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捐赠多少眼角膜
❶ 眼角膜移植手术得 要多大能做
在国内做眼角膜移植遇到的大多问题是没有角膜供体,幸运的话几个月就可等到,有的则是几年都有可能,听说在新加坡做眼角膜移植很方便,他们所有用于移植的眼角膜全部来源于新加坡眼库( SEB ),这不但保证了眼角膜的合法供应,也保证能让患者移植到最好品质的眼角膜。新加坡眼库的角膜有来自本地的捐献和国际认可的美国眼库。等候捐献角膜的平均时间为一到两个星期,捐献者的角膜可供在新加坡进行移植手术的新加坡人及非新加坡人使用。
❷ 问一下 移植一只眼角膜要多少钱
国内三甲医院的收费大概是5-7万,不同的地方、医院级别费用不一样,最重要的是国内眼角膜的供体很难得到,因为供体太少,即使有经济能力但是没有角膜供体也没有办法。国外比如新加坡做眼角膜移植就方便很多,新加坡眼库的角膜有来自本地的捐献和国际认可的美国眼库,等候捐献角膜的平均时间为一到两个星期,捐献者角膜可供在新加坡进行移植手术的新加坡人及非新加坡人使用。 详细的情况你可以到达达医讯的网站上了解。
❸ 移植眼角膜大约要多少钱
在国内一般要5-7万左右,还要看你选择的医院,做眼角膜移植首先要有供体,但是国内如果按正常的程序排队等候捐献角膜需要很久的时间,到国外治疗可能情况会更好一些,比如新加坡,新加坡眼库的角膜有来自本地的捐献和国际认可的美国眼库,等候捐献角膜的平均时间为一到两个星期,捐献者角膜可供在新加坡进行移植手术的新加坡人及非新加坡人使用。有需要的话你也可以向专门的医疗信息咨询公司了解相关情况。
❹ 坐角膜移植的多长时间
做角膜移植手术时间不需要多久,但是等待角膜供体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国内的角膜供体远远不能满足移植的需要,到国外比如新加坡做角膜移植手术就相对要容易很多。新加坡等候捐献角膜的平均时间为一到两个星期,捐献者角膜可供在新加坡进行移植手术的新加坡人及非新加坡人使用。新加坡所有用于移植的眼角膜全部来源于新加坡眼库( SEB ),这不但保证了眼角膜的合法供应,也保证能让患者移植到最好品质的眼角膜。新加坡眼库的角膜有来自本地的捐献和国际认可的美国眼库。
❺ 祖孙三代7人国庆当天登记捐献角膜,他们为何这样做
祖孙三代7人国庆当天登记捐献角膜,希望通过自己的捐献,能够让他人重见光明。
按照我国相关规定,遗体捐献还需要捐献者直系亲属的签字同意。捐献眼角膜是一种无私而崇高的行为,但是目前中国民众对登记捐献角膜还存在许多顾虑,很多持保守态度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可随意弃之,否则就是不孝顺。然而事实上,中国目前有超过200万角膜盲患者,当中只有极少数的能有幸接受眼角膜捐赠,而重塑光明。
(5)新加坡捐赠多少眼角膜扩展阅读:
登记捐献角膜介绍如下:
只有角膜可以移植,眼睛中白色的部分是巩膜。可以被保存并在某些外科手术中使用,尤其用于治疗眼部烧伤、受损伤的眼球或填充人工眼球来防止擦伤及眼部不适时,被当作“绷带”使用,被保存下来的巩膜不是鲜活的组织。
几乎所有人均可捐献眼球或角膜,即使超过80岁的老人,视力差的人,戴眼镜的人,以及以前患过眼病或进行过眼部手术的人也可以捐献角膜。
❻ 第一例眼角膜移植手术是哪年
到网上搜索一下不就有答案了,眼角膜移植手术现在已经很成熟,只是供体的问题还很难解决,据说在新加坡做眼角膜移植国比其他国家容易很多,主要是因为他们国家对角膜的捐献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及有专门用于移植的眼角膜库( SEB ),这不但保证了眼角膜的合法供应,也保证能让患者移植到最好品质的眼角膜。新加坡眼库的角膜有来自本地的捐献和国际认可的美国眼库。等候捐献角膜的平均时间为一到两个星期,捐献者角膜可供在新加坡进行移植手术的新加坡人及非新加坡人使用。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到专业的医疗信息咨询网站上了解。
❼ 眼角膜白斑
眼角膜的感觉神经丰富,主要由三叉神经的眼支经睫状神经到达角膜。 如果把眼睛比喻为相机,眼角膜就是相机的镜头,眼睑和眼泪都是保护“镜头”的装置。在我们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眼皮会眨动,在每次眨眼时,就有眼泪在眼角膜的表面蒙上一层薄薄的泪膜,来保护“镜头”。 由于眼角膜是透明的,上面没有血管。因此,眼角膜主要是从泪液中获取营养,如果眼泪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够充分,眼角膜就变得干燥,透明度就会降低。角膜也会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所以一觉醒来后很多人会觉得眼睛有些干燥。 眼泪的成分和血液的液体部分很相似,胆固醇和卵磷脂等油性成分附在角膜表面,以抑制水分的蒸发;而其中被称为溶菌酶的酶,具有杀茵的功能,可以保护接触到外界空气的角膜感染细菌。 所以一定要保护好你的眼角膜啊! 角膜(Cornea)完全透明,约占纤维膜的前1/6,从后面看角膜为正圆形,从前面看为横椭圆形。成年男性角膜横径平均值为1 1.04mm,女性为10.05mm,竖径平均值男性为10.13mm,女性为10.08mm,3岁以上儿童的角膜直径已接近成人。中央瞳孔区约4mm直径的圆形区内近似球形,其各点的曲率半径基本相等,而中央区以外的中间区和边缘部角膜较为扁平,各点曲率半径也不相等。从角膜前面测量,水平方向曲率半径为7.8mm,垂直方向为7.7mm,后部表面的曲率半径为6.22-6.8mm。角膜厚度各部分不同,中央部最薄,平均为0.5mm,周边部约为1mm。 角膜分为五层,由前向后依次为:上皮细胞层(epithelium)、前弹力层(lamina elastica anterior又称Bowman膜)、基质层(stroma)、后弹力层(lamina elastica porterior又称Descemet膜)、内皮细胞层(endothelium)。上皮细胞层厚约50um,占整个角膜厚度的10%,由5-6层细胞所组成,角膜周边部上皮增厚,细胞增加到8-10层。过去认为前弹力层是一层特殊的膜,用电镜观察显示该膜主要由胶原纤维所构成。基质层由胶原纤维构成,厚约500um,占整个角膜厚度的90%,实质层共包含200-250个板层,板层相互重叠在一起。板层与角膜表面平行,板层与板层之间也平行,保证了角膜的透明性。后弹力层是角膜内皮细胞的基底膜,很容易与相邻的基质层及内皮细胞分离,后弹力层坚固,对化学物质和病理损害的抵抗力强。内皮细胞为一单层细胞,约由500000个六边形细胞所组成,细胞高5um,宽18-20um,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部,为椭圆形,直径约7um。 眼睛是心灵之窗 眼睛是心灵之窗,而角膜则是这扇窗户上的玻璃 角膜之所以透明,其重要因素之一是角膜组织内没有血管,血管终止于角膜缘,形成血管网,营养万分由此扩散入角膜。 角膜的感觉神经丰富,主要由三叉神经的眼支经睫状神经到达角膜。角膜的感觉神经丰富,主要由三叉神经的眼支经睫状神经到达角膜。 人眼的构造好比一部光学照相机,视网膜、视神经与大脑视觉中枢的功能就像胶卷,虹膜像是光圈,角膜就像是相机的镜头。角膜如果变得混浊,就好比照相机的镜头磨损了,会影响到相机影像的质量;如果替换成一个透明的好镜头,又可以照出清晰的照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角膜移植。因此适合作角膜移植的先决条件,是必须确认视网膜以及视神经、大脑视觉中枢的机能正常,因为若没有好的胶卷,光是更换镜头是没有用的。正常的角膜就像水晶一样的透明清澈,又称“黑眼珠”,它相当于人眼结构中一个透明的窗口,它虽只有半毫米厚,不仅组成眼外壁,还具有强大的聚焦功能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当角膜由于各种原因变得混浊影响视力时,便可以通过角膜移植的方式更换一个干净清晰的角膜,重新恢复视力。在我国,角膜病是最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有关数据表明: “角膜盲人”占全部盲人总数的1/4,人数约为800万,其中我省约有两万多人;在这些患者中,绝大多数是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40-69岁的青壮年人,而复明的唯一手段就是角膜移植手术。但是,由于眼角膜的捐献者太少,全国各大医院每年可以完成的角膜移植手术只有2000-3000例,绝大多数的失明者目前只能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角膜移植适合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角膜混浊或水肿而严重影响视力的病变:如反复发作的病毒性角膜炎引起的角膜混浊,在彻底治愈之后并在半年内未再发作的病人,可考虑移植角膜;被酸、碱化学物烧伤的角膜混浊患者,在受伤治愈一年以后,可做角膜移植;角膜溃疡范围较大、侵犯较深,久治不愈,药物治疗失败有穿孔危险或向中央侵犯的蚕食性角膜溃疡者当立即进行角膜移植;先天性角膜变性、圆锥角膜、角膜基质变性、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等患者,也应当立即进行角膜移植手术;角膜肿瘤、角膜瘘、角膜葡萄肿患者可考虑角膜移植;已失明的角膜白斑患者,为改善外观,也可以考虑做角膜移植手术。 角膜移植材料根据其来源可分为:活体捐赠与尸体捐赠。所谓活体捐赠顾名思义供体是活人,因外伤、视神经疾患、颅内疾患等原因导致失明(无光感)而角膜却是完好无损的眼球,均是合适的供体。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分别于2006年3月与12月成功完成两例活体角膜移植,其中一例为全国首例盲人活体捐赠角膜。但是,目前国内的角膜移植材料绝大多数还是来源于新鲜尸体(供体),一般情况下6月-60岁且角膜健康者均适合,尤其死于急性疾病或外伤,其中以介于18-35岁最佳;六个月以内的婴儿与九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因其角膜功能差,不适合捐献的。一般情况下在死后6小时以内、冬季在死后12小时以内摘取才有价值,角膜上皮完整、基质透明、厚度不变者(无水肿)为佳,如果将新鲜角膜材料经保存液或深低温特殊处理,则可保持数天或数周后待用。但是下面这些供体的角膜不能用于移植: 1、某些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梅毒、狂犬病、破伤风、麻风、白喉、病毒性肝炎、脑炎、脊髓灰质炎等; 2、恶性肿瘤已侵犯眼组织者以及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等; 3、某些眼部疾病如眼前段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病毒性角膜炎、角膜变性或疤痕、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化脓性眼内炎以及做过内眼手术者等。 角膜移植手术分两类:即穿透性角膜移植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 1.穿透角膜移植是以全层透明角膜代替全层混浊角膜的方法,用一定直径的环钻钻去有病变全层角膜,然后用同样口径或略大一些的环钻,钻取供体角膜片,作10-0尼龙线严密地缝于受主角膜上。适应症按其手术目的可分为光学性、治疗性、成形性、美容性等方面。 光学性角膜移植:是指为达到光学目的(角膜透明)所施行的角膜移植术,常见的适应症为圆锥角膜、各种原因所致的角膜瘢痕、各种角膜营养不良、各种原因的所致的角膜内皮细胞功能衰竭。治疗性角膜移植:用以治疗角膜疾病、控制感染、缩短疗程、挽救眼球主要适应症为化脓性角膜疡、眼化学伤、蚕蚀性角膜溃疡、角膜边缘变性等。成形性角膜移植:以恢复角膜的组织结构为目的的角膜移植,如角膜变溥、穿孔的角膜病变。美容性角膜移植:主要用以改善角膜外观。适合于已失明的角膜白斑患者。 2.板层角膜移植是一种部分厚度的角膜移植,只切除有病变的角膜浅层组织,深层比较完好的受主角膜仍然保留作为移植床,然后取同样大小和厚度的供体角膜前层角膜片,缝于受体角膜的创面上。板层角膜移植不穿透前房,属于眼外手术,一般不扰动眼内组织,并发症较少。故凡角膜病变未侵犯角膜深层,而内皮生理功能健康或可复原者,均可行板层角膜移植术。临床常用于中浅层角膜斑留或角膜营养不良性混浊,进行性角膜炎或溃疡、角膜瘘、角膜肿瘤。 角膜移植手术仅仅是角膜移植的一部分,术后的处理和自我保健对角膜移植成功也起到很重要作用。角膜移植术后约1~2周可出院,因角膜移植术的免疫排斥反应问题是导致术后失
❽ 眼角膜自愿捐献应具备那些条件
如何捐献角膜,如何成为捐赠者?
1)向眼库提出口头申请→眼库工作人员与申请人沟通,确认
2)确系本人真实意愿→家人知晓并同意→申请人签署捐赠志愿书→正式成为眼库捐献志愿者→志愿者临危时本人或家属与眼库联系→ 眼库工作人员到现场及复印死亡证及相关医学资料 →获取角膜→善后工作(颁发荣誉证书等)通讯地址:江苏省常熟市海虞南路68号,苏州市红十字会明善眼库,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捐赠热线;0512-52791800
邮编:215500
常见问题:什么人可以捐献? 几乎所有人均可捐献眼球或角膜,即使超过80岁的老人,视力差的人,戴眼镜的人,以及以前患过眼病或进行过眼部手术的人也可以捐献角膜,因为他们的角膜并没有受到影响。即使经过检查不能应用于临床治疗,其眼球组织也适合进行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
怎样捐献? 首先捐献者需要与家人进行沟通,再与眼库工作人员联系,取得捐献表和卡片,填写完整后寄至当地红十字会,即完成了捐献登记工作。(请注意:眼球或角膜在死亡后12小时内必须捐献。)
捐献需要费用吗?
不需要。眼库人员将亲自前往取材。任何器官或组织买卖活动均为法律所禁止,医疗活动中的费用仅仅是材料处理,保存,运输的成本。
捐献者家人能知道接受移植患者的情况吗? 不能,因为登记接受移植的患者很多,捐献者家属不能指定接受移植人。
接受移植者能知道捐献人的情况吗? 不能。捐献者的个人情况将保密,接受移植者的谢意将由眼库工作人员传达。
捐献眼球可以进行何种科学研究? 捐献的眼球可以用于角膜病,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疾病,整形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接受移植者需要等待多长时间?角膜可以保存多久?
接受移植者等待的时间取决于供体角膜的数量。角膜保存效果最佳方法是角膜中期保存液中保存,角膜中期保存液一般在两周内可以保存角膜片的质量。
对角膜的需求有多大?
尽管每年全球完成超过50 000例角膜移植手术,但是需要永远无法满足,并且人工角膜在临床上的应用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国目前有超过200万角膜盲患者,但是我国每年接受角膜移植复明的人数仅有不到5000人,大量的角膜盲患者得不到角膜复明,所以国内眼库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目前中国角膜移植和捐献的现状是怎样的?
我国角膜需求的现状是供不应求,要求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很多(约200万),而供体不足,每年全国仅有不到5000例患者能够接受角膜移植手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角膜捐献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当前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伦理的问题,绝大多数的人认为自己角膜是自己身体的组成部分,即使是死亡后,也不能离开自己的身体,毁坏自己的完整性;同时,对于自己的亲属,当然也不愿意担当出卖自己亲属眼球这样的罪名。这说明,宣传普及不够,也缺乏必要的立法。至于眼库体制不是主要的问题,更多的是要有深入的宣传和陈旧观念的破除。
眼库获赠角膜数量和实施手术的数字存在落差,这种落差是怎么出现的?
这个问题与前面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大家不愿意捐献角膜,当然眼库中也就没有足够的数量去给需要进行角膜移植的患者进行移植了。
国内一些城市已经针对包括角膜捐献在内的遗体捐赠制定了专门的地方性法规,这些法律实施的效果如何?
关于遗体捐赠、器官移植的立法,事实上不是地方立法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国家立法要解决的问题。地方立法仅仅能够解决一个地方的规范问题,但是,要想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由国家立法,进行全面的规范。这一点,深圳等已经作出了很好的探索了,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
对角膜捐献立法的重要性何在?有些什么意义? 对于立法,当然不能就规定角膜捐献的法规,而是要规定统一的关于人体组织和器官以及尸体的捐献条例。这样,就可以一下子就解决了全部的问题。其意义在于,全面统一人体器官、组织和尸体的捐献行为,以及捐献的器官、组织以及尸体的合理使用,制止非法交易,同时也就保护了人的合法权利。
国外相关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为了保障和促进人体器官移植和组织利用的有序进行,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人体器官移植的立法,用法律手段保证器官移植工作的广泛开展。日本于1958年制定了《角膜移植法》,1979年又将其修改为《角膜肾脏移植法》;丹麦于1967年制定了《人体组织摘取法》;美国于1968年制定了《统一尸体提供法》;挪威于1973年制定了《器官移植法》;法国于1976年制定了《器官摘取法》;新加坡于1987年通过了《人体器官移植法案》。这些器官移植法的内容涉及了尸体器官捐献的立法,供者死亡标准立法,以及活体器官移植立法等,对供体和受体的合法权益给予了充分的保护。
捐献志愿的法律效力问题(比如老人生前已经志愿捐献角膜,但是家人不愿意捐献)应该如何解决? 捐献自愿是权利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具有最高的决定权。如果本人志愿捐献遗体、器官、组织,其他任何人都不可干预。发生争议,法院裁决的时候,应当按照遗嘱的效力对待。
除了眼角膜之外,其他的器官移植是否也存在上述这些难题? 是一样的,例如肾脏移植,同样如此。例如,如心脏、肾、肺、血液、骨髓等,都是单一物,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人可以感觉、感知的有形体,都是有体物。同时,它们也都具有有用性和稀缺性,脱离活体、尸体的组织和器官十分稀缺,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5万登记在册的病人急切等待器官移植,需求量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平均每天有17人在等待移植中死亡。我国需要进行心脏移植的患者至少在5万以上,而目前只做了82例;我国每年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的患者在14万左右,且多为青壮年,有几十万人等着肾移植,而目前所做的肾移植总数为6.2万例;我国是肝病大国,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就有3000万,其中20%可能发展为肝硬化,1%-5%可能发展为肝癌,仅这类晚期肝病患者最少有630万,但肝脏移植到2000年底总共才做了484例。
患有癌症,是否可以成为角膜捐献者? 可以。大多数癌症都不会影响眼角膜移植手术。
捐献角膜、眼球、器官或其它组织会不会受到宗教反对? 不会。捐献是为了挽救生命或使某人恢复视力。正因为如此,捐献眼球或角膜组织及人体其他组织才被认为是与宗教信仰和主要宗教观点相一致的。
对眼角膜的需要量有多大? 对角膜组织的需求从未得到满足,到现在为止,人造组织在移植手术中的使用还无法获得成功。
如何获得捐献者的眼球或角膜?
眼球是由个人来捐赠的,从个体死亡起,捐献开始起作用。生前在眼科医院的眼库或红十字会登记完成的角膜捐献,身故后,由家属或看到捐献证明的人通知眼库或红十字会,摘取取角膜。
捐献眼球或角膜会不会使捐助者的家属花费大量金钱?
捐献眼球、器官或其他组织不会花费捐献者家属一分钱,捐献者家属也不会得到任何报酬。在世界各国、买卖人类眼球、器官或其他人体组织是非法的。
捐献眼球或角膜会不会影响捐献者的外貌?
不会。有眼科医院的多重保护措施来防止捐献者的外貌受损,没有人会看出捐献者发生了什么事,家属可以如期进行葬礼安排,如果希望强烈的话,甚至可以举行观礼。
捐献眼球或角膜会不会影响葬礼的安排?
不会。眼组织的获取是在捐献者死亡后几小时内完成的,家属可以正常安排葬礼。
接受者会被告知是谁捐献了眼角膜或者捐献者的家属被告之受助者的身份?
不会。"光明的礼物"是不具名的,关于捐献者或捐献者家属的详细资料是不会为接受者得到的,反之亦然。在眼库或眼球银行里,接受者或捐献者家属的资料都是不为人知的。
是整个眼球都被移植吗?
不是。只有角膜可以移植,眼睛中白色的部分是巩膜。它可以被保存并在某些外科手术中使用,尤其用于治疗眼部烧伤、受损伤的眼球或填充人工眼球来防止擦伤及眼部不适时,被当作"绷带"使用,被保存下来的巩膜不是鲜活的组织。而眼的其他部分可以被研究者用于眼病起因。医疗方法及如何防治眼科疾病和问题方面。
捐献后多久,角膜必须被移植入新个体中?
角膜移植手术通常在角膜捐献后的3-7天内进行,手术的进行靠角膜被保存使用的方式,血清测试的结果,和一位合适的接受者来决定。
如果角膜不适合移植会发生什么?
所有的捐献者和眼球都要经过仔细的审查,如果角膜被认定不适于移植,它将被用于科学研究及教育事业。
捐献眼球对科研及教育会有怎样的积极影响?
角膜除了用于外科手术外,将被用于科研及教育领域,对青光眼、视网膜疾病、糖尿病引起的复杂的眼科疾病及其它视觉病症的研究,这会从捐献的眼球中取得巨大收益,因为许多眼类问题是无法模拟研究的。这些研究推进了在特殊眼球环境下对眼疾起因及影响研究进程从而创出更新护理及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