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名称怎么来的
⑴ 新加坡的历史和由来是怎么样的
新加坡历史可追溯至3世纪,当时已有土着居住,其最早文献记载源自3世纪东吴将领康泰所着的《吴时外国传》,据新加坡学者许云樵考证,蒲罗中是马来语“Pulau Ujong“之对音。
”蒲罗中“是新加坡岛最古老的名称,意为“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
大多数新加坡华人的祖先源自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广东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还有峇峇、娘惹等。
气候特征
新加坡地处热带,长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为赤道多雨气候,气温年温差和日温差小。平均温度在23至34℃之间,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湿度介于65%到90%之间。
11月至次年1至3月左右为雨季,受较潮湿的东北季候风影响天气不稳定,通常在下午会有雷阵雨,平均低温徘徊在摄氏24至25℃。6月到9月则吹西南风最为干燥。在季候风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地面的风弱多变阳光酷热,岛内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5℃。
⑵ 新加坡国名来源
国名来由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盘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猛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华侨多称其为“石叻”或“石叻坡”,当地货币也称之为“叻币”,源于马来语(Selat)“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 新加坡(4张)
⑶ 新加坡国名的由来
新加坡,国名由来于它的国土形象。新加坡地形像个狮子。马来语“新加”是“狮子”、“坡”是“岛”的意思。11至13世纪时,新加坡是一个被称为“淡马锡”或“单马锡”的贸易中心。单马锡是马来名称的音译,意为“海域”,也有的说是“湖泊”的意思;还有的说是来源于爪哇语,意思是“锡”。据说新加坡主要的山脉武吉智马山曾产有少量的锡,而且在《航海图》中把武吉智马山亦称作单马锡;另有一说意为“海口”或“海上之域”,指其地临马六甲海峡。 据《马来纪年》第四章记载,大约是在1160年,相传印度在马来半岛统治时建立的室利佛逝王国的王子圣尼罗优多摩,他带着妻子和随从外出狩猎,发现一处洁白的沙滩,听随从说是“淡马锡”,便走过去。突然有只黑头红身、胸生白毛的狮子疾驰而过,王子认为这是吉祥之地,便在此建立了一座城市,命名为“僧加补罗”,即新加坡,意为“狮子城”。后来又以城市名为国家名,并沿用至今。
⑷ 新加坡名字的由来
新加坡早期主要有马来人居住,其最早的文献记载源自公元3世纪的中国。公元14世纪,明朝把新加坡称作“淡马锡”(爪哇语:Temasek)。1819年1月29日英国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雇员斯坦福·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并开始管辖该地区,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最初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1867年升格为海峡殖民地,和槟城、马六甲并列一个辖区,受英国直接统治。1941年太平洋战争时期,新加坡被日本占领达3年6个月,取“昭和年间所得之南地”改称“昭南特别市”(其中“昭南”一词亦可指作南方之光)。1945年8月,英国重新管辖新加坡,并恢复其名为“Singapore”。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1963年,新加坡连同当时的马来亚联邦、砂拉越以及北婆罗洲(现沙巴)共组成立马来西亚联邦,从而完全脱离英国统治。1965年8月9日,李光耀由于和当时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在权力分配上意见不合,新加坡被马来西亚逐出联邦,被迫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建国后 进入1970年代以后,虽然新加坡在政治上的自由空间逐渐被压制,经济上却取得高速发展,很快成为东南亚重要的金融和转口贸易中心,成为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此同时,新加坡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问题都得到解决。1990年,在李光耀宣布卸任总理职位时,新加坡已经成为区内乃至整个亚洲经济发展的楷模。在其第二任总理吴作栋的带领下,这个东南亚小国又平稳地度过了于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但到21世纪初第三任总理李显龙接任时,新加坡却再度面临如何面对区内其他经济体崛起的新难题。华语称谓 在过去,新加坡曾使用过“新嘉坡”作为其独立初期的华语国名。后来由于受到当地华侨所带来的方言习惯的影响,出现了如“星嘉坡”或“星加坡”等衍生的国名称谓,一般也有简称作“星洲”、“狮城”或“星国”,有的还称之为“石叻”、“叻端口”、“石叻端口”甚至“实叻端口”等等。
⑸ 新加坡国名的由来
国名: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代码SG
一、国名来由: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盘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华侨多称其为“息辣”,即马来语“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的。
二、 别称:星洲、星岛 面积:699.4平方公里(新加坡统计局2005年统计)。
三、首都:新加坡(Singapore) 时差:比格林威治时间早8个小时,与北京时间相同。
四、独立日:8月9日(1965年)
五、国旗: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长与宽之比为3∶2。左上角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五颗白色五角星。红色代表人类的平等,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新月象征国家,五颗星代表国家建立民主、和平、进步、正义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颗星的组合紧密而有序,象征着新加坡人民的团结和互助的精神。
六、 国徽:由盾徽、狮子、老虎等图案组成。红色的盾面上镶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与国旗相同。红盾左侧是一头狮子,这是新加坡的象征,新加坡在马来语中是“狮子城”的意思;右侧是一只老虎,象征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历史上的联系。红盾下方为金色的棕榈枝叶,底部的蓝色饰带上用马来文写着“前进吧,新加坡!”
七、国歌:《前进吧,新加坡》
八、 国花:以一种名为卓锦·万代兰的胡姬花为国花。东南亚通称兰花为胡姬花。卓锦·万代兰是由卓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丽端庄、生命力特强,它象征新加坡人的气质和刻苦耐劳、果敢奋斗的精神。
九、语言: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
⑹ 狮城新加坡是怎样得名的
新加坡的名字来源于梵文"信诃补罗",并有着美丽的传说。新加坡古称淡马锡(爪哇语"海市"之意),公元8世纪建国,归属印尼室利佛逝王朝。相传11世纪时,室利佛逝王国的王子与谬内岛的公主结为百年之好,在廖内岛住 了下来。一天,王子携公主外出打猎,乘船时遇大风浪,在即将翻船时,王子把王冠丢到海里,风浪顿时平静下来。他们便把船划到马锡海边。在附近树林里打猎时,他们忽然发现一只头黑胸白、身体红色、行动敏捷的怪兽,随从告诉王子这是一只狮子,王子听了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地方,便决定留下来。因登岸时首见狮子,后来他就把淡马锡改名为新加坡拉。在马来语中,"新加"是狮子,"坡拉"是城的意思。这便是新加坡和狮子城名称的来历。
⑺ 新加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新加坡的名称由来
新加坡的名字来源于梵文"信诃补罗",并有着美丽的传说。新加坡古称淡马锡(爪哇语"海市"之意),公元8世纪建国,归属印尼室利佛逝王朝。相传11世纪时,室利佛逝王国的王子与谬内岛的公主结为百年之好,在廖内岛住 了下来。一天,王子携公主外出打猎,乘船时遇大风浪,在即将翻船时,王子把王冠丢到海里,风浪顿时平静下来。他们便把船划到马锡海边。在附近树林里打猎时,他们忽然发现一只头黑胸白、身体红色、行动敏捷的怪兽,随从告诉王子这是一只狮子,王子听了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地方,便决定留下来。因登岸时首见狮子,后来他就把淡马锡改名为新加坡拉。在马来语中,"新加"是狮子,"坡拉"是城的意思。这便是新加坡和狮子城名称的来历。
⑻ 新加坡是怎么诞生的
在历史上,狮城新加坡的诞生可谓一波三折,但是透过波谲云诡的时空迷雾,我们仍能看到一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主线,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华人与英国人的默契合作,这个马六角海峡旁的小岛才能一跃变成世界交通枢纽之一。
新加坡的莱佛士雕像
以历史的宏观视角看,新加坡可以说十分幸运,在亚洲布局最早的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没有成为这个小岛的殖民宗主,而这两个海上帝国,最终都黯然失败,反倒是“赶了晚集”的英国人攫取了新加坡的控制权,实事求是地说,英国人在殖民历史上的角色并不光彩,对于他们的批评远多于赞美,但至少在新加坡,他们将一个海岛建设成了国际港口。
当然,英国人的成就离不开华人的配合,英国人的治理经验加上华人聪慧勤劳的特质,联手把新加坡变成了一个充满商业热情的模板城市。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加坡的诞生,是华人和英国人合作的结果,堪称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新加坡史》康斯坦丝·藤布尔
《马来西亚史》安达娅
《最新世界殖民史》大盐龟雄
⑼ 新加坡的由来
一、民族
因为大多数新加坡华人的祖先源自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广东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还有峇峇、娘惹等。
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来区分:华人占了人口的74.2%,还有马来族(13.3%)、印度裔(9.1%)和欧亚裔/混血(3.4%)等公民。
二、人口
截至2015年11月,新加坡常住总人口临时数字为553.5万,其中337.5万人属于新加坡公民和52.7万个“永久居民”简称PR,居住在狮城的外籍人士数目相当多,有约163万人。
新加坡人主要是由近一百多年来从欧亚地区迁移而来的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目前总人口561万(2017年6月),公民和永久居民396万。
三、新加坡历史起源
新加坡历史可追溯至3世纪,当时已有土着居住,其最早文献记载源自3世纪东吴将领康泰所着的《吴时外国传》,据新加坡学者许云樵考证,蒲罗中是马来语“Pulau Ujong“之对音。
”蒲罗中“是新加坡岛最古老的名称,意为“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
(9)新加坡名称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新加坡的语言: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4种官方语言,即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
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新加坡宪法》明定马来语为新加坡的国语,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语言。
由于内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采用英语,作为主要的通行语和教学语。
⑽ 新加坡国名的由来是什么
新加坡古称单马锡,也被称为叻坡、叻端口或石叻。由单马锡改称新加坡,大约是在1160年。“新加”一词在马来语中是“狮子”的意思,“坡”是“岛”的意思。
据《马来纪年》记载,相传室利佛逝王国的王子室利·啼利盘那有一次在新加坡狩猎时,发现一处洁白的沙滩,便走过去。突然,有一只黑头红身、胸生白毛的野兽疾驰而过。王子问侍从是何怪兽,侍从随口称是狮子。王子认为这是吉祥之地,决定在此地建国。随后,王子在这里建成一座城市,并被命名为“僧加补罗”,其梵文之意是“狮子”,马来语称“新加坡”,就是狮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