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西班牙奔牛节在哪里举办

西班牙奔牛节在哪里举办

发布时间: 2022-06-27 14:09:19

❶ 西班牙奔牛节活动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节庆的第一天,由市政厅广场发射火箭炮揭开序幕。在接下来的连续7天7夜里,各项庆典活动包括音乐、文艺、露天舞会等等,年轻人总是通宵达旦地开心享乐,白天兴趣盎然地参加奔牛节的活动,享受被牛追逐的刺激感受。

结束

圣费尔明节的结束一样不平凡,每年7月14日零时。热闹了204小时的人们再一次聚集在城市大厅前的广场上,在焰火表演的烘托之下,手持蜡烛,取下自己的圣费尔明围巾。同时还要高唱Pobredemí(可怜我吧)"PobredeMí,PobredeMí,quesehanacabadolasfiestas,deSanFermín"(可怜我吧,可怜我吧,圣费尔明节离我而去)。结束活动大约持续半个小时。

❷ 西班牙奔牛节有什么历史渊源

西班牙奔牛节的由来 西班牙一年一度的奔牛节的正式名称叫“圣·费尔明节”,圣·费尔明是西班牙东北部富裕的纳瓦拉省省会潘普洛纳市的保护神。奔牛节的起源与西班牙斗牛传统有直接关联。据说当初对潘普洛纳人来说,要将6头高大的公牛从城郊的牛棚赶进城里的斗牛场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17世纪...

❸ 西班牙奔牛节的介绍

西班牙奔牛节一款敏捷小游戏,游戏大小为2926K。

❹ 奔牛节是哪个国家的

奔牛节是西班牙传统节日。
奔牛节:正式名称为“圣费尔明节”,始于1591年。从每年的7月6日开始举行,7月14日结束,地点在西班牙东北部潘普洛纳城。奔牛节的主要仪式包括上午的奔牛活动和下午斗牛活动,每年的奔牛节期间都会有许多人受伤甚至有人丧命,因此是勇敢者的游戏,同时也因为血腥受到以动物权利保护主义者为代表的组织反对。
活动的高潮是被称为“恩希罗”的奔牛活动。节日期间,每天清晨施放烟火后,都要把训练好的斗牛从畜栏放到斗牛场。位于潘普洛纳市旧城区的“奔牛之路”是一条狭窄的石板街,全长848.6米。奔牛时,上万名奔牛爱好者挤满了街道,重约500公斤的公牛从牛棚冲出后,在杂乱的人群中狂奔,从畜栏奔向一个斗牛场,下午在那里与斗牛士决一死战。因为男性几乎人人可以参加(除偶然有少数女性混入其中外,女士基本上是不允许参加的),所以绵延一公里长的街道上挤满了数以千计身穿旁普罗纳传统服装,带红巾、红帽的年轻男人。
这些牛非常凶悍,有的牛角被磨尖,甚至露出神经,一触既痛,有的牛眼睛被抹上辣椒,以激怒它,引发它的野性。斗牛因人群围观和喧闹而受惊狂跑。不论是当地人还是观光客,需冒着被牛撞击、踩踏的危险,在牛群前奔跑,一直跑到赛牛场才停止。沿途观者如潮,欢声震耳欲聋。其中不少勇敢者,尤其是那些好奇的亡命之徒,尽量接近牛,挑逗它,结果有的被刺伤,甚至被踩死。最后以公牛被引进斗牛场而大功告成。‍

❺ 奔牛节的来历

西班牙一年一度的奔牛节的正式名称叫“圣·费尔明节”,圣·费尔明是西班牙东北部富裕的纳瓦拉省省会潘普洛纳市的保护神。
奔牛节的真正起源已经不可考证,但据记载,奔牛节在公元1591年时就已经存在,这个活动与西班牙斗牛传统有直接关联。据说当初对潘普洛纳人来说,要将6头高大的公牛从城郊的牛棚赶进城里的斗牛场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17世纪时,某些旁观者突发奇想,斗胆跑到公牛前,将牛激怒,诱使其冲入斗牛场。后来,这种习俗就演变成了奔牛节。
1923年,美国着名作家海明威首次来到潘普洛纳观看奔牛并写成了着名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他在作品中详细描述了奔牛节自由奔放的狂欢场面,使奔牛节因此闻名全世界。1954年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西班牙奔牛节更是名声大噪。当地居民为了感谢海明威为奔牛节做出的贡献,特地在斗牛场的大门口为他竖起了一座雕像。
位于潘普洛纳市旧城区的“奔牛之路”其实是一条狭窄的石板街,全长848米。奔牛时,上万名奔牛爱好者挤满了街道,6头重约500公斤的公牛从牛棚冲出后,在4分钟内以24公里的时速在杂乱的人群中狂奔,时常人仰牛翻,险象丛生,最后以公牛被引进斗牛场为大功告成。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对牛结下了特殊的情感,至今苗族乃保持着对牛的敬爱与崇拜心理。苗寨寨门悬挂带角牛头。苗家神龛下放有相连牛角,不忘时祭。苗族人民常说牛如同她们的父母,史记:"蚩尤有角,牛首人身。"可见远古之时,苗族早就是一个崇拜牛的民族了。苗族人民爱斗牛,以水牛相斗,并不是戏牛取乐,而是以斗牛的方式,展示苗家敬牛爱牛拜牛的特性。苗家在对壮硕、威武、雄悍的斗牛的喜爱中,体验优胜的美感,而且在这种情感作用下,苗家崇拜的牛在不断的饲养中,得以实现优选的斗牛的优养进化。苗家喜爱斗牛,基本上每个集会节日都有斗牛活动,每年秋收后,还有特有的斗牛节。斗牛有几种,一种是耕牛兼斗牛,这种牛比较雄健、耕作时节耕田犁地,节日拉去斗打;一种是专业斗牛,这种牛是根据各种条件精选出来的,平常不耕作,为一个寨子或一个家族共有,由一个选定的具有丰富养牛经验的能手饲养,节日期间拉去参赛。苗家人挑选斗牛,有一定的经验。如挑选的斗牛首先要求,身体壮大结实,胸宽头大角大,前肢高后肢低,身长挺胸收腹;体毛乌黑粗硬。此外牛头两角宽实则劲斗,两角节轮呈两窄一宽相对排列能打能碰;眼睛圆浑凶恶,鼻孔大耐打。舌尖带黑斑点打得凶;尾巴根大,尾巴长,尾巴下毛内尾尖又碰又斗;中蹄是整齐半圆,前薄后实便于打斗时用力;小蹄内靠善打等等。此外还讲究牛旋的多少,分布的位置和相互照应的特征等等。哪个能选到一头理想的斗牛;他将感到极大的荣幸 。

斗牛节到了,主人们在迎宾待客喝酒时,还特意将糯米饭把牛喂饱,斗牛上阵前有的主人还给牛喂上一、二两酒,为牛提神壮胆。中午,斗牛场内外,人们从四面八方牵来几十及至几百头斗牛,有的斗牛身上还配有牛鞍,牛鞍上插有五彩小旗。牛鞍两边挂满铜铃,响声叮当,有的牛鞍上还插有历届斗牛获得的奖旗。显得格外威风,主人也显得异常光彩。苗族斗牛有几种斗法,一种是斗输赢抢名次,这种赛法不准人帮, 也不劝斗,以胜败生死来定名次,一种是议定相斗时间比输赢或者到时间劝斗算打平。还有一种配对放斗,或胜败随便,或视其情况劝斗。斗牛时双方牛主和亲友都到斗牛场上,为其斗牛吆喝助威和准备到时劝斗;斗牛由有斗牛经验的人牵着在斗牛场内环绕一大圈或一小圈,使牛亮相,让牛熟悉环境和对方。然后将两牛头相对,牛身对立,在相距约两米处,同时将牛鼻绳放开。两牛便相互打斗,两边主客人都在为与自家有关的牛喝彩助威,同时他们也可以从后头或侧面用手推肩顶,给牛助力。四面观众也为两边斗牛吆喝助彩,气氛热烈。如放碰牛相斗,两牛可对直相距十米八米,两边同时放手,两牛便狂奔至中,用头角猛力相撞,这种碰牛相斗极为剧烈,常有碰斗致死的。也有碰斗牛与不碰斗牛相斗,碰斗牛相跑五六米冲过去,不碰斗牛原地抵触的斗。双方牛斗得正酣可相斗已到议定的时间,需要劝斗时则双方主人交换各自带来劝斗用的粗绳,交换人员分别捆住对方牛脚,等待一声呼喊,双方同时拉退斗牛,隔离牵鼻退场。然后第二对、第三对入场竞斗。也有斗牛场上几对牛分别竞斗的,场面气氛更是热烈,其间斗牛主人的亲戚朋友还为斗牛放炮送礼,无论到场斗牛得斗与否,是输是赢,主人都得到亲友们的礼物,鸡、鸭、绸带等礼品。获奖的斗牛:牛王、冠、亚军或第一、二、三名的斗牛则格外光彩,牛主人扛着奖旗或者将奖旗挂在斗牛的两角上,牛与主人都得到人们极大的钦佩羡慕。斗牛节期间,看斗牛的、看热闹的、作客饮宴的、谈情说爱的, 各有所得,这种节日往往三五天才结束

❻ 西班牙奔牛节是从哪里起源的

根据记载,在公元1591年时即有奔牛节庆存在。这个中世纪即持续举行的传统庆典,在现代还是备受瞩目。除了惊险刺激的活动内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受海明威的名着《太阳照常升起》(FIESTA,1928)所吸引。

圣费尔明节最初源于12世纪,圣费尔明(SanFermín)是西班牙东北部富裕的纳瓦拉省(Navarra)省会潘普洛纳城(Pamplona)的保护神,市民在每年10月10日纪念城市创建者和保护者圣费尔明,这时的圣费尔明节只是个纯粹的宗教节日。

16世纪时,某些旁观者突发奇想,斗胆跑到公牛前,将牛激怒,诱使其冲入斗牛场。后来,这种习俗就演变成了奔牛节。从1951年开始,圣费尔明节仅仅持续两天,活动包括演讲、音乐会、竞赛和斗牛。后来又加入了焰火和舞蹈表演。全世界的游客都被吸引到潘普洛纳参与庆祝。

❼ 西班牙奔牛节是在奥萨苏纳队所在的城市举办么

是的,就是在西班牙北部纳瓦拉大区的潘普洛纳

❽ 西班牙的奔牛节由何而来

一年一度的西班牙潘普洛纳奔牛节热热闹闹地开场了。过去只是从电视上看到这个奇特节日中人与蛮牛前跑后追的场面——奔牛节的精彩绝非仅仅是奔牛。

红白色的海洋

每到节日来临,潘普洛纳全城百姓都会身穿白色衣裤或裙装,戴一条红领巾,腰间扎一条红腰带,有的人还戴顶红帽子,走在街头感觉就像融入了一片波涛涌动的红白色海洋。而那些没穿节日服装的人则会感觉远离了节日气氛,成了名副其实的旁观者。因此,外来游客到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购置一套“行头”,迅速地把自己装扮起来。

记者注意到,全城居民和游客90%都身着节日服装。问过几个当地人白衣红带有什么讲究,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不管它们代表什么,一个城市的节日不仅使当地人整齐划一地穿上节日服装,而且让绝大多数外来游客也入乡随俗,这在世界上可能是独一无二的。

年轻人的乐园

节日期间,潘普洛纳每天都会迎来数以万计的游人。他们当中很多是西班牙本国人,而且大部分是年轻人。

潘普洛纳老城区成了这些年轻人聚会的场所。他们畅饮美酒,跳舞唱歌,玩到兴头上,用饮料甚至沙拉酱互相泼洒。有的姑娘从楼上阳台向下洒酒,小伙子们则站在楼下任凭酒水浇在自己头上,并齐声向姑娘唱起求爱歌曲。他们通宵达旦地狂欢,尽情地享受着年轻带来的快乐。

潘普洛纳市政府请来了外国乐队和歌舞队,在广场上演出助兴。业余歌手、鼓手、风笛手和杂耍艺人也在街头一展才艺,他们并不为挣钱,只是凑个热闹。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在潘普洛纳的老城区和周围地区,到处都能听到歌声、音乐声和喝彩声。

在潘普洛纳过节没有任何舒适可言。这里旅馆极少,如果没有亲友投靠就只有凑合了。记者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饭店,但一天516欧元的高价让人却步,最后只好在一个华人诊所的沙发上将就了一宿。年轻人无所谓,晚上玩,白天困了找个草坪盖张被单就睡,潘普洛纳变成了“露天大旅馆”。人们吃得也很简单,面包夹火腿,再来杯饮料,即便是亲朋好友聚会也不过如此,没有人计较吃喝。

勇敢者的游戏

终于等来了奔牛节的重头戏——奔牛。早晨8点,840多米“奔牛道”两旁早已挤满了人。6头解去缰绳的蛮牛冲出牛圈,胆大心细的引牛童手持卷成圆筒的报纸,跑在奔牛前面。牛童跑累了,就钻进街边的木栏,接替者从另一边木栏钻出继续引导。在这个奔跑的队伍里,有许多勇敢的年轻人,他们一边跑,一边逗牛,牛在人们的呐喊声中惊慌地狂奔。有的人摔倒了,有的人被牛挑伤或踩伤了,但人们的热情始终不减。

经过一场激烈的人牛狂奔,这些重达600公斤的公牛终于被赶进了斗牛场的牛圈里,而那些参与奔牛的勇士则留在斗牛场中,等待参加接下来的集体斗牛表演。不久,一头小公牛被放了出来,疯狂地奔跑和冲撞人群,业余斗牛士们一边挑逗公牛一边躲闪攻击,不少人被牛顶起后摔倒,甚至被踩踏、被顶翻。动作越惊险,越能博得观众的叫好声。表演中有两个人受伤被抬出场外,但是这对表演并没有影响。一头牛累了,换一头再来。当高音喇叭宣布游戏结束时,还没尽兴的斗牛士们久久不肯离去,举着胳膊要求再放一头牛出来。

❾ 西班牙奔牛节有什么意义

西班牙奔牛节的意义为:

1、斗牛是西班牙的国粹,它代表了西班牙的民族精神。

2、西班牙人认为奔牛节为男人提供了一次展示智慧、胆识、技巧和意志的机会,让男人们有机会证实自己是真正的男子汉。活动越危险才越能展现个人的勇气和能力,因此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激怒公牛,让场面变得惊险而刺激。

3、西班牙文化中这种对荣誉的感悟和认同,使西班牙人在追求生命和荣誉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追求荣誉,这也是奔牛节这样的活动能够在西班牙诞生、发展并延续至今的原因。

(9)西班牙奔牛节在哪里举办扩展阅读

圣费尔明节(西班牙语:San Fermín),又名奔牛节。是属于西班牙纳瓦拉自治区首府潘普洛纳市的一项传统庆祝活动,因为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着作《太阳照常升起》描写过其中的奔牛活动而闻名于世。

圣费尔明节日在每年的7月6日至7月14日期间举行。在节日的几天里,每天都有6头凶悍的公牛追逐着数百名壮汉,沿着“奔牛之路”穿城而过,直奔斗牛场,场面极其惊心动魄。

圣费尔明节最初源于12世纪,圣费尔明是西班牙东北部富裕的纳瓦拉省省会潘普洛纳城的保护神,市民在每年10月10日纪念城市创建者和保护者圣费尔明,这时的圣费尔明节只是个纯粹的宗教节日。

❿ 西班牙奔牛节是那一天

西班牙奔牛节时间:每年的7月6日开始举行,7月14日结束

简介:

西班牙奔牛节又称为圣费尔明节。

圣费尔明节(西班牙语:San Fermín)是属于西班牙纳瓦拉自治区首府潘普洛纳市的一项传统庆祝活动。该节日因为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着作《太阳照常升起》描写过其中的奔牛活动而闻名于世。

诞生

圣费尔明节最初源于12世纪,该城的市民在10月10日纪念城市创建者和保护者圣费尔明,这时的圣费尔明节只是个纯粹的宗教节日。西班牙奔牛节是西班牙的传统节日,又称“关牛节”(Encierro)始于1591年,每年都吸引数万人参加。据记载,14世纪后商人们在夏天将牛从城外赶至城内举行斗牛活动。市民们决定在天气更好的夏天庆祝圣费尔明节,两项活动逐渐合在了一起。


节日过程

开始

聚集在广场上等待开始的人群每年7月6日中午12点是圣费尔明节的开始。此刻数以千计的游人等待在城市大厅(Ayuntamiento)前的广场上,将手中拿着的鲜红圣费尔明围巾(pa?uelos)举过头顶。根据一项从1941年开始的传统,市长在这一刻从大厅的阳台上点燃一只冲天炮(Chupinazo),宣告圣费尔明节的开始,游人们则迅速将手中的围巾扎在脖子上。此后,广场会升起数个巨大的气球,全城市民与游客都会开启大量的香槟酒并互相喷洒。而在此之前的等待中,广场上的人群就开始互相投掷鸡蛋提前庆祝。

活动

奔牛

从每年的7月6日开始举行,7月14日结束。地点在西班牙东北部潘普洛纳城。在节日的9天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穿上白衣裤,缠上红腰带,表示参加的意愿。将6条经过两年专门驯养的公牛,突然从牛棚放出,跟在一大群小伙子后面,狂奔乱闯,穿城而过,犹如一群长跑健将,直奔斗牛场。这些牛非常凶悍,有的牛角被磨尖,甚至露出神经,一触既痛,有的牛眼睛被抹上辣椒,以激怒它,引发它的野性。沿途观者如潮,欢声震耳欲聋。其中不少勇敢者,尤其是那些好奇的亡命之徒,尽量接近牛,挑逗它,结果有的被刺伤,有的甚至被踩死。

奔牛活动开始于7月7日之后的每天早上8点。人们会穿着白色衣衫,戴着红色圣费尔明围巾和红腰带,手里拿着卷起的报纸以便在牛接近的时候驱赶它们。到8点整时,会有一名老者点燃一支爆竹作为活动的开始。在活动开始前,人们需要向圣费尔明祈祷,祈求其在奔牛中保护自己。接下来,最先放出牛棚的是6只将会出现在下午的斗牛活动中的蛮牛。人和牛将奔跑在820米长的通向斗牛场的青石老街上。这些牛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24公里(每秒6.6米),所以奔跑大约在3到4分钟内就会结束。然后会放出两批不那么强壮的牛,第一批11只,第二批3只则在2分钟后放出。整个路程中街道两旁都有隔板保护,奔牛者也可躲入隔板后寻求保护。当牛到达斗牛场后,就会燃放冲天炮(el cohete)宣告奔牛活动结束。

在节日的几天里,每天都有6头凶悍的公牛追逐着数百名壮汉,沿着“奔牛之路”穿城而过,直奔斗牛场,场面极其惊心动魄。位于潘普洛纳市旧城区的“奔牛之路”其实是一条狭窄的石板街,全长848.6米。奔牛时,上万名奔牛爱好者挤满了街道,重约500公斤的公牛从牛棚冲出后,在4分钟内以24公里的时速在杂乱的人群中狂奔,时常人仰牛翻,险象丛生,最后以公牛被引进斗牛场而大功告成。奔牛节期间,每年都有人受伤,甚至也发生过死亡事件。据统计,从1924年到2002年,共有14人被牛顶死,200多人被牛顶伤。即使如此,来自世界各地的冒险爱好者还是云集潘普洛纳这个小城,在为期9天的人与牛之间的危险游戏中尽情享受欢乐与刺激。节日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大量涌入,潘普洛纳这座小城的人口短期内迅速从25万人增加到150万人。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92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5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62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502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613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58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222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501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236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