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的石斑鱼是什么种类的
① 石斑鱼是属于淡水鱼还是海鱼
石斑鱼是石斑鱼亚科鱼类的总称,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峡以及南海海域!
由于石斑鱼具有富含营养、肉质鲜美、低脂肪、高蛋白等特点,在港澳地区被认为是我国四大名鱼之一,是高档筵席必备之上等食用鱼。其价格昂贵,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鱼类之一,并其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得到了广泛养殖!
② 石斑鱼种类具体有多少
石斑鱼的种类有海红斑,东星斑,西星斑,泰星斑,豹星斑,老鼠斑,老虎斑,青斑,麻斑,金钱斑,杉斑,苏鼠斑、红瓜子斑13种。
市面上常见的有:
1、驼背鲈。
别名:老鼠斑、尖嘴鲙仔、观音鲙。
分布: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台湾、南中国海、菲律宾、印尼、澳洲、关岛等地区。台湾主要产于澎湖及南部海域,数量已甚少。
特征:体呈淡色至绿褐色,头部、体侧及各鳍上具许多隔开的大小不一的圆形黑斑;体侧的一些斑点和奇鳍基部被一个较大的暗斑覆盖。幼鱼上的黑色斑点比成鱼少,其大小与眼睛相同甚至更大。最大体型71 cm。
③ 石斑鱼是什么鱼,有无其他名称
石斑鱼
--------------------------------------------------------------------------------
石斑鱼,系鲈形目,鳍科,因其鱼身上有花色条纹和异色斑点,故名。石斑鱼主要产地在象山渔山岛周围海域,是宁波着名特产,也是驰名中外的名贵鱼种。
石斑鱼,俗称岩头鱼,品种很多,有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宝石石斑鱼、六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纵带石斑鱼等等,渔山岛一带所产以赤点石斑鱼居多。
石斑鱼生活习性很怪。从不跟其他鱼类混游在一起,喜欢单独地生活在数十米深、水质清澈的海底暗礁丛中,难以用网捕捞,只能用钩钓。生性凶猛,喜吞食鱼类和虾类。捕捞期为4-11月,以端午至中秋这段期间为旺季。
石斑鱼因常年生活在深海中,钓上以后,由于海面和海底气压相差极大,鱼鳔内外气压一旦失去平衡,轻则白肚朝天,重则五脏六肺全都挤出鱼嘴,不久即死,降低了经济价值。渔民经过摸索,待上钩的石斑鱼一离开海面,立即用细针从肛门刺入鱼镖放出气体、放入活水舱中,待返岸后放养于水池或网箱内,以供活鱼出口。由于产量有限,年产量高时有5吨,少时仅2吨左右,主要出口日本和港澳地区。1987年,象山县采用人工试养石斑鱼并获得成功,石斑鱼的产量有所提高。
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石斑鱼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我国四大名鱼之一,是高档筵席必备之佳肴。
④ 石斑鱼有多少种类带图片,名字。
截止2020年1月,石斑鱼有12种。
1、老鼠斑/青斑
(4)新加坡海峡的石斑鱼是什么种类的扩展阅读
1、老鼠斑
鮨科驼背鲈属的一种鱼类,也叫青鳘鱼、驼背鲈。身体为奶油色,黑色斑点布满全身,让人感觉很喜庆。主要分布于印度洋的礁石地区,能长到50厘米。带有斑点的身体能迷惑敌人,保护自己。
因容易饲养,所以会长得很快,在确保有足够的生长空间的前提下会很长命,如1500升以上的水族箱或有良好的过滤系统的纯鱼缸。会把任何它能吞掉的任何鱼吃掉,所以要注意分类饲养。在水族箱中,可以饲喂大部分不同的食物,像干的或鲜鱼、鱿鱼、对虾、银鱼等等,为十分珍贵品种。
2、东星斑
鮨科鳃棘鲈属的一种鱼类。东星斑颜色鲜艳,很适合饲养在凶猛鱼的混养缸。石斑是很凶猛的掠食者,会吞掉任何它能吞掉的鱼。也会吃掉观赏用的虾及其他甲壳类动物。不像炮弹鱼,石斑鱼会整个吞下猎物而不是咬食。
不会骚扰它们吞不下去的鱼,可以和其他品种的石斑鱼混养,但会和其他星斑打架。食物包括各种海鱼、鱿鱼、贝类及虾。
⑤ 石斑鱼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哪些品种呢
石斑鱼体型相当大,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100公斤是它们的通病。2004年3月,一名商人在广东湛江澎湖湾捕获一条长2.35米、重313公斤的野生石斑鱼,打破了此前中国巨型石斑鱼的体重纪录。这条鱼也被制成标本,陈列在上海科技馆的展厅里。当地渔民在南沙群岛捕获了一条长2.65米、重342公斤的巨型石斑鱼,再次打破了此前的纪录。这条鱼最终被一家以石斑鱼为特色的主题餐厅买下。已知这种石斑鱼舌长30cm,腹重15kg,故称“王牌石斑鱼”。海中石斑鱼有160余种,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湾和南沙群岛有67种。不同种类的石斑鱼,个体大小和性情差异很大:有的性情温和,有的凶猛残忍。但大部分石斑鱼喜欢单独进食,通常栖息在岩石或珊瑚礁底部的海域。
蜻蜓是海洋中罕见的美食。野生种的体重一般在30-40公斤以上,人工养殖的石斑鱼一般只有1-5公斤。野生蜥脚类动物大多隐藏在珊瑚礁中,不易出现,生长缓慢。60多厘米大小,蜥脚类动物在海里生活了20多年,充满灵性,非常难抓。其药理作用良好,可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龙墩肉质上乘,营养丰富,口感比石斑鱼好,能烹制多种海鲜菜肴。货源稀缺,价格昂贵。在广州市场,每公斤批发价高达190元,餐厅卖200多元,但依然受到人们的青睐。
⑥ 石斑鱼是什么
石斑鱼是海鱼的一个种类,它有好多品种,我特意找了一些图片给你看看,有东星斑,老虎斑,老鼠斑,龙胆石斑等等……
⑦ 石斑鱼是海水鱼还是淡水鱼
石斑鱼是海水鱼。
石斑鱼是石斑鱼亚科鱼类的总称,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棘鳍总目、鲈形目、鲈亚目、鮨科,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峡以及南海海域 。
由于石斑鱼具有富含营养、肉质鲜美、低脂肪、高蛋白等特点,在港澳地区被认为是我国四大名鱼之一,是高档筵席必备之上等食用鱼。
其价格昂贵,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鱼类之一,并其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得到了广泛养殖 。
(7)新加坡海峡的石斑鱼是什么种类的扩展阅读:
石斑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国沿海分布的石斑鱼类有11个属65种,包括光腭鲈属、下美属、驼背鲈属、石斑鱼属、鸢属、烟鲈属、纤齿鲈属、九棘鲈属、侧牙鲈属、鳃棘鲈属和贫鲈属。
主要分布于东海、台湾海峡和南海,其中常见种类有斜带石斑鱼、豹纹鳃棘鲈、驼背鲈、青石斑鱼等。
台湾海峡尤其是澎湖列岛海域,不仅有黑潮支流的加温效应,且多有浅滩、峡谷、海岛、礁石,珊瑚礁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石斑鱼类栖息,其石斑鱼种类较东海、南海更为丰富。
⑧ 石斑鱼石什么鱼
石斑鱼
学名:Epinephelus drummondhayi.
别名:石斑、鲙鱼。
石斑鱼属鳍科、石斑鱼属,是暖水性近海底层名贵鱼类。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赞誉,活鱼运销港澳市场,被奉为上等佳肴,供不应求。其价格昂贵,经济价值高。分布于福建沿海的石斑鱼有12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且较为常见的种类有赤点石斑鱼、鲑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和网纹石斑鱼等。赤点石斑鱼和云纹石斑鱼。青石斑鱼因体色为青褐色,故又称青斑,是福建产量较多的一种。石斑鱼体椭圆形,侧扁,头大,吻短而钝圆,口大,有发达的铺上骨,体披细小栉鳞,背鳍强大,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成鱼体长通常在20-30厘米。
石斑鱼喜栖息在沿岸岛屿附近的岩礁、砂砾、珊瑚礁底质的海区,一般不成群。栖息水层随水温变化而升降。春夏季分布于水深10-30米处,盛夏季节也会在水深2-3米处出现;秋冬季当水温下降时,则游向40-80米较深水域。适温范围为15-34℃,最适水温为22-28℃。适盐范围广,可在盐度10‰以上海域生存。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
⑨ 石斑鱼又名什么鱼
石斑鱼又名鲙鱼,系鲈形目,鳍科,俗称岩头鱼 石斑鱼为触礁性鱼类。具体细分有很多品种。
石斑鱼是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鱼类的总称,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辐鳍亚纲(Neopterygii)、棘鳍总目(Acanthopterygii)、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鮨科(Serranidae),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峡以及南海海域 。
⑩ 石斑鱼分为那几种怎么样去认识
石斑鱼可分为很多种类: 东星斑 西星斑 泰星斑 豹星斑 老鼠斑 老虎斑 青斑 麻斑 金钱斑 杉斑 苏鼠斑 红瓜子斑 龙趸(巨石斑鱼) (1)点带石斑鱼吻短钝,背鳍8-11根棘,基底无黑斑,体侧有5条不明显横带,体侧及各鳍上分散着斑点。为热带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底质海区,为南海名贵鱼类。性凶猛,肉食为主,喜食鱼、虾、蟹,饥饿时自相残杀。可生活在盐度11-41‰水域,最适水温22-28℃,18℃以下食欲减退,15℃以下鱼体失去平衡。可进行网箱养殖。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等海域。 (2)赤点石斑鱼背鳍Ⅺ,16条,背鳍基底具一黑斑,体棕褐色,头、体、奇鳍有许多橙黄色斑(浸制标本变白色)。暖温性中、下层鱼类。成鱼摄食鱼、虾、蟹。雌雄同体,雌性先成熟,大部分3龄性成熟,体长231-295毫米时,从雌性转变为雄性。大部分6龄鱼(个别为5龄鱼)体长340-400毫米,绝对生殖力为10万—25万粒,产卵期为5-9月,盛期为5-6月。肉鲜美,可供出口,是名贵鱼类,现已进行人工繁殖,是网箱及浅海养殖对象。分布于我国台湾,东海、南海,以及印度和日本。 (3)青石斑鱼体下部具若干橙红色斑点,体侧具6条深褐色垂直条纹,第3与第4带间隔最宽;仅尾鳍具斑点。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仔稚鱼摄食浮游生物,成鱼摄食鱼、虾、蟹。雌、雄同体,雌鱼先性成熟,体长250-400毫米时性逆转,雄鱼6龄(个别5龄)全部性成熟。绝对生殖力为8万—25万粒,产卵期为5月下旬至7月,20℃开始产卵,22-24℃盛期,产浮性卵。水温22-25℃,需23-30小时孵出仔鱼。肉味鲜美,为名贵鱼类,活鱼大量销往香港及澳门。为我国及东南亚浅海养殖对象,可以用网箱养殖。分布于我国台湾,东海、南海,以及日本。 (4)斜带石斑鱼身体延长,在头和身体的背部呈棕褐色,腹部底纹呈白色;无数橙褐色或是红褐色的小点分布于头、身体和鳍条的中部;身体上有5大不规则的、间断的、向腹部分叉的黑斑;第一个黑斑在前背鳍棘的下方,最后的黑斑在尾柄上;2个黑斑在中鳃盖,而另外的1-2个在次鳃盖和中鳃盖的边接处。当暴露于空气中时橙色的点变为褐色,而在防腐剂中则变得模糊。 斜带石斑鱼常栖息于大陆沿岸和大岛屿,但在河口、离岸100米深的水域中也可发现。主要的繁殖期在3月至6月。雌鱼全长25-30厘米时成熟(2或3年龄鱼),而性转化常发生于55-75厘米体长。生殖力在1尾35厘米的鱼估计为85万粒,而62厘米的鱼约为290万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