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国中医大学校被新加坡承认
❶ 国外认可的中国医学院校名单
有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等。
1、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首医大,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
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京港大学联盟、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创始成员。
2、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China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中国医大(CMU),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沈阳市,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
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成为“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3、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广东唯一一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广东省共建高校,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唯一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独立医科院校;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国家“111计划“、“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广东省“211工程”、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
4、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TMU”,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牵头高校;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为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成员单位。
5、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是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江苏省共建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
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333工程”培训基地,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
❷ 中医类研究生能去新加坡工作吗
需要看是哪个学校的毕业文凭,新加坡承认国内几所中医大学、学院的文凭,但不是所有的都承认
MOM官方承认的中国中医类院校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如果是这几所大学的文凭的话可以直接申请一年有效期的EPEC来新加坡找工作
具体的院校可以参考一下链接:http://www.mom.gov.sg/publish/momportal/en/communities/work_pass/other_passes/Employment_Pass_Eligibility_Certificate/Selected_Institutions_List/Selected_Institutions_List_L-P.html#PRC
❸ 中国哪些中医药大学是新加坡承认的
对于绝大多数的东南亚国家来说,我国南方的大学,特别是华南地区的大学,可以普遍得到东南亚地区的承认。
比如,中山大学在东南亚是比清华北大都是要有名气的。虽然咱么自己觉得挺不可思议的。
广州中医药大学我觉得应该算是非常不错的了吧。
❹ 看看新加坡承认的8所大陆医学院,是不是很吃惊
就不要胡扯了,只要不是英文授课的医学院新加坡就不可能承认
而在大陆有哪个医学院用英文授课吗?就算有也不会有8所这么多
当然新加坡承认的中医学院就太多了,因为在新加坡中医没什么地位。去中医诊所看病甚至不能报销
还有问题的话欢迎追问
❺ 新加坡政府承认哪些中国高校的文凭
新加坡政府承认国内一下高校学历:
Anhui University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Hang University
Beihua University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ang'an University
ChangZhi University
Cheng University
China Conservatory of Music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University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dan University
GanSu Agriculture University
Guangxi University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Guangzhou University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ikou College of Economics
Hainan University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Hebei North University
HeFei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enan University
HeXi University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uaqiao University
Hubei University
Hunan City University
Hunan University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angsu University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Jilin University
Jiujiang University
Kunming University
Lanzhou University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LiaoNing University
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Minjiang University
Nanchang University
Nanjing University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ingxia University
Peking University
Qing University
Qinghai University
Shandong Economic University
Shanghai Dance School
Shanghai Finance Universit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tou University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ShanXi University
Shenzhen University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un Yat-Sen University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ibet University
Tongren University
Tsing Hua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niversity of Jinan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University
Wuzhou Universit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Institut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XinJiang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Yang-En University
Yangtze University
Yanshan University
Yun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YunNan University
Zhejiang Universit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新加坡的公立大学一般只承认国内一本211重点大学的学历,高中生的高考成绩,私立学校的话,国内正规办学的学校的学历都是承认的。
❻ 2015年新加坡承认中国重庆医科大学学历吗
如果你是要询问的是新加坡医药理事会是否承认重庆医科大学学历以便申请在新加坡执业?那么很遗憾,答案是不。
新加坡医药理事会只承认以下8家中国内地大学的学历:
北大,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
❼ 新加坡承认哪些中国医学类大专毕业证书
新加坡政府不认可除中医类以外的任何中国医学类文凭。
❽ 新加坡认可的中国大学都有哪些
http://sat.mom.gov.sg/satservlet
这个是新加坡人力部网站上新加坡工作证申请评估系统的网址
它是一个测试评估,根据你的背景,看你是否有机会申请到相对的工作准证
你可以在里面输入一些信息,然后他会评估你得到这些准证的可能性。
如果你的学校能够在里面找到,那么新加坡政府就会承认你的学历。
英文的,如果看不懂,那么在新加坡工作就很麻烦了。。。
如果要申请签证,http://www.mfa.gov.sg/shanghaichi/新加坡驻上海领馆的网址,你可以看到相关信息,或者打电话直接去问。
刚才顺便查了一下,有一个hebeipolytechnicuniversity,不知道是不是你学校的英文名。如果是,那就对了。
看一下下面的图片。不懂可以再问我。
❾ USMLE承认的中国医学院有哪些
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吉林医药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等。
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医学研究机构,1951年8月创建于上海,1958年迁至北京。2003年,遵照中央军委决定承建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根据2016年3月信息显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下设11个研究机构和307医院、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实验仪器厂、实验动物中心、研究生队等附属机构。
驻地分布于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四省市。主要承担军事医学、基础医学、生物技术、卫生装备和药物研究任务,肩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反恐防恐卫勤准备和疾病防控卫勤准备使命。
根据2016年3月信息显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
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解放军重点实验室10个,天津市工程中心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个;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6个。
2、吉林医药学院
吉林医药学院(JILIN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独立设置的一所西医本科院校。
吉林医药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组建的东北军区空军长春护士训练队,1954年8月,更名为空军461医院附属高级护士学校。
1993年6月,更名为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8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学校由军队整体移交吉林省,定名为吉林医药学院。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占地面积52.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4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1.4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6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85.91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3个。
有专任教师492人,有全日制在校生9419人,其中本科生8029人。设有9个教学院、系,2所附属医院和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开设17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6个专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4个学科门类。
3、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坐落于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合肥,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高校编制备案制管理试点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学校)。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
1970年,安徽中医学院并入安徽医学院。1975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恢复安徽中医学院。2000年,安徽省医药学校并入安徽中医学院。
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
截至2018年5月,学校占地总面积1171亩,有少荃湖、梅山路、史河路三个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907万元;
图书馆藏书近20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98.93万册),古籍部珍藏古籍线装书3.3万册;有全日制在校生14820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1246人),有教职工3000多人(含附院);
有16个二级学院(部)(含3所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开办24个本科专业;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国内一流学科B类项目1个。
4、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Anhui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安医大”,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市,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方共建。
学校前身是1926年5月创办的上海东南医学院。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东南医学院内迁安徽省,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2年,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96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梅山路校区、翡翠路校区、东校区(在建)、巢湖临床医学院院区等4个主要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20亩。设有16个直属教学机构,6所直属附属医院,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在职教职医护员工11426人,其中校本部在职教职工1253人,专任教师702人。设有31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8个省级重点学科。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943人,全日制研究生3934人,留学生407人。
5、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包头医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较早建立的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之一。经过60年曲折历程,包头医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有特色有影响的区属高等院校,共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万多名,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占地面积6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余平方米,已形成集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办学格局。
以医学为主,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教学行政用房1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3043万元,各类图书文献64万余册(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吉林医药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安徽中医药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安徽医科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