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奥克兰有哪些河流
Ⅰ 新西兰有哪些城市
主要城市有:奥克兰、惠灵顿、基督城、哈密尔顿。
奥克兰(Auckland,最大城市,位于北岛,人口约100万)奥克兰是新西兰第一大城市,是新西兰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新西兰经济文化的中心。奥克兰拥有两个美丽的海港,向来以千帆之都而闻名。据说奥克兰帆船总数对人口的比率是世界第一位。奥克兰四周是海滨、岛屿、天然森林,景色怡人,且气候温和,极适合水上活动。
惠灵顿(Wellington) 是新西兰的首都位于北岛南端, 目前拥有人口约42.7万 主要企业的总部和政府主要部门均设在该市。居住着许多政府雇员和一些大公司总部的工作人员。也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该城市有来自不同国家的新老移民,有各国的外交使节,加上在海外工作、学习和居住过的新西兰本国人,对外来移民及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使得各国风俗、文化和谐地组合。
基督城(位于南岛,人口大约为35万)基督城是典型英国化的城市,终年鸟语花香,向来以花园城市而着名,且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市区内有许多剧院、艺廊,交响乐团演奏,和每年定期举办的浪漫季以及花季的庆祝活动。餐厅、自助餐、小吃店到处林立,许多商店和露天市场一周营业七天,生活非常方便。基督城地形平坦小巧,路线易于辨认,是步行或骑单车的好地方。离基督城约一小时的车程,有美丽的山脉、海滩、湖泊、河流和历史文化公园。
哈密尔顿(Hamilton)是新西兰第四大城市,是一个近年来快速成长的新兴都市,为全国第四大城,是怀卡托省的省会,拥有11万人口。怀卡托河从市中心流过,怀卡托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我就读的学校)位于汉米尔顿市区内,所以汉米尔顿市除了以畜牧业着名外,也近似大学城。她座落于迷人的怀卡托河畔,距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仅90分钟的车程。因此可以算是奥克兰的副都心,有奥克兰的方便性,却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再加上汉米尔顿有自己的大学,不用完全依赖奥克兰,所以许多移民在此定居。当地气候非常温和,夏季平均温度为20℃-25℃,冬季平均温度为10℃-15℃。汉米尔顿环境优美,安全清洁,处处充满友好气氛。在汉米尔顿,你不但可以方便地出入现代化的超级市场、咖啡厅及餐厅,还可以充分享受新西兰纯自然的生活风格。
Ⅱ 新西兰的奥克兰里都有哪些峡湾
最好的办法是上google地图,输入auckland, new zealand,自己从里面选想要的就是了。你说的峡湾是指海湾吗?是bay吗?half moon bay, mission bay, freemans bay, okahu bay, st marys bay, grannys bay, green bay, oatoru bay, wood bay. 太多了,说不尽的,上地图自己挑吧。
Ⅲ 奥克兰群岛的介绍
奥克兰群岛(Auckland Islands)是新西兰在南太平洋的无人居住群岛,距新西兰南岛布拉夫港南方465公里处的群岛,在南纬50°30′至南纬50°55′、东经165°50′至166°20′之间。由6个火山岛及其他小岛组成,面积612㎞²,其中以奥克兰岛最大(面积464㎞²)。原是火山。新西兰的世界遗产亚南极群岛的一部分。
Ⅳ 新西兰奥克兰市政厅
船帆之城”——新西兰海港城市奥克兰
新西兰第一大城市、最大海港奥克兰(Auckland)地处新西兰北岛怀特马塔港湾和马纳考港之间狭窄的奥克兰地峡上,宽仅26公里。整座城市建在火山灰堆上,境内已熄灭的火山喷口和火山峰约有50座。奥克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城南的威卡托河流域是新西兰最富庶的牧区之一。
奥克兰1840年开始建镇,1841—1865年曾是新西兰的首都。1871年成为市。经过1个半世纪的开发建设,奥克兰已成为新西兰工商业中心,人口逾百万,其中属于波利尼西亚人的毛利人和太平洋岛国的移民多达十余万人,被称为世界波利尼西亚族中心。
奥克兰是新西兰的主要工业基地,包括服装、纺织、食品、电器、家具、钢铁、皮革、汽车装配、玻璃、塑料、化工等,以及建筑材料、机器制造、造船和制糖等产业都很发达。
奥克兰交通便利,是国家海空交通的枢纽,铁路、公路与全国各地相连,港口规模和吞吐量位于全国第一,航线通往南太平洋、东亚和欧美许多国家或地区。在茫厄雷有全国最大的国际机场。怀特马塔港湾既广且深,可供外洋和沿海船只出入停泊。奥克兰海港桥把市区与北岸近郊住宅区和德文波特(主要海军基地和船坞)连接起来。
市区主要文化机构有战争纪念博物馆、奥克兰市美术馆、公共图书馆、奥克兰大学、市政厅和师范院校等。有供游泳和冲浪运动的海滩、高尔夫球场、体育场、公园和保护地。
奥克兰是座美丽的花园城市,旅游业发达。有南太平洋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奥克兰狮子园,有新西兰最大的游乐场“彩虹仙境”,有佳酿飘香的酿酒厂,有集海洋动植物之大成的“海底世界”,有陈列出自毛利人祖先之手的工艺品历史博物馆,也有展示运输和科技新发展的现代博物馆。环抱着奥克兰的怀特马塔港和马纳考港是开展海上帆船活动的胜地。每逢周末,蓝色的海湾里,扯着五颜六色风帆的帆船在海上穿梭。奥克兰因而又有“船帆之城”的美誉。
1989年奥克兰与中国广州市结为友好城市。1995年2月奥克兰港与中国上海港达成姊妹港协议。
Ⅳ 新西兰是什么国家
新西兰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欧洲后裔,占主导地位,新西兰受欧美和澳大利亚的影响很深,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基本西化。
新西兰人的生活节奏比较缓慢,人民生活比较悠闲,开放的市场,和丰富的商品,给不同阶层的人以很大的选择余地。
新西兰人的生活质量一般都比较高,通常对衣、食、住、行都比较讲究,他们大都喜爱户外运动,除喜爱赛马外,还特别喜爱橄榄球。
新西兰人崇尚平等。在新西兰,人们可以随时约见部长,市长。只要找到一个充分的理由,几乎谁都可以见到总理。
新西兰人生性乐观,喜爱美化环境,空间时间都很多,他们多半都把时间用于园艺活动和整理环境上。
他们的性格上偏于保守,不习惯和陌生人接触,但一旦相识后,会很快消除隔阂,甚至成为好朋友。
他们在和好朋友交往时,不要求对方送贵重的礼物,如果有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士忌,就使他们感到欣慰和满足。
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新西兰人别具匠心地组织起各种有趣的俱乐部,以此来愉悦身心,探究学问。
诸如素食者俱乐部、孪生俱乐部、理性主义俱乐部,甚至还有汤匙俱乐部 等等。
据说此类活动至今已成为新西兰人传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并且每个人都已参加这种俱乐部的活动而感到荣幸。
新西兰人一般对狗怀有特殊的感情,视狗为"终生的伴侣","牧羊的卫士"。
他们历来珍爱几维鸟,也是世界上唯一有几维鸟的国家,把几维鸟看成是民族的象征,并以其为国鸟。另外,他们偏爱饮蕨,视其为国家的象征。
Ⅵ 去新西兰奥克兰旅游,请问奥克兰有哪些值得去的地方和景点
去新西兰旅游,奥克兰是必须要去的城市,奥克兰环境优美,拥有美丽的海滩,迷人的小径和众多让人痴迷的小岛。有天空塔、伊甸山、奥克兰博物馆、鸟岛都很不错的。只是你对当地不熟悉,做行程难免有疏漏。不然真会说自己真是白瞎了!我上次就是找的小青蛙自由行安排的,有熟悉当地的定制师规划行程,还有电子导游全程中文导航,不懂语言都可以翻译,很全面。
Ⅶ 新西兰奥克兰的海拔
南岛的库克峰海拔3754米,为全国最高峰。
奥克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首都惠灵顿是地球上最靠南的都城。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相距1600公里。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两岛隔库克海峡相望。全境多山,平原狭小,山地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75%以上,河流短而湍急,航运不便,但水利资源丰富。
北岛多火山和温泉,南岛多冰河与湖泊,南岛的库克峰海拔3754米,为全国最高峰。海岸线长6900公里。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夏季20℃左右,冬季1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00-1500毫米。
(7)新西兰奥克兰有哪些河流扩展阅读:
交通
奥克兰交通发达,是美国西部交通运输体系的中心。它的高速公路网是世界上最好的高速公路网之一。现代化的汽车运输遍及整个东部海湾并能直通旧金山市。奥克兰还是三条横跨北美大陆铁路的终点,即南太平洋、西太平洋和圣大非铁路。
奥克兰港是世界上最好、最美的自然深水港之一,是美国太平洋沿岸首屈一指的集装箱港,在全美则名列第二。奥克兰港货物吞吐量和船舶集散能力在太平洋沿岸的港口中均占重要地位,是美国西海岸同世界海运系统联接的重要枢纽。全港共有28个泊位,其中18个为集装箱船的泊位。
港内第七大街码头共有8个深水泊位,都装有现代化的自动卸货设备。整个奥克兰港各种设施都同公路、铁路等陆运交通体系有机衔接,形成了现代化港口的理想模式。
Ⅷ 新西兰岛是哪个国家的
新西兰岛简史[回目录] 波利尼西亚定居者约在公元十世纪来最先来到新西兰(毛利国名为长白云之乡Aotearoa)。到公元十二世纪,全国受青睐的地区已分布了许多定居点;1642年, 荷兰航海家阿贝尔·扬松·塔斯曼发现了长白云之乡,并以荷兰一个地区的名字命名这块土地为Nieuw Zeeland,他绘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区的地图,但并未在此登陆;1769年,英国海军舰长詹姆斯.库克及其船员成为首先踏足新西兰土地的欧洲人,随后,捕捞海豹和鲸鱼的人们也来到这里,传教士也很快接踵而来,定居点开始逐渐建立起来了。 到1840年,估计毛利人口为十万人,大约二千名欧洲定居者(毛利人称其为 "Pakeha"白人)分布在沿海地区,新西兰那时没有全国政府或全国领导人,毛利人和白人团体请求英国提供某些保护以及法律和秩序;1840年2月6日,毛利人和英国王室在岛屿湾的怀唐伊镇签署了《怀唐伊条约》,该条约使新西兰成为王室属的一个殖民地,这个条约被认为是新西兰的建国文件,该条约使早期开拓者有权在新西兰定居并允诺毛利人按其意愿继续拥有他们的土地、森林和渔业,该条约说明毛利人将对土地及生活方式自己做出决定,并答应建立一个政府,使全体人民过上和平法制的生活,该条约亦确立了新西兰人享有英国公民的权利,该条约目前仍然是"现行文",并且是新西兰涉及民族关系方面很具争议的话题。 此条约签属后,更多的人开始来到新西兰并在这里定居,多数人去南部岛定居,因为那里的土地适合耕作,在奥塔哥和西海岸地区还发现了金矿,然而,自本世纪以来,来北岛居住的人还是多于南部,到1890年代,全国人口增加到五十万,并开始建设铁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了农场已经成为新西兰经济的支柱,1893年,新西兰成为第一个赋予妇女选举权的国家,当时,英国仍然是新西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经常被喻为"家乡",成千上万的新西兰人代表英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18年,有一半的参战者死于战争或在战争中负伤。 1935年,新西兰选出工党政府,该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其中包括每周40小时工作制以及国家拨款的卫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新西兰再次派出军队,大约全国人口的百分只十出过作战,战争结束后,对新西兰的农产品的需求增加,1950年代,全面就业迅速增长,工业空前繁荣。 由于对进口(特别是石油)和对肉类、奶制品和羊毛出口的长期依赖,新西兰的经济在1970年代和1980年带开始恶化,1970年代初期,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以后,新西兰失去其传统的出口市场,随后即出现失业和社会问题;1980年代中后期,工党政府开始进行新的货币政策、工业解除限制、取消津贴以及将许多政府部门私有化等大范围的改革,自此经济开始逐渐好转,失业人数开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