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军队如何训练
㈠ 新加坡兵役制资料
中新网3月24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这是一个天气炎热的日子。海滩和装有空调的大超市呼唤着新加坡的年轻人,但对于数百名刚刚入伍的新加坡新兵来说,这一切都不可能了。
这些按照新加坡义务兵役制被征召入伍的新兵正在德光岛进行艰苦的军事训练。一名军官向新兵大喊道:“你的敌人在哪里?”,新兵的脸上画着伪装油彩,他们一会狠命踢打,一会穿过多刺的铁丝网。
在岛上的其它地方,新兵正在接受队列、射击和受阅训练。大型客机不时在附近的樟宜国际机场起降。
包括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在内的所有身体健康的男孩18岁时都必须在军中服两年的兵役。新加坡军队的征兵局局长温斯顿上校说:“不管你是马来人,中国人或是印度人或是其它民族的,不管你的父亲是富商,小贩还是银行家,你都必须入伍。”
这些男孩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达到服兵役条件的男孩如果不报到就会被起诉。如果罪名成立,将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或者罚款3000美元,或两者同时执行。
尽管一些父母和年轻人认为这使入伍者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被迫中断,但其它人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新加坡男孩的成长也是有利的。戴着眼镜的新兵安迪看起来在到达德光岛时有点头昏眼花。当他的父母要离岛时,他紧紧地拥抱了他们:“我已作好服兵役的准备了。这是时候了,现在轮到我了。”
新兵将在德光岛度过九个星期的基础训练期,然后他们将进入军官学校或者各军兵种服役。在服完现役后,他们将转入预备役。预备役人员每年都将被征召,直到预备役人员的年龄达到三十五岁。新加坡目前在战争爆发数小时内就能动员35万作战人员,其中多数是曾在军中服过现役的预备役人员。
德光岛上的体能训练仍然很艰苦,但是时代已经不同了。由于新加坡人已拥有更舒适的现代生活条件,新兵们在道光岛上可以吃到食品承包商提供的食品。铺位上的垫子也很厚也很舒服。在宿舍的走廊上还有电视。新兵们甚至还被要求给食品承包商打分以使他们保持食品的质量。
对于玩电子游戏长大的年轻一代来说,科技在强化新兵的作战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靶场进行实弹射击之前,新兵们使用M-16步枪的模拟器向一个大屏幕上的移动或静止目标射击。大屏幕会很快显示结果,并标出身体位置、呼吸技巧和武器角度的错误。(固山)
㈡ 中国入伍参兵有视力的要求,为何新加坡军队里大部分士兵都戴眼镜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想要加入人民解放军,对身体条件有着非常大的要求,毕竟在部队训练强度非常大,而且一些科目中,对视力要求还是非常高的。但是我们周边的国家新加坡军队中,许多士兵都戴着眼镜。其实新加坡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新加披的兵役制度是强制性的全民义务兵,这就要求每个新加坡人只要四肢健全,没有影响训练的疾病,都得服役。其次就是新加坡的人口本身不多,所以导致部队为了拥有充足的兵力,必须招募这些近视眼士兵。最后就是这些戴眼镜的士兵并不是所有的军种都可以参加,空军这些对视力要求非常高的兵种还是不能够参加的。
最后就是这些戴眼镜的士兵并不是所有的军种都可以参加,空军这些对视力要求非常高的兵种还是不能够参加的。不过常规的陆军还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的。毕竟在陆军作战的时候,带上眼镜没有太多影响。但是如果是空军这种对视力要求非常高的兵种,就不能够让戴着眼镜的士兵加入了。
㈢ 谁能介绍下在新加坡当兵的情况
新加坡军队 主要在国外训练。1971年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马来西亚组成“五国联防”。重视全民防卫教育。2003年国防开支预算为82.5亿新元。
兵役制度: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2~3年。
㈣ 新加坡的兵役制度是怎样的
国民服役是新加坡的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国家政策,要求所有男性新加坡公民和第二代永久居民在军警服务中服务一段义务服务。它最初于1967年成立,旨在帮助新加坡军队独立后不久建立新的军事力量,此后也扩大到涉及警察和民防部队。
新加坡是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2-3年。新加坡武装部队有三个组成部分,分为正规军人、现役军人以及战备军人;正规军人指的是职业军人,现役军人指的是16岁到20岁之间服役两年强制军役的军人,战备军人指的是从现役中役满退伍,进入十年回营训练周期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动员的的后备军人。
当兵之前至少6个月前 新加坡中心人力部基地会发信件让符合18岁条件的人去进行体检。通过体检一是决定你的身体状况,二是看你适合去什么部队。如果你正在本地或国外上学,你可以申请延期入伍,需要提交相关文件证明你的原因。
任何逃避国民服役的人都将接受军事法庭审判,受到最高三年监禁或最多 5000 新加坡元的处罚,或者同时受到两种处罚。如果有兵役义务的男性移民没有履行或者没有按要求履行兵役义务会失去永久居民身份。
㈤ 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其军事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但是为什么没有被其它强国消灭或者侵略
新加坡周边并没有强力的军事大国,加之地理位置独特,成为域外大国控制本地区的战略支点。
新加坡武装部队现役部队总兵力为7.16万,其中陆军5万人,编为3个混合师(各辖2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1个侦查营、1个炮兵营、1个高炮营、1个工程兵营)、1个快速反应师(辖3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海军9000人、空军1.35万人。另有可用人数129万和预备役35万人。装备各种舰只35艘,各型飞机210余架、豹2A4形、百夫长等战车、重火炮及导弹以及轻兵器等装备。 新加坡军队主要在国外训练。1971年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马来西亚组成“五国联防”。重视全民防卫教育。致力于建设第三代“智能”军队。2011年国防预算达120.8亿新币,占GDP百分比6%。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㈥ 新加坡军队的现状
新加坡武装部队组建于1965年,建军节为7月1日。总统为三军统帅。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2-3年。新加坡武装部队有三个组成部分,分为正规军人、现役军人以及战备军人;正规军人指的是职业军人,现役军人指的是16岁到20馀岁不等之服役两年强制军役的军人,战备军人指的是从现役中役满退伍,进入十年回营训练周期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动员的的后备军人。2013年国防预算达123.4亿新元。新加坡的现役部队总兵力为7.16万,其中陆军5万人,编为3个混合师(各辖2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1个侦查营、1个炮兵营、1个高炮营、1个工程兵营)、1个快速反应师(辖3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海军9000人、空军1.35万人。另有可用人数129万和预备役35万人。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没有战略纵深,因此必须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为此,李光耀提出了着名的“毒虾”理论,即新加坡应成为“能产生剧毒的小虾”,既能与“鱼群”共存,又不会被“大鱼”吞掉。这实际上是强调新加坡武装力量要保持有效的威慑能力,使大国不敢对新加坡轻举妄动。这是新加坡“全面防御”国防政策的重要支柱。具体来讲,新加坡军事安全战略有三项原则:一是“毒虾”原则。新加坡军事安全战略讲究威慑,一是让对手慑于其军队的战斗力,二是让对手慑于其全民的抵抗力。除正规军外,新加坡还有25万预备役部队,只要6个小时就能基本完成动员。与此同时,新加坡的经济、社会、民事、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应变能力也非常强。二是“鱼群”原则。新加坡国小人少,军队没有实战经验,单靠自身力量难以确保国家安全。所以,新加坡十分注重联防自保,寻求集体安全,靠集体的力量遏制潜在的敌人。总理吴作栋把新加坡比作一条小鱼,小鱼要活着就要和其他鱼在一起,置身于鱼群之中,靠结群来自保。新加坡的安全体系有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维持和加强与马来西亚、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5国联防。第二个层次是推动东盟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合作,并创造条件把东盟合作的领域扩大到地区安全方面。第三个层次是支持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安全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三是“大鱼”原则。新加坡讲遏制,靠的是双管齐下,既要加入“鱼群”,又要拉住大鱼。这条大鱼,就是美国。
新加坡认为,“美国是一条友善的大鱼,能阻止其他大鱼到本地区闹事”。所以,新加坡一向支持美国在本地区保持军事存在,并把美国的军事力量引入新加坡。如果有人想吃掉新加坡这条小鱼,除了要考虑五国联防和东盟这两个鱼群外,还要特别考虑一下美国这条大鱼答不答应。如此,新加坡就能借助其他国家的力量达到保卫自身安全的目的。
新加坡武装部队军事训练学院下设1所初级院校、3所中级军种院校和1所高级院校。学院对军官的教育和训练主要在三个级别的院校――军官见习学校、武装部队高级学校和指挥参谋学院进行。3所学校都在一个大院里,形成了军事训练学院这样一个有机的整体。
新加坡武装部队军事训练学院前身是1966年2月14日建立的新加坡武装部队训练所(SAFTI)。为适应武装部队教育训练发展的需要,完成陆军、海军和空军军官的综合训练任务,培养一支现代的、强壮的和能干的新加坡武装部队,新加坡政府于1995年8月25日在武装部队训练所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新加坡武装部队军事训练学院。
新加坡武装部队军事训练学院设院长、副院长。学院编有司令部,设司令官和副司令官各1人,下属总课程部,分为陆军课程处、海军课程处、空军课程处和联合课程处等。学院另编有服役保障部队及指导技术中心。学院下设1所初级院校即军官见习学校、3所中级军种院校和1所高级院校。
㈦ 新加坡军事实力如何
在如今的各国较量之间,最容易拿来比较的就是综合国力,除此以外就是军事实力。一个国家如果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那么他就会随时被其他的国家歼灭,或者面临被别人蹂躏的地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个国家开启了自己军事上的最大投入,努力的提升军事实力。
通过新加坡的军事力量配比和他们的军事能力展现,我们能够感受到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想要让自己的国家更加安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的去发展自己国家的军事,使得自己在安全上有一定的保障。新加坡虽然国家面积小,但是他们的自我防备意识十分强大,所以使得新加坡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军事也成为了能够与经济比肩的一个长处和优点。
㈧ 新加坡军队的战斗力如何
新加坡独立后,英军突然决定从新加坡撤出驻扎的所有部队。新加坡高层认为自己一直处于周边伊斯兰国家的包围中,再加上和马来西亚扯不清的纠葛、国家的安全角势并不是太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及印尼曾一度处于战争边缘。因此以李光耀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非常注重发展国防。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在周边马来西亚、印尼的虎视眈眈下,在国防上的投入是相当巨大的。新加坡国防预算过去若干年来一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占政府年度预算的34%左右。
新加坡三军总人数只有7.25万人,却可以迅速动员战备军人30万。其中陆军5万,已经实现全面机械化、高度机动性,拥有M1坦克、BIONIX陆战车,是亚洲最有条件落实“决战境外”的军种;海军9千人,自制世界一流坚韧级登陆舰、购入拉法耶舰与潜艇,实力傲视东南亚;空军1.35万人,拥有F-16C/D、空中加油机和E-2C鹰眼预警机。这样的军队规模对一个400万人口的城市国家来说是相当庞大的。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没有战略纵深,因此必须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为此,李光耀提出了着名的“毒虾”理论,即新加坡应成为“能产生剧毒的小虾”,既能与“鱼群”共存,又不会被“大鱼”吞掉。这实际上是强调新加坡武装力量要保持有效的威慑能力,使大国不敢对新加坡轻举妄动。这是新加坡“全面防御”国防政策的重要支柱。
新加坡军队2
具体来讲,新加坡军事安全战略有三项原则:一是“毒虾”原则。新加坡军事安全战略讲究威慑,一是让对手慑于其军队的战斗力,二是让对手慑于其全民的抵抗力。新加坡有一支在东南亚地区现代化水平最高、有较强的空中打击能力和地面突击能力的精锐部队;除正规军外,新加坡还有25万预备役部队,只要6个小时就能基本完成动员。与此同时,新加坡的经济、社会、民事、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应变能力也非常强。二是“鱼群”原则。新加坡国小人少,军队没有实战经验,单靠自身力量难以确保国家安全。所以,新加坡十分注重联防自保,寻求集体安全,靠集体的力量遏制潜在的敌人。总理吴作栋把新加坡比作一条小鱼,小鱼要活着就要和其他鱼在一起,置身于鱼群之中,靠结群来自保。新加坡的安全体系有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维持和加强与马来西亚、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5国联防。第二个层次是推动东盟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合作,并创造条件把东盟合作的领域扩大到地区安全方面。第三个层次是支持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安全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新加坡军队3
三是“大鱼”原则。新加坡讲遏制,靠的是双管齐下,既要加入“鱼群”,又要拉住大鱼。这条大鱼,就是美国。
新加坡认为,“美国是一条友善的大鱼,能阻止其他大鱼到本地区闹事”。所以,新加坡一向支持美国在本地区保持军事存在,并把美国的军事力量引入新加坡。如果有人想吃掉新加坡这条小鱼,除了要考虑五国联防和东盟这两个鱼群外,还要特别考虑一下美国这条大鱼答不答应。如此,新加坡就能借助其他国家的力量达到保卫自身安全的目的。
1965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时,拥有的军人总数不足1000人,海军只有几艘巡逻艇,空军只有一架飞机。但现在,新加坡国防实力雄厚,拥有自制舰艇和先进战机的海军、空军傲视东南亚,加上日益精锐的陆军,战斗力不断上升。
训练大多在别国举行
由于新加坡国土面积小,军队很难找到训练的空间,因此,新加坡的军事训练大多在别国进行。目前,新加坡有两个战斗机分遣部队、一个运输机分遣部队和一个直升机分遣部队在美国受训。此外,法国、文莱和大洋洲也有新加坡空军训练之所。无人驾驶飞机分遣部队部署在南非,短期集训则有时会安排在泰国和印尼。
此外,新加坡还非常注重与邻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与新加坡合作进行军事演习的国家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澳大利亚,森林作战训练在文莱进行,炮兵训练则在新西兰完成。如此一来,既可解决新加坡军队的训练场地问题,又可比较各国之间的军力水平。
预警能力在东南亚最强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新加坡不断在东南亚地区创造着国防奇迹:它的武装部队只有5万人,却可以迅速动员战备军人30万人;其4.5万陆军已经实现全面机械化和高度机动性,是亚洲最有条件落实“决战境外”的军种。
空军拥有4架E—2C“鹰眼”预警机,其空中预警能力在东南亚最强。8架F—16A/B、18架F—16C/D型战机(今年7月又订购了20架)、35架F—5E/F,可以挂载“小牛”空对地导弹。空军总共拥有16个中队和250架作战飞机,拥有很强的对地攻击能力。
新加坡海军包括6艘600吨位配备“鱼叉”反舰导弹的“胜利”级导弹护卫艇、6艘300吨级“海狼”导弹快艇和13艘两栖登陆艇。此外,新加坡海军还拥有自行建造的8000吨级“坚韧”级坦克登陆舰,登陆作战能力惊人。“坚韧”级坦克登陆舰也是新加坡国防工业的骄傲,它在自动化设计、船体设计、火力等方面都堪称世界一流。在获得4艘“拉斐特”舰之后,新加坡海军将会成为东南亚的霸主。
堪称“东南亚的以色列”
此外,新加坡还非常重视与发达国家进行军事合作,它同欧盟、美国和俄罗斯一直维持着全方位的合作关系,陆军装备了160套从俄罗斯进口的最先进的SA18肩扛式地对空导弹。在改良军事技术方面,新加坡堪称“东南亚的以色列”,有能力生产世界上射程最远的榴弹炮,改装与提升战机火力。
为避免周边国家的“新加坡威胁论”升温,新加坡政府推行“韬光养晦”的对外军购政策。预警机、F—16A/B购入以后,新加坡政府把它们先存放在美国,人员训练则在澳大利亚、美国和新西兰进行,最近空军还选派了飞行员到加拿大接受训练。
新加坡展现于世人面前的是经济繁荣,但支撑和保卫繁荣景象的却是隐身于后、灵敏应变、伺机而动的国民防卫。虽然新加坡没有明言,但是它的军事实力和气魄仿佛在向世界宣示:随意向它发动进攻者必定付出沉重代价。
纯粘贴勿怪,在东南亚应该是军事实力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