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斜坡种什么好
❶ 猕猴桃种植需要什么条件
猕猴桃园应在大气、土壤、水质均无污染的地域,海拔高度在1200米以下的浅丘陵、平原、梯田缓坡区域,土质疏松的微酸性土壤,PH值最好在5-6.5之间为最佳;地下水的水位在一米以下,排灌方便,交通运输条件较好,斜坡的坡度在25度以下的区域。积水洼地,风口,山顶,陡坡地不宜建园,选择不当造成血本无归的例子不在少数,各位业主谨记。
我国的长江流域最适合猕猴桃栽种,种植范围的南延线可以达到广东的东莞、佛山,北限达到黄河流域的陕西周至县、山东淄博市,但在中华系猕猴桃建议种植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省份为宜,2016年一月份的极寒天气,对黄河流域及西南山区的中华红心猕猴桃造成极大的伤害。
1、海拔
西南山区种植猕猴桃一般在300-1900米都能种植,要根据小气候特征来判定时候适宜种植,比如在四川的安全海拔500-1200米,到了云南可以放宽到1800米。浙江、江苏省的海拔比较低也可以种植猕猴桃,不过低海拔的地区,可能表现红心猕猴桃转色晚一些。
2、土壤
土壤以深厚肥沃、透气性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有机质含量高,PH值5.0-6.5微酸性的砂质土壤为宜,强酸或碱性土壤需改良后再栽培。部分靠近沿海的地区种植猕猴桃的时候,要避免选择滩涂地,盐碱地猕猴桃容易发生缺铁现象,很难种活,要经人工逐年改造后,PH趋于合适后种植。土层薄的地方不易种植猕猴桃,根据笔者经验,经过改良后的土层厚度至少保持有60厘米为宜。
各地自然形成的土壤差异较大、肥瘦不一、性能指标也不同,要求因地制宜逐步改良其性能指标,以达到最佳状态,以便达到猕猴桃生长的最佳土壤生化要求。
3、温度
年平均气温11.3-16.9℃, 最低气温12月份至元月份,最高气温成年树夏季最高温可耐42.5℃,通常高温在30℃左右仍可正常生长。生长季节有效积温,从萌芽到落叶进入休眠,生长发育需220-240天,大于等于10℃的有效积温4100-4400℃,生长过程的日均气温不低于10-12℃。但如果选择红心猕猴桃,更应该注意选择温暖的地方,中华红心猕猴桃需要更高年平均温度。
春季开花气温下降,花期受霜冻,晚霜低温均对猕猴桃生长不利,春季晚霜气温下降至低于1℃时,春季抽生的枝、叶、花器易受冻害。早霜易导致晚熟果实果皮皱缩,品质下降。
4、光照
多数猕猴桃品种喜半荫环境,但在不同发育阶段对光照又有不同要求,幼苗期喜荫忌强光直射,移苗时更需遮荫保墒(幼苗期可以套种玉米,虽然现在种玉米不赚钱,但猕猴桃苗生长的更好),成年树尤其开花阶段需光照,是一种中等喜光性果树,一般要求日照时数为1300-2600小时,喜漫射光,忌强光直射,自然光照强度以42%-45%为宜。法国部分日照强烈的地区,采用遮阴网覆盖,国内有条件地方也可以试用。
5、水分
年降雨量1000mm以上,分布均匀可满足猕猴桃生长要求,不足800mm时需进行灌溉。水分不足时,生长受阻,果实皱缩,叶变小,叶缘枯萎,落叶率达50%-60%,落果率45%以上;雨量过多、渍水,若排水不良受淹死树,但品种间有很大差异;
花芽分化期需雨量少,适度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
萌芽时、果实膨大期,雨量充沛,有利于果实、枝条生长,提高产量和来年有效结果母枝数。
生长后期从8月初开始雨量较少,有利于果实干物质成份积累,提高果实品质及耐贮性。近年来规模化种植猕猴桃产业发展迅速,大园区规划必须要事先安装好灌溉管道设施。
6、地形坡度
猕猴桃是喜光果树,在山区选择园地时宜选择向阳的南坡、东南坡和西南坡,坡度一般不超过30º,以便于后期的整地及搭架,减少土壤水分及养分的流失。低洼地带,积水田不易种植猕猴桃。不要说你家后面的高山上有很多野生的猕猴桃,现在我们探讨的是商业种植,你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产量、抗性、品种、还有节省用工,选择交通方面,坡度适宜的土地为宜。
见过太多低洼地建园遭受的损失了,第一年还好,有些还长得不错。第二年问题集中表现出来了,烂根、溃疡,最算挂果了品质也不好,价格卖不起来。
7、防风林
在风速大于10m∕秒的地方建园,应同时建防风林,或先建防风林后建园,一般防风林建两排,乔、灌木结合,较大果园内应栽防风带。下图是新西兰的阳光金果和魅力金果园,每个果园面积控制在20-100亩,四周都有高达8米的乔木做防风林。
8、交通便利
选择交通便利的区域种植,方便以后有机肥运入、果品运出及日常管理成本的减少,大基地种植一定要开路。主干道和生产便道都需要,近年来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一定要规划好,一般道路要占到园区面积的5%比较合理。
❷ 弥猴桃什么品种最好,合什么地方,和土地
进口的,口感好,甜,红心得也好吃。
猕猴桃适宜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植被茂盛,土壤以深厚、排水良好、湿润中等的黑色腐殖质土、砂质壤土,pH值5.5-7的微酸性土壤的地方栽植。具体情况如下:
猕猴桃生长期间需要氮、磷、钾肥料,同时还需要丰富的镁、锰、锌、铁等元素,更有利于猕猴桃土壤中缺乏的矿质元素,里贝里宴沃的肥料产品正符合这一点,更有利于猕猴桃叶片的营养吸收。
猕猴桃应适当进行合理的追肥,此时追加施用底肥,需要氮、钾的需肥量较大,每667平方米施用有机肥施入5000kg,同时混合施入过磷酸钙80kg。为了有效提高猕猴桃的产量,猕猴桃施肥是至关重要的。猕猴桃及时供应水分,将猕猴桃缺少水分会导致猕猴桃生长受阻,叶片会渐渐变小枯萎,导致猕猴桃出现落叶和落果。猕猴桃每亩施入氮15-20千克,磷5-7千克,钾6-8千克,此次追肥占总施肥量的1/3。在猕猴桃进入果实膨大期及时喷施0.2%磷酸二氢钾,喷施2-3次。
猕猴桃对土壤的碱度要求不严格,种植于微酸性土壤中,更有利于猕猴桃植株的生长,也有利于提高果农朋友们的收入。
猕猴桃园应在大气、土壤、水质均无污染的地域,海拔高度在1200米以下的浅丘陵、平原、梯田缓坡区域,土质疏松的微酸性土壤,PH值最好在5-6.5之间为最佳;地下水的水位在一米以下,排灌方便,交通运输条件较好,斜坡的坡度在25度以下的区域。积水洼地,风口,山顶,陡坡地不宜建园,选择不当造成血本无归的例子不在少数,各位业主谨记。
我国的长江流域最适合猕猴桃栽种,种植范围的南延线可以达到广东的东莞、佛山,北限达到黄河流域的陕西周至县、山东淄博市,但在中华系猕猴桃建议种植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省份为宜,2016年一月份的极寒天气,对黄河流域及西南山区的中华红心猕猴桃造成极大的伤害。
1、海拔
西南山区种植猕猴桃一般在300-1900米都能种植,要根据小气候特征来判定适宜种植,比如在四川的安全海拔500-1200米,到了云南可以放宽到1800米。浙江、江苏省的海拔比较低也可以种植猕猴桃,不过低海拔的地区,可能表现红心猕猴桃转色晚一些。
2、土壤
土壤以深厚肥沃、透气性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有机质含量高,PH值5.0-6.5微酸性的土壤为宜,强酸或碱性土壤需改良后再栽培。部分靠近沿海的地区种植猕猴桃的时候,要避免选择滩涂地,盐碱地猕猴桃很难种活,要经人工逐年改造后,PH趋于合适后种植。土层薄的地方不易种植猕猴桃,根据笔者经验,经过改良后的土层厚度至少保持有60厘米为宜。
各地自然形成的土壤差异较大、肥瘦不一、性能指标也不同,要求因地制宜逐步改良其性能指标,以达到最佳状态,以便达到猕猴桃生长的最佳土壤生化要求。
3、温度
年平均气温11.3-16.9℃, 最低气温12月份至元月份,最高气温成年树夏季最高温可耐42.5℃,通常高温在30℃左右仍可正常生长。生长季节有效积温,从萌芽到落叶进入休眠,生长发育需220-240天,大于等于10℃的有效积温4100-4400℃,生长过程的日均气温不低于10-12℃。但如果选择红心猕猴桃,更应该注意选择温暖的地方,中华红心猕猴桃需要更高年平均温度。
春季开花气温下降,花期受霜冻,晚霜低温均对猕猴桃生长不利,春季晚霜气温下降至低于1℃时,春季抽生的枝、叶、花器易受冻害。早霜易导致晚熟果实果皮皱缩,品质下降。
4、光照
多数猕猴桃品种喜环境,但在不同发育阶段对光照又有不同要求,幼苗期忌强光直射,移苗时更需遮荫保墒(幼苗期可以套种玉米,虽然现在种玉米不赚钱,但猕猴桃苗生长的更好),成年树尤其开花阶段需光照,是一种中等喜光性果树,一般要求日照时数为1300-2600小时,喜漫射光,忌强光直射,自然光照强度以42%-45%为宜。法国部分日照强烈的地区,采用遮阴网覆盖,国内有条件地方也可以试用。
5、水分
年降雨量1000mm以上,分布均匀可满足猕猴桃生长要求,不足800mm时需进行灌溉。水分不足时,生长受阻,果实皱缩,叶变小,叶缘枯萎,落叶率达50%-60%,落果率45%以上;雨量过多、渍水,若排水不良受淹死树,但品种间有很大差异;花芽分化期需雨量少,适度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萌芽时、果实膨大期,雨量充沛,有利于果实、枝条生长,提高产量和来年有效结果母枝数。生长后期从8月初开始雨量较少,有利于果实干物质积累,提高果实品质及耐贮性。近年来规模化种植猕猴桃产业发展迅速,大园区规划必须要事先安装好灌溉管道设施。
6、地形
猕猴桃是喜光果树,在山区选择园地时宜选择向阳的南坡、东南坡和西南坡,坡度一般不超过30º,以便于后期的整地及搭架,减少土壤水分及养分的流失。低洼地带,积水田不易种植猕猴桃。不要说你家后面的高山上有很多野生的猕猴桃,现在我们探讨的是商业种植,你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产量、抗性、品种、还有节省用工,选择交通方面,坡度适宜的土地为宜。
7、防风林
在风速大于10m∕秒的地方建园,应同时建防风林,或先建防风林后建园,一般防风林建两排,乔、灌木结合,较大果园内应栽防风带。下图是新西兰的猕猴桃果园,每个果园面积控制在20-100亩,四周都有高达8米的乔木做防风林。
8、交通便利
选择交通便利的区域种植,方便以后有机肥运入、果品运出及日常管理成本的减少,大基地种植一定要开路。主干道和生产便道都需要,近年来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一定要规划好,一般道路要占到园区面积的5%比较合理。
❸ 新西兰南瓜怎么种植
新西兰小南瓜多长时间能摘收
❹ 新西兰盛产什么
新西兰(英语:New Zealand,毛利语:Aotearoa,音译:“奥特亚罗瓦”,即“长白云之乡”)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国。西濒塔斯曼海,西北距澳大利亚1600多公里。地处南太平洋海、空交通要冲。面积约26.8万平方公里。新西兰的两个主要岛屿南岛、北岛分别被库克海峡所分隔,南部邻近于南极洲,北部则与斐济及汤加隔海相望,并和澳大利亚相距大约1600海里。人口4,177,000(2007年3月估计)。英国移民后裔占86% ,毛利人占9%。通用英语。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新西兰人自称Kiwi。新西兰首都为惠灵顿(Wellington),是地球上最靠南的都城,人口42.4万(2001)。奥克兰为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和港口。 植物:虽然一千年来人类不断的砍伐自然森林,全国约有四分之一的面积仍然为森林所覆盖—大多在高原地带。这些保留下来的地区大多数已被开辟为国家公园或森林公园,使其免于遭受 蹂躏,成为大家都可以享受的地方。典型的新西兰森林是温带四季常青的雨林,有巨大的蕨树、藤蔓和附生植物,尤如一般人概念中的丛林。属于世界巨树之列的新西兰贝壳杉(Kauri),如今仅存活在北部地区(Northland)和科罗曼德(Coromandel)半岛上比较小而孤立的森林中。动物:新西兰是珍禽的生长之地。最着名的就是几维鸟(kiwi)。它是 新西兰非正式的国家象征。不会飞的鸟类还有新西兰短翼秧鸡和濒临绝种的鹦鹉。后者虽然是界上最大的鹦鹉,但在紧要关头却只能爬进灌木丛和小树上而已。还有一种会飞的珍禽是好奇的啄羊鹦鹉(kea),它因为不怕人又喜欢恶作剧而闻名 新西兰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量占其出口总量的50%。羊肉、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新西兰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鹿茸生产国和出口国,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矿藏主要有煤、金、铁矿、天然气,还有银、锰、钨、磷酸盐、石油等,但储量不大。石油储量3000万吨,天然气储量为1700亿立方米。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81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0%,其中630万公顷为天然林,180万公顷为人造林,主要产品有原木、圆木、木桨、纸及木板等。渔产丰富。工业以农林牧产品加工为主,主要有奶制品、毛毯、食品、酿酒、皮革、烟草、造纸和木材加工等轻工业,产品主要供出口。农业高度机械化。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水果等。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畜牧业发达,是新西兰经济的基础。畜牧业用地为135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乳制品与肉类是新最重要的出口产品。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的25%。新西兰风景优美、旅游胜地遍布全国。其中,北岛的鲁阿佩胡火山和周围14座火山的独特地貌形成了世界罕见的火山地热异常带。在这一区域内,分布着1000多处高温地热喷泉。这些千姿百态的沸泉、喷气孔、沸泥塘和间歇泉形成一大奇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目前,旅游业每年为新西兰带来巨额的外汇收入,成为新西兰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❺ 新西兰主要从事的农业地域类型
新西兰主要从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往往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只适合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主要分布区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在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地位;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大牧场上,养羊占重要地位。
该区的生产特点是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专业化程度高。
(5)新西兰斜坡种什么好扩展阅读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六种: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种植园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畜业。
1、水稻种植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生产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2、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
生产特点: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
3、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主要分布区有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家庭经营,而我国的一般是国营的。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4、乳畜业: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市场的远近和饲料的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世界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产品主要是新鲜牛奶。
5、混合农业: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主要分布区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
生产特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商品化程度高,市场适应性强。
❻ 号称世界最好的新西兰樱桃,是如何从种植的
新西兰是樱桃的产地之一,在这里生产的樱桃在国内外都是众所周知的。 当许多人提到樱桃时,首先想到的是新西兰。 那么,一磅新西兰樱桃多少钱? 为什么新西兰的樱桃是世界上最好的?
新西兰是一个食品安全控制非常严格的国家,对出口到海外的水果有着极高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 因此,新西兰的樱桃是第一个评估它是薄,甜,新鲜还是各个方面的樱桃。
这个在食品安全上管控非常严格的国家,对于出口到海外的水果有着绝对高标准和严要求。出口检疫标准也非常高,政府直接管控樱桃品质,严格审查。严格的出口标准造就了新西兰车厘子在国际上极高的声誉!
❼ 新西兰适合种植什么菜
①. 奥克兰及北部地区
②奥克兰至惠灵顿及南岛最北端
③. 南岛大部分地区
甜菜(beetroot)
■ ①全年种植,全年收获
■② 除5-6月的全年。
■③ 除5-8月的全年种植。
成熟期 55-70 天
青菜(pak choy)
■ ① 1月到5月种植
■② 1月到来年4月种植
■③ 1月到3月种植,8月到9月种植
成熟期70-100天
❽ 新西兰南北两岛哪一个岛适合种植小麦
南岛。
新西兰主要种植小麦、大麦、燕麦、新西兰麻、水果等农作物。从人均耕地来看,新西兰是0.11公顷。近年来粮食生产呈下降趋势,粮食进口不断上升,粮食自给率低,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新西兰的玉米主要产在北岛,面积在1.5万公顷左右,单产非常高,主要用途是作畜禽业的饲料。
在2017年的时候,新西兰南岛一家农场近日小麦丰收,每公顷产量16.791吨(亩产约1119公斤),创造了小麦单位产量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创下新纪录的这家农场位于南岛小城阿什伯顿,小城位于新西兰南岛主要城市克赖斯特彻奇以南。2016年4月中旬,农场主沃森夫妇播种小麦;今年2月,小麦丰收,单位产量超过先前由英国一家农场创造的每公顷16.519吨的世界纪录。
这些在北岛都是没有的。
❾ 新西兰南岛西侧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比重小的主要自然原因
新西兰种植业欠发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地形因素:新西兰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因此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2.气候因素:新西兰位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各月降水分配较为均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各月降水分配较为均匀的气候特征反应了当地的阴雨天多,晴天少,光照不足,因此不利于种植农作物,但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多汁牧草可以用来饲养牲畜,所以新西兰的畜牧业发达。
因此新西兰种植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光照和地形。
❿ 新西兰红梨高产的种植管理技术资料
梨树栽培,首先要选择优良品种,还必须采用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才能获得优质丰产。现就新西兰红梨的主要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1. 选择优良品种
河南省引进的新西兰红梨,经过多年试验栽培,表现出早果、丰产、外观美、品质好等特点,如美人酥、满天红和红酥脆。
2. 高标准建园
一、适期栽植 我省梨树适宜在11月上中旬栽植,也可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栽植。
二、选栽壮苗 选栽一级苗,苗高1.2米以上,地上部60~90厘米处有4个以上的饱满芽,有4条以上的主侧根,须根无病虫害。
三、根系处理 远距离运入的苗木,用清水浸根12~24小时后栽植。当地苗起苗后可立即栽植。
四、挖沟 栽前挖深0.5米、宽0.6米的栽植沟或坑,表土和底土分别放置,埋土时先放表土,再放底土。
五、栽植密度 新西兰红梨树势中庸健壮,可适当密植,株行距为2米×3米~3米×4米,亩栽66~110株,且以南北行向为宜。
六、精心栽植 将苗木放入坑后,应舒展根系,踏实并灌入透水。栽植深度为根颈部与地面相平为好,不能栽植过深。
3.配置授粉树
一、配置品种 要求授粉树品种与主栽梨树品种花期一致,花粉量大,并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现引进的新西兰红梨的几个品种可以相互作为授粉树。
二、配置比例 梨树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可按2∶1~4∶1的比例采用行列式配置。
4.科学施肥灌水
一、土壤管理 6月中旬以前,可根据实际情况中耕除草2~3次,6月中旬以后全园覆草10~15厘米厚。也可适时种植绿肥,这样既可做肥料,又可起到覆盖作用。
二、科学施肥 (一)追肥。栽植第一年,于6月上旬每株追施尿素150克,以后每年在梨树萌芽前、谢花后每亩各追施尿素20~30公斤,果实膨大期每亩追施果树专用肥40公斤。(二)基肥。10月上中旬,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和硫酸钾30公斤。
三、适时排灌水 每次土壤施肥后均需灌水,花芽生理分化期和果实着色期适当控水,雨季注意排水。
5.加强花果管理
一、促进成花,实现早丰产 在栽植的第二年,对生长较旺树的主干、主枝及辅养枝于5月下旬和6月上旬分别环割1次、两次相隔10天。
二、辅助授粉 花期遇到不良天气时,可进行辅助授粉。如用鸡毛掸在授粉品种和主栽品种植株上轻轻滚动授粉,可提高其坐果率。
三、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可使树体合理负载,果个均匀,丰产、稳产。蕾期每隔20厘米留一个花序。花期疏去弱花和中心花。套袋前定果,满天红等大型果每个花序留2个果,其他品种留1个果。
四、果实套袋 套袋可降低病虫果率和果实中的农药含量,还可使果实表面光洁,着色鲜艳,有效提高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红梨宜选用双层纸袋进行套袋。自5月20日开始到6月20日套袋结束。套袋前1~7天喷布1次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和杀菌剂。采果前20天去除外层袋,再经2~3天去除内层袋。
6.合理整形修剪
一、适宜的树形 (一)开心形。适合小冠密植园采用。干高60厘米,树高2.8米左右,冠径3~3.5米,不设中心干,选取着生均匀的4个主枝,每个主枝上着生2~3个侧枝。主枝基角50°,腰角45°为宜。(二)半圆形。适合高密度栽植,每亩栽植111株。此树形可提早结果。干高50~60厘米,主干上大量分布主枝和结果枝组,主枝数目为5~7个。梨树栽植当年不定干,将主干枝头弯曲,主干弯曲部分可促发新梢。利用这些新梢选取主枝,其余枝条再弯曲,哪里有空间就拉向哪里。
二、整形修剪 植株萌芽前,按树形要求在适当高度定干。冬剪时对选留的中心干和主枝进行适当剪截。树冠达到预定大小后,落头开心。栽后第一年和第二年尽量多留枝,通过刻芽增加有效枝量。生长期要及时疏除竞争枝、过密枝、重叠枝、直立枝,使其通风透光良好。
7.严防病虫害
一、人工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虫害能力。冬季刮除病斑和老树皮,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并将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菌和虫体。
二、化学防治 (一)轮纹病。可在梨树谢花后15天左右喷第一次药,以后每隔15~20天喷1次药,直到果实套袋。药剂可选用大生M―45或50%多菌灵等。(二)蚜虫、梨木虱、梨网蝽。可在花期前后喷10%的扑虱蚜、蚜虱净3000倍液,害虫发生期喷施10%扑虱蚜、蚜虱净1000倍液进行防治。(三)红蜘蛛。芽开绽期喷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和百磷3号4000倍液进行防治。麦收前喷霸螨灵或克螨特300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较好。(四)金龟子。在害虫发生期喷2.5%的保得乳油3000倍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