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草原怎么画马克笔
‘壹’ 怎样才算是合格的设计师
第一,什么是设计师,原来我也喜欢称自己是设计师,几年的国外设计学业是学会了不少,但是真正没有学会的是做人!很多人的眼里,设计师是个高尚的职业,是个另人羡慕的职业,但是并不是,如果您刚刚入门,如果还还不到30岁,建议您不要称自己为设计师。为什么这样说呢,听着有点伤人,随着自己的年龄一天天大起来,也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东西,明白了一个道理,30岁以前先学做人,30岁以后再做设计师,因为一点生活阅历都没有,怎么可以做一名设计师,简单的说,不知道油、盐、酱、醋放在哪里最合适做饭,那么还要设计什么。
第二,可能还是做人吧,也许这个行业现在的竞争真的太激烈了吧,很多人已经给设计师做了一个新的解释。什么叫设计师?业主把设计师做为朋友,而设计师只把业主的钱做为朋友,设计师可以用各种专业的方式把一个本来明白的业主说得糊涂,本来糊涂的更糊涂,可悲呀,很多的设计师为了自己的利会做各种小动作,来达到自己的目地。给您讲个实事吧,我曾经给一位老年业主做过装修,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结果这位老人每年春节都会给我打电话给我拜年,没事也会给我打电话要请我吃包子,因为我嘴谗,呵呵呵,每当工作不顺利的时候接到这位老人的电话,心里特别的暖,因为我做个行业,对得起我的行业,也对得起我自己,当然还有一些业主包括这里的一些业主现在也都是我的好朋友,我想只有别人认同你了,你才是最好的设计师。
第三,说说被同行的认可吧,也就是一些专业知识了。
1。您要学习的基础内容有,污染学,工程力学,光学,人体工程学,色彩配置表,基础土建工程学,植物学等
这里的内容就已经太多了
A装修中的污染对于业主来说只是指气味,但是您要学习如声音污染,色彩污染,光线污染等内容。
B工程力学您要知道房屋的主力点、支撑部位,这些内容将决定如何可以改变一面承重墙的使用,而不影响结构,抗震等。
C不同的光线,和光线的角度,照射宽度,光量都会决定室内的效果。
D人体工程学里要了解人的基本行走空间,坐立空间等各种符合人体的尺寸。
E色彩的配置说实话我学的最不好,各种色彩的使用地区,适用人群都是很关健的。
F基础工程土建要了解房屋的建议结构,预埋件的使用等
G植物学原来我认为是最没有用的,可是后来发现一个问题,一些高档住宅很多的人会订做家具,就是打家具,您要了解什么样的木材是可以用于家具的,什么是不可以的。
2,学习装修的基本工序,小型机械的使用,各种施工工艺。
这一点不要只放在嘴上,有时候会很受工人看不起的,虽然当面不说,可是工人知道您只会动嘴皮子,就不什么好事,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自己直接参与一次装修,亲手做一些内容,不怕坏,只要您会,就知道工人做的是什么了,再给业主讲合理性也会好很多。
3,学习制图
现在很多的学校教出的设计根本就不会,比如两点视图,三点视图,结构图,马克笔制效果图。您会用的工具有,比例尺,丁字尺,硫酸纸,绘画笔,圆规等,这些工具可不便宜呢。不过如果您的目标只是一个电脑绘图员那么就没有必要了。
4。学习装修预算,材料
这些内容是直接关系到您与业主之间的口头报价是否正确。
5。电脑绘图
这是我最看不上了的,可是也是要学的,如CAD,3DMAX,加上个photoshop,CAD大多是电脑里已经有的图了,3DMAX也是建好的模了。而2006年的设计师论坛里解释了设计师的概念,一些可以称之为设计师的人现在使用的基本都是手绘、SketchUp、Artlantis、piranesi ,更有利害的,我的一个同学可以用windows的图画程序在十五分种的时间画一个室内效果图。
6,不知道是不是有学校会去教这些内容了,就是一些所谓的玄学,有人称之为风建迷信,呵呵呵
不过有些还是有道理的,所以您也应该去学一些,防止在装修的时候出现这种问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对于家装来说,可以做月亮门的哑口,但不能有门,因为只有在十三陵的地下皇宫中才会有人使用。
第四,个性的张扬
做为一名设计师多多少少会有些与众不同吧,对于性格上来说可能会更加张扬一些,对于事物要有更深的理解,一次去西藏的旅行中结交了一位摄影师,他对我说其实我们看东西的角度是不同的,摄影师要保留最美的平面,而设计师要创建最美的结构体。
‘贰’ 古今中外着名探险家的故事
1、麦哲伦的故事
麦哲伦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接着几名船长密谋反对他。
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将谋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另外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由于他的阵亡,使麦哲伦失去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的机遇。
2、阿蒙森的故事
阿蒙森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个到达南极。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了一个冬季。
他们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了一个冬季。他们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开挪威,前往南极。1911年10月20日,他赶在他的英国竞争对手斯科特船长前,从罗斯冰架东端的基地出发,于1911年12月14抵达南极。
罗阿尔德•阿蒙森是最早飞越北极的两位探险家之一。1926年,他和意大利探险家乌姆伯托•诺毕尔乘飞艇绕行北极两圈。在两年后另一次北极上空的飞行中,诺毕尔的飞艇与另一飞行物相撞失事,阿蒙森则在寻找诺毕尔的过程中失踪。
3、张骞的故事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他的使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汗,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张骞回来后,使大汉皇帝第一次听到了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
张骞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后来的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4、玄奘的故事
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他从中国出发,旅途历时16年,行程达6•4万千米,途经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他的旅行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皇帝尚不允许中国人跨出国门到外界去旅行。
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险,危险主要来自恶劣的天气和险峻的高山。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时,差点被箭射死。后来他又在印度北方塔克西拉王国被投入狱中。为了逃命,他几乎冻死。
5、徐霞客的故事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一生钟情于神州山水。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从二十二岁开始,周游全国。
‘叁’ 我为什么不放养孩子
1、比较:监护式教育 大多家长担心孩子出去玩没时间做作业、参加兴趣班,担心孩子和小伙伴玩耍染上“坏”习性,担心孩子出去玩有危险……因为种种貌似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不少家长恨不得把孩子放在眼皮底下,进行24小时监护。然而,有教育专家指出,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缺乏自信和勇敢,缺少付出和挫折教育。 2、专家建议:“放养”不等于“放任” 其实,“放养”并不是不教养,有的家长把“放养”当“放任”,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打工赚钱,为孩子提供的只是生活上的保障,而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一概不闻不问。在现代社会,家庭中应尽量避免封闭式、隔绝式的“圈养”,也应摒弃无拘无束、放任自流式的“放养”——这都易导致孩子的合群性、合作性缺失,最容易形成“问题儿童”。适当的“放养”式教育关键是要在玩中培养其规则意识,有的放矢地逐步引导。 3、陪伴是放养教育成功的关键 “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快节奏的今天,作为父母,你有多久没有好好陪过自己的孩子了? 有调查显示,50%的爸爸每周陪孩子平均不足5小时!每天跟孩子有效的沟通时间不超过6分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前、童年期、青春期,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沟通与陪伴,父亲母亲都不能缺位。否则,不利于其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爸爸们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呢? “我很忙”——每当孩子说:“陪我玩一会好吗?”家长总是回答:“我哪有功夫陪你玩。”由于工作压力大或者生活观念不同,越来越多的“80后”父母将抚养、陪伴孩子的责任移交给爷爷奶奶等第三方。 “我不懂”——常有家长说:“我不懂怎么教孩子。”于是,把孩子送到社会办学机构学这学那,以为“投钱”就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4、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 事实上,亲子陪伴的价值超过任何教育培训。对待孩子,仅有物质关怀是不够的。真诚的陪伴、悉心的关怀更加重要。亲子陪伴的关键词包括互动、尊重、对话和理解。 最好的陪伴是心灵陪伴,父子之间要建立以感情紧密联结为基础的良好关系。通过真正的、内心真实的感受来交流与沟通,传递爱、信任和安全感,促进了解、关爱和信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建立的亲密关系比“正确”的技巧更为重要!心灵陪伴传递给孩子的爱和信任将会影响孩子一生。 5、回报率最高的投资是亲子关系 任何职业角色都可被替代,但父母角色无可替代。有人说,选择一项工作,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事业上的奋斗让人充满自信与成就感,而在家庭中的缺席、亲子间情感的淡漠,却使得人生的美好大打折扣。幼儿时期父母愿意“投资”亲子关系,孩子一生都能获得正面回报。有人说,我拼命工作、挣钱,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生活得更好,受更好的教育!但是,用本该属于自己和家人的时间到职场上去换金钱,值吗? 6、放养理念有时遭到一些父母的误读 曾经参加过一个亲子讲座,当时有一个大龄妈妈带着一对双胞胎也来听讲,这是一对两岁多的双胞胎男孩,正是探索世界的年龄。 亲子讲座的教室,有老师在前面讲,大家都在下面认真地听,可是这一对双胞胎,一会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一会儿又用力拽挂在墙上的中国画的卷轴,妈妈坐在那里听课就是不管,讲课的老师可能出于礼貌也没有说什么,但是后来当这两个小家伙用马克笔在幻灯屏幕上乱涂乱画时,讲课的老师打破了对这两个孩子的沉默,对孩子的妈妈说:“我不得不请您带着孩子出去了!” 后来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听到这个妈妈的一番介绍,才知道她还是奥克兰一个中文电台亲子栏目的主持人,每周固定时间有她的节目,她当时也和我们解释了上课的时候为何没有管孩子,她的理念是:孩子两岁多,正处在探索世界的时候,要多给他们机会去探索。 她的这个理念,乍一听是对的,两岁多的孩子正是对什么事情都感到新鲜、看到什么东西都想摸一摸的年龄,如果看护人在孩子这个年龄因为这样和那样的原因,什么也不许孩子干,什么也不让孩子摸,孩子就会失去很多探索世界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学习的机会。 7、但是,这种放养一定要有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①、安全。这一点我们华人家长做的已经很安全了,关键在于适度。记得1999年,那时我还没有孩子,受朋友之约参观了一下新西兰的幼儿园,参观完了让我感到害怕,当时看到那些学龄前儿童(新西兰的孩子一到5岁生日就要上学了,所以幼儿园的孩子没有特殊情况,都应该在5岁以下),站在梯子上钉钉子、站在工作台旁锯木头、坐在桌子旁剪纸,而且孩子们用的都是真家伙,钉子就是普通的铁钉,榔头也是普通的榔头。那时感到这些东西在中国国内的幼儿园都属于“管制”刀具啊!可孩子当时就是这么玩啊!现在回想一下,这不就是一种放养吗?现在轮到自己的孩子去幼儿园了,看到的场景与十几年前没有太多的变化,同时也没有听说哪个孩子被这些工具伤到,通过观察才发现,在孩子们玩这些“玩具”时,都有老师不厌其烦地给孩子们传授其中的规则、要领和注意事项。这些规则正是确保孩子们安全的同时从中得到了学习。 ②、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像我前面讲的那个双胞胎妈妈,她的那种放养就是在以侵犯他人利益为结果,孩子探索世界本无错,但是“探索”的同时扰乱了课堂秩序、打扰了别人听讲,妈妈看到了就应该及时制止。 ③、不造成大量的财物损失。我们总不能因着孩子想看一看物体掉到水里是什么样的,就让孩子将妈妈手上的钻石戒指往湖里扔吧?这一点不同的家庭可以根据其自身的情况来制定规则,保持一个平衡就可以了。 放养不是对孩子没有规则的放纵,对孩子的放纵,没有给孩子营造一个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世界是有规则的,被放纵惯了的孩子长大会成什么样,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
‘肆’ 历史上教有名的探险家的故事
阿蒙森、斯科特、哥伦 布、尧茂书、余纯顺、张骞、郑和、徐霞客等探险家的故事。
阿蒙森的南极探险
1911年10月9日,挪威人路尔德·阿蒙森一行5人分乘4架学撬向南极点进发,每架雪橇用13只特别耐寒的爱斯基摩狗拉着。他们在南极冰原行进时,保持30多千米每天的速度,以旺盛的精力战胜了高山、深谷、冰裂缝等艰难险阻,于1911年12月4日终于完成了向南极点的最后冲击,成为世界上最先到达南极点的人。
斯科特的南极探险
1911年11月2日,英国人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从南极洲的麦克默多海湾向内陆进发。斯科特一行用摩托雪橇、西伯利亚矮种马和狗作为行军的动力。但摩托雪撬不久就坏掉了,西伯利亚矮种马难以适应南极严酷的环境,狗也冻得受不了。斯科特等人不得不自己拖着159千克重的雪橇在凹凸不平的冰原上奋力前进。在经过疲惫不堪的昌途跋涉后,斯科特等5人终于在1912年1月17日到达了梦寐以求的南极点。在返回的路上,由于极度的疲劳和难忍的寒冷,尤其是遇上了南极可怕的暴风雪,他们相继悲惨地死去。斯科特死后留下了重达16千克的地质标本和探险家的日记、照片等物品。
漂流长江第一人——尧茂书
在长江源头起伏险峻的通天河峡谷中,千万年来的寂静被一阵激越昂扬的四川号子打破了。从长江上游冲下一只红色橡皮船,船的两舷闪着五个金灿灿的大字——“龙的传人号”。一个身穿红色救生服的青年,手操双桨,严峻的目光注视着前面的激流,镇定自若地驾驽着橡皮船,在奔腾咆哮的江水中左突右奔,飞流直下。两岸峡谷的回声,呼应着高昂、苍劲的号子,让人觉得这不是一叶轻舟在孤行,而像是千舟竞发……
波激浪涌,历经沧桑的万里长江,在中华大地上奔流着四千万年了,它同古老的黄河一样,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哺乳着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勇敢的子孙。人们感谢长江,人们敬畏长江,人们歌颂长江……然而,千百年来,从未有人敢斗胆直下漂过长江。长江是龙,是猛兽,它时疾时徐,洋洋洒洒6380千米;恶浪惊天,飞奔突泄,壮哉!危哉!难怪有人谈江色变。但是中华民族从来不乏降龙伏虎的英雄,且看江中那位青年,桨破飞浪,舟碾激流,竞从长江源头漂流下来了。
此乃何许人也,敢冒此天险?敢破万古纪录?
他的名字叫尧茂书。
尧茂书出生在四川省乐山市。茂书生长在长江边,自幼喜欢在激流中追波逐浪,对长江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年龄在增长,阅历在加深,他对长江的认识步步深化。他感到人们对长江了解的太少,他总想为长江做点什么……
1979年尧茂书在美国地理杂志上,看到关于日本着名探险家植树直己只身探险北极和漂流亚马孙河的报道后,对这位探险家的那种冒险开拓的勇敢精神钦佩不已。就在这时,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漂流长江,探索长江!
尧茂书漂流长江的决心下定了。他马上投入到漂流的准备工作中:掌握有关长江各段的地质、水文、气候、风土人情的资料。他决定于1985年8月中旬到达长江源头,开始万里长江的 漂流探险。1985年6月12日10时,尧茂书穿过布满沼泽的草甸,越过雪峰山岗,在万里无人的高寒区进行五日五夜,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万里长江的源头。6月20日下午4点多钟,茂书将两边写着“龙的传人号”五个大字的橡皮船推下了水。第二天上午他们到达一个名叫桑地的峡谷。经过三天两夜的漂流,行程375千米,他们在23日中午到达了长江源头地区的第一个小村镇——沱沱河沿,完成了漂流计划的第一阶段。7月2日,尧茂书再次下水,独自一个向长江通天河段进行。7月6日,他在途中休息后,又划船前进。下午,继续漂流,他又设法闯过了烟障挂峡谷。7月7日晚,他宿在江中的一个小洲上。7月10日,他漂到七渡口。渡口以下便是通天河的下游了。江岸山峰并拢,江中峡谷险滩甚多,水势更大。茂书的漂流更加危险和艰难了。7月16日下午4时,茂书终于闯过了通天河,胜利完成了长江上段人迹罕至、气候极为恶劣的1187千米的航程,到达了青海省玉树州的直门达。7月23日上午10点47分,尧茂书告别了直门达,驶入了波涛汹涌的金沙江。这一天,尧茂书闯过了十几个激流峡谷险滩,晚上8时收船上岸,宿在一山崖上。临睡前,他写下最后一天的漂流日记。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7月24日,我们的漂流勇士尧茂书,在漂流金沙江上游的通珈峡时,因水流太急而翻船身亡。
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第一位乘龙的英雄,中华民族又一位忠诚勇敢的儿子,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龙”的骄傲,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
尧茂书离开我们去了,他在万里长江中找到了他的归宿。他就像万里长江冰川源头上最初融化的一滴春水,汇进千流百川,变为滚滚波涛,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不可阻挡之势,冲向大海,冲向世界……
‘伍’ 想买水彩,可是不知道买什么牌子好,求推荐,希望便宜又好用18色左右100刀以内吧,希望不要太差那种
1:纸和速写本的牌子。
a).MOLESKINE是意大利品牌,无论是水彩薄还是普通速写本,纸张都非常好。成色很好,水彩薄时间长后不会褪色,混色效果也不错,只是价格比较高,中型的水彩薄大概在两百五十元人民币左右,不是特别推荐学生买。
b).哈尼姆勒的纸产自德国,是新西兰卖得最便宜的水彩纸,也是我最先用的水彩纸,练笔可以,但是画完后颜色会变浅,时间久了甚至会变色,所以真的只适合用来练笔而已……国内这个牌子的纸很少也不容易买到,不建议去找。
c).CANSON热气球300g A4水彩本。用下来就两个字:坑爹。性价比不好,总觉得纸上油油的,上色很不方便,不过CANSON的纸对色彩的持久性确实很不错,只是建议大家别买印的有热气球的这种水彩薄,不值得。听说CANSON旗下的巴比松和梦法儿系列很不错,但因为这里没有卖,我也没机会做尝试。
d).LANA 300g。LANA的纸在这边只有明信片大小的卖,用过一本,是给朋友画明信片的时候买的,确实蛮不错,混色很好,对色彩的还原性蛮高,混色效果也不错,只是时间久了以后颜色会变浅一些,持久性不是特别强,但是性价比确实很高。比较适合湿画法。
e).ARCHES 300g 细纹/中粗纹水彩本。ARCHES也就是阿诗,细纹的适合处理细节,但是无论细纹还是粗纹,感觉都不是特别容易混色,但是可以反复刷水,就算画错了只要改得及时,都能掩盖错误,而且阿诗对色彩的还原度非常高,色彩保持度也很好,我认为比较适合干画法,只是阿诗的价格实在太贵了……如果光是练练笔什么的,用起来简直就是从头痛到脚从里痛到外……
f).英国戴乐罗尼 300g水彩本,四面封胶。罗尼的纸是我目前用过的所有水彩纸中我最喜欢的,无论是从对色彩的保持度、混色、保湿都非常棒,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性价比很高!总之综合评分最高!无论是湿画法还是干画法都很适合。只是罗尼的纸在国内极其罕见,极少有人知道,如果对罗尼感兴趣的话,可以试着在网上找找代购。
2:颜料
颜料我用过三种,温莎牛顿歌文系列便携式14色半块固体水彩套装、施米尼克(或者史明克?)艺术家级12色便携式铁盒半块固体水彩套装以及才购入的梵高24色固体水彩套装(应该也是半块)。
三者用下来施米尼克是最好的,色彩很亮,混色效果很好,成色非常漂亮,在纸上的持久性也高,只是价格也很漂亮……我是在美术用品店店庆打折的时候狠下心买的,当然现在最喜欢用的就是它,不过每次使用也都是浑身在痛的状态……
温莎牛顿歌文固体水彩价格比较适中,成色也不错,相对施米尼克较透明一些,也要灰一点(不过也可能是因为我技术不到家的原因造成的……),不是太喜欢温莎的蓝色,感觉没有施米尼克的纯正。
梵高的之所以买它是因为色彩多……囧……感觉色彩效果和温莎差不多,价格比温莎便宜一些,更适合学生或者初学者。
至于是买12色还是24色,看个人决定。
如果不想费力去调色和配色的话,就买24色,如果对自己有信心能用12色调出所有想用的颜色,其实12色就完全足够了。学画画,尤其是涉及色彩方面的,调色是基本功,如果连调色都不会,学绘画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建议还是买12色,能够又锻炼自己又省钱,一举两得多好啊!
3:水彩画笔
最开始我是用的就是一般的也是很便宜而且不知道牌子的尼龙水彩画笔,吸水性很差,而且对笔毛的形状的维持性也很差,画了快半年时间笔都刷坏了好几支……不过估计也跟我用笔习惯不好造成的……
后来买了几支温莎牛顿的学生用水彩画笔,比普通尼龙水彩画笔稍微吸水一点,但是塑形性上依旧一般。紧接着终于让我找到了日产的又便宜的自来水笔,相对需要沾水的传统水彩画笔来说,自来水笔方便得多,更加适合户外写生的时候用。
前段时间狠下心用打工赚的钱买了几支德国da vinci产的红貂毛的水彩画笔,好用到让我感动得泪奔,吸水性极其好,而且对笔刷的形状维持从下笔到整幅画完成一直都非常棒,简直不能再好用!只是红貂毛的笔真的真的非常贵…
4:留白液(或者叫留白胶)
留白液这玩意儿我也是大概一个月前才知道的……买的是施米尼克的,这一瓶估计够我用好久。对于这东西,很多初学者都不太了解。留白液其实就像遮盖液一样,只是涂在纸上干了之后是呈胶状的,用橡皮轻轻一擦就能擦掉。很多人画水彩,尤其是在画到需要留白的小地方时就比较犯愁,生怕一不小心手一抖,留白的地方就嗝屁了,自从有了留白液,想要留白就不再愁!只是注意,如果需要上留白液,得专门用单独的一支毛笔或者蘸水笔,上完留白液之后用温热的肥皂水把笔上的留白液洗掉,这样才不会伤笔。
留白液的牌子很多,而且价格也不会贵,买一大瓶能用很久,有的留白液浓度较高(比方温莎牛顿的),用之前可以先倒出来混点水,但不宜太多,否则在纸上无法凝结,色彩一刷上去你的留白液就白涂了。
之前在画“忠犬八公”的那幅雪景的时候因为要涉及到大面积的飘雪需要留白,我用了拨牙刷的方法撒留白液,效果很好,只是好多留白液都浪费掉了……
使用时还要注意一点,一定要等留白液全都干了之后再刷水上色,不然就功亏一篑了
5:勾线笔
通常起稿就是普通的铅笔就能搞定了,我个人喜欢用B的,因为没有2B那么软也没有HB那么硬,一句话就是软硬适中……不在乎用什么牌子的笔,能用顺手就行了。粗细看个人,掌握得好0.3mm甚至0.5mm的就很适中,一般0.3mm的自动铅笔都属于专用绘图的范畴,所以其实0.5mm就差不多了。有时候需要强调的地方我会用针管笔加强一下,所用的牌子是施德楼的和那个什么一个日本牌子的(不是樱花),这边只有这两种牌子的针管笔卖,我没得选……粗细从0.05~0.8各有几支。
平时不画水彩就只是画速写或者漫画的时候,我也会用针管笔,只是画漫画用针管笔的时间比较少,因为我嫌弃它画出来的线条比较单一,所以一般还是用蘸水笔。
‘陆’ 新西兰寻宝记上的麦克和凯瑟琳是什么关系
△△△△△△△免费游戏礼包站
《加拿大寻宝记》读后感] 《加拿大寻宝记》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加拿大寻宝记》这本书,我现在就给你说说《加拿大寻宝记》的主要内容,《加拿大寻宝记》读后感。 麦克赴加拿大找留学的表哥玩,却因此接受了凯瑟琳的委托,去寻找16世纪时前往加拿
‘柒’ 新西兰油漆工有什么要求
新西兰油漆工的基本要求是42岁以下(条件好可放宽);3年以上油漆工作相关经验,并有3年以上相关行业社保或海外工作经验;
‘捌’ 魔兽世界屏幕中间特殊技能怎么移动
魔兽世界屏幕中间特殊技能怎么移动,这里分享下操作方法。
1、首先在打开的游戏角色页面,进入设置页面,点击界面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