人,那么这个卡洛斯是什么人呢?是前国王的孙子。这也就是说,在卡洛斯登基后会成为新的国王,而有了国王,这也就意味着西班牙会复辟君主制。所以事情就在公元1975年卡洛斯登基,正式成为了西班牙的国王,随后君主制被复辟。令人震惊的是,复辟君主制居然得到了西班牙人民的支持,这在欧洲历史上可以说是无法想象会发生的事情。
你们觉得西班牙在复辟君主制后还会废除君主制吗?
Ⅲ 西班牙老国王流亡海外,究竟是啥原因造成的
原因居然是吃回扣,而且是吃了沙特的回扣,据说数额有1亿美金之多。
事情的败露是从瑞士开始的:年初时,瑞士银行搜查了位于日内瓦的一家基金会,发现一些转账记录。记录显示,2008年8月8日,一位基金经理收到来自沙特财政部长的1亿美元资金并将其存入私人银行Mirabaud的一个账户。4年后,卡洛斯将这笔资金转入另一个银行账户。
瑞士检察官认为,这是卡洛斯为西班牙与沙特的商业协议牵线所收取的回扣金。虽然老国王享有豁免权,但是瑞士检方并不客气。要求西班牙对老王涉嫌洗钱、逃税、财产来历不明等问题进行调查。如果只是老国王一个人也就算了,毕竟属于个人行为。
君主立宪制要不要保留,在欧洲一直是个争议话题,民众也经常为此抗议。而且欧洲各国王室之间,很多都是近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西班牙老国王的丑闻,也让其他国家的王室颜面无光。欧洲王室,又迎来一个存与废的讨论时刻。
Ⅳ 西班牙国王为何放弃专制
西班牙现任国王是 胡安·卡洛斯,是西班牙1931年共和革命前波旁王朝的后代,西班牙波旁王朝是法国波旁王朝的远房亲戚。
西班牙内战后,佛朗哥掌握政权,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执行亲德意法西斯的政策,二战中间又转向支持英美,从而为佛朗哥长期独裁统治奠定了外部基础。
佛朗哥在世时,并没有打算自己死后建立共和体制,而是直接指定胡安·卡洛斯为未来的西班牙国王。所以,胡安·卡洛斯由于是被人扶上君主大位的,所以对权力没什么贪念。
佛朗哥死后,卡洛斯出任国王,这是国内要求民主呼声高涨,他任命支持左翼的苏亚雷斯出任首相,进行民主改革,西班牙经过了左右两派的斗争,终于成为了近现代宪政国家。而要注意的是,在民主改革期间,恰逢世界第二波民主化浪潮,亚非拉诸多国家建立了民主制度,西班牙的近邻葡萄牙也脱离了军人独裁。
所以国王放弃专制的原因有 国王本身对权力不贪恋;国内民主化呼声高涨;世界民主化潮流的推动;苏亚雷斯的卓越领导能力和斗争;西方盟友特别是美国的压力。
Ⅳ 西班牙国王有实权吗
西班牙国王没有实权。
因为西班牙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只是象征意义、代表国家形象出访等,权力在议会与执政党首相手中。
西班牙的全称叫做西班牙王国,是一个议会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国家里有着王室并且会从王室中产生一个国王。
西班牙的王室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王室之一,早在五十几的西哥特王国就已经有血缘的记载。其实相比于英国的国王还有日本天皇,西班牙国王的权力还是比较大的。英国国王和天皇的权力都在不断地妥协、缩小,日本天皇甚至在二战失败后丧失了所有权力,成为了纯粹的礼仪性象征性的存在。
Ⅵ 公开发表电视讲话鼓励国民,西班牙国王是否拥有实权和英国国王有何区别
公开发表电视演讲鼓励国民西班牙国王其实并不拥有实权,和英国一样,西班牙的往事是君主立宪制的。因此对于西班牙的国王来说,他们和英国国王在相关的政策层面是有着几乎一样的政治制度,但是在影响力上,西班牙的国王并不能像英国国王一样影响力这么大。两个国家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因此在这些国家当中,议会才是国家的首脑,国王并没有任何的实权,他们拥有的权力更多的是用于做公益事业,或者是代表王国进行出访外国等方式。在这种国家,当中国王就类似于国家的象征以及形象,而实际的权利却在首相和议会的手中。
英国皇室和西班牙皇室在区别上不大一般,他们的区别在于影响力的强度。同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英国皇室和西班牙皇室有着许多的共同点。
Ⅶ 西班牙独裁时期什么时候结束的结束后又是什么体制了
1931年王朝被推翻,成立共和国,1936年成立由人民阵线领导的联合政府。1936年佛朗哥发动内战,于1939年夺取政权,1947年宣布为君主国。
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君主国,自任终身国家元首。1966年7月立末代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孙胡安·卡洛斯为承继人。
1975年11月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复君主制。1976年7月,国王任命原国民运动秘书长阿·苏亚雷斯为首相,开始向西方议会民主政治过渡。
Ⅷ 西班牙国王有实权吗
西班牙的国王当然是没有权利的,他们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国王而已,没有任何军事和政治上的权利。
Ⅸ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是怎么回事
1700年,英、法、荷、奥等国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深层的或最主要的则是诸列强借王位继承问题进行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殖民地大掠夺,并且主要斗争矛头指向的是法国。
18世纪初,殖民主义者争夺殖民地已发展到了疯狂的程度。法国在印度占据了本地治里等地;在非洲占领了马达加斯加;在北美,除继续加强在加拿大的殖民统治外,又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建立了广大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有了这样多的殖民地,才使得国王路易十四狂妄起来,在国内大兴土木,包括修建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殿、开辟巨大的园林,以穷奢极欲来显示他的无限权威;不容法国人有天主教以外的信仰,以实现他梦寐以求的幻想,即在法国只能有“一个国王,一个法律,一个上帝”。对外方面,路易十四野心勃勃,力图扩张领土,其目标是:在法国的东北向外发展,以便取得易于攻守的天然疆界;把波旁王室的一个王公置于西班牙的王位,以扩大法国的力量并控制西班牙海外的殖民地。
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1700年11月1日,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去世,没有子嗣承继王位。按照亲属关系,既可由哈布斯堡王朝的人继承,也可以由波旁王朝的人继承(因查理二世属于哈布斯堡王朝旁系,但他又是路易十四的内弟)。由于法国外交的积极活动,查理二世的遗嘱要把王位传给路易十四的一个孙子安茹腓力普,路易十四兴高采烈。因为,当时的西班牙除其本土外,还有意大利的大部分、西属尼德兰(今比利时)以及遍布美洲、亚洲、非洲的辽阔土地。这就是说,法国得到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也就意味着可以得到更多的殖民利益。正因为如此,英国、荷兰、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境内的普鲁士群起反对,他们结成同盟,决定对法作战。于是,从1701年起,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
这次战争,一方是以封建君主专制的法国为首,有西班牙、巴伐利亚、科隆和其他几个德意志国、萨伏依(很快就转到敌对一方)、巴马参加的同盟;另一方则是以奥地利和英国为首,有荷兰、葡萄牙、勃兰登堡以及许多德意志小国和意大利小国参加的同盟。
1701年,法奥未经正式宣战即在意大利领土上开始军事行动。1702年5月,英国和荷兰(1701年两国在海牙缔结所谓“大同盟”,并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结成同盟)站到奥地利一方参战。1702—1704年,在意大利、西班牙和海上都发生过战斗。陆上的战斗行动仅局限于争夺要塞、实施行军机动和迂回运动。野战很少进行,仅在解除要塞包围时才使用。1704年,英军从海上攻占了直布罗陀。同年,奥英同盟军集中主要精力击溃法国盟国巴伐利亚。1704年8月13日,萨伏依的叶夫根尼和马尔波罗公爵统率的奥英联军(达6万人)在豪什塔特附近击溃法巴军队(约6万人),毙俘达2.8万人,使战争的进程变得有利于自己。1706年9月17日,萨伏依的叶夫根尼统率的奥军在意大利都灵附近取得了巨大胜利。战斗以后,法军渡过波河,撤回本国。都灵之战证明,在防御战中以线式战斗队形抗击集中突击是毫无用处的。1706年,法军在尼德兰的拉米利厂一带遭到失败。
法军仅仅在西班牙取得了几个局部性胜利,对整个战争进程没有产生影响。1707年7月,奥英联军开始入侵法国,在包围土伦长期未克之后返回意大利。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交战,于1709年7月11日发生在尼德兰马尔普拉凯村附近。1709年秋季,要塞争夺战持续不断。1710—1714年,交战双方持续打消耗战,都避免决战。英奥两国军队在兵力上虽占明显优势(联军为16万人,法军为7.5万人),但没有对法采取积极行动。战略不果断的原因在于:当时俄国在北方战争(1700—1721年)中获胜。英国为了竭力阻挠俄国在欧洲占据主导地位,改变政治方针,不愿将法国彻底击败,背着自己的盟国开始与其和谈,实际上停止了对法作战。在英国的影响下,荷兰、勃兰登堡、萨伏依和葡萄牙也都放弃了积极的战斗行动。
1713年4月11日,以法国和西班牙为一方,以英国、荷兰、勃兰登堡、萨伏依和葡萄牙为另一方,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1714年,奥法又签订《拉什塔特和约》。
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争夺战,结束了法国在西欧的霸权地位。根据和约,法国将早先侵占的西班牙在北美的部分领地划归英国,将阿卡迪亚殖民地割让给英国,英国将它改名为新斯科舍。法国承认了英国对纽芬兰和哈得孙湾周围地区的权利的要求。法国还割让一些地方给奥地利和荷兰,撤回驻洛林的军队。哈布斯堡王朝把意大利的大部分领土(撒丁岛、米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托斯卡纳的一部分)、整个比利时、西属尼德兰和莱茵河地区部分领土(弗赖堡)并入自己的领地。西西里岛归属萨伏依。英国在西班牙除得到直布罗陀外,还有梅诺卡岛的一部分。根据和约,法国的腓力普虽保有西班牙王位,但以他和他的后代永不能继承法国的王位为条件,并规定法西两国不能合并。同时由于在战争中法国屡遭失败,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财政亏空,民不聊生,国力大为削弱,盛极一时的法国开始走下坡路了。在路易十五于1715年继承王位之后,国力进一步衰竭,年年入不敷出,岁岁国债增加,专制统治最后不得不走向崩溃,巴黎人民越来越觉醒,一场起义革命正在孕育之中。
这次战争是以掠夺殖民地为根本目的,具有空前规模的大冲突,其基本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多数交战在夏季进行;注重机动作战,进攻行动的地位更加突出等。这些特点,特别是攻势作战、机动作战对世界军事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