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禁忌什么花
㈠ 在新加坡的注意事项
1、行为礼仪:在社交场合,新加坡人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施握手礼,男女之间可以握手。
2、宗教忌讳:马来族多信仰伊斯兰教,作为宗教禁忌不吃猪肉,不喝含酒精饮料,待人接物多用右手。
印度族多信仰印度教,许多人是素食者,生活简朴,但对庙宇建筑十分讲究,大部分印度族家庭设有祭坛或祷告室。视牛为神的动物,不吃牛肉,不能赠送以牛皮革制成的礼品。
3、日常忌讳:马来族,小孩的头被视为神圣,除长辈和父母外,他人不可触摸。
4、吸烟规定。新加坡对吸烟场所规定严格,许多公共场所、宾馆室内都禁止吸烟。
根据新加坡相关法律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合法购买香烟和吸烟的最低年龄从18岁调高到19岁(2020年调至20岁,2021年调至21岁),未满19岁者若购买、拥有或使用烟草产品,可被罚款最高300新元。
同时,市中心乌节路公共场所开始实施禁烟。吸烟人士只能在划有黄线的区域吸烟(吸烟区设有明显的告示牌,也会放置烟灰缸和可丢烟头的垃圾桶)。
(1)新加坡人禁忌什么花扩展阅读:
在新加坡的一些安全事项:
1、报警电话:999。如中国公民需在中国境内向新加坡警方报警,可拔打新加坡警察部队热线电话(0065-62550000),或登录新警方网站(www.spf.gov.sg)报警并提交证据材料。
2、急救电话:995
3、意外(海事)电话:0065-63252488
4、警察部队总部电话:0065-63530000,0065-18003580000(问询与反馈),地址:New
Phoenix Park, 28 Irrawaddy Road, Singapore 329560
5、旅游咨询与投诉电话:0065-67362000
6、消费者协会电话:0065-61000315
7、机场航班查询电话:0065-65424422
8、中国驻新加坡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紧急求助电话:0065-64750165
㈡ 各个国家忌送什么花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有自己偏爱的花卉,但也有忌讳的花卉。下面列举几例以免犯忌讳失礼。
1.在中国的一些传统年节或喜庆日子里,到亲友家作客或拜访 时,送的花篮或花束,色彩要鲜艳、热烈,以符合节日的喜庆气氛。可选用红色、黄色、粉色、橙色等暖色调的花,切忌送整束白 色系列的花束。
2.在广东、香港等地,由于方言的关系,送花时尽量避免用以下的花:剑兰(见难)、茉莉(没利)。
3.按我国风俗习惯,好事成双。因此,除非送女友远行,在她襟前别上一朵鲜花以表示惜别之意,一般不宜送孤零零的一朵花。
4.日本人忌“4”,“6”,“9”几个数字,因为它们的发音分别近似“死”、“无赖”和“劳苦”,都是不吉利的。给病人送花不能有带根的,因为“根”的发音近于困”,使人联想为一睡不起。日本人忌讳荷花。
5,俄罗斯人送女主人的花束一定要送单数,将使她感到非常高兴。送给男子的花必须是高茎、颜色鲜艳的大花。俄罗斯人也忌讳“13”,认为这个数字是凶险和死亡的象征,而“7”在他们看来却意味着幸运和成功。
6.在法国,当你应邀到朋友家中共进晚餐,切忌带菊花,菊花代表哀悼,因为只有在葬礼上才会用到;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同样不喜欢菊花,认为它是不祥之花,但德国人和荷兰人对菊花却十分偏爱。
7.英国人一般不爱观赏或栽植红色或白色的花。
8.在德国一般不能将白色玫瑰花送朋友的太太,也避免用郁金香。
9·瑞士的国花是金合欢花,瑞士人认为红玫瑰带有浪漫色彩。因此,送花给瑞士朋友时不要随便用红玫瑰,以免误会。
10.欧美一带在悲痛时,不以香花为赠物。
11.巴西人忌讳黄色和紫色的花,认为紫色防的色调,视黄色为凶丧的色。
12.一般情况下,只有男士送女士鲜花,而女士不要回送男士鲜花。
13.探望病人的花束或花篮不要香气过浓或色彩过于素淡,对病人恢复健康不利。
14.接受送花,应表示高兴,面带微笑,可以欣赏一下,并闻一闻花香,让送花人感受到你对花的喜欢。
绿色,一般象征生气勃勃,健康活泼,发展兴旺,受到了各国人民的普遍爱好。但与我国毗邻的日本,对绿色却另眼相看,认为是象征极大的不幸。因此,日本人的衣着色彩最忌绿色,花卉中最忌讳的是荷花。
黄色,具有醒目,庄重,光辉和高贵的个性。而在埃及,人们却最忌黄色,认为是一种不祥之色。他们常把黄色和死亡连在一起,逢有丧事,必穿黄服。
在法国,黄色的花被人认为是不忠诚的象征。法国人还认为核桃是不祥之物,故而忌讳核桃花。跟埃及、法国相反,中国人对黄色特别偏爱。这是因黄色与金黄同色,被视为吉利、喜庆、丰收、高贵、和权力的象征。中国古代皇帝的龙袍等,也都用黄色。
玫瑰,属蔷薇科植物。在许多国家里,它们都是人们赠送亲友,用以表达一种美好感情的礼物。玫瑰在卢森堡、西班牙是国花,红玫瑰是伊拉克、美国的国花,乌丹玫瑰是沙特阿拉伯的国花。此外,缅甸、巴基斯坦、土耳其、捷克斯洛伐克、圣马力诺、罗马尼亚等国的人也很喜爱玫瑰。与此相反,在中国、印度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玫瑰却作为对死者虔诚的悼念品。
兰花,是很多国家的国花。热带兰是新加坡、巴西(卡特兰)、哥伦比亚(冬卡特兰)、厄瓜多爾尔尔(白花修女兰)等国的国花。此外,墨西哥、巴拿马、菲律宾等国,也十分喜爱兰花。对是在巴西,绛紫色的兰花是用来丧葬的。一般人都是把棕色作为热烈、勇敢、奋发的象征的,而在巴西,人们却“望棕生畏”,“谈棕色变”,认为棕黄色是一种凶兆.将带来最大的的部。由于花木的落叶总是棕黄色的,人的死亡如同树叶下落一样,所以无论男女老少都不穿棕黄色的衣服。蔷薇是伊朗的国花,(黄色蔓蔷薇)是罗马尼亚(铁勾蔷薇)的国花,美国人也十分喜爱蔷薇。罗马尼亚人在探访亲友时,都要带上一束鲜花赠送给对方。固然,他们对花的颜色并没有什么禁忌,但对赠花的数目却有一些讲究。按照传统的习惯,罗马尼亚人赠送花的株数,是送单不送双,只有过生日是例外。去参加亲友的生日酒会时,如把两枝鲜花放在餐桌上以示祝贺,定会受到主人的欢迎。
很多国家都十分喜爱菊花,母菊还是前苏联的国花。
意大利的国花是五针松,德国的国花是爱支栎(壳斗科),荷兰的国花是郁金香(白会科),但这些国家和日本、法国,对菊花的珍爱都不亚于国花。中国人也十分喜爱赏菊,雏菊矮小,早春开花,花呈白色、红色或黄色,气味芳香,甚惹人爱。矢车菊又称蓝芙蓉,夏季开花,花管状,有紫蓝、淡红和白色等品种,其中以紫蓝色的最为名贵,最受人欢迎。然而,在拉丁美洲的有些国家,人们却又把菊花看作是“妖花”,只有人死了,他的亲友们才会拿着一束菊花去放在灵前,以示哀悼。在他们的房间里,是不摆菊花的,更不能拿菊花当作送给别人生日、结婚、探病等的礼物,否则将引起对方的反感。
紫色,有着柔和、华贵、们静、骄傲的鲜明个性,但土耳其人对它却极为厌恶。因为他们认为紫色意味着死亡,所以衣服的色彩是禁忌用紫色的,在布置房间、餐厅、礼堂时,紫色也在被禁忌之例。
欧美许多国家都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黑色是肃穆的象征,黄色是和谐的象征,而蓝色和红色则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在举行葬礼时,人们习惯于穿黑色的衣服,戴黑色的礼帽、头巾和面纱。这除掉借此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外,还认为可以借此蒙过“死神”搜索的眼光。他们相信“死神’是看不见黑色的。
比利时人最忌讳蓝色,如遇不祥之事,都要用蓝色作为标志。他们还认为,梦见了蓝色的东西,第二天就会遇到倒霉的事。
埃塞俄比亚的国花是马蹄莲(天南星科),咖啡在埃塞俄比亚也享有盛名。但埃塞俄比亚人却忌讳淡黄色认为它是凶丧之色。所以,在哀悼死者时,要穿上淡黄色的服装,而在出门做客时却绝对不能穿淡黄色的服装。
相关链接: http://www.huaziwang.com
㈢ 在新加坡吃饭旅游,有哪些禁忌坚决不能触碰
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禁止乱丢垃圾,禁止赌博,还要尊重他们国家的宗教文化哦。
㈣ 新加坡人忌讳什么
1.色彩、图案禁忌
新加坡人视黑色为倒霉、厄运之色,紫色也不受欢迎。他们偏爱红色,视红色为庄严、热烈、刺激、兴奋、勇敢和宽宏之象征。他们也欢迎蓝色和绿色。新加坡禁止在商品包装上使用如来佛的图像,也不准使用宗教用语。忌讳猪、乌龟的图案。
2.交谈忌讳
在社交性的谈话中,切忌议论政治得失、种族磨擦、宗教是非和配偶情况等,但可交流旅行方面的经验,也可谈论所到过的国家的各种见闻。好的交谈话题是当地的风味食品、餐馆、受有欢迎的旅游地区和主人一方的商业成就。
3.语言禁忌
新加坡严忌说“恭喜发财”,他们将“财”理解为“不义之财”或“为富不仁”,说“恭喜发财”被认为是对别人的侮辱和嘲骂。
4.用餐禁忌
不要把筷子放在碗或装菜的盘子上,不用时,也不要交叉摆放,应放在托架、酱油碟或放骨片的盘子上。如有海员、渔夫或其他爱好划船者同席,不要把盘子里吃了一半的鱼翻转过来,因为那将预示翻船,要把鱼骨移开,从上面吃到下面。
5.送礼禁忌
新加坡人认为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礼品的做法是不礼貌的,因此,当你告辞时见到礼物仍原封不动地搁在一边,千万别见怪。
㈤ 亚洲国家在习俗礼仪与礼仪禁忌上有哪些
亚洲主要国家的节习俗禁忌
(一)日本
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日本人性格内向,好胜心强,自尊心强,勤劳刻苦,注意遵守时间,注重礼节。
1.生活习俗
由于四面环海,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对各种海味格外青睐,尤其是生蛎肉、生鱼片。日本人喜欢吃泡菜及用酱、蔬菜、豆腐、香菇、紫菜等海味菜制成的“大酱汤”,这种“大酱汤”被称为“母亲的手艺”。日本人注重茶道、茶礼。茶道仪式十分繁琐。在日本精于茶道,被认为是身份、修养的绝好表现。
日本人特别钟爱樱花,把它奉为国花。
2.宗教信仰
日本人主要信仰佛教和神道教,崇尚武士道精神。
3.禁忌:
日本人很讲究餐桌礼仪,单是在使用筷子时就有八种忌讳:一忌舔筷、二忌迷筷、三忌移筷、四忌扭筷、五忌插筷、六忌掏筷、七忌跨筷、八忌剔筷。除此之外,还忌用同一双筷子给席上所有的人夹取食物。
日本人不喜欢荷花图案,认为它是不吉祥之花,是祭奠死人用的花。而对于菊花,认为它是一种高贵的花,16瓣的菊花是皇室专用花饰,虽然深受普通民众喜爱,却不能作为礼品随意送人。探望病人时,如果送山茶花、仙客来花、白色的花和淡黄色的花,将是不受欢迎的。
在日本,人们还忌讳把梳子作为礼物送人,因为梳子的日语发音近似“苦死”。除此之外,圆珠笔、T恤衫、火柴和广告帽作为礼物送人也不成敬意。
对于数字,日本人普遍对奇数有好感而不喜欢偶数。忌讳的数字有4和9,原因也是因为日文中4和“死”、9和“苦”的发音相同。
如果要与日本友人合影,忌三人一排,因为他们认为被夹在中间人将会有厄运。
当你在招待日本人时,即使他吸烟,你也千万不要给他敬烟。因为日本人不喜欢别人给自己敬烟,也绝不会给别人敬烟。
请记住,在给日本朋友寄信时,千万别把信封上的邮票倒贴,因为倒贴邮票在日本是绝交的表示。
(二)韩国
1.生活习俗
韩国人以其文化悠久为荣,他们讲究礼貌,待客热情,普通民众都有很好的礼仪素养,敬老爱幼,热情待客,重视礼尚往来。韩国人对交往对象的第一印象非常看重,在与人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之前,他们认为举止合乎礼仪是至关重要的。倘若在从事商业谈判的时候能遵守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会对你的好感倍增。韩国人喜欢辛辣食物,特别喜欢中国菜中的川菜,日常以米饭、冷面为主食,爱吃泡菜、烤牛肉、烧狗肉、人参鸡等。餐具使用汤匙和筷子。
木槿花是韩国的国花。
2.宗教信仰
韩国人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
3.禁忌
到韩国人家里做客,进入室内时,要将鞋子脱掉留在门口,这是最普通的礼仪。与韩国日人相处时,宜少谈当地政治,多谈韩国文化艺术。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大声说笑。在与韩国人共进工作餐时,不可边吃边谈,因为他们认为吃饭的时候不能随便出声。
对于数字,韩国人不喜欢“4”,因为“4”字在韩国语中发音与“死”一样,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因而楼房没有4号楼,旅馆不称第4层,餐厅没有第4桌,军队里也绝不用“4”字编号,医院更没有带“4”的楼层和病房。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有许多韩国年轻人不喜欢“13”这个数。韩国人喜欢单数不喜欢双数,在他们向人敬酒、献茶、布菜时,力避2、4、6、8的数字单位。
在韩国,姓“李”的人很多,但人们不喜欢别人将“李”姓解释为“十八子李”。这一点就与我们中国人的习惯称谓有很大的区别。
(三) 新加坡
1.生活习俗
新加坡是一个文明国家,花园国家,人口中有四分之三以上是华人。新加坡华人的乡土意识强,一向有勤奋、谦虚、可靠的美德。新加坡人的时间观念强、讲究卫生。新加坡人以米饭包子为主食,偏爱中国广东菜,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喜欢吃咖喱牛肉。
卓锦·万代兰(兰花的一种),又名胡姬花是新加坡的国花。
2.宗教信仰
新加坡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它却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不同民族的新加坡人信奉的宗教不同,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等。
3.禁忌
在新加坡旅游观光或公干的人要特别注意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讲究清洁卫生,保护环境,如在该国随地丢弃废物或乱涂乱写,过马路闯红灯、在公共场所嚼口香糖、吸烟、吐痰等在中国不算违法的事,但在新加坡你就会受到当地法律的严厉制裁,不仅要交高额的罚金,还有可能被示众,甚至被鞭打。在新加坡,出言不逊、蓬头垢面、衣冠不整、胡子拉碴或留长发的男子都会让人侧目而视。
在与新加坡人交谈时,要避免谈论政治和宗教,可以谈及新加坡的经济成就。在恭贺新加坡人时,忌说“恭喜发财”之类的话。因为他们认为“发财”两字,有“横财”之嫌,而“横财”就是不义之财。因此,祝愿对方“发财”,无异于挑逗、煽动他人去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新加坡人鄙视和抵制所有这些对社会有害的行为。
红、绿、蓝色受到新加坡人的欢迎,而黑、白、黄是新加坡人禁忌的颜色。禁忌的数字是4、7、13、37和69。
伊斯兰教是新加坡的主要宗教,进清真寺的人必须要脱鞋,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新加坡的印度人、马来人忌用左手给人递东西。如果你是商人,要想把商品出口到新加坡,千万记住:在商标上禁止使用宗教词句和象征性标志。
虽然中国人喜欢乌龟,视它为长寿及懂得自我保护的代表,但新加坡人却不喜欢乌龟,把它喻为不够光明磊落、遇事不敢承担责任的人。
(四)印度
1.生活习俗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社交场合人们讲究等级,重视身份有别。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礼仪讲究,常用的见面礼就有三种:一是贴面礼,二是摸脚礼,三是合十礼。其中合十礼用得最为普遍,当他们迎接贵宾时,双手合十于胸前,然后主人要向客人敬献花环,并亲手将花环套在客人的脖颈上。印度人以大米为主食,爱吃咖喱及油爆、烤、炸的食物,尤其对中国川菜感兴趣。印度人特别讲究卫生,每天都洗澡且只洗淋浴,因为他们认为澡盘里的水是死水,不洁净。在印度的中产阶级家庭,主妇做饭前要沐浴更衣,因为厨房被他们认为是神圣的地方,任何外人和未沐浴的家人都不能进去。印度人在饭前要洗手,不吃剩下的食物。
印度的国花为荷花。
2.宗教信仰
印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一小部分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等。
3.禁忌
印度是多民族的国家,信奉多种宗教,习俗不尽相同。其中大多数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把牛当成神圣之物,特别禁食牛肉和牛皮做成的食物。印度教上层人士食素戒荤,连用素食制成的仿荤食品也忌食。反感喝酒,他们认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印度教徒最忌讳众人在同一盘中取食,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忌讳左手传递东西和食物,认为左手是不洁净的。切莫抚摩小孩的头,忌用澡盆给小孩洗澡。
大部分印度人不喜欢的颜色有白色、黑色、灰色,认为白色表示悲哀,黑色、灰色表示消极;“1”、“3”、“7”是不讨他们喜欢的数字;他们把许多动物(如牛、孔雀、蛇)人化、神化,但与中国人相反,他们不喜欢龟、鹤及其图案,也忌讳弯月的图案。
切不可认为用点头表示“YES”,用摇头表示“NO”是天经地义的事,在印度的咯拉拉邦,安得拉邦等地有摇头表示同意的习俗。
(五)泰国
1.生活习俗
泰国素有“千佛之国”之称,佛教对泰国的政治生活、文化艺术以及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男子一般20岁左右,必须去寺庙当3个月的和尚,学习佛经,即使王公贵族也不例外,只有当过和尚,才能还俗。深受佛教影响的泰国人很有涵养,在待人接物中,讲究微笑、礼让,在世界享有“微笑之国”的美誉。普通泰国人见面通常施“合十礼”,双手举得越高越表示尊敬对方。泰国的官员、学者和知识分子见面握手问候,但男女之间不握手。平民拜见国王施跪拜礼,国王拜见高僧时也须下跪,儿子出家为僧,父母也要对其行跪拜礼。泰国人喜欢吃民族风味的“咖喱饭”,喜食辣椒、鱼露,青睐中国菜中的广东菜和四川菜。泰国人喜欢冷饮,喝桔子汁或橙汁时喜加盐末。吃水果不仅放冰,也放盐末和辣椒末。僧人每日二餐(早、午),过午只能喝水和饮料,但僧人可吃肉。
泰国的国花为睡莲。
2.宗教信仰
泰国人大多信仰佛教,全国佛寺多达三万多座。
3.禁忌
泰国人进寺庙烧香拜佛或参观时,不得赤胸露背,衣帽不整洁,这会被认为玷污了圣地,对神佛失敬。进庙时,每个人须脱下鞋子,并且不得踩寺庙的门槛,他们认为门槛下住着神灵。泰国的寺庙很多,但忌讳参观寺庙的人随意给佛像拍照或抚摸佛像。
泰国人认为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用手触摸泰国人的头部,则认为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如果用手打小孩的头部,则认为小孩一定会生病;长辈在座,晚辈必须坐在地下,或者蹲跪,以免高于长辈头部,忌他人拿着东西从头上掠过。泰国人习惯睡觉时,不能头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泰国人在接受礼物或递送东西时用双手,忌用一只手,特别是左手。跟泰国人接触时,千万不要动手拍打对方,用左手接触对方或讲话时以手指对对方指指点点,也是不允许的。在泰国,人们“重头轻足”,认为脚除了走路再无其他用处。凡用脚指示方向,用脚踩踏门槛,盘足而坐或以脚底对着人是非常失礼的举止。
在泰国民间,人们忌讳狗、鹤和龟的图案,送给泰国人礼物要避开这三种动物。
当你与泰国人谈好一笔生意,需要对方签名时,请勿准备红笔。因为在泰国有一个习俗,即人死后是用红笔将死者姓名写在棺材上。如果对此不了解,不仅会让生意泡汤,还会失去友谊,招来愤恨。
㈥ 新加坡的风俗文化有哪些
1、语言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4种官方语言,即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新加坡宪法》明定马来语为新加坡的国语,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语言。
2、文字
新加坡官方使用与中国大陆一致的简体汉字。但在1969年至1979年间曾短暂拥有自己的汉字简化标准,民间以简体字为主但偶尔也会出现繁体字与简体字混用的现象。新加坡的官方文字为英文。
3、传承
早期离乡背井到新加坡再创家园的移民者将各自的传统文化带入新加坡,各种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仅创造了今日多民族的和谐社会,也留下了丰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中华文化精髓也深深影响着新加坡的生活形态。
(6)新加坡人禁忌什么花扩展阅读:
新加坡的佛教与道教
新加坡佛教是全国第一大宗教,约占人口的33%。新加坡境内寺庙林立,属于北传佛教的寺院超过一百五十所,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约有二十余所,当中新加坡双林寺既是新加坡第一座寺。
新加坡道教占了人口的11%,境内合共有大小庙宇300余间。早年南来谋生的华人移民带来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与习俗,潮侨和闽帮所创建的粤海清庙和天福宫还收藏有光绪帝御赐的墨宝。
他们也获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存奖状。 此外四马路观音堂也是新加坡香火最鼎盛的庙宇之一。
㈦ 在新加坡要注意哪些礼仪常识和规定
在新加坡要注意礼仪常识有7种,规定就是新加坡习俗禁忌,共十种。
礼仪常识
服饰礼仪
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着上有自己的特点。马来人男子头戴一顶叫"宋谷"的无边帽,上身穿一种无领,袖子宽大的衣服,下身穿长及足踝的纱笼;女子上衣宽大如袍,下穿纱笼。华人妇女多爱穿旗袍。政府部门对其职员的穿着要求较严格,在工作时间不准穿奇装异服。
仪态礼仪
新加坡人举止文明,处处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他们坐着时,端正规矩,不将双脚分开,如果交叉双脚,只是把一只腿的膝盖直接叠在另一只腿的膝盖上。他们站立时,体态端正,而不把双手放在臀部,因为那是发怒的表现。
相见礼仪
在社交场合,新加坡人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施握手礼。男女之间可以握手,但对男子来说,比较恰当的方式是等妇女先伸出手来,再行握手。马来人则是先用双手互相接触,再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部。
餐饮礼仪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饭,有时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馒头。 马来人用餐一般用手抓取食物,他们在用餐前有洗手的习惯,进餐时必须使用右手。饮茶是当地人的普遍爱好,客人来时,他们常以茶水招待,华人喜欢饮元宝茶,意为财运亨通。
喜丧礼仪
在新加坡人眼中,男婚女嫁是件大事,不论华人还是马来人都很重视。马来人的婚事要经过求亲,送订婚礼物,订立婚约等程序。新加坡的华人讲求孝道,如有老人行将去世,其子孙必须回家中守在床前。丧礼一般都很隆重。
旅游礼仪
新加坡公共交通事业较为发达,在旅游期间坐公车十分方便,每个车站都标有明显记号。新加坡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商店的分布也有民族特点。如东部地区有个"马来市场",主要出售马来服装食品。 新加坡政府极力阻止付小费,即便是对服务员的额外服务付小费,对方也有可能拒收。
商务礼仪
到新加坡从事商务活动的最佳月份是3月到10月,以避开圣诞节及华人的新年。当地工商界人士多讲英语,见面时要交换名片,名片可以用英文印刷。在会谈中尽可能不要吸烟。 新加坡人不喜欢挥霍浪费,宴请对方不要过于讲排场,尤其是在商务活动中,答谢宴会不宜超过主人宴请的水平,以免对方产生其它想法。
新加坡习俗禁忌
握手寒暄
由于长期受英国的影响,新加坡已经西方化,人们见面和分手时都要握手。首次不要贸然登门拜访主人,应预先约好时间。在介绍时,通常应称呼人家“某先生”、“某太太”、“某小姐”,这适用于新加坡所有的民族。如果你参加社交聚会,人们将把你介绍给每个人,但介绍得很快,当从他们面前走过时,不用和他们握手。
吸烟须知
在新加坡,人们是很不赞成吸烟。在电梯里、公共交通工具上、影院内,特别是政府办公大楼内,法律规定严禁吸烟,违者罚款。要吸烟最好征得对方同意。
衣着服饰
新加坡的气候受海洋和纬度的影响,气温高,湿度大,因此夏季穿轻质料子的服装最为适宜。工作时人们普遍穿便服,下班后可穿T恤衫和细斜纹布裤,仅在正式的宴会上才必须穿西装,系领带,女士们则要穿晚礼服,也令主人家觉得受到尊重。
招待应酬
招待的方式通常是请吃晚饭或午餐。当地人一般不会邀请初次见面的客人吃饭,然而主人对来访者有所了解后,便可举行正式宴会,并在席间洽谈业务。同样,来访者也不应急于请客,经常不断的会见将使双方更为接近,到那时互相宴请也为时不晚。与印度人或马来人吃饭时,注意不要用左手。
馈赠送礼
无论去什么地方,没有必要携带礼物,在新加坡商人之间没有赠送礼物的习惯。有时新加坡主人会邀请外国人到自己家里吃饭,客人如能带一份礼物(一盒巧克力或一束鲜花),女主人将会很高兴。新加坡人认为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礼品的做法是不礼貌的,因此,当你告辞时见到礼物仍原封不动地搁在一边,千万别见怪。
交谈忌讳
在社交性的谈话中,切忌议论政治得失、种族摩擦、宗教是非和配偶情况等,但可交流旅行方面的经验,也可谈论所到过的国家的各种见闻。好的交谈话题是当地的风味食品、餐馆、受欢迎的旅游地区和主人一方的商业成就。
在新加坡,公开表露幽默感的人是很少的,而且不是所有的笑料都能为人们所欣赏,因此在不太了解别人之前,最好少开玩笑。
新加坡严忌说“恭喜发财”,他们将“财”理解为“不义之财”或“为富不仁”,说“恭喜发财”被认为是对别人的侮辱和嘲骂。
举止禁忌
用食指指人,用紧握的拳头打在另一只张开的掌心上,或紧握拳头,把拇指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间,均被认为是极端无礼的动作。双手不要随便叉腰,因为那是生气的表示。
数字禁忌
新加坡人认为4、6、7、13、37和69是消极的数字,他们最讨厌7,平时尽量避免这个数字。
色彩禁忌
新加坡人视黑色为倒霉、厄运之色,紫色也不受欢迎。他们偏爱红色,视红色为庄严、热烈、刺激、兴奋、勇敢和宽宏之象征。他们也欢迎蓝色和绿色。
图案禁忌
新加坡禁止在商品包装上使用如来佛的图像,也不准使用宗教用语。忌讳猪、乌龟的图案。
㈧ 新加坡的风俗习惯
1、礼节礼貌 新加坡人待人处世彬彬有礼,社交场合惯用握手礼,与东方人相见也行鞠躬礼。佛教徒与客人相见也行合十礼。 新加坡城市有“花园之城”的美誉,新加坡人酷爱花草,喜爱鸟类,偏爱红色。 新加坡人对吉祥字“福”、“喜”、“吉”、“鱼”非常喜欢,这些字预兆吉利;还对荷花、苹果和蝙蝠等象征和平幸运的图案非常感兴趣。 新加坡人时间观念较强,有准时赴约的良好习惯,特别讲究卫生,违反者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2、信仰与喜忌 新加坡宗教信仰十分复杂,华人多信奉佛教和道教,少数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新加坡人对男子留长发极为反感,认为是可耻的。他们忌讳人口吐脏言。他们对“恭喜发财”之类的话反感,认为是教唆他人发不义之财。 新加坡人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忌讳乌龟,认为是不祥之物;不喜欢“7”,认为是消极的数字;大年初一,不许扫地,认为这样会扫走好运的。
3、饮食习惯 偏爱中国广东菜,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喜欢吃咖喱牛肉。 喜欢口味清淡,爱微辣味道;主食米饭、包子;副食品主要为鱼虾;喜吃水果中的桃子、荔枝、生梨等。
㈨ 跪求 ,接待东南亚各国游客的方法和禁忌
在信奉佛教的国家里如缅甸、泰国等东南亚一带,人们非常敬重僧侣。僧侣乘车、坐船,人们都要起立、让位。家家户户都要奉斋,黎明时准备好饭菜,等待僧侣的光临。男子一生至少要剃度一次,当过和尚才算成人,连王储也不例外。僧侣和虔诚的佛教徒一般是素食者。另外他们非常注重头部,忌讳别人提着物品从头上掠过。长辈在座,晚辈不能高于他们的头部。所以经常看到他们把姿势压得很低。小孩子头部也不能随便抚摸,有些中国人喜欢摸小孩的头部,这是犯忌讳的。他们认为除了佛和僧长、或是父母能摸小孩的头,算是祝福,别人摸了就不吉利会生病的。泰国人还比较忌讳跷二郎腿,把脚底冲着他人,睡觉时头不能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着死亡。
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每年有斋月,斋月是按回历推算的。在斋月里日落之后、日出之前不能吃喝,所以来访、出访时都要尽量避开这个时期。虔诚的穆斯林每天都要面向圣城麦加方向祈祷5次,就是说有晨礼、有响礼、有脯礼(每天3点到5点)、有昏礼、宵礼。他们(穆斯林)都自带小地毯,到了钟点就朝麦加方向做礼拜。碰到这种情况应给予理解,不要新鲜好奇,看热闹、或笑话人家,要注意避开他们朝拜的方向。伊斯兰国家规定星期五为休息日,一般要到清真寺做礼拜,如果正好碰到星期五要注意人家的这个习俗。注意安排时间让人做礼拜。进入清真寺前要脱鞋,在参观清真寺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穿破损的袜子。
穆斯林一般都认为左手是脏的,忌讳用左手给人传递物品,特别是食物。在穆斯林家里做客,主人有时用右手抓一些肉、米饭分给大家,这时不要拒绝、不能表现出为难的样子,不愿意接受。接受主人递茶的时候,我们一般都认为用双手接比较文明,但在穆斯林国家你要注意不要双手接,要用右手接。给穆斯林递东西时,千万注意不要上左手。有些伊斯兰国家,如伊朗、沙特,妇女外出时必须要穿恰兜,这是一种能将头部及全身罩住的黑色长袍。现在象一些年轻的姑娘不太喜欢穿这种东西,因为它不方便,她们就穿mantong,这是一种类似风雨衣的宽松袍子。对于外国妇女虽然不强制一定要穿恰兜或mantong,但一定要戴黑色头巾,这个头巾一般都为黑色、白色、咖啡色,把整个头发要包起来。如果穿连衣裙,必须要长袖的,不能穿紧身的,不能露出线条,而且要穿素色的。穿裙子的话,要穿深色的长筒袜,如果是浅色的,不能是透明的。另外女士不能与男士握手,如果说一时忘了把手伸出来了,那么就势把手变成致意的一种姿势。
1.佛教礼俗
亚州信仰佛教的国家是日本、泰国、不丹。有部分国家只是大多数人信仰佛教,如韩国、越南、老挝、新加坡、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
1)禁忌
不饮酒;不着彩衣和不用化妆晶;不视听歌舞;不睡高床;过午不食;不蓄财宝;不沾荤腥。
2)礼仪
教徒之间或与他人见面时行的一种礼,叫合十或称合掌。合十时双手手心相对并拢,手指朝上,置于胸前, 口中念道“阿弥陀佛”,以示敬意。如果在合十的同时又蹲下,则为行大礼。
2.伊斯兰教礼俗
亚洲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有28个,其人口有8.35亿人,占亚洲总人26%。穆斯林的宗教禁忌和生活习惯如下:
一、禁食猪肉, 忌使用与猪相关的皮沙发,毛刷子和皮鞋等。
二、严禁饮酒。
三、禁食凶禽猛兽,形状怪异之动物。
四、能食用的动物包括: 反刍的、吃草的畜类、吃谷子的禽类,如牛、羊、骆驼、鹿、兔、鸡、鸭、鹅、鸽子以及鱼虾等。
五、禁止男子穿戴丝织品和金饰物。
六、禁止女性穿着暴露的服装。
七、社交场合的相关礼节。
对方的女宾若不出场; 中方的女宾也不必出场;对于女宾,最好不主动与之握手为宜:亲面仅限于较为亲密的男宾之间; 宴席上,不要放酒,可放矿泉水和水果汁;菜肴中的牛、羊肉应是经过宰杀的清真食品,送礼不要有偶像崇拜之嫌的物品。
八、禁止赌博、拜偶像、抽签。
九、在清真寺中不能抽烟。男性要穿戴整齐,不能穿短裤。
东南亚及佛教国家的商务礼俗
佛教及其主要礼俗: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它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流行于中国、日本、印度、泰国、柬埔寨、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近年来,东欧和美洲的一些国家也开始有人信仰佛教。总部设立在泰国曼谷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是世界性的佛教组织。佛教分为大乘、小乘、密宗等教派,还有三者合一的喇嘛教。出家的男女信徒分别生活于寺、庵中,称之为“僧”或“尼”;不出家的佛教徒称之为居士。佛教的戒律甚多,最基本的有不杀生、不盗窃、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称之为“五戒”。有的佛教徒终年食素,不食荤腥,有些吃“花斋”,在斋戒的时间里,不吃鱼肉和葱、蒜、辣椒等辛辣食品。佛教最重要的节日为佛诞节,也称之为浴佛节或泼水节,流行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在一些佛教影响区域,如泰国、缅甸、越南、锡金等国,人们非常重视人的头部而轻视脚部,忌用手触人的头部,即使对小孩子的头也不例外;忌将脚朝上,更不能将脚板对着人。
东南亚国家的商务礼俗:
新加坡,新加坡商人谦恭、诚实、文明和礼貌,他们在谈判桌上一般会表现三大特点:一是谨慎,不作没有把握的生意;二是守信用,只要签订合同,便会认真履约;三是看重“面子”,特别是对老一代人,“面子”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新加坡人禁忌说“恭喜发财”;认为“发财”是指“发不义之财”,因而是对别人的侮辱与漫骂。在新加坡,留长发的男子不受欢迎。新加坡注重环保,文明卫生,在新加坡随地吐一口痰,要罚款200 新元,随地扔一个烟头罚款1000新元(相当于一般人的月收入)。
泰国,泰国商人喜欢诚实而富有人情味。在泰国,佛祖和国王是至高无上的;人的头是神圣的;脚除了用于走路之外,最好不要轻举乱动,否则很可能会冒犯朋友而自己还不知道。泰国人见面时,通行的是行合掌礼,双掌相合上举,抬起在额与胸部之间,双掌举得越高,表示尊敬程度越高,但地位高者、老者还礼时手腕不得高过前胸。泰国人喜欢大象与孔雀,白象被视为国宝,荷花是他们最喜欢的花卉。他们喜欢红、黄色,尤其喜欢蓝色,视为“安宁”的象征。他们忌用红笔签名和狗的图案。
印度尼西亚,印尼有90%的人是穆斯林,前往印尼洽谈商务的最佳时间是每年九月到次年六月,因为多数印尼商人在七八月外出避暑度假。印尼商人很强调行业互助精神,待人很有礼貌,不讲别人的坏话,但却较难成为知心朋友。一旦建立了推心置腹的交情,与之合作就比较容易,而且可靠。喜欢有人到家里访问,是印尼商人的一个重要特点,家访是和印尼商人谈商务能得以顺利进行的一种有效手段。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很多民族有本民族的特殊礼仪与禁忌。若到印尼访问旅游,最好先了解一下这些礼仪
越南,在越南,如遇到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不要以“先生”、“小姐”、“师傅”相称,更不能称“大哥”、“大姐”而应礼貌地尊称对方为“二哥”、“二姐”。越南人很好客,在南方一些山区作客,可以同他们一起喝“同坛酒”,且第一圈必喝;如不胜酒力,就双手抱拳向右一举,即可不喝了。但路口悬有绿色树枝的村寨和门口悬有绿色树枝的人家,外人不得进入;傣族人忌讳与他们的姓氏重音的事物的名称。
缅甸,素有“佛塔之国”之称。无论什么人进入佛塔或寺庙,甚至进入某些人家,都必须脱鞋后光脚进入;认为牛是忠诚的朋友,吃牛肉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行为;认为“右为大,左为小”,“右为贵,左为贱”,随时都要遵守“男右女左”的原则;星期天忌讳送东西给人,星期二忌讳做事;睡觉时,头必须朝着代表光明的东方。
马来西亚,伊斯兰教为其国教,与马来西亚进行商务活动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三月至七月,因为多数商人均于十一月到次年二月休假,也要注意避开斋月和重大传统节日。马来西亚人喜爱绿色,忌讳黄色;忌讳的数字为0、4 13;忌讳的动物有猪、狗,却极爱猫。
菲律宾。多数人信奉天主教,文化带有很明显的西班牙色彩。但菲律宾南部的居民,却多数信仰伊斯兰教,遵循伊斯兰教规。
㈩ 去新加坡,有哪些禁忌
1.进出教堂要脱鞋,游客不能穿着短裤或短裙进入教堂,通常新加坡的教堂会有长袍免费借给服装不符合要求的游客;另外游客也不要踏入做礼拜的地毯区。同样到本地人家里作客也都得在进门之前脱鞋。
2.新加坡人对数字敏感,认为数字4,6,7,13,37和69是消极的数字,尤其是数字7,新加坡人最讨厌,平时尽量避免这个数字。
3.关于颜色,新加坡人视黑色为倒霉,厄运之色,紫色也不受欢迎;他们偏爱红色,视红色为庄严,热烈,兴奋,勇敢和宽宏的象征,蓝色和绿色也比较受欢迎。
4.在吃印度餐或马来餐时,请用右手。不要用左手吃东西或用左手将任何东西递给穆斯林教徒,也不要和穆斯林教徒握左手。
5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清洁的城市之一,游客必须随时保护环境,不能随便吐痰,随地丢垃圾,如被抓到会被罚款。如果是初犯,最高罚款从新币1000新元至2000新元不等。
6.行人过马路必须走人行横道,翻越栏杆罚款50新元;如果50米内无人行横道,要从交通指示灯下过马路。
7.在新加坡境内是不可以吃口香糖的,走私口香糖的人将被处以一年的监禁和最高达1万美元的罚款。
8.禁止使用食指指人。在新加坡用食指指人,或用紧握的拳头打在另一只张开的掌心上,或紧握拳头,将拇指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间,均被认为是极端无礼的动作。
9.新加坡主张禁烟。除了购物中心、餐馆、娱乐场所和影院等装有空调系统的场所不允许吸烟外,地铁(MRT)、公共巴士、出租车及电梯中也不得吸烟。首次违反规定的吸烟者将会被处以最高1千新元的罚款。
(10)新加坡人禁忌什么花扩展阅读:
新加坡被誉为“美丽的花园城市”。旅游业十分发达,每年到这里观光的游客达四五百万。新加坡除了园林绿化举世瞩目外,城市环境也很出色,空气清新,街道非常清洁,按照新加坡法律,街头严禁乱扔烟头及杂物,乱扔纸屑、烟头等,随地吐痰的现象根本没有。
新加坡政府规定,市民中凡是种花较好的,可以享受减免房租的优待。因此在新加坡人人爱花,家家养花,不但地上种花,连屋顶也栽花,整个一片花的海洋。所以新加坡还有“花园之国”,“公园国家”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