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的制糖业如何

新加坡的制糖业如何

发布时间: 2022-06-07 12:37:25

A. 袖珍国家是哪个国家

所谓袖珍国家就是指国土面积狭小,面积在600平方千米以下的国家。亚洲一个、欧洲六个、非洲一个、大洋洲四个、北美洲三个。

马尔代夫共和国:位于印度半岛西南的印度洋上,是一个群岛国家。全境由19组环礁、1200多个珊瑚岛礁组成,其中有202个有人居住。陆地面积298平方千米。人口25万。居民均为马尔代夫族。渔业、旅游业和海运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

摩纳哥公国:位于欧洲西南部,东、西、北三面被法国包围,南濒地中海,面积1.95平方千米,其中约0.4平方千米为填海造陆所成。人口近3万人。经济主要依靠旅游业及工商业。

列支敦士登公国:位于中欧内陆,瑞士与奥地利之间。面积160平方千米。人口3.1万。经济以冶金、邮票业、旅游业、小型精密仪器仪表、假齿及畜牧业等。属于发达工业国家。

梵蒂冈城国:位于意大利罗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面积0.44平方千米,为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人口约1380人,常住人口仅540人,居民主要是意大利人。是世界天主教中心和特殊的政教合一的国家。主要经济来源靠旅游、邮票、不动产出租,特别是财产款项的银行利息、宗教银行盈利和向教皇赠送的贡献以及教徒的捐赠等。

马耳他共和国:位于地中海中部,有地中海心脏之称。全境由五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316平方千米。人口37.4万,主要为马耳他人。旅游业是国家外汇的主要来源,有各类星级旅馆136座。工业主要有造船、修船、服装、建材、纺织等。农作物有麦类、马铃薯、葡萄等。

安道尔公国:位于法国与西班牙之间。面积468平方千米。人口6.45万,多为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外国移民。经济以商业、旅游业、畜牧业为主。

圣马力诺共和国:位于亚平宁半岛东北部,被包围在意大利国土之中。面积61.19平方千米。人口2.55万,主要为圣马力诺人。发达的旅游业是国内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每年收入占国内总产值的45%——50%,有大小旅馆近800家,可接待游客300——500万人次。邮票及纪念币出版发行闻名于世。

塞舌尔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面印度洋中,为群岛国家。由115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455平方千米。人口7.64万,主要是班图人和克里奥尔人。经济以农业、渔业为主,种植椰子、肉桂、香草、薄荷等。工业有小型加工、建筑和食品等部门。旅游业是经济支柱。

瑙鲁共和国:位于太平洋中西部,是大洋洲唯一的只有一个岛屿的国家。陆地面积21.1平方千米,为世界上最小的岛国。人口约1.06万,以瑙鲁人为主。经济以开采和出口磷酸盐为主,年开采约200万吨。农业仅限于种植热带水果、蔬菜和饲养家畜。

图瓦卢:位于太平洋中南部,由9个环形小珊瑚岛组成。其中8个为住人岛。陆地面积共26平方千米。人口约9500人。几乎无工业,农业也很落后,主要以家族为单位从事渔业和种植椰树、芋头、香蕉等。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位于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东部。由东列的拉塔克群岛和西列的拉利克群岛中共1225个大小礁岛组成。面积181平方千米。人口5.8万。经济以种植业和捕鱼业为主。农产品主要有椰子、薯类、香蕉等。椰干是主要出口产品。

帕劳共和国:位于太平洋加罗林群岛的西端。由帕劳群岛组成,包括巴伯尔图阿普岛、科罗尔群岛等243个火山岛和珊瑚礁。其中只有16个岛有常住居民。陆地面积458平方千米。人口约1.72万。经济落后,主要靠美国援助。以农业、渔业、旅游业为主。农产品有甘蔗、椰子、香蕉等。

巴巴多斯;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最东端,为岛国。面积431平方千米。人口26.46万人,90%为非洲黑人后裔。旅游业、制造业和农业为三大经济支柱。遍植甘蔗,蔗糖出口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安提瓜和巴布达: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中背风群岛东南部,为岛国。由3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442平方千米。人口6.18万人,绝大多数为非洲黑人的后裔。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

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位于中的背风群岛中部,为岛国。陆地面积267平方千米。人口4.16万人,绝大多数为黑人。经济以制糖业为主。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格林纳达: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中向风群岛最南端,为岛国。陆地面积344平方千米。人口9.86万人,80%为黑种人。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出产肉豆蔻、香蕉等。

B. 想移民到热带国家(本人没钱)大学刚毕业 在新加坡呆了一年 英语还可以

去加勒比还不如下南太平洋。我有朋友情况跟你相似,已经去了南太平洋的岛国斐济。办起来也很方便。

斐济是南太平洋岛国中经济实力较强、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斐济重视发展民族经济,促进投资和出口,逐步发展“高增长、低税收、富有活力”的外向型经济。制糖业、旅游业和服装加工业是其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斐济土地肥沃,盛产甘蔗,因此又有“甜岛”之称。斐济工业以榨糖为主,此外还包括服装加工、黄金开采、渔产品加工、木材和椰子加工等。斐济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金枪鱼。

从20世纪80年代起,斐济政府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旅游收入约占斐济国内生产总值的20%,是斐最大的外汇收入来源。斐济全国约有4万人在旅游部门工作,占就业人数的15%。2004年,来斐济观光的外国游客达50.7万人次,旅游收入近4.5亿美元。斐济地处大洋洲与南北美洲海空往来中心,是南太平洋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首都苏瓦港是重要的国际海港,可泊万吨轮。2009年人均GDP3464.35美元,世界排名101位。斐济俯视图【资源】森林覆盖面积93.5万公顷,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有开采价值的约25万公顷,出产优质硬木和松木。有2个金矿,还有少量铜、银资源,铝矾土、石油资源在勘探中。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金枪鱼。【工业】以榨糖为主,其次是服装加工、黄金开采、渔产品加工、木材和椰子加工。2005年,斐蔗糖产量为29.2万吨,2006年为30.7万吨,2007年为24万吨。【农业】可耕地面积约28.8万公顷,主要产甘蔗、椰子、香蕉等。小麦全靠进口,大米能自给20%。近年来斐政府努力发展多种经营,推广水稻种植。通货膨胀率:1.9%

斐济位于南太平洋中心、介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是纽澳前往北美的必经之地,是由叁百多个周围围绕着环状珊瑚礁、椰林摇曳的碧绿岛屿所构成的诱人度假岛国。这里到处充满南国海洋的塬始美感,近年由于观光业的发展,海岸地区多已开发为现代化的休闲度假区,饭店、俱乐部与酒吧林立,全年可见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美食】斐济人在饮食嗜好注重讲究吃海产品,注重菜肴的丰盛。口味一般口味较重、喜油大,爱甜味。主食以米为主,也乐于品尝面类食品。副食特别喜欢海龟肉、鱼等海产品,也爱吃猪肉、鸡等肉类;蔬菜喜欢芋头、木薯、山药、西红柿、葱头等;调料爱用椰油、胡椒、姜、葱等。制法对烤、炸、煎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中餐喜爱中国的京菜、鲁菜、闽菜。菜谱很欣赏大拼盘、北京烤鸭、三彩大虾、炸蛎黄、干焗鸡块、叉烧肉、生煎金华火腿、白妙响螺、荔枝肉、干烧鱼等风味菜肴。水酒最爱饮“卡瓦酒”,也喜欢果汁、可可、咖啡等饮料。果品爱吃香蕉、椰子、菠萝等水果、干果最爱吃杏干等。【购物】斐济是自由港,故免税店特别多,钻石、珠宝、香水、银器、水晶制品等世界一流商品皆可以免税的价格购得.在有斐济政府观光局标记的免税商店,旅客可安心的购买.。特色产品有手编的篮子、珊瑚、贝壳制品、木雕品、塔巴桌巾、印度沙丽、龟甲等。印度产的金银制品色彩鲜艳作工精致。

数千年前,最早迁徙到斐济的是美拉尼西亚人。后来波利尼西亚人也来到斐济定居。1643年荷兰航海者阿贝尔塔斯曼航行至此,是最先发现斐济的欧洲人(亦有西班牙航海者在塔斯曼前来到斐济之说)。1774年英国探险者库克发现了斐济的一些岛屿。1840年美国远征探险队司令威尔克斯航行到斐济。19世纪,商人、卫理公会教徒、传教士,潜逃的澳大利亚囚犯来到斐济定居。1871年酋长卡考鲍控制了斐济大部分地区,结束各种各样的部族冲突。他在邻国汤加的国王图普一世的帮助下,一度赢得了斐济的和平.1874年10月10日,斐济沦为英国的领地,此后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1970年10月10日它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国家。斐济到处充满海洋的原始美感,近年由于观光业的发展,海岸地区多已开发为现代化的休闲度假区,饭店、俱乐部与酒吧林立。1997年9月30日,恢复英联邦成员资格。1998年7月27日实施新宪法,改国名为“斐济群岛共和国”。

C. 中国最好的白糖产自哪里

中国最好的白糖应该是产自广西地区,因为只有广西省才是白糖的主产区

D. 钢珠糖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冰糖古称“糖霜”,是砂糖经过再溶、清净、重结晶后形成的,在中国已有1200多年食用史。苏东坡曾有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据史书记载,冰糖的发明者是唐朝的邹和尚。¤“糖”僧邹和尚世界上第一部关于糖的专着,是宋代四川遂宁人王灼写的《糖霜谱》,开卷第一篇,就记述了唐大历年间(766—779)邹和尚创制糖霜的轶事。邹和尚云游四方,醉心于当时国内外各种“高科技”,尤其留意从印度等地传来的制糖技术。他行至四川遂宁时,见当地山清水秀、遍地蔗田,便在伞山(今通泉山)结庐而居,建起了“制糖实验室”。当时遂宁只能靠曝晒获取纯度较低的砂糖,经过多次实验后,邹和尚创造出一套包括甑蒸、釜熬、煎蒸、灌瓮和取霜等程序在内的窨制糖霜技术。遂宁因此成为全国最早生产糖霜的地方,其糖霜因色香味俱佳而被列为贡品。至宋代,遂宁已名列全国五大产糖中心之首。当地人为感谢邹和尚,便把他的画像供奉起来,称其为糖坊祖师爷。¤南甘蔗北甜菜人类最早从鲜果、蜂蜜中摄取甜味食物,后从谷物中制取饴糖,继而从甘蔗、甜菜中制糖。甘蔗和甜菜也是目前最常用的制糖原料。甘蔗是我国主要制糖原料,一般种植一次可收割三次,三年后便须挖去宿根、重新种植。甘蔗主要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寒冷地区不能种蔗制糖。直到18世纪末,甜菜作为新的制糖原料被发现后,才大大推动了制糖业的发展,并直接导致了制糖业的机械化。我国甘蔗制糖业主要分布在两广、四川、云南、福建、海南、台湾等南方地区,甜菜制糖业则集中于新疆、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北方地区,全国甘蔗糖与甜菜糖的产量之比约为四比一。(冰糖用途广泛,除可直接食用外,还可用于食品甜味剂、浸渍酒类和滋补佐药等,能清痰去火、润肺止咳,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E. 新加坡为了预防居民得糖尿病采取了什么措施

新加坡为了预防居民得上糖尿病,进行的措施是比较多的,主要有三个措施值得一提,这三个措施分别是管控产糖量、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以及要求国民定期体检!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患上糖尿病概率最低的一个国家就是我们熟知的新加坡,新加坡为了预防自己的国民患上糖尿病,做了很多措施!

最后一个措施,也是最动人心的一个措施,那就是要求国民每年都要进行体检,新加坡的福利措施事比较多的,而体检就是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一种,因为公民每年都能够在新加坡的公立医院进行免费的体检,目的就是为了核查公民是否出现了什么身体疾病!

F. 在经济上瓜德罗普是怎样的

瓜德罗普(法国的海外省),位于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中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加勒比海,西北为瓜德罗普海峡,南是多米尼加海峡。属热带雨林气候。以制糖、酿酒、食品和加工业等为主。以农业、旅游业、轻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其发展主要依靠法国援助。1989年遭风灾后,法国提供20亿法郎帮助重建经济。到90年代初,瓜经济得到恢复并有新的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1997年估计):37亿美元。其中农业占15%,工业占17%,服务业占6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7年估计):9000美元。货币名称:法国法郎、欧元。特点是农业部门增长缓慢,工业部门处于萌芽状态,旅游业正在发展,公共服务部门高度发达。经济基本上靠官员的薪金和法国信贷的支持,法国信贷是拨款和赠款形式的援助。旅游业是主要的外汇来源。农业和工业香蕉和甘蔗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也种植咖啡、香子兰和可可。香蕉种植园在1960年代受到接连发生的飓风的摧毁,后又再种植了更有收益的树木。栽种新鲜蔬菜、椰子、凤梨、酸橙、芒果、鲜花和咖啡的重要性日益增长。茄子和鲜花主要外销。为数不多的捕鱼量多供出口。在皮特尔角城附近的贾里开发了一个工业区和一个自由港。工业主要是加工农产品,特别是制糖业和兰姆酒制造业。瓜德罗普是着名的旅游胜地。旅游业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就业人员占就业总人数的9%。1998年起超过制糖业,成为第一产业。1998年接待旅游者69.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58亿美元。1998年有旅馆168家,8371间客房。

G. 新加坡肉类批发属于批发零售业吗

不属于。
新加坡肉类批发属于食品行业!说的农副产品行业也行,说是肉内行业也可以!
新加坡食品工业是指以农副产品为原料通过物理加工或利用酵母发酵的方法制造食品的工业生产部门。其原料主要是农、林、牧、渔及副业部门生产的初级产品。
按照我国1984年12月制定的分类目录,它的总称为食品、饮料和烟草制造业,在它的下面划分四大行业:食品制造业,包括粮食加工业,植物油加工业,糕点、糖果制造业,制糖业,屠宰及肉类加工。

H. 新加坡吃糖也要上税!新加坡此举何影响

新加坡之所以会制定吃糖也要上税的政策是因为他们国家的糖尿病患者实在是太多了,为了控制这种情况,减少公众吃糖的量,所以才制定了这一奇葩政策。但是这一政策如果颁布的话将会对制糖业,以及相关的饮料行业,包装行业等一系列有关于含糖商品的市场产生冲击。

政府如此重视控糖,除了新加坡糖尿病患病率高的原因以外,还因为糖尿病会引发各类慢性并发症,包括心脏病、截肢等。新加坡29.9%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同时,新加坡还是全球下肢截肢率最高的国家。

I. 制糖业属于什么行业

制糖业是食品行业的基础工业,又是造纸、化工、发酵、医药、建材、家具等多种产品的原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制糖工业是一门传统的农产品加工工业,属于轻化工业的范畴。

制糖工业是高度机械化、连续化的现代化生产工业,它的生产品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食糖。它的生产过程几乎包括了所有主要的化工单元,是具有综合化工单元生产过程的食品生产企业,而它的生产规模却是其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无法与之相比的,糖厂每天生产用的原料、材料以及产品与副产品都是以千吨计算的。

国内发展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糖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促进行业结构调整,保障食糖市场有效供给,增加糖料主产区农民收入起到积极的作用。数据显示,五年时间,食糖总产量5881万吨,比“十五”期间增加1429万吨,增长32%;食糖消费“十一五”期间达到6439万吨,比“十五”期间增加1546万吨,增长31.6%。

“十一五”期间我国食糖净进口为568万吨,比上五年增加99万吨。从销售收入来看,“十一五”期间,行业市场规模呈波动上升趋势,整体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行业销售额达到663.63亿元,同比增长27.57%。

J. 郭鹤年怎样担纲糖业成为糖业霸主

郭鹤年的祖籍在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他的父亲郭钦鉴于1909年出洋谋生,来到马来西亚。先是当店员,后来自己开了家咖啡馆,成了家。郭钦鉴的哥哥郭钦暖也在南洋,兄弟俩经过数年努力,共同创办了以经营大米、大豆和糖为主的东升有限公司,家境日臻富裕。

郭鹤年是郭钦鉴的幼子,上面有两个哥哥。他们的童年是幸福的,家境优裕,严父慈母,弟兄3个在新山市一家英文学校读书。郭鹤年自幼聪明过人,而且非常好学。从英文学校毕业以后,他考入新加坡莱佛士学院。在求学期间,他刻苦发奋,博览群书,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他在这儿还认识了一位对政治颇为热衷的同学,即是日后成为“新加坡强人”的李光耀。

1945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入侵东南亚。马来西亚也被日军占领,并实行军管。郭钦鉴公司的大米生意被迫停止。祸不单行,不久,与郭钦鉴共同管理公司的侄儿郭鹤青又被日本宪兵扣押。公司只好关门,郭鹤年也被迫中途辍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郭钦鉴重整河山,再次开张。东升有限公司不仅恢复了生意,而且,由于他们的精心经营,市场不断扩大,发展得很快。然而,好景不长,郭钦鉴本来身体就欠佳,又因多年创业操劳过度,终于一病不起,于1948年病故。

父亲去世前不久,郭鹤年在新加坡独自创办了从事航运业的利克务公司。由于父亲的病故,他只好又回到马来西亚。

郭鹤年的母亲郑格如女士受过高等教育,是个识大体也很有眼光的聪慧女性,她不希望因为丈夫的死,使郭氏家族的事业分崩离析,建议郭鹤年与他的哥哥以及堂兄弟们互相帮助,大家拧成一股绳,联手重新创业。成功之后,郭鹤年说:“母亲对我今天的成就有很大的功劳,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格,也是影响我一生最大的人。”

郭氏兄弟遵照母亲的意见,集中了各自所得的遗产,并邀请堂兄弟们来共同商量,各人入股,于1949年组建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郭鹤年当时虽然才25岁,但他精明强干,博学多才,众兄弟一致推举他为公司的董事长。这样,年纪轻轻的他便挑起了重担,继承父辈开创的基业,继续经营大米、面粉、豆类和糖。

与此同时,郭鹤年在新加坡创办的利克务公司的业务也正常进行,而且越做越好,日渐红火。1955年,郭鹤年将该公司改成郭氏(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他同时兼管。

身居要职的郭鹤年深知自己的担子重,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要进一步发展事业,还必须拓宽眼界。为此,他专程去英国做市场调查,并学习商务知识。

在伦敦,郭鹤年对英国人优秀的经营管理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认真的学习和调查研究,他发现了糖业的潜在能力。于是,他把精力集中起来,专门地对糖业的经营做了深入的调查,对糖业的贸易状况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当时,马来西亚人食用糖的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本国制糖业极为落后。郭鹤年决心抓住这个机会,大刀阔斧地干一番。

欧洲之行不仅大大地丰富了郭鹤年的商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一个清醒的提示。1955年回国后,除了经营郭氏兄弟有限公司郭氏(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外,他又在新山市创办了明因私人有限公司,经营进出口贸易。50年代后期,郭鹤年开始着手致力于糖业经营。

1955年,郭鹤年回到马来亚,他在柔佛新山成立民天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商品贸易的生意。

通过民天有限公司和原本已成立的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同时应用在伦敦学到的现代商业管理经验,郭鹤年大胆地改变营业方针,开始设法从泰国大量输入白米,分销至新加坡、柔佛及马来亚各大城小镇。这也是郭鹤年家族事业的重要转折点,也是该家族跨国化企业的牛刀初试。很快,郭鹤年在马来亚生意场上建立起知名度和信誉。同行都知道,新山郭家那个从英国回来的“罗拔”(Robert Knob)长袖善舞,不可小觑。

郭鹤年堂兄郭鹤尧在谈到郭氏发迹时指出:“郭氏集团能够今日在本地及国际上大展拳脚、一帆风顺,主要是郭鹤年的眼光及工商业才华造成的!”

郭鹤尧继而称:郭氏兄弟集团的真正盈利并不是来自米业,而是靠“工业”;首先是靠炼“糖”工业,而且郭氏兄弟集团的真正发迹期,前后只不过30年!

作为兄长评价堂弟的业绩,如非心悦诚服,郭鹤尧要说出这样的话是不容易的:“我应该很公平地指出,过去30年来,鹤年对工商业的许多准确分析、判断和决定,造就了郭氏兄弟集团今日的局面。”

1957年马来亚宣告独立。为了改变单一制的殖民地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多元化,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马来亚联邦以及稍后的马来西亚政府(新加坡独立后易名)基本上沿袭了英国统治时期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1957年的“独立宪法”默许非马来人在经济领域的活动自由,不受人为或法律上的干涉。从马来亚1957年独立后到1969,年“5·13”事件这段时间,被人称为“马来人的政治力量与华人的经济力量相结合的时期”。

马来西亚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相对稳定,为华人经济发展,尤其是向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们在50年代初期从经营锡矿业、橡胶业以及商业所积累的资金,开始向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地产业、制糖业、金融业、航运业和旅游业等领域发展。在这遍地是金、充满机会的年代,不少马来西亚华人把握住快半拍商法,谱写了一篇篇多姿多彩的传奇故事。

就在郭鹤年在经营民天和郭氏兄弟公司的时候,发现糖价不断飚升,几乎使得每个经营白糖的经营者,都赚得盆满钵满。

一经了解,当时的食糖供应命脉,掌握在外国商家手里,主要依赖进口。食糖的价格一度涨得怨声载道,一磅树胶的价格竟然不敌一磅食糖的价钱。

郭鹤年在英伦学习、考察期间发现食糖交易和期货交易大有可为,心弦为之一动。

就在这一时刻,一位同郭鹤年有着广泛业务往来的日本商人找到他:“郭先生,炼糖业在马来亚很有发展前途,咱们联手一起干吧。”

这个提议,令郭鹤年怦然心动。

因为马来亚地处亚热带,具有种植甘蔗的优越条件。只不过没有自己的炼糖厂,不得不依赖进口而受制于人。

因为此际首相东古·拉赫曼领导的政府拟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国内的工业。在这项计划下,凡是被列入新兴工业的领域,均可获得极大的奖励,其中包括免税优惠措施。

与此同时,曾一度控制东南亚糖业市场的黄仲涵家族已在下坡路上越走越远,逐步淡出这个领域,真空地带谁来填补?

于是,郭鹤年决定投资炼糖业。

但是,不要忘记,郭鹤年虽说20余岁就执掌家族经营的帅印,虽然他比家族其他成员见多识广,读过书,留过洋。华人家族毕竟有长幼尊卑的传统,而且郭家人多想法也不少;更重要的当时郭鹤年虽具备大手笔运作的筹划,但毕竟还没有拿出响当当的杰作来。

因此,他对炼糖业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并同日本商家进行冗长的谈判,一个揭开郭家事业发展新篇章的主意就在心底拍板。

在郭氏家族董事会上,郭鹤年向家族成员端出他的全盘计划:将全部身家财产投资到“炼糖工业”上。

郭鹤尧是参加此次会议的成员之一。他在接受新加坡名记者冯仲汉的采访时是这样说的:

“我们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赞同鹤年的主张。当然大家都明白,那次的投资也是一个冒险,万一失败的话,所有郭氏家族累积了几十年的财产都会全部化为乌有。”

而另一种说法则是:郭鹤年话音刚落,就出现赞成派和反对派,而且势均力敌。

赞成者认为,鹤年计划缜密可行,跟着他走没错。更重要的是眼下大马商机难得,如不加以把握,郭氏家族难有出头日。

反对者则言之凿凿:投资炼糖业在大马史无先例,如今把全部身家都押在这上面,风险太大,这无异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万一砸了就“玩完”。

郭鹤年条分缕析,侃侃而谈:

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之一。这些年来糖价一直飚升,而食糖供应的钥匙掌握在外国商家手里。如今大马政府鼓励国内企业界发展民族工业,并予以优惠,这种千载难逢的机遇,不迅速捕捉,可能转瞬即逝。

所有身家押在炼糖业,正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兵法与商法同理,假如别人抢先从事炼糖业,我们随后跟进,即使没有风险,其利润必然大打折扣。

我们现在不是要求稳,小打小闹;我们要开创一个新世界。

郭鹤年不是滔滔不绝的演说家,然而他陈说炼糖业前景、风险结论有理有据,条条是道,极具说服力。

原来持肯定态度的家族成员更加放心,持有异议者也举手表决,全盘同意郭鹤年的决策,倾尽全力发展制糖业。

于是,马来亚第一家白糖提炼厂在1961年诞生了。

这便是建于马来亚槟城北赖的马来亚制糖厂。它是郭鹤年家族与马来亚联邦土地发展局、三井物产和日新制糖公司合资创办的。

郭氏家族为此注资60多万马币。用郭鹤尧的话来说:当时这个数字对很多大财团来说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可是对当时的郭氏家族,就非同小可了!我们当时只是一家米商。一家稍具规模的杂货铺而已。

观察家认为,创办制糖厂是郭鹤年家族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分水岭便是建厂前后。在兴办制糖厂之前,属于郭氏蛰伏时期。而当他毅然兴办制糖厂并付诸实施,则是他朝着现代企业迈进的重要关头,为他日后糖王的企业帝国奠定了基础。

当第一批白晶晶的蔗糖从北赖制糖厂的流水线哗哗流出,郭鹤年随手将一把糖放进杯子里,冲进一杯水,微微地呷了一口。这时,他心里的感觉就跟口里的味道一样——甜极了。从此,郭鹤年确立了在世界食糖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此后的一两年间,郭鹤年在东南亚各地的食糖贸易异常活跃,常有大手笔表现。他向中美洲的古巴购糖,然后转手卖给印尼;从泰国买入原糖,经过制糖提炼后通过有关渠道倒卖给中国。他低进高出,左右逢源,赚得盆钵皆满。

这时,郭氏家族原来对投资糖厂持有不同看法的成员,都庆幸没有坚持自己的看法,庆幸遵从鹤年的决策,郭氏家族事业才能开辟出一条致富新路。

60年代的整整10年,是郭鹤年全力投入食糖生意的10年。

马来西亚在传统上是一个以锡矿和树胶立国的国家,至于食糖,一向是依靠进口,因为一无种植甘蔗的基地,二无炼糖厂,因此,食糖的供应权都控制在外国商家的手中。

郭鹤年投资搞炼糖厂,可以自己提炼白糖,然而仍需从国外进口原糖,仍然受到外国商家的控制。

要想在糖业上进一步发展,必须跨越这个障碍,自己生产原糖,郭鹤年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

况且,马来西亚本身并非没有种植甘蔗的条件,只是因为独立前殖民统治下经济畸形发展,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必须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这个地方必须有大片的荒地待开垦,土地的价格又不太贵。

郭鹤年的目光落在马来半岛最北端一个不起眼的小州上。英国人统治时把它叫做“Perlis”,译音过来就是玻璃市,这“市”字经常给人误解,其实它并无市镇的意思。玻璃市州是全国最小的州,面积为795平方公里。它毗邻泰国,人烟稀少,经济不发达,有大片的森林地待开发,这是郭鹤年建立他的种植基地的理想地点。

1973年正是世界市场上白糖价格飞涨的时候。蔗园这个时候开始收获,无疑给郭鹤年的生意注入了一支兴奋剂。

在边建种植基地的同时,郭鹤年一边在世界糖业市场呼风唤雨,屡有上乘表演。

1970年,世界食糖市场酝酿着一场风暴。很多人看到的是歌舞升平的日子,以为糖价还是像以前那样小幅的波动,不以为意。而郭鹤年就像一只有着一双锐利眼睛的鹰隼,看到糖市上涨的先兆。

于是,他将在伦敦学到的期货交易的方法运用于实践中。他抢在世界糖价上涨之前,收购了大批原糖,并投巨资于白糖期货交易。随着糖价的上涨,人们发现“罗拔·郭”手中拥有大量的食糖。

据说,仅此一役,就为郭鹤年赚得600万马元的入项,令国际食糖交易市场的资深人士刮目相看。

到了1971年,郭鹤年家族已控制了大马来西亚(东、西马)原糖进口的80%。

1972年3月30日,郭鹤年领衔的玻璃市种植有限公司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主要交易板挂牌上市。

1973年,郭鹤年的“糖王”地位得到真正的确认。他不但拥有自己的炼糖厂,而且有自己可靠的原料基地。

说来也巧,1973年正是世界糖市好价钱的时节,源源的甘蔗送到炼糖厂,然后变成白色的食糖,变成一捆捆马币、美元。

玻璃市种植园的收获的意义,还不在于为郭鹤年赚得盆满钵满。同时,它还有另一层的意义:以前从未大面积种植甘蔗的马来西亚,其食糖供应已经自给自足。

拥有自己的蔗糖种植基地和炼糖厂,郭鹤年在糖业界的发言权更大了。他成为伦敦糖业联合会的会员,同美国、古巴等国的糖商和机构也关系密切,往来频繁。他的名字,不仅为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商界和糖业界人士所熟悉,就是在国际糖业经济中也是大名鼎鼎的金字招牌。

70年代初期,郭鹤年不仅控制了马来西亚、新加坡80%的糖业市场,还把他的产糖业务扩展到印尼、泰国、菲律宾乃至中国等国家。

1979年9月,在印尼苏门答腊的楠榜举行了郭鹤年集团所属的石头山种植园的开业典礼。人们注意到,印尼总统苏哈托出席了这一典礼,并手持金剪刀为之剪彩。

郭鹤年在糖业界呼风唤雨、气势如虹可见一斑。

玻璃市种植园是郭鹤年“初恋”的一个重要结晶。这个宁馨儿,使郭鹤年在商界首度加冠晋冕。

1976年,郭鹤年通过玻璃市种植园有限公司发动了一场倒置收购行动,从而使马来西亚制糖厂成为玻璃市种植园有限公司的一家子公司。这样,玻璃市种植园有限公司就成为郭鹤年以糖业为主的商业舰队,其经营项目包括糖的生产、提炼以及销售等各个领域。

六七十年代,无疑是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糖业贸易的黄金时代。在这20年间,郭鹤年集团控制了马来西亚食糖市场份额的80%以上。

伦敦同业界估计,郭氏兄弟集团在全盛时期频频出击,风头强劲,在国际市场1600万吨食糖的交易中,该集团无论是现货交易还是买卖期货,乃至充作中间人抽取佣金,都能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并有效地控制了150万吨食糖的交易量。

有人甚至惊叹:糖业天下,郭氏几乎占了一成。

于是,“大马糖王”、“亚洲糖王”的封号,自然非他莫属。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26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69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2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6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8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6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18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46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43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