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英美为什么不解放西班牙
Ⅰ 西班牙为什么不参加二战
西班牙的佛朗哥政权是在德、意法西斯的大力协助下建立的法西斯政权。1939年3月21日,佛朗哥西班牙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签署与希特勒的秘密友好协定,成为轴心国的一员。但是,当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时,西班牙却宣布中立。纵观二战时期,尽管侧重点不同,西班牙始终处于中立状态,是二战保持中立的少数国家之一。本文试就二战西班牙中立的原因做一番探讨。
二战时期,西班牙坚持中立,一方面是由它的国内经济和政治状况决定的。
二战时期西班牙的国内经济状况:
西班牙本身就只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家,三年的内战耗尽了西班牙的人力、物力资源。内战后的西班牙一片萧条,国家经济处于崩溃边缘。“1939年7月29日的《西班牙向上》周刊承认,‘许多地区变成一片废墟。’近60%的房屋被毁,40%的铁路机车车辆损坏,许多桥梁和道路设施也遭到破坏。”[1]P284页
工业上,“工人的工资降到1936年的水平。数十万人,包括政治犯和被枪决人的子女,靠长枪党的福利组织‘社会救济’的救济粮为生。”[2]P19页直到1942年,西班牙用于新工业建设的资金、原料、机器等仍旧非常缺乏。
农业上,由于佛朗哥主义的土地政策,西班牙的农业十分衰落。国内居民普遍挨饿。“生产下降了21%。1939年同1935年相比,马匹数下降40%,小麦产量下降30%,大麦、烟草、橄榄的产量下降35%,甜菜产量下降65%。粮食种植面积由828.8万公顷下降到625.8万公顷。以1929年的产量为100,1939年农业产量为1929年的76.7%。”[3]P488页1942年,在一个向柏林当局的报告中,如是说:“西班牙国内局势最近三个星期以来变得更加尖锐……饥饿骚动可能发生。甚至军队也得不到足够的粮食供应。……囚犯们的伙食很差,他们的家属快要饿死了。”[4]P294页
商业上,“在商品缺乏的情况下,抬高物价和投机倒把行为达到了这样的规模,致使供应和运输总局不得不发布命令,规定提高价格不准超过1936年7月18日物价的百分之二十五。违反禁令者科以罚金。”[5]P284页“偷运、黑市和贿赂的大时代开始了。”[6]P19页
西班牙经济的这种状况,使得在1939年时,西班牙连“欧洲和美洲的非交战国可能提供的设备和原料这种进口商品都无法付款。”[7]P285页丘吉尔断言,“据我们获悉,西班牙的局势逐渐恶化,这个国家濒临饥馑。”[8]P294页西班牙政府在宣布中立时指出,“由于它的供应困难,它必须从英国及其盟国进口粮食和其他生命攸关的物品。”[9]P22页
由此可见,迫使西班牙在二战中保持中立的原因中,经济的极端贫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没有经济作后盾的战争无疑是危险的战争。
二战时期西班牙的政治状况:
三年内战使得佛朗哥建立的独裁政权的政局相当不稳。“长枪党妄图称为政治力量的代表者,但在人民中却没有什么根基,而佛朗哥将军本人至多被承认为一个军事活动家而已。人民不满长枪党,因为长枪党成员应有尽有,而居民则贫困不堪。在长枪党和作为第二执政党‘雷克特’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政治分歧。军人组成第三执政党……大多数居民始终是‘赤色分子。’……”[10]P303页
在西班牙内部,“一半西班牙人作为佛朗哥手下败敌,是新建立的国家的潜在敌人。……战败的共和国战士和民兵并不都在1939年4月1日放下了武器。在难以行进的山区,侯爵、无政府主义小组、共产主义小组以及短命的社会主义小组的游击队,开始了一场小型战争。”[11]P18页
左派共产党的活动未因佛朗哥独裁政策的建立和恐怖政策的实施而灭绝,他们继续进行反对佛朗哥主义的斗争,尽管一再被镇压,他们也一再重建。
而在另一半中,佛朗哥也“感到他的追随者们也不都是绝对可信的。”[12]P18页“右派统治集团,……他们虽然并不反对整个专制制度,但对西班牙参展计划却表示极不满意。”[13]P303页
二战后期,1943年,反佛朗哥主义的反对派更加壮大。西班牙共产党的力量不断壮大,他们“成功地建立了好几个庞大的地下组织。在国外的共产党派也开始活跃起来,其中包括社会党人……”[14]P316页右派力量也蠢蠢欲动。1945年,“巴塞罗那伯爵堂·胡安发出了致佛朗哥、保皇党人和全体西班牙人的信件,信件中谴责了极权主义国家的构想。”[15]P320页 盛赞保皇派的政治蓝图。
在这样的国内局势下,佛朗哥甚至不敢保证个人的生命安全:“1942年春,佛朗哥在内战之后,首次敢于冒险在国内作长途旅行。……在他访问的城市里,成千上万政治上不可靠的人,在领袖到达之前被投进监狱。佛朗哥几十年都不敢坐飞机,他害怕行刺;这位小心翼翼的加利西亚人,从未放松保障他人身安全的严格措施。”
政局如此不稳,佛朗哥即便想要参战也是力不从心的。在希特勒问及西班牙中立的缘由时,西班牙这样回答:“领袖尽量避免过早地参战,因而也就可避免西班牙力所不及的长时间的作战,而且避免了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危及现政权的根源。”
国内的经济政治局势从根本上决定了西班牙在二战中的中立态度。此外,当时的国际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西班牙政府在二战中的中立态度。
首先我们考察一下二战期间西班牙与德国的关系。佛朗哥独裁政权可以说是由德意志、意大利一手扶植起来的。而德国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西班牙,其目的也是希望西班牙能够在即将爆发的战争中坚定的站在轴心国一方。双方的关系本应该是合作无间,共进退的才是,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
二战初期,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局势的压力,西班牙不得不宣布中立,但是,它却向德国和意大利开放它的海港和飞机场。并且,在“1939年和1941年之间,AXIS的力量占明显优势时,佛朗哥从中立到了一个更加积极的非交战国的政策,直到1941年7月,西班牙输送一个志愿的空军集团(蓝色师团)与德国并肩与苏联战斗。”西班牙如此积极,德国方面却相对冷淡许多。希特勒断言:“老实说,负担一个意大利已经够沉重的了,不管西班牙士兵的素质如何,考虑到西班牙的极端贫困和毫无准备,西班牙与其说是难得的伙伴,不如说是个沉重的负担。”
而且,即使是如此,佛朗哥面对德国的态度也十分强硬的。在德国取得节节胜利时,佛朗哥积极要求参战,同时也提出了苛刻的参战条件。及至德国对英国空战失利,佛朗哥更是趁机勒索,遭德国拒绝后,佛朗哥拒绝希特勒穿过西班牙领土的要求。可以说,西班牙此举对二战的后果影响甚大,可能改变二战的后果。[20]P77页
在德国入侵苏联失利后,西班牙马上从苏德战场撤回了蓝色师团。“1943年10月,大元帅又从非交战国状态退回到了中立状态。”
纵观二战期间的西德关系,十分微妙。德国极力想要控制西班牙,佛朗哥却又根据西班牙的利益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整个战争期间,佛朗哥将军的政策完全是自私而冷酷的。他只想到西班牙和西班牙人的利益。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如何报答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对他的援助。”德国对西班牙的粗暴态度和前线的失利,终于促使西班牙不断疏远德国,一直保持中立。
另一方面,英美对西班牙的软硬两手外交政策也对西班牙保持中立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西班牙的中立对英国很有厉害关系。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西班牙可以帮我们很多忙,但更可以对我们为害甚大……这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他宣布中立,并从此严守中立。在我们两国之间进行着繁荣和互惠互利的贸易,……我们就是希望西班牙保持中立。我们想要同西班牙进行贸易,我们希望它不让德国和意大利的潜艇利用它的港口。我们不仅希望直布罗陀不受骚扰,也希望我们的舰只能够利用阿尔赫西拉斯的碇泊所,希望我们日渐扩大的空军基地能利用直布罗陀连接大陆的地带。我们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依靠这些便利条件才能到达地中海。”
鉴于这种厉害关系,再加上西班牙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英美便对西班牙采取了软硬两手政策。一方面,英美向西班牙输送了大量原料和小麦,解了佛朗哥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英美也警告西班牙佛朗哥贸然参战的后果。当佛朗哥声援轴心国时,“大不列颠作出反映,用经济报复对付依赖从英国进口的西班牙,威胁要占领卡那利群岛。”逼迫佛朗哥就范。
就是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西班牙权衡再三,始终选择了中立立场。
综上所述,二战时期西班牙经济崩溃、政局不稳的内部状况是佛朗哥选择中立的根本原因,而外部的环境作用更坚定了佛朗哥中立的决心。
来自网络 链接http://..com/question/162946937.html
Ⅱ 为什么二战德国不把西班牙拉下水
第一,西班牙佛朗哥政权是亲德的,西班牙丰富的铁矿石二战中也一直在不断的提供给德国,实际上和德国的盟友没有分别。
第三,西班牙的国力是他不可能作为德国的对手,对德国的霸权不构成威胁。二战的所有战争还是几个霸权国家之间的战争。或者是为了同霸权国家作战而做准备的战争。消灭法国后,西欧大陆已经没有国家可以和德国争夺霸权了,没有必要侵略西班牙。
第二,西班牙作为中立国存在,缩短了德国的战线,节约了德国的兵力。西班牙是中立国,英美是不能从西班牙登陆进攻欧洲的。如果西班牙被德国占领了。盟国就可以从西班牙登陆了。那么德国就要分兵防守西班牙的海岸线了,就像防守法国的海岸线那样。战线拉得越长,对美英的防守越是防不胜防,对德国不利。
Ⅲ 西班牙为什么没有参加二战
西班牙当时的独裁者佛郎哥是个非常有政治手腕的人.他充分掌握的当时参战双方的心理.虽然他的统治的确立是依靠德意法西斯,但是他很现实的看到当时力量对比并不是完全偏向轴心国的.所以他采取了灵活的态度.
一方面,他跟轴心国来往密切,大量战略资源不断的通过西班牙流向轴心,从而赚取了大量黄金.最极端的是他派出了360步兵师去苏联参战(穿蓝色军装,说是志愿军,跟当年德意援助他一样).另一方面出于现实,他始终不答应对英国宣战,不理会德国在法国的胜利和泡出帮他收复直不罗陀的诱惑.他担心一旦卷入,可能会立即失去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和外源性经济的根本.于是,他放任轴心国的特工在西班牙横行.大做生意.但是一见时机不妙立即撤回360师.
英美担心一旦西班牙参战会失去直不罗陀,让地中海变成纳粹湖.所以尽力拉拢,求得他中立就谢天谢地.对于他跟轴心的往来就全当没看见.
西班牙在这个独裁者狡猾的统治下,经济不但没有遭到破坏而且发了战争财繁荣起来.这也是他可以稳稳的一直到1975年死在独裁者的位置上主要原因.
Ⅳ 为什么西班牙没有卷入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大国西班牙,确实没有卷入,因为在这之前。 1936年1月,西班牙人民阵线建立,参加者有左翼共和党、共和同盟
、社会党、共产党等。2月16日,人民阵线在选举中获胜,组成联合政府。
左翼共和党基罗加任总理。人民阵线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释放政
治犯,宣布各民族有自治权,实施劳动法,进行土地改革等。君主派、大
地主资本家及反动军官等因此阴谋制造叛乱。
7月18日,西班牙驻摩洛哥的殖民军首领佛朗哥发动叛乱,反对人民
阵线政府。西班牙人民奋起反击叛军。德、意法西斯从7月30日起公然对
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他们出动飞机将叛军从摩洛哥运往西班牙,还运输
武器、弹药,后又派干涉军。约5万名德军和15万名意军到西班牙。
由于这个原因,二战中的西班牙其实建立了法西斯政权,但因 : (1)经济无力也不愿卷入一场新的战争。长期的战争,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贫困使这座荒凉的半岛毫无生气。摆在西班牙政府面前的是怎样使精血已枯的人民摆脱另一场战争,恢复发展经济。
(2)没有把握胜利因此不敢参战:佛朗哥认为美英这两个帝国有可能联合作战,并将英伦三岛作为反攻欧洲的跳板,从而打赢这场战争。1940年8月,随着不列颠之战的持续,他已看清,英国将坚持战斗,而这场战争很可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德国能否获胜,毫无把握。在没有绝对把握胜利的情况下,佛朗哥是不敢参战的。
(3)希特勒没有拉拢:当希特勒在西线发动突然袭击,法国迅速沦陷,英国也可能崩溃或毁灭的时候,佛朗哥曾在6月间表示,他准备加入战胜者的行列,分享战利品。但是,希特勒觉得没有争取同盟者的必要。他估计几个星期、甚至几天之后,便可结束大的敌对行动,而英国即将求和。因此,他对于马德里的这副积极靠拢的姿态并不感兴趣,没有把佛朗哥拉入自己的阵营。
(4)政治经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佛朗哥向德国提出了许多苛刻的参战条件,如:保证将直布罗陀、法属摩洛哥以及阿尔及利亚的一部分,包括奥兰在内,划归西班牙,并且要扩张西属非洲殖民地的某些领土。此外,还需要适当的军事援助特别是西班牙面对直布罗陀的炮台所需的15英寸口径榴弹炮。强调西班牙需要现代武器、粮食、石油和经济援助,而且还必须等到德国人在英国登陆后,西班牙才能参战。希特勒因为西班牙的要求过高而感到棘手,而且有些要求将使他同维希重新发生纠纷。从法国夺去奥兰,那一定会导致法国在北非成立敌对的政府,因而希特勒拒绝了佛朗哥的要求。后来,希特勒在佛罗伦萨对墨索里尼说:“我宁可被拔掉三四颗牙齿,也不愿再搞这样的谈判。”
(5)英美等国从中努力:二战爆发后,英国和美国都一直在努力使西班牙保持中立。如从西班牙购买物资以缩小其对纳粹的供应量,减轻纳粹对西班牙经济的影响。1940年3月,英国与西班牙签署了一个为期半年的贸易协定,英国向西班牙提供石油产品和化肥,西班牙向英国供应矿石、橘子和柠檬。在整个战争期间,该贸易协定每隔半年续签一次。他们向西班牙提供谷物和石油。
丘吉尔就任英国首相后,专门拨出一笔资金用于收买一些对佛朗哥有影响力的西班牙高级指挥官,由英国国库在一家瑞士银行的纽约分行存入1000万美元,指使英国驻马德里大使馆武官艾伦·希尔加思向一些西班牙军人账户转钱。这位英国军官便同银行家胡安·马奇进行了接触,向那些表明准备抵制佛朗哥同希特勒联合意愿的西班牙军官送钱。马奇根据每个西班牙军官的业绩送钱,1940年底,几乎所有的钱都进了西班牙军官的腰包。比如,被认为是佛朗哥的继承人之一的,当时西班牙军事学院院长安东尼奥·阿兰达将军就得到了200万美元。
(6)利用中立地位与交战双方进行贸易:在一份1939年签订的德西秘密协定书中,西班牙承诺从南美帮德国进口牛肉和谷物。1940年5月,西班牙与意大利签订了为期3年的食品合作计划,承诺提供必要的粮食。到1942年,德西贸易的重点由食品转向战争必需的矿产资源。西班牙拥有丰富的优质铁矿石,德国还从西班牙进口锌、铅、水银、萤石、天青石、云母、软木和羊毛,以及最重要的钨砂。从1942年初开始,英美开始联合买断西班牙所有的钨矿出产,价格也从原来每吨75美元飙升至16800美元。佛朗哥政府利用中立地位与交战双方进行贸易,获利颇丰。
Ⅳ 二战时期的西班牙也属于法西斯主义国家,但为何西班牙却没有参加二战
提到二战,就必须要讲法西斯,毕竟二战就是由法西斯分子发动的,德国、意大利、日本都是实行法西斯专政统治,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二战期间就有这么一个法西斯国家,尽管他表面上和德国、意大利称兄道弟,但是他最终还是没有参战,这个国家就是法西斯头目佛朗哥统治下的西班牙。
Ⅵ 直布罗陀被英国占领300多年,战略位置突出,为何西班牙不敢武力收回
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咽喉要道,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谁要想控制这个海峡,就必须先拿下旁边的直布罗陀这块土地。最早在1501年,西班牙人率先拿下直布罗陀,让其成为西班牙的领土。不过后来的事情就让西班牙人难受了,在英西战争中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不敌英国舰队和荷兰舰队,自此彻底失去了与英国竞争海上霸主的条件。战争输了,那个年代就只能割地赔款了,于是英国王室与西班牙王室在1713年签署了一份《乌特勒支和约》,该条约中的一项条约就是”直布罗陀从此成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
除此之外,西班牙与英国间存在紧密的经济联系,与英国把目前良好关系破坏将对西班牙经济带来重大创伤。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是西班牙不会去做的。故而,对于直布罗陀西班牙人暂时是难以拿回来了。
Ⅶ 西班牙是法西斯国家,但二战时它为何中立
1936年2月西班牙举行大选,人民阵线获得胜利,7月18日驻摩洛哥的圣胡尔霍将军,领导发动了对西班牙共和国的叛乱。后来圣胡尔霍坠机身亡,佛朗哥利用这一意外的机会,登上叛军魁首的宝座。在德国希特勒和意大利墨索里尼的大力支持下,镇压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争。1936年10月1日,任陆、海、空三军大元帅。经过近3年内战,1939年3月21日,佛朗哥军队占领马德里,推翻共和政府,建立独裁统治。在二战期间,佛朗哥随时都有放弃中立、投入纳粹怀抱的可能,但直到二战结束,西班牙政府都保持了中立。并且德、意法西斯居然容忍了西班牙的中立地位。其中有多方面的因素促使西班牙形成中立的局面。
一、自身力量弱小
西班牙是一个农业国,工业很不发达,经济十分落后,又经过三年内战,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必要的工业原料和设备极其缺乏,黄金、外汇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严重不足,且灾荒频繁。摆在西班牙政府面前的迫切任务是怎样使精血已枯的人民摆脱另一场战争,恢复发展经济。同时,国内的共和派、君主派和其它左翼集团还保存着大量的力量,佛朗哥特别需要稳定的国内环境来发展经济,稳定政局,以维护其独裁统治。
二、佛朗哥个人因素
首先,佛朗哥意识到,如果西班牙参战,就会成为欧洲战场的前沿阵地,必然使西班牙蒙受巨大灾难,他无意与西方世界的任何国家为敌(只主张反对苏联,因为苏联在西班牙内战前后给反对佛朗哥的派别大力支持)。因此,佛朗哥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大力发展经济,以满足国内百姓的需要。其次,佛朗哥拒绝德意要求而参战,还有对德意的胜利充满疑虑,佛朗哥认为美英这两个帝国有可能联合作战,并将英伦三岛作为反攻欧洲的跳板,从而打赢这场战争。1940年8月,随着不列颠之战的持续,他已看清,英国将坚持战斗,而这场战争很可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德国能否获胜,毫无把握。在没有绝对把握胜利的情况下,佛朗哥是不敢参战的。同时他还担心失败后遭受英国的报复,因为西班牙有漫长的海岸线易受攻击。再次是佛朗哥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因而,佛朗哥一再采用拖延战术,避免卷入战争。
三、英美的拉拢
西班牙北依比利牛斯山,背靠法国,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扼大西洋、地中海航路的咽喉。掌握了西班牙和西属摩洛哥,既可以形成对法国的战略包围,又能够控制地中海,切断英法与其海外殖民地的联系,同时可获得西班牙的铁、煤等重要战略物质。因此无论是英法美同盟国或德意法西斯国家都极力拉拢西班牙。二战爆发后,英国和美国都一直在努力使西班牙保持中立。如从西班牙购买物资以缩小其对纳粹的供应量,减轻纳粹对西班牙经济的影响。1940年3 月,英国与西班牙签署了一个为期半年的贸易协定,英国向西班牙提供石油产品和化肥,西班牙向英国供应矿石、橘子和柠檬。在整个战争期间,该贸易协定每隔半年续签一次。他们向西班牙提供谷物和石油。
丘吉尔就任英国首相后,专门拨出一笔资金用于收买一些对佛朗哥有影响力的西班牙高级指挥官,向那些表明准备抵制佛朗哥同希特勒联合意愿的西班牙军官送钱。比如,被认为是佛朗哥的继承人之一的,当时西班牙军事学院院长安东尼奥?阿兰达将军就得到了200万美元。
同时,佛朗哥向德国提出的参战条件,如:保证将直布罗陀、法属摩洛哥以及阿尔及利亚的一部分,包括奥兰在内,划归西班牙,并且要扩张西属非洲殖民地的某些领土。此外,还需要适当的军事援助特别是西班牙面对直布罗陀的炮台所需的15英寸口径榴弹炮。强调西班牙需要现代武器、粮食、石油和经济援 助,而且还必须等到德国人在英国登陆后,西班牙才能参战。遭到希特勒的拒绝。这也促使西班牙与法西斯德国之间的距离拉大,走向中立。
四、利用中立地位与交战双方进行贸易
在一份1939年签订的德西秘密协定书中,西班牙承诺从南美帮德国进口牛肉和谷物。1940年5月,西班牙与意大利签订了为期3年的食品合作计划,承诺提供必要的粮食。到1942年,德西贸易的重点由食品转向战争必需的矿产资源。西班牙拥有丰富的优质铁矿石,德国还从西班牙进口锌、铅、水银、萤石、天青石、云母、软木和羊毛,以及最重要的钨砂。从1942年初开始,英美开始联合买断西班牙所有的钨矿出产,价格也从原来每吨75美元飙升至 16800美元。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葡萄牙一直向双方出口钨矿石,直到1944年6月,盟军登陆法国,才停止对德国的物资出口。佛朗哥政府利用中立地位与交战双方进行贸易,获利颇丰。
而法西斯方面出于防止将西班牙推向盟国的怀抱的考虑,没有向西班牙发动军事进攻。因此,在上述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西班牙在二战期间采取了中立的政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