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去韩国能带多少现金
① 出国个人最多能带多少现金
依据中国海关相关条例,市民在出境时可以携带20000元人民币或5000美元以下的现金。
如果是其他外币,则最多可带不超过5000美元等值的外币。不过海关的条例也并没有那么僵硬。据介绍,如果市民确实因一些原因需要多带一些现金出入境的话,则需要提前向海关办理申报手续。
具体来说,市民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应当向银行申领《携带证》;而携出金额在等值10000美元以上的,应当向外汇局申领《携带证》。海关则会凭加盖外汇指定银行印章的《携带证》检验放行。
拓展资料
为了方便出入境人员的对外交往,规范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行为,打击洗钱、货币走私和逃汇等违法犯罪行为,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联合制定了《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
第五条出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出境,没有或超出最近一次入境申报外币现钞数额记录的,按以下规定验放:
一、出境人员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内(含5000美元)的,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当天多次往返及短期内多次往返者除外。
二、出境人员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应当向银行申领《携带证》。出境时,海关凭加盖银行印章的《携带证》验放。对使用多张《携带证》的,若加盖银行印章的《携带证》累计总额超过等值10000美元,海关不予放行。
三、出境人员携出金额在等值10000美元以上的,应当向存款或购汇银行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申领《携带证》,海关凭加盖外汇局印章的《携带证》验放。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2003年9月1日开始施行。1996年12月3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1997年2月10日开始施行的《关于对携带外汇进出境管理的规定》;1999年6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1999年8月1日开始施行的《关于启用新版<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9年6月1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的《关于启用新版<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有关操作问题的通知》;1999年10月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的《关于加强<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管理的通知》,同时废止。
② 去韩国要带多少现金
你好,看你买不买东西了,一般去韩国玩都会买很多东西,我今年5月份去的韩国,玩了济州岛和首尔两个地方。现金的话带个3000左右,再换1000人民币的韩元,有些地方也收人民币。在那边都是可以银联刷卡的(小便利店除外),非常方便,直接刷卡就行!PS:我去5天花了1W人民币
③ 新加坡离境时,最多可以带多少新币
新加坡海关规定进出关所带现金不能超过5万新币(或等值外币),
不过中国海关的限制更严,
出入境不能超过人民币2万和美金5000.查的几率很低,
看你敢不敢冒险了.
带银联卡在新加坡可以取现金(很多ATM机可用,但有手续费)和消费(无手续费,但不是所有地方可用).
④ 去韩国能带多少现金
按规定最多等值于1万美元的现金(即各种现金换算后总值不得超过1万美金,约6.37万人民币,实际中,最好是按6万计算)但超过5000美金就需要申请携带证,如无必要,为避免麻烦,一般推荐现金还是在5000美元以下较好(以不超过3万人民币为易)带多了不安全,而且韩国也支持银联刷卡的(以工,农,中,建四大行的为宜)。
以下是相关规定:
根据我国《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携带外币现钞单次出境,携带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以下的,无需向海关申报;携带总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1万美元(含1万美元)以下的,须向银行申请《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简称《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
申请《携带证》的程序是:准备好材料,包括护照、有效签证或签注、存款证明(利息清单或取款凭条)或相关购汇凭证。如从直系亲属外汇存款中提取外币现钞的,还应提供亲属关系证明(结婚证、户口簿或公证书)。出境人员持上述审核材料向存款银行或购汇银行申领《携带证》。银行审核出境人员提供的材料无误后,向其核发《携带证》,并留存上述材料复印件5年备查。海关凭此《携带证》放行。银行向出境人员核发《携带证》时,不得超过本行存款证明的金额或购汇金额,银行核发的《携带证》每张金额不得超过等值1万美元。《携带证》应盖有“国家外汇管理局携带外汇出境核准章”或“银行携带外汇出境专用章”,并自签发之日起30天内一次使用有效,逾期作废。
对使用多张《携带证》的,若加盖银行印章的《携带证》累计总额超过等值1万美元的,海关不予放行。
按规定,每位出境人员原则上不得携带超过等值1万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如有特殊情况,可向存款或购汇银行所在地的外汇局申请《携带证》,需准备的材料与上述基本相同,外汇局审核出境人员提供的材料无误后,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向其核发《携带证》,并留存书面申请及其他材料的复印件5年备查。海关凭此《携带证》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