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小麦为什么是玉米
1. 玉米的原产地是哪里
玉米的故乡在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
据考古学家鉴定,野生玉米在这些地区至少有8万年的历史。从墨西哥发现的7千年前就遗留下的古老玉米植株,人类断定印第安人在那时已经种植玉米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把玉米从美洲带回西班牙,称为“印第安种子”, 并很快传到亚非各国。
玉米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在16世纪初,当时外国人把玉米棒子作为晋见皇帝的礼物,称其为“御麦”。有资料记载,玉米传到中国的具体时间是1531年,为明朝中叶。 由于玉米种植较晚,种植面积又大,所以又被称为第六种谷物。当然,广义的“五谷”是泛指所有谷类而言。
2. 西班牙盛产什么农作物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甜菜、油橄榄、葡萄和柑橘等,其橄榄油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盛产葡萄和葡萄酒,也是欧洲最大的柑橘生产国和第三大产粮国。年产蔬菜约1200万吨,是欧洲第二生产大国。
3. 玉米的原产地是:
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
它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国、巴西和其他国家,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全世界热带和温带地区广泛种植,为一重要谷物。
玉米在中国粮食作物中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玉米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
(3)西班牙的小麦为什么是玉米扩展阅读
玉米的营养价值
1、钙: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丰富的钙可起到降血压的功效。
2、谷胱甘肽:玉米中的谷胱甘肽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长寿因子,它在硒的参与下,可生成谷胱甘肽氧化酶,这是一种抗老防衰、延缓衰老的成分。
3、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防癌作用,而玉米中的植物纤维素则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
4、维生素E:玉米中天然的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
5、黄体素等:老年黄斑性病变(AMD)是眼睛老化所造成的疾病,严重时会造成视力缺损。摄取较高量的黄体素和玉米黄质,能降低43%罹患老年黄斑性病变的几率。因此食用玉米可以对抗眼睛老化,预防老年黄斑性病变的产生。
4. 玉米起源于哪个国家,何时传入我国
1、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的国家。
2、根据各省通志和府县志的记载,玉米最早传到我国的是广西,时间是1531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不到四十年。
(4)西班牙的小麦为什么是玉米扩展阅读
1、相关传入
(1)小麦、大麦:原产西亚,约4000年前传入。
(2)高粱:原产非洲,西周时沿埃及→印度传入。一说宋元时期才传入。
(3)皮燕麦:原产欧洲。裸燕麦(莜麦)原产中国。
(4)藕:马王堆汉墓出土过一锅藕汤,然而藕是从南亚传入的。
(5)薯仔:原产美洲,明末传入种植
2、玉米传入中国己经有400多年,在我国种植的玉米主要是推广引进品种,结合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获得适应中国环境的品种。1950年以前,中国仅进行了极少的杂交种选育研究,没有在生产上应用。实际上,玉米杂交能增产的理论研究在美国早在1909年就己经开始。
5. 世界上生产玉米最多的国家是
全球玉米生产概况
2007-7-12 15:02:00 来源: 网友评论(0)
玉米属于禾本科玉米属,学名玉蜀黍,俗称棒子、玉茭、苞米,起源于美洲大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把玉米带到了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并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1.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从北纬58度到南纬35—40度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国家依次是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从栽培面积和总产量看,玉米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三位。
近年来玉米生产发展很快。这主要得益于杂交种的采用、品种更新、生产条件改善与栽培技术的提高。美国的Hallauer等研究指出,美国玉米增产总值的60%源于遗传改进即品种更新,我国也有类似的报道。玉米杂交种秸秆质量的改善及紧凑型品种的出现,使密植栽培成为可能,也使得玉米产量稳步增加。化肥投入的增加、水利设施的兴建等,都是玉米生产发展的原因。
2.我国玉米的生产概况 玉米何时传入我国尚未定论,大约已有460年的历史。发展到现在,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北至北纬53度的黑龙江省的黑河以北,东起台湾和沿海省份,西到新疆及青藏高原,都有一定面积。玉米在我国各地区的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我国幅员辽阔,玉米种植形式多样。东北、华北北部有春玉米,黄淮海有夏玉米,长江流域有秋玉米,在海南及广西可以播种冬玉米,海南因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南繁基地。但最重要的种植形式还是春、夏玉米。
春玉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全部玉米种植区。河北、陕西两省的北部、山西省大部和甘肃省的部分地区。西南诸省的高山地区,及西北地区。其共同特点是由于纬度及海拔高度的原因,积温不足,难以实行多熟种植,以一年一熟春玉米为主。相对于夏播区,大部分春播区玉米生长期更长,单产水平也更高。
夏玉米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地区,包括河南全省、山东全省、河北省的中南部、陕西省中部、山西省南部、江苏省北部、安徽省北部,西南地区也有、部分面积。
主要由于积温的差异,夏玉米的种植形式也不相同。在黄淮海地区的北界,种植一年一熟春玉米热量有余,而一年两熟平作热量条件又显不足。一因此,麦田套种玉米形式在河北石家庄以北及山西等地区比较常见。近年来,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普及,套种玉米因在小麦收割时易伤苗,小麦收后贴茬播种小麦,有取代套种玉米的趋势。
我国是最成功的利用玉米杂交种的国家之一,除边远地区外,都已采用了杂交种。随着高产、抗逆的优良玉米杂交种不断选育成功与推广,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化肥、农药施用水平的提高,以及养殖业、加工业大量需求的拉动,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急剧增长。1950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分别是1258万公顷、1685万吨和 1335千克/公顷,到 1992年分别为 2109万公顷、9743万吨和 4622千克/公顷,增长幅度分别是67.6%、236.1%和465.8 %。其发展速度高于小麦、水稻等其它作物。
3.玉米的主要作用 在我国,玉米是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秋粮作物之首。在我国现有的0.93亿公顷耕地中,玉米面积约为0.21亿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5。1997年粮食总产量为46662万吨,玉米总产量为11198.9万吨,占总产量的24%。
玉米是重要的传统食品。玉米子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脂肪含量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含热量高于面粉、大米及高粱。在边远地区,玉米是重要的食粮。在城市及较发达地区,玉米是调剂口味不可缺少的食品。随着食品机械和加工工艺的发明,新的玉米食品如玉米片、玉米面、玉米渣、特制玉米粉、速食玉米等随之产生,并可进一步制成面条、面包、饼干等。由玉米还可生产出玉米蛋白、玉米油、味精、酱油、白酒等,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
玉米是“饲料之王”。据报道,100千克玉米的饲用价值相当于135千克燕麦,120千克高粱或150千克籼米。以玉米为主要成分的饲料,每2~3千克即可换回1千克肉食,玉米的副产品秸秆也可制成青贮饲料。一般认为,膳食质量提高的标志之一,是肉蛋奶在食品构成比例的增加。由于我国草原面积十分有限,加之人为的畜量过载,退化现象十分严重,依靠牧区提供大量动物性食品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大量的肉蛋奶须依靠农区的养殖业提供,显然,玉米对提高人们的膳食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玉米子粒中的淀粉含量达70%以上,有直链和支链淀粉两种类型。各有重要的用途,国内外的玉米淀粉工业均发展很快。淀粉是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料。新兴的玉米制糖工业,也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玉米秸秆和穗轴糠醛的含量在18%左右,可以用于提取糠醛。糠难是制造尼龙的主要原料。玉米的用途已渗透到工农业的各个部分,玉米生产的好坏,对国民经济构成了巨大影响。
6. 高粱、小麦、玉米、大豆、甘薯、马铃薯均是从国外传入中国吗
关于高粱的原产地有两种说法,一是原产于中国,二是原产于非洲。但是许多研究者认为高粱原产于非洲,以后传入印度,再到远东。世界上高粱分布广,形态变异多,非洲是高粱变种最多的地区。斯诺顿收集到17种野生种高粱,其中有16种来自非洲,所确定的31个栽培种里非洲占28种,158个变种里只有4个种在非洲以外的地方。
小麦的原产地在西亚的新月沃地。小麦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对其野生祖先进行驯化后的产物,栽培历史距今已有1万年以上。在中亚的广大地区,曾发现有史前原始社会的居民点,并在其中发掘出许多残留的实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麦小穗、籽粒、炭化麦粒,以及麦穗和麦粒在硬泥上的印痕。
玉米的原产地是美洲,墨西哥是玉米的原产地和品种多样性集中地。玛雅人的圣书记载,早在有历史记载的5000年前,玉米是印加人、玛雅人和阿芝苔克人的主要食物。 在十六世纪传入我国。
大豆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 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甘薯又名红薯,它原产于美洲中部墨西哥等地,后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等国,在明朝中叶才传入我国。由于它种植十分简单,适应能力很强,因此在清代得到了大力推广,成为对抗灾荒的有效手段。
马铃薯属于茄科茄属能结块茎的一种草本植物,原产于拉丁美洲的安第斯高原地区。马铃薯16世纪末期至17世纪初期分两路传入我国,一路可能是由荷兰人从海路引进我国的京津和华北地区;另一路是由荷兰人从东南亚引种至我国台湾,尔后传入东南沿海的闽、粤等地。
7. 玉米原产地是哪里
玉米的原产地是墨西哥或中美洲,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玉米,以后直到整个南北美洲都有栽培。1494年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种植已达十余省,如吉林、 浙江、福建、云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
8. 农作物在西班牙的分布特点
西班牙主要种植小麦、大卖和其他谷物,分布在中北部和中部。甜菜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主要生长在埃布罗河河谷。此外,还大量生产橄榄、葡萄、柑橘类水果、西红柿和其他蔬菜、玉米、大米和棉花。西班牙的葡萄酒和橄榄油出口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它也是最大的柑橘类水果出口国之一,主要柑橘来自巴伦西亚。
9. 玉米的种植历史,你知道吗
1492年哥伦布在美洲发现印第安人以玉米为食物,于是将其带回欧洲, 随后传播种植到世界各地。中国则在明代将玉米引进。
玉米是一种驯化作物。与小麦、水稻有明显的野生近缘种不同,人们很难找到果实颗粒分排密布在玉米轴上的野生品种。
玉米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目前认可较多的一种说法是,其祖宗是墨西哥的大刍草,又称为类蜀黍。其植株形态和果实形态均与现代玉米有较大出入。
大约一万年前,在墨西哥区域居住的古代农民开始选育玉米,他们选择了其中或较大的,或味道较好的,或更容易磨碎的种子来播种。最终玉米棒变得更大,颗粒更多,成为现代玉米的模样。现今玉米的无稃(果实硬壳)以及果穗外包厚厚苞叶便是人们长期选育的结果。
通过遗传学分析,大刍草的果实与玉米有着相同数目的染色体和类似的基因序列。事实上,大刍草与现代玉米可以杂交,自然繁殖为新的品种。
但这就引发在进化上一个巨大难题。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进化始终是缓慢而渐进的,缘何玉米会突然出现在大刍草的进化舞台上?这难倒了科学家。
这正说明,某个基因的微小变化可以产生剧变,这也就也解释了玉米为何会突然出现。也就是说,进化并不总是渐变的。
当然,玉米进化会涉及许多基因,只是其基因效应相对较弱。如淀粉类型和含量,不同气候和土壤的适应能力,果实颗粒的长度和数量,颗粒的大小、性状和颜色,抗虫性等等,这些变化正应传统进化论的看法:进化是渐进缓慢的。
选育还不止如此,野生植物的驯化并非易事。已有实验证明,从墨西哥类蜀黍到玉米要经历不到20代植物的驯化。
野生谷物为了更大范围传播其种子以求较高存活性,其种子成熟时便自动脱落。但这个植物天生的求生本能却导致农民不能充分收获种子,只有这些种子留在穗上等到所有种子成熟方能充分收获。要成为粮食作物,这些野生谷物便要减弱其落粒性,我们的祖先一直在驯化谷物的低落粒性。人们在采集的时候倾向于采集那些不易于脱落的种子,这种无意识的选择驯化的长期结果便是产生不落粒品种。
另外,与其它多数作物不同,玉米被人类驯化得失去了自然繁衍的能力,必须靠人为手段才能得以繁衍。
研究还显示,作物驯化并非快速、本地化的过程,而可能是在不同区域进行很长时期的不断试错过程。
当然,到现在玉米育种早已不再是自然杂交产生的选育。作为高新农业育种技术,转基因玉米已经有抗虫、抗除草剂、抗旱、转植酸酶玉米等多个品种,而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更是大受农民欢迎,并且已经有育种公司推广了8个基因转移的玉米。
(作者:孙滔)
10. 小麦与玉米的区别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自花授粉.禾本科小麦属的重要栽培谷物。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茎具4~7节,有效分蘖多少与土肥环境相关。叶片长线形;穗状花序直立,穗轴延续而不折断;小穗单生,含3~5(~9)花,上部花不育;颖革质,卵圆形至长圆形,具5~9脉;背部具脊;外稃船形,基部不具基盘,其形状、色泽、毛茸和芒的长短随品种而异。颖果大,长圆形,顶端有毛,腹面具深纵沟,不与稃片粘合而易脱落。
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因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营养成分的差别较大。从蛋白质的含量看,生长在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的麦粒质硬而透明,含蛋白质较高,达14~20%,面筋强而有弹性,适宜烤面包;生于潮湿条件下的麦粒含蛋白质8~10%,麦粒软,面筋差,可见地理气候对产物形成过程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面粉除供人类食用外,仅少量用来生产淀粉、酒精、面筋等,加工后副产品均为牲畜的优质饲料。
小麦属约25种,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欧洲南部。小麦属通常分3系:①原始的一粒小麦,为2n=14的2倍体植物,具AA组染色体,小穗含1枚谷粒,面粉用来制麦片。②二粒小麦,小穗含2枚谷粒,面粉供制糕点,染色体为AABB组,2n=28的4倍体植物。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的杂交种是不育的。③栽培的普通小麦,小穗含谷粒3~5(~9)枚,生产可制面包的面粉,系由山羊草属、广义的冰草属和小麦属3个属的种类杂交形成的,染色体组为AABBDD是2n=42的异源6倍体植物。原产地在亚洲西部幼发拉底河流域,是公元前7000年小麦的主要产地。
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8°~50°,从平原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如中国西藏)均有栽培。按照小麦穗状花序的疏密程度,小穗的结构,颖片、外稃和芒以及谷粒的性状、颜色、毛绒等,种下划分为极多亚种、变种、变型和品种;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个生理型,不同地区种植不同类型。在中国黑龙江、内蒙古和西北种植春小麦,于春天3~4月播种,7~8月成熟,生育期短,约100天左右;在辽东、华北、新疆南部、陕西、长江流域各省及华南一带栽种冬小麦,秋季8~12月播种,翌年5~7月成熟,生育期长达300天左右。
小麦的世界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栽培谷物的首位,以普通小麦种植最广,占全世界小麦总面积的90%以上;硬粒小麦的播种面积约为总面积的6~7%。生产小麦最多的国家有苏联、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等。
未成熟小麦还可入药治盗汗等。小麦皮治疗脚气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