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新加坡 » 李光耀新加坡独立说了什么

李光耀新加坡独立说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22-10-01 16:06:30

1. 据说号称政治强人的李光耀,一生也哭过两次,这两次他究竟是因何而哭

第一次是他的母亲去世,身为人子的流泪;第二次是新加坡被马来西亚逐出,李光耀被宣告新加坡独立时悲伤地流泪。不过我认为政治强人与哭泣并不矛盾,毕竟政治强人也是人,到了悲伤至极的时候也会流泪,李光耀也不一定就这两次,只是这两次比较有名罢了。

所以在蔡认娘去世后,李光耀在读悼词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他永远失去母亲这把“大伞“了,他再也不是一个孩子了,母亲成就了他,为他吃了那么多苦,他像感谢母亲,他还有无数话想说给母亲听,但是他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他这次流泪,是为自己,也是为他饱经苦难的母亲。

2.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逆袭史和神预言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8分钟



文/晏凌羊


01


李光耀管的地盘——新加坡——面积真的好小、人口也好少。


我们去新加坡 旅游 的时候,感觉这个国家还没有广州一个市大,想想都觉得“很好管理”。


在中国的话,李光耀就是一个市委书记,但因为新加坡是独立国家,所以,李光耀成为了新加坡的“国父”。



李光耀的逆袭史,读来挺传奇的。他祖籍广东梅州,早些时候曾祖父下南洋,定居在了新加坡。



李光耀的爷爷李云龙,在新加坡奋力打拼,经营船务公司、做橡胶生意,成为当地一个大家族。


李光耀的爹李进坤是家族里的大儿子,却也是个纨绔子弟,沾染赌博等恶习。

李光耀从小崇拜爷爷、鄙视老爹,好在他妈比较强韧,爷爷也比较给力,所以,哪怕家道中落,他也接受了很好的西式教育,16岁就考上了剑桥大学。

李光耀是第四代移民,家里人讲的是英语和马来语,不会说汉语。当时新加坡还是殖民地,所以,他还曾经因为自己不会说话语而在当地华人圈受过歧视。

二战爆发,李光耀学业中断,只能回家。


珍珠港事件后,日本大举入侵东南亚,也占领了新加坡,李光耀作为抗日积极分子也被追踪。但他很聪明,借这机会精进日语,并凭借着流利的日语和英语,成了一家报社的日文翻译员,既能养家糊口,又能了解世界局势。

日本宣布投降后,李光耀为了再考剑桥大学回到学校读书,并在这里认识了妻子柯玉芝。



两人双双考上剑桥,并于1947年在英国登记结婚。



李光耀在剑桥学的是法律,学成回国以后就在新加坡开了律所。当时,新加坡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援用的是英国的法律,他也通过帮人打官司声名鹊起,积累了一定的政治声望。




1954年,李光耀成立了人民行动党,并任秘书长。次年,他参加立法议会选举,却因为他不会读写中文,被认为他没资格代表华人选民。

李光耀气得要死,制定了疯狂的学中文计划,把中文学得贼溜,后来还是当上了立法议员。


当时,英国殖民统治已经衰弱,新加坡抓住机会于1959年宣布独立,年仅35岁的李光耀当选成了新加坡第一届自治政府的内阁总理。

独立之初的新加坡,哪方面都不行,他一直希望能与马来亚合并成立“马来西亚”。

经过多方努力,1963年,新加坡和马来亚合并成为马来西亚联邦。但合并后,因为马来西亚的种族沙文主义导致新加坡人广受排挤,所以,1965年新加坡脱离联邦,宣告独立。

新加坡当时能独立,完全是由于马来西亚当局出于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和中国干涉别国内政的忧虑,而强行把新加坡踢出马来西亚的。

当年的李光耀和他领导的人民行动党,为了留在马来西亚曾经多次请愿,新加坡真的独立以后,李光耀曾嚎啕大哭。




独立的时候新加坡就是个弹丸之地,没有自然资源,没有工业,传统的港口贸易日趋式微,内部有民族冲突和暴乱的威胁,而旁边还有随时可以切断新加坡供水的马来西亚和虎视眈眈的印尼。


这么小的地盘,想要成为独立国家,在强国如林的地球上怎么博生存嘛。穷则思变,李光耀开始想办法,发誓要把新加坡建设好。


新加坡太小,如果再发生战争,几分钟就被打下来,所以,李光耀先是寻求国际 社会 的承认,加入联合国——这样,别的国家若是皮痒了来打你,就是侵略,道义上就站不住。

紧接着,他抱上英国大腿,成为英联邦成员国。虽然英联邦是个松散的组织,但哪个国家想要打新加坡,也得给老英国几分面子吧?

他还向侵略过这块土地的日本学习管理。


新加坡虽然也被日本侵略过,但他们对日本的感情和我们中国人不一样,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移民,那里本来就不是他们的地盘,而且日本侵略时间不长、烈度较小,所以,他们比较容易原谅日本

与此同时,李光耀向以色列学习全民兵役,组建了武装部队。



在外交方面,他向瑞士学习,在外交上搞中立,在国际 社会 上不惹事、不树敌,一门心思发展经济。

几套组合拳打下来,李光耀觉得被大国侵略的可能性变小,于是,他着手发展经济。

那时候,中国忙着搞十年浩劫呢,李光耀觉得向西方学习和靠拢才是新加坡实现逆袭的路径,于是,他强令学校进行英语教育,取消传统华语教学,开始发展轻工业、外贸、金融、港口经济。

在执政中,他注重打击腐败,赏罚严明,新加坡一时政治很清明,像违法之后“下不为例”的这种事情绝不可能在新加坡发生,因为犯法的人一被抓到就要罚,罚到你怕。

到底是小国,人口又少,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新加坡慢慢变得繁荣了起来。当然了,亚洲四小龙之所以能迅速繁荣强大起来,主要还是因为赶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契机,而且当时的中国还没有搞改开。

中国一搞改开,李光耀又敏锐地察觉到东方大国即将崛起,马上在全国推行讲华语运动。


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新加坡不仅解决了一系列内忧外患,在经济上完成了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的转变,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国际地位(新加坡人民去全球170多个国家免签)。

新加坡的法制健全程度、 社会 能见度和公平度、城市宜居度、民众的富庶程度也令人叹服,至少我个人还是蛮喜欢这个国家的。


李光耀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很牛逼的创业者,只不过,别人把一个企业搞起来了,而他搞的是一个国家。



新加坡之所以能创造这些了不起的奇迹,当然不能只归功于李光耀一个人。

一个弹丸之地能创造这么了不起的奇迹,当然得靠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因素的成全。

天时的话,战后五十年本就是各个国家飞速发展的五十年。

地利方面,新加坡拥有两项别的国家不具备的优越条件,想不富裕都难。

一个是马六甲海峡每年的海峡通过费用以及港口贸易,给新加坡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


还有一个原因是新加坡周围都是穆斯林国家,在伊斯兰教义里面,存款借款收取利息都是不允许的,因此,这些国家的资金,总要找一个能给年利息的来往又方便的安全度高的地方,恰巧新加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而然地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人和方面,李光耀的政治思维非常西方化,他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加之新加坡华人占多数,这些华人本就素质相对比较高又很团结勤奋,决策者和民众一起努力建设这个人口比不多的国家,发展起来非常容易。


02



2005年,李光耀让自己的儿子李显龙成为了新任总理 (第二任总理吴作栋实际上是听李光耀话的,只是一个中间的权力过渡人) 。


这个儿子,相比老爹,政治格局就比较一般般。


本来,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在国际关系上不站队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结果呢,在中国南海和TPP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美日搞出来围剿中国的,后来特朗普把它废了) 问题上,他公开选择与美日站队,跟中国关系不大好。

2013年,李光耀出版了着作《李光耀观天下》。在书中,他预言了几点:

第一、未来欧元区将解体;
第二、美国不再强大;
第三、日本会慢慢走向平庸,
第四、印度的经济发展不起来;
第五、中国强大才是常态;
第六、不确定新加坡是否还会存在。

现在我们感觉他的预言好像慢慢成为现实——新加坡也许还会存在,但不一定会以“李家的新加坡”的形式存在。

2015年,李光耀去世,享年91岁。

2016年,中国—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正式开航,后来又与马来西亚在马六甲共建港口,新加坡以前依托马六甲的港口优势“凉凉”了一大半。




而且,风水轮流转,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势头出现颓势,而中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崛起。

2017年,李显龙也跟自己的弟弟、妹妹闹起了遗产纠纷,李家在新加坡的政治声誉进一步下降。至于这场内斗能否将李家的政途掐断,咱们未来再看。


反正,在我看来,每一个某家王朝,都是一个家族公司。

有个强有力的大人物制订好规矩且大家都愿意遵守,家族公司就兴旺发达。若不是,就很容易翻车。

家族公司也好,非家族企业也罢,世界是属于“聪明人”的,而不是“集体中的人”。


话说李光耀在新加坡被称为国父,但马来西亚华人是非常反感李光耀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马来人心理不平衡。

马来西亚上一辈华人认为,李光耀抛弃了吉隆坡、槟城等地的华人自己搞了独立,而且后来让新加坡华人过得那么好,而马来西亚华人虽然有钱但不得不跟马来人、印度人生活在稍差一点的马来西亚国。

马来西亚、印尼的传统华人,大多以自己的中国文化自豪感,对在传统文化上已经很苍白的新加坡人,也是持鄙视态度的。

当然了,新加坡人轻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华人们,主要是因为他们过得不如他们好。


新加坡人对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的态度也很矛盾,一方面奇怪中国人怎么变有钱了,一方面又不大看得起中国人。其实,往上数三代,新加坡人也只是“洗脚上田”的传统华人而已。


事实上,新加坡对马来西亚也有所忌惮,因为自己本国土地太少,粮食果蔬甚至水源都需要马来西亚供给。

也许也是因为这种危机感,让新加坡自己开始建坝拦截新加坡河的河水,以便将来用作饮用水源。


为了遏制新加坡港口贸易,中国和马来西亚达成协议在马六甲海峡联合建港口,新加坡对此比较反感,而马来西亚人则感到欢喜鼓舞。


马来华人希望中国能越来越强大,自己的国家也越来越强大,好让新加坡人别再那么拽。


以上。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END--

PS:图片全部来源网络。

3. 李光耀对新加坡的贡献是什么

李光耀为新加坡的国家独立、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如下:

1.争取新加坡的国家独立。

1954年10月,李光耀成立人民行动党,次年李光耀当选立法议院议员,开始与新加坡的共产党合作争取独立。1961年李光耀为首的反共份子与党内的亲共份子决裂。1963年7月,李光耀在伦敦与马来亚政府达成协议,双方正式合并。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独立。

2.推动新加坡经济发展。

独立后李光耀积极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内政,成功使新加坡在三十年内发展成为亚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40年之内经济平均增长了7%。在其任内,李光耀推动了开发裕廊工业园区、创立公积金制度、成立廉政公署、进行教育改革等多项政策,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3.拥护人才强国。

李光耀主张高薪养廉,以此来吸引社会人才并预防腐败。在新加坡,如其它犯罪一样,腐败一方面由严厉的惩罚来预防,从鞭刑到死刑。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在新加坡你甚至都看不到警察,这意味着极大的成功。

4.推动新加坡与中国建交。

李光耀在70年代末开始与中国大陆交往,双方都放弃了60年代时敌对的政策,1990年10月新加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推动中新关系友好发展。

5.推动新加坡社会文明建设。

李光耀发起反对随地吐痰、嚼口香糖、喂养鸽子的运动,还禁止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和说粗话脏话,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以及罚款标准。

(3)李光耀新加坡独立说了什么扩展阅读

李光耀的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李光耀为新加坡的独立及崛起做出卓越贡献,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不仅是新加坡的开国元老之一,也是现今新加坡政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担任新加坡总理的数十年间,他排挤政敌,对西方的批评置之不理,牢牢掌握政权,领导新加坡实现了政治独立和经济繁荣,把一个缺乏生机的城市国家变成了一个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心——新加坡已经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富国。

2000年12月7日,香港中文大学为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颁发了荣誉博士学位,称其是近百年内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并形容他“以廉反贪”、“以法去乱”、“注重和平而避免冲突”、“协调种族而拘除仇视”、“带领新加坡走向富强之路”等。

2005年5月17日,复旦大学授予82岁的李光耀名誉博士的学位,感谢他他对促进中新两国关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由于李光耀祖辈均为客家人,故其本人亦被视作为客家族裔的杰出代表之一,被特别聘请为新加坡最大的客属团体(组织)——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的永远荣誉主席一职。

负面评价

李光耀在执政初期推行双语教学,着重于死记硬背,是错误的方法,导致几代人对华文失去兴趣,断送了华文教育在新加坡的发展。1980年,基于“英语至上”和“政治利益”,李光耀政府将大中华地区以外唯一的中文大学南洋大学关闭,华文教育的生存从此断送。

4. 被称为是新加坡“国父” 的李光耀,他在位期间到底有哪些重大政绩

李光耀能被称谓新加坡的“国父”肯定是有原因的,从大体来看其最为主要的政绩是他在位不足40年的时间里,成功将新加坡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弹丸之地(前身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发展到如今的发达国家,并且带领新加坡成功跃升成为“亚洲四小龙”(这里的四小龙主要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和新加坡)。李光耀的重大政绩往细里说也是很具有传奇色彩的,接下来我会分三个方面谈谈李光耀的重大政绩。

第三点,从国内政策上来讲,李光耀外交策略上以和平为主,不会激进,这位新加坡在国际赢得好评,在国内的社会治理上,李光耀宣扬文明清廉,重视人才,甚至建立了廉政公署等一些机构,这都为新加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综上而言,李光耀被称作新加坡国父的确是当之无愧的,他为新加坡带来了良好的国家治理体系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

5. 新加坡独立时李光耀为什么要坚持把英语定位国语


李光耀先从制造业开始发展经济,1968年成立裕廊工业区,建立多个轻工业基地,努力吸引外资,给予外国企业很多优惠政策。短短10年时间,新加坡就成为世界主要电子产品出口国。资料显示,从1960年到1983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高达9.0%,是同期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崛起了,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亚洲小国,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李光耀认为,废除汉语对新加坡发展意义重大,或者说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6. 李光耀为什么说新加坡回归祖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李光耀之所以认为回归是一个幻想是因国他看的比较透彻,新加坡的位置和周边环境决定了根本无法回归。

首先,新加坡地处战略要地,兵家必争

随着,欧洲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全球的联系愈发紧密。占据全球表面积70%以上的海洋,成为了各大陆连接的必经之地。然而,海洋却并不是平坦广阔,有海岛和半岛的存在,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航道。

而从后来的发展来看,新加坡选择始终紧跟世界霸主的脚步,有了美国的支持,才一直发展到现在。也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进入了高收入国家行列。

综上所述,李光耀的说法非常贴合实际,是经过认真思考自身的情况后,做出的判断。

7. 新加坡国父谈美国衰落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都有哪些

美国不希望学校将学生的思维固化,他们希望学生在学校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思维,保持学生对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因此,美国才会有更多的思维灵活的人才涌出。正是因为这三点优势,李光耀才会认为美国是不会衰退的。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8. 李光耀什么时候宣布新加坡独立的

随着马来西亚内部局势的紧张化,事实终于被李光耀言中。1965年8月9日,李光耀宣布“新加坡为一个民主独立的主权国家”,并很快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9. “不想独立,是被迫独立的国家”,新加坡为何被这样说

因为新加坡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独立的,在世界第二次大战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的国家脱离了原来的统治,开始追寻新的自由,成立了新的政权。但是新加坡作为一个很小的国家,他并不想自己独立成为一个国家,害怕自己实力弱小,别其他的国家欺负,于是向加入马来西亚联邦 。但是马来西亚联邦也有自己的考虑,出于自身的政治利益,强行把新加坡踢出了联邦, 新加坡没有转圜的余地,只能独立为一个国家。

新加坡现在的经济发展要比马来西亚好的多,不知道现在马来西亚有没有后悔当初做的决定。新加坡已经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 ,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新加坡的旅游业发展得很快。

10. 1967年新加坡被迫独立,李光耀为何满脸忧虑

这是因为当时新加坡独立的时候是一个资源非常匮乏,而且和周边国家关系都非常不好的国家。所以在这样一个时候独立出去,对于当时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来说,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而且当时李光耀根本不知道新加坡的未来在哪里。但是后来李光耀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新加坡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逐渐的成为了一个发达国家。不得不说李光耀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领导人,如果没有他的话,现在新加坡根本不可能如此的发达。

但是现在新加坡却非常的发达,不得不说这也是几十年来新加坡人的努力的结果。如果不努力的话,新加坡不可能有现在的国际地位。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04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50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73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07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68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4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99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8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26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