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为什么不建造大桥
‘壹’ 全球最失败的大桥,投资8000万才修成,为啥却遭到无数老司机投诉
因为这座桥是圆形设计,因此每一次司机在经过这座桥的时候,都必须要减速绕行,这种设计不仅仅增加了司机的路程,并且还不能够提高行驶的速度,耽误了比较多的时间。这座桥的名字叫做拉古纳加尔松大桥,投资了八千万才建成,在二零一五年十月份的时候正式通车运行。
其实如今的公路想要建设的好,不仅仅是要做到道路安全平坦,还是需要设计还有艺术感的。公路的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所以不能够单单从一个角度来考虑,还是需要多方面的仔细考量的。
‘贰’ 跨海大桥是一种连接海峡以及近海岛屿之间的一座桥,是什么支撑跨海大桥的
除了海底隧道,架设跨海大桥也是一种连接海峡以及近海岛屿之间的重要方法。与一般江河上的桥梁相比,跨海大桥的跨度要大得多,它们短则几千米,长则数十千米。桥身的跨度越长,建造的难度也就越大!那么,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巨龙般的大桥屹立在海中央的呢?
目前,世界上已经建成许多跨海大桥,比较着名的有巴林—沙特阿拉伯跨海大桥、美国金门大桥、土耳其博斯普鲁斯大桥、新西兰奥克兰港湾大桥和澳大利亚悉尼大桥等。中国是跨海大桥的建设强国,建造了很多着名的跨海大桥,如厦门大桥、厦门海沧大桥、厦漳大桥、青岛海湾大桥、东海大桥和杭州湾大桥等。
‘叁’ 亚马逊河那么美,人类为什么不在上面建大桥呢
亚马逊河之“大”
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支流最多。亚马逊雨林面积最大,森林面积最大,物种最多。亚马逊雨林是地球之肺,亚马逊河是世界第二长河,难怪拉丁美洲的谚语中说:“安第斯山是我们的矛,亚马逊河是我们的盾”。
‘肆’ 新西兰南北二岛之间,为什么不修一座夸海大桥呢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是一个风景秀美、经济发达的国家。新西兰主要由南北两大岛屿组成。两大岛屿之间隔着一条窄窄的库克海峡,库克海峡南北长205公里,最窄处仅23公里。不过虽然两岛相距不远,但由于中间隔着库克海峡,所以两岛之间往来都要乘船,可以说非常不便。很多人也许会感到疑惑,新西兰南北二岛最窄处仅20余公里,为何新西兰不建一座跨海大桥?
最后,新西兰是个民主国家,想要修建跨海大桥必须要得到国民认可。对于大部分新西兰人而言,他们不可能同意国家修建如此一座耗资巨大、使用频率不高的大桥。新西兰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北岛上,南岛人口只有100多万,即使南岛人同意,北岛人也不会同意。同时,新西兰人没有修建跨海大桥的欲望,新西兰南北二岛甚至连环岛公路都没有。新西兰人连公路都懒得修,不要说耗资巨大、使用频率不高的跨海大桥。此外,修建大桥必然会破坏生态环境,这也是新西兰人不能接受的。所以,想要在库克海峡修一座跨海大桥困难重重,甚至可以说根本无法实现。
‘伍’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间为什么不建跨海大桥
哈哈,^_^你不觉得那两个国家之间的距离远暸点吗?
现在最长的跨海大桥也不过几十公裏,那两国之间
好几百公裏,而且地处太平洋地区,下面并不是
一般的情况是大陆架而是大洋地区,很深很深。
现在的工程技术还不能在那种海区建大桥
‘陆’ 新西兰的北岛与南岛之间有跨海大桥吗
目前还没有,以后不知道
现在新西兰比较着名的跨海大桥是惠灵顿的港湾大桥
长度一公里多
如果要连接南北两岛
那要盖个长度至少 30,40 公里的桥
工程可大了
‘柒’ 为什么修海底隧道而不修跨海大桥
首先不管是跨海大桥还是海底隧道,都是城市交通运输网的一部分,而城市建设所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
造价,所以在都适用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选择造价小的交通方式。
另外不管是跨海大桥还是海底隧道,因为建筑体量大,都会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项目开始前,会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证,不会因为人造工程破坏自然生态。
跨海大桥适用于没有主航道的水域,也就是说跨海大桥内侧(靠近陆地一侧)不能有大型港口,不能横跨航道,每隔十分二十分就撞断一根桅杆神马的真是闹不住。跨海大桥所在水域不能太深,几百米的桥墩谁也搞不定。
而海底隧道一定要选择海底地质坚硬的区域,基本上和地铁差不多,都是大型挖掘机从水域两侧进行地下作业。
‘捌’ 琼州海峡为什么不建桥
原因如下:
1、海南与广东省之间的琼州海峡是交通要塞,平时经常有大型货轮通过琼州海峡,不利修桥。
2、大海上的风浪也会对来往车辆的安全行驶造成恶劣影响。
3、建造一座跨海大桥难度很大,而且琼州海峡经常会有台风,有时候还会发生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样的气候环境,对于大桥的建造来说更是困难。
相关介绍:
琼州海峡经常会有大风强对流天气。如果修建一座吊桥,在台风天通行,面临的危险会很大。如果台风天禁止通行,跨海大桥的利用率又不高。
现在从大陆去海南岛的方法,只有飞机和渡轮两种。琼州海峡是中国的黄金水道,海面宽度本就狭窄,如果建设跨海大桥,无异于扼住琼州海峡的脖子,必然会对海峡的通航能力造成巨大障碍。
‘玖’ 新西兰有南北有两个大岛,为什么没尝试着修一座大桥
新西兰是位于南半球的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国土主要由南北两个大岛组成,中间隔着以英国航海家库克命名的“库克海峡”。
也许有人会说,新西兰人何不效仿英法修建海底隧道?这样不就可以避开复杂的海况了吗?理论上可以讲得通,但成本却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天文数字,要知道于1994年竣工的英吉利海峡就已经花费了100亿英镑。那么在26年之后,面对情况更加复杂的“库克海峡隧道”,其成本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真的是不可想象。从大范围看,新西兰处在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之处,火山地震频频出现,如此规模浩大的工程当然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略安全因素。
图-克里米亚刻赤海峡大桥
最后一点就是投入和产出的效益对比,新西兰全国只有500万人口上下,其中四分之三的居民集中在北岛。目前两地间的轮渡已经足以满足双方的沟通需求,因而对于精打细算的新西兰人来说,花费巨大代价修建的桥梁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或许随着时代的进步,终有一天新西兰的南北两岛之间会架设一座桥梁,但我想肯定不是现在
‘拾’ 新西兰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
像中国有故宫,美国有五角大楼,澳大利亚有悉尼歌剧院一样,新西兰也有许多地标建筑。天空塔天空塔位于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市中心的维多利亚街和霍布森街之间。天空塔始建于1996年,耗时2年9个月,于1997年的3月3日正式开幕,比原定的落成时间早了半年。天空塔高达328米,是新西兰的标志建筑物,更是南半球最高的建筑物,世界第13高的建筑物。它是全球独立式观光塔第十三位的观光塔,是世界高塔联盟的成员之一。每年约有100万的游客到此地旅游。天空塔共用15000立方米的混凝土和2660吨的强力钢铁建成,地基深达15米,重达2100万千克。天空塔高度安全,可抵御每小时200公里的强风,40公里外的里氏7级的地震,即使在20公里外的里氏8级地震也不会倒下来。
达尼丁火车站启用于1906年。它宏伟、壮观而富丽堂皇的模样, 为建筑师乔治·楚普(George A. Troup)赢得了“姜饼乔治”的绰号。楚普按照佛兰德文艺复兴的风格设计了达尼丁火车站,奥塔哥大学与附近的法院也有类似的设计。
该火车站以其宏伟壮观的建筑群和富丽堂皇的内饰而被新西兰人津津乐道。达尼丁火车站又名“姜饼屋”,为建筑师乔治·楚普(George A. Troup)赢得了“姜饼乔治”的绰号。
火车站是使用科孔加玄武岩(Kokonga)建造的, 然后以奥玛鲁石灰岩为装饰面, 加上多种形状、纹理和质材。经过1999年的全面整修, 这幢建筑彻底恢复了往日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