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西班牙为什么变成小国

西班牙为什么变成小国

发布时间: 2022-06-25 05:24:39

① 欧洲的那些小国都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形成的

欧洲现在的版图,在历史上也是经过长期的兼并和重组而形成的。
至于像卢森堡、列支敦士登这种,属于边边角角被人遗忘的地方,才能延续从一个城堡公国到现在的状况。圣马力诺是世界上第一个共和国;安道尔是西班牙和法国争夺后妥协的结果;瑞士是属于山区贫瘠之地,依靠长期的中立政策和不方便在太阳底下说的各种金融服务才存活至今。
其他的,各有各的历史。

② 西班牙为什么不可能解体

一个国家没有你那么容易的解体的,现在不像以前的国家的,现在的社会比较稳定了,所以不可能这么容易阶级的。

③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中世纪时期很强大,曾占领过非洲、欧洲、亚洲国土面积很大。但是后来为何又变成小国了

这两个国家应区别看待。葡萄牙实在是国力所不及,当时期全国人口不过百万,却要看守非洲,亚洲的大片人口稠密的土地,还要不断向前开拓探索新的领土。虽然其成功的建立的多个商站,如阿尔金岛和澳门。但终究是实力不足,在经历本土被西班牙占领,海外商业殖民对手竞争加剧,殖民地人民激烈反抗等众多事件后终于衰落。其实后来荷兰的衰落与此也有几分相像。
西班牙则是故步自封的典型。在赢得美洲大片土地和如山的金银后,西班牙的贵族统治阶级急剧腐败。而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流入欧洲出现了商品短缺,货币贬值的现象。英法荷通过货币革命和实行重商主义成功地发展了本国经济。而西班牙采取的措施竟然是下令禁止本国商品出口到殖民地,直接扼杀了本国的制造业。再加上政治上的专制腐败使得金银大量流入西欧。
随着美洲贵金属流入减少,这两个为他人做嫁衣的国家终于慢慢衰落。

④ 欧洲为什么分裂成那么多的小国的

读世界历史,觉得最过瘾的有两段,一是中国春秋战国史,一是欧洲近代史(从15世纪到20世纪上半段),一样是强国林立,局势纷纷扰扰,留下了无数经典的外交、战争;一样是名君、名臣不断涌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样是新思潮、新技术不断涌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里顺便说明一下,我不赞同中国历史教科书将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欧洲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的说法,认为欧洲近代史应该从1500前后算起)。

我认为这两段历史有很大的可比性,中国的面积与整个欧洲大致相等。中华文明的发展水平在三代时要落后于古埃及、古巴比仑、古希腊,与古印度差不多,只能排在世界第四、五的位置,但经过春秋战国的大发展,跃上了世界文明的最前列;同样,欧洲中世纪的愚昧、落后也是人所共知的,但经过近代五百余年大发展之后,成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征服者。

但这两段历史也有不同之处,除了欧洲近代史由于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之上,因而成就也更加显着之外,春秋战国时代经过几百年的强弱分化,最后演化出一个超强个体—-秦国,来统一六合四海;而欧洲近代史同样经过几百年的演化,却一直维持着某种程度的平衡,始终没有超强个体的出现。其原因何在呢?我认为,不是因为阿尔卑斯山的雄峻,也不是因为莱茵河、多瑙河的壮阔,而是因为欧洲固有的“势力均衡”的思想和欧洲独特的地理特点。

在西方文化中,有一种“势力均衡”和以弱者为本位的思想。所谓“势力均衡”,包括多方面的均衡,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衡制约,宗教与世俗势力的平衡制约,国家内部各阶层(包括国王、教士、贵族、市民、农民等之间)的平衡制约,以及同一阶层内部的分权制约等等,不让其中一方的势力独大,大家互相牵制,这已成为西方文明最显着的特征之一。表现在欧洲史上的国际关系上,哪一个国家力量过大,哪一个国家表现出过强的欲望,就会受到群起而攻之。

在欧洲史上,多次发生过国家集团之间的大混战,从17世纪的德意志30年战争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止,参战国家在五个以上,甚至十多个、几十个的大型国家集团大混战至少有六七次,在这些战争中,一个显着的特点是,两个国家集团的力量总是差不多相等,换句话说,如果出现一方明显压倒另一方的情况时,通常就会有其他国家加入到较弱的一方。还有一些战争,本身就是为了制约某个力量过强的国家,如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拿破仑与反法同盟的战争、克里木战争等。而一旦战争分出胜负之后,战胜国集团中某个有可能捞取最大利益的国家,又会遭到战胜国集团其它国家的联合抵制,这也决定了每一次大型国际战争之后的和平会议,都是错综复杂的。

欧洲的小国向来有极强的生命力,这与西方以弱者为本位的思想有很大关系,在一次次战争过后,先后有一些夹缝中的小国获得公认的中立地位,从17世纪的荷兰、瑞士,到二战后的芬兰、奥地利等。所谓公认的“中立”,就是说如果有大国胆敢入侵它们的话,这个大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之所以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作战,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德国公然入侵中立小国比利时,这直接造就了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结局。

在欧洲,有些袖珍国家,如卢森堡、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安道尔等,这些微小的国家历经几百年仍然在顽强地生存着,这种情况在世界其他大洲是难以见到的。

相比之下,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就缺乏这种平衡制约的思想,通常是一个国家成为霸主,马上就会有一班尾巴国追随。春秋战国时代国际间的平衡只会是几个霸主之间力量的平衡,这与欧洲扶助弱国打击强国的平衡是不同的。

欧洲独特的地理特点,西北部是一个岛国——英国,东部是深不可测的东欧大平原,由一只雄壮的北极熊——俄国占据着这个地带。正是这两个国家的存在,造成了欧洲不能够统一。

英国是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最积极维护者,长期扮演着锄强扶弱的光荣角色,谁力量过大就打击谁。而俄国有着辽阔的大后方,败了可以不断后退,可以花费比对手多出数倍的代价来打一场消耗战。

在欧洲历史上,西班牙和瑞典都曾经扮演过争霸者的角色,但他们偏于一隅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更多的作为。曾经强大的奥地利帝国虽然地处欧洲的心脏地带,但他只是一个内部分崩离析的杂和体,经过打击终于土崩瓦解了。在欧洲大陆的中心真正有称霸实力的国家只有法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的确也产生过有志于统一欧洲的野心家——拿破仑和希特勒,他们也的确曾经打遍欧洲无敌手。但这两个霸王的共同特点是,首先是海上英国的存在使他们无可奈何,然后当他们对俄国(苏联)发动最沉重一击的时候,他们自己也遭到了灭顶之灾。

既然英国和俄国的存在使其他国家不可能统一欧洲,那么这两个国家本身呢?英国的岛国身份决定了它的岛国文化特征,尽管它的海军势力曾长期雄霸于世界no.1的地位,但它的陆军势力在19世纪之前一直只是欧洲二流水平。那么俄国呢?说实话,我认为如果不是因为美洲新大陆的存在,让欧洲历史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下去的话,那俄国是最有可能统一欧洲的国家。俄国与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非常相似,都是从落后的“蛮夷之地”崛起,都通过一次次的改革走上强国之路,都有着广阔的大后方,都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军事超前发展等,更为关键的一点,俄国不受欧洲文化中固有的“势力均衡”的思想所限制,它有的只是永远填不了的领土欲望。实际上,彼得一世和叶卡特琳娜二世都曾制订过雄心勃勃的吞并全欧的计划,只是因为时间所限,还来不及实施。二战过后,如果不是因为来自新大陆的美国的制约,从苏联产生出一个“秦始皇”来已经为期不远了。

还有两点,我认为也和欧洲不能统一成一个国家有很大关系:

一是新大陆的存在,将欧洲各国君主的一部分野心和欲望引导到新大陆去冒险了,从而减轻了欧洲国家自身的碰撞。

另一点,自从1789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各国民众的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到1848革命以后,欧洲各国先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手里,民众的意向对国家政策的制定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民众不像君主那样具有不断征服和扩张的野心,他们更关心的是国内的建设。

中国历史,是一个从分裂到统一,到统一程度不断增强、范围不断扩大,中央集权不断加深的几乎“单向发展”的历史(中间虽有反复,但总的趋势不变)。而与中国面积大致相同的欧洲的历史,则是统一与分离两种趋势此消彼长,时而统一的趋势占上风,国家数量减少,时而分离的趋势占上风,国家数量增加,两种趋势长期共存,谁也吞灭不了谁。这是中国历史与欧洲历史的显着不同之处。唯物主义哲学的“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国“合久必离、离久必合”的朴素观念在欧洲历史的演变上能找到更多的佐证。

当然,二战后欧盟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使和平统一欧洲成为可能。也许,好多年后,当“欧洲联邦”将出现在世人面前,那时侯,欧洲人民的集体意志,就成了统一全欧的“秦始皇”了。

⑤ 西班牙殖民帝国迅速衰落的原因

西班牙 海上的强盛 是有两方面的原因的 首先是国内的 在科技上 因为西班牙拥有当时最先进的远洋航海能力 所以哥伦布才能发现美洲 并且在美洲占有大量的殖民地 在政治上 西班牙是一个于中国一样的中央集权国家 这就保证了它权利的集中 其次是在国外 在同时期其他的欧洲国家还在为本国的统一寻找这出路 所以他们的目光还在本国中 没向外看 而传统的欧亚经济走廊(从中国经中亚到意大利)还为衰落 所以导致欧洲各大国还未注意到海上
西班牙的 海上衰落 也是由来那个方面 导致的 1 由于西将大量的从殖民地掠夺来的黄金白银换成了精美奢侈品 未将它转化成原是资本 并且本国当政的是封建皇族 所以西的上层人士安于现状 为进一步的发展
2 主要来自英国 英国当时是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 她提出的政策得到了本国贵族和大商人的认同
并初步的提高了英国的工业 使英国的国力迅速提升 并逐步的走上了海外的殖民道路 当英国开始海外殖民的时候 必定要与老牌的殖民帝国 发生猛烈的碰撞 新的必定战胜旧的 所以在那场海战中西被英打败
而那场海战的意义 在于 新的统一的欧洲国家开始关注 海外 并且开始将利益由路上移向海上(传统的欧亚经济走廊已经完全衰退) 而西也因为这次的战败导致了国内的矛盾激烈 西班牙国王的权利受到挑战 导致
权利视野由外转移到了内。随后的就是强国的侵略 内战 由此海上霸权国家一路衰退。

⑥ 西班牙与葡萄牙为什么分为俩个国家

公元861年,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宣布葡萄牙脱离独立,但西班牙却不予承认,为此两个国家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战争。

1031年半岛的后倭玛亚王朝瓦解了,西班牙进入一盘散沙的时代,北方的基督教国家卡斯提尔和阿拉贡掀起的再征服运动在教皇和欧洲各国的支持下旋即进入高潮。1143年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王国正式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并建立了君主制的国家,并得到了教皇的承认,这是欧洲大陆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同时在再征服运动中不断壮大的卡斯提尔和阿拉贡两国也在1469年通过联姻实现统一,构成了今天西班牙的主体。女王伊萨贝尔和费迪南在得到骑士和教会的支持后迅速铲平了贵族、领主的势力形成了传统的君主专制统治,1492年在攻占了南部穆斯林小国格拉纳达之后,西班牙实现了统一,成为最强大的天主教国家。

⑦ 欧洲大国都卷入了二战,西班牙凭什么能保持中立

西班牙内战自顾不暇,已经无法在进行侵略,但因为地理原因左右逢源,不明确自己的立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让整个欧洲遭遇了生灵涂炭之苦,英法德意苏等欧洲大国几乎都被卷入其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国内局势不稳定。中立政策为西班牙争取了全身而退的资本,让西班牙免于战火。

由于西班牙和苏联矛盾太深,面对苏联的威胁,所以西班牙才向美国靠拢,拼命的抱美国的大腿,向美国妥协,加入北约,做了美国的小弟。欧洲各国开放投资移民之后赚的让人眼红,在其中,西班牙的黄金签证项目一直独占鳌头。有许许多多的移民客户,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很多人获得了在西班牙工作生活的权利。

⑧ 为什么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独立后成立了诸多小国

从历史来看,这不难理
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是由四个总督区组成的,同时又设立五个都督区,而葡萄牙在南美则是一个统一的葡属美洲殖民地(巴西).
由于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行政分开而且相互独立,因此在美洲独立风潮期间,各个政治实体依照原本的行政管辖范围分裂成各个国家;而葡萄牙巴西作为一个完整的殖民地,加之葡萄牙王室曾逃至美洲(拜拿破仑所赐),进一步加强了殖民地的集权,因此巴西独立也是团结在一个政权之下的,最终形成的是一个巴西.

⑨ 西班牙是在哪些条件下,成为早期殖民统治者的

西班牙要作为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小国,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殖民地,先后经过了700多年的宗教圣战,1492年终于将穆斯林在该半岛的最后一个据点格兰纳达占领,将穆斯林等异教徒统统撵下海。西班牙在进行圣战的过程中,打造了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军队,所向披靡。西班牙境内原先众多的基督教王国在相互斗争中,最后有两个王国胜出,一个是阿拉贡王国,一个是卡斯蒂利亚王国,他们的国王分别是费迪南和伊莎贝拉,二者通过联姻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将西班牙打造成一个独立统一的强大的封建王权。

西班牙军队在美洲大陆无恶不作,残酷无比,对印第安部落大肆的进行种族屠杀。幸存下来的印第安人充当劳力,为其开矿、种植经济作物,西班牙在美洲大陆掠取了大量的金银,成为了其资本主义崛起的早期资本。从16世纪初开始,西班牙大肆在拉丁美洲拓展领土,先后征服了墨西哥、危地马拉、尼加拉瓜、秘鲁等地,几乎整个美洲都成为了西班牙的美洲,之后西班牙又占领了菲律宾。西班牙无疑是小国称霸的典范。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98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66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64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514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62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67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231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524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245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