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新加坡 » 非典后新加坡怎么样了

非典后新加坡怎么样了

发布时间: 2022-06-10 09:08:44

A. 在SARS期间新加坡怎么对待中国了为什么好多人对新加坡在SARS期间的表现不满呢

让我来告诉你: 准确的说是新加坡对中国政府不满. 因为第一例 SARS患者是从中国传出的 . 当时我就在新加坡. 当新加坡和加拿大已经开始动手抵御SARS的时候, 中国政府缺一直向国人隐瞒. 甚至当时我打电话回国给朋友和家人的时候他们都没听说过SARS. 所以新加坡认为是中国对疫情控制不利导致了SARS的蔓延. 作为反馈, 新加坡对中国的入境者全部进行了隔离.其中包括我的女朋友-现在的老婆(孩子她妈). 甚至遣送了很多中国人回国.而且警告新加坡人不要去中国旅行.

B. 新加坡移民政策严格吗

什么条件可以移民新加坡? 早年新加坡移民条例很松,因为没有人愿意来。后来经济发展了,水涨船高,新加坡牛了起来,移民门槛变高。但最近几年,为了吸引移民,门槛又一次降了下来。当你给国家创造的价值超过普通新加坡人时,或者新政府认为你有这个潜力时,你就可以移民了。在中国的人需要先到新加坡工作,持有工作准证,然后直接向移民厅提出申请,无需中介,申请费和办理身份证的费用不到1000人民币。简单地说,新加坡需要三类人:1)有能力的人 2)有学历的人 3)有钱的人。前两类也穷不到哪里去。没人知道移民新加坡需要什么具体的条件(投资移民除外),因为一切都是黑箱操作。不像其他国家,有一个什么移民分 数,分数超过了就可以移民了。新加坡政府也采用了类似的制度,但这个积分只有移民厅内部的人才知道,他们不会对外公布标准。这样做得好处有二,第一不会给 人钻空子的机会;第二移民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不必受条条框框的约束,也不会有人因为尺度问题进行投诉。总之,好处都让精明的政府占了,新加坡的特色。 新加坡要增加50%的人口 由于建国早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只生2个),新加坡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严重短缺,于是新加坡政府通过吸引外来移民的方式增加本地的人口。1990年新加坡只有300多万人,1998年新加坡人口达到400万,2008年新加坡人口达到450万,这里的人口指新加坡公民和新加坡永久居民(即所谓的绿卡持有者,实际上是一张蓝色的身份证)。在一个60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扣除自然保护区、蓄水池和军事用地,实际使用面积只有300多平方公里的小国家到底需要多少人?新加坡政府的答案650万。 新加坡放宽移民政策 650万人意味着目前的人口要增加一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和高速增长。新加坡政府在非典后逐步放宽移民政策,其中获得新加坡公民权的人大约每年有1万多人,5年前只有6000。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也大大增加。每年通过移民增加的人口比新生婴儿还多。消息传出后,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和公民的人猛增。我5-6年前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的时候排队时间还不到一个小时,现在需要如果早上7点去排队拿号,下午太阳落山的时候才能轮到你。 二流人才最吃香 管理一个国家就好像管理一个大企业。中流砥柱始终是二流人才。因此一流人才虽然也受到政府的欢迎,移民不是问题,但新加坡政府最喜欢还是中等人才,最然没有顶尖人才出色,但是他们对自身的期望值也没有那么高,更容易留在新加坡。如果拿了新加坡护照就跑掉了, 新加坡政府就得不偿失了。二流人才,拖家带口,在本地置办了产业,公积金里也有一大笔钱,跑都跑不了的,这才是新加坡政府的最爱。97年香港回归,新加坡一次过吸收了8000多个香港家庭,其中大多数都是普通市民。 结婚可以移民吗? 如果你对新加坡的经济贡献低过平均水平,那么还有其他方法让你移民,结婚是可以的,但无法立刻成为新加坡公民,需要先办理新加坡绿卡,等上2年才能成为新加坡公民。这里不得不提到新加坡臭名昭着的一条法令。为了防止外籍劳工利用来新加坡工作的机会和本地人结婚,留在新加坡,法律规定凡是持有,或者曾经持有劳工准证的人如果和本地人结婚,必须经过人力部批准。最近还有一起案子,一个印度女工用假身份和一名新加坡男子结婚。她用真实身份向人力部申请,人力部不批,才出此下策。网上有不少骂新加坡的帖子,很多都和新加坡死板的政策有关系,相信有人有过不愉快的经历,才会如此咬牙切齿。 现实的新加坡政府 还有一个很可笑的政策是,持有工作准正的女孩不能再新加坡生孩子,如果怀孕生子,也无法让小孩取得新加坡的身份。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想控制人口的素质,有文凭工资高的人是他们寻找的对象。政府颁发新加坡护照的人多是收入不错的知识分子和成功人士。 新加坡绿卡是经济上的二等公民 新加坡绿卡无论是看病、买房都要比公民贵,是名副其实的经济上的二等公民。听说美国绿卡和美国公民享有同样的权益,仅仅是没有无投票权。新加坡政府这么做 一方面是逼迫新移民加入新加坡国籍,另一方面是为了安抚本国人的情绪,当移民占人口小一半的时候,本地人多多少少会不舒服的

C. 非典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非典带来的影响之一,是部分员工将因生病、被隔离等原因而无法正常上班。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部分受影响的劳动力所占比例还很小,暂时不会对供给造成真正的压力。
受非典疫情影响,所有人才集市一律停办。在有形人才集市暂时隐退的情况下,网络招聘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另外,中华英才网(ChinaHR.com)提供的相关资料也表明:非典对中国产业的影响,视产业不同有所差异,主要影响以服务业为重,对制造业的影响最低。而中国大陆的产业结构仍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居于次要地位。因此,中国大陆受非典的影响将小于新加坡、泰国等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的国家。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的相关研究也认为,受疫情影响的主要是第三产业,然而中国的第三产业目前仍然不是主导产业,其发展是比较平稳的,尽管会有所收缩,但幅度不会太大。而第二产业作为中国的主导产业,目前的发展势头依然很好,企业尚未因此停工放假,因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大。

D. SARS肆虐期间新加坡对中国的态度什么样

新加坡一马当先高调反华,带头封锁中国。其影响力远远超过平时,也远远超过其实力,大有“一句顶一万句”的架势。趁企图人之危落井下石、一举置中国于死地的敌对行动。 行动的目标后果: 一.掀起一场新的全球反华浪潮,重新封锁中国,彻底破坏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大环境。 二.动员外资撤离中国,给中国经济造成 尽可能大的困难,争取让中国经济崩溃。 三.破坏中国人民对中国政府抗灾治国的信心,让中国政府的指挥失灵,从而造成中国社会象前苏联那样的总崩溃
最后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奋起抗灾取得成效,如果不是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控制住了局势,如果国际社会真的认为中国已经摇摇欲坠,则必定会有一大群投机家一哄而起附和新加坡的号召,那新加坡利用SARS危机一举搞垮中国目标就真可能实现。
新加坡在关键的时刻、在关键的地方向中国捅了关键的一刀,这个事实千真万确,不容置疑。中国之所以没有被杀死,并非因为新加坡手下留情,也并非因为新加坡刀艺不精,仅仅因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实力、坚强和团结一致的努力超出了新加坡的预料,因而未能得逞。

E. 非典也曾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当时人们是怎样战胜那场疫情的

非典(SARS )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非典是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的疫情。 SARS于2002年在广东发现,然后扩散到东南亚,甚至扩散到哪全球范围。直到2003年非典疫情才被逐渐消灭。在非典期间,这次疫情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包括医护人员在内,所有患者多名患者死亡。到2003年8月份,中国大陆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的诊断病例就有5300多例,死亡350多例。那时的非典又是怎么完全治愈控制的呢?人们是怎么战胜它的?

2020年注定也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又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但是我相信中国民众依然可以团结起来再一次战胜疫情!

F. 非典死了多少人真相

截至2003年7月11日,非典总共死了774人。

SARS事件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语:SARS)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

在此期间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引起社会恐慌,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多名患者死亡,世界各国对该病的处理,疾病的命名,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及命名,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及媒体的关注等等。

(6)非典后新加坡怎么样了扩展阅读:

SARS是一种起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的传染病,被传染的病人多数都与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或生活在流行区内。临床上表现为缺氧、紫绀、38℃以上高热、呼吸加速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气促等,X片表现为肺部不同程度改变。

也是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儿童感染率较高,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很少波及下呼吸道。还可引起婴儿和新生儿急性肠胃炎,主要症状是水样大便、发热、呕吐,每天排稀便10余次,严重者甚至出现血水样便,极少数情况下也引起神经系统综合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SARS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SARS病毒

G. 新加坡目前的对华态度如何

这个问题有点敏感

呵呵 不能在这里说啊

H. 非典时间新加坡恶劣对待中国

有吗?不会吧。那段时间新加坡本土也很惨。因为中国非典,好多旅行社的中国团都取消了,并且他本身也因为是灾区,禁止旅游的,经济大受影响。

I. 当年非典有多少患者死了多少人 得非典的有康复痊愈的吗

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看,截至2003年7月11日,全球非典累计确诊病人为8437人,而非典累积病人集中在中国内地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加上华人比较集中的新加坡,合计7960例,再加上加拿大华人非典确诊病人,共占全球非典确诊病例的96%以上。世界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余地区,合计不足400例。全球非典累积死亡人数为813人,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新加坡为762人,如果再加上加拿大华人死亡病例,也占全球非典死亡率的96%以上。这就让人有足够的理由怀疑非典是某国研制的专门针对华人的基因武器。

J. 关于非典的一个问题

概述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急性的呼吸系统感染,世界卫生组织(WHO)于3月15日将其名称公布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SARS是由一种新病原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显着的聚集现象 ,目前在国内部分地区有病例发生。

非典型肺炎实际是与由细菌引起的所谓典型肺炎不同的一组肺炎,曾泛指细菌以外的病原体所致的肺炎。现在主要指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这些病原体亦称非典型病原体。非典型肺炎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有比较强的传染力。

病原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科学家们说,变种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但它非常独特,以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科学家将其命名为“SARS病毒”(SARS是“非典”学名的英文缩写)。香港卫生专家排除了它与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有关的可能性,与1997年出现的H5N1禽流感病毒也没有联系。据香港卫生官员说,非典型肺炎通常由病毒引起,例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毒。非典型肺炎也可能由生物体引起。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变种冠状病毒(SARS病毒)引起的一种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它中间是圆形,四周有灰色的阴影,最外围是一个个紧挨着的突起部分。”在电镜下清晰看到的一切,病毒的样子“有点像‘自由女神’头顶的帽子,称作‘日冕病毒’或者‘冠状病毒’。基本上确认它是这次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病原学研究动态

将研磨后的肺标本切片提取液分别注入小鼠的大脑、鸡胚和体外培养的细胞中。”“鼠、鸡胚、细胞”是三种不同的病毒培植体。30个小时后,除鸡胚外,其他两个病原培植体已经发生了变化:“接种病毒的10只老鼠中有8只都出现致病反应,其中2只已死亡。”细胞的病变同样显着,“电镜下的细胞出现了病变的网状结构”。由于是第一次接种,各种变化都还没有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接下来要不断地把致病小鼠的肺切片提取液再去感染更多的小鼠和细胞,以获得更稳定的病原体。7天后,在电镜中看到 了“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并非全新的稀罕病毒,但现有从人类身体上发现的所有三种冠状病毒,都只会引致普通感冒、轻微咳嗽和发烧,绝少能引起肺炎并发症死亡,这些都和非典型性肺炎的高传染性和致死性是迥然不同的。

采集了30份非典型肺炎病人的血清,利用‘免疫荧光法’将分离病毒与这30份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有23份反应呈阳性,这直接说明了冠状病毒与‘非典’病原有最密切的关系。而反转录PCR方法进行病毒的DNA序列测定显示,分离出的病原体与已知冠状病毒基因同源性达到64%,那么还有36%的不同是因为什么呢?这在基本确认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的同时,还说明这次的冠状病毒是基因变异后的全新品种。

根据这种冠状病毒侵入人体的特点,建议公众要勤洗手,这可能比戴口罩要更重要。因为这种病毒能在空气中存活4到5个小时,手会成为它们的依附体,而手又经常接触眼、口等身体部位,这些黏膜组织的外壳蛋白会成迷冠状病毒与人体细胞相结合的受体,进而成为病毒进入人体的通道。”

而这种基因的变化究竟又是如何发生?在4月11日的一次简单过夜实验中,通过替代一个基因将2月份分离出的对鼠致命的冠状病毒转化为感染猫细胞的病毒,这个结果支持了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可能是在动物和人类病毒相遇时,发生基因交换时而产生的推断。将分离出的冠状病毒导入猫冠状病毒的一个基因片段,这个基因编码一种外壳蛋白可以识别并帮助穿透猫细胞。几小时后,小鼠冠状病毒的一些病毒粒子的外壳蛋白基因变成了猫的外壳基因,因而可以感染猫细胞了,这证明了冠状病毒以这种方式改组基因能力实在不同寻常。冠状病毒通过基因改变能够轻易地改变感染宿主,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也很可能是现有动物交换感染给人类后突变成的一种更致命的形式。

接下是建立一个“动物实验模型”,为冠状病毒的最终确认提供结论性证据,完成病毒遗传序列测序的全部实验,真正弄清病原体的来龙去脉 。

中国公布“非典”元兇冠状病毒图

“非典型肺炎”元兇冠状病毒图
“非典型肺炎”元兇冠状病毒图

流行病学

SARS流行病学

SARS是中国广东省首先发现的一种新的疾病。最早的病例出现在2002年11月中旬。目前已有17个国家报告发现了SARS病例。

WHO对目前大范围流行的SARS进行调查研究,并将在适当时候发布确实信息以避免不真实信息。

卫生部门公布目前SARS累计病例达2781例,死亡111例。全球范围内可能SARS病例的死亡率为4%。

大多数SARS发生在青壮年。这种疾病传染模式反映了医护人员、他们的家人和有社会关系的接触者以及国际间旅行者多处于该年龄段。基于目前的数据,儿童较之成人更少受到SARS的传染威胁。

SARS的传染最常见于亲密接触的情况下,包括暴露于传染性的飞沫以及直接与传染性体液接触。

中国2月SARS发病为高峰,之后仍有新病例的报告。截至今天为止中国大陆SARS累计病例1290例,死亡55例。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仅次于中国大陆的SARS暴发最严重的地区,累计病例998例,死亡30例。期间发病的高峰是3月27日到4月1日于陶大花园住宅公寓发生的疾病的暴发。医护人员的感染仍有发生。香港的卫生权威人士正在加强感染的控制,以及相应的社区防范措施。

加拿大可能SARS病例有97例,死亡10例。截至今天暴发大部分局限于多伦多。所有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都显示有与一家医疗机构有关,或与确诊为SARS的病例有过亲密接触。加拿大疾病暴发显示年老且通常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的死亡率更高。

越南感染控制和公共卫生措施有效地实施使得河内疾病的暴发得到很好的控制。3月24日后疾病传染的新发病例就少有报告。自2月26日疾病暴发后死亡有4例。

新加坡3月中旬疾病暴发达到最高峰,此后新发病例逐渐下降,包括两家医院医护人员、住院病人和访客的群聚性暴发。截至4月10日累计病例126例,死亡9例。新加坡目前正在调查发生在新加坡综合医院的一起新的群聚性疾病暴发,这次暴发涉及52人,均来自两间病房57号和58号,其中包括19例可能病例和33例可疑病例。这次暴发的源头是3月24日在该医院治疗与SARS无关的慢性病的一名病人,由于该病人当时没有明显的SARS症状,因此没有根据相应的措施进行及时隔离。

美国的病例继续上升达到154例。美国的病例数包括可能和可疑病例。目前美国病人传染给医护工作者的病例很少发生。截至目前没有死亡病例“受影响”地区的定义每天根据最新病例数和疾病传播模式更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所有新发的病例都可以追溯到曾经到过“受影响”地区或与确诊为SARS的病人有过直接接触。

传染性强,主要通过短距离飞沫传播、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医护人员是本病的高危人群。潜伏期约为二至十二天之间,通常在四到五天。传染性主要在急性期(发病早期),尤以刚发病时为强。当非典型肺炎病人被隔离及采取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治疗措施后,机体开始识别病毒并出现针对SARS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来抵抗和中和病毒。随着疾病的康复,SARS病毒逐渐被机体所清除,其传染性也随之消失。

传播途径

该病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短距离飞沫、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诊断

1.流行病学史

1.1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属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

1.2发病前两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病人的城市等条件被列为“非典”的流行病学诊断标准。

2.症状与体征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其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实验室检查发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情况以及胸部 X线检查为“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等情况应考虑为“非典”。若检查结果阴性,1-2天后应予复查。同时要注意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卫生部除了给出疑似诊断标准和临床诊断标准外,还提示临床上要注意排除上感、流感、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军团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肺部肿瘤、非感染性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临床表现类似的呼吸系统疾患。

3.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4.胸部X线检查

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1-2天后应予复查。

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疑似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2+3条或2+3+4条。

临床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1+2+4条及以上,或1.2+2+3+4或1.2+2+4+5条。

包括流行病学史、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 X线检查和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等5个方面。

鉴别诊断:临床上要注意排除上感、流感、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军团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肺部肿瘤、非感染性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临床表现类似的呼吸系统疾患。

新诊断方法:包括使用PCR技术,PCR是一种体外基因复制技术,可在几十分钟内把基因扩增到数百万倍以上,使基因便于检测。

据悉,新的检验方法将不局限于对血样的监测,痰液、唾液和漱口液也可成为快速检测的依据。自从快速检验SARS的消息公布以来,已有多家军、地医院送来血样,要求军事医学科学院协助检测。

非典型肺炎出院诊断参考标准

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未用退热药物,体温正常7天以上;

2、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

3、胸部影像学有明显吸收。

临床表现

■高烧

非典型肺炎的症状如下:

1.首先病人高烧(38度以上)、干咳、气短或呼吸困难发冷、头痛、食欲不振、身体不适、皮疹和腹泻。并没有一般流感的流涕、咽痛等症状,也没有通常感冒常见的白色或黄色痰液,偶有病人痰中带血丝,病人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个别病人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

2.非典型肺炎病人白细胞正常或下降;

3.X光胸片特点与临床状况分离,一般的肺炎先有很重的临床表现,后在X光胸片上可以看到肺部有阴影变化;但此次则是在临床症状还不严重时,X光片中已显示病人肺部有絮状阴影,并呈快速发展趋势;

4.通常时高烧患者应用抗生素都会有明显效果,但此病用抗生素大多无效。大多数非典型肺炎病人可自愈,个别病情恶化凶险,约有7%的病人需做人工呼吸。

■潜伏期

关于非典型肺炎的潜伏期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是2-12天,通常在4-5天。卫生专家说,非典型肺炎的死亡率在3%-5%之间。患者可能引起并发症,最短在五天之内病情急剧恶化。男女之间发病无差别,从年龄看青壮年占70%。因最初起病时防护措施不够,医务人员属非典型肺炎高发人群,在家庭和医院有聚集现象。

■飞沫

打喷嚏或咳嗽的飞沫是非典型肺炎病原体传播的途径之一,通常在大约一米以内通过飞沫传播,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也会受感染。这种病毒还可间接传播,它在离开人体后可存活三至六个小时。卫生专家没有排除病毒由空气传染的可能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应该隔离。医务工作者和探视者在与患者密切接触时应该戴有效的口罩、眼镜、围裙、头罩和手套。

■可疑病例

2003年2月1日后,表现有发热(>38℃)和一项或更多的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咳嗽、气短或呼吸困难,有以下一项或多项行为:在发病前十天曾赴流行地区(根据WHO2003年3月16日修订资料,包括中国广东及香港、越南河内、新加坡和加拿大多伦多);发病前10天内与已诊断为SARS病例有密切接触史,密切接触指护理过SARS病例、与SARS病例共同生活、直接接触过SARS病例的呼吸道分泌液和体液。

■可能病例

1.合乎可疑病例定义者,且经胸部X光摄片证实为肺炎表现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现象者;

2.任何原因无法解释的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病例,尸检结果显示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病理改变并且没有明确病因;

3.除了发烧与呼吸道症状外,SARS尚可能伴随:头痛、肌肉僵硬、食欲不振、身体不适、意识紊乱、皮疹及腹泻等症状体征。

该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偶有畏寒,同时伴有头痛、关节酸痛和全身酸痛、乏力。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干咳、少痰,个别病人偶有血丝痰,部分病人出现呼吸加速、气促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状,多数病人症状较轻。

高烧38度以上、干咳少痰应该是‘非典’的必备症状

治疗方法

(一)一般性治疗:休息,适当补充液体及维生素,避免用力和剧烈咳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多数病人在发病后14天内都可能属于进展期)。定期复查胸片(早期复查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心、肝、肾功能等。每天检测体表血氧饱和度。

(二)对症治疗:

1、有发热超过38.5℃者,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

2、咳嗽、咳痰者给予镇咳、祛痰药。

3、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应该作相应的处理。

4、气促明显、轻度低氧血症者应早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

儿童忌用阿司匹林,因该药有可能引起Reye综合征。

(三)治疗上早期选用大环内脂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等,如果痰培养或临床上提示有耐药球菌感染,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等。

(四)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建议应用激素的指征为:①有严重中毒症状;②达到重症病例标准者。应有规律使用,具体剂量根据病情来调整。儿童慎用。

(五)可选用中药辅助治疗,治疗原则为: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

(六)可选用抗病毒药物。

(七)可选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

(八)重症病人的处理和治疗:

1、有明显呼吸困难或达到重症病例诊断标准要进行监护。

2、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首选鼻罩CPAP的方法。常用的压力水平为4-10cmH2O。应选择适当的罩,并应持续应用(包括睡眠时间),暂停时间不超过30分钟,直到病情缓解。推荐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标准:呼吸次数>30次/分;吸氧3-5升/分条件下,SaO2<93%;

3、严重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吸氧5升/分条件下SaO2<90%或氧合指数<200mmHg,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无改善,或不能耐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者,应该及时考虑进行有创的正压通气治疗。

4、一旦出现休克或MODS,应及时作相应的处理。如果处理有困难或条件不足,应及时请有关专家会诊。

中医治疗

非典型肺炎属于中医“热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毒时邪,病位在肺。其基本病机特点为:热毒痰瘀,壅阻肺络,热盛邪实,湿邪内蕴,耗气伤阴,甚则出现气急喘脱的危象。在此基础上,专家根据所针对的不同人群以及地区气候特点,分别对易感人群的预防、不同类型和不同病期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其预防方案是在实施“社区综合性预防措施(试行)”的基础上,建议参考使用以提高人群对非典型肺炎的抵抗力为目的,中医预防措施:

一般健康人群服用的中药处方一:鲜芦根二十克、银花十五克、连翘十五克、蝉衣十克、僵蚕十克、薄荷六克、生甘草五克,水煎代茶饮,连续服用七至十天。

处方二:苍术十二克、白术十五克、黄芪十五克、防风十克、藿香十二克、沙参十五克、银花二十克、贯众十二克,水煎服,一日两次,连续服服七至十天。

处方三:贯众十克、银花十克、连翘十克、大青叶十克、苏叶十克、葛根十克、藿香十克、苍术十克、太子参十五克、佩兰十克,水煎服,一日两次,连续服用七至十天。

与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有接触的健康人群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的中药处方:生黄芪十五克、银花十五克、柴胡十克、黄芩十克板蓝根十五克、贯众十五克、苍术十克、生苡仁十五克、藿香十克、防风十克、生甘草五克。水煎服,一日两次,连续服用十至十四天。

治疗在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制定的“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推荐治疗方案和出院诊断参考标准(试行)”等防治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疗效,建议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使用以下中医药治疗方法,对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因地制宜,分期分证,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还要根据病情变化,适时调整治法治则,随证加减。

早期:早期患者以热毒袭肺、湿遏热阻为病机特征。临床上分为热毒袭肺、湿热阻遏、表寒里热夹湿三种证候类型。属热毒袭肺证者,宜清热宣肺,疏表通络,可选用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属湿热阻遏证者,宜宣化湿热,透邪外达,可选用三仁汤合升降散加减,如湿重热轻,亦可选用霍朴夏苓汤;属表寒里热夹湿证者,宜解表清里,宣肺化湿,可选用麻杏石甘汤合升降散加减。

中期:中期患者以疫毒侵肺,表里热炽,湿热蕴毒,邪阻少阳,疫毒炽盛,充斥表里为病机特征。临床上分为疫毒侵肺、表里热炽,湿热蕴毒,湿热郁阻少阳,热毒炽盛四种证候类型。属疫毒侵肺、表里热炽证者,宜清热解毒、泻肺降逆,可选用清肺解毒汤;属湿热蕴毒证者,宜化湿辟秽、清热解毒,可选用甘露消毒丹加减;属湿热郁阻少阳证者,宜清泄少阳、分清湿热,可选用蒿芩清胆汤加减;属热毒炽盛证者,宜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可选用清瘟败毒加减。

极期:极期患者以热毒壅盛,邪盛正虚,气阴两伤,内闭外脱为病机特征。临床上分为痰湿瘀毒、壅阻肺络,湿热壅肺、气阴两伤,邪盛正虚、内闭喘脱三种证候类型。属痰湿瘀毒、壅阻肺络证者,宜益气解毒、化痰利湿、凉血通络,可选用活血泻肺汤;属湿热壅肺、气阴两伤证者,宜清热利湿、补气养阴,可选用益肺化浊汤;属邪盛正虚、内闭喘脱证者,宜益气固脱、通闭开窍,可选用参附汤加减。

恢复期:恢复期患者以气阴两伤,肺脾两虚,湿热瘀毒未尽为病机特征。临床上分为气阴两伤、余邪未尽,肺脾两虚两种证候类型。属气阴两伤、余邪未尽证者,宜益气养阴、化湿通络,可选用李氏清暑益气汤加减;属肺脾两虚证者,宜益气健脾,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合葛根芩连汤加减。

预防措施

专家提醒市民从五个方面做好预防保护措施避免被感染:

一是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

二是可用食用酸醋熏蒸消毒空气;

三是勤洗手;

四是凡与病人接触者需戴口罩,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

五是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多参加锻炼,增强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如出现上述类似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空气消毒

每次开窗10-30分钟,使空气流通,病菌排出室外。有条件的还可以用一些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空气消毒剂,按照其使用说明进行喷雾或者熏蒸消毒。

■地面消毒

进行湿式清扫,以免尘土飞扬而将病菌带入空气中,同时应注意地面保持干燥。

■物体消毒

桌椅、热水瓶、把手、开关、地面、厕所、浴池等可用500mg/L 有效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像水龙头、厕所门把手以及比较潮湿的地方,病菌容易沾染和繁殖,要重点消毒。

■餐具消毒

可连同剩余食物一起煮沸10-20分钟。餐具可用500mg/L有效氯,或用0.5%过氧乙酸浸泡消毒0.5-1小时。餐具消毒时要全部浸入水中,消毒时间从煮沸时算起。

■手的消毒

经常用流动水肥皂洗手,在饭前、便后、接触污染品后最好用250-1000mg/L 1210消毒剂或250-1000mg/L 有效碘的碘伏或用经批准的市售手消毒剂消毒。

■衣被、毛巾等的消毒 棉布类与尿布等可煮沸消毒10-20分钟,或用0.5%过氧乙酸浸泡消毒0.5-1小时,对于一些化纤织物、绸缎等只能采用化学浸泡消毒方法。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29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71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3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8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91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72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20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54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48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