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如何管理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如何管理

发布时间: 2022-06-10 19:29:34

① 新加坡为什么会建立中央公积金制度

20 世纪50 年代,新加坡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失业、住房紧缺、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体系,绝大部分国民没有养老保障。但当时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初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提供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同时,新加坡政府认为,过分的社会福利不利于竞争,会使人民产生对政府的依赖。因此,新加坡政府在体察国情的基础上,本着务实精神立法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加坡政府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由国家强制实施个人储蓄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构成,是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部分;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对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成员给予救助,如对低收入家庭发放住房补贴、生活救济和救助金等,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辅助部分。

特色制度:
1955 年7 月,中央公积金制度正式建立并实施,同年成立了专门负责管理公积金的中央公积金局。中央公积金局以国家立法为前提,并在劳工部制定基本方针政策的基础上,负责整个公积金的管理运行,对公积金实行规范化、制度化和企业化管理。劳工部——中央公积金局:董事会、(劳工部、规划决策会、财经委员会、主席、总经理、十名董事会成员)建立中央公积金的最初目的是通过公积金这种强制储蓄制度,预先筹集个人养老资金以解决国民的养老问题,为雇员退休后或不能继续工作时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1965 年新加坡独立以后,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变化,在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和用途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不断调整放宽对公积金用途的限制,扩大了公积金的社会保障功能。1968 年9 月,新加坡政府推出了“公共住屋计划”,允许会员退休前支取公积金存款购买政府建造的组屋,标志着中央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开始放宽。此后陆续推出了医疗保健、家庭保障、教育、投资理财等一系列保险计划。最初,公积金制度所包括的劳动者是指受雇于同一雇主、时间在一个月以上的工人,不包括临时工及独立劳动者,也只是一个强制性的储蓄计划,保障的范围也只涉及公积金会员退休或因伤残丧失工作能力后的基本生活。公积金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通过强制储蓄、限制使用的方式来实行的。公积金的主要内容包括公积金的缴交率及调整、公积金利率及调整、公积金的使用方向与条件等方面。

②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您好,新加坡在社会保障方面依赖政府经营的中央公积金。中央公积金制度既是一项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又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它不仅为广大雇员提供了养老、医疗保障,而且汇集了大量民间资金,为新加坡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所需资本,还对金融体系具有强大的支撑力和影响力。中央公积金制度是适应新加坡特定的历史情势产生的,并随着国情的改变而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加坡模式”。
中央公积金制度1955年7月建立时,是一项为全体受薪人员设立的强制性养老储蓄基金,其主要目的是为职员提供足够储蓄,以便在退休后或者丧失工作能力时有所依靠。但经过40年的时间,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面的,可以满足人们退休、购房、医疗保健及教育等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医疗保障制度
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制度可分为强制医疗储蓄、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三个部分,各部分均由政府机构管理实施。主要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实行保健储蓄、健保双全和保健基金计划,由政府提供一定的医疗津贴,以确保本国国民均能享有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保健储蓄计划是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中主要的医疗保障计划,1984年4月推出,并设立了会员的保健储蓄账户。该计划允许会员动用公积金的保健储蓄账户的存款,支付会员个人或直系家庭成员的医疗费用。在保健储蓄计划下,公积金会员每月须把部分的公积金存进保健储蓄账户。1992年,还推出自雇人员保健储蓄计划,它规定凡年收入在2400新元以上的自雇人员须缴纳其净收入中的固定比例的款项作为保健储蓄。据统计,每年有超过22万名会员动用其保健储蓄账户的存款支付医疗费。
健保双全计划是一项重病医疗保险计划,1990年7月实施,它允许会员以公积金保健储蓄账户的存款投保,确保会员有能力支付重病治疗和长期住院的费用。除会员不参与此项医疗保险,每年将从保健储蓄账户的存款中自动扣除作为保费支出,大约有87%的公积金会员参加投保。这样,会员可以索取每年高达2万新元而终身不超过8万新元的医疗费。到2006年7月,参与健保双全计划的人数高达275万人,占新加坡人口的76.5%,大约有9成的工作人士投保健保双全或动用保健储蓄支付医疗保险。
保健基金计划是政府为贫穷的国民所设立的一项医疗基金,它是在保健储蓄和健保双全均无法提供保障的情况下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目前,该保健基金约8亿新元。2001年,共有15.68万人申请到保健基金的援助,其中99%的申请者从中受惠。
二、养老保障制度
新加坡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依靠其中央公积金制度来实现,这是其社会保障模式最富有特色之处。新加坡的养老保障制度主要是完全积累制,是通过强制储蓄的手段来实行对职工本人的自我保障制度。
新加坡政府规定,雇员年满55岁后,个人账户结构由普通账户、医疗储蓄账户和特别账户转变为退休账户和医疗储蓄账户。雇员年满60岁且在个人退休账户须保留一笔法定最低存款的前提下,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从1987年起,新加坡政府开始实行公积金最低存款计划,规定会员在55岁领取公积金存款时,必须把一笔钱留在退休户头中,以保障晚年的生活。10年内,这笔最低存款要上调到8万新元,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在基本生活费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使其会员在退休后的若干年保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三、就业保障制度
新加坡政府长期以来把鼓励就业、扶助就业、确保就业作为基本国策,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培训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2001至2006年,新加坡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最低的年份达到2.7%。
(一)注重职业培训
新加坡80年代初开始倡导大规模群众性训练计划,对职工进行广泛的再教育、再训练。以设立工人基本教育课程为方式,发动各行各业以及社会团体参加这项计划,鼓励他们开办各种学习和训练班。多层次、多类别的学习、培训形式,既保证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广泛性,也保证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与适应性。
(二)推出职业再造计划力促全民就业
职业再造计划是在新加坡全国职业总会的积极推动下,于2005年3月由劳、资、政三方联手推出的一项就业促进计划。该计划通过改善现有工作岗位的职业形象和工作条件来增加这些工作对新加坡人的吸引力,从而协助面临失业威胁的新加坡人继续受雇或重新受雇。职业再造计划一经推出,就取得明显的成效。2005年失业率由2004年的3.4%下降到3.2%。
四、实行“居者有其屋”的住房保障制度
新加坡之所以在短短数十年内成功地解决了住房短缺问题,并且完成了住房由量到质的提升,主要归功于新加坡以住房公积金制度和“居者有其屋”计划为两大支柱的福利型住房制度。
(一)政府是建立住房保障制度的主导力量
新加坡政府于1960年成立了直属国家发展部的法定机构——建屋发展局,既负责制定住宅发展规划及房屋管理,又负责房屋建设工程、房屋出售和出租。
(二)银行储蓄贷款和公积金是购房资金的主要来源
“居者有其屋”计划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银行储蓄贷款,二是公积金制度,其中公积金制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强制老百姓将部分收入缴交公积金,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均积累,从而使政府有能力建造公共住房。政府利用部分公积金储备,贷款给建屋发展局发展公共住房,从而使建屋局有能力大规模地进行公共住房建设。
(三)制定不同层次居民的购屋准入政策
收入低者才进入“居者有其屋”计划,同时制定政策,依购房者的经济收入水平层次购屋,其首付款和还款额及还款方式都有所不同,能够适应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需要,确保他们买得起房。
(四)详尽的配套保障政策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实行的是出售与出租并举的模式,其中出售又分为完全市场化的私人开发商开发的公寓和建屋发展局组织建设的福利型组屋。政府是组屋住房供应的主体,不仅为符合购买组屋条件的居民提供抵押融资贷款,而且对低收入家庭在购买标准条件内的第一套组屋时除了享受规定的房屋津贴外,还可获得额外的购屋津贴。无论是承租或是购买组屋,都有着极其严格的操作性很强的条件限制和完备的退出机制。

③ 新加坡的社会救济制度是怎样的

公民自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

这一体系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国家给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障很少,一般是靠个人积累或社会单项保障。

这一模式比较成功的是新加坡。在医疗方面,新加坡实行强制性储蓄,每个人在银行都有一个独立的账户。账户上的钱只能用来缴纳本人或直系亲属的医疗费。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新加坡实行公积金制度,公积金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养老保障公积金实质上是一种完全积累模式,由中央公积金管理局依法管理。

虽然各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维护社会公平上各有差异,但公平始终是各国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所秉承的主线。西方国家普遍建立起全民参与、覆盖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并通过财政补贴、政府转移支付等手段,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既保证了全体社会成员机会平等地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又有效地调节了经济波动,并通过社会保障的收入再分配功能,缩小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维护了社会公平。

④ 国家即将推出个人养老金制度,你准备交吗

我准备交

个人养老金制度最大的特点是鼓励个人储蓄,削弱再分配属性,这么做你可以说更公平了,也可以说更不公平了。

一方面,个人存个人的钱,为自己的养老负责,站在有钱人角度上讲更公平,另一方面,穷人本身赚的钱就少,现在还要自己考虑自己养老的事,站在穷人的角度上讲,他要对平时的花费更具约束,才有能力到晚年混点好饭吃,当然有钱没钱是个广义概念,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中国早就提出要发展多层次的养老制度,个人养老金制度只是其中比较容易实现的一环而已。

中国实行个人养老金制度需要解决一个疑问,而这点会使个人养老金制度在中国实行起来麻烦重重。

即,中国怎么解决类似于社保混账管理,空帐运行的情况?

都知道个人养老金制度全世界新加坡实行的最好,新加坡养老金的最大特点是个人账户强制储蓄。

新加坡的社保制度覆盖人群是新加坡公民和永久性居民。公积金法规定“凡工薪收入者,无论是公务还是非公务职员,都要参加中央公积金计划,向中央公积金局按规定足额缴纳公积金,连个体商贩也要参加。”

中央公积金规定了55 岁以下分设三个账户:

  • 普通账户占72.5%,用于购房、教育甚至个人投资。

  • 特别账户占10%,作积累退休金,到了55岁可以一次性提取,但要留足最低额度保障老年生活。

  • 医疗账户占17.5%,主要用于为自己和配偶、子女、父母和祖父母医疗费用和医疗保险(仅限新加坡公民和永久性居民)。

账户层层分明,用途清晰,就要保证公积金的绝对安全性和可行性。因此新加坡发明了公积金独立于政府财政的分帐管理模式,确保公积金的资金绝不会被挪用他处。

如:公积金制度法律依据是公积金法令。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局为公积金管理机构,隶属于劳工部,政府财政的丰歉对公积金没有直接影响, 而且政府无权动用公积金去弥补财政可能存在的赤字。

公积金投资由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投资运行,确保本金安全和盈利。

反观中国,社保的统帐结合 、混账管理、空账运行的模式一直存在。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1月2日,《劳保条例》开始进行修订,当时规定企业按照工资总额提取劳动保险金,70%由企业自行管理,用于发放当期退休金和其它福利,30%交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保管,作为企业间统筹调剂和储备。劳动者个人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均能享受退休金和医疗等其它福利。

而此制度实行不到20年,为了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1969年2月便停止了国营企业劳动保险金。当时全国总工会积存的近4亿元社会保险总基金悉数缴解国库,转为财政资金。

此后,职工退休金完全由各企业自行负责。到了20世纪末,有些国企因为市场化改革无法在自负盈亏,甚至濒临破产,工人面临下岗。很多企业此时已经无力支付单位职工退休金,原来在此退休的或者正要退休的职工无法再领到养老金。

国家为了维稳,将职工分为“老人”“中人”和“新人”,三类人对应三种不同的养老金政策。

养老金账户实行统筹账户+个人账户相结合方式。统筹账户实行现收现付,将“新人”缴纳的钱在当下支付给已经退休的“老人”,这样就能解决众多企业无法负责还在嗷嗷待哺退休职工的退休金问题。

而新人的个人账户实行积累制,退休时可以由权利人分期领取。相当于强制储蓄。

改革实行时,已经退休的老人从未缴纳养老保险金;工作了一定时间的“中人”,在参保前也没有缴纳养老保险金。他们未缴纳的部分,全部“视同缴纳”。而在改革中,不断有职工按照“视同缴纳”的政策参加社保。

所以“视同缴纳”的部分好像等待泰坦尼克号撞击的冰山,数额巨大但我们却看不见。

历史的欠账被强行加在正在缴费的“新人”肩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社保缴费率在全世界名列前茅,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但又实行低水平的养老金替代率,开源节流,来解决养老金改革的转型成本。

可即使这样统筹账户的资金还是不够支付,于是,在现收现付制下个人账户被挪用于退休金的发放,这就是着名的我国养老保险的空账运行问题。

到了去年医保改革,单位缴纳的30%进入个人账户全部充公进入统筹账户。

社保设计的个人账户没有得到强有力的保护,反而在统筹账户出问题后时时被拿去填窟窿,根本没法起到强制储蓄的作用。


⑤ 新加坡养老制度

法律分析: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是一个以居民个人收入为基础的强制性储蓄体系。管理这个系统的是隶属于政府劳工部的中央公积金局,英文缩写为CPF (CENTRAL PROVIDEN FUND BOARD SINGAPORE)。而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只要是受雇就业,都需要缴交公积金。56岁以上员工公积金缴交率递减,目的是鼓励雇主雇佣年纪大的员工,帮助年长者继续就业。同时,工作人士和他们的雇主所共同承担的公积金被指定存放在3个账户内。这里需要重点说明的是,自雇人士 (新加坡劳动队伍中8%-10%是自雇者) 年收入超过6,000美元, 需填补公积金中的保健储蓄账户。除保健储蓄账户外,可自愿按比例缴交另外两个账户(普通账户、特别账户)内的公积金。近年,政府针对55岁至70岁的公积金存款较低的自雇公民推出了“退休户头配对填补计划”,以帮助他们积累更多公积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⑥ 新加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新加坡:以中央公积金制度授人以渔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是在经济起飞阶段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社会经济目标建立起来的,是一种独特的、有效的养老保障制度,并得到了社会和国民的认可。

中央公积金制度于1955年7月建立,它是一项为新加坡受薪人员而设立的养老储蓄基金,是一项强制性的储蓄计划。其主要目的是为职员提供足够的储蓄,以便在退休后或者丧失工作能力时有所依靠。但经过40年的时间,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面的,可以满足人们退休、购房、医疗保健及教育等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新加坡,每个就业者无论其受雇单位的性质,都在公积金拥有户口,每月要向公积金缴纳一定比例的个人工资。目前缴纳的基数上限是月工资6000新元,会员年满55岁或永远离开新加坡时,就可提走全部公积金存款,存款享有与市场利率挂钩的利息。

新加坡公积金实行全国统一管理。为此,建立了中央公积金局,统一管理和使用公积金储蓄,还制定了《中央公积金法》,以保护公积金会员的合法权益,规范管理、使用公积金储蓄的行为。雇主和雇员都必须按时缴纳公积金,雇员的公积金储蓄由雇主根据缴交率扣除,连同雇主应缴交的数额,一起存入公积金局的会员帐户上。

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新加坡政府对公积金的内容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个人可以动用公积金储蓄来买房、看病和养老。公积金使新加坡居民在不长的时间里,初步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虽然在运用公积金存款方面逐步放宽限制,但政府仍牢牢抓住公积金最终保障作用的核心。因预见到人口有迅速老化和平均寿命延长的趋势,从1987年,新加坡政府开始实行公积金最低存款计划,规定会员在55岁领取公积金存款时,必须把一笔钱留在退休户口中,以保障晚年的生活。10年内,这笔最低存款的数额要逐步调高到8万新元,根据政府的测算,只有这样才能在基本生活费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保障会员在退休若干年后仍保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新加坡的这种以储蓄基金制为主体的养老保险制度,明确体现了新加坡政府一贯的“授人以渔”的政策思想。在经济起飞阶段,送给人们“渔具”并教会如何使用,可能要比直接送“鱼”更有意义,更具激励性,更有利于形成“工作—积累—受益”的良性循环。同时这种制度节省了大量的财政开支,抑制了消费膨胀,增加了社会积累,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利于企业开展平等竞争和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较之诸福利国家的养老保障制度,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不失为一种符合新加坡国情的有效的养老保障制度。

⑦ 新加坡公积金如何

twぇ⌒пwぇ⌒пluev┽Θ谩沥wぇ⌒пv┽Θ谩沥hь 新加坡:以2中3央公0积金制度授人v以2渔 新加坡的中4央公4积金制度是在经济起飞e阶段根据自己a的国情和社会经济目标建立起来的,是一n种独特的、有效的养老保障制度,并得到了c社会和国民的认0可。 中0央公1积金制度于o7758年1月8建立,它是一a项为6新加坡受薪人m员而设立的养老储蓄基金,是一u项强制性的储蓄计1划。其主要目的是为8职员提供足够的储蓄,以7便在退休后或者丧失工r作能力q时有所依靠。但经过60年的时间,它已w经发展成为0一b种全面的,可以2满足人x们退休、购房、医疗保健及s教育等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新加坡,每个s就业者无t论其受雇单位的性质,都在公6积金拥有户2口h,每月0要向公3积金缴纳一a定比3例的个x人v工a资。目前缴纳的基数上p限是月7工q资1000新元q,会员年满71岁或永远离开s新加坡时,就可提走全部公2积金存款,存款享有与y市场利率挂钩的利息。 新加坡公8积金实行全国统一s管理。为5此,建立了q中8央公7积金局,统一k管理和使用公4积金储蓄,还制定了d《中5央公3积金法》,以7保护公7积金会员的合法权益,规范管理、使用公8积金储蓄的行为4。雇主和雇员都必须按时缴纳公7积金,雇员的公0积金储蓄由雇主根据缴交率扣除,连同雇主应缴交的数额,一x起存入f公6积金局的会员帐户0上c。 随着形势的不t断变化8,新加坡政府对公0积金的内8容不n断加以1补充和完善。个e人n可以0动用公5积金储蓄来买房、看病和养老。公7积金使新加坡居民在不l长2的时间里,初步实现了v“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虽然在运用公4积金存款方6面逐步放宽限制,但政府仍0牢牢抓住公3积金最终保障作用的核心4。因预见5到人o口e有迅速老化3和平均寿命延长0的趋势,从11168年,新加坡政府开l始实行公1积金最低存款计2划,规定会员在42岁领取公4积金存款时,必须把一i笔钱留在退休户5口r中7,以7保障晚年的生活。70年内5,这笔最低存款的数额要逐步调高到5万b新元l,根据政府的测算,只有这样才f能在基本生活费不h断上l涨的情况下a,保障会员在退休若干i年后仍8保持基本的生活水7平。 新加坡的这种以6储蓄基金制为3主体的养老保险制度,明确体现了j新加坡政府一e贯的“授人l以2渔”的政策思想。在经济起飞z阶段,送给人x们“渔具”并教会如何使用,可能要比8直接送“鱼”更有意义h,更具激励性,更有利于e形成“工m作—积累—受益”的良性循环。同时这种制度节省了k大r量的财政开z支i,抑制了o消费膨胀,增加了m社会积累,有利于e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a,有利于v企业开i展平等竞争和调动职工u的生产积极性。较之d诸福利国家的养老保障制度,新加坡的中5央公1积金制度不a失为5一h种符合新加坡国情的有效的养老保障制度。

⑧ 对比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和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异同

这个问题嘛,你可以问一下西南大学房地产班的肖永康老师,他知道的很多哦,哈哈...

⑨ 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属于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1960年,新加坡为解决国民住房难问题,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计划,大量修建组屋。组屋可租可售,出售价格一般是市场价格的50%。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面向所有受雇的公民和永久居民,目前的缴交额为工资的30%至36%,其中20%为雇员缴纳,雇主缴交10%到16%。在新加坡经济较好的时候,公积金的缴存率曾高达40%到50%。按照2006年9月前的新加坡相关法律规定,月薪低于500新币(1新币约合5元人民币)的职工,无须缴交公积金,月薪在5000元以上收入者的公积金一律按5000元标准计收。

⑩ 如何管好保命钱 聚焦国外社保基金监管新加坡篇

现行制度模式的一些可商榷处,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管理。所谓投资渠道的拓展问题根子就在这里。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 对社保机构的性质,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公务员体制,不应该是事业单位。公务员体制是由财政包的,这样社保局收的每一分钱就和它的利益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是事业单位,它的收益和它的管理有直接关系,那就容易出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 当前大学生挤破头地考公务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保障不平等,公务员的社会保障好,其他劳动者缺乏保障或保障不足,所以拼命争当公务员。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 社保基金有其特性,就是采取现收现付制,有财政兜底,是纳入国家保障体系的。即便基金有问题,财政是不会有问题的。而社保基金在早期出现问题也很正常。因为任何一个机构在开始起步的时候,国家都不会给它很大的投入。 —— 复旦大学保险系主任、保险研究所所长徐文虎 现在体制上重大的缺陷就是事前监管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郭金龙 新加坡——周志凯/文 中央公积金杜绝腐败 由于中央公积金由政府集中管理,具有规模效应;同时因为没有大量的私营管理机构参与,避免了为“拉客”而产生的恶性竞争 基金管理模式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是典型的国家集中管理模式。具体的管理和投资运作由中央公积金局负责。中央公积金局隶属于劳工部,并由劳工部制定有关政策对其进行监督,其性质是半官方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依法独立工作,其他部门不得干预其日常事务。中央公积金局集多项职责于一身,既要制定个人账户的相关政策,又要具体执行与个人账户有关的业务,如征收费用、保存记录、支付退休金,还要负责基金的保值、增值。相关的投资决定由新加坡货币管理局和新加坡政府投资管理公司执行。 基金投资模式 按照公积金法案,公积金会员的个人账户在保留了最低存款额度之后,公积金可以将结余资金的80%用于投资,但只能投资于政府债券。这些政府债券是专门为公积金局偿付利息和其他债务而发行的浮动利率债券,没有市场报价,浮动利率等于公积金局向成员支付的利率。 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相继引进了住宅产业计划、非住宅产业计划、教育计划。1997年又进一步放宽投资工具,引进公积金投资计划,包括基本和增进投资计划,允许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国内股票和公司债券、一些指定国家的股票以及其他投资工具。 养老金发放模式 当公积金会员在55岁保留了一笔最低存款之后,便可以将公积金存款提出。 这笔存款可作三个投资选择:向获准的保险公司购买年金保单、存入获准的银行获取利息、保留在公积金的退休户头获取利息。从60岁起会员即可从最低存款中按月领取养老金。(责任编辑:马丁)[我来说两句]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6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17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49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459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556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1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179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368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19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