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如何控制印度裔
‘壹’ 请问现在新加坡的政治立场是怎样的
确切讲,想脱离大国依附。
特别是在国土狭小,且整个民族受中华传统影响比较大的情况下,这种背景下,新加坡更希望能够跟一个在地区有影响力的国家结成联盟。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最近表示,如果马来西亚能够给予华裔和印度裔人民公平的教育机会,新加坡可能考虑重新加入马来西亚联邦。马来西亚执政联盟宣传部门官员莫哈末泰益12日认为,马国政府有能力治理好国家,因此新加坡“最好还是维持现状”。
他说:“我们不需要新加坡,就如(前首相)阿卜杜勒·拉赫曼当年指出,新加坡还是单独成为一个国家比较好。”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莫哈末泰益针对李光耀重提加入马国的条件发表评论时说:“我们比新加坡更好,例如在教育方面,我们容许许多源流学校存在。”他还说:“我们允许人民自由养猪,新加坡却完全禁止。我们允许民众吃香口胶、定期举行大选、容许反对党存在及批评政府,反观新加坡就没有这样的自由。”
而《马来西亚前锋报》专栏作者阿旺12日认为李光耀的观点是“错误和肤浅的”。他还说:“李光耀可以畅所欲言,但是他的谈话绝对不会动摇马来西亚的耐力。”
他强调,马国人民没有梦想跟新加坡这个对邻国采取消极态度的国家复合。他也指李光耀目睹马国的竞争力提高之后,越来越感到担心。
《星洲日报》12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说,今天的新加坡人“打死也不愿重回马国怀抱,维持现状是他们绝大多数人的意愿。李光耀作为一位老练的政治家,他不可以不知民之所愿。”
文章指李光耀只是善于挑起话题,并再一次使用了激将法,假借“重新合并”之说,唤起新加坡人的危机意识,若新加坡要维持现状,就要不断超越马国。
文章指出:“维持现状,马新共赢是今天许多人的共识和期盼,新加坡人这样想,马来西亚人也认为如此。”
‘贰’ 新加坡为何指定马来人当总统
2016年11月,新加坡国会通过修宪法案,改革民选总统制度,实施保留选举机制,在该机制下,如果华族、马来族、印族和其他族群中,有任何一个群体历经五个总统任期都没有代表担任总统,下一届总统选举将优先保留给该族候选人。
不过,虽然是保留选举,但对总统候选人资格标准的要求并不会因此降低。更何况,此前一直极为严苛的总统参选标准在修宪后再提高门槛,规定来自私人企业的候选人必须拥有最高的执行权职位、任职至少六年,公司在他离任前三个财政年年末的股东权益平均要有5亿元等。
‘叁’ 小朋友问我为什么新加坡印度移民非常多,如何回答
网友应以现实中的新加坡多元社会客观意识看待问题,新加坡多元社会中印度裔族只居少数,早期新加坡为英国殖民地,当时殖民政府从印度引进印度族人,作为劳动工人,推动社会建设工程,今日的印度族裔即为昔日劳动阶级的后代,落地生根,成为土生土长的多元新加坡人一份子。
近日新加坡为解决劳务工人缺乏,也有引进来自印度的工人,他们并不是本土印裔新加坡人。
‘肆’ 新加坡人排斥印度人吗
网友非本土新加坡人,缺乏了解多元的新加坡社会,各族裔聚居和谐相处,本土新加坡人,秉承宪法精神,不分种族,宗教,肤色,传统共处生活,没有排斥意识观念。
‘伍’ 印度人占新加坡人口多少比例
印度人是新加坡的第三大种族,占新加坡人口的9.2%。新加坡的印度人是指具有南亚次大陆人种血统并已经取得新加坡国籍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以印度人的后裔为主体,所以行文上统称“印度人”。13世纪至14世纪的信诃补罗王国就开始受印度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艺术方面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印度人大量移民新加坡是19世纪20年代以后,因为这时的印度及新加坡都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将大批的印度劳动力输送到新加坡,使新加坡的印度人逐年增多。随着新加坡社会的发展进步,印度人受教育的机会增多,印度人开始涉足新加坡的经济、文化、艺术领域。印度族的文化与宗教思想关系密切,无论文学、艺术还是舞蹈,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陆’ 新加坡的印度裔人均收入真的比华人高吗
这很正常,因为在新加坡印度裔属于少数民族,很多都是移民背景,而可以获得新加坡移民身份的印度家庭基本上都是比较高层次的人才,人均收入当然就比作为新加坡主体民族的华人人均收入更高。
‘柒’ 新加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印度人
华人占了人口的74.2%,还有马来族(13.3%)、印度裔(9.1%)、欧亚裔/混血(3.4%)公民…
只是那天印度人在你附近出现的比较多吧><
‘捌’ 新加坡为什么怕印度尼西亚吞并它
原因:身为亚州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经济优势
‘玖’ 新加坡为什么有许多人会说中国话
新加坡75%以上为华人,其余为印度裔,马来裔等,所以作为新加坡人的华人和其他民族很多人都会3种语言,因为华人人数众多,所以会中文也不足为奇。
其次,华人在新加坡没有不被重视的感觉,新加坡虽然是多民族国家,但华人是主体,包括政府,商业,军队,都是华人掌握主动,所以不可能出现华人是二等公民的情况。
‘拾’ 李光耀为什么要伤害中国
你能问出这种话来,证明你幼稚得还不如一个孩子。
相比1971年以后,中国官媒称呼李20余次“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从1956年至1971年,中国的人民日报总共称呼了他96次“英帝国主义走狗,英帝国主义傀儡,美帝国主义走狗,拉赫曼-李光耀傀儡集团,李光耀反动政权,从英国殖民者裤裆里爬出来的拉赫曼-拉扎克-李光耀之流(引用印尼共主席艾地的言论)”。
新加坡地处马来西亚和印尼两大穆 斯 林 国家的夹缝中,从来就不敢过度强调中华色彩或者小中国的角色。
在美苏冷战的世界格局中,为了新加坡的安全,他必须追随美国,用美国的力量来平衡周边各个大国。
他个人历来是 反 共的,他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曾经联合了马共和工会等左翼政治力量。等自治邦建立后,他就把昔日的盟友全部投入监狱。这一点和老蒋搞四一二极为相似。所以他和蒋氏父子的私交极好。即使和台湾的关系如此密切,甚至新加坡军队到台湾训练演习,但为了防止邻国警惕他把新加坡建成东南亚的小中华,他坚持不和台湾建交。
为了照顾新加坡占少数的印度裔,他和印度极力地拉关系。为了地区平衡,抓住美国还不够,他还使劲把印度往东南亚拉。
即使在后冷战时代,为了保住新加坡,他还是极力主张美国留在亚太,甚至提供基地给美国。
说句诛心之言,他除了不认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外,他不亲华有以下几大理由:
1,中国并不强大到足以保护新加坡。为了避免瓜田李下,新加坡必须和中国保持距离,甚至要不假辞色;
2,当今世界,美国还是老大,那么与其追随不能保护新加坡的中国,还不如跟着美国跑来得现实和保险及靠谱;
3,新加坡不同于港澳台,新加坡以前不是中国领土,虽然华人占人口大多数。但那时移民的结果。新加坡作为一个多元民族和文化的殖民地从英国统治下独立,它的遗产是英国留下的。对英国的制度和法制的认同几乎是新加坡各民族唯一共同点。所以新加坡并没有兴趣成为中国的卫星国和仆从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新生国家,既然要求马来人和印度裔不再忠于马来西亚和印度而是建立对新加坡的国家认同。那么占人口大多数的华人更是不能过分强化和中国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