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西班牙15世纪处在什么社会

西班牙15世纪处在什么社会

发布时间: 2022-06-23 00:44:09

1. 西班牙历史及其简介

西班牙历史概况

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到五世纪之间,先后遭到伊贝洛族、塔尔提西奥族、腓尼基人、希腊人、凯尔特族的侵入。后来凯尔特族与伊贝洛族混合,成为半岛上独特的凯尔提贝洛族。接着迦太基人、罗马人陆续侵入,西班牙成为罗马帝国西边的势力范围,现在的伊比利半岛各处,还残留着罗马的遗迹。
公元六、七世纪,西哥德族侵入并建立王国,以扎雷多为首都。现在托雷多到处可见西哥德族文化遗迹。
到了八世纪,西班牙受到由北非渡海而来的阿拉伯民族摩尔人统治,自此到十五世纪末,回教文化席卷西班牙。在回教徒统治下,西班牙虽地处欧洲,却不像欧洲国家。
公元十世纪时,回教徒定都哥多华,在此地建立了三佰多个清真寺,当时哥多华拥有二十万的住户,繁荣富庶,据说是世界最大的都市。
过了不久,在回教徒统治下的西班牙基督徒,发起收复国土运动,自此到中世纪,西班牙一直受到复国运动的影响。

1479年,阿拉冈国王费迪南德与卡斯提尔的伊莎贝拉女王结婚后,西班牙统一的宿愿终于达成。此时,回教徒由于内部的纷争,以及受到西班牙本土复国运动的影响,势力逐渐减弱,最后不得不将根据地迁移到格拉那达,并在临斤山丘上建造了阿尔寒布拉王宫。
费迪南德完成国家统一后,再以九万兵力向前推进,终于打败回教徒,而得到最后的胜利。1492年,格拉那达城重归基督徒所有。
到了两王之孙卡洛斯一世与其子腓力二世时,西班牙进入更辉煌的霸权时代。尤其是卡洛斯一世(即查理五世),被推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文治武功鼎盛,为西班牙历史上的全盛时期。
查理五世统辖近半的欧洲大陆及美洲大陆的大部份,后来还陆续征服墨西哥的马雅帝国以及秘鲁的印加帝国。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地的进展下,使十五、十六世纪的西班牙,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世纪’。
1588年5月,由里斯本出发的127艘西班牙无敌舰队,不幸于多佛海峡被英国机动性高的80艘舰队所打败,从此以后,西班牙国势一蹶不振,海上霸权也由英国取代。
1700年,西班牙王位无后可继,引起英、法、奥地利之间的王位继承战争。结果,由法国波旁家族继任西班牙王位。如今现任国王Van.Carlos一世还一直与法国之间,维持着良好的传统友谊。
1808年,拿破仑以欺骗手段取得西班牙后,命令其兄约瑟夫一世为西班牙国王,立刻引起西班牙国民的反抗,纷纷起义,推翻政府。画家哥雅着名的图画“五月二日”、“五月三日”就是描绘当时的革命情形。
另一方面,西班牙在中南美洲的殖民地,纷纷仿效美国革命方式而独立。而西班牙国内宫廷政治的腐败,民间经济的萧条等,都使得西班牙国本动摇。

十九世纪后叶,西班牙国内动荡不安,各地反政府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1873年 2月至翌年年底,西班牙曾短暂实行共和。然而,动乱仍然持续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工人阶级在政治上抬头,1931年政府不得不宣布共和制度,当时国王 Alfonso 十三世亡命法国。
此后,政治情势继续恶化,不满分子的活动更为激烈,1936年到1939年是西班牙内战最激烈时期。内战结束后佛朗哥独裁政权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西班牙没有参战。在政治上佛朗哥政权被世界各国孤立,直到1955年加入联合国后,才回到国际舞台。
1964年,佛朗哥将军指定Alfonso十三世的孙子Juan.Carlos为继任国王,1975年佛朗哥逝世后,Juan.Carlos一世登上王位,颁布新宪法,西班牙成为一个君王立宪的国家

2. 15世纪西班牙成为殖民霸主,为何后期被英国取代

说起最早开启殖民时代的国家当属西班牙。早在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国家便率先开辟了大航海时代,随后两个国家便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尤其是亚洲,非洲等地区建立了殖民地,甚至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最早的“日不落帝国”便是用来形容西班牙的。众所周知,西班牙的殖民霸主地位被英国所取代。原因其一是因为其并没有促进本国国内的发展,爆发了多场战役,直接促使了其地位的陨落;其二是因为其地理环境的特殊,以及英国在国家体制方面的优越强于西班牙。所以西班牙衰落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其国家内部的问题,还在于它整个国家的基因,其中就包括了它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国家体制。

3.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根本原因是什么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

阿尔巴尼1578~1660年Albani, Francesco亦作Francesco Albano义大利波隆那派绘画大师。与洛多维科卡拉齐(L Carracci)一起在波隆那习画,1601年前往罗马,与安尼巴莱卡拉齐(Annibale Carracci)、多梅尼基诺(Domenichino)装饰法尔内塞府邸(Farnese Palace)。同时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为许多教堂和宫殿作过壁画。1617年返回波隆那,绘制祭坛画、寓言式的绘画和田园风景画。最有名的是以神话和诗为题材的绘画。
阿尔巴尼亚Albania正式名称阿尔巴尼亚共和国(Republic of Albania)巴尔干半岛西部滨亚得里亚海的国家。面积28,748平方公里。人口约3,091,000(2001)。首都︰地拉那。居民多为盖格人(Gheg)和图斯克人(Tosk)。语言︰阿尔巴尼亚语(官方语)。宗教:伊斯兰教;少数为基督教(希腊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货币︰列克(lek)。地形可划分为两大区:多山高地区和西部沿海低地区(全国耕地和大部分人口多集中于此)。1991年以前实施国有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开发中经济国家。1992年政府开始经济改革,鼓励自由市场经济。阿尔巴尼亚人是古代印欧民族伊利里亚人的后裔,他们居于欧洲中部,铁器时期开始他们向南迁移(参阅Illyria)。有两组主要的伊利里亚迁移群,其中盖格人定居在北部,图斯克人与希腊殖民者一起定居在南部。西元前1世纪该地区受罗马人统治;西元395年以后,行政上它与君士坦丁堡连在一起。14世纪时土耳其人开始入侵,并持续到15世纪;虽然民族英雄斯坎德培抵抗了他们一段时间,但在他死后(1468),土耳其人就巩固了他们的统治。1912年该国获得独立,1920年被国际联盟承认。经过短暂的共和国(1925~1928)后成为索古一世统治下的君主国。他最初与墨索里尼结盟却引来了1939年义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战后,在霍查(E Hoxha)领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府,阿尔巴尼亚逐渐地与非社会主义的国际社会脱离了关系,最终它与所有国家都断绝了关系,包括它最后一个政治盟友中国。到了1990年,经济困难导致了多次反政府示威,1992年建立了非共产主义的政府,结束了阿尔巴尼亚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1997年因金字塔式的投资计画崩溃,使它陷入了混乱。1999年掀起一股阿尔巴尼亚人逃出南斯拉夫寻求庇护的热潮(参阅Kosovo conflict)。
阿尔巴尼亚语Albanian language一种印欧语系语言(Indo-European Language),操该种语言的大约有五百~六百万人,主要居住在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与蒙特内哥罗的科索沃(Kosovo)、马其顿西部等地区,另有人散居在义大利南部、西西里岛以及希腊南部的一些村庄。阿尔巴尼亚语有两种主要方言:通行于北部的盖格(Gheg)方言(包括科索沃和马其顿)和通行于南部的托斯克(Tosk)方言。阿尔巴尼亚语言为唯一现存的印欧语系分支,其根据古罗马巴尔干语已不可考。最早文献可溯至西元15世纪。确定阿尔巴尼亚语为印欧诸语言的独立语族。其语法范畴跟其他欧洲语言很相似。阿尔巴尼亚语于1909年采用拉丁字母(Latin alphabet)。其核心字汇是本土性的,但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有许多借词来自希腊语、拉丁语、巴尔干罗曼语、斯拉夫语(Slavic language)和土耳其语。
阿尔巴斯1923~1971年Arbus, Diane原名Diane Nemerov美国摄影家,生于纽约市。是诗人暨评论家霍华德内梅罗夫(Howard Nemerov)之妹。她和丈夫艾伦阿尔巴斯(Allian Arbus)在1950年代以时尚摄影师的身分工作。1960年为《君子》(Esquire)杂志拍摄个人最早的摄影报导。她以拍摄不寻常、怪异、奇特人物的慑人照片而闻名,包括裸体主义者、插科打诨的畸形人、异性装扮者--有明显的亲近关系,所造成的影像使观者产生同情与共鸣,且每每激发强烈的回响。后因长期忧郁而自杀身亡。
阿尔班山Monte Albán古代萨波特克人的文化中心遗址的最高山脊,位于墨西哥瓦哈卡州附近。该遗址约建于在西元前8世纪,西元250~700年达到鼎盛时期。包括大型的广场、平顶金字塔、球场、地下过道和170余座坟墓,是新大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精致的遗址。在最高峰发现的广场有四个平台,南面的平台上有两座庙宇。它在最后的存在时期有米斯特克人在此生活。
阿尔卑斯山脉Alps欧洲中南部山系,起自西南地中海,呈弧形向东北绵亘约750哩(1,200公里),由法国、义大利至维也纳,面积逾80,000平方哩(207,000平方公里)。许多山峰高达10,000尺(3,000公尺),白朗峰(Mont Blanc)为最高峰,海拔4,807公尺。阿尔卑斯山是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的分水岭,也是隆河(Rh?ne)、莱茵河、多瑙河(Danube)和波河等欧洲大河的发源地。在海拔10,000尺(3,000公尺)以上处有总面积约为1,500平方哩(3,900平方公里)的冰川覆盖地区。瑞士南部圣哥达山口(St Gotthard Pass)为世界最长的公路隧道。山区主要城市有格勒诺布尔(Grenoble)、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Innsbruck)和义大利的波札诺。
阿尔卑斯山南共和国Cisalpine Republic义大利北部的前共和国,为1797年拿破仑征服此地而建立。此共和国以波河河谷为中心,包括米兰和波隆那附近的土地。1805年并入义大利王国。
阿尔卑斯式滑雪Alpine skiing滑雪竞赛,分曲道和滑降两类。滑降赛包含了竞速项目,每人出赛一次,其下滑路线跟技术性的曲道赛相比,较长、较陡、较快,弯道也较少。1936年高山滑雪被列入奥运会(Olympic Games)项目。亦请参阅cross-country skiing、Nordic skiing。
阿尔卑斯造山幕Alpine orogeny第三纪(tertiary period)中期影响欧洲南部广大地段和地中海区的造山事件。使先期存在的岩层发生强烈变质作用(metamorphism),岩层破碎、隆起并伴有正断层和逆断层,是造成现在阿尔卑斯山脉上升的原因,该幕即由此得名,同时也是造成巴尔干半岛、科西嘉岛和萨丁尼亚岛等处高原隆起的原因。该幕活动期间在英、法、冰岛及义大利等地都发生过火山活动。
阿尔贝蒂1404~1472年Alberti, Leon Battista义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建筑师和理论家。在接任罗马教廷秘书后,1438年受人鼓励将他的天分转向建筑领域。其所设计的佛罗伦斯卢彻来府邸(The Palazzo Rucellai, 1445~1451?)和新圣玛利亚教堂(Santa Maria Novella, 1456~1470)的正立面以比例和谐着称于世。曼图亚圣安德烈亚教堂(1472年动工)的凯旋拱门样式是文艺复兴初期的经典作品。阿尔贝蒂不注重建筑物的实用方面,是走在文艺复兴建筑和艺术前端的理论家,以整理直线透视原理而闻名(《论绘画》〔On Painting, 1435〕)。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型人物,也致力于道德哲学、制图学和密码学方面的研究。
阿尔贝尼斯1860~1909年Albéniz, Isaac (Manuel Francisco)西班牙作曲家。四岁即以演奏钢琴闻名,后来到莱比锡(Leipzig)和布鲁塞(Brussels)学音乐。1883年返回西班牙,在巴塞隆纳(Barcelona)和马德里(Madrid)教书。1893年迁往法国巴黎。以钢琴作品出名,受到佩德雷尔(Felipe Pedrell)的影响,多采用西班牙民间音乐的旋律风格、节奏与和声。以《伊比利亚》组曲(Iberia, 1906~1909)最着名,共包括十二首技巧难度极大的钢琴曲;其他钢琴作品还有《西班牙组曲》(Suite espa?ola)、《西班牙旋律》(Cantos de Espa?a)以及五首奏鸣曲。他还写有一些歌剧。
阿尔贝特一世1875~1934年Albert I比利时国王(1909~1934)。1909年继承叔父利奥波德二世(LeopoldII)的王位。他加强军队战力,1914年8月2日重申比利时的中立立场,拒绝德皇威廉二世(UilliamII)要求允许德军自由通过比境。同年8月5日德国入侵比利时,他随即领导陆军在这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进行抗战,之后为期十五年,领导国家的重建工作。
阿尔比诺尼1671~1751年Albinoni, Tomaso (Giovanni)义大利作曲家,为威尼斯富商之子,终生不愁生计,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1694~1741年间有五十余部歌剧在威尼斯演出,但作品很少留存下来。所作的六十多首协奏曲非常受人欢迎。还写过八十多种各式乐器的奏鸣组曲,以及四十多部独幕清唱剧。着名的G小调慢板实际上是由吉亚索托(Remo Giazotto)所谱。
阿尔比派十字军Albigensian Crusade教宗英诺森三世(InnocentIII)征召的十字军,用来讨伐法国南部的清洁派(Cathari)异端。此战争使法国南、北方的贵族互相争斗,最后根除了阿尔比派异端,但也付出惨痛和不公的代价,英诺森三世为此十分悔恨。1229年签订“巴黎条约”(Treaty of Paris),南方诸侯丧失独立,也大致毁了普罗旺斯的文化。但异端并未完全被消灭,拖至13和14世纪,成为异端裁判所(Inquisition)的打击目标。
阿尔伯1929年~Arber, Werner瑞士微生物学家。主要在巴塞尔大学(University of Basel)任教。因发现并使用限制性内切打破DNA巨大分子,使之分裂成小片单个物质足供个别研究,但还大到足够保存原有物质别具含意的大量基因资讯,1978年与内森斯(Dariel Nathons)和史密斯(Hamilton O Smith)共获诺贝尔奖。此外,阿尔伯还发现噬菌体在它们的细菌宿主中引起突变,且自身也进行遗传性突变。
阿尔伯马尔湾Albemarle Sound美国北卡罗来纳州(North Carolina)东北部沿海小湾。湾外有沙洲与大西洋隔开。东西延伸约80公里,宽8~22公里。透过迪斯默尔沼泽(Dismal Swamp)和阿尔伯马尔-乞沙比克运河(Albemarle and Chesapeake Canal)连接乞沙比克湾。(Chesapeake Bay)大西洋沿岸水道经过海湾,伊莉莎白城(Elizabeth City)为主要港口。1585年雷恩(Ralph Lane)发现此地,后来以阿尔伯马尔公爵(Duke of Albemarle)的名字命名。
阿尔布克尔克1453~1515年Albuquerque, Afonso de亦称Afonso the Great葡萄牙的印度殖民地总督,卧亚(Goa 1510)和麻六甲(Melaka,1511)的征服者。早年曾在北非服军役十年,军事经验因而丰富,但他的名声主要是在南亚和东南亚打响的。他努力控制所有通往东方的主要海上贸易路线,建立永久性的要塞并殖民,为葡萄牙人主宰东南亚铺路。他受到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JohnII)和其他人的十字军精神鼓舞,即使考虑到商业利益有限,也无法改变他的计画。
阿尔代亚Ardea义大利古镇,位于罗马城南,卢都利人(Rutuli)曾统治此镇,是古代崇祀朱诺(Juno)女神的重要中心。西元前444年此镇与罗马人签下合约,以此地为对抗沃尔西人(Volsci)的一道屏障。西元前1世纪罗马内乱后衰落。
阿尔蒂普拉诺Altiplano秘鲁东南部和玻利维亚西部高原。自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西北延伸至玻利维亚西南隅。主要植被为灌木丛,野生动物有原产该地的羊驼和美洲驼,现已驯养来制取羊毛。的的喀喀盆地自古为人口较集中的地区,现有秘鲁的普诺(Puno)、胡拉卡(Julaca)和玻利维亚的拉巴斯(La Paz)等大城市。
阿尔法西1013~1103年Alfasi, Isaac ben Jacob摩洛哥籍犹太学者。阿尔法西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于摩洛哥境内非斯(Fez)。1088年被人向政府告发,罪名不详。于是他逃往西班牙。成立塔木德(Talmud)学院,所撰《律法之书》(Sefer ha-Halakhot,英译名Book of Laws)与迈蒙尼德(Maimonides)和卡洛(Karo)分别所编的律法汇编齐名。使其中心从东方移到西方。

4. 简述15世纪的西班牙历史

15世纪末,西班牙已经成为一个殖民大国,逐渐成为西班牙帝国。16世纪,西班牙通过在美洲获得的巨大财富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土着居民进行了种族灭绝似的屠杀,但是然而由此引发的持续反抗斗争最终使得西班牙的国力衰退下来。18世纪的君主王位继承战争使得西班牙陷入了毁灭的灾难,西班牙先后失去了比利时、卢森堡、米兰等地。随着19世纪法国拿破仑的入侵,西班牙在整个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反抗斗争。这时期西班牙开始失去她在美洲的殖民地,并最终导致了1898年的美西战争。

5. 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是如何兴起的

卡洛斯·马拉穆德

西班牙皇家国际战略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14世纪欧洲开始扩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地中海存在土耳其的势力。对于欧洲人来说当时的地中海是一个可怕的海,一个封闭的海。因为土耳其人而中断的贸易路线,主要有两

条,一条从北非进口黄金、白银、奴隶和象牙,另一条是马可·波罗所描述的丝绸之路。因此欧洲人寻找新航路的愿望格外强烈,他们希望能够越过非洲到达亚洲,主要的方向是沿非洲向南通过好望角继续向亚洲探测。

当时进行航海探索的大国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他们进行探索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掠取非洲的奴隶和黄金、象牙,另一方面是寻找亚洲的香料。因为在14世纪、15世纪,保存食物的方法主要是依赖香料,欧洲人对于香料的需求十分迫切,香料在欧洲市场的价格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欧洲人做梦都想开辟前往传说中的香料群岛的航路,进一步巩固和探索到非洲的航路,以及到美洲的航路,使许多以前没有的贸易兴盛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欧洲许多财团,比如意大利的财团愿意出资赞助哥伦布航行的原因,他们期望能够迅速得到利益,收回成本。

卡洛斯·马丁内斯·萧

西班牙国家远程教育大学主讲教授

哥伦布的航行主要有两个基础,其一是他竭尽全力说服了当时所有的人,包括国王,让他们相信他所选择的航路是到达亚洲最好的航路,远比葡萄牙人当时绕过非洲的那条航路快捷得多。双王针对哥伦布的计划召集了很多专家进行探讨,但是结果都对哥伦布不利。专家们并不相信哥伦布所做的计算,来自撒拉曼卡大学的专家则坚决反对他的计划。但是1492年攻陷格拉纳达之后,天主教双王认为他们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来资助这次远航,开始对海外进行探索。这是哥伦布得以远航的第二个基础,对哥伦布的成功远航起了决定性作用。他们提供给了哥伦布政治、经济方面的许多帮助,包括许给他总督的封号,授予他代表王室进行探索的权利。天主教双王与哥伦布之间通过签署合同来对彼此的义务进行规范。这是因为在西班牙的传统里有着依靠合同并依据法律来规范签署合同双方行为的做法。因此,对殖民地的占领虽然是由探险者完成,但是基础在于同王室签订的合同、条约,得到的殖民地由探险者进行殖民,但主权属于王室。王室始终牢牢把握着海外征服活动的主动权。

在经济上,双王还授意当时的一些财团给哥伦布以资金上的帮助,让他有实力组建舰队。此外还给他提供当时最先进的船只和一批航海经验丰富的水手。带着这些航海老手,哥伦布的舰队开始向大西洋深处航行。在航行的最初阶段,舰队里的气氛是十分紧张的,每一个船员都忧心忡忡,因为他们在驶向一片未知的海洋。但是哥伦布战胜了这种悲观情绪,并且否决了船员们返回到加那利群岛的建议。他这么做无疑是十分明智的,在平息一次叛乱的3天之后,曾经反对他的水手就在桅杆上高喊:“陆地!”这一天是1492年10月12日。

哥伦布的航行以及后来葡萄牙人进行的一系列航海活动,带来了重大的成果,那就是人们得到了整个世界的完整概念,自此开始了所谓的世界历史。 因此,哥伦布的航行便有了深远的意义。这次航行,使得世界上各大洲之间开始逐渐相互认识,各个国家开始有了更多的交往贸易和文化交流。因此在今天这个全球交流达到新高度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促成这一交流的哥伦布远航的意义。

若尔金·麦哲伦

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教授

原葡萄牙航海纪念委员会主席

6. 西班牙的历史概况

西班牙历史开始于伊比利亚史前期,其间经历了第一个全球性帝国——西班牙帝国的崛起和衰落,及至现今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及欧盟成员国的现状。

现代人类在大约3万5000年前即已经进入了伊比利亚半岛。这时期被称为原始时期。在其后的数千年里又有数波入侵者和殖民者纷至沓来,公元711年,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的军队入侵并征服了几乎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在接下来的750年里,独立的穆斯林国家相继建立。

1492年,在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联合的基础上成立了西班牙王国。同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首次扬帆出海寻找新大陆,揭开了西班牙帝国兴盛的序幕。

18世纪,西班牙又开始了一个新的王朝—波旁王朝,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全欧洲引起了混乱,法国最终占据了欧洲大陆包括西班牙的大部分区域。这又引发了一场成功的、但又是毁灭性的独立战争,这场战争最终拖垮了这个国家,造成的政权的空缺又引起了西班牙美洲大陆殖民地的相继独立。

20世纪初,西班牙的政局越来越动荡,最后在1936年,爆发了血腥的内战。内战最后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领导的民族主义独裁登台而告终结,他一直控制着西班牙政府直到1975年。在60年代和70年代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现代西班牙显示了在受欢迎的胡安·卡洛斯国王领导下、作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健康、现代、民主的发展趋向,是欧洲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地区之一。西班牙是欧盟成员国,并举办了1992年夏季奥运会及1982年世界杯。

总的来说,可分为:原始时期、罗马时代、西哥特统治、穆斯林占领期、帝国时代、共和时代、民主过渡期、近现历史八个历史阶段。

(6)西班牙15世纪处在什么社会扩展阅读:

2005年7月3日,西班牙成为继荷兰和比利时后,第三个举国实行合法同性婚姻的国家,比加拿大早了17天。这表明了西班牙社会价值观和社会风俗日渐走向自由化。

现今的西班牙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由17个行政区组成,包括:安达卢西亚、阿拉贡、阿斯图里亚斯、巴利阿里群岛、加那利群岛、卡斯蒂利亚-莱昂、坎塔布里亚、卡斯蒂利亚-拉曼恰、加泰罗尼亚、埃斯特雷马杜拉、加利西亚、拉里奥哈、马德里自治区、穆尔西亚自治区、巴斯克自治区、巴伦西亚自治区和纳瓦拉,以及两个自治城市休达和梅利利亚。

7. 14、15世纪的西欧经历了哪些运动和战争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14、15世纪,西欧封建社会进入了后期阶段。在这一阶段,触发了其自封建制度确立以来的第一次经济结构大调整,以农奴制、庄园制为基础的封建生产关系也随之发生重大变革。在空前尖锐的阶级矛盾下,人民大众的反抗浪潮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如意大利的多里奇诺起义、法国的“扎克”起义、英国的瓦特·泰勒起义等等)。统治阶级为了适应社会变化,也不断地强化了王权统治。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在英、法两国出现了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市民的崛起,成为英法王权统治的社会基础之一。等级代表会议的确立,使得国家政权出现了新的形式。在此期间,发生了一场惨烈而漫长的英法百年战争(传奇式的法国女英雄贞德即在1429年英军围困重镇奥尔良时脱颖而出,后被英军活活烧死)。但与此同时,德国和意大利却日益分裂,曾君临一切、不可一世的罗马教皇时代也告终结。中古时期的欧洲首富之地西班牙曾被阿拉伯帝国统治了800年之久,直到15世纪末。在西班牙出现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封建文明的交会与碰撞,引发了“再征服运动”——基督教国家的反攻,最终于1492年,费迪南国王攻陷穆斯林最后的一个据点格拉纳达城,而使“再征服运动”宣告结束,完成西班牙的统一。

14世纪前后始,处于中世纪的西欧逐渐进入一个新旧时代转换的变革时期,资本主义精神正在萌动之中,为欧洲资本主义得以战胜封建主义、为近代工业化创造了必要的前提与条件,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得以发生和发展的基石。其重大历史事件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近代科技革命,地理大发现导致全球航行的沟通(1487~1514年葡萄牙人开辟了从远东经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西欧的漫长海上商路。此后,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船队西进时,意外地发现了美洲大陆。1520年西班牙人麦哲伦率船队发现美洲最南端的海峡,由此驶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再继续西航,返抵西班牙,完成了世界首次环球航行),海外扩张(早期殖民),经济结构由农本经济向重商经济的转变,科学理性精神的觉醒和实证方法的出现,以及国家政治权利的集中化和民族文化的一体化聚合等等。

8. 西班牙历史大事年表

1931年4月12日,西班牙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国建立。市政选举中,左翼势力获胜;14日在巴塞罗那、圣塞瓦斯蒂安等地宣布成立共和国。

1936年2月成立有社会党和共产党参加,由人民阵线领导的联合政府。1936年7月17日佛朗哥发动叛乱,引发三年的西班牙内战,于1939年4月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达36年之久。

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君主国,自任终身国家元首。1966年7月立末代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孙胡安·卡洛斯为承继人。

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复君主制。

1982年西班牙加入北约。1986年,西班牙加入欧共体。



(8)西班牙15世纪处在什么社会扩展阅读

西班牙主要城市:

1、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Barcelona)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濒临地中海,巴塞罗那1137年成为加泰罗尼亚和阿拉贡王国的首府,并于15世纪初期巴塞罗那及其所辖地区并入西班牙国。

2、瓦伦西亚

瓦伦西亚位于西班牙东南部,东濒大海,背靠广阔的平原,四季常青,气候宜人,被誉为“地中海西岸的一颗明珠”。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606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76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65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526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637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83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240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541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25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