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斗牛士军鼓如何敲
㈠ 军鼓马蹄声的打法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28
㈡ 西班牙斗牛士进行曲的乐器有什么
这首经典乐曲有多种形式的器乐组合,如管弦乐的、管乐的、电声小乐队的,也有独奏的,如钢琴。这里就介绍一下管弦乐的需要参与演奏的基本乐器声部:弦乐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木管有长笛、黑管、低音单簧管和大管;铜管有小号、圆号、长号和大号以及打击乐的定音鼓、大军鼓、小军鼓、西班牙响板、大镲等。
㈢ 小军鼓滚奏打法应该怎么打
小鼓棒的握法
小鼓棒的握法一般来说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式的握法,一种是相对式(对称式)的握法,还有一种是3.现代式的握槌方法。先说介绍相对式的握棒法。
1、对称式握法:
当我们拿到棒子时,首先要先找到棒子的支点。如果说我们将棒子分为三等份,那么支点的地方大约就是在*近棒子尾端3分之1等份的地方。为何说这个点是支点呢?其实当你对一件事情产生疑问的时候最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去做实验,证明为何答案是如此!所以试着抓抓棒子的其他位置当支点看看。你便会发现,只有在大约*近棒子尾端3分之1的地方抓起来敲打的感觉是平衡感及弹性最好的地方。接下来用食指与拇指抓住支点。鼓棒在食指的位置是食指的第一关节处。而拇指则是用关节上半的位置与食指对称的抓住鼓棒。施力的方法是让棒子在两指中间可以很放松的上下移动却又不会掉棒为原则。接下来其他三指轻扣鼓棒,尽量试着让棒子与手臂成一直线以便有更多的肌肉可以控制鼓棒。。两手手心相对,左手的握法与右手一样。接下来不管是座姿或站姿的打击方法,身体都必须是放松的。挺直腰杆,手臂自然的举起,当你觉得身体有任何一个部分的肌肉感到僵硬的时候,那么就是姿势不正确了。请确实的作到每一步骤的要求之后再继续下面的内容。只要你做到了上述的要求,手臂自然的举起将鼓棒头放在下面所述的最佳打击位置,那就是正确的敲击准备姿势了。 这用握法常用于定音鼓,我们中国的打击乐器等基本都用此种腕法演奏。所以称之为相对式的握法。
2、传统握法:
右手与上述对称式握法相同,左手用拇指与食指的虎口夹注鼓棒的后端,然后自然的把拇指搭在食指的2、第二个关节上,这时手中的鼓棒会很自然的偏向你的手心,然后再用无名指放到鼓槌的下部,两鼓棒呈九十度左右。左手以翻转力量打击,这种方法在军乐;西洋乐;爵士乐中常常出现。
3、现代式握法:
现代式也有人叫扣腕式,持棒与对称式大致相同,但双手要向内翻一下,使手心朝下,两鼓棒集中于敲击点上,两棒呈75度左右的角度。多用于架子鼓的演奏,尤其在现代音乐中。
(二)打击方式及位置
手臂不动,用手腕打击。打击时不论高低.轻重.快慢都不能影响手腕自然顺畅的动作。鼓棒头的打击位置两点要越*近越好。因为音色的关系,如果两点距离太远的话,音色会产生很明显的两种不同的声音,如此便影响了演奏的品质了。所以一开始练习时,一定得养成这个好习惯。在小鼓上的打击位置通常不是在小鼓的正中心。因为直接打正中心的音色太直接而且音色很‘炸’。假想小鼓中心有一8到10公分直径的圆。此圆的圆周位置便是在小鼓上才是最佳的打击位置。关于打击时的运动方式,简单的来说是一种连续性的动作,就有如拍皮球时弹动的感觉。所以练习时或许可以想象自己的双手是颗球,多去想象弹的感觉。 接下来谈一些对初学者来说会觉得较为理论性的四种打击方法。
1、Down stroke:起动点大约在耳际的高度(高处),由此向下打之后,停再距鼓面约一寸的高度上。
2、Up stroke:以一吋的高度向下打击之后,迅速的拉高回到Down stroke的起动点。
3、Tap:起动点在距鼓面约一吋的高度轻轻的向下击之后,再回到原起动点。
4、Full stroke:起动点大约在耳际的高度(高处),由此向下打击之后,再回到原起动点。
上述四种打击法先用单手确实的练习,用很慢很慢的速度,确实的做好每一个动作之后再练习另一手,等双手都可确实做到要求动作之后,再双手一起练习。用节拍器练习,由最慢的速度开始练起。直道速度,音色,稳定性能够控制住,那么再去练习滚奏(也称复合跳)这几个练习是枯燥而乏味的,但对往后的技巧有相当大的帮助,所以需要耐心的练习!
(三)单\双击练习
对一般人来说关于单击练习通常是不会有太多问题的!不过在这里还是要告诉大家一些应该要注意且特别加强的要点。
1、单击练习:
热手(WARM UP)练习:练习左右手的平衡.稳定及速度。在每次的练习前,就有如作运动之前都必须要有暖身操来帮助筋骨活络,避免运动伤害,且达到运动时的最佳效果。所以热手也是练习前所必须的第一道手续。
上面的热手练习可以有三种方法练习:
(1)是手握小鼓棒的最尾端手指握住不放(但不可太紧握)的只动手腕的练习(不可太久,因为会导致肌肉紧绷)。
(2)就是正常的握棒位置打法。
(3)就是手握正常位置,只动手指不动手腕的速度练习。这种练习方法是为了训练手指的敏感度与增强其肌肉的强度。在往后的速度技巧上可以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就打击的技巧来说,速度是很重要的一环。而就速度这一点来说,手指就占着相当重要的身分地位。练习时请注意拍子的稳定及左右手的平衡。手法是由A─B─A─B的交换循环练习(为了是左右手都可当作起始的平衡练习)!且请注意左右手的手抬高度,不可相差太多。打击位置要尽量*近(音色的要求)。特别注意不可有重音!最后一提,还是请用节拍器,由慢到快。
2、双击练习(滚奏;复合跳):
建立于单击的基础上,让每只鼓棒击打鼓皮的次数以一次,变成2次,这就是滚奏(复合跳)练习时,首先要放慢速度,一下一下的去击打鼓皮,要保证力度;音色的平均,练习滚奏不要着急,用节拍器练习,一般开始练习从每分钟40拍的速度开始。对滚奏要领一定要掌握好,比如在40的速度上能保持10分钟以上不出错而且音色平均,节奏也很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提高速度来练习,但不能过快的去提高速度,可以尝试一下用40;60;72;96;102;128;这样逐渐增加练习的速度,直到有一个适合你的速度(在音色平均以及节奏稳定的情况下)然后保持住,直到双手有些感到酸,这时再次提速,建议在2分钟左右。练习不要强调一定敲的快,以平稳速度并且做固定速度的练习方式,随着适应能力而慢慢增加,以不急于一时的心态每天固定课程练习,还有要注意的是,敲击点一定要均匀:这关系到手部在鼓上做移动时是否平稳,以及音色的质量。最开始的练习最好是有一个好的教程,在国内打击乐的学生基本上都在用,[(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校外音乐考级全国通用教程]这本书,在这里我简单的提供以下几种练习方法以供参考:
[注:R=右手L=左手]
(1)RLRL RRLL LRLR LLRR
(2) RRLL LLRR LLRR RRLL
(3) RLRR LRLL LRLL RLRR
(4) RLLR LRRL LRRL RLLR
3、压奏练习:
这种演奏方法是*敲击鼓皮时*手腕的控制及鼓皮的反弹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技巧是表面上看很简单其实很难练习的,建立在双击练习基础上,开始先用你的鼓锤在鼓皮上反复弹跳,用手腕的力量压住鼓棒的弹跳的幅度,然后要做到均匀,且在不同的演奏中还有很多连音的技巧,可不是想来的这么简单。练习方法正确速度要慢,要求每一下要让鼓锤充分的在鼓面上弹击并控制好鼓追的弹跳高度直至停止,再换另一只手进行相同的练习(这里说的是对称式,标准式道理相同),寻找鼓棒在鼓面弹击的感觉。练习到多次连续敲击时要有腕子控制的配合。最好有有老师的演示,一定要做到力度均匀和节奏稳定。
4、鬼槌练习:
在jazz/融合(Fusion)中常见的一种打击方法,也是在滚奏的基础上用手腕控制住鼓棒的弹跳以及力度,实现一种若隐若无的音色效果。这种方法不适合重击。
(四)力度(表情记号)的练习
1、渐强渐弱的练习:
通常一般人见到表情记号时就有如被吓到一般的就马上作出反应的表现在音乐上。不过通常这种反应反而会影响整个曲子。导致张力不够或者是太多。所以如何做出适量的强度增加及减弱是对曲子的张力影响颇为重要的一环。练习时以4连音为基础4/4拍为小节单位。练习8小节,6小节,4小节,2小节,1小节等为反复单位的强弱练习。试着作出尽可能的小声到尽可能的大声的效果练习。所必须注意的要点是:要能作出让人摒气凝神的夸张效果。
2、不同力度的练习:
练习时一样以4连音为基础4/4拍为小节单位。练习6小节反复的不同力度的练习。力度单位为 ff > f > mf > mp > p > pp。然后再从 pp < p < mp < mf < f < ff 。不停的反复练习,去做出不同的小声到不同的大声的音量差。
打击乐艺术门类繁多,对军鼓滚奏技巧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强调的是力度平均;速度的稳定而获得充满表现力的效果,这篇文章是我在学习打击乐中一些对军鼓滚奏技巧体会,以及认识。
(五)练习滚奏一定要克服一下几点常见的问题:
1、刚开始练习时打击的时间(Tinging)不均匀[每只手打击鼓皮的第一下与第二下时间的距离(时间值)]
2、滚奏时打击的声音不够均匀[轻重(力度)的不一致]
3、握鼓棒的姿势自己觉得不舒服(不容易控制住鼓棒的稳定性)
4、只能给鼓棒一定压力才能滚奏起来,无法轻巧的演奏(除特殊演奏法外)
打击乐艺术门类繁多,对军鼓滚奏技巧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强调的是力度平均;速度的稳定而获得充满表现力的效果,这篇文章是我在学习打击乐中一些对军鼓滚奏技巧体会,以及认识
㈣ 怎样打军鼓
您好:
[鼓手教学] 小军鼓的基础技巧
小鼓的技巧可说是所有打击乐器中最基本且共通的技巧,所以说想要学好其他的打击乐器,首先一定得具备相当程度的小鼓技巧才行,要不然可会事倍功半喔!!
小鼓棒的握法:
小鼓棒的握法一般来说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式的握法,另一种是相对式(对称式)的握法。因为传统式的握棒法较难入门,所以在此只为大家介绍相对式的握棒法。
当我们拿到棒子时,首先要先找到棒子的支点。如果说我们将棒子分为三等份,那么支点的地方大约就是在靠近棒子尾端3分之1等份的地方。为何说这个点是支点呢?其实当你对一件事情产生疑问的时候最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去做实验,证明为何答案是如此!所以试着抓抓棒子的其他位置当支点看看。你便会发现,只有在大约靠近棒子尾端3分之1的地方抓起来敲打的感觉是平衡感及弹性最好的地方。接下来用食指与拇指抓住支点。鼓棒在食指的位置是食指的第一关节处。而拇指则是用关节上半的位置与食指对称的抓住鼓棒。施力的方法是让棒子在两指中间可以很放松的上下移动却又不会掉棒为原则。接下来其他三指轻扣鼓棒,掌心完全向下,尽量试着让棒子与手臂成一直线以便有更多的肌肉可以控制鼓棒。左手的握法与右手一样。所以称之为相对式的握法。接下来不管是座姿或站姿的打击方法,身体都必须是放松的。挺直腰杆,手臂自然的举起,当你觉得身体有任何一个部分的肌肉感到僵硬的时候,那么就是姿势不正确了。请确实的作到每一步骤的要求之后再继续下面的内容。请不要问我双手的角度该成几度!!只要你做到了上述的要求,手臂自然的举起将鼓棒头放在下面所述的最佳打击位置,那就是正确的敲击准备姿势了。
打击方式及位置:
手臂不动,用手腕打击。打击时不论高低.轻重.快慢都不能影响手腕自然顺畅的动作。鼓棒头的打击位置两点要越靠近越好。因为音色的关系,如果两点距离太远的话,音色会产生很明显的两种不同的声音,如此便影响了演奏的品质了。所以一开始练习时,一定得养成这个好习惯。在小鼓上的打击位置通常不是在小鼓的正中心。因为直接打正中心的音色太直接且太暴了。假想小鼓中心有一8到10公分直径的圆。此圆的圆周位置便是在小鼓上最佳的打击位置。不要问为什么?试了就知道。关于打击时的运动方式,简单的来说是一种连续性的动作,就有如拍皮球时弹动的感觉。所以练习时或许可以想象自己的双手是颗球,多去想象弹的感觉。
接下来谈一些对初学者来说会觉得较为理论性的四种打击方法。
1.Down stroke: 起动点大约在耳际的高度(高处),由此向下打之后,停再距鼓面约一寸的高度上。
2.Up stroke: 以一吋的高度向下打击之后,迅速的拉高回到Down stroke的起动点。
3.Tap: 起动点在距鼓面约一吋的高度轻轻的向下击之后,再回到原起动点。
4.Full stroke: 起动点大约在耳际的高度(高处),由此向下打击之后,再回到原起动点。
上述四种打击法请先用单手确实的练习,用很慢很慢的速度,确实的做好每一个动作之后再练习另一手,等双手都可确实做到要求动作之后,再双手一起练习。请用节拍器练习,由最慢的速度开始练起。这几个练习是枯燥而乏味的,但对往后的技巧有相当大的帮助,所以请耐着性子的多少练一些吧!在往后的篇章里我会在适时的地方加以解释其关联性。
单击练习:(Single Stroke)
对一般人来说关于单击练习通常是不会有太多问题的!!不过在这里还是要告诉大家一些应该要
注意且特别加强的要点。
热手(WARM UP)练习:练习左右手的平衡.稳定及速度。
在每次的练习前,就有如作运动之前都必须要有暖身操来帮助筋骨活络,避免运动伤害,且达到
运动时的最佳效果。所以热手也是练习前所必须的第一道手续。
上面的热手练习可以有三种方法练习:
第一种是手握小鼓棒的最尾端手指握住不放(但不可太紧握)的只动手腕的练习(不可太久,因
为会导致肌肉紧绷)。
第二种就是正常的握棒位置打法。
第三种就是手握正常位置,只动手指不动手腕的速度练习。这种练习方法是为了训练手指的敏感
度与增强其肌肉的强度。在往后的速度技巧上可以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就打击的技巧来说,速度
是很重要的一环。而就速度这一点来说,手指就占着相当重要的身分地位。
练习时请注意拍子的稳定及左右手的平衡。手法是由A—B—A—B的交换循环练习(为了是左
右手都可当作起始的平衡练习)!!且请注意左右手的手抬高度,不可相差太多。打击位置要尽
量靠近(音色的要求)。特别注意不可有重音!!最后一提,还是请用节拍器,由慢到快。
力度(表情记号)的练习
1.渐强渐弱的练习:
通常一般人见到表情记号时就有如被吓到一般的就马上作出反应的表现在音乐上。不过通常这种
反应反而会影响整个曲子。导致张力不够或者是太多。所以如何做出适量的强度增加及减弱是对
曲子的张力影响颇为重要的一环。
练习时以4连音为基础4/4拍为小节单位。练习8小节,6小节,4小节,2小节,1小节等
为反复单位的强弱练习。试着作出尽可能的小声到尽可能的大声的效果练习。所必须注意的要点
是:要能作出让人摒气凝神的夸张效果。
2.不同力度的练习:
练习时一样以4连音为基础4/4拍为小节单位。练习6小节反复的不同力度的练习。力度
单位为 ff > f > mf > mp > p > pp。然后再从 pp < p < mp < mf < f < ff 。不停的反复练习
,去做出不同的小声到不同的大声的音量差。
㈤ 如何打好军鼓队里的指挥棒
请教第一次拿指挥杆
㈥ 军鼓怎么调音
鼓壳为金属材质或木头材质。鼓皮是小牛皮或塑胶制皮。它们的张力必须是
平均的。大部分的鼓手在调音时通常会将敲击面调的比响弦面紧一些。如果两面鼓皮都调
的太紧的话,会破坏其原有的音质。所以如何调整正确的张力是很重要的。
响弦的材质通常有Gut(肠弦),Nylon(尼龙弦),Silk(丝线),Wire coil(金属线圈)等等
。通常响弦的总数介于8-20调之间。响弦的张力是可以调整的。就整体而言,响弦必须紧
紧的靠在鼓皮上。肠弦是众所皆知的,因为它通常被使用于阅兵时所敲击的小鼓。而金属
线圈则通常用于爵士乐。肠弦会使鼓的声音较厚重且雄壮。而金属线圈则制造出轻松且嗡
嗡如蜜蜂般的效果。若要在交响乐团中使用,其材质必须结合丝线和金属线声音效果会较
好。在鼓的侧面有一手杆称之为松弦器(Snare release).它可以将响弦松离开鼓面,这样
一来,当不使用小鼓时也不会因为别的乐器的发声产生共震而制造出不必要的杂音。而松
响弦的打击效果可以算是一种Tomtom(通鼓)。
小鼓的正面称为敲击面,反面称为响弦面。鼓皮架在鼓框而用螺栓穿过小鼓侧边如把手的
东西(Lug)固定住。通常大部分的小鼓有8-10个螺栓。
当我们调音时,通常先调敲击面,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
1.十字型的方法照着号码的先后顺序一点一点的转动螺栓,并不时用鼓棒敲击距鼓框约2
inch的地方,且用耳朵来辨听鼓面的张力是否过多或不足。
2.顺时钟的方法试着在每一个螺栓只转半圈依顺序的调整松紧度。反复这个动作,同时也别忘了用鼓棒敲击且用耳朵来辨听鼓面的张力是否过多或不足。
调整响弦面也是同样的道理。当完成时确定响弦在鼓面上的震动是自由的。且记住响弦面
的松紧度不可高过于敲击面。
㈦ 西班牙斗牛士架子鼓节奏型
前十六后八 基本全在军鼓
㈧ 敲鼓怎么敲请教一下
1、动作瞬间完成
鼓槌击打在鼓面后,须立即恢复击鼓时的预备动作。击鼓动作要完成于瞬间,而且有弹性和充分的共振,要奏得明亮、集中、结实、有力度,奏出丰满的音响效果。
初学者练习击奏时还应注意击奏位置,应击在小鼓的中心点三至五厘米处。此外,还有边击法、制音边击法、交替击奏法、滚奏等等。在练习时可先单手,然后双手练,也可双手交替练习。
2、低音大鼓踏奏法
低音大鼓用右脚踏击,在通常情况下,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用前脚掌踏击踏板而带动鼓槌击打鼓面。踏击时,大腿、小腿、脚部肌肉相应放松,槌头击鼓面后要立即返回,形成循环的踏击动作。在极强击奏时,可将脚悬起后用脚尖踏击踏板,使右腿全部重量落在一个点上,从而加强踏击的力度,得到预想的效果。
3、踩镲踏奏法
踩镲用左脚踏击,它的击奏要领是将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由脚前掌踏击踏板,当脚前掌击下后,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闭的音响效果,这也是与右脚大鼓不同之处。
4、嗵鼓击奏法
嗵鼓击奏要领同小鼓,在换鼓击奏时,需用手腕带动小臂和大臂,自然地运动到其它各鼓的部位,形成自然协调的动作。
5、敲架子鼓的正确坐姿
是鼓凳的调节。鼓凳的高度大约略高于膝盖为准(为了能够保持大腿与地面的平行关系)。坐到鼓凳上,小腿与大腿之间成大约九十度(也可根据个人的情况和习惯稍微大于九十度,但不能太多)。上体与大腿成基本九十度角。身体重心落于两臀。
㈨ 西班牙斗牛士架子鼓谱!!!!急用!!
这曲子是西班牙传统乐器 古典吉他的独奏曲
没有鼓的伴奏 如果非要打鼓的话 前奏可以选用 底鼓+脚镲 前8后16的节奏型 重拍用底鼓 脚镲始终是前8后16的节奏
中间部分可以用底鼓+军鼓 的4/2拍节奏 过门处可以随意加花
不会有很正规的鼓谱 按照我上面说的即兴伴奏即可
㈩ 小军鼓敲法!!!!
你敲的是哪种扁鼓?扁鼓有苗族扁鼓、纳西族扁鼓、朝鲜族、满族扁鼓、藏族扁鼓、蒙古族扁鼓
小军鼓的边击是同时打击到鼓皮和鼓边的。
小军鼓的演奏要点如下——
一、小军鼓的构造
我国古书上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说:要想干好一件事,首先就必须有一件精良的工具。同样,要演奏好小军鼓,首先也要有一面精良的小军鼓。而光有好的乐器还仅仅是单方面的物质基础,还必须依靠人的积极能动作用——演奏者要对小军鼓的构造与性能准确了解与熟练掌握。
小军鼓分鼓柜和鼓皮两大部分,鼓柜为扁平形。鼓皮用兽皮制成,蒙于鼓框的两面,下层鼓皮上绷有肠弦或者钢丝弹簧数条(响弦),用两根木槌敲击发音。
二、小军鼓的特点
小军鼓系纯粹的西洋打击乐器,其英文为Side Drum;法文为Caisse Claire;德文为Kleine;意文为Tamburo;俄文为Mafbiy bapabaH。
小军鼓为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用一线记谱。带有响弦的小军鼓发出沙沙的声音;无响弦的小军鼓发音清脆。
小军鼓是一种异常灵活的打击乐器,可以演奏各种各样的节奏型。而且各种奏法均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力度演奏。
三、小军鼓的功能
小军鼓在管弦乐队(交响乐队)或军乐队中,主要是作为一种节奏性的乐器使用的。而众所周知,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它是指音响的长短、强弱、轻重等有规律的组合,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使乐曲体现出情感的波动起伏,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小军鼓用于各种节奏型的演奏,使其特点更为突出,并可以产生某种造型性效果。
小军鼓演奏的节奏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是进行曲节奏型。这是一种明晰匀称的节奏型,与人们的行进步伐相同步,为小军鼓军乐队中常使用的节奏型。
其二是劳动歌曲节奏型。节奏也鲜明、有力,并具有豪迈、粗犷的性格。
其三是单纯均等节奏型。又分为中速、快速、慢速三种:中速单纯均等节奏型易表现平稳的情绪和连贯的运动;快速单纯均等节奏型易表现热烈的情绪和紧张的气氛;慢速单纯均等节奏型易于表现宽广、壮阔的气势。
其四是附点节奏型。此种节奏型以时值长短、声音强弱的对比,打破节奏的自然均衡,具有弹性美与动力感。
其五是长短节奏型。此种节奏型长短结合,变化无穷,色彩丰富,表情范围宽广,表现力强。
其六是切分节奏型。此种节奏型又分为简单的切分节奏型、紧凑的切分节奏型、空切分节奏型三种:简单的切分节奏型具有肯定的音乐效果;紧凑的切分节奏型具有加重语气的作用,并可产生一种向前推进的力量;空切分节奏型具有独特的转移重音,使弱拍重音更为突出的效果。
其七是连音节奏型。此种节奏型具有戏剧性效果,使节奏紧凑,易于表现细腻、强烈、激愤等情感。
其八是散板节奏型。此种节奏型具有深邃、激昂的情感效果。
其九是弱起节奏型。此种节奏型积极、有力、具有肯定性,并多与回环婉转的抒情性旋律相结合。
其十是舞曲节奏型。此种节奏型常与各种舞蹈的风格相匹配,舞蹈性特点十分突出。
正是通过各种不同节奏型的千变万化,使得小军鼓的演奏单调中寓复杂,简约中藏丰厚,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军鼓不小,可以担当艺术大任。
四、小军鼓的演奏
小军鼓的演奏技术与技巧,也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单击。单击,顾名思义,是用一根鼓槌击打鼓面。
二是双击。是用两根鼓槌同时击打鼓面。
三是三击。即单击与双击的组合,或先单后双,或先双后单。
四是弹奏。系用手指弹击。
五是滚奏。即以渐强或渐弱的力度变化进行的演奏,可以营造各种不同的音乐气氛,如恐怖、紧张、阴森、险恶等,也可以表现军队的行进与战斗的场面等等。
六是蒙奏。即在弦上夹绒布进行演奏,营造浑厚、深沉的音乐气氛。
在各种演奏的技术技巧之中,均应以演奏者的腕力为核心与关键。因为腕力是小臂力与指力的枢纽与桥梁,也是一个支点。西方一位哲人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这不是狂言,而是完全符合物理学的杠杆原理的。因此,充分发挥腕力,最大限度地用好腕力,就找到了小军鼓演奏的支点,以腕力作支点和轴心,就可以带动小臂力与指力,因而使鼓槌成为“第三只手”,创造出出人意料的奇迹。
行进军鼓的教材我没有,不过我有一套jojo mayer 的视频军鼓教程(中文翻译),你如果有需要可以网络HI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