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新西兰 » 新西兰养的什么蜂种

新西兰养的什么蜂种

发布时间: 2022-09-19 00:09:28

㈠ 蜜蜂的种类,多点字

1、中华蜜蜂

躯体较小,头胸部呈黑色,蜂王体长17.5mm左右,体色呈黑色或棕红色,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黄色绒毛。工蜂体长11mm左右,喙长5mm左右,腹节背板呈黑色,有褐黄色环,处于高纬度、高山区的中蜂腹部色泽偏黑,处于低纬度、平原区的中锋腹部色泽偏黄,全身被覆灰色短绒毛。

雄蜂体长125mm左右,体色呈黑色或黑棕色,全身被覆灰色绒毛。中蜂耐寒性较强,飞行敏捷,蜜源缺乏或病虫害侵袭时易飞逃,适宜在山区、半山区的生态环境中饲养。抗蜂螨力强,盗性强,分蜂性强,抗巢虫力弱,常咬毁旧巢脾,抗囊状幼虫能力弱,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

2、意大利蜜蜂

体形较黑蜂小,腹部细长,吻较长,因此可利用它为红三叶草授粉。腹板几丁质颜色鲜明,腹节背板第2~4节的前部具黄色环带。性情温顺,在提脾检查时,能保持安静。抗病力弱,对蜂螨的抵抗力弱。育虫力强,分蜂性弱,清巢能力强,抗巢虫。以强群越冬,食料消耗大。

采集树胶能力强,造脾性能好,分泌王浆能力强,并善采储大量花粉。群势强而机敏,因此在流蜜良好的情况下,意蜂能表现出特别优越的采集力 。主要分布于地中海中部的亚平宁半岛,意蜂除西藏地区没有饲养外,全国其他地区均有饲养。

3、卡尼鄂拉蜜蜂

大小和体形与意蜂相似,腹部细长,腹板呈黑色,腹部背板第2~3节通常有棕色斑,少数个体具红棕色环带,几丁质黑色,覆毛短而密,体表绒毛灰色,雄蜂绒毛灰至灰棕色,吻长与喙长均6.6mm左右。分蜂性强,不易维持强群。耐寒,定向力强,不易迷巢,盗性弱,采集树胶较少。性情温顺,提脾检查时,不怕光,能保持安静。

采蜜力很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蜜源条件不良时很少发生饥饿现象。采集花粉能力比意蜂差。蜂王呈棕黑色,少数蜂王腹节背板上具棕色斑或棕红色环带,产卵力强。在夏季,只有当粉源充沛的时候,卡蜂才能维持大量子脾;若粉源缺乏,育虫则受到限制。

4、欧洲黑蜂

欧洲黑蜂个体较大,腹部宽,覆毛长,绒毛带窄而疏,几丁质呈均一的黑色,少数腹节背板第2~3节有棕黄色小斑,但不具黄色环带。工蜂体长13.5mm左右,背板黑色,腹部粗壮,少数腹节背板第2~3节有黄棕色斑,绒毛深棕色,喙长平均6.4mm。分蜂性较弱,采集树胶多,雄蜂腹部绒毛呈棕黑色,有时黑色。

欧洲黑蜂性情暴躁,好蜇,怕光,提脾检查时,乱动且常处于激怒状态。越冬性能强,育虫能力弱,分蜂性弱,采集勤奋。易感染幼虫病,易遭受蜡螟侵害,但抗孢子虫病和抗甘露蜜中毒的能力强于其他蜂种。春季发展稍慢,可达中等群势,仲夏才可成为强群 。欧洲黑蜂主要分布于地中海中部的亚平宁半岛西北部。

(1)新西兰养的什么蜂种扩展阅读

蜜蜂属于膜翅目,蜜蜂科。蜜蜂为社会性昆虫,由蜂王、雄蜂、工蜂等个体组成。

1、蜂王

蜂王的社会分工就是专职产卵,肩负着繁衍后代的社会重任。它的身体发展得很健壮,大腹便便,体重是工蜂的两倍,失去了“女性”身材的苗条。在产卵期间,蜂王每天都要让工蜂饲喂蜂王浆,以促进快速代谢保持旺盛的产卵能力。

2、雄峰

只是与峰王交配。雄峰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蜂群内的雄性“公民”,每天过着不劳而获的日子,其存在的唯一作用是与蜂王交配。不过,雄峰当发挥了这一作用,就要献出其宝贵的生命。从这一点上说,雄峰要履行社会分工的责任,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3、工蜂

社会分工最多,任务最重。可以说,除了蜂王与雄峰各自的任务外,蜂群内的其他所有工作都由工蜂承担。工蜂是雌性器官发育不全者,但它的许多结构特化得更适应工作的需要,比如其前肠中的嗦囊特化为蜜囊,以便贮存花蜜。

㈡ 新西兰进口的麦卢卡蜂蜜有哪些品牌

麦卢卡蜂蜜被誉为“新西兰国宝”,它是以其蜜源植物命名,这种植物是桃金娘科的灌木Manuka。麦卢卡主要分布在新西兰北岛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其实澳大利亚也产麦卢卡蜂蜜,而且品质不差,不过“新西兰麦卢卡蜂蜜”似乎名气更大。

澳大利亚的麦卢卡蜂蜜颜色一般比较淡,而新西兰的颜色较深,但这个并不能用于鉴别麦卢卡的真伪。麦卢卡蜂蜜是大洋洲特产,并非新西兰独有。
如果你要去新西兰、澳洲旅游,常常会有朋友或同事让你捎一点麦卢卡蜂蜜。这种蜂蜜价格昂贵,但由于其神乎其神的保健功效让许多国内很多消费者趋之若鹜。
现已退休的新西兰学者兼科学家彼得·莫兰 (Peter Molan) 自 30 年前便开始研究蜂蜜的功效。在当地,有一种专为麦卢卡花授粉的蜜蜂,而对于它们所酿制的花蜜,当时的人们却并不待见。

莫兰说:“这种蜂蜜过去通常被丢掉。如果你尝过纯正麦卢卡蜂蜜的味道,会发现它味道很重。人们都不喜欢这种味道。”
然而随后,莫兰发现了麦卢卡蜂蜜的独特之处。 不同于世界上的其他蜂蜜,麦卢卡蜂蜜似乎具有抗菌性能。一些研究还表明该蜂蜜有助于伤口愈合并能增强免疫系统。
虽然许多有关麦卢卡蜂蜜的健康功效都有待考证,但是其所谓的治愈功能一传出新西兰,便跳脱出了蜂蜜界的边缘待遇,融入全球化的千万美元产业链。网球选手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Novak Djokovic) 以及女演员斯嘉丽·约翰逊 (Scarlett Johansson) 等名人的推崇也让它光环倍增。
这就像一场正在全球范围上演的“淘金热”。
阅读导航
一、麦卢卡蜂蜜是灵丹妙药?
二、麦卢卡蜂蜜已成中国富人圈儿“标配”
三、麦卢卡蜂蜜价格飙高,“淘金热”的副作用
四、澳洲麦卢卡蜂蜜不逊于新西兰,相关产业蓄势待发

麦卢卡蜂蜜是灵丹妙药?
历史上,麦卢卡树曾被大洋洲的毛利人用作草药,而麦卢卡蜂蜜则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当地牧民,作为饲喂奶牛的糖水。结果牧民发现饮用麦卢卡蜂蜜水的奶牛不容易得病,由此他们猜测麦卢卡蜂蜜可能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后来生物学家开展了大量研究,证实麦卢卡蜂蜜具有很好的“非过氧化氢抗菌活性”。

目前它是世界上已经批准的两种医用级蜂蜜之一,主要用于促进伤口愈合,改善口腔及胃肠道健康等。

所以总体上它抗菌的活性是比较明确的,那么其他的功效值得相信吗?
麦卢卡蜂蜜经常被称之为治疗许多疾病的“超级食品”,如过敏、感冒和流感、牙龈炎、喉咙痛、葡萄球菌感染以及各种类型伤口等都不在话下;甚至可以提高人体能量,进行排毒,降低胆固醇,治疗糖尿病、改善睡眠、提亮肤色、减少脱发,强化发质等。
许多广告宣传中都会提到以下好处:
1
麦卢卡蜂蜜抗菌活性对各种细菌和真菌引起的伤口感染有促进愈合作用;
2
改善消化不良,杀灭引起胃部疾病的细菌,减轻胃溃疡、腹泻、十二指肠溃疡等肠胃病症状,清肠保胃;
3
高效抗氧&抗菌性,在皮肤疗养方面效果卓群,美容养颜;
4
对咽喉炎有较好疗效,中和口腔的酸性物质,保持牙齿健康;
5
含有高水准抗氧化物质,提高综合免疫力,增强人体耐力。
但事实上,以上这些功效有些是真正有科学依据的,而另一些则是不可靠的论点。
尽管科学界在近几十年才开始了解麦卢卡的价值,但在新西兰麦卢卡蜂蜜主产区土着居民毛利人早在几个世纪前就已经发现麦卢卡树是一种神奇的“药用植物”,常被用于治疗各种伤口和感染、皮肤溃疡、湿疹等。
直到20世纪中期,药用蜂蜜的受欢迎程度由于现代抗生素的出现开始大不如前,西医将其定性为无药用价值但对身体无害的食品。
但是超级细菌的出现(它们对一些,许多甚至是所有的抗生素都有抗药性)意味着,我们需要对应对病原体的其他替代性疗法继续科学研究。
我们现在知道,传统上蜂蜜常常被用于伤口敷料,几乎可以肯定这是因为它具有抗菌性能。
高糖含量和低pH值意味着蜂蜜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但某些蜂蜜在被稀释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浓度时仍能保持它们的抗菌活性。
当葡萄糖氧化酶(蜂蜜中的酶)与水中的葡萄糖和氧分子发生反应时,很多不同类型的蜂蜜还会产生可达到杀死细菌水平的过氧化氢。
因此,当蜂蜜被用作伤口敷料时,它从组织中吸收水分,这种反应产生过氧化氢,清除感染的伤口。
虽然所有的蜂蜜都有一定程度的抗菌活性,但某些蜂蜜的活性比其他蜂蜜高100倍。
麦卢卡与其他蜂蜜有何不同?
麦卢卡蜂蜜是从马努卡树的花蜜提取而来的,它之所以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是因为它含有特殊成分。
这种不寻常的抗菌活性是新西兰的彼得·莫兰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当时他意识到麦卢卡蜂蜜的作用甚至在过氧化氢被去除之后仍然存在。
其中原因多年来一直是难以捉摸的,直到2008年,两个实验室独立鉴定出甲基乙二醛(MGO)是麦卢卡蜂蜜的关键活性成分。
麦卢卡蜂蜜能杀死超级细菌吗?
麦卢卡蜂蜜的活性已经被检测出可以对抗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特别是那些引起伤口感染的微生物,它抑制了有问题的细菌病原体,包括对多种抗生素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
麦卢卡蜂蜜还能分散和杀死生物膜中的细菌(对抗生素有抗药性的微生物群落),包括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最重要的是,目前没有显示细菌对蜂蜜产生耐药性的案例,也没有在实验室研究中病菌对麦卢卡或其他蜂蜜产生抗性的案例。
研究人员认为,现今医生们面临抗生素在控制伤口感染方面逐渐失去效用的情况,他们的发现将可能增加麦卢卡蜂蜜在临床上的使用率。
此外,我们也确实需要一种新的有效方式来控制伤口感染,以免增加细菌的抗药性;而且除了成本较低之外,麦卢卡蜂蜜在未来也可能有助于改善抗生素的疗效,降低抗药性细菌扩散的可能性。
麦卢卡蜂蜜和伤口愈合
蜂蜜具有理想的伤口敷料性质,并且已经有许多研究将麦卢卡作为伤口敷料的功效。除了广谱抗菌活性外,蜂蜜对哺乳动物细胞也无毒,有助于保持滋润的伤口环境(有利于愈合),具有抗炎活性,减少愈合时间和疤痕,具有天然的清创作用动作(从伤口中吸收死亡组织,异物和死亡的免疫细胞),并减少伤口气味。这些属性涉及许多报告,显示了蜂蜜作为伤口敷料的有效性。
蜂蜜,特别是麦卢卡蜂蜜,已经成功地用于治疗感染和非感染的伤口,烧伤,手术切口,腿部溃疡,压疮,创伤性损伤,脑膜炎球菌病变,放射治疗和牙龈炎的副作用。

据悉,已有新研究显示,具有高UMF(指的是活性麦卢卡蜂蜜里含有的抗菌成分,是一种测量麦卢卡蜂蜜里抗菌成分程度的指标)等级的麦卢卡蜂蜜(Manuka honey)和低等级或普通蜂蜜相比,能更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

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比较了不同UMF等级(根据抗菌活性分为5-20不等)的麦卢卡蜂蜜和从商店购买的普通蜂蜜在治愈马腿上大面积流血伤口方面的有效性。
他们表示,研究结果“相当惊人”,而且适用于人类。
这项研究发表在《澳洲兽医杂志》上,进一步证明了麦卢卡蜂蜜具有抗菌性能,强大愈合剂的头衔名副其实。
UMF越高,抗菌活性就越高,价格也就越高。
研究发现,若每日用UMF20蜂蜜治疗伤口,那么伤口愈合速度比使用普通蜂蜜和未经治疗的伤口愈合快12天。
事实上,用普通蜂蜜治疗的伤口不会比未经治疗的伤口愈合得更好。UMF5蜂蜜确实能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UMF及MGO分级方式
麦卢卡蜂蜜的活性测量方法不同,UMF和MGO指数换算对照表如下:

各个指数的保健医用效果总结:
UMF5+:药用性低,适合每天服用维持免疫力。
UMF10+:保健用,适合免疫力低下,老年人服用。
UMF16+:轻度肠胃不好的人服用。如消化不好,容易腹泻胃痛的人群。
UMF20+:适合重度肠胃不好的人服用,因为其卓越的抗菌修复功效也适合术后康复品,能够促进伤口愈合。
麦卢卡蜂蜜的食疗效果
全球销售的大多数麦卢卡蜂蜜其实都是被吃掉的。因为,麦卢卡可能具有抑制引起喉咙痛(牙龈炎)喉咙痛或牙龈炎的细菌的功效,但负责抗微生物活性的主要成分在消化过程中将无法生存。
然而,食用蜂蜜确实有一定的治疗功效,包括抗炎,抗氧化和益生元(促进有益的肠微生物的生长)性质。虽然这些属性并不仅仅与麦卢卡蜂蜜有关,而其他各种蜂蜜也可能会起作用。
麦卢卡蜂蜜做不到的事情
有人普遍认为,吃麦卢卡(或当地的)蜂蜜会帮助缓解花粉症,因为它含有小剂量的导致症状的花粉,并且少量食用会帮助您的免疫系统学习不要过度反应。
但事实上,并没有科学证据证明吃蜂蜜可以帮助花粉症患者。造成花粉热的大部分花粉来自受风授粉的植物(因此不产生花蜜,不被蜜蜂所吸引)。

有一些初步的实验工作表明,蜂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辐射治疗对头颈部的一些副作用,但这个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证明。但就目前看来,蜂蜜有抗癌功效这一点是暂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另外,如果你把蜂蜜放在头发上以期待蜂蜜起到护理头发的功效,那你得到的结果只能是一个粘稠混乱的场面。

另外,没有任何有力的科学证据表明麦卢卡具有降低胆固醇,治疗糖尿病或改善睡眠的功效。虽然已有一项有趣的研究表明,蜂蜜比咳嗽药更有效地减少夜间儿童咳嗽,改善睡眠(及其父母)。虽然麦卢卡蜂蜜没有被专门用于治疗咳嗽,但它确实具有一定的功效。
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声称麦卢卡蜂蜜具有任何有助于“排毒”的宣传都是荒谬的。关于麦卢卡蜂蜜化妆品的抗衰老功效也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总而言之,如果消费者购买麦卢卡蜂蜜仅作为食品或补品一般日常使用,则并不需要购买那些昂贵的系列产品。但若是希望将麦卢卡蜂蜜做为伤口敷料,那就一定要购买专业无菌,具有适当包装的药用产品。
随着全球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危机,证实具有临床药用价值的麦卢卡蜂蜜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麦卢卡蜂蜜也是华人们走亲访友热衷馈赠的佳品之一。

麦卢卡蜂蜜已成中国富人圈儿“标配”
如今在中国的富人圈内,麦卢卡蜂蜜的行市甚为紧俏,因为在这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持续关切大大提升了其对纯天然进口健康食品的市场需求。
据了解,新西兰麦卢卡蜂蜜协会的会员有超过100家蜂蜜企业。根据《新西兰先驱报》报道称,在新西兰,麦卢卡蜂蜜的散装蜂蜜价格区间为6-74新西兰元,即人民币29-352元/500g。
但当麦卢卡蜂蜜漂洋过海进入中国后,身价立马倍增。在天猫、京东、1号店商城等网站以“麦卢卡蜂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各家产品均超过100个,售价从2300元/500g至60元/500g不等,与国内同等规格的普通蜂蜜相比,价格都在10倍以上。
在1号店商城,一款名为“UMF20+新西兰原装进口麦卢卡蜂蜜250g/12瓶装”的售价高达13999元,相当于2333元/500g。
天猫商城一款“麦利卡MELITA麦卢卡UMF20+新西兰原装进口天然珍藏级蜂蜜340g”售价1198元,约1700元/500g,而在新西兰MELITA官网上,这一款产品为205.85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为978元,国内外价格相差220元。
高价决定了只有那些真正富裕的人才消费得起。从全球范围来看,麦卢卡蜂蜜的高昂售价源于其供不应求的状况,但中国的进口产品售价本身就高于其他国家,在奢侈品领域更是如此。
人们看待该蜂蜜就像大家印象中韩国人看待高丽参一样——都是一种你需要长期服用以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的高价值食品。
位于上海的中国市场研究集团 (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p in Shanghai) 副董事詹姆斯·乔伊 (James Roy) 表示:不像 LV 箱包或马尔代夫旅游等其它奢侈品,消费者不会为了虚荣心或显摆地位而购买麦卢卡蜂蜜。
上海一位 29 岁的营运经理管雪莉 (Shirley Kwun) 表示:远在香港的母亲从几年前便开始购买麦卢卡蜂蜜,并在早饭的粥里将其用作糖的替代品。如今,去新西兰旅游时,管女士及其他家庭成员也开始采购该蜂蜜。她说:“我的母亲是她朋友们中间最先购买亚麻油的,所以我想在这些事上,她应该是走在最前列的。”
就像其他受追捧的健康食品一样,麦卢卡蜂蜜市场也通过口口相传,日益壮大。当然在一个假货横行的时代,原产地是一个关键因素。受此影响,那些领先品牌便开始改变营销策略,在中国游客钟爱的新西兰店铺中囤货,并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中推广自己的产品。

新西兰最大的麦卢卡蜂蜜生产商康维他 (Comvita) 的首席执行官布雷特·休利特 (Brett Hewlett) 表示:“口口相传始终是我们营销活动的主力推手,(中国人)对传统的营销方式很是怀疑 — 比如说,任何明星认可的东西都会屡遭质疑。他们最相信的就是朋友或亲戚们口口相传的东西。“
五月份时,康维他公布了创纪录的营业利润,该公司最新财政年的利润额达到了 1020 万新西兰元(660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了 28%。其中的一部分是由中国游客的需求带动的。新西兰国内的销售额增加了 92%,电商销售额也提升了 55%。
近年来,为满足日益激增的市场需求,在中国的淘宝市场和微博平台服务中一大批非正式销售商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了起来。网名为“新西兰健康生活 (New Zealand Healthy Living)”及“滋润人生 (Nourishing Life)”的卖家均开始以低于上市价格的售价推销罐装麦卢卡蜂蜜。

麦卢卡蜂蜜价格飙高,“淘金热”的副作用
英国媒体Daily mail曾发文质疑一直热销的麦卢卡蜂蜜是否都是真的?据新西兰主要蜂蜜生产者组织透露,新西兰每年生产1700吨麦卢卡蜂蜜,但据估算,全球每年以麦卢卡蜂蜜标志出售的蜂蜜高达1万吨。

麦卢卡蜂蜜是闻名世界的新西兰特产品,其来自蜜蜂只采集麦芦卡茶花树上之蜜,并具有药用作用而颇受消费者欢迎。迄今为止麦卢卡蜂蜜始终供不应求,结果造成一些生产商以次充好。目前在世界各地热销的昂贵麦卢卡蜂蜜,远远高于其实际产量。
造假问题在过去一度困扰着麦卢卡蜂蜜行业。
英国食品标准局曾在2011年的一次检查中发现,在产自新西兰的23种麦卢卡蜂蜜中,有11种根本不是麦卢卡蜂蜜。
新西兰麦卢卡蜜蜂协会在2012年和2013年对英国、中国和新加坡市场上的麦卢卡蜂蜜进行了类似的抽检,结果73个样本有41个存在造假。2014年,中国进口新西兰蜂蜜2131吨,占进口总量的36.8%,其中相当一部分号称麦卢卡蜂蜜。
一系列的造假事件让新西兰政府很头疼,尤其是进口国的监管部门(包括中国)向他们询问如何鉴别真伪,结果他们也说不清到底啥是正宗的“麦卢卡蜂蜜”。

事实上,蜜蜂采蜜是随机的,虽然麦卢卡有特定花期和分布区域,但实际上几乎不可能存100%的麦卢卡蜂蜜。

为了挽回麦卢卡蜂蜜的声誉,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召集行业、企业和专家,花了三年时间,终于制定了麦卢卡蜂蜜的标准定义,于2017年正式发布,这在蜂产品领域还是头一遭。
这个标准共涉及甲氧基苯甲酸、羟基苯乳酸、苯乳酸、甲氧基苯乙酮,以及麦卢卡花粉DNA5个特征指标,只有含量全部符合才能叫麦卢卡蜂蜜。根据指标数值的不同,还区分了麦卢卡独花蜜和麦卢卡混合花蜜两种。
不过,尽管新标准的出台将一定程度上遏制麦卢卡蜂蜜的造假。但事实上,所有可量化的指标都无法成为造假者的绝对壁垒。只要造假利润足够高,造假者完全可以按照标准去添加这些特征物质来蒙混过关。所以对于喜爱麦卢卡蜂蜜的消费者来说,保持理性比什么都重要。
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给生产商们带来了压力,促使他们保证产量、继续前行。
在过去的两年间,为保证蜂蜜供货的稳定,麦卢卡蜂蜜的明星品牌康维他不得不将旗下的蜂房数量翻一番,增加至现在的 30,000 个。其他的生产商也正向新西兰的偏远地区扩展,而相关的蜂房设备则需要通过直升机空运过去。
这就像一场正在上演的淘金热。新西兰人纷纷购买蜂房,并把它们放置在任何种有麦卢卡树附近,以期收获一些麦卢卡蜂蜜。
不过,一直以来新西兰人并不太担心的事情之一就是竞争,因为只有同样生长麦卢卡树的澳大利亚才会对其产生些威胁。

澳洲麦卢卡蜂蜜不逊于新西兰,相关产业蓄势待发
根据澳洲学者的一项最新的研究,澳洲麦卢卡蜂蜜(Manuka Honey)在临床疗效方面的作用,并不逊于新西兰产的着名的麦卢卡蜂蜜。这意味着,今后纽西兰不能再宣称他们出产的是世界上最好的麦卢卡蜂蜜了。

悉尼科技大学(UTS)的研究人员现已发现,在抗菌方面,澳洲麦卢卡蜂蜜与新西兰的麦卢卡蜂蜜拥有同样强大的作用。

该研究报告的撰写者考克瑟丁(Nural Cokcetin)说,这一发现很“令人兴奋”,这可能会为澳洲1.2万养蜂人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因为纽西兰只有一种麦卢卡树,澳洲则有80多种麦卢卡树。
研究人员对新州和昆士兰的麦卢卡树花朵的80多个样品研究后发现,造成纽西兰麦卢卡蜂蜜具有独特抗菌作用的花蜜衍生物,也同样存在于澳洲的麦卢卡树种。
也就是说,麦卢卡蜂蜜不只是新西兰的专利,澳洲蜂蜜可以跟新西兰分一杯羹!
据悉,新西兰麦卢卡树只有一个树种,而且蜜蜂饱受寄生螨虫的侵害;而澳洲麦卢卡树则有多达80个树种,并无螨虫侵害之忧,这意味着澳洲产的麦卢卡蜂蜜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在澳媒报道中,将澳洲的麦卢卡蜂蜜产业称为“潜在的十亿价值产业”(potentialbillion-dollar Manuka honey instry)。
昆州蜂农Daniel Jones介绍说,一千克普通蜂蜜的市场价格是5-6刀,而一千克麦卢卡蜂蜜的售价则高达30-40刀,是普通蜂蜜的5-8倍。
然而,是什么在阻碍昆州麦卢卡蜂农们发展他们潜力巨大的生意呢?
原来,生长麦卢卡树的土地目前都是归国家所有的。要想在这里豢养蜜蜂,蜂农们必须支付一笔使用费,任何未经许可私自使用土地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昆州养蜂人协会的主席Robert Dewar说,这限制了澳洲麦卢卡蜂蜜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并不会去砍树,恰恰相反我们所依赖的正是这些树木。我们只是想把麦卢卡树周围的其他草木进行清理,降低发生山火的风险。”
Dewar还注意到,他们的新西兰同行——麦卢卡蜂农们,得到了来自新西兰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他们觉得自己充分利用了大自然提供的资源,去生产这种珍贵的药用蜂蜜。“然而看看澳洲,我们的政府什么忙都没有帮,相反还在限制我们。”
据悉,自然资源和矿产部(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Mines)在一份声明中称已了解蜂农们的诉求。虽然目前有大片野生麦卢卡灌木生长在澳洲各地的国家公园里,澳洲现行法令却禁止任何非野生动物(包括家养蜜蜂在内)进入采蜜。这一禁令有望在2024年废止。
自产医疗级麦卢卡蜂蜜 西澳已起步
据报道称,今年年底,西澳有可能出口自产医疗级麦卢卡(Manuka)蜂蜜。虽然截至目前,这种蜂蜜大多产于新西兰,但西澳私营公司Manuka Life已经开始开创自产麦卢卡蜂蜜行业。
Manuka Life 经理董事凯灵(Paul Callander )说,公司的目标是种植这种茶树,进而为西澳农民提供一个新商机。一旦建立起供应连续性,其下游的地方医药行业也将得以发展。
为扶植这一新兴行业,乡村产业研究发展公司(Rural Instries Research Development Corporation)奖励Manuka Life 75万澳元,资金将于三年内陆续到位,该公司并将与国王公园(Kings Park) 和植物园(Botanic Garden)协作。
这笔资金将用于培育茶树杂交品种,使其耐热耐冷,以便于在全澳境内种植,并将花期从6周延长至6个月,其种子也可保持商业价值长达四年。
西澳麦卢卡蜂蜜业已经起步。Manuka Life从新西兰和澳洲收集优良品种,去年已种植150公顷Leptospermum scoparium茶树,多在西南地区,其中25公顷植于小麦带,以测试其耐盐抗高温能力。小麦带茶树有一半存活了下来,相当成功,为延长花期带来了希望。 未
未来三年中,每年将种植500公顷,为该公司全面拓展其产品做好准备。一旦产品数量增加,其下游产品或于三两年内出现。
END
麦卢卡蜂蜜价格不菲,所以一定要购买值得信赖的品牌。”
文章的最后,为各位读者附上选购和食用麦卢卡蜂蜜三大要点:
选择值得信赖的零售商
留意销售员在介绍麦卢卡蜂蜜是否夸大其词,以及是否了解UMF和Active+的分别。此外,顾客可以询问零售商是否亲自到过旗下蜂蜜品牌的蜂蜜工厂,以及有多了解蜂蜜的采集过程。
以UMF为标准,选择值得信赖的品牌
留意麦卢卡蜂蜜品牌包装上是否标有UMF标志以及指数,并登录UMFHA官网(http://www.umf.org.nz/)查证该品牌是否真的是协会会员,以防有些品牌浑水摸鱼。登录品牌网站,了解蜂蜜的采集过程,也有助做出正确选择。
切忌配合热水食用
麦卢卡蜂蜜切忌配合热水食用,因为热水会让蜂蜜的抗菌作用化为乌有。建议搭配温水,或直接淋在土司、酸奶或谷粮上食用。

㈢ 俄罗斯的蜂蜜和新西兰的蜂蜜那个好

我个人认为蜂蜜的好坏不在于那个国家,而是看它采集的是什么蜜(百花蜜,山花蜜比较好),看蜂蜜的成熟度,有效活性成分的含量等指标。其实国内的某些土蜂蜜也是相当好的蜂蜜,只是国内的蜂蜜太乱了,假的也多,发展研究监管也没有别人规范细致。你可以了解了解下面知识吧也许对你有帮助

蜜蜂品种新西兰本土没有蜜蜂。英国移民最早于1839年将欧洲黑蜂带到了新西兰的北岛。1840年从澳大利亚将蜜蜂带到了南岛。此后从英国不断带来蜜蜂。霍普金斯于1880年从美国引进了第一批意大利蜜蜂,以后他又从意大利直接引进了意大利蜂,并陆续引进了意大利蜂、塞浦路斯蜂、叙利亚蜂和荷兰黑蜂蜂王。自1896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的优良品种如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ligustica Spinola)和喀尼阿兰蜂(Apis mellifera CarnicaPollmann)的引进到中国以来,我国目前养殖的蜜蜂80%以上是西方蜜蜂(意蜂)品种。
我国的东北黑蜂,即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俄罗斯引入黑龙江与吉林两省山区的黑色蜜蜂,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而成。其特点:耐低温,耐低温,越冬安全,节省饲料,死亡率低;早春繁殖快,群势发展与当地主要蜜源泌蜜规律一致;勤奋,采集力强,既能利用椴树等大宗蜜源,也能充分利用零星蜜源;性情温驯,抗逆性强,能维持大群。
中国的本土蜜蜂,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中蜂和中华文明一样,具有5000年的历史,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中华蜜蜂受到西方蜜蜂了严重威胁,分布区域缩小了75%以上,种群数量减少80%以上。
西方蜜蜂(意大利蜜蜂)具有产蜜能力强,生产王浆的能力强的特性,是蜜浆兼产型的理想品种,而且也是花粉生产的理想品种,还可用其进行蜂胶生产。正因为如此,西蜂的饲养范围早已扩散到中华大地各个地区,成为世界性品种。因此我们通常在超市,商场购买的蜂蜜及蜂产品90%以上的是西蜂酿制。而中蜂的蜂产品通常只有蜂蜜,没有蜂胶、蜂王浆和花粉等蜂产品。

㈣ 蜜蜂的资料

蜜蜂
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蜜蜂属完全变态,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末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 —— 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给以特殊待遇,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待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新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饲养的益虫。在饲养过程中,新蜂王出世后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则会有一个蜂王带领一批工蜂离开蜂巢飞走而损失蜂群。养蜂者用人为办法生产蜂王浆,实际上就是用人工制做一些王台,放入蜂箱内,供蜂王产卵,待小幼虫孵出,工蜂们用蜂王浆饲喂时,养蜂人即将蜂王浆取出。实际上养蜂人使用的是骗术,可见就连聪明的小蜜蜂也有受骗的时候。

雄蜂数目很多,在一群体内可能近千个。雄蜂的唯一职责是与蜂王交配,交配时蜂王从巢中飞出,全群中的雄蜂随后追逐,此举称为婚飞。蜂王的婚飞择偶是通过飞行比赛进行的,只有获胜的一个才能成为配偶。交配后雄蜂的生殖器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此时这只雄蜂也就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而死亡。那些没能与蜂王交配的雄蜂回巢后,只知吃喝,不会采蜜,成了蜂群中多余的懒汉。日子久了,众工峰就会将它们驱逐出境。养蜂人也不愿意在蜂群内保留过多的雄蜂而消耗蜂蜜,因而对它们进行人工淘汰。由此看来,

工蜂在这个群体中数量最多。养蜂者对一个蜂群中保持的工蜂多少,因不同季节而异,一般为2万一5万个工蜂。工蜂是最勤劳的,儿歌唱的“小蜜蜂,整天忙,采花蜜,酿蜜糖”,仅是指工蜂说的。除采粉、酿蜜外,筑巢、饲喂幼虫、清洁环境、保卫蜂群等;也都是工蜂的任务。 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暂休闲时期。但是,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改变。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抵御严寒。当巢内温度低到13℃时,它们在蜂巢内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在一起,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温度仍可维持在24℃左右。同时,它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峰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好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蜂则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渡过寒冬。在越冬结球期间它们是怎样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互相传递的办法得到食料。这样可保持球体内的温度不变或少变,以利于安全越冬。
了解蜜蜂其他蜜蜂蜜蜂总科包括了近 20%的膜翅目昆虫。所谓膜翅目昆虫是指那些频繁变态、长着膜翅以及能够舔弄和研磨的口器的昆虫。蜜蜂总科包括两万个种类,都以花蜜和花粉为食。其中大部分是独栖的,也有一些正处在群体生活的起始阶段。不过,没有任何一个种类像蜜蜂科的高级蜜蜂那样过着严密的群体生活。蜜蜂科是惟一营社会生活的蜜蜂,其中包括蜜蜂属、熊蜂属和无蛰蜂属。

蜜蜂属
这一属有4种,都是社会昆虫,过群体生活。它们分布在全球各地,通过分蜂增加数量。这一属的蜜蜂都通过舞蹈为同伴指示蜜源地。
印度巨蜂、花蜂和印度蜂都在亚洲栖息,而且都悬空筑巢。印度巨蜂十分好斗,它们叮蛰是非常可怕的。印度巨蜂在大树枝上筑巢,它们的巢是一排蜂房,长0.75—1米。
花蜂也称为“侏儒”蜂,身体只有蜜蜂的一半大,不过色彩斑斓。它们的巢也只有一排,不过小巧玲珑,宽8厘米、长12厘米。
印度蜂是与蜜蜂最相像的一种蜂。
蜂的4个种类分布在全球各地,它们各有不同的栖息习惯。其中3种在亚洲栖息,它们悬空筑巢。印度巨蜂喜欢高山生活,它们可以在海拔2000米的高度栖息,这种蜂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菲律宾一带。花蜂栖息地不超过海拔500米,其分布区域与印度巨蜂相同。印度蜂分布在亚洲的广大区域,其中包括中国以及西伯利亚的一部分地区。
第4种就是蜜蜂。这种蜂在西方分布最广。它们栖息在好几个欧洲国家 (西班牙、英国、德国和法国),在这些国家它们还成为驯养的家蜂。它们也栖息在非洲。伴随着殖民运动,蜜蜂也来到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它们在天然洞穴或人工蜂箱中筑巢,而且也很适应高山生活。

传授花粉
高等植物繁殖的惟一途径是传粉,即雄蕊的花粉传授到雌蕊上。风媒植物是由风传粉的,然而80%的高等植物是虫媒植物,也就是说它们依靠昆虫传粉。家蜂承担了65%—95%的虫媒任务,但是最活跃的传粉能手是切叶蜂等独栖蜂。人们认为蜜蜂传粉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远不止产蜜

天敌和寄生者
蜜蜂是不少天敌的美食,不过任何天敌都不可能因吞食了几只蜜蜂而把整群蜜蜂毁灭。蜜蜂的天敌是燕子、蜂虎、山雀等食虫鸟类。如果冬天十分严寒,绿啄木鸟就会用强有力的喙啄穿蜂巢,啄食闭门过冬的蜜蜂。猛禽中的蜂鹰由于羽毛密实因此不怕叮蛰,它们捣毁蜂巢啄食蜂卵和幼虫。有些昆虫也是蜜蜂杀手,它们叮蛰和杀死蜜蜂。泥蜂就是其中之一。它们长得像大胡蜂,抓住蜜蜂后先挤压腹部取出全部花蜜,然后把蜜蜂残体留给自己的幼虫当粮食。蜻蜓是一种可怕的食肉昆虫,它们也把蜜蜂当作美食。蜘蛛张网捕食蜜蜂,蟹蛛在花冠里设陷阱捕捉蜜蜂,圆网蛛则“守网待蜂”。
另外一些动物则对蜂巢、蜂蜜等蜜蜂的劳动成果感兴趣。胡蜂觊觎蜂巢中储存的蜂蜜,一种叫蜂巢蛾的蝴蝶将卵产在蜂巢内,毛虫则借助弱势蜂群的蜂房结网。一种诨名为“蜂虱”的双翅类昆虫寄生在蜜蜂尤其是蜂王身上,它门迫使受害者吐出食物。最可怕的是由一种单细胞生物引起的蜂孢子病,还有菌类引起的曲霉病,曲霉病能使蜜蜂的呼吸系统瘫痪和眼睛失明。在哺乳动物中,熊是蜂蜜美食家。

㈤ 这是什么品种的蜜蜂

熊蜂,亦称bumble-bee。膜翅目(Hymenoptera)蜜蜂科(Apidae)熊蜂族(Bombini)昆虫。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有,在温带最常见。非洲大部分地区及印度的低洼地无熊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熊蜂非本地产,系引入以帮助有花植物传粉。熊蜂体粗壮多毛,一般长1.5~2.5公分(约0.6~1吋)。多为黑色,并带黄或橙色宽带。在地下筑巢,或找废弃鸟巢鼠洞栖身。 熊蜂(40张)
熊蜂属膜翅目蜜蜂总科熊蜂属,是一种多食性的半社会性昆虫,其进化程度处于从独居蜂到半社会性蜜蜂的中间阶段,是多种植物特别是豆科、茄科植物的重要授粉者,本属已知300余种,广泛分布于寒带、温带,温带地区较多。目前,世界五大洲都有分布。熊蜂个体大,寿命长,浑身绒毛,有较长的吻,对一些深冠管花朵的授粉特别有效。熊蜂具有旺盛的采集力,能抵抗恶劣的环境,对低温、低光密度适应力强,在蜜蜂不出巢的阴冷天气,熊蜂可以继续在田间采集。而且,熊蜂不像蜜蜂那样具有灵敏的信息交流系统,它能专心地在温室内作物上采集授粉而不去碰撞或从通气孔飞出去。因而,熊蜂成为温室中比蜜蜂更为理想的授粉昆虫,尤其为温室内蜜蜂不爱采集的具有特殊气味的番茄授粉,效果更加显着,增产幅度高达30%以上。用熊蜂给温室蔬菜授粉,不但可以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改善果菜品质,养活畸形果菜的比率,解决运用化学授粉所带来的激素污染等问题。

㈥ 这是什么蜜蜂需要它的资料和介绍,谢谢!

熊蜂! 膜翅目,蜜蜂科,熊蜂族,昆虫。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有,在温带最常见。非洲大部分地区及印度的低洼地无熊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熊蜂非本地产,系引入以帮助有花植物传粉。熊蜂体粗壮多毛,一般长1.5~2.5公分(约0.6~1吋)。多为黑色,并带黄或橙色宽带。在地下筑巢,或找废弃鸟巢鼠洞栖身。
更详细资料请网络

㈦ 蜜蜂养殖:蜜蜂有多少种类

国内人工管理的应该分为两种为主:中华蜜蜂(或者叫土蜂,是我国本土生长的蜜蜂,个人认为以湖南仓库蜂、四川阿坝蜂、海南蜂为最好);西方蜜蜂种(包括:意大利蜜蜂、卡尼鄂拉蜂、喀尔巴阡蜂、高加索蜂、澳意蜜蜂、美意蜜蜂,其中东北黑蜂、新疆黑蜂都是西方蜜蜂过度种类,还包括我国以西方蜜蜂为主所培育出来的金喀蜂、松丹一号二号、束龙岱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等等)。中华以定地养殖比较好,西方蜜蜂种类以追花走蜜比较好。还有一种酸蜂(无刺蜂),这种小蜜蜂也是可以养殖的,但因为没有什么养殖经验,所以养殖的人还是比较小,以澳洲和新西兰养殖比较多,我国也就以爱好养殖一两箱。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76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34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557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479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58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3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200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430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213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