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哪个时候郑和在哪里死的
‘壹’ 郑和到底死在了哪里
(第七次下西洋)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贰’ 郑和是怎么死的尸骨在哪
郑和(1371-1433),原名马三宝。明朝伟大的航海家。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军进攻云南。马三宝10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马三保在河北郑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叁’ 郑和下西洋最后死在哪里
郑和七下西洋时,船队于宣德八年三月十一日(1433年3月31日)到古里(今印度),二十日(1433年4月9日)回洋。郑和即在此时染病,不治而死,享年62岁。他的遗骨葬于何处尚待考证,但他的衣冠墓就在南京中华门外的牛首山下
‘肆’ 郑和是怎么死的
郑和是在返航过程中于印度西海岸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不幸因病去世的。
郑和(1371年 - 1433年),明朝太监,云南人,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一说本姓马,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入宫前经历不详。1382年,被选于宫中尚衣局训育两年。1384年,他经宫中指派,进入朱棣的燕王府从侍。1404年(永乐二年),郑和因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在第七次下西洋期间,郑和去世,时间约在1433年(宣德八年),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4)新加坡是哪个时候郑和在哪里死的扩展阅读:
公元1381年的时候,明朝的军队进攻到了云南,当时还是叫马和的郑和被明军的副统帅蓝玉给掠夺了过去,并且把郑和给阉割了带到了南京,这个时候郑和只有十岁。郑和到了南京之后就被送到了燕王府,燕王就是朱棣。到了公元1403年的时候,郑和被姚道衍和尚收为菩萨戒弟子。
法名福吉祥。在靖难之变中,郑和为燕王朱棣立下了战功。到了公元1404年,也就是永乐二年,这个时候朱棣已经当上了皇帝,于是他亲笔御书了“郑”字给郑和当姓。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郑和改名叫了郑和,从前的名字马和也就不在使用,朱棣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郑和战功的纪念。
之后郑和为人聪明、机灵,很快就被封为了内官监太监,这个官职是四品,地位上只比司礼监太监低一点。当然郑和不是个普通的太监,他机智、勇敢、有勇有谋,被朱棣所赏识,朱棣也对他非常的信任。因此朱棣给了郑和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出使外国。
公元1405年六月,明成祖正式派郑和为使者,带一支船队出使“西洋”。那时候,人们叫的“西洋”。并不是指欧洲大陆,而是指我国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郑和带的船队,一共有二万七千八百多人,除了兵士和水手外,还有技术人员、翻译、医生等。
他们乘坐六十二艘大船,这种船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在当时是少见的。船队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太仓浏河)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扬帆南下。郑和第一次出海,先到了占城(在今越南南方)接着又到爪哇、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苏门答腊、满剌加。
古里、锡兰等国家。他带着大批金银财物,每到一个国家,先把明成祖的信递交国王,并且把带去的礼物送给他们,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许多国家见郑和带了那么大的船队,态度友好,并不是来威吓他们,都热情地接待他。郑和这一次出使,一直到第三年九月才回国。
西洋各国国王趁郑和回国,也都派了使者带着礼物跟着他一起回访。在出使的路上,虽然遇到几次惊涛骇浪,但是船上有的是经验丰富的老水手,船队从没出过事。只是在船队回国、经过旧港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件麻烦事。旧港地方有个海盗头日,名叫陈祖义。
他占据了一个海岛,纠集了一支海盗队伍,专门抢劫过往客商的财物。这回听到郑和船队带着大批宝物经过,分外眼红,就和同伙计议,表面上准备迎接,趁郑和不防备,就动手抢劫。这个计谋被当地人施进卿得知,他偷偷地派人到船队告诉了郑和。
郑和心想,我手下有二万兵士,还怕你小小海盗?既然你要来偷袭,就非得给你点教训不可。他命令把大船散开,在旧海港口停泊下来。命令船上的兵士准备好火药、刀枪,严阵以待。夜深的时候,海面上风平浪静,陈祖义带领一群海盗乘着几十艘小船直驶港口,准备偷袭。
只听到郑和坐船上一声火炮响,周围的大船都驶拢来,把陈祖义的海盗船围住。明军人多势大,早有准备,把陈祖义杀得大败。大船上的兵士丢下火把,把海盗船烧着了。陈祖义想逃也逃不了,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郑和把陈祖义捆绑了起来,押回中国。到了京城,向明成祖献上了俘虏。
各国的使者也会见了明成祖,送上大批珍贵的礼物。明成祖见郑和把出使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高兴得眉开眼笑。后来,明成祖相信建文帝确实是死了,没有必要再去寻找。但是出使海外的事,既能提高国家的威望,又能促进跟西洋各国的贸易往来,好处很多。
所以打那以后,一次又一次派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将近三十年里,郑和出海七次,前前后后一共到过印度洋沿海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的木骨都束国(在今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一带)。到郑和第六次出使回国的那年,明成祖得病死了。
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不到一年也死了。继承皇位的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由祖母徐太后和三个老臣掌权。大臣们认为郑和出使七次,国家花费太大,到国外航行的事业就停了下来。
‘伍’ 郑和在哪死
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
‘陆’ 航海家郑和究竟是什么时候死的,他葬在了哪里
航海家郑和是1433年死的,他死后葬在了南京,但是具体位置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没有明确的记载
‘柒’ 郑和死在哪呀
《前闻记》的记载,郑和七下西洋时,船队于宣德八年三月十一日(1433年3月31日)到古里(今印度),二十日(1433年4月9日)回洋。郑和即在此时染病,不治而死,享年62岁。他的遗骨葬于何处尚待考证,但他的衣冠墓就在南京中华门外的牛首山下。
‘捌’ 郑和死在哪里
郑和下西洋还包含了另外的一层含义,当年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了他的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在当是大多数的士大夫和世人眼中,是不正统的皇位继承人,没有代表最高的所谓的天命.且建文帝在明成祖攻入皇宫时不知去向.所以明成祖担心建文帝最后没有死而对他的皇位造成威胁,担心他流亡到国外最后反攻回来,所以派郑和下西洋,一方面和当时的西洋各国加强交流,另一方面是赋有探访建文帝的意思.当是郑和下西洋所以带那么多的人,其中包括很多武官和明朝的特务机构东西厂的人.
‘玖’ 郑和死于第几次下西洋的途中(先后七次下西洋)
1431年60岁的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1433年他62岁死于归国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