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犀是什么虫
① 西班牙犀头是一种什么动物
西班牙犀头的自制
我希望你还记得神圣甲虫,它消耗掉它的时间,做成即可以当食物,又可以当梨形
窝巢的基础的圆球。
我已经指出,这种形状对于小甲虫的利处和害处,因为圆形是顶好的形状,可以保
存好食物使其不干也不硬。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这种甲虫的工作,我开始怀疑我极力赞扬它的本能,或许是我估
计错误了。它们是否真的关心它们的小幼虫,并且替它们预备下最柔软最合适的食物呢?
甲虫做球是它们自己的职业啊!它要继续在地底做球不是很奇怪吗?一个动物生着长而
弯的腿,用它把球在地上滚来滚去是很便利的。无论在那里,自然要从事自己所喜欢的
职业。自己想干的工作,就一定要干好,只有这样才能在自然界中求生存,才能在大自
然中繁衍后代,一代一代地生存下去。
它并不顾及它自己的幼虫,或许它做成梨形的外壳这件事仅仅是碰巧了而已。
为了要圆满地解决这个疑难问题,我还观察过一种清道的甲虫,在它的日常工作中,
它非常不熟悉做球这种工作。可是,到了产卵期,它突然改变了以往的习惯,将自己储
存的所有食物都统统做成圆圆的一个团。这一点表明这不仅仅是习惯而已,而是真的关
心它的幼虫,因而选择圆形的球做为它的窠巢。
如今,在我的住所附近,就有这样一种甲虫。它是甲虫中最漂亮的,个子最大的。
虽然不如神圣甲虫那么魁伟,它的名字就是——西班牙犀头。
它最显着、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它胸部的陡坡和头上长的角。
这种甲虫是圆的,而且很短,当然也就不适合做神圣甲虫所做的那些运动。它的腿
不足以供做球使用。稍有一点点惊扰,它的腿就本能地卷缩在自己身体的下面,它不像
一个勇敢者,也不像神圣甲虫那样,有一个勇敢者的气魄。
它们一点也不像搓滚弹丸的工具,它们那种发育不全的形象,表明它们缺乏挖掘性,
这足以使我们清楚它是不能带着一个滚动的圆球走路的。
的确,犀头的性格很不活泼。有一次,在夜里,或在黄昏的月光下,它寻找到食物,
就在原来的地点挖开一个洞穴。它的这种挖掘草率的很,其最大的也只能藏下一个苹果。
在这里,它逐渐堆下刚刚才找来的食品和食料,至少一直要堆积到洞穴的门口。
它的大量的食物要堆积为不成形的一大堆,这就足以证明这个犀头的贪食、贪吃和
馋嘴了。食物能够吃多长的时间,它自身也就在这地底下待多长时间,一直待到吃完所
存的食物为止。
等它把所有存储的食物全都吃完以后,它的食品仓库空了,它这才又重新跑出来,
再去寻找新鲜的食物,然后再另挖掘一个洞穴,重复它那种存了吃,吃了再出来找的周
期性运动。
实实在在地说,它只不过是一个清道夫,是一个肥料的收集者而已。总之,它没有
什么特别的本事,是一个平庸之虫。
对于搓捏圆球的技术,它明显表现出特别的外行。而且,它的短而笨的腿,也极其
的不适合干这种技术性的工作。
在五六月之间,产卵的时候到了,这个昆虫则变成了非常擅长于选择最柔软的材料,
选择最舒适的环境,为它顺利产卵打下一个良好环境的能手了。
它开始为它的家族制做食物,只要在一个地方找到,如果它认为是最好的,它立刻
就把它们埋在地下,它从不旅行,从不搬运,从不做任何添加配制工作,也从不进行再
加工。
然而,我看到这个洞穴,比它自己吃食的临时的洞穴,挖掘得更宽大一些,而且建
筑得也比较精细。
我觉得在这种野外的环境里,要想仔细观察犀头的一些生活习惯,以及它的生长过
程,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后来我就将它放到我的昆虫屋里面,这样,我可以更加认真、
更加仔细地观察。这为我自己提供了许多的方便。
起初,这个可怜的昆虫,因为被我俘虏了,所以有一些胆怯,它可能认为大难即将
来临。当它做好了洞穴以后,自己出入洞穴时,也还是提心吊胆,唯恐自己被再次伤害
了一样。然而从这以后,它也就逐渐的胆壮起来,在一夜之间,将我提供给它的食物全
部储存起来了。
在一个星期快要过去的时候,我掘起昆虫屋中的泥土。我发现,我见过的它储存食
物的洞穴显现出来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厅堂,一个很大的仓库。它的屋顶并不很整齐,
四壁也是很普通的,地板差不多是平平坦坦的。
在一个角上,找个圆孔,从这里一直通往倾斜的走廊,这个走廊一直通到土面上。
这个房子——这个昆虫的别墅——用新鲜的泥土掘成的一个大洞。它的墙壁,曾经被很
仔细的压过,很认真地装饰过。这也就足以抵抗我在做试验时所引起的地震了。并且很
容易就能看到这个昆虫以及它所有的技能,它不遗余力,用尽所有的掘地力量,来做一
个永久的家。可是它的餐室却仅仅是一个土穴,墙壁做的也不那么坚固。
当它从事这个大型建筑的建设的时候,我想,它的丈夫,或者是它的伴侣一定会来
帮助它的,至少我常常看见它和它的丈夫一同待在一个洞穴里。我也相信这个帮助会使
它的妻子更加勤快,丈夫和妻子可以一起收集并储存食物。因为夫妻二人同做一件事情,
同干一件工作,自然要快得多,至少比一个人干事要快得多,但是等到屋子里储备满了,
足够它生活以后,它的丈夫也就隐退了。这位丈夫就跑回到土面上来,到别的地方去安
身了。它对这个家庭应做的工作,应尽的职责也就全部结束了,尽到了一个丈夫应尽的
职责,就此结束了对这个家庭的义务。
那么,在许多食物放下去的土屋中,我所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呢?是一大堆小土块,
互相堆叠在一起吗?但是,一点儿都不对。实际上不是想象中的样子。我只看到单独的
一个很大的土块,除掉一条小路以外,储存食物的那一个屋子,全都被塞满了。
这种圆堆块没有一定的形状,有的大小像吐绶鸡的蛋,有的像普通的洋葱头。有的
是差不多是完整的圆形。这使我想起了荷兰的那种圆形硬酪。有的是圆形而上部微微有
点突起。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其表面都是很光滑的,呈现出精致的曲线。
这位母亲,不辞辛苦地一次一次地带去很多很多的材料,收集在一起并搓成一个大
团。它的做法是,捣碎这许多的小堆,将它们合在一起,并把它们揉合起来,同时也踩
踏它们。有好几回我都曾经见到它在这个巨大的球顶上。当然,这个球要比神圣的甲虫
做的那个大得多,两个互相比较一下,后者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弹丸而已。它也有时在约
四寸直径的凸面上徘徊,它敲它、拍它、打它、揉它、含它,使它变得坚固而且平坦。
我只有一次见过如此新奇的景观,而且只有一次。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但是当它一
见到我的时候,立刻就滚到弯曲的斜坡下不见了。它发现,它的所做所为已被人注意到
了,完全暴露身份和目标,所以它就逃之大吉了。
我得力于一排墨纸盖住的玻璃瓶,在这里我发现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
第一我发现了这个大球的雕饰过程——常常是很整齐的,无论其倾斜程度的差异如
何——这并不是由于搓滚的方法而形成的。
事实上我已经知道,这么大的体积决不能滚进这个差不多已经被塞满了的洞里去。
而且这个昆虫的力量也不足以移动这么大堆的东西。
我每次到瓶边观察时,所得到的证据都是一个样子的,我常常看到母虫爬到球顶上,
看看这里、又看看那里,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它轻轻地敲,轻轻地拍,尽量使之光
滑,似乎没有见过它有想移动这个球的意思。
事实明确地证实,制球是并不采用搓滚的方法的。
最后已经准备好了。这就像面包工人将面粉团分成许多许多的小块,每一块将来都
将成为面包。这犀头甲虫也是一样的做法。它用头部锋利的边缘,及前爪的利齿,划开
圆形的裂口,从大块上随意割下小小的一块来。在做这次工作的时候,一点犹豫都没有,
也不重复改做一下。它从不在这里加上一点,或者在那里去掉一点。直接了当,只要一
次切割,它就得到适当的一块了。
其次,就是如何使球有一定的形状。它竭力将球抱在那双短臂之间,叫人看起来它
很不适于做这项工作的,只用压力把它做成圆块。它很庄严、很正重地,在不成形的一
块食物上爬上爬下,向左爬,向右爬,向前爬,向后爬,不停地爬,耐心地一再触摸,
最后经过二十四小时以上的工作,终于有棱有角的东西变圆了,像成熟的梅子一样大小。
在它狭小的技术操作室里,简直就没有什么余地可以自由地转动一下了。这位又矮
又胖的艺术家完成此项工作,竞然会没有动摇它的底面。但是经过相当的时间与耐力以
后,它竟然做成了确实适当的圆球。从如此笨拙的工具与有限的地位而论,这看来似乎
是不可能的。
它亲切有味地用足摩擦圆球的表面,再经过很长的时间,最后它终于满意了。然后,
它爬到圆顶上面,慢慢地压,压出一个浅浅的穴来,就在这个盆样的孔穴里它产下一个
卵。
于是,它非常当心,非常精细地把这个盒子的边缘合拢起来,以遮盖它产下的那个
卵,再把边缘挤向顶上,使之略略尖细而突出。最后,这个球就做成椭圆形的了。
这个昆虫于是又开始从事第二个小块的工作,制造的方法完全相同。余下的,又重
新做第三个乃至第四个,你当然记得,神圣甲虫用很熟悉的方法只做一个梨形的巢。
它的洞穴中隐藏着三四个蛋形的球,一个紧靠着一个,而且组合、排列都很有规则,
细小的一端全都朝着上面。
它经过长期的工作以后,谁都要以为它也像神圣的甲虫一样,跑出来寻找自己的食
物去了。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它没有那样做。它没有跑出去,也没有去寻找食物,
而是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守着,并且自打它钻入地下以后,它一点食物也没有吃过,它像
宇宙间任何母亲一样,一样的无私,一样的奉献。对自己的子女只有爱护、关怀与牺牲。
它没有,而且也不肯去碰一碰那为自己的子女预备下的食物。它宁愿自己挨饿,宁
愿自己受痛苦,也不愿意自己的小幼虫将来感受到一点儿痛苦,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奉献
精神啊:在昆虫的世界里也充分体现了母爱是最伟大的。
它不出去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看守这几个为子女建筑下的摇篮。因为这是这个家族
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这是它们的房子,是它们的小别墅,是它们生活在世上的惟一栖
身的地方。因而要仔细地看护它。
神圣的甲虫的梨正是因为母亲的离开,而遭到损坏的,当母亲离开不久,梨就已破
裂开了。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后,就不成形状了,就这样,一个家被毁掉了。
但是这个甲虫的蛋,可以保存完好,并长时间地保存,因为它有母亲的关心爱护,
母亲的一份责任感,才使它们的蛋完好地保存下来。
它从这一个跑到那一个上,再从那一个跑到另一个上,看看它们,听听它们,唯恐
它们有什么闪失,受到了什么外来的侵害。就像人类母亲对自己怀里的婴儿一样,关怀
得无微不至。这小甲虫真是一个好母亲。
它修补这一处,然后又修补那一处,生怕它的小幼虫受到什么干扰,受到外来的欺
辱。我们的眼睛看不出什么不足的地方,它虽然很笨拙而且有角,有足,但是在黑暗中
竟然比我们的视觉在日光中还要灵敏,还要看的清楚,这一点我们可以感觉的到。只要
有细微的破裂,它立刻就会跑过去,赶紧地修补一下,惟恐空气会透进去,干掉它的卵。
它在摇篮当中狭窄的过道里跑出跑进,为的是保护它的卵,它仔细观察,认真巡视,
假如我们打扰它,破坏它正常的生活,它就立刻用体尖抵住翼尖壳的边缘,做出柔软的
沙沙之声,如同和平的鸣声,又像发出强烈的抗议一般。
它就是这样,辛辛苦苦地关心着它的摇篮。有时候它实在困了,也会在旁边睡上一
小会儿,但时间不会太长的,只是打一会儿盹而已,决不会高枕无忧的睡上一大觉。这
位母亲就是这样在看守它的卵,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一颗心。
犀头在地下室中,有着一个昆虫所稀有的特点,那就是照顾自己家庭的快乐。这是
多么伟大的母爱呀!这是一个奉献者的自豪。
它在自己弄下的缺口处。听见它的幼虫在壳内爬动,争取自由。当这个小囚犯,伸
直了腿,弯曲了腰,想推开压在自己头上的天花板时,它的母亲会意识到,小幼虫一天
天长大了,要独立生活了,该自己去世界上闯荡一番了。这位小幼虫自己出来,感受自
由与生命的美好。
即然有建造修理的本领,为什么不能打碎它呢?然而我不能做出肯定的回答,因为
我没有见到过这种事情发生。或许可以说这个母虫,被关在无法逃脱的玻璃瓶子里,所
以它一直守在巢中,因为它没有任何行动的自由。不过,假使如此,它对摩擦工作与长
时间的观察难道不感到焦急吗?这个工作显然对于它很自然,形成了它已经习惯了的一
部分生活了。
假如它急切的想恢复自由,它当然要在瓶中爬上爬下,毫无休止地忙碌。但是,我
只看见它常常是很平静的,也很安心地待在它的圆球旁。
为了要得到确切的第一手资料,为了得到确切的真象,所以我随时去察看玻璃瓶中
的现象如何。
如果它要休息,它可以任意的钻入沙土中,到处都可以隐藏它的身体,如果需要饮
食,也可以出来取得新鲜食物,然而既不是休息,也不是日光与饮食,可以便它离开它
自己的家族片刻。它只坐镇在那里,直到最后一个圆球破裂开,我常见它总是坐在摇篮
旁边的,那分安静,那分重担在肩的责任感很让我感动。
大概有四个月的时间,它不吃任何食物,它已不像最初为了照顾家族时那么贪嘴了,
而这时它竟然对于长时间的坐守,有非常惊人的自制力了。
母鸡伏在它的蛋上,忘记饮食数星期以后,自己的蛋才变成小鸡,然而犀头却要忘
记饮食达到一年的三分之一那么久。
夏天过去了。人类和牲畜都很希望下几场雨,终于下来了,地上积了很深的水。
于是,在我们布罗温司酷热干燥、生命不安的夏季过后,我们有凉爽的气候来使它
复活了。
石南开放了它的红色钟形的花,海葱绽放穗状的花朵,草莓树的珊瑚色果子也已经
开始变软了,神圣甲虫和犀头也裂开外层的包壳,跑到地面上来,享受一下一年来最后
这几天的好天气了。
刚刚解放出来的犀头家族,与它们的母亲一起,逐渐地来到地面。大概有三四个,
最多的是五个。
公的犀头生有比较长的角,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
母的犀头与母亲则很难分别。因此它们之间,很容易混淆。
不久,又有一种突然的改变发生了。从前牺牲一切的母亲,现在对于家族的利益,
已不再那么关心了。
自此它们各自开始管理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利益了。它们彼此之间也就不相互照应了。
目前虽然母甲虫对家族漠不关心,但我们都不能因此而忘记它四个月来辛辛苦苦的
看护,除掉蜜蜂、黄蜂、蚂蚁等外来的干涉和侵犯。自己能养儿育女,关心它们的健康,
直到长成之后,据我所知,再没有别的昆虫能够做到这些了。
它独自一个毫无外来帮助,为每个孩子预备摇篮似的食物,并且尽心修补,以防止
其破裂,使摇篮十分安全。这是一个母亲无私的奉献。
它的情感如此的浓厚与执着,使它失掉了一切的欲望和饮食的需要。
在洞穴的黑暗里看护它的骨肉达到四个月之久。细心地看护着它的卵。
它在的子女们未得到解放出来之前,它决不恢复户外的快乐生活。
我们竟从田野中愚蠢的清道夫身上,看到最深切的关于母性本能的例子,不禁对这
种小昆虫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参考来自:《昆虫记》
② 西班牙犀头和屎壳郎有什么区别
西班牙犀头和屎壳郎是两个不同的生物。
西班牙犀头是独角仙,是一种金龟子科、叉犀金龟属昆虫;屎壳郎是蜣螂的俗称,属于金龟科蜣螂亚科。
独角仙的体长约30-50毫米左右,体呈长卵圆形,体表背面比较光滑或微带茸毛。
③ 西班牙犀牛昆虫,生活习性
犀牛甲虫(Phileurus didymius)隶属于鞘翅目。多分布于热带地区,尤以中美洲、南美洲种类最为丰富,非洲和大洋洲种类较多,亚洲种类相对较少。在我国云南已发现有7属12种。
头部和前胸背板大多有明显突出的分叉角,形似犀牛角,故得名。包括尖角在内的体长可达到6英寸以上(约合15厘米),而且力量惊人。
其中突背蔗龟、橡胶犀金龟、双叉犀金龟俗称独角仙。
犀牛甲虫(Phileurus didymius)隶属于鞘翅目,在世界上广泛分布。尽管中国犀金龟种类不多,仅占世界己知种的2.5%左右,对其分类学及地理分布的研究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经济价值,也可为害虫防治及益虫利用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特征
犀牛甲虫属于金龟子科,这个科的许多动物都特别强壮,有的能滚动巨大的粪球,有的可以杀死别的昆虫。但是犀牛甲虫应该是最强壮的:有人做过实验,一只犀牛甲虫能把自身体重850倍的重量举到背上,远远超过了一只大象的相对力量[1]。
习性
犀牛甲虫着称昆虫界的绝非它们的体长,而是惊人的力量,它们的外壳可承受相当于自身体重850倍的重量。犀牛甲虫只以蔬菜为食,并不具有攻击性。但到了交配季节与其它雄虫上演“夺妻大战”时,平时不具有攻击性的犀牛甲虫也会成为凶猛的斗士。
共5张
犀牛甲虫
生态环境
成虫喜欢夜晚在有光亮的地方或是橡树林边飞行,或在居民区附近(园艺堆肥、厩肥)活动。幼虫在腐烂的植物里、枯叶堆或树洞里、堆肥里发育。幼虫是很大的白色蛴螬,长度可达11厘米,发育过程要经历4~8周。蛹期在幼虫用分泌物结成的外壳中进行。成虫主要靠植物分泌物为食[
④ 在昆中记中西班牙犀牛是什么昆虫
犀牛甲虫着称昆虫界的绝非它们的体长,而是惊人的力量,它们的外壳可承受相当于自身体重850倍的重量。犀牛甲虫只以蔬菜为食,并不具有攻击性。但到了交配季节与其它雄虫上演“夺妻大战”时,平时不具有攻击性的犀牛甲虫也会成为凶猛的斗士。
⑤ 《昆虫记》中20种动物的简介
《昆虫记》中20种动物如下:
1、石蚕 2、蜣螂 3、蝉 4、泥水匠蜂 5、螳螂 6、蜜蜂、猫和红蚂蚁 7、矿蜂 8、萤 9、被管虫 10、樵叶蜂11、采棉蜂和采脂蜂 12、西班牙犀头13、蚱蜢 14、黄蜂15、蛴螬 16、蟋蟀17、赤条蜂 18、捕蝇蜂 19、寄生虫20、松毛虫。
一、石蚕:属石蚕蛾科。外形特点:头部及前胸背板黑色,翅膀褐色,停栖时呈屋脊状,各脚细长。生活习性:幼虫为水栖性,会吐丝将溪流水中的石块 、细砂、枯枝等黏结成巢,每一个种类都有特定的巢型,成虫生活于溪流附近,栖息量很多。
二、蜣螂俗称屎壳郎,属鞘翅目金龟子科。外形特点:体黑色或黑褐色,大中型昆虫。生活习性: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现象进行定位,以帮助取食。有一定的趋光性。
三、蝉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半翅目,蝉科的一类生物。外形特点:蝉有两对膜翅,形状基本相同,头部宽而短,具有明显突出的额唇基;视力相当良好,复眼不大,位于头部两侧且分得很开,有3个单眼。触角短,呈须状。
生活习性: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有一对强壮的开掘前足。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
四、舍腰蜂也称为金腰蜂(泥水匠蜂)外形特点:头部有两只触角,触角末端向外弯曲,胸部圆柱状,尾部细长末端有膨胀,后四脚偏长。
生活习性:屋子旁边,主要会选择一个能够暴露在夏日里的炎热之下的地点。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够有一只大一点儿的火炉,还要有一些能够燃烧使用的柴火。已经变得乌黑的天花板、木缝、烟筒等。比如说,在养花房里,在厨房里等。
五、螳螂外形特点:体长一般55到105毫米,非洲的螳螂是世界最大的,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
生活习性:肉食性,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
(5)西班牙犀是什么虫扩展阅读:
《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在该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其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⑥ 西班牙犀头是不是天牛
不是的啊,亲。
⑦ 昆虫记西班牙犀头特点
摘要 西班牙犀头分雄性和雌性两种,雌性西班牙犀头在昆虫界是位最有爱心的母亲。它一心培育着儿女,它不会去碰那些给自己子女做的佳肴,而是在耐心地等待自己子女的出现。在昆虫界中,它是个头最大的、最漂亮的,但它不像屎壳郎那样勤劳。西班牙犀头的性格很迟钝。
⑧ 昆虫记中的15种昆虫的名字是什么
1螙蠧 蛀蚀器物的虫子;2 鲣鱼 属鲈形目,也叫松鱼; 3 鲣鸟 大鲣鸟属是温带海鸟,包括北大西洋的憨鲣鸟,南非的开普鲣鸟和澳新地区的澳洲鲣鸟; 4 蛞蝓:kuò yú 又称水蜒蚰,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称蜒蚰,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5蚋:ruì 小蚊。又名沙蚊; ...... 记载了: 小蝌蚪、石蚕、水甲虫、豉虫、水蝎、蜣螂、甲虫、蝉、舍腰蜂、螳螂、
蜜蜂、猫、红蚂蚁、矿蜂、萤、被管虫、 樵叶蜂 、采棉蜂、采脂蜂 、西班牙犀头、恩布沙、白面孔螽斯、黄蜂、 蛴螬、蟋蟀 、赤条蜂 、西西斯、 捕蝇蜂 、寄生虫、碧蝇、 松毛虫、 卷心菜毛虫 、孔雀蛾、 找枯露菌的甲虫
条纹蜘蛛、 狼蛛 、克鲁蜀蜘蛛 、迷宫蛛、 蟹蛛
⑨ 《昆虫记》中20种动物的简介 名字+外形特点+习性
1.孔雀蛾
是一种长得很漂亮的蛾.它们中最大的来自欧洲,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脖子上有一个白色的领结,翅膀上洒着灰色和褐色的小点儿.横贯中间的是一条淡淡的锯齿形的线,翅膀周围有一圈灰白色的边,中央有一个大眼睛,有黑得发亮的瞳孔和许多色彩镶成的眼帘,包括黑色、白色、栗色和紫色的弧形线条.这种蛾是由一种长得极为漂亮的毛虫变来的,它们的身体以黄色为底色,上面嵌着蓝色的珠子.它们靠吃杏叶为生.一共有多少蛾子?这个房间里大约有二十只,加上别的房间里的,至少在四十只以上.四十个情人来向这位那天早晨才出生的新娘致敬——这位关在象牙塔里的公主! 在那一个星期里,每天晚上这些大蛾总要来朝见它们美丽的公主.那时候正是暴风雨的季节,晚上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们的屋子又被遮蔽在许多大树后面,很难找到.它们经过这么黑暗和艰难的路程,历尽困苦来见它们的女王. 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连那凶狠强壮的猫头鹰都不敢轻易离开巢,可孔雀蛾却能果断地飞出来,而且不受树枝的阻挡,顺利到达目的地.它们是那样的无畏,那样的执着,以至于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它身上没有一个地方被刮伤,哪怕是细微的小伤口也没有.这个黑夜对它们来说,如同大白天一般. 孔雀蛾一生中唯一的目的就是找配偶,为了这一目标,它们继承了一种很特别的天赋:不管路途多么远,路上怎样黑暗,途中有多少障碍,它总能找到它的对象.在它们的一生中大概有两三个晚上它们可以每晚花费几个小时去找它们的对象.如果在这期间它们找不到对象.那么它的一生也将结束了. 孔雀蛾不懂得吃.当许多别的蛾成群结队地在花园里飞来飞去吮吸蜜汁的时候,它从不会想到吃东西这回事.这样,它的寿命当然是不会长的了,只不过是两三天的时间,只来得及找一个伴侣而已
2.卷心菜毛虫
卷心菜几乎可以说是我们所有的蔬菜中最为古老的一种,我们知道古时候的人就已经开始吃它了.而实际上在人类开始吃它之前,它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很久很久,所以我们实在是无法知道究竟是什么时候,它出现了,又是什么时候人类第一次种植它们,用的又是什么方法.植物学家告诉我们,它最初是一种长茎、小叶、长在滨海悬崖的野生植物.历史对于这类细小的事情的记载是不愿多花笔墨的.它所歌颂的,是那些夺去千万人生命的战场,它觉得那一片使人类生生不息的土地是没有研究价值的.它详细列举各国国王的嗜好和怪癖,却不能告诉我们小麦的起源!但愿将来的历史记载会改变它的作风.
我们对于卷心菜知道得实在太少了,那实在有点可惜,它的确算得上一种很贵重的东西.因为它拥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不仅是人类,就是别的动物也都与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有一种普通大白蝴蝶的毛虫,就是靠卷心菜生长的.它们吃卷心菜皮及其一切和卷心菜相似的植物叶子,像花椰菜、白菜芽、大头菜,以及瑞典萝卜等,似乎生来就与这种样子的莱类有不解之缘.
它们还吃其它一些和卷心菜同类的植物.它们都属于十字花科--植物学家们这样称呼它们,因为它们的花有四瓣,排成十字形.白蝴蝶的卵一般只产在这类植物上.可是它们怎么知道这是十字花科植物呢?它们又没有学过植物学.这倒是个谜.我研究植物和花草已有五十多年,但如果要我判定一种没有开花的植物是不是属于十字花科,我只能去查书.现在我不需要去一一查书了,我会根据白蝴蝶留下的记号作出判断--我是很信任它的.
白蝴蝶每年要成熟两次.一次是在四五月里,一次是在十月,这正是我们这里卷心菜成熟的时候.白蝴蝶的日历恰巧和园丁的日历一样.当我们有卷心菜吃的时候,白蝴蝶也快要出来了.
白蝴蝶的卵是淡橘黄色的,聚成一片,有时候产在叶子朝阳的一面,有时候产在叶子背着阳光的一面.大约一星期后,卵就变成了毛虫,毛虫出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卵壳吃掉.我不止一次看到幼虫自己会把卵壳吃掉,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我的推测是这样的:卷心菜的叶片上有蜡,滑得很,为了要使自己走路的时候不至于滑倒,它必须弄一些细丝来攀缠住自己的脚,而要做出丝来,需要一种特殊的食物.所以它要把卵壳吃掉,因为那是一种和丝性质相似的物质,在这初生的小虫胃里,它比较容易转化成小虫所需要的丝.
不久,小虫就要尝尝绿色植物了.卷心菜的灾难也就此开始了.它们的胃口多好啊!我从一颗最大的卷心菜上采来一大把叶子去喂我养在实验室的一群幼虫,可是两个小时后,除了叶子中央粗大的叶脉之外,已经什么都不剩了.照这样的速度吃起来,这一片卷心菜田没多少日子就会被吃完了.
这些贪吃的小毛虫,除了偶尔有一些伸胳膊挪腿的休息动作外,什么都不做,就知道吃.当几只毛虫并排地在一起吃叶子的时候,你有时候可以看见它们的头一起活泼地抬起来,又一起活泼地低下去.就这样一次一次重复着做,动作非常整齐,好像普鲁士士兵在操练一样.我不知道它们这种动作是什么含义,是表示它们在必要的时候有作战能力呢,还是表示它们在阳光下吃食物很快乐?总之,在它们成为极肥的毛虫之前,这是它们唯一的练习.
吃了整整一个月之后,它们终于吃够了.于是就开始往各个方向爬.一面爬,一面把前身仰起,作出在空中探索的样子,似乎是在做伸展运动,为了帮助消化和吸收吧.现在气候已经开始转冷了,所以我把我的毛虫客人们都安置在花房里,让花房的门开着.可是,令我惊讶的是,有一天我发现,这群毛虫都不见了.
后来我在附近各处的墙脚下发现了它们.那里离花房差不多有三十码的距离.它们都栖在屋檐下,那里可以作为它们冬季的居所了.卷心菜的毛虫长得非常壮实健康,应该不十分怕冷.
就在这居所里,它们织起茧子,变成蛹.来年春天,就有蛾从这里飞出来了.
听着这卷心菜毛虫的故事,我们也许会感到非常有趣.可是如果我们任凭它大量繁殖,那么我们很快就会没有卷心菜吃了.所以当我们听说有一种昆虫,专门猎取卷心莱毛虫,我们并不感到痛惜.因为这样可以使它们不至于繁殖得太快.如果卷心菜毛虫是我们的敌人,那么那种卷心菜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了.但它们长得那样细小,又都喜欢埋头默默无闻地工作,使得园丁们非但不认识它,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它,即使他偶然看到它在它所保护的植物周围徘徊,他也决不会注意它,更不会想到它对自己会有那么大的贡献.
我现在要给这小小的侏儒们一些应得的奖赏.
因为它长得细小,所以科学家们称它为"小侏儒",那么让我也这么称呼它吧,我实在不知道它还有什么别的好听一点的名字.
它是怎样工作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吧.春季,如果我们走到菜园里去,一定可以看见,在墙上或篱笆脚下的枯草上,有许多黄色的小茧子,聚集成一堆一堆的,每堆有一个榛仁那么大.每一堆的旁边都有一条毛虫,有时候是死的,看上去大都很不完整,这些小茧子就是"小侏儒"的工作成果,它们是吃了可怜的毛虫之后才长大的,那些毛虫的残尸,也是"小侏儒"们剥下的.
这种"小侏儒"比幼虫还要小.当卷心菜毛虫在菜上产下橘黄色的卵后,"小侏儒"的蛾就立刻赶去,靠着自己坚硬的钢毛的帮助,把自己的卵产在卷心菜毛虫的卵膜表面上.一只毛虫的卵里,往往可以有好几个"小侏儒",跑去产卵.照它们卵的大小来看,一只毛虫差不多相当于六十五只"小侏儒".
当这毛虫长大后,它似乎并不感到痛苦.它照常吃着菜叶,照常出去游历,寻找适宜做茧子的场所.它甚至还能开展工作,但是它显得非常萎靡、非常无力,经常无精打彩的,渐渐地消瘦下去,最后,终于死去.那是当然的,有那么一大群"小侏儒"在它身上吸血呢!毛虫们尽职地活着,直到身体里的"小侏儒"准备出来的时候.它们从毛虫的身体里出来后就开始织茧,最后,变成蛾,破茧而出.
3. 蟹蛛
蜘蛛目蟹蛛科的通称.多数种类头胸部和腹部短宽,步足向左右伸展,能横行,宛如螃蟹.蟹蛛全球约1800种.不结网,常静伏花草丛中等候捕食过往的昆虫.卵袋产于叶面或树干上,雌蛛常伏在卵袋上守护,但通常在幼蛛孵出前死去,常见的有三突花蛛和鞍形花蟹蛛.多生活在花草丛或豆田中,或在靠近豆田的棉田、麦田中捕食害虫.澳大利亚的蟹蛛,子女会吃掉自己的母亲.小蟹蛛一旦破卵而出,就开始吸吮母蟹蛛的腿,直到母亲完全干涸. 蜘蛛目(Araneida)蟹蛛科(Thomisidae)蜘蛛,形状像蟹,也能像蟹那样横行或倒退.世界性分布,美国有125种左右.灰或褐色,长约12公厘(0.5吋).不结网而埋伏以静候猎物.如花上的弓足花蛛(Misumena vatia),白或黄色,腹侧有红条纹.能在数天内改变体色以与花的颜色相配合.有几种生活在树皮上或下.花蛛属(Misumena)及Misumenoides属在北美常见,分布于开阔地的篱笆或植物上.扁蛛科(Platoridae)、异足蛛科(Heteropodidae)及拟扁蛛科(Selenopidae)的一些种有时亦俗称蟹蛛.
4. 狼蛛
蜘蛛的一种,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动物,能捕杀害虫,是有益动物.平时过着游猎生活,一到繁殖季节,雄狼蛛总是百般讨好雌蛛,大献殷勤. 狼蛛求偶时,先纺织一个小的精网,把精液撒在上面,然后举着构造特殊的脚须捞取精液,含情脉脉地靠近雌蛛.在靠近雌蛛前,雄蛛在远处不断地挥舞脚须,若雌蛛伏着不动,雄蛛才得以靠近雌蛛进行交配,雄蛛用脚须把精液送进雌蛛的受精囊中.一旦交配完成,它就会被凶残的雌蛛吃掉,成了短命的“新郎”. 虽然雌狼蛛嗜杀成性,但抚养子女却体贴入微.它产卵前先用蛛丝铺设产褥,将卵产上后又用蛛丝覆盖,做成一个外包“厚丝缎”,内铺“软丝被”的卵囊,以防风避雨.为了防止意外,狼蛛干脆把卵囊带在腹部下面,用长长的步足夹着它随身带走. 小狼蛛出世后,雌蛛更是爱护备至.幼儿纷纷爬上母亲的背部或腹壁,由母亲背着到处巡游、狩猎.这样,要持续到幼蛛第二次蜕皮后,雌蛛才肯放心地让它们离开自己,各自谋生.
5.红蚂蚁
中文名: 红蚂蚁 拉丁学名: Tetramorium sp. 纲: 昆虫纲 目: 膜翅目 科: 蚁科切叶蚁亚科 功能类别: 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 棉铃虫、红铃虫 寄主危害作物: 棉花 形态特征: 工蚁体长3.2毫米左右,橙红至暗红色.腹部、触角柄节、各足腿节褐色.体上直立毛简单,不形成三叉.头部(不包括上颚)长稍大于宽,近四方形,头顶及两侧具纵条纹,其间有短横纹.复眼小,卵圆形,黑色,位于头侧的中部,无单眼.触角12节,其上着生密毛,棒节3节,第一、二棒节等长,第三棒节为第二棒节的2倍,具触角沟.唇基具纵条纹,其后缘延伸于触角基部之间,中央具单纵脊.上颚具纵条纹,咀嚼缘具6齿,端部2齿较大,下颚须4节.胸部约与头(包括上颚)长相等,前胸前端较宽,前侧角显着,前、中、后胸背板具网状脊纹,前中胸背板沟不明显,中、后胸背板沟上方明显,两旁凹进,后胸背板狭而短,并胸腹节背面中部和后缘两侧具粗刺2对,位于中部者较长,中央具点刻.各足胫节上有一简单的距.腹部椭圆形,光滑,外露4节.腹柄具2结节,第一结节长大于宽,前端有柄,第二结节呈横卵圆形,宽稍大于长,比第一结节宽.红蚂蚁是一种打架非常厉害的蚂蚁,但是它们不会寻找食物,不会养儿育女,它们的衣食住行都要靠别人来替它们完成.为了达到它们的目的,它们就去抢邻居不同种类的蚂蚁,比如黑蚂蚁,把别人的蛹运到自己的窝里.不久后,抢来的蛹蜕皮了,就成为了家中积极干活的佣人.当炎热的6,7月份来临时,红蚂蚁就从家中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整个队伍有5米多长,盲目地搜索目标——黑蚂蚁.一旦发现目标,领头的蚂蚁就停下来,其他的蚂蚁也大步赶上,证实情况属实后,就全体冲入黑蚂蚁的家,一场厮杀后,胜利归于红蚂蚁,它们用大颚咬住蛹,急忙回到家中.红蚂蚁出征的远近取决于黑蚂蚁家的远近,它们出征的道路并不选择,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地.除了水路之外,它们都能穿过.但是它们回来的路是坚定不移的,无论出来时的路是多么弯曲,多么危险,它们都按原路回去.它们只认得原来的路.
6.蛴螬
鞘翅目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幼虫的总称,有40余种.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其中植食性蛴螬食性广泛,危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危害很大.此外某些种类的蛴螬可入药,对人类有益.读音 qícáo古籍异名蟦(《尔雅》),蟦蛴(《本经》),应条(《吴普本草》),地蚕(郭璞),蜰齐、敦齐(《别录》),乳齐(陶弘景),土蚕(《安徽药材》),老母虫(《四川中药志》),核桃虫(《药材学》),粪虫.形态特征蛴螬体肥大,体型弯曲呈C型,多为白色,少数为黄白色.头部褐色,上颚显着,腹部肿胀.体壁较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头大而圆,多为黄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刚毛数量的多少常为分种的特征.如华北大黑鳃金龟的幼虫为3对,黄褐丽金龟幼虫为5对.蛴螬具胸足3对,一般后足较长.腹部10节,第10节称为臀节,臀节上生有刺毛,其数目的多少和排列方式也是分种的重要特征.
7.甲虫
鞘翅目昆虫的统称,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是角质,厚而硬,后翅是膜质,如金龟子、天牛、象鼻虫等. 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35万种以上,使其成为动物界中最大的目.主要特征是它们特殊的前翅,其已变成硬的鞘翅,覆盖在能飞的后翅上.鞘翅目包括一些最大的和最小的昆虫,而且是分布最广的昆虫目.多以动、植物为食,但也有以腐败物质为食者. 有的具重要经济价值,成虫和幼虫可能毁坏作物、木材、纺织品以及传播寄生虫和疾病.有的吃害虫而对人有益.虽然所有的鞘翅类都适用"beetle"之名,但有的以其他的俗名着称,如weevil(象甲)、borer(钻孔虫)、firefly(萤)、chafer(鳃角金龟)和curculio(锥象甲). 鞘翅目的昆虫就是甲虫.这一目是昆虫里最大的一目,也是动物界里最大的一目,约有三十万种之多.除了海洋以外,世界各地无论是高山、平原、河川、沼泽、土壤里都有它们的踪迹. 甲虫和其它的昆虫一样,身体分头、胸、腹三部,有六只脚.它们最大的特征是前翅变成坚硬的翅鞘,已经没有飞行的功能,只是保护后翅和身体.飞行时,先举起翅鞘,然后张开薄薄的后翅,飞到空中.翅鞘的颜色花样多变化,有发金光的,有带条子像虎纹的,有带斑点像豹皮的,也有的是杂色图案.有些甲虫的翅鞘连在一起,后翅退化,不能飞了,像步行虫就是. 甲虫的大小差别很大,小的像尨毛蕈虫只有零点二五公厘长.最大的像天牛,有二十公分长.雄的甲虫通常较雌的小. 甲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触角的形状,长短不一,大都分为十到十一节.有棍棒状,锯齿状,念珠状,丝状,腮叶状,膝状等.雄的触角比雌的发达.口器的构造适合咀嚼,也有的适合吸食汁液.腹部通常有十节,但有的节退化或变形,所以只能看到八或九节. 随生活习性的不同,它们的脚构造也不同.有的腿节发达,适合跳跃;有的有游泳毛,适于游泳. 甲虫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它们的生活史里有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卵的大小和数量各不相同.隐翅虫的卵很大,但每次只产数个;地胆科的卵很小,但每次产数千个.瓢虫大都把卵成堆产在叶子上;象鼻虫常在植物茎上钻个孔把卵产在里面;有些金花虫有特殊的卵囊保护着卵;还有的把卵产在泥土里或水里. 它们的幼虫有的可自由活动,有的常躲在隐蔽处.幼虫大都在土里或隐蔽处化蛹,不结茧,不过也有些种类会结茧保护着蛹.从幼虫到成虫有的只要一个星期,有的却要二十年.依食性,触角形状,翅脉等不同,甲虫可分为肉食性,多食性,有吻三大类.
⑩ 西班牙犀头是独角仙吗
西班牙犀头是独角仙的。
犀金龟亦称独角仙,头部和前胸背板大多有明显突出的分叉角,形似犀牛角,故得名。
犀金龟的外貌威猛,是甲虫中的霸王,西班牙犀头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它胸部的陡坡和头上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