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生孩子有哪些待遇
❶ 新加坡鼓励生育有哪些最新的政策
除了中国之外,就是印度了.印度不是不实行.应该说,印度的人口压力比中国大得多。印度在1951年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是世界上第一个官方推行计划生育的国家,但没有强制性措施。1976年,印度的马特拉施特邦通过的《限制家庭规模法》规定,对已生育3个孩子以上的,55岁以下的男性和45岁以下的女性实施绝育手术。但这项法案没有得到总统批准。1977年,印度政府强调印度反对在全国或邦一级实行强制性措施。因此,印度政府制定的人口政策只能是建立在民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的。于此同时,印度政府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进行各中补助,例如子女长大之后优先安排工作等等.
西欧大多为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如德国,法国,葡萄牙已出现负增长,所以他们的国家有实行激励的生育政策,例如以下几个国家就有实行激励的生育政策:
1.新加坡
根 据新加坡政府的调查,该国35至39岁的妇女有将近四成只有一个小孩或是没有小孩,为此政府提出一套政策因应。在产假方面,强制性的产假有八周,产假期间 员工领全薪,非强制产假则有16周,假期长短由雇主与劳方协议,员工在非强制产假期间领半薪,工资成本由政府负担。此外,每个小孩的育儿津贴折合台币约每 月7500元,两个小孩以上的家庭,给予高免税额及特别扣除额,生到第三个小孩,还可分配到国宅。另外还有“婴儿红利”计划,政府会在一对夫妇生第二个或 第三个小孩时,将钱存入夫妇的户头,供应其支付托儿所或幼儿园的费用。
除了产假与津贴的发放外,星国政府也积极设置婴儿托管服务,目前约有二十多家婴儿托管中心,可照料三百个婴儿,星国政府更计划在未来五年,将婴儿托管中心增加至三千个。
2.日本
日本有“育儿减税”方案,而职业妇女在家照顾幼儿,则有“留职有薪”方案,妇女可领工作时40%的薪水在家专心育儿。另外,日本政府也鼓励幼儿园延长托儿时间,减轻双薪家庭的育儿压力。
3.法国
在欧洲,法国的生育率仅次于爱尔兰,生育率持续升高,预计至2050年,法国的人口数将从现在的六千万增加至七千多万,该国丰厚的鼓励生育政策,让大家生孩子的意愿大大提升。
法国的有薪产假长达四个月,而且不管是自己生或是领养小孩一样都有津贴的补助,每生一个或领养一个小孩,可马上领三万元的奖励生育津 贴;小孩三岁前,每个月可再领六千元台币的津贴,如果妈妈决定专职在家带小孩,每个月补助的金额再提高至万元以上,而且妇女可留职休假三年专职带小孩。此 外,每多生一个小孩,缴的税就更少,而且搭乘交通工具也有优待,像是三个小孩可享票价七折,四个小孩可享六折,七个小孩可享三折。
4.香港
据星岛日报报道,为鼓励生育及增加香港的竞争力,港府正研究延长现行由小学至初中的九年免费教育,并考虑把两年幼儿园学前教育纳入免费教育,目前正向各界进行咨询;一旦获得支持,维持逾二十年的九年免费教育将延长至十一年,预计每年额外开支逾十亿元,预计可望于○七/○八年度实施。
5.德国
德国“少子化”的问题也很严重。为了提高生育率,当地从一月一号开始,实施育婴补助新制,即使请假照顾新生儿的父母亲,也可以支领三分之二的薪水。为了享受更优厚的福利,不少孕妇使出拖字诀,希望小婴儿能延迟报到。
根据新法,只要1月1日以后诞生的新生儿,父母亲可享有三分之二月薪的育婴假,每月最多可领1800欧元,最多可领12到14个月,相较于旧制一年育婴假,每月最高可领450欧元,两年育婴假,每月最高可领300欧元,优渥许多。
❷ 老婆刚怀上了,但最近有朋友相邀去新加坡工作。有请懂新加坡生育政策的达人给说说那边的政策么
看你拿什么准证,WP是不可以给你老婆办理DP,也不可以在新加坡生产。SP和EP按理说是可以为你老婆申请DP的,你老婆可以拿DP来新加坡之后再生孩子,但是DP的申请不一定可以批准,现在来说工资过4000还不一定很保险,最好能过5000,ICA也会参考一下你的工资能否养活你们两个人,所以如果你拿个SP一个月3000块钱,申请DP铁定被拒。生完孩子之后因为新加坡没有美国那种出生地国籍,你孩子生下来还是中国人,拿到医院的出生证明之后去中国大使馆给孩子申请中国护照(如果这是二胎且没有准生证的话,护照申请不了,只能拿旅行证)。拿到中国护照了,可以去ICA给孩子申请DP,能不能批准就另外再说了,养活一家人,你的起码工资要在8000以上申请可能才比较保险
新加坡生孩子费用不便宜,顺产最低3000,一般5000左右,剖腹产需要过万,在新加坡生产的话最好在怀孕前买保险,一旦生产中间有什么情况,足够你倾家荡产了。不过既然已经怀孕了,本地保险是买不了了。抓紧时间赚钱吧
❸ 如果得到新加坡的PR了,一定要在新加坡生孩子才可以享受新加坡的福利吗如果是在中国生了再带过去可以吗
有PR等两年就可以申请了
新加坡公民之子女,在新加坡出生者,自然是新加坡公民。国外出生者,若父亲为新加坡出生之公民(女方为新加坡公民孩子也可以享受新加坡公民的待遇),可因血缘关系而成为公民。若父亲是经入籍为公民者,其子女只能在无国籍之状况下,申请为新加坡公民。但是永久居民之子女,即使在新加坡出生,亦非公民
❹ 夫妻一人是新加坡公民 是否可以享受生娃补贴
应该可以的,只要是新加坡公民的子女都有生娃补贴,要看补贴的是针对孕妇还是孩子?还是家庭?如果是针对的是孕妇那就要看孕妇的国籍,如果是孩子要看孩子的国籍,如果是家庭那么应该没问题。
(4)新加坡生孩子有哪些待遇扩展阅读
生育津贴指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享受生育津贴的情形: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❺ 外国人在新加坡生孩子,国籍怎么定。什么准证才能在新加坡生孩子
外籍人在我国(新加坡)生孩子,出世的孩子国籍是依父母亲国籍,孩子出世后需要在期限内向自己国家大使馆登记,申请护照。
外籍人要在我国生孩子,必须要有妇产科生产孩子医药证明,提呈向我国移民与关卡局申请,一般移民与关卡局会给予短期访问证,视情况而定,取决于ICA。
❻ 新加坡生孩子法规
在新加坡,小孩国籍跟父母,如果父母是持工作准证的中国人,小孩也是中国籍,不可以直接成为PR,也不可以直接成为新加坡公民。本人是新加坡两年的陪读妈妈,丈夫是中国人,已经在中国生有一个十七岁...
按新加坡出生国籍的条例,在新加坡出生的孩子,父母之中至少要有一个是新加坡公民,孩子才可随“后裔身份”而成为新加坡公民... 在此,即使父母两人都只是永久居民,还是不够“资格”...抱歉 孩子(在新加坡)出生之后,医院会发给你一张医院证明,...
❼ 请问,中国公民在新加坡读书,不是PR,读书期间生孩子,能否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呢~ 还是说必须要自费~多谢
医疗保险?!完全不能享受。我在大东方投保,保单上写我们的住院费100%全部由他们交付。但是我太太生孩子,我保险经济告诉我,生孩子不是“病”,新加坡的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不会支付费用。不过如果你们是PR或者你们夫妻有一个是PR,可以用CPF中的医疗户头来支付。然后用现金补足。
❽ 去新加坡生孩子的好处
只有父母亲是新加坡公民,出生的孩子才是新加坡公民,在孩子的出生证明会列入写明。如果父亲是新加坡公民,母亲是永久居民或非公民,出生的孩子是新加坡公民,在孩子的出生证明会列入写明。如果孩子的父母亲是永久居民,出生的孩子也是新加坡永久居民,不是新加坡公民。土生新加坡人的简答。
❾ 新加坡外劳有陪产假吗
外劳也可以有赔产假的,你自己是什么身份不重要,关键看孩子是什么身份。
只要孩子是新加坡公民,父亲就可以由赔产假
所以只要你老婆是新加坡公民,那么生出来的小孩就也是新加坡公民,那么你就可以有赔产假了
如果夫妻都是外劳,就不要指望陪产假了。
还有问题的话欢迎追问
❿ 哪些国家奖励生育,多生一个孩子政府补贴多少钱
西欧大多为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如德国,法国,葡萄牙已出现负增长,所以他们的国家有实行激励的生育政策,例如以下几个国家就有实行激励的生育政策: 1.新加坡 根 据新加坡政府的调查,该国35至39岁的妇女有将近四成只有一个小孩或是没有小孩,为此政府提出一套政策因应。在产假方面,强制性的产假有八周,产假期间 员工领全薪,非强制产假则有16周,假期长短由雇主与劳方协议,员工在非强制产假期间领半薪,工资成本由政府负担。此外,每个小孩的育儿津贴折合台币约每 月7500元,两个小孩以上的家庭,给予高免税额及特别扣除额,生到第三个小孩,还可分配到国宅。另外还有“婴儿红利”计划,政府会在一对夫妇生第二个或 第三个小孩时,将钱存入夫妇的户头,供应其支付托儿所或幼儿园的费用。 除了产假与津贴的发放外,星国政府也积极设置婴儿托管服务,目前约有二十多家婴儿托管中心,可照料三百个婴儿,星国政府更计划在未来五年,将婴儿托管中心增加至三千个。 2.日本 日本有“育儿减税”方案,而职业妇女在家照顾幼儿,则有“留职有薪”方案,妇女可领工作时40%的薪水在家专心育儿。另外,日本政府也鼓励幼儿园延长托儿时间,减轻双薪家庭的育儿压力。 3.法国 在欧洲,法国的生育率仅次于爱尔兰,生育率持续升高,预计至2050年,法国的人口数将从现在的六千万增加至七千多万,该国丰厚的鼓励生育政策,让大家生孩子的意愿大大提升。 法国的有薪产假长达四个月,而且不管是自己生或是领养小孩一样都有津贴的补助,每生一个或领养一个小孩,可马上领三万元的奖励生育津 贴;小孩三岁前,每个月可再领六千元台币的津贴,如果妈妈决定专职在家带小孩,每个月补助的金额再提高至万元以上,而且妇女可留职休假三年专职带小孩。此外,每多生一个小孩,缴的税就更少,而且搭乘交通工具也有优待,像是三个小孩可享票价七折,四个小孩可享六折,七个小孩可享三折。 4.香港 据星岛日报报道,为鼓励生育及增加香港的竞争力,港府正研究延长现行由小学至初中的九年免费教育,并考虑把两年幼儿园学前教育纳入免费教育,目前正向各界进行咨询;一旦获得支持,维持逾二十年的九年免费教育将延长至十一年,预计每年额外开支逾十亿元,预计可望于○七/○八年度实施。 5.德国 德国“少子化”的问题也很严重。为了提高生育率,当地从一月一号开始,实施育婴补助新制,即使请假照顾新生儿的父母亲,也可以支领三分之二的薪水。为了享受更优厚的福利,不少孕妇使出拖字诀,希望小婴儿能延迟报到。 根据新法,只要1月1日以后诞生的新生儿,父母亲可享有三分之二月薪的育婴假,每月最多可领1800欧元,最多可领12到14个月,相较于旧制一年育婴假,每月最高可领450欧元,两年育婴假,每月最高可领300欧元,优渥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