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新加坡 » 如何弥补新加坡经济劣势

如何弥补新加坡经济劣势

发布时间: 2022-08-28 23:12:08

① 二战后新加坡发展经济面临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

而且二战后国际局势平稳,经济亟待恢复和发展,新加坡在此期间得到了美国的经济支持得以大力发展,最后新加坡的领导者实行符合国情的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一大批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新加坡的经济繁荣。

不利条件:国土面积狭小,只有581平方公里,且缺乏淡水资源、耕地资源,粮食和淡水都不能自给,只能靠邻国供应。

(1)如何弥补新加坡经济劣势扩展阅读:

新加坡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国、日本、欧洲和周边市场,外贸总额是GDP的四倍。经济长期高速增长,1960~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1997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但并不严重。

200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经济出现2%的负增长,陷入独立之后最严重衰退。为刺激经济发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识经济转型,并成立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检讨经济发展政策,积极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商签自由贸易协定。

② 东南亚贫困原因新加坡

曾几何时,东南亚沉浸在自身的发展中,全然不知外界的复杂。之后经过西方强势力的强行植入。东南亚自身统治开始变得支离破碎,入侵的西方列强不但对土地和资源进行了掠夺,而且影响到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有的国家一方面受到影响,制约经济发展。有的国家接受了西方强国的文化,反而略发展了本国经济。

内外原因、主客观原因、地理原因等一系列包括政治、历史、文化、区位多项因素纵横交错影响了东南亚经济整体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状态。

新加坡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对美、日、欧、和周边市场依赖性很大。独立后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加紧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自90年代起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后,新加坡经济所受冲击较小,并迅速回升,2000年经济增长率达9.9%。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电子产品周期性衰退等因素影响,2001年新加坡经济陷入独立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全年负增长 2%。为此,政府两次出台总值相当于GDP8.4%的配套计划刺激经济,同时开始酝酿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提出要攀登知识经济的新高峰,“打造新的新加坡”。


③ 新加坡第二季度经济同比下跌13.2%,该如何挽救

新加坡第二季度经济同比下跌13.2%,其实很大程度是受全球性的疫情影响的,对于如何重新回到疫情前的状态,首先应该等待疫情彻底过去,全球一起面对,应该将目光全部集中在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上,从根本上遏制疫情的影响,对于经济的恢复,应该先暂时性的慢慢恢复,制定好恢复计划,这就需要新加坡政府的支持,在大局上宏观调控。新加坡的政府也应该会扶持服务业的企业应对资金、复工上的挑战,并且尽可能保住当地人民的工作,减少失业率,让人们至少有收入,防止人民的暴动。政府也应该将继续推动企业的转型工程,在目前的现状下,帮助企业做出新的调整,进行新的运营模式。政府也应该将进一步帮助员工增加新的必要技能,改变年龄限制,共同面对疫情下的经济复苏,挽救目前的局面。

④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劣势有哪些

1:人口基数小,内需不足,2:国土面积小,限制经济可持续发展,3:资源贫瘠,缺乏提供经济发展的能源动力,容易受制于人,4: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微弱,不能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助力,5:人口基数小,不能为经济科技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储备。

⑤ 新加坡经济状况

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匮乏。

2.经济简史

新国坡国土小, 人口少, 资源缺乏, 国内市场有限。但是其地处马来半岛南端, 马六 甲海峡南口, 地理位置优越。因此, 从英属殖民地时代起, 新加坡就成为一个国际都市, 起着中转贸易和邻近地区商业中心的作用, 并从此不断繁荣发展,1965年新加坡 脱离马来西亚联邦, 在李光耀总理强有力的统治下, 开始推行一系列针对本国现状的经济发展战略,新加坡从实际出发, 实行全方位开放, 努力把本国经济融合在世界经 济之中, 积极参加国际分工, 充分利用外国资源、市场、技术和资金以发展本国经济。

新加坡政府从1961年起根据不同时期国内国际情况,制定了各阶段的五年发展目标,从而使新加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各阶段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1961-1965):为了改变过去单一依赖转口贸易的状况, 并解决殖民统治留下 的严重失业问题, 着手发展进口替代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当时新加坡人口为180万人, 失业的就有20万人,经过5年的努力, 创造了1.7万个就业机会。

第二阶段(1966-1975):这是奠定基础的十年。为了进一步使依靠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经济转变, 着力发展制造业, 引进电子产品, 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十年中使制造业的产值从4.3亿新元增加到35亿新元, 每年递增26%;同时期, 基础设施 建设展开,机场、港口、道路相继建成或得到改善, 公共住宅开始大规模兴建,此阶段基本解决了失业问题, 同时基本具备吸引外资的条件, 外国投资设厂开始增加。

第三阶段(1976-1980):此阶段是经济起飞阶段。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 以电子行 业为先导, 开始大量生产电脑,提倡科研与经济结合, 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制造业继续发展, 其就业人数由21万增加到36万,同时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使软、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为大规模引进外资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四阶段(1981-1985):着力引进高新技术,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阶段(1986-):扩大引进高新技术、鼓励跨国公司与本地中小企业挂钩。为了引进投资、技术和专业管理人员, 将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由原来的33%减为10%, 同时鼓励外 国人在新加坡办学校、医院, 便于他们长期居住。

3.经济概况

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立后,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加紧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政府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向是:以服务业为发展中心,加速经济国际化、自由化高科技化。为进一步发展经济,近年来,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策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和蔬菜种植,农业拥有可耕地面积5900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9.5%。粮食全部靠进口, 80%的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农业中保存高产值出口性农产品的生产,如种植热带兰花、饲养观赏用的热带鱼,种植一些传统的热带经济作物等。

(2).工业概况

自从1965年从马来联邦脱离后, 工业化推动了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主要有制造业, 包 括炼油、石化、修造船、电子电器、纺织、交通设备等部门。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电子工业是增长最快的部门, 但面临着其他亚洲国家的竞争。政府正致力于提高生产率, 以在低成本、高技术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3).服务业概况

新加坡服务业发达, 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发展, 还将进一步增长。金融业是最大的服务 业部门, 在过去几年里增长很快。旅游业发达, 是外汇主要来源之一,1995年来新的旅游者近714万人。主要来自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6年):1326亿新元(约合941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6年):7.0%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1.5835新加坡元

通货膨胀率(1996年):1.4%

失业率(1996年):2%

当今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12月31日晚发表新年献词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新加坡经济目前已陷入衰退,2008年增长率仅为1.5%,低于政府预期的2.5%,而2009年新加坡经济仍有可能进一步下滑。
李显龙说,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此次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因此在应对上将更加困难。作为一个小型的开放经济体,新加坡此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出口、旅游及更广泛的经济领域都受到了影响。

他指出,2009年的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很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事情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发生转变。新加坡人必须为艰辛的2009年,特别是前半年做好准备。更多公司将被迫缩小规模,未来几个月将可能出现更多裁员。

李显龙说,经济衰退并不意味着没有机遇。在金融风暴中,新加坡必须继续寻求新的增长机会,确保新加坡能在经济衰退结束后更加强大。新加坡政府已对此次经济风暴迅速作出了反应,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就业问题,要使人们保住自己的工作,并通过再培训,帮助已失业的人重新找到工作。

他最后表示,仅有政府的帮助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发挥自己的作用。他呼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此次经济危机。

此次来势凶猛的金融风暴使新加坡2008年以来不得不连续4次调低了2008及200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其中200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被降至负增长1%至增长2%之间

⑥ 新加坡政府如何有效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我不同意推荐答案所建议:靠维持第失业率来解决贫富差距
首先,两者没有直接关联,也不可能行程舒缓作用
必须指出,新加坡的失业率是否真如政府公布的数字,还是个假象?
政府所谓失业率,是指所有居住人口、还是新加坡公民,没有名确定义
再来,新加坡顶尖的收入人群,都是新加坡公民吗?未必
再看,新加坡的政府组屋,现在四房式要卖新币四十多万五十万,刚进入职场的小两口,要还足三十年,才能付清;现在新加坡拥车证已达天价...这些,已把新加坡推向富人之国
因此,新加坡政府没有也不会拉近贫富差距
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只占就业人数半成的顶尖人员,已可以造就新加坡“豪华”的经济数据,而那些低薪的普通人员,可以外包或从国外输入,因此,形成了“中空”现象,完全没有拉近贫富差距~

⑦ 新加坡港发展有何劣势及威胁

新加坡具备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要件,但也有许多潜在缺点:
(1) 马来西亚等临国的军事威胁
自新加坡于1965年8月9日正式退出马来西亚,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以来,马来西亚对于新加坡的军事威胁始终存在。而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近日更高倡要提高新加坡的国防,在其新书中,不仅充份展现富国强兵的治国理念,更表示,新加坡面对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威胁,因邻居都不想看到新加坡繁荣。一旦邻国围剿,新加坡就死定了,为此新加坡必须建立强大的武装部队。显见新加坡于国防上的隐忧。
(2) 物价昂贵、劳动工资及房租皆高。
在经济长期的发展之下,新加坡已进入开发中国家,其国内物价水准随着工资的成长而提高,在地少人稠的限制下,新加坡的房价高居不下,投资成本高。且新加坡劳力短缺,劳动成本逐年攀升,劳力密集产业不适合在新加坡投资
(3) 过度依赖贸易与服务业
腹地狭小因而无法发展制造业,整体国家发展过度依赖金融、贸易等服务业,风险过度集中。政府环保要求标准很高,故举凡污染控制不易行业,不宜在新加坡投资。由于新加坡资源有限,使用各种资源成本均不低,不适合低附加价值行业前来投资。
五、中国大陆资本市场的优、劣势
在金融风暴之前,中国大陆经济实力已经有爆炸性的成长,金融风暴后,依旧维持相当亮眼的经济成长率,在国际上成为世界景气复甦的火车头,中国大陆最主要的交易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时成立于1990年。上证为一般上市平台;深证则设有创业板及中小企业板,协助中小型企业于资本市场融资。
在中国大陆开放资本市场之际,由于人民币受到政府管制,国际资金流动受限制,政府为吸引外资投资中国大陆股市,将中国大陆股票分为A股及B股两类。A股市场于1990年成立,由中国大陆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B股市场于1992年建立,由中国大陆公司发行的人民币特种股票,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以外币交易,上交所B股以美元交易,深交所B股以港元交易。2001年2月19日后,B股市场对国内投资者开放。中国大陆在国内市场需求及经济成长的表现,预计未来资本市场会持续进行改革与开放,吸引国际投资。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中国大陆的主要发行市场,上市标准较高,因此中小企业多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创业板规模则是深圳大于上海。
1.中国大陆市场优势
(1) 经济成长快速
中国大陆市场受瞩目的地方不外乎是强劲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金融海啸后,只有中国大陆维持8%以上的经济成长率,被称为是全球复甦的动力,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中国人的高储蓄率,随着资本市场持续开放及国民金融教育成熟带动,未来中国大陆将会是热门的筹资地点,此外,经济成长也为上市公司创造营收获利,使得市场投资标的更具吸引力,同时随着公司发展,也会产生进入资本市场筹资的诱因。
(2) 内需市场潜力无穷
近年中国大陆成为全球焦点,不单只是世界工厂,更具有世界市场的潜能,使得于中国大陆发展的台商选择于中国大陆上市集资,不仅有利拓展企业知名度,能早一步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更是企业考量的重点。
(3) 上市规定弹性空间大
中国大陆上市柜的法规遵循要求,并没有像国际市场这麽严格。在上市制度改进方面,中国大陆于2006年取消上市公司需经过1年的上市辅导期,之后关于IPO上市辅导期的相关规定,原则上是3个月,但非强制规定,欲申请上市公司未满3个月的辅导期也可以申请上市,取消辅导期的原因在于中国大陆在新股上市的政策上逐渐采行如香港一般的保荐人制度,未来将会透过对于保荐人强制性的责任及要求,搭配证监会及交易所的上市审查,形成控管申请上市公司品质的两道防线。
除了往上市保荐人制度方面的改进外,依据2008年中国证监会发表的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至2020年为止,官方未来发展的重心将着重在发展多层次多种产品的金融市场、提升金融机构与服务竞争力、建立完整法规体系,并将资本市场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⑧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水资源缺乏,需要从马来西亚进口,煤铁等资源缺乏,国土面积狭小也就这些

⑨ 亚洲金融危机中新加坡如何免于受难

新加坡作为亚洲新兴的工业化强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即使在全球金融风暴袭击的大背景下,其经济发展仍保持骄人的业绩,成为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之一。

在金融危中中,新加坡实施了一些措施∶

  1. 坚守三个原则,确保金融稳定。金融服务业是新加坡经济的重要支柱,约占改过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12,并为新加坡贡献了百分之5的就业人数,确保金融稳定对于新加坡应对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2. 确保守影响的投资者获得公平对待。对由于金融机构失误造成投资者损失的,要求其承担责任并进行赔偿。同时,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布对银行存款提供全面担保避免新加坡的存款外流,稳定了市场和忍心。

  3. 放宽货币政策,奴鲁避免新元升值,减缓出口压力。

  4. 修改宪法,增加政府可动用的储备金净投资收益额度,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达成300亿美元的换汇协议,以舒缓外汇流动性不足,稳定外汇市场。

  5. 出台总之高达205亿新元的巨额振兴配套计划,旨在实现五个目标。

  6. 股市动荡之时,新加坡交易所宣布将保留禁止卖空条例,以维持市场诚信。

  7. 努力抵御危机对本国就业市场的冲击。新加坡人力部,全国雇主联合会及全国职工总会及时行动,联合推出修改后的过剩人力资源管理指导原则,帮助企业削减成本和进行重组。

  8. 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新加坡贸易公布宣布政府将推出23亿新元的财政刺激计算,为新加坡本地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

  9. 新加坡国家领导人及政府负责人带头减薪为社会作出表率。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29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71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35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8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91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71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20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5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48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