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哈尔滨一大桥疑被冰排撞塌是否有人员伤亡
哈尔滨一大桥疑被冰排撞塌,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官方微博30日消息,2021年3月28日夜蚂蚁河突发特大凌汛,3月29日5时50分,方正县新兴大桥一号桥板发生移位下沉,方正县应急、交通、交警等部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该路段实施管制,并公告绕行路线。29日11时40分,新兴大桥2、3号桥墩坍塌,未造成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目前,大桥坍塌原因正在调查中。
据悉,此前,一段《哈尔滨一大桥疑似被冰排撞塌》的短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视频显示,一座大桥桥体从中间断裂,河面上浮现大量碎冰。

(1)哈尔滨新加坡桥什么时间建成扩展阅读:
哈尔滨大桥被撞塌的原因
根据公开的报告指出,这座新兴大桥建成于2007年10月1日,是一座双向两车道的大桥,而这次当地居民拍摄的视频显示,其中一段桥面完全垮塌,出现数10米长的空缺,桥下水面上有许多的冰排流过。不过出现这个问题并非是首次。
根据当地局面反应,此前该桥的东头就已下降约30厘米,所以这次的垮塌可能是与前面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关系。
❷ 哈尔滨最早的第一条跨江铁路桥是什么时候建的!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为了纪念1957年战胜松花江特大洪水而建的,松花江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最大的支流,跨越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三个省、区。松花江全长1,927公里,流域面积约550,000平方公里,沟通了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吉林等主要工业城市。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大桥,也是哈尔滨的第一座跨江桥,位于哈尔滨松花江畔东侧,距防洪纪念塔不远的地方,从防洪纪念塔走向江边远望就能够看到哈尔滨松花江大桥的倩影。
这座大桥始建于1900年5月,1901年10月投入使用,是中东铁路西部线的第一座桥梁,也是中东铁路沿线跨度最大的单线铁路桥,当年曾经被称之为第一松花江大桥。该桥是由俄罗斯的桥梁专家、中东铁路工程局桥梁总工程师连多夫斯基亲自监督下,工程师阿列克谢罗夫负责施工的。大桥具有造型美观、结构新颖、技术先进三大特点,全桥共有19个孔洞,其中八个为下承穿越式曲线钢桁梁,是由比利时钢结构工厂制造的,另外11个孔为上承华伦式钢桁梁,由俄国钢结构工厂制造。当时建桥的钢梁从傲德萨港上船抵达海参崴,经乌苏里铁路至伊曼港,再换装轮船顺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运到建桥工地,现场拼装而成。整座大桥全长949.185米,桥墩施工就地取材,用花岗岩砌筑,用石膏白灰砂浆胶结,使得大桥十分坚固。这座百年大桥见证了中东铁路的通车,也见证了哈尔滨由小村镇迅速发展为远东文化经济贸易中心的重要发展过程,更是见证了哈尔滨在清末、民国、日伪时期以及新中国时期的城市历史,因此也具有非常珍贵的文物价值。
❸ 松浦大桥是那年通车
哈尔滨松浦大桥已于2010年10月13日早8:30分正式剪彩通车。
供你参考
❹ 中国最早的铁路跨江大桥
兰新铁路黄河大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河上镇,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建造的第一座大铁桥。大桥全长278.4米。该桥于1954年4月动工修建,1955年7月1日建成通车。
❺ 哈尔滨公路大桥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哈尔滨市道里区公路大桥简介
位于道里区河图街松花江南岸江畔到北岸道外区前进乡之间,大桥于1983年5月动工,1986年8月建成,全长1565米,是松花江流域上建设的第一座特大永久性公路桥梁。大桥工程巨大,结构新颖,呈剪子形状。贯通了哈尔滨及黑河、萝北、满洲里等国道干线,成为哈尔滨市以及黑龙江省公路交通的重要枢纽,为繁荣经济、促进交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也是哈尔滨市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是建国以来我省新建的第一座跨越松花江特大型公路桥。大桥工程于1986年9月20日建成通车,比原计划提前一年交付使用。大桥的建成对促进我省的经济、沟通南北交通,发挥着重大作用。通车近三年来,大桥使用情况良好,并荣获我省首届“鲁班奖”,全体建桥职工深受鼓舞
已回答,望采纳!!!
❻ 哈尔滨继红桥是什么时候建成的,为什么会叫继红桥
哈尔滨霁虹桥位于哈尔滨火车站旁,是连接道里、道外、南岗去的交通枢纽,跨越松花江,是全哈市的交通枢纽和咽喉地。该桥始建于1904年,原来只是一座木制结构,后1926年由俄罗斯人符·阿·巴利主持设计修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桥,于1927年9月建成。
桥名由来
十九世纪末,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进行野蛮侵略,并开始修建中东铁路。在修筑滨洲干线工程中,临到交通枢纽地时,发现这里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原野和低洼地形成的水沟。由于修建铁路,迫切需要将松花江上运来的器材物资转运到香坊地区去,于是,当务之急便是就地建个大型木桥,当时起名为秦家岗大桥。
改建后,取名为“霁虹桥”。由当时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刘哲老先生取义于《藤王阁序》中“虹销雨霁”语句。也有人考证,原引自杜牧的《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中的霁虹二字,定名为“霁虹桥”。“霁虹”者,雨止云散,长桥如虹是也。
桥梁结构
哈尔滨霁虹桥是一座典型的俄国式桥梁建筑。桥长51米、宽27.6米、车行道宽21.4米、两侧人行道宽各3.1米。桥面呈弓型,中高而两端低。正桥的两端,有对称的塔式建筑。塔座为长方形,四周各有24个花环状装饰浮雕,其上各筑有两个较小的桥灯塔,桥头间带图案的铁栏相联结。
该桥没有一个铆钉,没有一个螺栓。上走车辆行人,下走火车。桥上设有四座方尖碑为桥头堡。方尖碑是古埃及新王朝时期的建筑技术,巨大的方形石柱收缩到顶端为尖尖的一点,造型别致新颖,形成这座桥的鲜明风格。
桥下面的柱子上刻有狮子头像。秀丽挺拔的花盏灯座、镂空嵌花的铁栏杆,构思巧妙,铸造精美。特别是在坚固牢靠的钢栏杆上镶嵌着“飞轮”标志的中东铁路路徽,多了一层历史感,也丰富了桥梁建筑的艺术性。霁虹桥是哈尔滨建筑群体中跳跃的音符,成为哈尔滨一道亮丽的景观。
❼ 哈尔滨松花江铁路大桥的历史沿革
1896年,沙俄通过《中俄密约》,攫取了在我国修筑东清铁路的权利。1898年开始测量、设计、修筑松花江铁路大桥。1900年5月16日正式动工;1901年8月22日全面完工;同年10月2日交付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