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被英国统治多少年
Ⅰ 新加坡的独立建国历程
新加坡的独立建国历程
记载新加坡早期历史的文字寥寥可数,称谓也不一而足。公元三世纪,中国人称新加坡为蒲罗中,意为“半岛末端的岛屿”。
1320年,元朝派人到一个叫“龙牙门”的地方寻找大象,这或许指的是岌巴海港。1330年前后,一名叫汪大渊的中国人到来,称这个居留地为 Pancur (意为龙头),并说已经有中国人在此居住。最早把新加坡叫做淡马锡(或海城)的称谓出现于1365年的《爪哇史颂》。
到公元14世纪末,梵文名称“新加坡拉”(狮城)才成为通用的名字。 就在那时候,新加坡卷入暹罗(现在的泰国)和爪哇满者伯夷王国争夺马来半岛控制权等战争。后来,新加坡一直是马六甲王国的重要部分。
现代新加坡之建立
英国人为了要在本区域找一个贸易港口。因此,在新加坡1819年1月29日,史丹福莱佛士在考察过附近其他岛屿后登陆新加坡。过后,他与柔佛的胡申苏丹和天猛公签订正式条约,统治新加坡。1824年,两项新条约使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属土。
海峡殖民地
新加坡连同马来半岛的两个英国殖民地--马六甲和槟城,于1826年成为海峡殖民地,受英属印度的管辖。到了1832年,新加坡成为这三个地方的行政中心。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本飞机轰炸这个在睡梦中的城市。1942年2月5日,新加坡被日军占领,改名昭南岛,沦陷了三年半。
迈向自治
1945年9月,英军重返新加坡。1946年3月军事管制结束后,海峡殖民地就解散。1946年4月1日,新加坡成为英国直属殖民地。战后的新加坡,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拥有发言权。在1948年3月20日,新加坡举行了第一次选举。
1953年底,新加坡修改宪法,享有较大的自治权。 1955年,新加坡举行选举,马绍尔成为新加坡第一位首席部长,由他所领导的劳工阵线,同巫统和马华工会组成联合政府。
由于争取完全自治谈判破裂,马绍尔于1956年6月6日辞职。1957年3月,林有福率领的谈判代表团在伦敦谈判中对新加坡新宪法的主要条文达致协议。
新加坡于1959年自治,同年5月举行第一次大选。人民行动党在51个立法议院议席中赢得43席。6月5日,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政府宣誓就职,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总理。
成立马来西亚的建议
1961年5月27日,马来亚联合邦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建议: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砂劳越、北婆罗州与文莱合并,使彼此在政治与经济合作方面更为密切。1963年9月16日,新加坡、马来亚联合邦、砂劳越和北婆罗州(现在的沙巴)成立马来西亚,文莱选择不加入。
独立
合并被证实是短暂的。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有主权、民主和独立的国家。同年12月22日,新加坡成为共和国,尤索夫伊萨出任首任总统。
1990年11月28日,吴作栋接替从1959年开始执政的李光耀,成为新加坡第二位总理。1993年8月28日,新加坡举行第一次民选总统选举,王鼎昌出任第一任民选总统。纳丹于1999年9月1日,出任新加坡第二任民选总统。
(1)新加坡被英国统治多少年扩展阅读:
新加坡的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新加坡位于北纬1°18′,东经103°51′,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北隔狭窄的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并在北部和西部边境建有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的民丹岛和巴淡岛都有轮渡联系。
新加坡的土地面积是719.1平方公里[11],海岸线总长200余公里,全国由新加坡岛、圣约翰岛、龟屿、圣淘沙、姐妹岛、炯岛等六十余岛屿组成,最大的三个外岛为裕廊岛、德光岛和乌敏岛。
由于填海工程形成新的陆域,将增添额外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新加坡的标准时间为UTC+8,较其地理位置时间快1小时。
地形地貌
新加坡地势起伏和缓,其西部和中部地区由丘陵地构成,大多数被树林覆盖,东部以及沿海地带都是平原,地理最高点为武吉知马,高163米。
气候特征
新加坡地处热带,长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为赤道多雨气候,气温年温差和日温差小。平均温度在23至34℃之间,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湿度介于65%到90%之间。
11月至次年1至3月左右为雨季,受较潮湿的东北季候风影响天气不稳定,通常在下午会有雷阵雨,平均低温徘徊在摄氏24至25℃。6月到9月则吹西南风最为干燥。在季候风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地面的风弱多变阳光酷热,岛内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5℃。
水系分布
新加坡河流由于地形所限,都颇为短小,全岛共有32条主要河流,河流有克兰芝河、榜鹅河、实龙岗河等,最长的河道则是加冷河。大部分的河流都改造成蓄水池为居民提供饮用水源。
Ⅱ 新加坡如何独立的,独立之前经历了什么
感激网友对新加坡历史的兴趣; 简述 - 新加坡在独立之前经过自治与合并过程,在1959年6月3日脱离英国殖民地,取得完全内部自治地位(1959-1963);在1963年9月16日,和马来亚,砂拉越,沙巴联合组成马来西亚联邦(1963 - 1965);在马来西亚时期,因政治经济因素,种族之间冲突矛盾,1965年8月9日宣布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自主共和国(1965 - 至今)。
Ⅲ 新加坡什么时候成立的
1965年8月9日 新加坡共和国成立 新加坡于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26年与马六甲、摈榔屿 合并为英“海峡殖 民地”。1942年2月-1945年8月被日本占领。 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战后新 加坡人民开展争取独立的 斗争。1958年8月英国宣布给予新加坡自治地位。1959年6 月3日 成立了新加坡自治邦,英国仍保留国防、外交、修宪等权力。1 963年9月16日 新作为一个州并入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英 国与新、马在伦敦签订《新加坡独 立的协定》,承认新加坡为独 立的主权国家。8月9日,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 建立新加坡 共和国。10月,加入英联邦。新加坡长期以来由人民行动党执政。
Ⅳ 英国对新加坡的态度
新加坡是东南亚一个岛国,人均GDP高达5.8万美元,是亚洲人均最富的国家。新加坡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从1819年英国人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到1963年新加坡成立自治邦,英国对新加坡进行了140多年的的殖民统治。然而现在的新加坡人,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没有一点恨意,甚至还非常感激。这不仅仅是普通民众的感受,国父李光*耀也是这么认为。他在《李光耀观天下》书中写道:“对于英国的制度和其有风度的离开,我们应该心怀感激”。为什么呢?英国开发了新加坡。1819年英国人莱佛士登陆新加坡时,新加坡只是一个近乎原始状态的蛮荒小岛。莱佛士来到新加坡后,进行了非常认真的建设和开发,并对新加坡进行了长远的规划。他让新加坡变成一个繁荣发达的世界级自由贸易港,虽然他只在新加坡待了4年,但他对新加坡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劳。他在新加坡是非常着名的人物,新加坡人也非常感激他。新加坡现在有很多关于他的建筑和机构,如莱佛士广场、莱佛士书院、莱佛士医院、莱佛士酒店等。
英国带来了现代化制度。在英国人来到新加坡之前,新加坡只是柔佛王国下面的一个原始小岛,与现代化制度相去甚远。一套好的制度,需要长时间的摸索才能得到,制度不好会严重影响国家的发展。而英国来带来了一套成熟并行之有效的现代化制度,新加坡现行的国家制度只是在英国人制定的制度上做了适当修改。它让新加坡减少了摸索期,少犯错误,也让新加坡得以高速蓬勃地发展。李光*耀说,完全颠覆英国制定的制度,是非常愚蠢的事情。
英国培养了新加坡的精英。新加坡商业精英、政治精英、文化精英,绝大部分是英国培养的,这些人对英国的各种社会制度非常认可,对英国充满感激之情。新加坡政府官员,大多有英美国家留学经历。例如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从小接受的就是英式教育,他曾获得过大英帝国女王奖学金,并在英国留学数年,他的思维方式完全是英式的,他就非常感激英国人。他虽然有一张华人的脸孔,本质上却是一个英国人。现任总理李显龙,接受的也完全是英式教育,对英国和英国制度十分认可。做为李光耀的儿子,自然和他父亲一样,对英国充满感激之情。新加坡集体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种症状简单说来就是被加害人爱上了加害人。1973年8月23日,在瑞典首都都斯德哥尔摩两名罪犯挟持了4名银行工作人员。在与警方对峙了6天后, 4名银行工作人员得以解救。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这4个人并不恨劫匪,甚至有一个人还爱上了劫匪。这是因为在几天被劫持的过程中,2名罪犯并没有伤害他们,让这4个人潜意识地认为是这2个罪犯救了他们的命,从而感激2名罪犯,这种症状就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新加坡被英国殖民了140多年,英国某个时刻还保持了仁慈,这让新加坡人感激不尽。新加坡人自己并不清楚,其实他们从上到下集体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Ⅳ 新加坡的历史简介
新加坡历史可追溯至3世纪,当时已有土着居住,其最早文献记载源自3世纪东吴将领康泰所着的《吴时外国传》,据新加坡学者许云樵考证,蒲罗中是马来语“Pulau Ujong“之对音。
“蒲罗中”是新加坡岛最古老的名称,意为“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新加坡古称淡马锡。8世纪属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纪是马来柔佛王国的一部分。
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达新加坡,与柔佛苏丹订约,开始在新设立贸易站。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端口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
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59年,新加坡实现自治,成为自治邦。
1963年9月16日与马来亚、沙巴、沙捞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
(5)新加坡被英国统治多少年扩展阅读:
新加坡在建国后寻求国际承认,于1965年9月21日加入联合国。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英联邦。1967年新加坡也协立东盟。
作为一个蕞尔小国,世界对于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除了主权纠纷,其他重要的问题包括住宅短缺,缺乏土地与天然资源。失业率当时高达12%。
新加坡为了求存求活,开始一连串的措施来发展工业及经济。于1961年设立的经济发展局致力于实行国家经济发展方针,重视制造业,裕廊工业区正式成立。
并在加冷、大巴窑等地建立轻工业基地。为了吸引外资,政府决定给予外国企业优惠。同年,经济发展局重组,裕廊镇管理局以及新加坡发展银行也在该年成立。
工业化之迅速使得新加坡的制造业在十年内成为世界主要电子产品出口国。虽然新加坡的国内政治上的自由空间逐渐被压制,经济上却取得高速发展。
很快成为东南亚重要的金融和转口贸易中心,成为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问题都得到解决。
吴作栋在1990年11月接替从1959年开始执政的李光耀,成为新加坡第二位总理。新加坡在1993年举行第一次民选总统选举,王鼎昌出任第一任民选总统。
纳丹于1999年出任新加坡第二任民选总统。2011年8月总统选举成绩揭晓,陈庆炎仅以0.34%(7269票)微差的优势领先陈清木和另外两位候选人,当选为第三任新加坡民选总统。
Ⅵ 新加坡在独立前是被哪一列强统治
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前近15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英国殖民地,居民主要是外来移民,因此社会运行架构主要采取西方模式
Ⅶ 新加坡的历史沿革
主词条:新加坡历史 新加坡历史可追溯至3世纪,当时已有土着居住,其最早文献记载源自3世纪东吴将领康泰所着的《吴时外国传》,据新加坡学者许云樵考证,蒲罗中是马来语“Pulau Ujong“之对音。”蒲罗中“是新加坡岛最古老的名称,意为“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 比淡马锡(明朝把新加坡称作“淡马锡”)早一千多年。1320年,元朝派人到一个叫“龙牙门”的地方寻找大象,这或许指的是吉宝海港。
1330年前后,一名叫汪大渊的中国人到来,称这个居留地为“龙头”,并说已经有中国人在此居住。最早把新加坡叫做淡马锡(或海城)的称谓出现于1365年的《爪哇史颂》。 新加坡岛开始受到重视是在14世纪,来自室利佛逝的王子拜里米苏拉在该区域建立了马六甲苏丹王朝,后来葡萄牙人在1613年焚毁了河口的据点。此后的两个世纪内并没有关于新加坡的史料。 1819-1942
1819年,英国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雇员斯坦福·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并开始管辖该地区。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最初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 1867年,新加坡升格为海峡殖民地,受英国直接统治。随着蒸汽船的发展以及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新加坡成为航行于欧亚之间船只的重要停泊港口。1870年代前后,当地橡胶种植业发展蓬勃,新加坡也成为全球主要的橡胶出口及加工基地。
到19世纪末,新加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的贸易增长了八倍。一战结束后,英国也在新加坡斥资五亿修建了一个海军基地,时任英国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还称新加坡为“东方的直布罗陀”。可惜的是,这个海军基地并没有任何战舰。英国的策略是将英国皇家海军全部驻扎在欧洲,在新加坡有需要时才遣航过来。 1942-1945
1941年12月,英国完全低估了日军的战斗力,直到日本出其不意地攻击新加坡。她是大英帝国皇冠上的一枚小宝石。 作为英国在东南亚的政治经济中心,日本必须拿下新加坡才能彻底把英国人赶走。新加坡华人人口密集,这里也是南洋华侨的抗日运动中心。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便发动东南亚八百万的华人,为中国筹集了约合4亿余元国币的巨额外汇。此时落入虎口的新加坡华裔由于先前曾大力援助中国抗日,又组织义勇军进行过英勇的抵抗,因而遭到日本的忌恨和疯狂报复。
珍珠港事件隔天,日军在马来亚北部的哥打峇鲁登陆,战争开始仅两个月,日军就占领了整个马来半岛与星洲。1942年2月15日,英军总司令白思华宣布无条件投降,逾13万名英国、澳洲、印度等守军沦为阶下囚,这是英国军史最大浩劫(新加坡之战)。日本在接管新加坡后改名为昭南岛。 同年2月18日至25日,为报复星华义勇军和先前支持中国抗日的华人,日军开展了以“大检证”为名的复仇行动。日军当局在多个地方设立“检证中心”,他们的计划是甄别所有介于18至50岁的华裔男性,将所有的“反日分子”铲除,最后日军抓走约二万多人,当中绝大多数被带到郊区或偏远的樟宜、榜鹅海边予以集体枪杀,剩下则被送到泰国做苦工。日军还勒索南洋的华人,要他们交出五千万元俸纳金。山下奉文当时给的理由是:“华侨支持重庆政府抗日,这笔俸纳金,是你们向日军赎罪的买命钱。”
经历了3年多的苦难,随着日本的投降,居住在新加坡的华人无不高兴。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占领超过3年的期间约有2万至5万名华人惨遭杀害(新加坡大屠杀)。战后,多个地方相继发现被屠杀者的遗骸。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不忍让这些骸骨散弃在荒郊野岭,同年成立了善后委员会,负责探查、发掘和安葬等工作。
新加坡和平纪念碑于1967年2月15日落成揭幕,每年2月15日(沦陷日),这里都会举行悼念死难的平民。新加坡抗日片《和平的代价》描述日军占领新加坡的艰苦日子,同时也叙述星华义勇军的抗战经历,看了这部电视剧才对历史人物比如陈嘉庚和林谋盛等人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了解到南洋华人对抗日所做出的贡献。 1945-1963
1945年9月,英军回到了新加坡, 1946年3月军事管制结束后,海峡殖民地就解散。 1946年4月1日,新加坡成为英国直属殖民地。 战后的新加坡已经与战前大不相同,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有更大的发言权。 总督的权力被分散,一个由官方人士及被任命的非官方人士组成的顾问组成立。该体系于1947年7月变为两个分开的行政及立法会议。1948年3月20日,新加坡举行了第一次选举。 1953年底,新加坡修改宪法,享有较大的自治权。
1955年,新加坡举行选举,马绍尔成为新加坡第一位首席部长,由他所领导的劳工阵线,同巫统和马华工会组成联合政府。 由于争取完全自治谈判破裂,马绍尔于1956年6月6日辞职。 1957年3月,林有福率领的谈判代表团在伦敦谈判中对新加坡新宪法的主要条文达致协议。 1959年新加坡进一步取得自治地位。同年5月举行第一次大选。人民行动党在51个立法议院议席中赢得43席。6月5日,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政府宣誓就职,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总理。
1961年5月,马来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马来亚、文莱、沙捞越和北婆罗洲联合起来组成联邦。对此,李光耀决定举行全民投票,最后71%的人投了赞成票。于是在1963年9月,新加坡脱离了英国的统治正式加入马来西亚联邦。 1963-1965
新马合并后,新加坡开始和中央政府发生矛盾,对治国方针也有不同的看法。两地政府第一次发生公开的矛盾是在1963年12月。李光耀批评马来西亚的年度预算案没有给予提升社会状况足够的预算。新加坡的商人也开始投诉中央政府歧视他们,没有给他们和其他州属一样的利益,反而对他们实行固打制。双边经济的矛盾在1964年12月,中央政府要求新加坡将上缴中央的税收从4成增加到6成后升温。当时马来西亚财政部长说这是因为印尼的对抗活动而导致军备预算案增加。同月,中央政府宣布将关闭新加坡的中国银行的分行,原因是中国银行在资助马来亚共产党的武装活动。
两地在政治上也有冲突,1963年,由巫统、马华和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党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参加了新加坡州选举。然而,联盟党不仅未添一席,原有的三个选区也被人民行动党夺取。1964年9月,由于印尼特务的挑拨离间,新加坡又发生了严重的种族暴乱。“马来人至上”的观念也逐渐走向了舞台的中心。非马来人的政党都公开表示反对“种族主义” 的信条。当时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担心华人会主宰马来西亚的政治及经济环境,他认为,解决两个族群冲突的最好办法就是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独立出去,以保证马来族的统治。于是,以巫统为首的执政联盟在国会紧急通过修改宪法,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将新加坡驱逐出马来西亚。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有主权、民主和独立的国家。同年12月22日,新加坡成为共和国,尤索夫·宾·伊萨克出任首任总统。建国以后,新加坡人民的集体危机感成经济奇迹原动力,靠着勤奋的打拼在逆境中求得生存。 1965至今
新加坡在建国后寻求国际承认,于1965年9月21日加入联合国。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英联邦。1967年新加坡也协立东盟。作为一个蕞尔小国,世界对于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除了主权纠纷,其它重要的问题包括住宅短缺,缺乏土地与天然资源。失业率当时高达12%。
新加坡为了求存求活,开始一连串的措施来发展工业及经济。于1961年设立的经济发展局致力于实行国家经济发展方针,重视制造业,裕廊工业区正式成立,并在加冷、大巴窑等地建立轻工业基地。为了吸引外资,政府决定给予外国企业优惠。同年,经济发展局重组,裕廊镇管理局以及新加坡发展银行也在该年成立。工业化之迅速使得新加坡的制造业在十年内成为世界主要电子产品出口国。虽然新加坡的国内政治上的自由空间逐渐被压制,经济上却取得高速发展,很快成为东南亚重要的金融和转口贸易中心,成为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问题都得到解决。
吴作栋在1990年11月接替从1959年开始执政的李光耀,成为新加坡第二位总理。 新加坡在1993年举行第一次民选总统选举,王鼎昌出任第一任民选总统。纳丹于1999年出任新加坡第二任民选总统。2011年8月总统选举成绩揭晓,陈庆炎仅以0.34%(7269票)微差的优势领先陈清木和另外两位候选人,当选为第三任新加坡民选总统。
Ⅷ 新加坡是从中国独立出来的吗
当然不是,不过新加坡大部分是华人,新加坡是从马来西亚联邦中独立出来的吧。
新加坡早期主要有马来人居住,其最早的文献记载源自中国公元3世纪,14世纪中国明朝时把新加坡叫作淡马锡,1819年1月29日英国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雇员斯坦福·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并开始管辖该地区。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最初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1867年升格为海峡殖民地,受英国直接统治。
1941年太平洋战争时期,新加坡被日本占领达3年6个月,取“昭和年间所得之南地”改称昭南特别市。1945年8月英国重新管辖新加坡并恢复旧称。1959年取得自治地位,1963年新加坡.马来亚联邦.砂劳越和北婆罗州(现沙巴)成立马来西亚联邦,完全脱离英国统治。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联邦,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Ⅸ 新加坡原属于哪个国家
新加坡原来属于马来西亚,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1965年独立。
8世纪新加坡属室利佛逝;14世纪始属于拜里米苏拉建立的马六甲苏丹王朝;18-19世纪属柔佛王国。19世纪初被英国占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日本侵占;1963年加入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正式独立。
新加坡共和国,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国土除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之外,还包括周围63个小岛。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促进种族和谐是政府治国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着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
拓展资料:
1819年,英国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雇员斯坦福·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并开始管辖该地区。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1942年日军占领了整个马来半岛与星洲,日本战败后,1945年9月,英军回到了新加坡,1959年6月5日,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政府宣誓就职,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总理。1963年9月,新加坡脱离了英国的统治正式加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有主权、民主和独立的国家。同年12月22日,新加坡成为共和国,尤索夫·宾·伊萨克出任首任总统。
Ⅹ 新加坡最早是谁的殖民地,在殖民之前是不是独立的国家~!
新加坡最早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在殖民之前是独立的国家:马六甲王朝。
1、马六甲王朝是于1402年由拜里米苏拉苏丹所建立的王国,中国明代称为满剌加国,其王城即是如今的马六甲市,全盛时期的国土范围覆盖泰国南部至苏门答腊西南部。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对马六甲王朝进行侵略,在马六甲围城战中夺取了其都城,并在1528年殖民马六甲。
2、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马六甲王国苏丹马哈茂德·沙阿(?~1528)率领军民,转移至吧莪(麻坡属下的一个小镇)和柔佛等地,继续抗击葡萄牙的入侵。
1528年,阿拉乌德丁继承王位,继续在柔佛一带抵抗葡萄牙人。1536年与葡萄牙人讲和。不久阿拉乌德丁正式建立柔佛王国,选定旧柔佛为首都。
柔佛王国建立以后,一方面不断地与苏门答腊岛上兴起的亚齐王国交战,另一方面又继续与葡萄牙殖民者进行战争。这个战争历史上称为“三角交争”,大约持续一个世纪。
3、1824年柔佛王国把新加坡割让给英国。1885年英国与柔佛签订一项条约,承认摩哈拉惹为柔佛苏丹,同意保护柔佛抵御外来的攻击。英国可以派遣代理官驻柔佛,控制其行政权。1910年,海峡殖民地总督派出一位代理官,总揽其行政。
1914年,英国与柔佛修改1885年条约,将派驻柔佛的代理官改为驻扎官。依据此约,英国的殖民地政府可以委任英人为司法及其他官员。至此,柔佛的行政、司法、财政之实权,均为英国殖民者所控制。
4、1819年,英国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雇员斯坦福·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并开始管辖该地区。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最初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1867年,新加坡升格为海峡殖民地,受英国直接统治。
(10)新加坡被英国统治多少年扩展阅读:
东南亚对传统中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明帝国三分之二的属国都在这里。在朝贡贸易中,中国从这里得到矿产、木材、香料、黄金、珠宝和大米。尤其是从东南亚进口的锡矿石和大米对中国经济意义重大,前者是制造铜钱的重要原料,后者是供给闽粤居民的粮食来源。
而通过向东南亚出口或转口,中国的制瓷业,纺织业,制茶业和造船业盈利甚巨。更重要的是,明中国在东南亚海洋的活动,从而建立自己主导下的中国—东南亚体系,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的巨大的战略缓冲区。
这种战略缓冲区与海洋帝国的确立,得益于自宋元以来,中国人蓬勃的海洋开拓精神及对海洋权益的重视。虽郑和的远航体现着帝国最高统治者将东南亚纳入自己宗藩体系的意味,但郑和本人对海洋的认知,使得其近30年的海洋驰骋为中国迎来了一个海洋帝国。
然而,郑和病死于故里,明朝廷的海洋政策急剧逆转,从此将近在咫尺的制海权拱手。民族国家与海洋权益意识的缺失,造成了帝国对海外利益的自动放弃。
失去了马六甲的中国,使帝国最南端的海上大门大开,从此无法阻挡西方殖民者的东来。台湾学者张存武曾说过,葡人之东来才是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