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血怎么捐
Ⅰ 新加坡如何献血浆,具体什么地点,什么要求,
我是学医的,建议你不要轻易献血,以前献过血三次,身体一直没有长上来,面色很黄,上帝爱你,你也要爱你自己
Ⅱ 献全血和成分血待遇
法律分析:成分输血比全血更好,病人缺少的一般是血液的某种成分,缺什么输什么,输血反应更小,用血更节约。单采成分血,对献血者来说恢复更快,捐献全血至少要间隔3个月(一般为6个月),而两次捐献成分血只需间隔14天。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如果从全血中提取需要12个半全血(200毫升)。为鼓励捐献成分血,从开始很多地方就把捐献血小板一份,按照800毫升表彰和用血报销。无疑是正确的。现在全国多数省市仍按照这个规定执行,也有一些省市按照一个血小板按照200毫升报销。全国的表彰是按照一个血小板记一次,200毫升全血记一次。具体用血时按多少,还要执行献血地的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第九条 血站对献血者必须免费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的,血站应当向其说明情况,不得采集血液。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条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得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六个月。严格禁止血站违反前款规定对献血者超量、频繁采集血液。
第十条 血站采集血液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采血必须由具有采血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后必须销毁,确保献血者的身体健康。血站应当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标准,保证血液质量。血站对采集的血液必须进行检测经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医疗机构提供。
Ⅲ 介绍骨髓库——体现目前社会对捐献的努力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骨髓库也叫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骨髓库并不是把供者的骨髓或造血干细胞存到库里。骨髓库里保存的只是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人们的名字、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详细地址、HLA基因检查结果等。如果有一个白血病患者需要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HLA基因与所有志愿者的HLA基因进行配对,配对相合,便通知该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因此骨髓库参加的志愿者越多,库容量越大,患者找到相合捐献者的机会就越多。
世界各国有各自的骨髓库,国际上目前已有40个国家的54个骨髓库和21个国家的37个脐血库,登记的资料约1000万。
亚洲地区有设于中国香港地区的香港骨髓捐献者登记处、中国台湾省的台湾慈济骨髓捐献者登记处、新加坡骨髓捐献者登记处、日本骨髓捐献库和韩国骨髓捐献者库。由于人种遗传的差异,中国人的HLA型别与白种、黑种等人群差别较大,中国白血病患者寻找HLA相合捐献者的最大希望是在中国人群中,在其他人种中很困难。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一旦患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时,能求助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大陆的患者也可以求助于中国香港地区的香港骨髓捐献者登记处、中国台湾省的台湾慈济骨髓捐献者登记处、新加坡骨髓捐献者登记处。
一、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人们以前常说的骨髓移植、骨髓捐献到今天已经不准确也不科学,由于我们医学技术的高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真正采集、我们捐献的实际是造血干细胞。在我们人身体哪些部位生产和存储造血干细胞呢?一般来说,有三个部位,生产和储存的大部分在骨髓里,所以我们叫做骨髓造血干细胞。还有一部分在外周血,也就是在血管里面有少量的造血干细胞。第三就是人们所知道,当妈妈生完小孩之后,在脐带里有大量、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反过来说造血干细胞都在哪些部位,有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有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有脐带的造血干细胞,现在我们提倡用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来进行采集。那么骨髓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和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有什么不同呢?如果说是骨髓移植用骨髓的造血干细胞,供者要进行全麻,或者在他的骨上凿几个洞。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则是先打三、四天的外周血动员剂,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入血,然后用采血的方法来采集,这样的方法供者没有什么痛苦。
二、如何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首先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去,这个过程称为“动员”。然后,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获得大量造血干细胞用于移植,这种方法称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样现在捐赠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献血”了。而且,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运用造血干细胞“动员”技术,只需采集分离约50至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后,血液可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输血有什么不同:不论是骨髓移植还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说到底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按照造血一元论的观点认识,人体的造血细胞都是来源于一种最原始的血细胞,由它不断地增殖、分化,生生不息产生出多种多样的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既然这样,人们又管它叫种子细胞。把它播到另外的有机体内(受者),在合适的环境下,就能不断地增殖、分化,将有病的细胞取而代之。输血就不一样了,输的都是成熟的成分,只能暂时帮一下忙,慢慢地就被受者破坏分解掉了。
四、造血干细胞移植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现在很多人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不了解,认为捐献出去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影响。其实,通过对全球已实施移植的供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对身体有影响的个例。正常人骨髓总量约为3000克,移植时只需10克,相当于采集干细胞10毫升。在采集时,从一处静脉引出血,通过仪器把需要的细胞提取出来用于移植,不需要的成分再“送”回供者的体内。采集过程中,供者只需躺在床上约4个小时,整个过程只需一个星期。由于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功能,捐赠造血干细胞后人体将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所以,人不会感到任何不适,对供者很安全。造血干细胞的供给者通常只要请半天假就能完成整个手术,不用作任何额外的休息和调养。
五、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哪些类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按造血干细胞的来源部位可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脐血干细胞移植。按造血干细胞来自患者自身与否可分为自体移植、同基因移植和异基因移植。其中同基因移植是指患者与移植供体为同卵孪生兄弟或姐妹。对急性白血病无供体者,在治疗完全缓解后,采取其自身造血干细胞用于移植,称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因为缓解期骨髓或外周中恶性细胞极少,可视为"正常"细胞,但一般复发率较高,因而疗效比异体移植稍差。人们正在研究一些特殊的"净化"方法,用以去除骨髓中的恶性细胞,可望进一步提高自体移植的疗效。
六、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多种血液病、实体瘤、免疫缺陷病和重度急性放射病,这已被很多人所熟悉。据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血液病、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遗传性疾病和某些实体瘤治疗,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1990年后这种治疗手段迅速发展,全世界1997年移植例数达到4.7万例以上,自1995年开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例数超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占总数的60%以上。同时移植种类逐渐增多,提高了临床疗效。
七、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三个必要条件:
一是移植前的预处理。这是为了使受者能够接受外来的造血干细胞和减少本身肿瘤细胞的负荷采取的措施,经典的方案是环磷酰胺60毫克/公斤体重服3日加上8~12戈瑞的一次或分次的全身照射。这种方案对病人损伤较大,多用于原来身体较好、年龄较轻、病程较短、主要脏器功能良好的患者。为了使儿童和年纪稍大、体质较弱的患者也可以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于是有了对上述经典方案的改良方案,称之为非清髓性骨髓移植预处理方法,通常是减少使用细胞毒药物的数量和剂量,不加或减少全身照射剂量。这对于病人来说相对比较安全。二是受者和供者应有相匹配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它存在于人类第六对染色体上,医生称其为HLA-A,B,C和DR位点,在移植能否成功上,HLA—DR位点关系尤大,必须相合,这样成功机会大,风险比较小。三是要有一定量的造血干细胞数。这点不难理解,既然作为种子细胞,就要到适合于它的新的“土壤”环境中去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就不会是一帆风顺,其过程会有损失,没有一定数量是不行的。这些主要是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而言。它带给移植患者以生存的机会,同时又受屏障和条件的限制而埋伏着风险,诸如出血、感染、排斥、抗宿主病和肝静脉栓塞等并发症。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不完善的逐渐完善,没认识到的逐渐被认识,经验越来越丰富,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合理的救治重新获得健康。
八、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是否会有排斥反应:有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器官移植,不过它不是大的组织,大的器官,也是人体的细胞,人体的本身的免疫功能,都有一个认自己,排别人的东西,自己体内的东西都可以和平共处,不是自己身体里面的东西都要千方百计的排斥出去。机体有两个屏障:一个是个体发育屏障,一个是免疫屏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屏障,最重要的理由就是生物的多样性,人和人不同。具体到造血干细胞移植,除了同卵双胎外,其他的都存在着差别,只不过差别有大有小而已。现在已经知道胎儿发育到3个月以后,胎肝便有造血干细胞,胎儿开始自己造血。但这种造血功能还很不完善,各种细胞成分的比例还很不稳定,红细胞系统造血比较旺盛,免疫功能细胞不够完善,抗体数量不足,这时如果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别人,则有不易植入而易被排斥的可能,对于受者而言此即个体发育屏障。而成人的造血干细胞,包括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就可因性别、内分泌、免疫功能和基因的内在差别而影响植入,这即谓之免疫屏障。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本身也有排斥的过程,这样我们就要在移植造血干细胞之后,大夫要密切观察排斥的现象,根据排斥现象,要用一些药物来进行预防它的排斥。如果说人体本身的一个功能,应该要有,但是由于我们严密的进行分型和配型,我们的配型是全相合,所以排斥的情况也不一定特别严重,我们也要预防,也要注射一些抗排斥的药物。所以采集以后,主要两大问题,一个是排斥问题,一个是抗感染的问题。
九、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和配型过程:首先从捐献者抽取的5毫升左右的血液送往血液中心细胞实验室进行分子学检测,得到捐献者的人体白细胞抗原(HLA)数据,存入资料库。然后由各大医院提交申请单,并附有病人的人体白细胞抗原(HLA)的检测数据。管理中心再将捐献者的HLA和病人的HLA在电脑中进行配型检测,如果有相符的就将进入实质捐献阶段。
十、骨髓移植改变了什么: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骨髓移植”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很多人都知道,如果人的骨髓出现问题,失去造血功能,就可能不得不接受骨髓移植手术。但是成功接受骨髓移植后,患者的身体方面会发生什么变化,一般人恐怕都不了解。有人提出:进行骨髓移植后,两个非亲非故的陌生人的相貌越长越像。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患者的性格会发生变化。这种说法有科学性吗?骨髓移植到底改变了什么?专家认为骨髓移植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经大剂量放化疗或其他免疫抑制预处理,清除受体体内的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阻断发病机制,然后把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体,使受体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身体的确会发生一些变化。根据现有的已经被普遍接受的研究资料,接受骨髓移植者,最常见的改变是血型,移植后患者的红细胞血型变为供者红细胞血型。比如供者是A型,移植后不论移植前患者血型为何型,均变为A型。内分泌系统也会改变:由于移植前预处理为大剂量照射和化疗,这种治疗对身体器官有很大的损伤。移植后很多器官组织短期内得到恢复,但是性激素分泌变化显着。男性患者出现精子数量减少,但其性功能(性生活)不受影响。女性患者常常出现闭经。另外,由于移植后的免疫反应,部分患者会出现口腔溃疡、皮肤色素沉着。人的一生很多关键的生长发育是在胎儿期间完成的,一个器官的形成需要非常复杂的发育过程。因此,单纯通过骨髓移植改变人的性别是不可能的。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在相貌上也许有“越来越像”的可能。因为传统观念认为,不同组织种类的干细胞是“世袭终身制”,不可逆转,然而在1999年,美国科学家首先证明人体干细胞具有“横向分化”的功能,比如造血干细胞可能转化为肌肉细胞、神经细胞、成骨细胞等等,反之亦然。因而相貌的“移植”恐怕不仅仅是猜测或者空想。不过专家表示,关于国内的骨髓移植,可能这些话题都还不应该是“主角”,尽快解决国内骨髓库捐献者资料稀缺的问题才是目前最迫切的事情。
十一、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介绍: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亦称“中华骨髓库”。其前身是1992年经卫生部批准建立的“中国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供者资料检索库”。2000年11月,经卫生部同意改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2001年经中央编办批准成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管理中心成立两年来,资料库已建立了24个省级分库,24个定点实验室,一个质控实验室,已有了较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可用于检索的资料达6万多人份,由管理中心统一指挥协调。迄今,各地分库及实验室已为2000多人进行了检索服务,有200多名患者配型成功,有40多位患者成功地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根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37个国家建立了48个骨髓库,美国国家骨髓库有470万份,欧洲370万份,我国台湾有23万份,资料表明登记人数已达700多万。在亚洲、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和韩国都相继建立了骨髓捐献者登记处。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起步较晚,但这两年发展较快,目前正在向具有临床意义的10万人份库容积极努力。计划在2005年内达到20万人份的库容,并力争做到华人最大的骨髓库。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拯救生命、奉献爱心、参与公益、升华自我,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当中来。
十二、关于脐血库:目前我国的干细胞库主要有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和脐血库。这两类干细胞库的不同在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是中国红十字会发起建立的,主要对自愿捐献者进行白细胞抗原配型和资料登记,将来需要时再采集骨髓,是一种资料库。脐血库是实物库,即通过对新生儿脐血进行配型和资料登记,同时采集储存可供移植用的干细胞,一旦需要,这些干细胞即可用于临床移植。目前我国已有7家成规模的脐血库。脐血库可分为公共库和自体库两种。 脐带血库的公共库可为广大患者提供作为造血干细胞来源的脐带血,进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库可为需要冻存脐带血的个人及家庭服务。公共库是由政府出资或社会捐赠,自体库则由保存者个人出资。自体保存的好处是,配型的针对性极强,排异性小,成功率极高。与骨髓干细胞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相比,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具有以下优势:脐带血资源丰富、采集简单;异体间排斥反应小,再生能力和速度是前者的10-20倍;纯洁度高;对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的要求相对降低,可扩大供者范围;能快速获得移植供者,避免供者原因耽误造成风险;移植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险性较低。用脐带血替代骨髓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始于90年代初,目前只有美国、英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建有脐带血库。脐带血移植配型相和的机率要比骨髓配型高得多,配型指标中人白细胞抗原(HLA)有A、B、DR三项共6个位点,只要有5个位点相和就可进行移植,而且成功率高,花费相对低廉。
Ⅳ 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哪些流程以及手续
1、年龄在18-45岁的健康者均可登记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18-55岁健康者可采集造血干细胞;
2、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最佳年龄为18-55岁,捐献者登记入库后到寻找到相合患者需要一定的时间。为充分利用有限的检测资金,登记年龄以不超过45岁为宜;
3、凡年龄在18-55周岁,身体健康,经下列血液检查合格者,都可以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4、如果适龄、身体健康、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与当地红十字会的热线电话联系报名、填写志愿捐献书及有关表格,并抽取5毫升血液。
组织配型实验室将会对你的血液进行HLA分型等检验,并把你的所有相关资料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计算机数据库中,以供渴望移植治疗的患者寻找配对,这样你就成了一名光荣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5、志愿中报名登记后,首先要安排你抽取5毫升血做HLA分型检验,数据储存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备查。
当某一位患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由移植中心将患者的HLA分型数据传送到资料库,如果检索结果得只你的HLA正好与患者吻合时,省级管理中心将通知你做捐献的准备。这个过程可能很短,也可能要等若干年。而大部分志愿者可能没有捐献的机会。
Ⅳ 刚来新加坡可以献血吗
献血应该都可以的,这个也不分国界的,都是为了老百姓做福利这是好事情。
Ⅵ 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是怎么样的
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分为:捐献者去资料库匹配、安排捐献者入院、进行捐献采集。
1、捐献者去资料库匹配
捐献者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检索,初配成功后,通知捐献者进行身体检查、并做高分辨。高分辨结果相合,则进入下面的环节,如果不合,则不能捐献了。
2、安排捐献者入院
高分辨相合以后,根据捐献者的日程安排,在采集日前五天进入医院,简单体检,在四天内,每天静脉注射一针动员剂,即第0天入院,第1~4天注射动员剂,第5天采集。
3、进行捐献采集
现代造血干细胞移植法采用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用科学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它血液成份回输捐献者体内。
由于整个采集过程是一个封闭和符合医疗安全要求的环境中进行,因此是极为安全的。在采集完成后,一些轻微疼痛感和不适将会很快消失。
(6)新加坡的血怎么捐扩展阅读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影响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供者的身体健康不会产生不良影响。我们体内许许多多各类血细胞都是来自同一祖宗—多能造血干细胞。他不仅能不断分化出子子孙孙,而且能复制出与它自己完全相同的细胞来。从而使得我们造血功能绵绵不绝。
当老的血细胞死亡后,新的又长出代替它;当一些造血干细胞受损时,健康的干细胞又很快出生以补偿之。我们的机体配合得真巧妙呀。多能干细胞数量并不很多,分布在整个骨髓中。献骨髓时,只抽出人体一小部分骨髓,多能干细胞也只失去一部分,剩下的多能干细胞会迅速复制,造血功能短期内完全恢复正常。所以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人的造血功能。
Ⅶ 怎么献血献血有什么好处吗去哪里可以献血
去医院或血站无偿献血车也可以,献血好处很多可以增强你的造血功能,加快你血液更新,这样你会很键康,因为你的老细胞少,新的血细胞能很好的运输氧气等等,献血也很讲究的,献血前提你不是贫血,你要满18才能献血,你不能有传染病,你太瘦也不能献血>
Ⅷ 新加坡有无偿献血的地方么
有,比如国大医院
Ⅸ 捐献血浆都需要什么过程 有什么要求吗
平时献血一般指的是捐献全血,而捐献血小板则是捐献血液中的一种成分,即捐献成分血。人体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蛋白等成分组成的。捐献成分血是指健康公民通过血液分离机捐献血液中某一种成分的无偿志愿献血行为。捐献一次机采成分血享受800毫升全血待遇。捐献的成分可以是血小板、粒细胞或外周造血干细胞。目前,国内以捐献机采血小板最为普遍。 捐献血小板 有益而无害 血小板主要是参与体内凝血止血的,正常人血液中血小板数为10万~30万/立方毫米。临床上,血液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手术中大出血等都需要及时使用血小板来挽救病人的生命。 那么,献血与捐献机采血小板有什么区别呢?献血是一次采集全部血液成分的过程。捐献机采血小板是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液中的血小板成分,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给捐献者体内的过程。 正常人血小板在体内的存活期为8-11天,采集后献血者体内的血小板数量仍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所以,只要符合机采成分献血的要求,采集后不会对身体有任何影响,也可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捐献成分血还有利于降低捐献者体内血液黏稠度和胆固醇,对保护人体健康更加有益。 在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过程中,采集血小板的血液都是在经过严格消毒后的一次性、全新密闭管道套材中循环和分离的,因而绝对不会造成交叉污染、感染上疾病,是非常安全的。 既然捐献成分血对身体有利无害,可为什么无偿献血已经实行了若干年,但机采血小板才刚刚开始停止有偿服务呢?这是因为机采血小板用时比较长(约45分钟),再加上捐献者来回路程所需时间,一般来说都需要2~3小时,耽误了捐献者的工作学习。所以,一直以来都给予捐献者一定的补助。 常怀平常心 捐血保安宁 捐献血小板和平常捐献血液一样,等于给血液银行里存血,好比买了一分平安保险。据有关规定,捐献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按捐献全血800毫升计算,我省规定,无偿献血者累计献血800毫升,可以享受终生无限量免费用血的待遇,献血者献一次机采血小板,就可以终身享受免费用血。此外,其直系亲属可以等量免费用血。捐献者累计献血达8000毫升、6000毫升、4000毫升,可以获得国家颁发的无偿献血奉献的金、银、铜奖。 一般情况下,捐献血小板后,仅需3天,机体血小板就可以恢复到捐献前的水平。国家规定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间隔一般为28天,如大于14天低于28天,则血小板计数必须达到15万/立方毫米。另外,献血后要保持针眼处清洁,防止穿刺点感染。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但不要参加剧烈运动。针眼周围如有青紫现象,这是因为有少量血液流出血管外的缘故,不要紧张,做一下热敷,过几天就会消退。 根据捐献者血小板计数情况,一般采集时间需要40分钟至60分钟。捐献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年龄18-55周岁;体重50公斤以上;经体检各项检查结果合格;外周血小板计数符合采集标准(大于等于15万/立方毫米);手臂上的血管较明显;机采成分血需要专门的设备和场地,所以捐献者目前只能到血站进行血小板的捐献。在街头献血时想献血小板也可以由血站接往站内献血或自己到血站献血,血站将给予50元人民币作为交通补贴。捐献前需注意以下事项:1、献血者在献血前一天和当天早晨禁食鸡、肉、鱼、奶及蛋豆制品等高脂肪食物; 2、捐献前一天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不饮酒,多饮水,当日吃早餐,不得空腹献血。 3、献血者在献血前一周不得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维生素E、消炎痛、潘生丁、氨茶碱、氯霉素及抗过敏药物等。 4、献血前保证充分的睡眠和稳定的情绪,献血期间避免精神紧张,要全身放松。 总之,从十月一日起,全国将实行无偿捐献血小板,为了确保临床抢救用血小板,一方面请各医疗单位要严格掌握用血小板指针,并动员患者亲属到血站互助捐献血小板,另一方面媒体要全力支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全体适龄健康公民踊跃参加成分献血,为创建健康城市,构建和谐港城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