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西班牙圣教堂高度多少

西班牙圣教堂高度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6-15 22:39:19

Ⅰ 欧洲着名教堂

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的圣母院大教堂和意大利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圣彼得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在西方,每到一个国家,那些辉煌、耀眼、极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建筑大多是些各具特色的教堂。推开西方教堂之门,不难发现,在那里,教堂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体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所在国家文化的深刻内涵。

巴黎圣母院

地点:法国巴黎

风格:早期哥特式

关键词:划时代

巴黎圣母院兴建于12至14世纪,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的主要代表,有作家形容它重如大象,轻如飞蛾,是法国建筑史上的杰作。正面一对60余米高的塔楼,巍峨而壮观,上面有内容丰富、精美绝伦的反映宗教题材的雕刻。走进大教堂光线骤然暗淡下来,教堂内高大宽敞而幽暗,顿时让人产生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仿佛进入一个与世隔绝的境地。

作为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巴黎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而教堂内部则极为朴素,几乎没有什么装饰。

圣彼得大教堂

地点:梵蒂冈

风格:巴洛克式

关键词:最大

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的圣彼得教堂,据说它将教堂建筑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教堂中央直径达42米、高度达138米的圆形穹顶,是巴洛克式建筑的典型标志。

圣彼得教堂之所以着名,不仅仅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还在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家与艺术家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大师们的共同杰作———教堂中摆有米开朗琪罗25岁时的雕塑名作《母爱》、贝尔尼尼雕塑的《圣水钵》等。而教堂大厅上别致的穹窿大圆屋顶,则是米开朗琪罗晚年的建筑杰作,直到他去世后26年才由其他建筑家继续完成。抬头仰望,圆顶的内壁顶上有色泽艳丽的镶嵌画和玻璃窗,观赏的游人仿佛独立在天穹之下。

瓦西里教堂

地点:俄罗斯莫斯科

风格:俄罗斯式

关键词:洋葱

举世闻名的莫斯科红场是以莫斯科代表建筑“瓦西里教堂”为主景,配景由反映俄罗斯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雕塑组成。瓦西里教堂看上去像一座仙境般的城堡,尽管它现在仅作为博物馆,但其明快的色调、洋葱形的穹顶以及红色的砖石,都表明它是一座基督教堂。

教堂的原名是“代祷教堂”,但直至俄罗斯圣愚瓦西里被埋葬在教堂墓穴后,它才以“瓦西里教堂”的名字闻名于世。大教堂实际上包括9座教堂,其中间的塔楼高33米,环绕四周的8座小教堂由一高高升起的长廊连接在一起。中间的一座大教堂被8座略小一些的教堂拱围着,人们从外面看到的是这些小教堂的塔楼,每个小教堂的顶部形态各异。

米兰大教堂

地点:意大利米兰

风格:以哥特式为主

关键词:多元化

米兰大教堂是意大利米兰的重要地标。整座建筑物融合哥特、文艺复兴、新古典等多种建筑风格,其中教堂正面以三角形状构建而成,四周有数百座尖塔成林,和高达108公尺的主塔相衬,仿如相互扶持,伸向蓝天,展现了哥特式建筑的特色。

对哥特式建筑迷而言,它是装饰精致的杰作:“用大理石写成的一首诗”。仅教堂外部就用了2245尊雕塑、135个尖顶、96个怪兽状滴水嘴和约1公里长的窗花格。不管从那一个方向看,米兰大教堂呈现的壮丽风貌及丰富的历史内涵,都很令人感动。

1,2科隆大教堂

地点: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清伦州

风格:中晚期哥特式

关键词:最完美

素有欧洲最高尖塔之称的科隆大教堂,建在莱茵河畔,是中晚期哥特式建筑的典范。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说,科隆大教堂是最完美的哥特式大教堂,它始建于1248年左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整个建筑建造前后整整持续了632年,是欧洲建筑史上建造时间最漫长的建筑物之一。

雄伟的哥特式建筑,有轻盈雅致的教堂内景,教堂中央是两座与门墙连砌在一起的双尖塔,高16l米,是全欧洲最高的尖塔,四周林立着的无数座小尖塔与双尖塔相呼应。教堂内有10座礼拜堂,中央大礼拜堂穹顶高43米,中厅部跨度为15.5米,是目前尚存的最高的中厅。

圣马可教堂

地点:意大利威尼斯

风格:基于拜占庭式

关键词:雨果

虽然一部大文豪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让巴黎圣母院名垂千史,但据说位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才是雨果口中的“世界上最漂亮的教堂”。

始建于829年的圣马可教堂,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亦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一座非常优秀的建筑,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它原为一座拜占庭式建筑,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它的五座圆顶据说是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正面的华丽装饰是源自拜占庭的风格。

1,2
参考资料: http://www.ce.cn/newtravel/cjy/ygfq/200602/18/t20060218_6125668_1.shtml

Ⅱ 圣家族大教堂的介绍

圣家族大教堂(加泰罗尼亚语:Basílica i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ília),又译作神圣家族大教堂,简称圣家堂(Sagrada Família),是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的一座罗马天主教大型教堂,由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1852–1926)设计。尽管教堂还未竣工,但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遗产。2010年11月,教皇本笃十六世将教堂封为宗座圣殿。圣家族大教堂始建于1882年,后高迪于1883年接手主持工程,1融入自己的建筑设计风格、哥特式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进行了建设。高迪将他的晚年投入了教堂的建设,直至73岁(1926年)去世时,教堂仅完工了不到四分之一。2圣家堂的建设进展缓慢,仅靠个人捐赠和门票收入维系,中间又受西班牙内战干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间的建造时断时续。2010年,建设的进程过半,然而整个建筑过程中最大的一些挑战依旧未被解决。2预计于2026年,即高迪逝世的百年纪念之时完工。3圣家族大教堂的建设长年来饱受争议:有人质疑高迪本身的设计;质疑高迪去世后的建设可能违背了高迪的设计意图;以及西班牙与法国间高速铁路地下隧道的建设可能会影响教堂的稳定性等等,45但其仍以独特的形象成为了巴塞罗那的地标性建筑。

Ⅲ 巴塞罗那大教堂

巴塞罗那大教堂位于--巴塞罗那,这里是西班牙最大的商港和工业城市,人口约175万,它在西班牙具有主要的经济地位;同时,它还是西班牙的文化古城。市区依山濒海,地势雄伟。市内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的古建筑与现代化建筑交相辉映。 巴塞罗那大教堂(又称神圣家族大教堂,简称圣家堂)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一个巨型哥特式的教堂,实际上是由康诺恩荷斯之家、德卡之家和依亚拉迪亚卡之家这三个中世纪教堂组成。巴塞罗那大教堂始建于十四、十五世纪,后在1884年是由建筑师高第所设计修建,这是他设计生涯晚期的作品,具有十九世纪的新哥特风格,但至今还未完工,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至今还在兴建中的天主教大教堂。以其繁复的回廊、尖顶和拱形屋顶、讲道坛以及唱诗班而着称于世,它巍峨壮观的形态更是使它成为巴塞罗那的标志性建筑。巴塞罗那圣保罗广场上有阶梯可通往着名的巴塞罗那大教堂。
结构特征
分为生门和死门两个出入口。死门所展示透露出的腐朽溶解的过程姿态,栩栩如生,和当时堕落的社会交相回音,并且其不正常的力学结构原理也让日本鬼子葬不绝口。
历史变更
圣家堂初步的规划源于19世纪晚期,一开始这个建筑计划并不是由高第主导,而是由建筑师 Francesco del Villar规划。但是由于Francesco与发起组织意见不合,才改由高第主导。19世纪80年代,在高第的监工下,开始动工建造,高第创造了一个与原始草图完全不同的设计圣家堂。 高第一生的最终理想就是建造一间房子,让圣父、圣子以及圣母可以一起住在里面,秉持此一信念,高第贡献他生命中40年的时间在圣家堂的建造上。再高第去世前的几年,他不搭马车,每天打扮的衣衫褴褛像工人一样,走路数个小时去监督圣家堂的建设工作,再冗长的建设过程中,许多人对圣家堂抱持怀疑的态度,认为圣家堂永远不可能完,对于社会上种种的反对声浪,高第曾经笑说过:“我的顾客并不急 (My client is not in hurry)” (这里顾客指的是圣父、圣子及圣母,在天主教的信仰中,神是有永生生命的)。 1926年6月8日,在监督圣家堂建设回家的途中,高第被煤车所撞伤,但是由于他蓬乱的穿着,路过的驾驶员不愿意把他送到医院,怕他没有钱付医药费。最终,他被送到巴塞罗那的穷人医院,第二天,他的朋友发现他再穷人医院并且要把他送到巴塞罗那最好的医院医治,但是高第拒绝了,高第说:“I am here among the poor。”1926年6月10日,高第病逝,终其一生,他始终没有见到圣家堂的完工。高第死后直到西班牙内战,圣家堂的建设工作由Domènech Sugranyes接手。

Ⅳ 世界五大教堂的规模

在欧洲政教合一的年代,教会有着至高的权利,不仅有权,而且有钱。从这些教堂的规模和豪华程度可以看出所需的金钱之巨大。豪华的教堂实际上也是权贵们展示财富的一个方式。去除政治的因素,教堂所展示的建筑技术实在令人惊叹。不少这样大型的教堂始建于11到14世纪。这时的欧洲人就能建造上百米高的建筑,并且使用至今仍旧辉煌不减。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为世界第一大教堂,能同时容纳60000人礼拜;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为第二大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长153米,宽93米,能同时容纳近30000人礼拜;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为第三大教堂,长116米,宽76米;第四大教堂为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其圆顶是世界最大的圆顶,长158米,宽38米,能同时容纳15000人礼拜;第五大教堂是英国圣保罗大教堂,也是英国最大的,它在英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它位于世界上最小的独立国家梵蒂冈内。梵蒂冈是罗马天主教皇的住所,面积仅44万平方米。梵蒂冈全部位于意大利的罗马市市内。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比该城其他建筑的屋顶要高。
对罗马天主教而言,圣彼得教堂是最重要的宗教圣地,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它最初建在耶稣十二门徒首领圣彼得的坟墓上,因此以圣彼得的名字命名。圣彼得教堂建于公元4世纪20年代,在建造过程中曾多次修改建筑计划,因为有10位不同的建筑师从事教堂的设计,他们每个人都对教堂的外观风格有所改动。1615年,圣彼得教堂终于竣工。
教堂的规模之大令人惊叹,它能容纳5万人,教堂呈十字形,长212米,宽137米,高46米,平面面积为1942平方米,总占地面积达1.51万平方米。
再后来的几个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家都为这座教堂贡献了自己的作品,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蒙克、贝尼尼、乌冬等。圣彼得教堂不仅是一座富丽堂皇值得参观的建筑圣殿,它所拥有多达百件的艺术瑰宝,更被视为无价的资产。大教堂是世界的艺术瑰宝,是一颗镶嵌在罗马城上的皇冠。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是意大利着名的天主教堂,又称杜莫主教堂、圣母降生大教堂,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可供4万人举行宗教活动,规模居世界第二。它始建于公元1386年,到公元1485年才完成。这座教堂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大厅宽达59米,长130米,中间拱顶最高45米。
教堂的特点在它的外形。尖拱、壁柱、花窗棂,有135个尖塔,像浓密的塔林刺向天空,并且在每个塔尖上有神的雕像。教堂的外部总共有2000多个雕像,甚为奇特。如果连内部雕像总共有6000多个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因此教堂建筑格外显得华丽热闹,具有世俗气氛。
这个教堂有一个高达107米的尖塔,出于公元15世纪意大利建筑巨匠伯鲁诺列斯基之手。塔顶上有圣母玛利亚雕像,金色,在阳光下显得光辉夺目,神奇而又壮丽 。在这里达芬奇、布拉曼特曾为他画过无数设计草稿,为使得大教堂更加壮丽。马克吐温曾形容它是 “建筑师眼中的一团白色火焰”,米兰大教堂是米兰的标志和精神象征。
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
西班牙第一大教堂,着名哥特式建筑。这座混合回教风以及歌德、文艺复兴式的教堂,被列为世界三大教堂之一。美丽庄严的教堂内有四国王为哥伦布铜棺抬棺的雕像,以表达哥伦布的地方及他带来的西班牙海权的黄金时代。在教堂内部藏有着名绘画,其在建筑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 佛罗伦萨大教堂为意大利着名教堂,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教堂,又称为圣母百花大教堂。这所大教堂的意义甚至超过米兰大教堂和塞维尔大教堂,与圣彼得大教堂并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标志着文艺复兴的开端。 其圆顶是世界第一大圆顶,米开朗基罗曾经在设计圣彼得大教堂圆顶时说过“我可以建一个更大的圆顶,但远远及不上她的美”。 英国圣保罗大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坐落于英国伦敦,是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代表,以其壮观的圆形屋顶而闻名,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圣保罗教堂的一个建筑特色,是少数设计、建筑分别仅由一人完成,而非历经多位设计、建筑师的教堂之一。它在英国宗教史和世界宗教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Ⅳ 欧洲或世界前5大教堂的基本参数分别有多少(总重量施工总人数底面积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教堂(Piazza San Pietro)

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的梵蒂冈。是全世界的第二大教堂。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称老圣彼得大教堂,于西元326年落成。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天独厚教堂,并于是1506年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直到1626年11 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称新圣彼得大教堂。 1870年以来的重要宗教仪式均在此举行。呈罗马式和巴罗克式建筑风格,属世界最大的教堂。登教堂正中的圆穹顶部可眺望罗马全城;在圆穹内的环形平台上,可俯视教堂内部,欣赏圆穹内壁的大型镶嵌画。多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的壁画、雕塑艺术。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十字架的结构,造型是非常传统而神圣的,这同时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 教堂最早是建于西元324年,原始的构想只是一座小会堂,建于圣彼得墓穴的正上方,在十五世纪时开始改建,其中历经不少位顶尖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参与修改,终于在1626年完成了现在的模样。圣彼得教堂不仅是一座富丽堂皇值得参观的建筑圣殿,它所拥有多达百件的艺术瑰宝,更被视为无价的资产。参观这座教堂的几个重要特色一定要把握,因其占地广阔,进入之后会不知从何看起。

教堂下面的廊檐上方有11尊雕像,中间是耶稣基督;两侧各有一座钟,右边是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左边是罗马时间。大殿下面有5扇门,平常一般游客都入中门。如果遇上机会,教徒们就可从右边的圣门进入大殿,不过这需25年才有一次。按规定,每时25年的圣诞之夜,圣门打开后由教皇领头走入圣堂,意为走入天堂。其他三门分别是"圣事门"、"善恶门"和"死门"。 通过中门进入能容纳5万人的圣彼得教堂内部,呈现在眼前的简直是一座艺术宝库。屋顶和四壁都饰有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不少是名家作品。最惹人注意的雕刻艺术杰作主要有三件,

一是米开朗琪罗24 岁时雕塑作品。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转手。这里所表现的圣母痛苦状与开朗琪罗以后的作品迥然不同。

二是贝尔尼尼的雕制的青铜华盖。它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援撑,足有5层楼房高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着朝圣者举行弥撒。

三是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于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后经考证为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所赠送。

除此三件艺术杰作外,站在米开朗琪罗设计的穹窿顶下抬头上望,你会感到大堂内的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穹顶周长71米,为罗马全城的最高点。当您进入圣彼得大教堂内部的时候,第一眼看上去实在无法领略其宏伟的规模。若用人直观视觉去体测它的规模的话,很容易因教堂各个部分巧妙对称的布局形成错觉,需要借助一些实际资料才能说明它的实质:教堂的长度,包括门廊,为230米,拱顶的高度是38米。正殿尽头的彩色玻璃大窗上有一只圣灵信鸽,翼展达1.5米之长。这座教堂可容纳6万人。如果有时间,游客可乘电梯拾级而上,登顶俯瞰罗马全城。从教堂内出来,在教堂左侧有一个由卫兵队的成员。他们身穿的别致制服500年不变,据说是米开朗琪罗设计的,手中的长戈也是15世纪的产品。游人如果想同卫兵合影留念,他们不会拒绝,但要想从这里进入教皇宫,却行不通。

两千年前的简单墓地,四百年后修建了一座长方形会堂,后来毁于战乱,一千年后尼古拉五世颁发重建命令,之后就是长达120年的重建,先后由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住持设计施工,布拉曼特来了,米开朗琪罗来了,德拉·波尔塔来了,卡洛·马泰尔也来了。1626年11月18日正式宣告落成,一脸肃穆的教皇乌尔班八世主持落成典礼。
圣彼得大教堂正前的露天广场就是闻名世界的圣彼得广场,建于1667年,住持设计施工的是一位那不勒斯人,他的手笔赋予了广场上排成四行的284根托斯卡拉式柱子永恒的生命,柱子上方那美妙绝伦的圣者塑像四百年来一直诉说着当年这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天才的名字:贝尔尼尼——巴洛克艺术之父。
圣彼得教堂整栋建筑平面走势是一个十字架结构,造型充满神圣的意味。教堂内部装饰华丽,华丽到令人惶恐不安,令人窒息。现在我们见到的教堂中央着名大拱形屋顶是米开朗境罗的杰作,双重构造,外暗内明。对于这个大圆顶,曾有过百年的波折,最先是布拉曼特于1506年设计,1514年他去世后拉斐尔接替了他。六年后,拉斐尔也去世了,教会对教堂顶部借鉴哥德式的设计,强调黑暗与光明的对比,采用了玫瑰花窗,于是出于对教堂入口处的光线对比效应的考虑,圆顶被取消。后来米开朗基罗在71岁高龄时接替了这项工作,以“对上帝、对圣母、对圣彼得的爱”的名义,恢复了圆顶。圆顶廊檐上有十一个雕像,耶稣基督的雕像位于中间,廊檐两侧各有一座钟,右边的是格林威治时间,左边的是罗马时间。
圣彼得大教堂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总面积2.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只不过必须衣冠整齐并通过安检才可以进入教堂。
教堂概况 中世纪的罗马教堂有一种从古典建筑中汲取的特殊的、略带冷峻的、严肃而端庄的美,它们采用了拜占庭时代第一批教堂、寺院的结构,重新组合了门厅、后殿及堂内的祭坛、凯旋拱门,给了它们一种新的秩序,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教堂一般都是设在长方形的地基上,内部的各个空间用长排的雄伟大圆柱进行分割。如果你在看惯了辉煌精致的巴罗克风格教堂之后,想领略一下中世纪教堂的风采,那么,就去城外的圣保罗大教堂吧。虽然它是于本世纪初在原教堂的余烬中重新修建的,但属原教堂的忠实翻版,完全保持了古罗马君士坦丁风格教堂的特色。圣保罗大教堂坐落在离奥莱里亚耐城墙两公里远的空旷区域,初建时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田野,为此被人们称作“城外的圣保罗”。四世纪,君士坦丁大帝在据说是传教者圣保罗为主殉道的墓上筑起了这座教堂。墓地附近有三个缄口苦修会修道院。传说圣保罗被异教徒斩首之后,头颅落地时反弹着跳了三下,顿时地面上涌出了三股清泉,修道院就是筑在泉眼边上的。395年,罗马皇帝奥瑙里奥在任时,教堂被扩建,自此直到16世纪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落成,城外的圣保罗教堂一直是罗马最大的教堂。从13世纪至15世纪,教堂一次次被修缮美化,许多艺术大师们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成果,这里集中了珍贵的镶嵌画、壁画与浮雕,享有艺术宝库的美名。遭遇大火 1823年7月15日,由于整修时的疏忽,描金的木制天花板意外起火,烈焰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几乎完全吞噬了这座辉煌、罕见的古罗马教堂,除了正门的一部分、大厅的凯旋拱门和十字耳堂及廓庭花园之外,所有其他部分都付之一炬。法国作家司汤达当时正在罗马,对这一不可弥补的惨剧,他在《罗马漫步》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火灾发生的第二天,我去了圣保罗。它给我留下了一种庄严同时凄丽的美感,恰如奠扎持的音乐一般。灾祸留下的可伯痕迹还是如此活生生地展现在那里,教堂内堆满了半焦的冒着青烟的檀梁,被劈开砸断了的大圆石柱仿佛时刻有倒下来的危险。深深震惊了的罗马人到这里祈祷,来看他们被火烧掉了的教堂。虽然司汤达“毁掉也是一种美”的叹息呈在这一珍贵文化遗产遭受的巨大损失面前显得肤浅;但他的描绘给后人留下了火灾之后的真实场景。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教廷决定重新修建圣保罗大教堂,并声明将在所有文字和绘画资料的基础上,尽量按原教堂的结构和规模重建。鉴于工程的巨额需要,教廷不得不向全世界发出了集资的邀请;这一计划立即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除了提供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之外,很多国家元首还为此捐赠了珍贵的建筑材料,埃及总督赠送了雪花石膏圆柱和镶片,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赠送了大批孔雀石,后来被雕成大殿内的祭坛。修筑工作整整用了一个世纪的时光,它的竣工是以大殿内一百根大理石圆柱的完成为标志的。重建的圣保罗大教堂宏大庄重,忠实地再现了教堂的昔日风貌,但仿佛始终有一层谈谈的薄雾笼罩在它的周围,也许是因为它地处城外,也许它不象其他教堂那样古老,那样豪华,还有许多说不清的原因,除了虔诚的朝圣者外,游人似乎不太喜爱这只从火灾余烬中飞出来的凤凰。感受教堂 一到圣保罗大教堂,即使不了解它的历史,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对它产生一种敬畏的感觉。它的正六前的四方形门廊庭院是原教堂没有的,这里绿草如茵,几棵巨大的热带棕榈在草坪上投下它们安详的影子。庭院四周的高大圆柱显得肃穆庄严,你在他们中间缓缓走过,抬手抚一下圆润光滑的大理石,一股刺骨的冰凉透过手心直侵入肌体,你会不由地打一个寒战,赶紧垂下手来。你不能解释为什么这里会有如此的气氛。傲然挺立的圆柱似乎顾影自怜,拒绝人们的爱扶。同样是地中海的骄阳,同样有碧绿的草地和茂盛的灌木,这里却不同于其他教堂,那高高的、美丽的热带棕榈给人带来的一向是活力和暖意,在这庭院里却显得格外孤独。庭院的中央立着一尊圣保罗的雕像,他面目严肃,一手持宝剑,一手拿着给众教徒留下的告别信:“我一生经历了艰辛和困苦,我坚守了我的信仰。如今人生的旅程已尽,我预备为主的事业而献身……”也许从这些话语你能明白一点教堂的悲凉气氛吧。抬起头来,眼前是由梵蒂冈镶嵌艺术大师们集体创作的大型镶嵌画,在太阳的直射下闪闪发光,显得壮丽豪华,但那浅蓝色的基调与周围的雪白大理石相衬,更有超凡脱俗的味道。或许这是人为的一种冷调子,想引人步入纯净的天上世界?教堂大殿 一跨入大殿,你顿时会生出一种迷茫无助的感觉来,巨大的空间内一百根高耸的圆柱庄严地托起一个个半圆的拱门,柱头精雕的花叶灿烂夺目,你不由得会有一种错觉,这难道是一座被完整无缺、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的中世纪大教堂吗?沿着光滑的大理石地板,你昂着头径直向前走,像是要迎着一种力量、一种希望似的走着,你的身后,孤独的足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响。柔柔的光从高大的弓形窗户里射进来,你会突然被那窗玻璃上美丽的波浪纹所吸引,一径走到它的下面,这才发现镶在窗框上的是被削得极薄的、打磨得极光滑均匀的钙质雪花石膏片。于是你忘情地一扇一扇地看过去,围着大殿整整走了一圈。那淡黄的透明底上泛着橙色、浅绿色、灰色、雪白色的纹,曲曲折折、袅袅婷婷,深的如乌云压顶,浅的如烟似雾,竟找不出一块重复的来。停下脚,你才明白这里头的光为何是如此柔和,如此朦胧。教宗祭坛 大殿的尽头是教宗祭坛,除了教皇之外,没有任何人有权在此主持弥撒。祭坛的上方是一个13世纪制作的绚丽的华盖,在火灾中幸亏它上方凯旋拱门的保护才没有被毁掉。祭坛的位置正设在圣保罗的墓上。如果你是个有心人,那么沿着大殿转的时候会发现大圆柱壁上的小圆框,每一个框中都有一位教宗的镶嵌肖像,共二百六十五尊。说实话,除了专修天主教历史的学者会移步逐一辩认,很少有人一一看它们,更没人能道得出教皇们的故事来了。廊柱花园 从大殿右边的门出去,你就来到了圣保罗大教堂的廊柱花园,这是1823年火灾中没有被焚毁的珍贵部分。它精美雅致,与教堂前肃静的庭院和空旷的大殿相比,显得更温馨美丽。廊柱花园建于13世纪,是瓦萨莱多的杰作,也是现存的13世纪最典型的建筑与装饰相结合的作品。廊院属阿拉伯科斯马特斯风格,它的结构是这样的:精致秀丽的双排小支柱托起高雅的拱顶,柱子的制作分光滑型、双重型、扭曲型等,一部分的柱身完全是用彩色大理石镶嵌的。这回廊的内侧陈列着许多浮雕碎片和不完整的雕塑,都是从火堆里抢救出来的古物。也许是廊院的异国情调,也许因为它小巧玲珑,这里竟是整座大教堂中最温暖、最有人情味的地方。花园中央的浅盆小喷泉的池底静静地躺着几枚硬币,时时有人弯腰捧起圣水浇湿前额,然后划着十字笑盈盈地离去。栽在草坪四周的是各色玫瑰,几朵浅黄的正在凋零,花瓣落在黑土上显得很安详,它们的身边,一丛深红的花在怒放。忏悔之魂 圣保罗大教堂殿内的忏悔亭的小红灯被点亮了,在这庞大的空间里如同无垠的天空中的几颗弱星。一个老妇人跪在那深色樱桃木雕的小间前,双手托在胸上,显得孤零零的。你望着她布满皱纹的脸和身边的采购袋,猜想她的忏悔也许只是一种寻求宽慰的方式,因为小亭的里头有在耐心地倾听她,一如既往地安抚她,再三表示永远不会抛弃她。安慰和关注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特别是在人生最后一站,许多人会显得无助和孤独。你重又转向后殿的巨型镶嵌画,那上面的天主眉目和善,他望着你,望着在他脚下延伸的直排圆柱,望着向外开着的门,欲语还休,仿佛那句神秘的话永远凝在了他含笑的双唇上。他知道,每一个进到这里的人,只要望着他的眼睛,就能读懂那句话的含义。

Ⅵ 世界上最美的教堂是哪几个

在欧洲,每到一个地方,您所看到的最辉煌、最耀眼、最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建筑无疑是那些各具特色的教堂。欧洲的教堂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体现,更是从一个侧面综合反映了欧洲文化的深刻内涵。不论您在欧洲哪个地方访问或旅游,参观教堂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在欧洲几个国家访问时参观了许许多多的教堂,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世界上最着名的那几座教堂。比如,举世闻名的巴黎圣母院就是一座开欧洲建筑史先河的哥特式天主教堂;“水城”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马可教堂则被大文豪雨果称为世界上最漂亮的教堂;莫斯科红场一侧的瓦西里·博拉仁诺夫教堂同那壮观的钟楼一样,别具一格,引人注目。然而,能够将教堂建筑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的则是位于意大利罗马西北郊梵蒂冈城的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圣彼得教堂。

圣彼得教堂可谓气势恢弘。它座落于圣彼得广场一侧,于1450年开始兴建,1626年最后完成。整座教堂长约200米,最宽处有130余米,从地面到穹窿大圆屋顶顶尖十字架的高度达137米。教堂之大,可同时容纳5万余人。

圣彼得教堂之所以着名,不仅仅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还在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家与艺术家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勃拉芒特和小莎迦洛等大师们的共同杰作。在教堂正门向右拐角处,有米开朗琪罗25岁时的雕塑名作《母爱》,圣母玛丽亚右手紧紧搂着受难后遍体鳞伤的耶稣,左手微微摊开,垂首凝目,悲痛欲绝。而进门靠左是贝尔尼尼雕塑的《圣水钵》,钵呈贝壳状,两个稚嫩顽皮的小天使各捧一边,用云母石雕刻而成。

圣彼得教堂大厅上的穹窿大圆屋顶十分别致,它为米开朗琪罗晚年的建筑杰作,直到他去世后26年才由其他建筑家继续完成。大圆屋顶周长71米,直径42.34米。抬头仰望,圆顶的内壁顶上有色泽艳丽的镶嵌画和玻璃窗,观赏的游人仿佛独立在天穹之下。教堂内还有许多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壁画和雕塑作品,令人们叹为观止。 (作者注:本文对有关圣彼得教堂的介绍,参照并摘录了新华社国际资料编辑组编、新华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的《世界名胜词典》。)

世界上十座最壮美的大教堂

一、圣家赎罪堂

圣家赎罪堂是由西班牙最伟大的建筑设计师高迪设计的,无论你身处巴塞罗那的哪一方,只要抬起头就能看到它。这座教堂从高迪在世时直到现在都在不停地建造,已经一个多世纪了,仍未造完,在它高高的塔顶上仍是布满了脚手架。

圣家赎罪堂

这是一座象征主义建筑,分为三组,描绘出东方的基督诞生、基督受难及西方的死亡,南方则象征上帝的荣耀;它的四座尖塔代表了十二位基督圣徒;圆顶覆盖的后半部则象征圣母玛利亚。它的墙面主要以当地的动植物形象作为装饰,正面的三道门以彩色的陶瓷装点而成。整个建筑华美异常,令人叹为观止,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二、Las Lajas大教堂

这座宏伟的大教堂建于1916年,坐落在位于哥伦比亚境内传说中圣母玛利亚出生的地方。

这里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一位印度妇女背着她的聋哑女儿走在Las Lajas,当她感觉有点累就暂时坐在石头上歇脚,这时她的女儿突然开口说话,说看到一个山洞中有幻影出现。后来,圣母玛利亚怀孕的壁画在洞穴中被发现,并且颜色渗透到岩石中几英寸之深。
三、圣巴索教堂

圣巴索教堂建于1555-1561年,是为纪念伊凡四世攻占喀山和阿斯特拉罕市,并将其并入俄国版图而建。教堂的建筑风格独特:由九座洋葱头型的教堂所组成的建筑群修建在高起的台基上,主教堂高约47米。

四、索菲亚大教堂

索菲亚大教堂的中央穹顶直径33米,是世界上少数大穹顶之一。它的顶点高约60米,高于万神庙。宫廷史官普洛柯比乌斯写道:“当你走进这幢建筑物去祈祷时,你会觉得这项工程不是人力造成的……你会相信上帝也喜欢这个不同寻常的家。”

索菲亚大教堂动用了1万名工匠,耗资折合14.5万公斤黄金。公元537年12月26日,查士丁尼大帝和大主教率领一支庄严的队伍举行落成典礼……15世纪土耳其人灭亡拜占廷帝国之后,把索菲亚大教堂改成了清真寺,在角上加建了呼唤穆斯林们按时举行礼拜的授时塔。

经过多次的十字军战争和土耳其人的破坏,君士坦丁堡宏伟壮丽的建筑摧残殆尽,索菲亚大教堂竟能免于劫难,它是唯一一座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查士丁尼时代的建筑。

五、圣彼得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最初由君士坦丁皇帝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德拉�6�1波尔塔和卡洛�6�1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直到1626年11 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十字架的结构,造型传统而神圣。圣彼得教堂不仅是一座富丽堂皇值得参观的建筑圣殿,它所拥有多达百件的艺术瑰宝,更被视为无价的资产。

圣彼得大教堂

六、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座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6�1德�6�1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

七、雷克雅未克大教堂

雷克雅未克大教堂位于市中心,是该市的地标性建筑。以冰岛着名文学家哈尔格林姆斯的名字而命名,纪念他对冰岛文学的巨大贡献。

该教堂于1940年开始奠基,于六十年代末基本完工。由于经费考教会筹集和信徒捐助,该教堂几乎花了半个多世纪才完工。该教堂设计新颖,为管风琴结构,主厅高30多米,可容纳1200人。主塔高72米,可乘坐电梯上顶楼俯瞰首都全貌。教堂前的西格松雕像是为纪念冰岛独立之父西格松(Leifur Eiriksson) 而建。

八、罗马千禧教堂

罗马千禧教堂是由美国建筑师理查迈尔(Richard Meier)设计的,并于2003年完工。它高57~90尺不等,如船帆状的三片白色弧墙,层次井然地朝垂直与水平双向弯曲,似球状的白色弧墙曲面。

九、朗香教堂

这是一座位于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超常变形,怪诞神秘,如岩石般稳重地几立在群山环绕的一处被视为圣地的山丘之上。

朗香教堂的屋顶东南高西北低,显出东南转角挺拔奔昂的气势,这个坡度很大的屋顶有收集雨水的功能,屋顶的雨水全部流向西北水口 ,经过一个伸出的泻水管注入地面的水池。教堂的三个竖塔上开有侧高窗。它以一种奇特的歪曲的造型隐寓超常的精神。

十、水晶大教堂

[洛杉矶水晶大教堂始建于1980年,历时12年完成,可容纳近万名信徒进行礼拜活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之一。

Ⅶ 世界五大教堂

一、圣索菲亚大教堂

罗马帝国于公元395年结束强盛时代,当年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后来称为拜占庭帝国.由于拜占庭帝国处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聚敛财富,形成一个强盛国家.拜占庭从西罗马帝国学来了很先进的混凝土技木,又从东方的波斯帝国等地学来穹顶技木,创造了一科全新的穹顶形式建筑,还从印度等地学来镂刻和彩色大理石加工技术进行精细装饰,经过不断锤炼,拜占庭建立了圣索菲大教堂.这是当时世界建筑的精品.可惜的是这世界珍品在第一世纪末的一次地震被破坏,现在的仿制品,比原创略小,但其技术含量和精美装饰也是与其前身相媲美的。

二 圣路易大教堂

位于美国新奥尔良法区的杰克逊广场.它的建造经历多受磨难:1718年建造,1723年遭飓风破坏,重建后又于1788年被烧毁,以后又重建,19世纪40年代进行加固,其间中厅又突然倒塌,直至1851年才竣工.100多年的反复修造,使该教堂经受考验.该堂为混凝土结构,塔楼座落在教堂主建筑之上,配楼呈两边。精加工的大理石圆柱和地面材料,以及各种雕塑、壁画等艺术品组成的成穹顶形的建筑,显得富丽堂皇,是美国最美、最谐调的建筑之一。

三 圣约翰大教堂

纽约圣约翰大教堂,为美国主教制教会(圣公会)主教座堂。世界第三大教堂。位于纽约曼哈顿第110 街和第113 街的阿姆斯特丹大道。这是一座建筑时间最长的教堂。
全教堂占地面积为112400平方米,全长182米,主建筑全部为石结构,包括大门、门廊、主厅、中厅、小教堂、唱诗楼、主祭坛、施洗室、展览厅等。主厅最高点达54米,内拱顶高为37米,宽44米,两边有53 根大圆石柱分四排排列,把主厅两侧分为14 个区,各区各自供奉与之有关的圣徒。主厅墙上挂有与《圣经》故事有关的几幅巨大的出自名家之手的织锦。规模之大世界罕见。主建筑的中心竖立一座与真人一般大小的耶稣像。该堂目前向各民族、各种族的信徒开放。

四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完全体现世俗风格的宗教建筑.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西北角,一个面积只有0.44平方千米、人口只有700的国家叫梵蒂冈,但它是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不计其数。

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称老圣彼得大教堂,于西元326年落成。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并于是1506年破土动工。重建时间达120年,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称新圣彼得大教堂。1870年以来的重要宗教仪式均在此举行。

圣彼得大教堂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总面积2.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教堂内最惹人注意的雕刻艺术杰作主要有三件,一是米开朗琪罗24岁时雕塑作品。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转手,二是贝尔尼尼的雕制的青铜华盖,三是圣彼得宝座,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后经考证为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所赠送。

站在穹窿顶下抬头上望,你会感到大堂内的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穹顶周长71米,为罗马全城的最高点。从教堂内出来,在教堂左侧有一个由卫兵队的成员。他们身穿的别致制服500年不变,手中的长戈也是15世纪的产品.

五 圣马可大教堂

圣马可教堂位于意大利威尼斯市圣马可广场东面。它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同时也是集拜占庭式建筑、伊斯兰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式各种风格于一体的综合建筑艺术的杰作。教堂始建于829年,原为存放耶酥门徒圣马可遗体的纪念建筑,976年在反对总督的群众暴动中教堂被烧.后复修于1071年完成.圣马可教堂也是一座博物馆,藏有大量雕刻、雕塑作品、镶嵌画及礼仪用品。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着名的历史建筑,曾有“世界上最美的教堂”之称。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612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82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67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532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64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8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246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558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26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