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墨西哥什么时候种植蔬菜

墨西哥什么时候种植蔬菜

发布时间: 2022-06-10 13:48:43

A. 墨西哥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

自然地理:面积1,964,375平方公里,是拉美第3大国,为中美洲最大的国家。位于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北美洲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素称“陆上桥梁”。北邻美国,南接危地马拉和伯利兹,东濒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临太平洋和加利福尼亚湾。海岸线长11122公里。其中太平洋海岸7828公里,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岸3294公里。有300万平方公里经济专属区和35.8万平方公里大陆架。着名的特万特佩克地峡将北美洲和中美洲连成一片。全国面积5/6左右为高原和山地。墨西哥高原居中,两侧为东西马德雷山,以南是新火山山脉和南马德雷山脉,东南为地势平坦的尤卡坦半岛 ,沿海多狭长平原。全国最高峰奥里萨巴火山,海拔5700米。主要河流有布拉沃河、巴尔萨斯河和亚基河。湖泊多分布在中部高原的山间盆地中,最大的是查帕拉湖,面积1109平方公里。墨西哥气候复杂多样。沿海和东南部平原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5—27.7℃;墨西哥高原终年气候温和,山间盆地为24℃,地势较高地区17℃左右;西北内陆为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分旱、雨两季,雨季集中了全年75%的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西北部不足250毫米,内地为750—1000毫米,墨西哥湾沿岸中部与太平洋沿岸南部为1000—2000毫米。因墨境内多为高原地形,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万木常青,故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称。 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
人口:9748万(2000年2月),在拉美仅次于巴西,居第二位,位居世界第八位。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90%,印第安人占10%,还有白人等。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有8%的人讲印第安语。居民中92.6%信奉天主教,3.3%信奉基督教新教。
首都:墨西哥城(Mexico City,Ciudad de Mexico) ,面积1525平方公里,人口2000万(含卫星城),海拔2240米。5月平均气温12-26℃,1月平均气温6-19℃。
全国有可耕地3560万公顷,已耕地2300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高梁、大豆,水稻、棉花、咖啡、可可等。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所以该国享有“玉米的故乡”的美誉。有“绿色金子”别称的剑麻也是墨西哥领世界风骚的农产品,其产量居世界前列。全国牧场占地7900万公顷,主要饲养牛、猪、羊、马、鸡等,部分畜产品出口。墨主要出口商品为原油、汽车、汽车配件、咖啡豆、蔬菜、钢材及化工、机械产品。进口商品为汽车材料、电器、化工产品、食品、饮料、纸浆、纺织、石化产品。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高原风情和人文景观以及漫长的海岸线为墨西哥发展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居拉美第一的旅游业已成为墨西哥主要创汇来源之一。2001年的旅游收入达84亿美元。墨西哥城、阿卡普尔科、蒂华纳、坎昆等均为着名旅游胜地。

B. 菜豆、黄瓜、西红柿什么时候种植

1: 菜豆,又称芸豆(俗称二季豆或四季豆),豆科科菜豆属。芸豆原产美洲的墨西哥和阿根廷,我国在16世纪末才开始引种栽培。芸豆适宜在温带和热带高海拔地区种植,比较耐冷喜光属异花授粉。短日照作物,芸豆根系发达,叶绿色,互生,心脏形,花为虫叶形花,总状花序,花梗长15-18厘米。开花多结荚少。它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即是蔬菜又是粮食,还可作糕点和豆馅,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农副产品。芸豆对环境的要求1、温度:芸豆适宜在温带和热带高海拔地区种植,比较耐冷,忌高温。在气温低于5度时才受冻,遇霜冻地上部分死亡。生长发育要求无霜期120天以上地区,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0-25℃,适宜生长的温度18-20℃,高于30或低于15授粉结实困难。特别适宜云南的高原山区种植。 2、光照:属异花授粉、短日照作物,并喜欢阳光充足。日照时间越短,阳光足,芸豆开花、结荚、成熟时间越提前。反之,日照延长,阳光不足,芸豆开花、结荚、成熟时间后延,枝叶徒长,甚致不能开花结荚。 3、水分:在全生育期内,芸豆要求比较充足而均匀的水分,开花结荚期是需水分最多的时期。此时若缺水,对产量影响较大。而在云南、贵州,天然降雨通常能满足要求,可以不灌水。 4、土壤:芸豆根系比较发达,适于在土层深厚和排水良好的中壤类型的土壤种植,对粘重和排水不良的土壤不太适宜。土壤酸碱度以中性和稍酸性为好。栽培要点菜豆为喜温植物。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开花结荚适温为20~25℃,10℃以下低温或30℃以上高温会影响生长和正常授粉结荚。属短日照植物,但多数品种对日照长短的要求不严格,栽培季节主要受温度的制约。中国的西北和东北地区在春夏栽培;华北、长江流域和华南行春播和秋播。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1、抓最佳节令、适时播种。在土壤温度10度时就可以播种,一般在4月至6月都可播种,亩播种量为6.5-8公斤,要求播种深度在10-15厘米。 2、施足底肥,适时追肥。亩施农肥1500公斤左右,复合肥40-5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10-15公斤)作底肥。追肥在始花期和结荚期适当追施两次复合肥,每次每亩10-15公斤。 3、合理密植。要求作单垄或双垄高墒栽培,行距为0.8-1米,株距0.35-0.45米。每塘播2-3粒,每亩1500-2200塘。可纯种或与玉米、洋芋间套种(2:1,4:1)。 4、搭架和去顶。在主茎高30-40厘米或出现5-6片真叶时搭架,架高2米以上;在株高50厘米左右时摘除技头。通过多次摘除新生枝头,使植株形成矮灌丛状,减少高度,增加开花结荚数。 5、及时防治病虫草害(萎蔫病、白粉病、病毒病,蚜虫、豆荚螟、红蜘蛛、绿豆象)。

C. 为什么墨西哥种不了菜心

可以种的吧,今天还买了一捆!才一斤左右花了三十多!

D. 我们经常食用的粮食水果蔬菜等,有些是自古就有的,如:哪些是从异乡引进的如:

一、水果

葡萄:古代称蒲陶、蒲桃,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波斯(即今伊朗)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至于欧洲葡萄,大约3000年前传入新疆,张骞通西域引入中国内地。17世纪传入北美洲后与当地野生种杂交,诞生新品种,19世纪从海路又传入中国。

无花果:原产地在亚洲西部沙特阿拉伯和也门及土耳其。中国新疆在汉代已栽培,唐时传入中国内地。

哈密瓜:古称“甘瓜”、“甜瓜”,原产地在西域即今新疆鄯善和哈密一带。

芒果:原产地印度。632至642年,由唐代着名法师玄奘,从印度带回中国,而今芒果是荷兰人在台时引入的。

菠萝:原产巴西,明朝时传入。

草莓:明朝开始栽培野生草莓。但直到清朝中期,才从英、法等国引进良种。

木瓜:原产墨西哥,明末清初传入我国。

橄榄:橄榄一词包含多种植物,油橄榄是地中海产的。而果橄榄则是中国原生的。

石榴:古称“安石榴”,原产地即古之西域“安国”、“石国”,汉代传入我国。

苹果:1.古称“柰”,类似现在的沙果,是一种绵苹果,它原产中国新疆一带。
2.为西洋苹果。原产地是欧洲及中亚,1870年前后转入中国。

核桃:古称胡桃,原产地在中国西部地区。

库尔勒香梨:为中国梨与西洋梨杂交而成的品种。

梨:的原产地为中国中原地区。

猕猴桃:原产地为中国南方。

柠檬:原产地为印度。传入中国时间不长。

西瓜:原产地在非洲南部、撒哈拉。唐初传入中国新疆地区,五代、宋辽时期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内地。原产地。

草莓:又叫洋莓,红莓,原产欧洲,20世纪初传入我国。

沙枣:别名桂香柳、金铃花、红豆、吉格旦。原产欧洲、亚洲和北美洲。

甜樱桃:又称大樱桃、西洋樱桃,原产亚洲西部和欧洲东南部。19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

蓝莓:原产于欧洲,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也有分布。

龙眼,原产我国南方,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

香蕉:原产东南亚,我国元代开始种植。

柚子:原产我国,远在公元前的周秦时代就有种植。

甜橙:原产中国南方及亚洲的中南半岛,西汉时已有记载,世纪初期从中国传入欧洲,15世纪末传入美洲。。

樱桃:中国商代就有记载。

杏:原产中国,遍植于中亚、东南亚及南欧和北非的部分地区。 18世纪被西班牙教士带入加利福尼亚南部。1879年,美国果树学会列举的在美国种植的品种有11个。杏原产中国,遍植于中亚、东南亚及南欧和北非的部分地区。

桃、李、梅、板栗原产于我国。

甜瓜:原产于印度、非洲热带沙漠地区,大约在北魏时期随着西瓜一同传到中国,明朝开始广泛种植。

菠萝:原产巴西,16世纪时传入中国。

木瓜:原产东南亚,大概17世纪明朝后期时传入中国。

火龙果:原产于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明清时由法国、荷兰传教士传入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台湾省。

二、蔬菜

据不完全统计,现今我国栽培的蔬菜种类(包括种、亚种及变种)多达200余种,分属于29个科。以下是我们平常常见的食用蔬菜:
1.绿叶蔬菜:
菠菜:原产西亚一带。我国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波斯,故名“菠菜”,实际上是647年由尼波罗国(今尼泊尔)传入我国,最初叫“菠棱菜”,简称“菠菜”。
菜花:原产地中海沿岸,光绪时期传入我国也就。
青菜:又称小白菜。原产中国,早在后汉时代就有文献记载。
芹菜:原产地在东亚和地中海沿岸沼泽地带。又称西芹,传入我国的历史不过百年左右。
生菜:原产地中海附近,历史悠久。
大白菜:古名崧,原产中国南方,唐宋以后北方才开始引种。
卷心菜:原产地在西欧,又名椰菜。清早期传入我国。

2.根菜类蔬菜
胡萝卜:原产中亚和非洲北部(一说北欧)。一说是约在唐代传入的,另一说是在元代时,由波斯人来中国时带入云南地区,后传遍全国各地。
萝卜:原产中国。古代称之为芦葩、菜菔、突子。

3.葱蒜类蔬菜
韭菜:原产亚洲东部、中国。
洋葱:原产伊朗、阿富汗,又名葱头,玉葱。传到我国仅百余年。
葱:原产西伯利亚。一说产于天山昆仑山,因昆仑山古称葱岭。
蒜:原产南欧和亚洲西部。据说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种子种的,古称“胡”和“胡蒜”。

4.茄果类蔬菜
番茄:即西红柿。原产南美洲的秘鲁。当地人称为“狼桃”,18世纪由葡萄牙传教士传入。实际上中国西汉时期就有。
辣椒:原产中南美洲墨西哥和秘鲁热带地区。我国栽培辣椒始见于明末,最初名“蕃椒”,后改称今名。在此之前吃辣都是用茱萸调味。至于甜椒于18世纪才有,19世纪传入我国。
茄子:原产东南亚泰国和印度,从印度,经泰国约于晋代传入我国,隋炀帝就对它特别偏爱,还钦命为“昆仑紫瓜”。中世纪进入非洲,19世纪中进入欧洲。

5.瓜果类蔬菜
南瓜:原产非洲。由波斯传入我国南方地区,当时叫它为“番瓜”,传入年代不详。另一说明清时期从南洋群岛引进的。

冬瓜:原产中国南部。因其形如枕,故名枕瓜,又因其老熟后皮上长满白粉,故名白瓜,还因南方秋末东初有收获,又名寒瓜。
丝瓜:原产印度。又名天罗,布瓜。因其瓜体老熟后筋丝如网,故名“丝瓜”。相传宋时由南方传入。
甜瓜:一说在非洲几内亚等地,另一说在南亚(包括整个印度次大陆和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三国接壤地带)。
黄瓜:又叫胡瓜,原产印度的西北部,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时从伊朗带入中国的。初称“胡瓜”,东晋时,赵王石勒更名为“黄瓜”。
苦瓜:又名凉瓜,一般认为是原产热带地区。在亚洲和加勒比海群岛有广泛的种植。明时郑和下西洋传入中国。

6.豆类蔬菜
大豆:原产中国云贵高原一带。别名甚多,依种皮颜色分别称为黄豆、青豆、黑豆;种皮黑色、子叶青色的称黑皮青豆或青仁乌豆;摘鲜豆荚以嫩豆粒作蔬菜用的称毛豆。大豆的小粒类型,褐色的在中国南方称泥豆、马料豆,在东北称秣食豆;黑色的称小黑豆。
蚕豆:又名胡豆、寒豆、罗汉豆等。原产亚洲西南部到非洲北部一带,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
豌豆: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与亚洲西部,汉代从西域大宛引入我国。但从元初才开始有吃豌豆嫩荚(也就是现在的食荚豌豆)的记载。

四季豆:原产中南美,明朝时传入我国。
扁豆:原产印度尼西亚,大约在魏晋时传入。

7.薯芋类蔬菜
薯仔:原产南美,从智利1580年传入欧洲,明末传入我国。

芋头,原产东印度和马来半岛,汉代传入。

马铃薯:原产南美洲智利和秘鲁,明万历年间晋安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引入福建。欧洲第一批红薯是由哥伦布于1492年带回,然后经葡萄牙人传入非洲,并由太平洋群岛传入亚洲。红薯最初引入我国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福建华侨陈振龙常到吕宋(现今菲律宾)经商,发现吕宋出产的红薯产量最高,于是他就耐心地向当地农民学习种植之法。后来经过陈氏家族的推广,红薯在全国普遍栽种。
芋:原产地在亚洲。
山药:原产地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中国在东汉时期就有记载,名医张仲景就以山药入药。
姜:原产印度尼西亚,一说印度。中国秦汉时有载种。

8.水生蔬菜
茭白:又叫茭笋,古称菰。原产我国。曾作为粮食作物,种子称孤米、雕胡,为“六谷”之一,但直到公元5-7世纪才出现作为蔬菜食用的茭白。
慈姑:又叫剪刀草、燕尾草、茨菰。原产我国东南地区
菱:又叫菱角、水粟。原产欧洲。
水芹菜:又名水英。一般认为是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时传入的,故古代称它为“胡芹”。

海带:原产地在日本北海道。
莲藕:又名藕、荷,原产印度。很早便传入我国,在南北朝时代,莲藕的种植就已相当普遍了
豆瓣菜:又叫西洋菜。原产欧洲。

9.食用菌类,至于蘑菇、木耳这类东西不用外传,也不用养,哪儿都长,又好吃又雅致。遇上点珍品比如什么猴头、竹荪、金、银耳之类的又滋补又高档,而且全是中国自古就有的原产货。

香菇:又名香蕈、香菌、冬菇,是世界着名的食用菌之一。原产地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
草菇:原产中国。别名苞脚菇、蓝花菇、麻菌等。
黑木耳:原产地在中国。

此外还有:
香菜:原产地中海沿岸,张骞出使西域后引入我国。
金花菜:原产印度,中国后汉时期已栽种。
蕹菜:即空心菜,产于中国南方多雨地区,被称为南方之奇蔬。
葫芦:原产中国、泰国,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非洲的埃丵及,70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
西葫芦:即美洲南瓜,清朝中期传入我国。
木耳菜:学名落葵,又叫胭脂菜。原产亚洲及北美洲,宋朝前已有栽培。
莴笋:原产地中海沿岸,唐代由外国使者来华时传入。
茴香:原产地中海沿岸。传汉代传入。
秋葵:原产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亦名”黄秋葵“,俗称”羊角豆“。
芝麻:原产中国云贵高原。
向日葵:原产地美洲,明朝后期传入我国。

大蒜,原产亚洲西部,2000年前从蒙古传入。

张骞通西域以后,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麻、胡瓜、胡桃等被移植到内地;

唐朝时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郁金香、菩提树、尼泊尔的菠菜传入中国;

明清时期,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烟草传入中国。

在这些蔬菜中真正对中国历史起到巨大作用的蔬菜有两个,南瓜和薯仔。这两个蔬菜进入中国后因为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容易栽培,产量大,容易储存的特点,在中国快速普及,又因为它们可蔬可粮的特点,能够代替传统的农作物,麦,粟,稻,稞,豆,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粮食的不足。当粮食问题解决后,人口数量才具备了快速增长的可能。这两种蔬菜,在现在很多地区还在作为主要食物,用以弥补粮食作物的不足。

在解决了食物问题之后,又恰逢社会逐渐安定,于是人口数量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最终形成了明,清时的两次人口大爆炸。从而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次战乱后形成的人烟稀少的局面,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喘息之机。

另外一种影响中国历史的外来农作物是玉米。玉米的引进,对中国的历史影响毫不亚于这两种蔬菜。

原产于美洲,和非洲热带的三种植物竟然改变了中国的历史,感谢自然的力量吧。

E. 墨西哥的文化

1月1日新年日Año Nuevo 西历新年
2月5日立宪日Día de la Constitución Mexicana 1917年墨西哥立宪会议通过宪法
3月21日胡阿雷斯诞辰Natalicio de Benito Juárez 墨西哥爱国者胡阿雷斯(Benito Juárez)诞辰,同时也是立春之意
4月6日感恩节Viernes Santo Good Friday, 从当年3月1日起算第40日之当周周五为感恩节
5月1日劳动节Día del Trabajo 劳动节
5月5日 五月五 Cinco de Mayo 1862年击溃法国的纪念日
9月16日独立日Día de independecia 1810年从西班牙独立出来
11月20日革命日Dia de la Revolución 纪念1816年在西班牙的统治下获得独立
12月25日耶诞节Navidad 耶稣诞生日(又名圣诞节) 墨西哥人吃“许愿葡萄”迎新年世界各地的人们以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辞旧迎新。在墨西哥,人们是吃着“许愿葡萄”喜迎新年。葡萄是每一个墨西哥家庭年末必备的食物。辞旧迎新的钟声每响一下,人们吃下一粒“许愿葡萄”,一共要吃12粒,每吃一粒许下一个心愿,求“平安”“幸福”“健康”和“财富”,祈祷新的一年从年初至岁末的每个月都吉祥如意。
“哈拉贝”是墨西哥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男子身穿传统民族服装,头戴宽沿帽,热情专注,追逐女伴;女子身穿宽肥艳丽的土布裙,佯装害羞,优雅地躲避,并不时用裙子甩出各种花形图案。
墨西哥是玉米的故乡,当地人对玉米有着深厚的感情。过去5000年来,玉米从一种不为人知的野生黍类成了世界第三大粮食来源,这离不开墨西哥人的勤劳与智慧。墨西哥人还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玛雅和阿兹特克文明。墨西哥人常说:“创造了玉米,玉米同时也创造了我们,我们是玉米人”。 墨西哥是美洲文明古国,曾蕴育了玛雅、阿兹特克、托尔特克、奥尔梅加和特奥蒂华坎等古印第安文化。玛利雅奇音乐和萨巴特奥舞蹈融合了西班牙和印第安音乐舞蹈的特色,成为墨西哥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墨已有21处古迹被联合国宣布为“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
墨西哥大型民俗舞蹈58年常青。名为“墨西哥民俗芭蕾”的大型历史文化舞蹈由墨西哥着名艺术家阿玛利亚·埃尔南德斯于1952年编排而成。该舞蹈剧融合了墨西哥全国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并表现了墨西哥独立200周年以来的历史演变。58年来,该舞蹈剧一直受到墨西哥民众以及外国旅游者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墨西哥国内及国际评论家推崇,认为舞蹈剧是墨西哥一项重要的艺术成果。
墨西哥文学在拉美独树一帜。作家奥克塔维奥·帕斯(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胡安·鲁尔福和卡洛斯·富恩特斯都是现代西班牙语文坛巨匠。墨西哥壁画举世闻名,里维拉、奥罗斯科、西凯罗斯为杰出壁画家。 《鸽子》
《黄昏牧牛》
《多幸福》
《美丽的姑娘》
《美丽的小天使》
《齐跳跳跳》 龙舌兰酒
龙舌兰对于墨西哥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龙舌兰叶可以造纸,而龙舌兰的花朵十分尖锐,据说可以当作武器。而如今,龙舌兰最重要的作用是制造龙舌兰酒(Tequila)。用龙舌兰叶酿制成的龙舌兰酒是墨西哥一大特产。龙舌兰酒的度数比较高,喝起来会有一些辣辣的而带香甜的感觉绕于舌尖,缠绵于喉,爱喝酒的朋友不妨一试。
墨西哥的西餐
谈到吃西餐,人们可能更多光顾的是法国、意大利、德国和俄式餐厅,却对墨西哥菜缺乏了解。殊不知,在当今世界权威美食家的眼中,墨西哥菜肴是和法国、印度、中国和意大利菜齐名的世界五大菜系之一。
墨西哥菜以辣为主,内地居民常以龟、蛇、斑鸠、松鼠、石鸡入菜、家常蔬菜要数炒仙人掌、仙人球最富特色。墨西哥人还以嗜酒闻名于世。宾客上门,习惯先以酒招待。墨西哥城,你可以买到墨西哥各地的特产如辣椒、龙舌兰酒和海产。
Taco和玉米饼
数百年来,玉米一直是墨西哥食品中的主角。而以玉米为原料制成的Tortia饼也是墨西哥最基本、也最有特色的食品。这是一张用玉米煎制的薄饼,吃的时候,顾客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碳烤的鸡肉条或是牛肉酱,然后再加入蕃茄、生菜丝、玉米饼起司等等配料,看上去颜色格外丰富,就好似一件艺术品一般。包好以后,放入嘴中一咬,外面脆生生的,而里面却有香、辣、酸、甜各味俱全,刚柔相济、多味混杂,真叫人“爱不释口”。
香辣牛扒
通常在餐馆里吃的牛扒,多数人是不加任何调料的,有时顶多加一点盐。不过墨西哥的牛扒却不一样,你可以看见它是先用辣椒、盐等调料腌制好的,煎好后,即使不浇汁也非常够味。值得一提的是,人们通常认为新西兰的牛肉是上品,其实墨西哥的牛肉与新西兰的牛肉也不相上下,滑嫩清香。
食虫国
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人们一直保持着食昆虫的传统。在墨西哥,这个习俗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了,因为墨西哥昆虫的数量和种类世界闻名。
在墨西哥城的一些高级饭店中,人们可以品尝到墨西哥最具代表性的昆虫“查普林”蝗虫。这种蝗虫的价格昂贵,每公斤高达9美元,比牛肉的价格都高。在墨西哥瓦哈卡市的市场上,经常可看到大小不一的蝗虫:大的身长2厘米左右,小的不足1厘米。据食用者说,其味道是越小的越好,小蝗虫价格最高,就证实了这一点。在瓦哈卡市,“查普林”比萨饼越来越受人们欢迎。
“湖米尔”蚊是半翅目的一种昆虫,在墨西哥一些地区可食用的蚊虫达10余种,但在味道和营养价值方面,最佳的是生活在塔斯科市周围山脉中的“湖米尔”蚊。这种蚊虫身长1.5厘米,吃树叶的汁液,隐藏在树干、植物和树的根部或地上的干树叶下。“湖米尔”蚊在当地十分受重视,特别是在塔斯科市郊的湖米尔山。那里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是“湖米尔”节,在山中的教堂里举行弥撒后,捕捉活动就开始了。
“埃斯卡莫尔”是多种蚂蚁的蚁卵,特别是干旱土地上的蚂蚁。每年4月是当地人从地下蚁穴中挖取蚁卵的最佳时节。收集这种大小与米粒相似的蚁卵的人有很高的技巧,他们跟随在外出寻找食物的蚂蚁后面,发现蚁穴的位置后,就开挖,直到找到蚂蚁用枝条、泥巴和树叶编织成的用于产卵的洞穴。有时在一个蚁穴中可挖出1公斤蚁卵。

F. 各国研究者对蔬菜的起源中心有什么观点

目前栽培的蔬菜大多数属于高等植物中的被子植物,都是由野生种类演化而来,了解和研究蔬菜的演化过程和历史,确定其起源中心和栽培驯化的地区,对了解和掌握蔬菜生物学特性的形成,优化栽培管理技术,发掘和利用其优异种质资源,开展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蔬菜种质资源的发生和演化与人类的产生和进化密切相关。尤其在人类定居后,一些野生蔬菜逐步被移植到园圃进行驯化栽培并开始自然及人为的选择,此后渐渐地形成了蔬菜的栽培种和品种。瑞士学者德康道尔(A.De Candolle)在《栽培植物的起源》(1885)一书中认为,15世纪末以前,东半球陆地栽培蔬菜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栽培的蔬菜有:芜菁、甘蓝、洋葱、黄瓜、茄子、西瓜、蚕豆等。中国在新石器时代除采集野菜外,已种植芥菜、大豆、葫芦等。周秦至汉初,中国黄河下游地区已采食和栽培的蔬菜有:芜菁、萝卜、紫苏、冬寒菜、大葱、韭菜、薤、甜瓜、姜、百合、萱草、莲藕、菱、水芹、蒲菜、茭白、竹笋、蒿、藜、堇、荇、藻、薇、蓼、卷耳、泽蒜、芋等(《中国农业网络全书蔬菜卷》,1990)。

植物学家在广泛调查并通过对古典植物学、生物考古学、古生物学、语言学、生态学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先后总结并提出了关于蔬菜等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理论。最初,德康道尔(A.De Candolle,《栽培植物的起源》,1885)认为发现美洲以前原产东半球陆地的栽培蔬菜有74种,原产美洲的栽培蔬菜有15种。双孢蘑菇起源于北半球。1935年苏联瓦维洛夫(Н.И.Вавилов)在《育种的植物地理学基础》一书中确立了主要栽培植物的8个起源地,每个起源地为一部分蔬菜种的起源中心。1945年英国达林顿(C.D.Darlington)和阿玛尔(Janaki Ammal)在《栽培植物染色体图集》一书中提出了栽培植物的12个中心,提及的蔬菜种类近50种。1951年英国的伯基尔(I.H.Burkil)列举了世界上早期栽培的20多种蔬菜(包括莴苣、芸薹、白菜、菠菜、叶菾菜、豌豆、苦苣、芥菜、芜菁、芜菁甘蓝、甘蓝、萝卜、洋葱、韭菜、芫荽、茴香、芦笋、芋、茄子、大豆、豇豆、茼蒿、枸杞、葫芦等)的起源、驯化及种内不同生态型和多型性产生的原因等见解。列举了罗马人、日耳曼人、中国人、日本人种植和食用的部分蔬菜种类。强调了中国对蔬菜起源的贡献。1970年苏联的茹可夫斯基(Л.М.Жуковский)在《育种的世界植物基因资源》一书中提出了“栽培植物的大基因中心和小基因中心”学说。他认为必须扩大和补充瓦维洛夫关于地理基因中心起源的概念,确定增加了澳大利亚、非洲(包括埃塞俄比亚)、欧洲—西伯利亚和北美等4个新的起源中心,成为12个栽培植物的大起源中心,并要求注意与栽培种有亲缘关系的种,这些种多有狭隘而特有的地理小中心,可提供有价值的种质材料。同时他还指出主要栽培植物的自然多倍体多数为异源多倍体。1975年荷兰的泽文(A.C.Zeven)和苏联的茹科夫斯基(Л.М.Жуковский)在对前人工作和栽培植物种质资源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共同着述了《栽培植物及其多样化中心辞典》,书中就12个起源中心补充了栽培的蔬菜植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又将不能归入任何一个起源中心的驯化植物归入一个“未识别”中心。他们的工作对此后全世界植物种质(包括蔬菜种质)的考察搜集、研究鉴定及保存等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按照瓦维洛夫(Н.И.Вавилов)的原着,认为世界的栽培植物有8个起源中心,后来其中第2及第8中心又分别分出一、两个中心,总计为11个中心。以后达林顿(C.D.Darlington)又加了一个北美中心。现将上述各中心起源的蔬菜分列如下[其中有一部分蔬菜起源取自近代一些学者如茹科夫斯基(Л.М.Жуковский)、伯基尔(I.H.Burkil)等的有关起源学说和以后的研究结果]:

1.中国中心

包括中国的中部和西部山区及低地,是许多温带、亚热带作物的起源地。主要有大豆、竹笋、山药、甘露子、东亚大型萝卜、根芥菜、牛蒡、荸荠、莲藕、茭白、蒲菜、慈姑、菱、芋、百合、白菜、大白菜、芥蓝、乌塌菜、芥菜、黄花菜、苋菜、韭、葱、薤、莴笋、茼蒿、食用菊花、紫苏等。本中心还是豇豆、甜瓜、南瓜等蔬菜的次生起源中心。

2.印度—缅甸中心

包括印度斯坦及其东部的阿萨姆和缅甸(不包括其西北旁遮普及山区各省),是许多重要蔬菜的起源地。起源的蔬菜主要有茄子、黄瓜、苦瓜、葫芦、有棱丝瓜、蛇瓜、芋、田薯、刀豆、矮豇豆、四棱豆、扁豆、绿豆、胡卢巴、长角萝卜、莳萝、木豆、双花扁豆等。该中心还是芥菜、印度芸薹、黑芥等蔬菜的次生起源中心。

3.印度—马来亚中心

包括印度支那、马来半岛、爪哇、加里曼丹、苏门答腊及菲律宾等地,是印度中心的补充。起源的蔬菜有姜、冬瓜、黄秋葵、田薯、五叶薯、印度藜豆、巨竹笋等。

4.中亚西亚中心

包括印度西北旁遮普和西北边界,克什米尔、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以及天山西部等地,也是蔬菜的重要起源地。起源的蔬菜有:豌豆、蚕豆、绿豆、芥菜、芫荽(起源地之一)、胡萝卜、亚洲芜菁、四季萝卜、洋葱、大蒜、菠菜、罗勒、马齿苋(起源地之一)、芝麻菜(起源地之一),该中心还是独行菜、甜瓜、葫芦等蔬菜的次生起源中心。

5.近东中心

包括小亚细亚内陆、外高加索、伊朗和土库曼山地。起源蔬菜有:甜瓜、胡萝卜、芫荽(起源地之一)、小茴芹、阿纳托利亚甘蓝、莴苣、韭葱、马齿苋、蛇甜瓜、阿纳托利亚黄瓜(特殊小种)等。本中心还是豌豆、芸薹、芥菜、芜菁、菾菜、洋葱、香芹菜、独行菜、胡卢巴等蔬菜的次生起源中心。

6.地中海中心

包括欧洲和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带,它与中国中心同为世界重要的蔬菜起源地。起源的蔬菜有:芸薹(起源地之一),甘蓝(包括结球甘蓝及甘蓝的野生种)、球茎甘蓝、花椰菜、皱叶甘蓝、青花菜、芜菁、黑芥、白芥、芝麻菜(主要起源地)、菾菜、香芹菜、菜蓟、冬油菜、马齿苋、韭葱、细香葱、莴苣、芦笋、芹菜、菊苣、防风、婆罗门参、菊牛蒡、莳萝、食用大黄、酸模、茴香、洋茴香和豌豆(大粒)等,该中心还是洋葱(大型)、大蒜(大型)、独行菜等蔬菜的次生起源中心。

7.阿比细尼亚中心(又称非洲中心)

包括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等。起源的蔬菜有:豇豆、豌豆(起源地之一)、扁豆、西瓜、葫芦、芫荽(起源地之一)、甜瓜、胡葱、独行菜(主要起源地)、黄秋葵等。

8.中美中心

包括墨西哥(主要是墨西哥南部)及安德烈群岛等。起源的蔬菜有:菜豆、多花菜豆、莱豆、刀豆、黑子南瓜、灰子南瓜、南瓜、佛手瓜、甘薯、大豆薯、竹芋、辣椒、树辣椒、番木瓜、樱桃番茄等。

9.南美中心

包括秘鲁、厄瓜多爾尔尔、玻利维亚等。起源的蔬菜有:马铃薯、秘鲁番茄、树番茄、普通多心室番茄、笋瓜、浆果状辣椒、多毛辣椒、箭头芋、蕉芋等。该中心还是菜豆、莱豆的次生起源中心。

10.智利中心

为普通马铃薯和智利草莓的起源中心。

11.巴西—巴拉圭中心

为木薯、花生的起源中心。

12.北美中心

为菊芋的起源中心(《中国农业网络全书蔬菜卷》,1990)。

G. 关于墨西哥的地理问题

墨西哥是拉美经济大国,国内生产总值居拉美第一位。全国约19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六分之五是高原和山地。矿业资源丰富,地下天然气、金、银、铜、铅、锌等15种矿产品的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金、银、铜、铅、锌、砷、铋、汞、镉、锑、磷灰石、天青石、石墨、硫磺、萤石、重晶石、氟石等。其中白银的产量多年来居世界之首,素有“白银王国”之称。铋、镉、汞产量占世界第二位,重晶石、锑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碘、水银居第四位。己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05亿桶位(据2004年3月7日新华社信息)。天然气储量为700亿立方米,是拉美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居世界第13位,在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森林覆盖面积为4500万公顷,约占领土总面积的1/4。水力资源约1000万千瓦。海产主要有对虾、金枪鱼、沙丁鱼、鲍鱼等,其中对虾和鲍鱼是传统的出口产品。墨的工矿业门类比较齐全,但发展不平衡。制造业占重要地位,原先不景气的建筑、纺织、服装业开始恢复,运输设备、水泥、化工产品、电力各业持续增长。石油产量继续保持世界第四位,墨西哥是世界主要蜂蜜生产国,年产量达6000万公斤,居世界第四位。生产的蜂蜜90%用于出口,每年此项外汇收入约达7000万美元。
全国有可耕地3560万公顷,已耕地2300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高粱、大豆,水稻、棉花、咖啡、可可等。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所以该国享有“玉米的故乡”的美誉。有“绿色金子”别称的剑麻也是墨西哥领世界风骚的农产品,其产量居世界前列。全国牧场占地7900万公顷,主要饲养牛、猪、羊、马、鸡等,部分畜产品出口。墨主要出口商品为原油、汽车、汽车配件、咖啡豆、蔬菜、钢材及化工、机械产品。进口商品为汽车材料、电器、化工产品、食品、饮料、纸浆、纺织、石化产品。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高原风情和人文景观以及漫长的海岸线为墨西哥发展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居拉美第一的旅游业已成为墨西哥主要创汇来源之一。2001年的旅游收入达84亿美元。墨西哥城、阿卡普尔科、蒂华纳、坎昆等均为着名旅游胜地。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协定的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北美各国乃至世界经济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目前,美国是墨西哥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双边贸易占墨外贸总额的70%,对美出口占墨出口总额的83%,美国资本占墨吸收外资总额的 65%以上。墨主要经济部门(石油行业、制造业、出口加工业、纺织服装业等)均面向美国市场。此外,海外移民汇款(主要来自美国)已经成为墨仅次于石油收入的第二大外汇来源。因此,墨西哥对于美国的依赖程度很深,美国经济的情况往往决定着墨西哥的经济发展。例如,自2001年始,墨西哥经济随着美国经济衰退而呈现出停滞状态,2001年至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1%、0.7%和1.3%,年均增长率仅为0.6%。2004年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形势普遍好转,特别是美国的良好增长态势,墨西哥经济也出现复苏迹象。因此,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墨西哥国内对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莫衷一是,对其的支持也是起伏不定。但是,自由贸易区毕竟只是实现经济、贸易快速增长的工具,其本身并非终极目的,不能指望凭借自由贸易区可以解决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北美自由贸易区虽然在经济和贸易发展上给墨西哥带来了很多机遇,但墨西哥政府能否抓住这些机遇并迎头赶上全球化浪潮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贸易发展的本身不能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H. 关于墨西哥经济情况的大致情况

墨西哥是拉美经济大国,国内生产总值居拉美第一位。全国约墨西哥城19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六分之五是高原和山地。矿业资源丰富,地下天然气、金、银、铜、铅、锌等15种矿产品的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金、银、铜、铅、砷、铋、汞、镉、锑、磷灰石、天青石、石墨、硫磺、萤石、重晶石、氟石等。其中白银的产量多年来居世界之首,素有“白银王国”之称。铋、镉、汞产量占世界第二位,重晶石、锑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碘、水银居第四位。己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05亿桶位。天然气储量为700亿立方米,是拉美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居世界第13位,在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I. 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为种植西红柿的

栽种历史 相传番茄的老家在秘鲁和墨西哥,原先是一种生长在森林里的野生浆果。当地人把它当作有毒的果子,称之为“狼桃”,只用来观赏,无人敢食。据记载,当时英国有个名叫俄罗达拉里的公爵云南美洲游历,第一次见到番茄,就被它艳丽的色彩所深深吸引,于是就把它带回了英国,作为稀世珍品献给他的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以示对爱情的忠贞。此后,番茄便有了“爱情果”的美名。
直到十八世纪,才有人冒险吃了番茄,从此知道了它的食用价值。相传,有一位法国画家看到番茄如此诱人,便萌生了尝尝它到底是什么滋味的念头。于是他冒着中毒致死的危险,壮着胆子吃下了一个,并穿好衣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降临,然而过了老半天也未感到身体有什么不适,便索性接着再吃,只觉得有一种酸甜的味道,身体依旧安然无恙。
现在它是不少人餐桌上的美味。番茄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蔬菜之冠。
番茄的食用部位为多汁的浆果。它的品种极多,按果的形状可分为圆形的、扁圆形的、长圆形的、尖圆形的;按果皮的颜色分,有大红的、粉红的、橙红的和黄色的。
红色番茄,果色火红,一般呈微扁圆球形,脐小,肉厚,味道沙甜,汁多爽口,风味佳,生食、熟食可,还可加工成番茄酱、番茄汁;粉红番茄,果粉红色,近圆球形,脐小,果面光滑,味酸甜适度,品质较佳,黄色番茄,果桔黄色果大,圆球形,果肉厚,肉质又面又沙、生食味淡,宜熟食。
番茄的品质要求:一般以果形周正,无裂口、无虫咬,成熟适度,酸甜适口,肉肥厚,心室小者。宜选择成熟适度的番茄,不仅口味好,而且营养价值高。
据营养学家研究测定:每人每天食用50克-100克鲜番茄,即可满足人体对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番茄含的“番茄素”,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含的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有助消化的功能。番茄含有丰富的营养,又有多种功用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它所富含的维生素A原,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能促进骨骼生长,防治佝偻病、眼干燥症、夜盲症及某些皮肤病的良好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获得维生素C的量,是控制和提高肌体抗癌能力的决定因素。番茄内的苹果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还有增加胃液酸度,帮助消化,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番茄中含有果酸,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对高血脂症很有益处。
番茄属中以成熟多汁浆果为产品的草本植物。番茄属的属名为Lycopersicon Mill,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染色体数2n=2x=24。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每100克鲜果含水分94克左右、碳水化合物2.5~3.8克、蛋白质0.6~1.2克、维生素C 20~30毫克,以及胡萝卜素、矿物盐、有机酸等。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美国、苏联、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在欧、美洲的国家、中国和日本有大面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设施栽培。中国各地普遍种植。栽培面积仍在继续扩大。

J. 历史上,我国是历史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这个最早种植地你认为是哪


中国种粟历史悠久。出土粟粒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如西安半坡村、河北磁山、河南裴李岗等距今已有六七千年。7000年前的瑞士湖畔居民遗迹中亦发现有粟,但在古代世界文献中粟的记载不多。A.德堪多认为粟是由中国经阿拉伯、小亚细亚、奥地利而西传到欧洲的。Н.И.瓦维洛夫将中国列为粟的起源中心。中国拥有丰富的粟的品种资源。粟的野生种狗尾草(S.viridis)在中国遍地皆是,它和粟形态相似,染色体数都是,容易相互杂交。

蔬菜有很多如 相传番茄的老家在在秘鲁和墨西哥
胡萝卜原产亚洲西南部,阿富汗为最早演化中心,

你想知道那种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615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86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683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53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648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94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249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566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265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