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战争怎么样
⑴ 彻底打碎西班牙霸业梦的战争,究竟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争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总是那么巨大,战争对欧洲历史的影响更是巨大。宗教战争是近代第一场波及整个西欧的国家的战争,经历了整整30年,因此也称为“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的内容十分复杂,包含民族独立、宗教改革、霸业对决等,如此多的复杂因此集中在一起,让这场战争对欧洲形成了全方面的影响。
一,披着宗教外衣的争霸这场战争之所以叫做“宗教战争”,就是因为和宗教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5世纪到16世纪,西欧各国进行了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立国家控制的民族教会,脱离天主教会的控制;二是建立“廉价教会”“平民教会”,打破教会对文化的垄断。各个国家在改革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其中英法两国已经形成了民族国家,王权强盛,因此两国的改革主要是建立了民族教会,并没有改变宗教内部的本质。波西米亚、德意志、瑞士、荷兰的改革就比较彻底,建立了“廉价教会”。
⑵ 英国与西班牙的战争经过是怎样的
“无敌舰队”于7月下旬强行驶入英吉利海峡。英国人在西班牙舰队到来之前,已将港口坚壁清野了,西班牙舰队无法获得供养。双方都作了充分的准备。
7月28日(星期日)午夜,“无敌舰队”停泊在法国北部多佛尔海峡港口加耒,这里距英国多佛尔港仅30余公里。西班牙舰上的船员均已酣睡入梦。英国人在夜色和重重云雾的掩护之下,把6艘旧商船偷偷地驶进海港。这6艘船的舱内全装满了易燃品,船身也涂满了柏油。当接近西班牙舰队时,立即点燃6艘放火船,借着顺风顺水猛然闯入西班牙舰群。顿时一片火海,烈焰熊熊。西多尼亚公爵在忙乱中命令解缆拔锚,各自夺路逃生。
8月初,在格雪夫兰特会战中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无敌舰队”,启航回国。英军司令霍华德亲率主力舰穷追不舍。“无敌舰队”在海上又遇到大风暴,有的船只被大海吞没。1588年10月,舰队总司令西多尼亚率领残部绕过苏格兰才回到西班牙,他仅带回43艘残破舰船,“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英西海战后,西班牙从此一蹶不振,英国却一跃成为海上强国,取代了西班牙的海上霸权地位。英国向海外殖民地掠夺和扩张的范围,伸向了世界各地。
⑶ 你对历史上的美西战争了解多少,结果怎样
美西战争是美国海军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这场战争后,美国在国际事务上采取更加积极地姿态。
最后,西班牙无力再战,向美国就和,美西战争结束,世界上的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走向了终结。
⑷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结果如何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指法国与奥地利和西班牙两个哈布斯堡王朝长期争夺欧洲霸权,以及英荷两国的活动所引起的战争。这是一次双方各有同盟的战争。一个同盟以封建君主专制的法国为首,西班牙、巴伐利亚、科隆和其他几个德意志国、萨伏依、巴马参加;另一个同盟以奥地利和英国为首,荷兰、葡萄牙、勃兰登堡以及许多德意志小国和意大利小国参加。
1700年,无嗣的西班牙国王、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二世之死,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线。
当时,属于西班牙的领土、领地,在欧洲有意大利的大部分、南尼德兰,在南美、中美和北美有几大片地方,在非洲有几个重要领地,还有许多岛屿。
继承西班牙王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欧洲的统治地位。在西属尼德兰、西班牙、意大利、莱茵河地区、南德意志、各殖民地和海上都发生了战事。
1701年,法奥未经正式宣战即在意大利领土上开始军事行动。双方军队经过交战,毫无结果,各自撤回冬季营房。
1702年5月,英国和荷兰站到奥地利一方参战。1702~1704年,在意大利、西班牙和海上都发生过战斗。陆上的战斗行动仅局限于争夺要塞、实施行军机动和迂回运动。野战很少进行,仅在解除要塞包围时才使用。
1703年,由于拉科西领导的匈牙利人民反对哈布斯堡王朝压迫的解放斗争,奥军的大部分兵力被派去镇压起义。奥地利对战争的主动性大大降低,1704年,英军从海上攻占了直布罗陀。
同年,奥英同盟军集中主要精力击溃法国盟国巴伐利亚。1704年8月13日,萨伏依的叶夫根尼和马尔波罗公爵统率的奥英联军在豪什塔特附近击溃法巴军队,毙俘达2.8万人,使战争的进程变得有利于自己。1705~1709年,奥英同盟军把军事行动转到法国领土上的有利条件已经成熟。
但是,这些有利条件却因各同盟国战略力量有限,产生意见分歧而未被利用。1705年,奥英同盟军不仅在意大利,而且在尼德兰、莱茵河流域和西班牙都进行了联合行动,但没有收到实际效果。1706年9月7日,萨伏依的叶夫根尼统率的奥军在意大利都灵附近取得了巨大胜利。
战斗以后,法军渡过波河,撤回本国。都灵之战证明,在防御战中以线式战斗队形抗击集中突击是毫无用处的。1706年,法军在尼德兰的拉米利一带遭到失败。
法军仅仅在西班牙取得了几个局部性胜利,但对整个战争进程没有产生影响。1707年7月,奥英联军开始入侵法国,在包围上他长期未克之后返回意大利。1708年和1709年上半年,尼德兰和莱茵河流域发生了几次局部战斗。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交战,于1709年9月11日发生在尼德兰马尔普拉凯村附近。1709年秋季,要塞争夺战持续不断。1710~1714年,交战双方持续打消耗战,都避免决战。
英奥两国军队在兵力上虽占明显优势,但没有对法采取积极行动。战略不果断的原因在于,当时俄国在北方战争中获胜。英国为了竭力阻挠俄国在欧洲占据主导地位,改变政治方针,不愿将法国彻底击败。遂背着自己的盟国开始和谈,实际上停止了对法作战。
在英国的影响下,荷兰、勃兰登堡、萨伏依和葡萄牙也都放弃了积极的战斗行动。奥地利实际上孤军对法作战,未能攻入法国。1713年4月11日,以法国和西班牙为一方,以英国、荷兰、勃兰登堡、萨伏依和葡萄牙为另一方,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
1714年,奥法签订拉什塔特和约。
根据这些和约,法国将早先侵占的西班牙在北美的部分领地划归英国,法国在欧洲的领土未受太大损失。哈布斯堡王朝把意大利的大部分领土、整个比利时、西属尼德兰和莱茵河地区部分领土并入自己的领地。西西里岛归属萨伏依。
英国除得到直布罗陀外,还有梅诺卡岛的一部分。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争夺战,结束了法国在西欧的霸权地位。
这次战争的一个特点是,人数众多的常备雇佣军参战,他们装备有带刺刀的燧发枪、马枪、火炮等火器。这些雇佣军队精神素质差,脱离人民。
在战略上,双方都优柔寡断,战争缺乏统一计划,同盟部队缺乏统一指挥。双方在战略上所采取的基本行动方式是行军和反行军、要塞防御与包围,很少进行野战。双方所采取的线式战术极其呆板,部队排成2~3线,平均配置在正面,不留预备队。
战斗的特点通常是两军正面接触,以兵力优势获胜。对敌很少实施追击,即使在浅纵深内,也很少追击敌人。各部队互不协同。在防御中广泛采用密布壁垒式野战工事。一些西欧国家的军队没有利用在武器装备方面的改进。
⑸ 西班牙人与拿破仑的斗争是怎样的
拿破仑忙于这些安排的时候,已经把西班牙人民的意愿忘得一干二净了。这是一个可怕的错误。西班牙人民听说他们的国家被这样买卖时,都感到义愤填膺。西班牙人反对拿破仑的民族情绪高涨。西班牙人民决心同这个征服者和暴君斗争到底。反映拿破仑镇压西班牙起义的名画《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每个农民都拿起武器,虽然西班牙的军队由以前没有上过战场的人组成,但他们很快就证明了自己能够在相同的条件下与法国军队作战。拿破仑对阿拉贡首府萨拉戈萨的围攻是历史上最着名的围城战役之一。
半岛战争期间,阿瑟·韦尔斯利率领英军与法军作战 后来阿瑟·韦尔斯利被召回英国,约翰·摩尔爵士在同年冬天阻止了拿破仑征服南方地区。面对拿破仑率领的强大军队,摩尔不得不带领部下撤退,他们越过加利西亚的山脊,来到了科伦纳,希望英国的船只可以在那里把疲惫不堪的士兵运回英国。 这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撤退之一。山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英国人还不得不经常转过头去和身后的大量追兵作战。拿破仑没过多久就离开了,他不得不马上返回德意志,一位将军接替了他的位置。最后,当英国军队到达海岸时,又和法军展开了一场大战。最终,英国人获得了胜利,但是摩尔死在了这场战斗中。
⑹ 西班牙内战的战争结果
加泰罗尼亚陷落后,共和国处境急剧恶化。1939年2月27日,英、法政府宣布承认佛朗哥政权,断绝与西班牙共和国的外交关系。共和国内部的投降派猖狂活动。1939年3月3日,共和国海军基地卡塔赫纳爆发叛乱。3月5~6日,中部战线司令S.卡萨多上校在马德里发动军事政变,宣布接管政权,搜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及民主人士,并向叛军敞开进入马德里的大门。28日,叛军和干涉军进入马德里和巴伦西亚,战争结束。最后一批共和军在1939年4月1日投降。
佛朗哥随后建立了独裁政权。西班牙内战后遭处决的人数达15,000至35,000人,此外还有监禁、强迫劳动等措施。在美国的支持下,佛朗哥担任西班牙摄政王直到1975年去世。
⑺ 西班牙人民民族革命战争是怎么回事
西班牙人民民族革命战争是与反对德国、意大利和葡萄牙等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民族解放斗争交织在一起的西班牙人民民主革命。
1931年4月在西班牙发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联合成为人民阵线的西班牙民主力量在1936年2月的国会选举中获胜,组成了共和国政府。但是西班牙反动派依仗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支持策划了反对共和国的军事阴谋。1936年7月17日驻扎在西属摩洛哥的部队发生叛乱,次日西班牙各大城市也都爆发了叛乱。法西斯阴谋家们把大部分军队拉到了自己一方。叛军利用叛乱的突然性和共和国政府的犹豫不决,占领了西属摩洛哥、加那利群岛和巴利阿里群岛,并在西班牙北部和西南部的一些省修筑了防御工事。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在西班牙共产党的号召下起来保卫共和国。民军部队和忠于共和国的部队经过顽强战斗,粉碎了在马德里、巴塞罗娜、巴伦西亚、卡塔黑纳、马拉加、毕尔巴鄂以及在国内其他各大中心城市叛乱的守备部队。
叛乱者处于危机之中,他们只控制了几个经济落后的省:南方的安达卢西亚和北方的加利西亚、纳瓦拉、旧卡斯蒂利亚。而国内所有大的工业和政治中心,主要海港、基本交通线和最重要的农业区都在共和国控制区内。然而西班牙政府没有抓紧时机彻底粉碎叛军。佛朗哥分子得到了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等法西斯列强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英、法、美三国政府也对西班牙共和国采取敌视立场。他们宣布了“不干涉”西班牙内部事务的政策,而实质上是为扼杀西班牙的民主制度推波助澜。西班牙共和国处在经济封锁之中。
叛军依靠法西斯大国的援助于1936年8月初开始沿葡萄牙边界向卡塞雷斯和巴达霍斯方向发动进攻。1936年9月中旬起马德里成了紧张争夺的目标。在通往西班牙首都的远近接近地上展开的激烈战斗表明,共和国方面不仅有可能击退叛军,而且能够彻底粉碎他们。法西斯大国担心叛军遭致失败,决定公开插手西班牙的国内战争。1936年11月18日德国和意大利断绝了与共和国政府的外交关系并且承认佛朗哥为西班牙政府首脑。在短期内调往西班牙的外国部队竟达5方多人,其中包括意大利常规军2.5万人和德国“鹰”军团编成内的近1万人。随后干涉军的力量又迅速增长。1936~1939年共有30多万干涉者士兵在西班牙作战,其中德国5万、意大利15万、葡萄牙2万、摩洛哥约9万以及其他国家的法西斯集群。战争头两年内德国和意大利向佛朗哥提供了1650架飞机、1150辆坦克和装甲车、2700门火炮、数十万支步枪、750万发炮弹、1.7万枚航空炸弹、7600多辆汽车和大量军需品。意大利和德国的武装干涉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军事优势转到佛朗哥分子一边。
1937年1~2月叛乱者和武装干涉者两次试图夺取马德里都没有成功。在中部战线、南部战线、特别在马德里附近,未经严格训练的民军部队在激战过程中改编为正规的人民军。这支军队不仅坚守了马德里,在哈拉马河使敌人遭受重大损失,而且在瓜达拉哈拉粉碎了意大利远征军。这些胜利证明了西班牙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政策是正确的。
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联军的战争赢得了民主力量、全世界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的支持和竭尽全力的援助。世界上54个国家的4.2万名国际主义志愿者抵达西班牙,其中大部分人加入了国际纵队和3个国际营。为了有效地帮助西班牙人民,共产国际和各国共产党把一些积极的反法西斯战士派往西班牙,如:陶里亚蒂、达列姆、柯都维亚、隆哥、布克、拜姆勒、科尔、孔特鲁拉斯、施泰恩、赖谢尔、斯弗契夫斯基、明尼希、乔皮奇、帕罗维奇、季米特洛夫、扎尔卡、盖尔、雷恩、福克斯等。苏联人民忠实地遵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站在西班牙共和国保卫者的最前列。苏联把反对法西斯侵略看作是全体进步人类的共同事业。
仅在1936年苏联人民就募集了6160万卢布作为援助西班牙共和国的资金,而苏联政府向西班牙共和国提供了8500万美元的贷款。在近3年期间内苏联冲破法西斯强国对西班牙共和国的封锁,除了向共和国提供粮食、药品和工厂设备以外,还提供了648架飞机、407辆坦克和装甲车、1186门火炮、2万余挺机枪和近50万支步枪。大约3000名苏联志愿者——军事顾问、飞行员、坦克手、水手和其他专业人员曾在共和国军队中英勇奋战。苏联军事专家在创建正规的人民军以及准备并实施反对干涉军和叛军的最重要战役方面给共和国以巨大的帮助。
佛朗哥在马德里附近遭到反击后,根据德军总参谋部的指示把争夺的重心转向西班牙北部,以便占领与共和国分隔的重要工业区——巴斯克和阿斯图里亚斯。在战线的其他一些地段法西斯分子转入防御。1937年年中叛军和干涉军集中兵力转入进攻。有15万名士兵和军官参加了进攻,其中包括10万名意大利人。佛朗哥分子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毕尔巴鄂方向上。共和国军仅能以临时凑集的6万人的部队对抗进攻之敌,然而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干涉军向未设防的城市和乡村猛烈实施密集空中突击。1937年4月26日在没有任何军事必要的情况下完全炸毁了格尔尼卡。叛军和干涉军利用无政府主义者的背叛行为而得以突破北线的防御,于6月20日夺取了毕尔巴鄂城,并由此向桑坦德,进而向希洪进攻。
为了援助阿斯图里亚斯的保卫者,共和国军指挥部更加积极地组织中部战线和东部战线的战斗行动。1937年6~9月实施了两次重大的进攻战役,一次在马德里西北部,另一次在萨拉戈萨东部。佛朗哥被迫从北方抽调部分兵力投入到马德里和萨拉戈萨附近的战斗。北线得到了一个月的喘息机会,但是这一机会未能适当加以利用。8月底桑坦德失陷,2个月之后共和国军在阿斯图里亚斯的最后一个支撑点——希洪也陷落了。共和国军在东线左翼成功地实施了攻克敌之主要支撑点——特鲁埃耳的战役。为了恢复这里的态势,法西斯分子不得不中断进攻马德里的准备工作而把全部兵力调往特鲁埃耳。共和国军未能得到其他方向上的突击支援,重新被击退到原出发地。在暂时失利的情况下,共和国某些政党的队伍中和陆军部的机关里出现了投降情绪。特别是陆军部长普里托阻挠人民军队的加强,其行动是十分有害的。
法西斯指挥部利用在特鲁埃耳取得的胜利,把主要力量调往东部战线。干涉军和叛军在埃布罗河河谷地区集中了西班牙5个军,以及意大利远征军,德国“鹰”军团,几乎全部空军和大量坦克兵团;而共和军在这个方向上作战的只有11个师,这些师在不久前的战斗中已经遭到削弱,也没有预备队。
1938年3月9日叛军部队转入进攻,突破了共和国军的防御并重新掌握了战略主动权。1938年4月8日共和国政府进行了改组,普里托被免职,奈格林总理亲自担任军事领导。政府按照西班牙共产党的倡议,提出了内容广泛的纲领:团结一切反法西斯力量,把人民阵线的范围扩大到全民族统一的程度。这项纲领开辟了在西班牙恢复民主和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的道路。
共和国指挥部力图削弱法西斯的攻势,在加泰罗尼亚发动了进攻。7月25日共和国军突然强渡埃布罗河并在宽阔地段上冲破了敌人正面,夺取了河右岸的大面积登陆场。埃布罗河战役是共和国军扭转政治军事形势和使战争进程朝着于己有利的方向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
但是,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对国际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的加紧镇压、欧洲许多小国家的制度法西斯化以及法国边界的封闭,使西班牙共和国处于严重困境。德意干涉者在对西班牙共和国的武装干涉中不仅有完全的行动自由,而且得到英、法、美三国统治集团的直接支持。叛军和干涉军获得增援后决定夺取加泰罗尼亚。他们集中了大约26个师,而共和国军方面只能以总数为17.6万人的21个师相抵抗。这些师在以前的恶战中已丧失了元气,仅装备有240辆坦克和装甲车、225门火炮和134架飞机。
1938年12月23日敌人开始在加泰罗尼亚战线发动进攻。共和国为数60万人的五个集团军均在其他战线上,在这里战斗的共和国部队得不到他们积极行动的支援,而处于困境。经过1个月的激烈战斗,共和国军于1939年1月26日放弃了巴塞罗那。2月11日法西斯分子以重大伤亡为代价开进到法西边界。2月9日英国巡洋舰“德文郡”号迫使梅诺卡岛的保卫者投降。
英法帝国主义者在美国的公开支持下逼迫共和国方面投降。1939年2月27日英法政府宣布承认佛朗哥并断绝同共和国奈格林政府的外交关系。以卡萨多上校和右翼社会党人贝斯太罗为首的叛变分子和投降分子受英法两国政府的指使于3月3日在卡塔黑纳发动了反对共和国的叛乱,这次叛乱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但是共和国的舰队却在海军上将布伊萨率领下离开基地,开赴宾泽特,后在那里被法国当局拘留。3月5日晚卡萨多组织了反革命政变并夺取了马德里市政府。3月28日叛徒们把战线让开,3月30日共和国的全部领土被法西斯军队占领。
西班牙共和国的失败是一系列不利的内外因素所造成的。注定西班牙人民失败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德意的武装干涉和英法的“不干涉”政策。内部原因主要是:在工人阶级和人民阵线内部团结不够牢固,结果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致使无产阶级在联合政府中不能实现自己的路线和制止投降分子的破坏活动;没有尽早地组建正规军,招致战争初期丧失大片领土;过多地采取防御战略使共和国军不能予敌以强有力的突击和在军事行动中达到有利于共和国的转折;没有按照西班牙共产党的指点建立必要的军事经济。
西班牙人民民族革命战争是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的最高峰。在这一战争过程中建立了具有人民民主特征的新型民主共和国。西班牙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流血最多的战争之一。战争期间,在军事行动、空战、轰炸和佛朗哥分子占领区的镇压中死亡的人数达100多万。这场战争中武装斗争的主要方式是在某一方向上实施进攻配之以在战线其余地段的阵地防御。与空军和海军协同动作的步兵部队在武装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西班牙战争证明:战斗和战役的成功要靠武装力量各军兵种之间的密切协同。战争过程表明,空军的战斗能力很强,它能够在掌握制空权和大量集中使用的情况下达到可观的效果。战争的经验还表明,仅能防枪弹的轻型和中型坦克在炮火的打击下会遭受严重损失。同时,在炮兵火力和航空兵突击的支持下集中实施坦克冲击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固守所占领土中步兵起了重大作用。海军具有重要意义,干涉者利用它封锁西班牙共和国的海岸,轰击港口和基地并保障自己的海上交通。共和国海军主要被用于护送地中海的运输船和掩护海岸。
⑻ 法西战争是怎样的
法西战争指拿破仑战争期间,西班牙人民反对法国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这次战争的特点是人民群众反对法国占领者的斗争与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结合在一起。
1807年11月,法西联军侵占了葡萄牙。拿破仑企图夺取比利牛斯半岛,于1808年春开始占领西班牙各战略要点。3月20日,缪拉元帅的军队进入马德里,西班牙王国政府对法国侵略者未予抵抗。5月2日,马德里爆发了反对占领者的自发起义,但遭到缪拉部队的残酷镇压。拿破仑利用国王查理四世与其子斐迪南七世之间的纠纷,使波旁王朝放弃王位,立其兄约瑟夫·波拿巴为西班牙国王。1808年夏,地方洪达在全国开始建立,并成为抵抗的组织者。
1808年6月6日,塞维利亚洪达以全国的名义对法宣战。西军达15万人。法军约10万人,但在组织、武器装备、战斗经验方面均优于西军。然而,法军指挥部过低地估计了西班牙人民的抵抗力量。在解放战争的最初几个月里,得到志愿兵武装队伍支援的西军取得了巨大胜利。由3个师组成的1个法国军被包围在拜兰地区,并于1808年7月22日投降。法军在西班牙全国到处都被卷入战斗。在葡萄牙的法军与在西班牙的主力联系被切断,葡英联军于8月在葡萄牙登陆,法军面临被葡英联军击溃的境地,遂于1808年8月30日向西军投降。在西班牙法军的处境也变得十分危急。
约瑟夫·波拿巴放弃马德里,率部北撤,渡过埃布罗河。此时,西军完全有可能彻底击溃法军,但是由于起义队伍意见分歧,又缺乏统一指挥,没能组织追击,使法军得到了喘息之机。1808年9月,为了领导国家和指挥军事行动,西班牙建立了由保守贵族代表参加的中央洪达。1808年11月,拿破仑20万军队侵入西班牙。法军总数达30万人。西班牙4个集团军在埃布罗河地区展开,进行抵抗,但未能阻挡住拿破仑军队的进攻。英军仓皇撤出葡萄牙。1809年3月底,西军在塔霍河地区被击溃。
正规军的失败并没有挫伤西班牙人民的斗争意志。游击战——反对占领者的游击运动——的烈火在全国燃烧。游击队设置伏击,不断地袭扰敌人,经常给法军城防部队以突然打击。1809年底,在法军占领区内活动的游击队,不计为数众多的零星的游击队小组,大规模的就不下20个,而到1810年底就增至30多个。他们使法军遭受相当大的损失。仅1支由从前曾是大学生的弗朗西斯科·米纳领导的游击队,从1810年4月至1812年11月就进行了143次战斗,占领了13座要塞,俘虏法军1.4万人。游击队的行动阻止了法军的推进。中央洪达获得了喘息之机,得以在瓦伦西亚、拉曼彻和埃斯特勒马杜腊组建几支新的部队。1809年夏,西军已达20万人。1809年3月,由乌埃尔斯利指挥的英国远征军团再次在葡萄牙登陆。1809年6月28日,英西联军在塔拉韦腊战役中获胜。但是,8月6日法军在这一地区击溃了西军,乌埃尔斯利仓皇撤到葡萄牙。1810年,法军指挥部已拥有27万军队,力图彻底歼灭西军,控制整个西班牙。
西班牙战争成为一场持久的、不利于法国的战争。拿破仑开始了对俄作战的积极准备后,被迫减少在西班牙的法军人数。1811年12月和1812年初,他从西班牙调出了1.4万名士兵。1812年5月,又从西班牙向法国本土派遣了最富有战斗力的军队。拿破仑1812年开始的对俄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西班牙的局势。7月20日在大卢基签订了俄西条约。
西班牙战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西英葡联军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战斗行动。法军被迫向塔霍河撤退。拿破仑军队在俄国溃败,注定了法军在西班牙的失败。1813年,拿破仑被迫再次从西班牙调出1万名有经验的法军士兵。1813年6月21日,在西班牙境内的维多利亚城地区发生了最后一次大规模会战。英葡西军的联合部队和游击队打败了约瑟夫·波拿巴的法军。1813年底,法军放弃西班牙。1814年初,威灵顿指挥的英西联军越过边界,进入法国。西班牙人民经过顽强的斗争捍卫了自己的自由和独立。
在1808~1814年的法西战争中,法国损失了50多万兵士,其中死伤约30万。西班牙战争对欧洲反对法国统治的解放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⑼ 西班牙战争是怎么一回事
[战争]西班牙战争
西班牙内战是本世纪30年代西班牙人民为抗击国内外反动势力、捍卫革命成果、捍
卫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民族革命战争。
西班牙在16世纪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19世纪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独立
革命战争风起云涌,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使它失去了绝大部分的美洲殖民
地。
1898年重新瓜分殖民领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又以西班牙的惨败而
告终。从此西班牙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列强。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落后的西班牙,引起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陷于紊乱,人
民群众非常不满,国内各种矛盾迅速激化。1931年4月,西班牙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可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真正解决西班牙社会的根本问
题,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仍异常尖锐,共和国的社会基础很薄弱。1935年欧洲政局风云
变幻,战争的威胁逐渐逼近。面对法西斯日益猖獗的状况,共产国际提出了建立人民阵
线,团结无产阶级以及其他一切进步力量,以抗击法西斯势力的号召。西班牙共产党经
过努力使西班牙各左派政党联合组成了人民阵线,并在1935年2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获
胜,组成了新的共和政府。新政府在人民支持下实施了一系列进步的社会改革。这些初
步的社会改革引起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极端仇视,迅速激化了原有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几乎所有反共和的右翼党派和反动军官都在积极寻求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帮助和支持,
阴谋策划叛乱,以颠覆共和政府。
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驻西属摩洛哥梅利里亚的军队首先发动叛乱,次日,驻摩
洛哥殖民军司令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飞往摩洛哥的德土安指挥叛军,另一反动将领莫拉
则在西班牙北方发动反叛。叛乱在西班牙各大城市蔓延,这时共和国军队的80%官兵被
叛乱者所控制。叛乱因为早有预谋,而且是在国际反动势力支持下进行的,所以一开始
进展颇为顺利。佛朗哥统率的摩洛哥军团由南向北,莫拉率领的正统派和保皇党军队由
北向南,企图南北夹击首都马德里,迅速夺取政权。然而,广大人民群众痛恨君主制度
和法西斯主义,珍惜革命的初步成果,积极响应人民阵线的号召,纷纷自动起来保卫共
和国,民警部队和忠于共和国的军队同叛军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爱国军民的浴血奋
战,使得马德里、巴塞罗那、巴伦西亚等中心城市的叛乱先后被迅速平定,叛军的速胜
计划破产。
正当叛乱几乎失败之时,德、意法西斯眼看西班牙反动派的叛乱难以获胜,便不惜
撕下伪装,于1936年8月公然支持叛乱,并武装干涉西班牙。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
班牙有其险恶的用意。一是想控制住成为地中海通往大西洋咽喉的西班牙这块战略要地,
以便在未来对英法作战时能处于极其有利的地位;二是想以西班牙作为新武器的试验场,
以便为未来发动世界大战做准备。德、意法西斯公开的武装干涉开始时,首先用飞机、
船只把佛朗哥的叛军主力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本土。与此同时,大批坦克、
飞机、大炮等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送给叛军,并出动轰炸机闯进西班牙的领空,对和平
城市和居民实施狂轰滥炸。接着法西斯正规军也踏上了西班牙国土,与叛军一起进攻西
班牙政府。由此西班牙民主主义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内战争就演变为一场具有国际性的
反法西斯战争了。
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进行大规模武装干涉,是世界法西斯势力对民主势力的又一
次猖狂进攻。这场战争对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可
是,这时英、法、美政府却采取纵容侵略的“不干涉”政策,表面上禁止各国向西班牙
输送武器和军用物资,实际上是封锁西班牙共和国,听任德、意援助叛军,伙同德、意
共同扼杀民主的西班牙共和国。因此德、意法西斯更加肆无忌惮地扩大武装干涉的规模,
在整个战争期间共有5万德军、15万意军在西班牙直接参战。叛军在得到德、意公开支
持,取得了大量军事装备和人力补充后,于8月13日攻占了西南重镇巴达霍斯,南北两
支叛军会合,然后挥兵直指马德里。共和国处境逐渐恶化。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联合
势力的战争,赢得了全世界进步力量的同情和支援,世界各地纷纷举行集会,谴责德、
意的武装干涉,要求英、美、法放弃“不干涉”政策。
为了反法西斯斗争的共同目的,来自54个国家的4.2万名志愿者组成“国际纵队”,
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
9月,马德里开始遭到轰炸。11月初叛军进至马德里城郊,马德里保卫战进入紧张
阶段。7日,叛军开始全线展开进攻。共和军顽强抵抗,狠狠打击叛军,使叛军每前进
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伤亡代价,叛军进入马德里市区的企图未能得逞。1937年2月和3
月,叛军和德、意侵略军又先后发动了两次强大的攻势,都遭到失败。其中在着名的瓜
达拉哈达阻击战中,共和军和国际纵队的战士给意军和叛军以迎头痛击,经数小时的激
战,意军损失惨重,溃不成军,死伤近万人,被俘达数千人。经过几番较量后,法西斯
侵略军和叛军被迫暂时放弃占领马德里的企图,将其主要攻势转向北方。
1937年夏,叛军和侵略军在集聚兵力后转入进攻。参加这次进攻的兵力有15万人,
佛朗哥叛军主力集中在毕尔巴鄂方向作战。共和军仅能集结6万军队分散抗击敌人。6月
20日,巴斯克地区的首府毕尔巴鄂失守。10月22日,共和军在重工业区阿斯图里亚斯的
最后一个据点希洪城陷落。随后,法西斯指挥部把作战重点转向了东线。1938年3月,
叛军转入进攻,突破共和军防御,推进到地中海沿岸,切断了加泰罗尼亚和西班牙中部
以及南部地区的联系。接着叛军分兵出击,南攻巴伦西亚,北进巴塞罗那,共和国处于
多方受敌的危急局面。这时英、法政府却封锁法西边界,扣留共和国从国外购买的大批
军火。12月法西斯联军集中30万重兵进攻加泰罗尼亚。1939年1月26日,加泰罗尼亚首
府巴塞罗那失陷。
2月11日,法西斯联军在付出重大伤亡的代价后占领加泰罗尼亚全境。
英、法帝国主义者在美国公开支持下,胁迫共和国政府投降来迅速结束西班牙战争。
2月27日,英、法两国政府相继宣布承认佛朗哥政权并断绝同共和国政府的外交关系。
此时共和国政府处境非常困难,尽管决心作战到底,但共和国内部的反革命武装叛乱打
断了政府继续抗战的意图。3月5日在英、法指使下,共和国内部的卡萨多上校和右翼社
会党首领贝斯太罗与叛军相勾结,在马德里发动反革命政变,夺取了共和国政权,实行
白色恐怖,到处搜捕屠杀共产党员和爱国者。为了配合这一叛乱,佛朗哥的军队全线出
击,牵制在前线的共产党作战部队不能回师援救马德里。28日,经历了两年八个月战斗
洗礼的英雄城市马德里终于在内外敌人夹攻下陷落。4月初叛军控制西班牙全境,共和
国被扼杀,法西斯独裁政权开始了在西班牙的统治。
西班牙共和国的失败是一系列不利的内外因素所造成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德、
意的武装干涉以及英、法的所谓“不干涉”政策。内部诸因素中,西班牙共产党始终没
有掌握人民阵线的领导权问题则是最主要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训。这场战争牵制了德、
意法西斯对其他国家的侵略行动,为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它
的意义远远超出西班牙本身,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民主力量反对法西斯侵略势力的
一个重大事件,是30年代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