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种树多少棵

新加坡种树多少棵

发布时间: 2022-09-09 09:46:06

⑴ 各国的植树节时间

植树节简介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我国曾于1915年由政府颁令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即3月12日。后来到了1928年的4月7日,民国政府颁布了植树令: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几年植树式。”民国政府之所以颁布这道令,是因为孙先生幼年就对“树艺牧畜”十分热爱的缘故。他在海外留学时,经常利用假期回故乡种植桑树。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植树节由来
近代植树节最早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风一起,黄沙满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着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领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例如,罗德艾兰州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为植树节,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长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门临时决定植树节日期。每当植树节到来,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投入植树活动。

今日的美国,树木成行,林荫载道。据统计。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个成果同植树节是分不开的。

我国植树造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真正成为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而成为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则始于改革开放之初。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绿化建设。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就曾号召“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1956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中国植树节
中国古代虽有劝民植树的说法,但由国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植树节日则是现代的事。1915年 7月31日中国政府规定每年农历清明节时为植树节,届时全国各地举行植树典礼,组织造林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届第六次会议于1979年2月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1984年 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中国的植树节定于3月12日。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1981年夏天,四川、陕西等地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水灾。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倡议,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决议指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从此,义务植树作为一项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被付诸实施,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为显着的义务植树运动在全国持续开展了26年。全民义务植树26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论工作有多忙,不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外地,都认真履行公民应尽的植树义务。统计显示,自1982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全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104亿多人次,累计义务植树492亿多株。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力推动了我国生态状况的改善。这个运动启动之前的1981年,全国森林面积为17.29亿亩,活立木蓄积量为102.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2%。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我国森林面积已达到26.2亿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36.1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1%。在世界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森林植被状况的改善,不仅美化了家园,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对农田的危害,而且还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储碳能力。

自1981年12月以来,中国全民义务植树累计超过350亿株。中国正在实施“ 三北 ”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至2000年底,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16.55%,城市建城区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6.52 平方米,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亿公顷。

各国植树节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也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如印度每年7月第一周为植树节;朝鲜每年3月2日为植树节;泰国把国庆节定为植树节;菲律宾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植树节;意大利每年1月21日为植树节;美国各州都有植树节,但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全国无统一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为植树节;哥伦比亚每年10月12日为植树节;萨尔瓦多植树节和教师节合在一起,每年6月21日举行;埃及每年9月至11月为植树节……

在这些国家中,美国的植树节最早,已有130多年的历史。1872年4月10日,由内布拉斯加州一新闻记者发起美国第一个植树节。当天,内布拉斯加州全境种树超过100万棵。

巴西是一个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森林的近五分之三在巴西境内,全国森林覆盖率为52%以上。尽管如此,巴西人仍然不忘植树造林。巴西政府对森林资源采取合理开发的同时积极鼓励人们植树造林。

为了积极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6年11月8日在内罗毕发起“为地球植树:10亿棵树运动”。这一运动计划2007年在全球种植最少10亿棵树。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据联合国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南斯拉夫称为“植树周”;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

全年12个月,每月都会有国家欢度植树节:

约旦的植树节是1月15日;

西班牙的植树节是2月1日;

伊拉克的植树节是3月6日;

法国于1977年规定每年3月为法定的“植树月”,月末那天为“植树日”,全国绿化这一天进入高潮;

日本于1922年规定每年 4月1~7日为绿化周,4月3日(神武天皇祭日)为植树节;4月29日是该国的绿之日,也可以被当作该国植树节

朝鲜的植树节是4月6日;4月和10月为“植树月”;

澳大利亚的植树节是5月的第一个星期五;

委内瑞拉1905年决定每年5月23日为植树节;

芬兰的植树节是6月24 日;

墨西哥1954年的法令规定,植树节在每年6月至9月的雨季举行;

印度的植树节是7月的第一周;

巴基斯坦的植树节是8月9日;

菲律宾的植树节已有70多年历史,他们把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植树节;

泰国的植树节是9月24日;(也是国庆日)

古巴的植树节是10月10 日;

英国的植树节是11月6日至12日;

意大利1898年就决定每年11月21日为植树节;

叙利亚的植树节是1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塞内加尔每逢雨季一到,全国性的植树活动随即开始,时间持续长达半年之久,是世界上植树节最长的国家。

斯里兰卡:从1977年开始,每年的9月17日为植树节;

巴勒斯坦:1月6日是植树节;

埃及:每年9月至11月为植树节;

美国:美国各州都有植树节,但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全国无统一日期;

巴西:每年9月21日为植树节;

哥伦比亚:每年10月12日为植树节;

萨尔瓦多:植树节和教师节合在一起,在每年的6月21日举行;

瑞典:每年3月举行森林周活动。

植树节相关

一颗树的生态价值

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了计算:

一棵50年树龄的树,以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
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
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
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
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
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
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植树趣闻

几百年前,南斯拉夫就制定了一项法律,规定每对新婚夫妇,必须先种植油橄榄树70株。
日本鹿儿岛等一些地区也有新婚夫妇要植树的规定,树旁立碑写明姓名和婚期,植后50年方能砍伐,届时植树夫妇可举行结婚50周年庆祝活动。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法令条文规定,第一次结婚要种树2棵,离婚的要种5棵;第二次结婚必须种树3棵,否则不予登记。
添车种树,在日本有一项特殊的规定,凡是私人增添一辆汽车,必须植一棵树。这是因为,每辆汽车每年要排出大量有毒的碳氢化合物,还要发出噪音,而树木则是天然的“消毒员”和“除音器”,所以必须种树。
添丁种树,在非洲坦桑尼亚的许多地方,有一种“添丁植树”的风俗,即谁家生了孩子,便把胎盘埋在门外的土地里,并在那里种上一棵树,表示希望孩子像树一样茁壮成长。
家庭树,波兰的一些地方规定:凡是生了小孩子的家庭均要植树3株,称之为“家庭树”。
树木银行,为了防止建筑工程毁坏树木,日本开办了“树木银行”。凡施工单位,必须把清理场地挖出来的带根树木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在工程结束后,该单位必须及时把树木取出来栽上,以保持原有的绿化面积。
求爱树,在德国的波恩市,每年的植树季节,小伙子要送给姑娘一棵精心挑选的白桦树苗,亲手把它栽好,以表达爱慕之情,人们称之为“求爱树”。

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为了切实贯彻执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特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均应成立绿化委员会,统一领导本地区的义务植树运动和整个造林绿化工作。各级绿化委员会由当地政府的主要领导 同志,以及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的负责同志组成。委员会的办公室设在同级政府的主管部门,不另增加编制。 个别地方,由于气候、土地等条件限制确实难以开展植树运动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绿化委员会批准,可以不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 ,不成立绿化委员会。
二、各级绿化委员会应当组织和推动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通过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和本实施 办法,宣传全民植树、绿化祖国的重大意义,认真做好思想动员,提高认识,造成声势,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要努力做好调 查研究、规划安排、苗木培育、技术训练等准备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植树运动,要扎扎实实,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和“一刀切 ”。
三、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男十一岁至六十岁,女十一岁至五十五岁,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均应承担义务植树任务,各单位要将人数据 实统计上报当地绿化委员会,作为分配具体任务的依据。
县级绿化委员会在分配义务植树任务时,要按照每人每年植树三至五棵的要求,确定具体指标,因地制宜地进行灵活多样的安排。可以按 单位划分责任地段,承担整地、育苗、栽植和管护任务;也可以按相应劳动量,分配承担造林绿化的某一单项任务。此项任务,可以一年 一定,也可以一定几年。
对十一岁至十七岁的青少年,应当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就近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
四、此项义务劳动,限于用在本县、本市所辖范围,营造国有林和集体林。义务植树的地段或参加绿化劳动的项目,城市要优先搞好风景游览 区、名胜古迹和主要街道等公共场所的绿化。农村要尽快搞好“四旁”绿化和农田防护林建设。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单位和居民区 ,都要大力植树、种草、栽花、美化环境。
五、使用义务劳动,在国有土地上栽植的树木,林权归现在经营管理这些土地的单位所有;没有明确经营管理单位的,由当地政府指定的部门 、单位所有。在集体土地上义务栽植的树木,林权归集体单位所有。如果情况特殊,另有协议或合同,按协议或合同的规定办理。对林权 所有单位,县以上人民政府要发给证书,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
六、为确保义务植树所需苗木,各地应当努力办好现有的国营苗圃和集体苗圃,并按排必需数量的土地和专业人员,扩建和新建苗木基地,培 育良种壮苗。凡是有条件的单位,都要积极自办苗圃。提倡城镇家庭和农村社员开展营养钵育苗。
七、对义务植树的树木和现有的林木,必须大力加强培育管护,确保成活成林,不受破坏。林木所有的单位或承担管护义务的单位,应当根据 情况组织林场、专业队或确定专人负贡管护。耍严肃法制和纪律,建立爱林护林的乡规民约。采伐更新,必须按照森林法的规定,经过林 业或园林部门批准。城市绿地要严加保护,不得侵占破坏。违者要给予经济处罚或法律制裁。
八、植树绿化,要讲究科学,注重实效。要培训技术骨干,加强技术指导,普及植树绿化的技术知识,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办事,保证质量。
九、对义务植树,各单位每年都要进行检查,并将完成情况据实上报.绿化委员会应当定期组织评比,成绩优异的,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年满十 八岁的成年公民无故不履行此项义务的,所在单位要进行批评敦育,责令限期补栽,或者给予经济处罚。整个单位没有完成任务的,要追 究领导责任,并由当地绿化委员会收缴一定数额的绿化费。
十、各级林业和园林部门,应当在绿化委员会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努力搞好规划设计和苗木培育等各项具体工作。基层机构不健全的,应 当充实和加强。
十一、义务植树所需的苗木费、管护费,应当根据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原则,一般由林权所有单位负责解决。有的单位因绿化任务大,资金困 难,确实无力承担全部费用的,按单位隶属关系,由各级财政酌情解决。参加义务植树的单位和个人所需交通等费用,由参加单位自理。
十二、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促进整个造林绿化的一个重大措施。各地在开展此项运动时,必须同加快整个造林绿化工作结合起来,在苗木 、经费、技术力量的使用和林木管护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既要搞好义务植树,又要完成年度造林绿化计划。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完成 了义务植树任务,但整个造林绿化工作没有做好,不能给予表扬和奖励。
十三、根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和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参加营区外义务植树的办法,按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军队参加营区外义务植树的指示》(〔l982]3号)的规定执行 ,营区内植树办法,由解放军总部另定。但各地人民政府必须密切合作,合理规划,帮助军队解决应解决的实际同题。

适龄公民:您履行植树义务了吗?

如果要以一种独特的形象代表地球的活力,有一种单纯的生命象征,那就是树,进入树的世界就像进入美与神秘的境地。进入2006年的3月12日,已经是我国开展的第28个植树节,而始于1982年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也已经度过了第25个年头。

说起植树节以及全民义务植树,熟悉的人们自然忘不了1978年发生在四川省的那场特大洪水。洪水过后,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指出洪水肆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江流域森林植被的减少。于是,在小平同志的倡议下,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做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就是在这一年的春天,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倡导者邓小平同志率家属在北京西郊玉泉山上义务植树。从此,每年4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都会在北京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斗转星移,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倡导和积极参与下,全国亿万民众积极参加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据统计,截止至2002年,参加全民义务植树的人数达到了82.8亿人次,累计义务植树398.4亿株。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钱能志作了一个测算,398.4亿株树,如果按1米的距离排列,这些树足以绕地球994圈;如果按每亩150株的密度排列,这些树可以覆盖整个贵州省、两个江苏省。钱能志说,不仅如此,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推动下,我国的绿色迅速扩展,全国人工林保有面积达到7亿亩,居世界首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16.55%,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由10.1%提高到27.44%。 而到今年,这个数字也远远在增加。

祖国大地的绿色变迁,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伟大与成功。回首22年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历史,我们有欣喜,也有忧虑。欣喜的是,全民义务植树取得的辉煌成就;忧虑的是,人们对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了解还不够,义务植树的规模效益不显着,绿化成果管理不善等。最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地方适龄公民并未按照全国人大的规定履行植树义务。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中明确规定:“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全国人大出台了这一决议后,义务植树实际上成为了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律义务。

然而就是这样一项法律义务,人们的履行情况却还不能令人满意。据介绍,广东省每年大约有30%的18岁以上的适龄公民未履行植树义务,即每年将近有1460万适龄公民没有参加义务植树,按照这一人数计算,广东全省每年要少植树五千八百多万株,折合面积将近2.4万公顷。再以北京市为例,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曾透露说,北京市符合义务植树条件的公民约有600万人,但每年约有一半人未履行植树义务。

其实,每一个人只要看一看自己、家人、周围的人,再想一想是不是每年都完成了义务植树的法律义务,就不难看出,到底有多少人没有履行义务植树的法律义务。每年因未履行义务植树法律义务全国会少种多少树?如果精确算一下,这一定是个惊人的数字,在数字的背后,不仅法律的规定被大大打了折扣,更重要的是大大影响了祖国绿化事业的进程。

历代诗人吟植树

2500多年前的《诗经》中就记载有我国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人们植树的情况;如《定之方中》就写有“树之榛粟,椅桐梓漆。”说的是卫文公徒居楚丘,始建城市,打造宫室,就种有榛、粟、椅、桐、梓、漆。那时人们植树既是美化环境,更是使用方便。当时在黄河流域规模较大的果园里有种桃、李、枣等果树的,也有植桑树的。先人把桑与梓栽在墙旁宅边,以供养蚕,维持生活;并作为遗产留给子孙,促进了当时桑业的发展。《魏风·十亩之间》记道:“十亩之间兮,桑者闲兮兮,行与子还兮……”因此,后人对这些树看得很重要,至今人们还常用桑梓来比喻自己的故乡。后魏《齐民要术》记载三国时一个叫李衡的人,在五陵郡龙阳盖了所住房,种千棵柑橘,临终前告诉儿子:“我家乡的住宅有千头‘木奴’,不向你要吃、要穿,每年只纳一匹绢的税,而它们生产的东西就够你用的了。”他儿子后来每年果然收益不少。

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如东晋陶渊明不久喜菊兰,还爱植柳。他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他爱柳、植柳的传世诗有“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等。

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柳宗元都喜欢植树。杜甫虽嗜酒,但更爱桃、竹,他住处附近的景色是“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平生憩息地,必种数杆竹。”据史料,他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写照。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他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故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他不仅植柳,还带头“手种黄柑二百株”,历行“列树表道”“庇荫行旅”的环保美化策略和绿化方针。他的《种柳戏题诗》留有美誉,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对指导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白居易在任忠州刺史时,常把植树造林当大事与发展远景来实施,他诗咏道:但愿“红者霞艳艳,白者雪皑皑;游蜂逐不去,好鸟亦来栖。”他常偕部属与百姓一道挥锄、培土、修渠、灌溉;为世人留下佳话。

宋代诗人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期间,曾主持筑起至今闻名的西湖长堤——苏堤,“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图画”,使西湖平添了“东风二月苏堤路,树树桃花间柳花”的美妙景象。他谪居黄州后,在南门外筑东坡雪堂,并在它周围种满竹、枣、栗以及黄桑、细柳等树木,并写有“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麻三百尺”的诗句。

崇尚植树造林趣闻佳话

治病种杏
三国东吴名医董奉,医术精湛,济贫善施,为人治病不收财礼。只要求治好一个轻病人,种一株杏树,治好一个重病人,种5株杏树。 天长日久,他的房前屋后竟有10余万株杏树,人称“董林杏仙”。后来,每当杏子成熟,董奉把它换成粮食。赈济穷人,这就是历代传为美谈的“杏林佳话”。从此,“杏林”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

思乡植柳
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特地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植于拉萨大朝寺周围,以表达对柳树成荫的故乡的思念。因此,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现在已成为藏汉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写诗护树
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他驻兵北京,率领官兵广植树木,被誉为“植树将军”。驻兵徐州时,带兵种植大量树木,并写一首护林诗喻示军民:“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⑵ 新加波有什么树木是国宝

新加坡有十种树,但是没有所谓国宝。和我们国家不同,我们有银杏金丝楠等名贵树木,而新加坡没有,新加坡国内的十种树木有九种都是外来引进的。唯独有一种,叫做海蒲桃的树木,是新加坡本土就有的,我觉得这应该算是比其它九种更符合国宝的意义。另外九种分别是:榄仁树,紫绣球,海红豆,香灰莉木,大叶桃花心木,非洲楝,黄盾柱木,青龙木,雨树。

⑶ 新加坡路边根部鼻子梁高又大的树叫什么树

你说的那个鼻子梁高又大的树根,学名叫做“支柱基板根”。

新加坡有很多种树都是板状根,例如:

菩提树:

其他的还有很多很多。。。。。。


还有问题的话欢迎追问

⑷ 有人说新加坡的树很多,有关部门有没有预防树倒下来的措施

新加坡的树确实特别多,并且新加坡也被称为花园城市,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新加坡它的绿地面积是非常大的,而新加坡有一个比较奇葩的事情就是,新加坡的树要办理身份证,所以每一棵树都有一个身份证,每一个身份证都代表了这一棵树的价值,我们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新加坡对于这一些树是非常重视的,对于他们的环境保护也是非常重视的。

他们还会用声呐探测仪检查吃那穿越树干所需要的是这样子可以检查树木内部是否有腐烂,如果树木腐烂的话,是那穿越树干需要时间会更长,所以对于树木新加坡政府是非常的保护的。

⑸ 新加坡有种树很高大开黄色小碎花香味很浓满城都闻的到请问叫什么名字

黄盾柱木(Yellow Flame)
又名:双翼豆、翼果盾柱木
原产地:中国,东南亚、澳洲的热带地区
在长达几个星期的花季里,一串串3公分大的黄色波浪形花朵会布满树冠顶端,因此获得“黄色火焰”的名字。据说树皮具有治疗痢疾的功效,也能舒缓肌肉酸痛与溃疡等疾病。树皮所带有的棕黄色染料可以用于蜡染。
本地生长状况:抗旱性高,并能迅速适应城市化环境,可植于公园或路旁。

黄盾柱木(Peltophorum pterocarpum)
家庭:豆科(豆科)Fabaceae (Leguminosae)
外观:黄盾柱木的增长高达20米的身高。以路边树而言,它很受欢迎,所以很多国家都会在路边种植它。这是抗旱的所以更是能适应新加坡的多阳气候。
这棵树有广泛的伞状冠,所以也提供了好的遮阳效果(路荫)。
特性:每当它灿烂的黄色花涵盖整个树冠时,就能闻到一股奇香。这些约3厘米大小的花构出波浪状花瓣。有点像堆在一块的黄色小纸巾。
花开花季节后,花会长出深紫褐色的豆条果荚。这些豆荚几个月后才会掉落。

⑹ 历时4年,5.5亿人参与的蚂蚁森林,它做出了什么贡献

蚂蚁森林为中国的生态环境做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根据统计蚂蚁森林为全中国种植树木两亿多棵,总面积高达近300万亩,减少碳排放约800万吨。

三、蚂蚁森林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呼唤每一位群众提高环保意识,也让每一位群众都参与其中,为中国的绿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每一位用户看到自己在网上的一点一滴虚拟种树,都能变成一棵一棵真树树立在荒漠之中,都会产生自豪感,并且积极将这项公益活动宣传给其他人,所以蚂蚁森林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⑺ 为什么新加坡这么小,却这么多别墅,绿化面积这么大呢

超高的绿化覆盖率
新加坡一直被誉为“花园城市”
全国高达50%以上的绿化覆盖率
令人无比惊叹
这多亏了政府的远见
1965年建国伊始
新加坡政府就确立了
建设“花园城市”的目标
在人口密度大
土地资源极度紧缺的情况下
还是提出了人均8平方米
绿地的指标
60年代,政府制定了每个镇区中心
都要有个10公顷的公园的计划
80年代,政府规划将
5%的土地列为自然保护区
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让这些计划成为了现实
才有了如今满目绿色的新加坡
▲新加坡巴西立公园
不仅重视绿化面积
新加坡绿化的分布
还特别讲究“公平”
除了全国每个大区域都有
一大块自然保护区和树林
新加坡还在中部、东北、西北等
不同区域建立了四个自然保护区
禁止开发,保留原始的热带雨林
在东部和西南部又建立了
两个树木保存区
砍伐树木必须经过批准
同时,中心城区和政府组屋区
每隔一个小区域都要
保留一块空地开辟成小公园
光是注重地面的绿化
土地资源如此紧俏的新加坡
还不能够实现“花园城市”的目标
政府进一步推出了“垂直绿化”
简单来说,就是在楼上种树!
让大家直接开门见绿
各个政府部门联手合作
用税收折扣等优惠政策刺激
鼓励开发商和建设商
在大厦的垂直墙面上
种植密集的绿色植物
国家公园局还设立了“花园城市基金”
用于公园建设或垂直绿化项目
资金主要来源于开发商
非政府机构以及个人赞助等
这些举措,使得新加坡
成为一个天然“大氧吧”
空气质量越来越好

⑻ 一年种树多少棵,一年砍树多少棵(全世界)

楼主你要的数据是没有的。对全世界来说,种树和砍树是以林地面积来计量的,单位一般是公顷或平方公里。这好比我们说一年要吃多少斤粮食,而不是一年要吃多少粒米……

以下两个资料可能有用,不知道你是不是还需要。

国家林业局最近公布了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本次清查历时5年,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清查。目前全国森林资源现状是:林业用地面积26329.5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4666.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0.1亿立方米。这一结果说明:

一、我国林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继续保持双增长。

第四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89-1993年)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5.12%,本次清查结果表明,森林覆盖率净增1.43个百分点。两次清查间隔期内(以下简称间隔期内)我国森林面积净增1370.3万公顷,其中人工林面积净增1025.2万公顷。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间隔期内,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净增5.4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净增6.0亿立方米,用材林蓄积净增2.4亿立方米;林木年均净生长量为45752.5万立方米,年均净消耗量为37075.2万立方米,林木蓄积生长量继续大于消耗量。我国森林蓄积量居世界第7位。

二、林业面临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主要表现为:一是森林资源的平均水平依然很低。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27%)的61.3%;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和1/8。二是森林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78.06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68%;郁闭度0.2-0.3的林分面积占林分总面积的20.1%。三是林龄结构不合理,可采资源继续减少。全国林分面积中,幼、中龄林占71.1%;用材林中,幼、中龄林面积占74.4%;间隔期内用材林成熟林面积减少17.2万公顷,蓄积量减少1.6亿立方米;四是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现象依然严重,每年平均有 216.3万公顷的林业用地逆转为非林业用地。

全球森林消失速度惊人
作者 Admin 浏览 914 发布时间 08/08/06
最近,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了《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全球森林面积仍以惊人速度消失,2000~2005年森林面积每年消失730万hm2,比1990~2000年每年消失890万hm2略有减缓,相当于年均损失0.18%的森林面积。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刚果==共和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秘鲁、俄罗斯联邦和美国(以英文字母排序)10国的森林面积为40亿hm2,占全球森林总面积的2/3,森林覆盖率占世界陆地面积的30%。
2000~2005年,南美洲的森林面积消失最多,达430万hm2/年,其次为非洲400万hm2/年,大洋洲35.6万hm2/年,北美和中美洲33.3万hm2/年。亚洲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森林损失80万hm2/年,转变为现阶段的净增加100万hm2/年,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大规模的造林。欧洲的森林面积持续增加,但增长率比15年前放缓。
原始森林占全球森林面积的36%,但是以每年600万hm2的速度消失或改变,其原因是毁林或择伐。
报告表明虽然营造有新的森林或树种,但人工林面积占全球森林面积不足5%。
报告表示:有11%的森林主要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比1990年的数据估计增长了9 600万hm2;有3.48亿hm2的森林用作防护林;全球森林面积的1/3主要用于生产木材、纤维和非木制品,其中50%以上的产品生产作为主要经营目标,表明林产品在当地、国家或国际层面上的重要性。
森林作为碳储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碳仅在森林生物质中的储存量大约有283亿t,2005年的数据比1990年减少了1.1亿t。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2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66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18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8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6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14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33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4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