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在二战有多少万军队
❶ 请问二战时期为什么亚洲东南亚国家参战兵力那么少
二战以前,东南亚只有一个独立国家:泰国。
越南,老挝,柬埔寨是法国的殖民地,当时称法属印度支那,日本称为法印;缅甸,马来亚(注意,不是今天的马来西亚),北婆罗洲(沙捞越,沙巴,文莱),新加坡(当时和柔佛,槟榔屿合称英属海峡殖民地)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菲律宾是美国的保护国,印尼是荷兰的殖民地(当时称荷属东印度群岛,日本称为兰印)。
当时在这些地区全是英法荷的殖民地部队,比如法印真正的法国军队很少,除了越南人就是法属北非的摩洛哥人和法属西非的黑人。英国的军队绝大部分是印度人,在新加坡被日军俘虏的英军中有9万阿三。荷兰本土已经被德国占领,兰印名义上效忠于流亡伦敦的荷兰女王的流亡政府,而实际上流亡政府只直接统治苏里南等美洲殖民地,出于防御日本的需要,早就把兰印委托给英国了。美菲联军也是大部分是菲律宾人。
所以美英法荷东南亚部队简直就是乌合之众,从训练,装备,战斗力,意志等各方面都无法和日军相比。
澳大利亚二战时,陆军师番号编到9,但是其中有空番号。实际总兵力不足9个师。战斗力最强的几个师还被英国调到北非战场和德意军队作战去了。诺大的澳大利亚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只有1个师了。最后在澳大利亚总理马克唐纳的激烈要求和澳大利亚国会投票决议的压力下,丘吉尔才被迫放回一个澳军师。还没到,新加坡已经失守了。所以后来澳大利亚都准备放弃澳洲北部,退守大沙漠以南,防守南澳洲了。
❷ 请问一下二战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投入的兵力是多少万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加拿大等自治领都派兵加入了地中海战区。1940年,澳大利亚陆军共4个师,兵力10万零8千。师辖3个旅,各4个营。1941年至1942年澳大利亚第6、第7和第9师参加了北非和地中海的战役。日本宣战后,第6、第7师调回远东地区,第9师留在埃及,在阿拉曼艰苦防守,5千多人伤亡、被俘。1943年第9师返回澳洲。
新西兰宣战不久于1940年初派兵欧洲,1941年,新西兰师(3个旅)在希腊组建,从1941年11月调入北非到1942年北非战役结束,参战的不到4万4千新西兰官兵伤亡高达2万1千5百。2万不到的新西兰部队在意大利继续奋战,伤亡达8千6百多。1944年2月组建了1个新西兰军,辖新西兰第2师、印度第4师和英第78师。
❸ 请问一下二战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投入的兵力是多少万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加拿大等自治领都派兵加入了地中海战区。1940年,澳大利亚陆军共4个师,兵力10万零8千。师辖3个旅,各4个营。1941年至1942年澳大利亚第6、第7和第9师参加了北非和地中海的战役。日本宣战后,第6、第7师调回远东地区,第9师留在埃及,在阿拉曼艰苦防守,5千多人伤亡、被俘。1943年第9师返回澳洲。
新西兰宣战不久于1940年初派兵欧洲,1941年,新西兰师(3个旅)在希腊组建,从1941年11月调入北非到1942年北非战役结束,参战的不到4万4千新西兰官兵伤亡高达2万1千5百。2万不到的新西兰部队在意大利继续奋战,伤亡达8千6百多。1944年2月组建了1个新西兰军,辖新西兰第2师、印度第4师和英第78师。
❹ 谁知道二战各国共参战士兵人数
美国:参战兵力1 400万人
英国:参战兵力1 200万人
前苏联:参战兵力2 200万人
德国:参战兵力1 700万人
日本970万
比利时 13700
澳大利亚: 60000
加拿大: 55000
印度: 25,000
新西兰: 16,000
南非: 7,000
法国: 1,240,000
法国殖民地: 114,000
希腊: 5,000
意大利: 650,000
❺ 谁能详细说一下新西兰在二战的作战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新西兰随英国参战,主要是输送兵员并供应食品和毛织物等军需品。由于出口市场有保证,工业有所发展,一度出现经济繁荣。同时因对德宣战,新西兰占领了德属西萨摩亚。战后,新西兰参加了巴黎和会(1919),签署《凡尔赛和约》,加入了国际联盟,成为一个主权国家。1920年,国际联盟将西萨摩亚交新西兰“托管”,新西兰并和英国、澳大利亚共管瑙鲁。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承认新西兰自治领对内对外政策的独立。1935年,工党执政时期,增加农场主收入和提高工人工资,缩短工时,提供就业机会,兴建公共工程与住宅,扩大社会福利事业。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新西兰参战,基于国家安全的原因,新西兰转向依靠美国,加强与美国的合作。1942年后,美军驻扎到新西兰,1951年签订了《澳新美安全条约》。1947年,新西兰正式接受《威斯敏斯特法》,获得完全自主,但仍为英联邦成员。
在二战中,新西兰陆军在欧洲及非洲战场参加的主要战役有希腊战役、克利特岛战役,北非战场的全部战役,直到进攻意大利。实际上在这些作战中,新西兰部队都受英国人的指挥,比较出彩的要算克利特岛战役中新西兰第22、23营、第四旅等部队让斯图登特将军的伞兵着实吃了大苦头。
而在太平洋战场上,新西兰陆军初期主要跟随美军行动。后来随着美军主导太平洋战场的各个战役,新西兰陆军逐渐转向欧洲、非洲战场配合英军作战。
新西兰海空军在二战中也多作为英联邦军队或者盟军的一部分进行作战。与陆军类似,在欧洲及非洲战场,新西兰部队多受英军指挥,而在太平洋战场则多受美军指挥。总体来说,新西兰军队作为英联邦军队的一部分,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记得新西兰在二战中共牺牲了8-9千人左右的样子。
❻ 请问二战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总兵力多少万人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加拿大等自治领都派兵加入了地中海战区。1940年,澳大利亚陆军共4个师,兵力10万零8千。师辖3个旅,各4个营。1941年至1942年澳大利亚第6、第7和第9师参加了北非和地中海的战役。日本宣战后,第6、第7师调回远东地区,第9师留在埃及,在阿拉曼艰苦防守,5千多人伤亡、被俘。1943年第9师返回澳洲。
新西兰宣战不久于1940年初派兵欧洲,1941年,新西兰师(3个旅)在希腊组建,从1941年11月调入北非到1942年北非战役结束,参战的不到4万4千新西兰官兵伤亡高达2万1千5百。2万不到的新西兰部队在意大利继续奋战,伤亡达8千6百多。1944年2月组建了1个新西兰军,辖新西兰第2师、印度第4师和英第78师。
转的~~~~~
❼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参战国军队与平民伤亡数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统计:
盟国军队死亡人数
澳大利亚: 23,400
巴西: 493
加拿大: 37,500
中国: 1,480,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法国和“自由法国”的武装力量: 210,000
希腊: 88,300
印度: 36,000
荷兰: 7,900
新西兰: 11,625
挪威: 2,000
波兰: 123,000
南非: 6,840
苏联: 8,668,000
英国: 264,000
美国: 292,000
南斯拉夫: 300,000
意大利(从1943年起) 17,500
受袭击国家军队死亡人数
阿尔巴尼亚: 20,000
比利时: 12,000
保加利亚(从1944年起): 1,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丹麦: 1,800
芬兰: 82,000
埃塞俄比亚: 5,000
希腊: 88,300
印度: 24,300
卢森堡: 4,000
蒙古: 3,000
荷兰: 7,900
挪威:3,000
菲律宾: 27,000
波兰:123,000
罗马尼亚(从1944年起): 5,000
南斯拉夫: 300,000
轴心国军队死亡人数
保加利亚(到1944年至): 9,000
德国: 3,500,000 (包括德国军队中的奥地利人和苏台德德意志人)
匈牙利: 200,000
意大利(到1943年至): 60,000
日本: 1,850,000
罗马尼亚(到1944年至): 290,000
维希法国(Vichy France): 1,200
平民死亡人数
阿尔巴尼亚: 100,000
奥地利: 125,000
比利时: 76,000
保加利亚: 10,000
中国: 18,000,000
捷克斯洛伐克: 294,000
丹麦: 2,000
埃塞俄比亚: 5,000
芬兰: 2,000
法国: 350,000
德国: 1,6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驱除出东欧国家的德国人: 2,000,000
希腊: 325,000
匈牙利: 290,000
印度: 25,000
意大利: 153,000
日本: 672,000
荷兰: 200,000
挪威: 7,000
菲律宾: 91,000
波兰: 5,680,000
罗马尼亚: 200,000
苏联: 18,000,000
英国: 92,700
美国: 6,000
南斯拉夫: 1,200,000
其中,约有六百万为犹太人。
总计平民死亡:约7589万人
总计人员死亡:约1亿3百万人
注释:二战中苏联共有2680万人死亡。其中军人为870万,平民为1800万。但由于存在大量临时编入军队的平民。所以也有的统计数字认为军人阵亡为1400万,平民为1300万。
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的参战人数
盟国军队死亡人数
澳大利亚: 23,400
巴西: 493
加拿大: 37,500
中国: 1,480,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法国和“自由法国”的武装力量: 210,000
希腊: 88,300
印度: 36,000
荷兰: 7,900
新西兰: 11,625
挪威: 2,000
波兰: 123,000
南非: 6,840
苏联: 8,668,000
英国: 264,000
美国: 292,000
南斯拉夫: 300,000
意大利(从1943年起) 17,500
受袭击国家军队死亡人数
阿尔巴尼亚: 20,000
比利时: 12,000
保加利亚(从1944年起): 1,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丹麦: 1,800
芬兰: 82,000
埃塞俄比亚: 5,000
希腊: 88,300
印度: 24,300
卢森堡: 4,000
蒙古: 3,000
荷兰: 7,900
挪威:3,000
菲律宾: 27,000
波兰:123,000
罗马尼亚(从1944年起): 5,000
南斯拉夫: 300,000
轴心国军队死亡人数
保加利亚(到1944年至): 9,000
德国: 3,500,000 (包括德国军队中的奥地利人和苏台德德意志人)
匈牙利: 200,000
意大利(到1943年至): 60,000
日本: 1,850,000
罗马尼亚(到1944年至): 290,000
维希法国(Vichy France): 1,200
平民死亡人数
阿尔巴尼亚: 100,000
奥地利: 125,000
比利时: 76,000
保加利亚: 10,000
中国: 18,000,000
捷克斯洛伐克: 294,000
丹麦: 2,000
埃塞俄比亚: 5,000
芬兰: 2,000
法国: 350,000
德国: 1,6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驱除出东欧国家的德国人: 2,000,000
希腊: 325,000
匈牙利: 290,000
印度: 25,000
意大利: 153,000
日本: 672,000
荷兰: 200,000
挪威: 7,000
菲律宾: 91,000
波兰: 5,680,000
罗马尼亚: 200,000
苏联: 18,000,000
英国: 92,700
美国: 6,000
南斯拉夫: 1,200,000
其中,约有六百万为犹太人。
总计平民死亡:约7589万人
总计人员死亡:约1亿3百万人
❾ 二战时期各国的军队人数
(1) 美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40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多亿美圆[1940年的汇率],但美国这时依然享受着大西洋天然壁垒的优越,陆军只有可怜的10万人,遍为4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和1个后备预师,坦克的数量只有300多辆,甚至排在波兰后面,勉强做个世界第七.
美国参战后,在其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具体武器生产状况如下].
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将近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
(2) 苏联是二战时期军事实力最强盛的国家,苏联是世界第二工业国,工业产值世界第二,生产总值世界第三,苏德战争初期其GDP达433亿美圆。
即使是在卫国战争初期,损失了几百万军队和不计其数的武器装备,军队人数任何时期一直维持在6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达到了鼎盛的1200万人,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军队。
二战期间苏联接受了近万辆苏美援助的坦克和歼击车,大批的军事物资,建设成了年产4万架飞机的生产线,共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万辆在战争中被击毁,苏联强大的生产能力及时的补充了这些损失.
(3) 德国在希特勒掌权后重新武装,1940经济总量达到561亿美圆,军事工业的扩张掩盖了经济危机,军火工业生产开始全面的运转,其军火产量在1939年就已经超过英法之和。
二战时期,德军最高兵力达到1200多万人,其中75%损失在苏德战场上,
以坦克生产为例,1940年生产坦克2500余辆[III型为主],1943年达到了顶峰7600余辆,随即就有3000多辆开往库尔斯克,包括200辆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后来多生产虎 豹坦克,数量有所下降,质量却在上升,由于盟军的轰炸和资源短缺,德国经济在1945年开始出现崩溃.
(4) 英国在欧洲孤掌难鸣,国内经济不景气,其经济和资源的维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殖民地和美国的支援;
二战前法国有三百万陆军,号称“欧洲最强大的陆军”,法国已经战败,其势力范围退缩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5) 意大利早在1940年时就已经爆发的经济危机,在加上意大利军队的接连失利,国内罢工浪潮高涨,1943年墨索里尼政权倒台.
(6) 在7.7事变前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60亿美圆,是世界第6经济强国, 在7.7事变前,日本全国只有4个装备整员的师团,不到20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光陆军就达到200多万,但这只是数量上的优势,日军一个大队的火力就可以抵上国民党一个陆军师。
7.7事变后,日本开始大量的扩充兵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有110个师团,总共250多万人,此后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达到600多万,但兵员的素质却不断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万,已经不堪重负; 1943年日本陆军规模从240万人升到310万人,到战争结束时日军的武器弹药虽然可以装备104个师团,但其战斗序列却达到171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军事人员。
(7)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军事实力相当弱后,,二战后期共产党发展到91万人,民兵近百万,解放国土面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人,装备大多是缴获的日本武器:国民党兵力有460万人[其中蒋介石嫡系只有100多万人],缴获了大量日军的装备,还有美国的4亿美圆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
❿ 二战各国军事实力排名
1.美国,美国是二战时期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工业世界第一,年产量飞机达10万架,和坦克4万辆,军队数量最高峰达1200万
军队数量:9分,
士兵质量:8分,
武器装备:8分,
指挥水平:8分,
综合国力:10分,
总体实力:10分。
2.纳粹德国,德国是二战时期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工业世界第三,经济第三,(第一名和第二是美国和苏联,但是德国人均高于苏联),虽然德国的产量比美苏少,但是质量高于美苏,军队人数最高峰达1700万,(其中1200万德军,500万是扑从国军),质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如,在荷兰战役中,有一个德军60人对战荷军1200人的战役,兵力1:20,荷军为防御,德军为进攻,最终德军胜利,伤亡为德军死亡6人,荷军死亡60人,死亡比列为1:10,受伤不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荷军是远高于德军,10个荷军生命换取1个德军生命,代价也太高了吧,而且荷军是躲在战壕,而德军在冲锋,虽然德军伤亡不是1:20,但是德军不怕死,剩余的荷军不是逃跑,就是被浮。
军队数量:9分,
士兵质量:10分,
武器装备:10分,
指挥水平:10分,(如北非战役隆美尔5万德军,意大利30万对战60万英军20万法军,把英军打得丢盔弃甲)
综合国力:8分,
总体实力:10分,
3.苏联,苏联是二战时期军事实力第二强国,经济第二,工业第二,军队人数高峰时达1500万,另有1000万非正规军,如武装平民,在苏德战场,550德军对战2500万苏军,有时不武装的苏联平民也偷袭德军,斯大林格勒300万苏军对战100万德军,由此可见苏军兵力如此巨多
军队人数:10分,
士兵质量:7分,
武器装备:7分,
指挥水平:8分,
综合国力:9分,
总体实力:9分,
4.英国,英国是二战时期第一大殖民帝国,第二大海军强国,第四大经济总量,在北非战役最中打败德军,(由于德军人数极少,英军50万对战德军,10万对战意军,自由法国15万对战德军,5万对战意军)歼灭德军4万多,在大西洋海战,英军也取得重大战果
军队人数:6分,
士兵质量:8分,
武器装备:8分,
指挥水平:8分,
综合国力:7分,
总体实力:7分,
5.法国,法国是二战时期世界第四大海军强国,虽然在短短一个月被德国打败,但并不代表实力差,第一是因为对手太强,士兵质量及指挥能力与德国差太多,如果对手是苏联,法国是不会输的
军队人数:7分,
士兵质量:8分,
武器装备:8分,
指挥水平:7分,
综合国力:6.9分,
总体实力:6.9分,
6.意大利,意大利是二战时期世界第5大海军强国,第6大经济体,
军队人数:6分,
士兵质量:7分,(但是精神层面低)
武器装备:7.9分,
指挥水平:5分,
综合国力:6分,
总体实力:6分,
7.日本,日本是二战时期军队精神最高不怕死,世界第三大海军强国,
军队人数:8分,
士兵质量:6分,
武器装备:5分,
指挥水平:6分,
综合国力:5分,
总体实力:5分,
8.波兰,波兰在二战时期陆军较强,军队人数为150万以上,
军队人数:5分,
士兵质量:6.5分,
武器装备:6分,
指挥水平:5分,
综合国力:5分,
总体实力:4.8分,
9.土耳其,土耳其在二战时期是中立国,但国力较强,武器装备比日本好一点,
10.西班牙,西班牙也是中立国,但是综合国力也偏强,
11.中国,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国家,也是二战伤亡最多,付出代价最高的国家,
军队人数:7分,
士兵质量:5分,(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为6分)
武器装备:5分,(国军6.5分,共军4分)
指挥水平:6.5分,
综合国力:5分,
总体实力:5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