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学生有作业是什么
① 小朋友问我为什么新西兰的小学生回家作业少,怎么解释清楚
因为国外的教育体制和中国不一样,中国是应试教育
② 新西兰初,高中有哪些课程
新西兰初高中的课程很灵活 什么都有 不过中国人选 数学 统计 化学 物理 经济 会计 设计 比较多 上课还蛮轻松的 上午8点多上课吧 下午 3 4点下课 没有什么家庭作业的
但每个学校的课程都不一样
③ 新西兰读中学:深度分析小学留学新西兰到底怎么样
新西兰的教育体系是沿袭英国的教育体系。
在新西兰,孩子满5足岁就可以上小学了。小学是6年制。新西兰的小学看起来更像是儿童乐园, 每个学校里有游戏场地,有的学校还有游泳池。孩子上课从没有我们所谓的课本,一直到初中毕业,基本都是这样。书包里除了铅笔盒、几本笔记本,就是午餐盒子。如果有体育课,那么里面就会有运动衣和运动鞋。有时候里面会有几张老师或者学校发下来的纸,算是回家作业或者通知。老师是有教学大纲的,但各个老师的教法不一样,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教学。
看新西兰的小学生上课,一点都没有正形,孩子可以随便坐在地上,东倒西歪都没有关系。而老师的办公室就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个电脑、一个书架就是老师全部的办公设备,学生可以随便在老师的办公室里玩。一般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级的全部教学。这里的孩子从不称老师叫老师,都是直呼其名。一个班级20多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储藏箱或位置放置自己的午餐或其他杂物。
每个小学都有辅助老师,这些辅助老师都是孩子的家长义务来学校帮忙的。
如果你的孩子刚从中国来,不懂得英文,学校还有专门的英语老师负责为你的孩子补习英语。
老师很少布置家庭作业,当然考试也是有的,但从不在班级里公布考试成绩。每个学期结束时,老师会发一张由校长签字的“成绩单”,里面有孩子的“德智体”的全部情况,但没有具体的分数,只有很好,好,不太好,比较差之分。这样的成绩单在学生之间也不给互相看。
学校每年会有一到两次的家长老师见面会,谈谈孩子的表现情况。而交谈的时候是一个一个谈的,他们不希望家长互相知道孩子的表现情况。没有家访。
班级里也没有班长学习委员之类的官,但是,每个孩子都负责班级或者学校一方面的事情,像个小大人,到期轮换。每个孩子都一样。这里比较重视集体项目,如果你的孩子参加了某个集体项目的比赛,比如橄榄球、足球或其他科目,并获得了奖,那全校都会为你高兴;如果你自己参加了小提琴比赛或英语比赛获得了奖,那基本上是不会大张旗鼓地宣传的。这里比较提倡集体主义精神。
小学里的基本课程是英语、数学、音乐和体育。另外还有一些手工课程,比如做点心,图画设计等等。
上课时间是早上8点50到下午3点。中午饭在学校吃,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在学校买。但学校没有食堂,只有简单的小食供应。吃饭的时候全都到外面的长椅子上或草地上去吃。学校有个图书室,孩子吃完饭以后可以到那里去看书。
学校在学期结束之前,时常会举行小小的跳蚤市场,在整个社区发广告。孩子把自己不需要的玩具或其他学习用品拿出来卖,卖得的钱捐给学校。这样的时候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会来参加。
④ 新西兰用不用写作业
你好。没有任何作业是不可能的,新西兰的小学生做作业全用电脑,还有一个专门网站用来做作业。
⑤ 在新西兰留学是种怎样的体验
下面,是来自留学生的新西兰留学生活体验,希望可以帮到你:
很多学生到新西兰留学后,总感觉新西兰不够现代化。刚到新西兰留学的段同学说,刚来新西兰看不到一幢一幢的摩天大楼,只见到绿油油的草地、树木和花儿,真可谓“风吹草低见牛羊”。她说,“我很喜欢新西兰的环境,空气好,没有污染。到了新西兰之后,最大的反差就是觉得这儿的房子太矮了。”
“在中国,一些人会持这样的观点,认为国外的生活环境会比国内要优越。但是,中国现在发展得比较快,我没有这种感觉。”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就读的李同学说到,“记得第一次逛商店,我下午3点半进去,商店4点钟就关门了。”从上海来新西兰的陈崇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逛街的情景,“当时觉得十分惊讶。”新西兰人闲散、安逸、节奏慢,整个社会环境给人以闲适的感觉。
新西兰的环境优美举世公认。对中国留学生来说,初到这片干净祥和、鸟语花香、绿色环保的国土,会对这景色发出由衷感叹。
新西兰的美丽景色和温和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户外活动的理想场所,有近一半的新西兰人参加至少一种运动或健身俱乐部。“人们可免费进入国家公园游览,但必须保护公园的环境。”在奥塔哥大学的学生介绍说,“新西兰人比较喜欢户外活动,如果周末是晴天,父母经常会和孩子一起骑着自行车在野外兜一圈,或者一起去远足、爬山。这既不花钱,又亲近大自然,有利于健康。”
挑灯夜战是常事
开放,是新西兰大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
“走进新西兰的任意一所大学,你都很难看到装潢考究的校门与拒人入内的高围墙。这里的大学校园是开放的,进出校园的路径很多,学校大多只在校园的主要入口树立一块写有校名的牌子。”在怀卡托大学就读的黄爽介绍到。
专家了解,新西兰大学对想汲取知识的人总是敞开大门,采取“宽进严出”政策。除对国际留学生入学有语言、年龄等限制外,当地居民的入学门槛很低。“所以,同坐一个教室聆听老师讲课的有生龙活虎、满脸稚气的年轻人,也有行色匆匆、踌躇满志的中年人,甚至会有步履蹒跚、两鬓斑白的老者。”黄爽对此已经不感到新奇。
在学术上,新西兰的大学鼓励学生广开思路,大胆创新,勇于提出新见解、新方法。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考试,对待问题不墨守成规,教师不会人为设定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采用开放式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只要分析得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就算正确。
不少在新西兰的留学生表示,在新西兰的大学里,学习异常紧张忙碌。挑灯夜战、通宵熬夜是常有之事,有时忙得人焦头烂额。“混文凭在这里是不可能的事。”陈崇强调。
新西兰的大学非常重视学生平时作业的表现,鼓励学生多做实际调查研究,撰写小论文、研究报告,以提高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几乎每门课都要求写一定数量的论文或报告。“乍一看作业量很小,但做起来难度颇大。每一篇都需要阅读很多书籍,查阅不少资料才能完成。常常是一篇星期五必须交的论文还没写完,第二天又要参加另一门课的小测验,而另外一篇报告下周又到期了。”在梅西大学就读的一位留学生说。
学生服务好
在新西兰梅西大学就读的刘婧说,新西兰大学学生服务措施特别好。有一次她做作业,一个文件在寄给老师的过程中丢失了。当时,交作业的时间已过,老师还是发邮件给她说:“你看你是不是有存档,要是有的话,你就寄过来。”
不巧的是,因为电脑坏了,刘婧没有存档。“今天中午我们会开一个会,我把你的问题提上去。”老师又提出了另一套方案。
“后来这位老师让我重新再做一遍,真是太不顺了,在做第二遍时又出现了问题,老师便又给了我第三次机会。”一波三折的这次作业事件,让刘婧对新西兰的教学印象深刻:“有的同学是态度的问题,老师可能会拒绝他们;但如果是态度以外的问题,老师会热心地帮助你。”
⑥ 新西兰的教育没有课本、课程以及作业,你怎么看
课本、课程以及作业
说出来也许大家不相信,新西兰的小学生,是没有课本的。如果国内的小学没有课本,我想大家都快抓狂了吧?没课本,那我们怎么知道孩子在学校学了什么呢?那只能是通过作业了。可是家长很快感到失望了。在小学的低年级,他们居然没什么作业拿回家,顶多拿着一本几页纸的故事书回来,说是老师给他们带回家念的。于是,家长每天听孩子念书,可是孩子都把故事里的句子念得很熟练了,怎么那些故事书一直都这么简单呢?
原来这些是阅读理解的训练。小学6年中,阅读理解能力的级别从1-40,然后是半独立、完全独立。这些级别的划分,不以你在读的年级为标准,而是根据孩子的真正阅读理解能力,也就是说,有可能孩子到6年级了,但是他的阅读理解能力跟一些3年级的学生一样。孩子无论阅读能力到哪个级别,都会有不同的书拿回家看,完全是个性化的教育。而且这些级别的划分标准还是统一的,这样保证了学生转学后可以跟新学校顺利衔接。而每个级别里,还会进行再细的划分,例如级别10,里面又可能再分10个小级别,以保证级别尽量个性化,不一刀切。也就是说,班上30个小孩,每个小孩拿回家读的故事书,级别都可能有差别。而故事书拿回家后,孩子也不是单纯的读书,看看发音是否准确,而是要理解故事的内容。学生回到学校之后,会做一些有关该故事的练习,有可能是补充句子,填几个单词,也有可能是判断对错,但是这些题目都是围绕故事书的内容,只有准确率达到80%,才可以过关,读下一个级别的书。否则,就只能继续读原级别的故事书了。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孩子拿回家读的书也越来越厚,图画越来越少,字越来越多。老师还会根据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指导他们每个星期在学校图书馆的借阅书籍的难度。
除了阅读能力分等级,原来词汇的水平(也就是懂多少单词)也有分等级的,小学6年,单词的级别从A到X,一级一级往上爬。词汇的多少,对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孩子们会有一个测试。例如:A等级的题目完全正确,那么就可以做B级的,一直到C级出现错误,那么你的词汇水平就是到C级。虽然都是同班同学,但是有可能他们测试的题目完全不一样,在一个班里,有人到U级,但有人还是E级,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老师布置给孩子的作业也十分生动有趣。小孩子都爱看故事,因此,作业就是要你编写一本故事书。小孩子除了自己编故事,还给故事配图,这本图文并茂的书完成之后,小孩子还找来一个小盒子,把故事书放在盒子里面,然后再在盒子上画满各种图案,把盒子装饰的美轮美奂之后,才上交“作业”。除了编故事,小孩子还会参观一些展览,然后老师根据年级的高低,布置作业。例如:到六年级的时候,当你参观了画家达芬奇的展览后,便会要求孩子结合读过的达芬奇的故事,写一个人物介绍,介绍达芬奇的一生。这些没有课本的学习,虽然家长不知道老师具体是怎么教的,但是可以通过孩子完成的作业,窥到他们每天都在快乐地学习。
该校学生的另外一个有特色的活动是演讲。通常是3、4年级进行2-3分钟的演讲,5、6年级进行3-4分钟的演讲。演讲的内容不限,低年级的时候只是描述性的演讲,到高年级了,就是对某些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看法的演讲。低年级的演讲,有说太空、有说椰子、橄榄球运动、猫、狗,连发梦都是他们的话题;到高年级的时候,他们开始学习对一些社会现象,发表他们的看法,例如捕鲸是好事还是坏事等等。而真正要做好演讲,他们需要从图书馆借很多相关的书籍,从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然后写出一篇长长的文章,再进行删减,然后在家不断练习,如何控制演讲的时间,如何吸引听众的注意,这些学习的过程,都是对孩子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这个学校的学生很少家庭作业。说出来也许你们不相信,2张A4纸大小的作业,居然是星期一发,星期五才交,一个星期的作业!不可想象吧?这些作业,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说,恐怕一天的都比他们要多。而像我上面所说的,介绍达芬奇一生这样的长篇大作,孩子多半都是在课堂上完成。你可以说是老师为了防止“枪手”,保证都是学生自己的写作,也可以看成是老师不想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让他们下课的时候真正是下课。那小小的2张A4纸的作业,再次显示了学校的个性化教育。原来他们的数学学习,也是分级别的,因此A4纸上的数学作业,每个学生是不一样的。当然,国内的数学水平比鬼子的要高多了。
上课期间的学习都这么少的家庭作业,到放假的4个假期,就完全是“0作业”,让孩子们真真实实地放假。因此放假期间,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兴趣,有的学骑马,有的学射箭,有的学画画,而这些大多数是2、3天的短期课程而已。同时在社区图书馆里,多了很多借书的学生。这就是他们的教育方式:不强制学习,但是如果你想学,不会找不到地方寻找知识的乐趣。
要跟大家强调的是,没有课本,不是这个学校的特点,全国的学校都是这样的。学生虽然没有课本,但是老师是有统一的教科书的;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多少因学校而异,这2张A4纸的分量是鬼子心目中的可接受范围,当然也有些学校是什么作业也没有。这么轻松的小学学习,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抛开他们简单的数学学习不谈,还是有一些事情值得我们深思的。首先是他们对阅读、词汇等的专业细分,以及根据这些细分对学生的针对性教育。当然这些是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果,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国内的教育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其次,在他们的小学教育里,已经学习如何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这个,也是国内的小学比较欠缺的。最后,他们对于阅读、词汇的那些测试,为什么不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呢?他们对这些题目,是如何设计的呢?我想这些问题,不仅值得教育工作者们思考,也值得为人父母的我们,认真考虑。
⑦ 世界前三的新西兰小学教育,到底是怎样的
新西兰的小学教育和中国教育一样是六年制,但与中国教育不同的是,新西兰的小学教育中没有课本!
这主要是取决于不同的教育方式。在中国,有固定的课本,老师按课本内容来教授课程,学生按照既定的规划学习。这样的教育方式会比较限制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发展。在新西兰,没有固定的课本,上课的内容是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精心安排好的,之后会以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形式教授学生。
比如,在新西兰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他们的自己思考,论述的能力。所以作业基本上是带自己挑选的故事书回家讲给家长听。故事书的内容是学生自己挑选的,例如:怎样能成为一名宇航员?遇到外星人怎么办?怎样养好自己的小宠物?等等……第二天,老师会询问学生,给家长讲完故事后,爸爸妈妈的反应是怎样的?感觉自己讲的生动吗?有没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新西兰每个小学都会有自己的图书馆,当学生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老师会鼓励学生自己找寻问题的答案,之后再做正确的引导。
所以这样的教育形式下,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就能养成很好的论述能力,思考能力,自己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除此之外,中国学生去新西兰,在短时间就能练出很好的英语表达能力。
那么高年级的时候,学校会锻炼学生自己观察思考能力和比较完整详细的论述能力。例如,学生会带学生走出校门,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周边的一切。那么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疑问,车到底是怎么样开动起来的?树是怎样生长的?小鸟为什么能飞起来?等等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老师会统计每个学生的问题,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那么最终结果会以学生演讲的形式做以汇报。汇报课上,老师还会邀请学生的家长,一起来听学生自己研究的成果。
东瀚出国留学留
⑧ 新西兰留学生活:新西兰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