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地震哪里最好
① 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海域发生6.1级地震,什么样的地形容易发生地震
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海域发生了6.1级地震,要知道这在地震的顶级里面已经算是中级地震了,好在的是此次震中,300公里范围内并没有大型的城市分布,那么就意味着该地震的发生并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而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达到了10千米。一般地壳不稳定,板块运动较剧烈的地方容易发生地震,一般像山脉地形以及比较靠近海的地方容易发生地震。
所以说像发生地震这种事情我们是没有办法去预防的,只能够凭借着现在的科技手段提前知道在什么时候可能会发生地震,地震的强度是多少,然后及时的做好应对措施,在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事先的做好准备,如果自己处于地震,带上那么对于建筑物的选择和建造就一定要用心比如说它能扛几级地震,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在发生地震的时候要知道怎么样进行撤离,以及在哪些地方进行躲避是最安全的。
② 新西兰地震为何和我们熟悉的惨烈地震不太一样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③ 9·4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地震的地震分析
低伤亡
尽管遭遇7级强震,但是没有造成当地出现严重的人员伤亡情况。王满达分析说,四大原因造成“高震级低伤亡”现象。
原因
不属于直下型地震
王满达表示,此次地震尽管属于浅源地震,但是震中距基督城有50公里,不像直下型地震容易造成重大伤亡。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就属于直下型地震,造成24万余人的重大伤亡。
人口密度低
克赖斯特彻奇市虽然是新西兰第二大城市,约有40万人口,但是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居民住的都是1、2层楼房屋,因此房屋倒塌对于人员的伤害较小。
房屋抗震性能高
由于地震多发,新西兰对于房屋建筑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还通过立法来确保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该国制定的民居抗震建设规定,有完善的监管措施。
严重地区地属商业区
此次建筑物毁坏最严重的是市中心的商业区,由于地震发生时间是星期六凌晨,商业区人员稀少,从而使得人员伤亡减少。
防震体系
新西兰民防事务部长约翰·卡特当天在首都惠灵顿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会面后对媒体说,没有人员死亡“实在是太幸运了”!但在记者看来,这种“幸运”其实并非出于偶然。
隔震技术世界领先
新西兰隔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科研人员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已将特制的橡胶垫用于基础隔震。新西兰在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及桥梁上均采用了结构隔震减震装置。比如:议会内阁办公楼和卫生部大楼均采用含铅的橡胶垫将建筑体和地基梁隔开。地震发生时,隔震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害。
房屋抗震性能高
新西兰建筑研究协会是专门研究抗震建筑的机构,其设计的木框架大玻璃轻型建筑造价不高,较能被居民广泛接受,新西兰低层和多层住宅主要采用这种建筑方式。实践证明,轻型木结构因其自身质量轻、强度高等特性,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地震发生时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加强立法严把建筑质量
新西兰政府在房屋建筑方面加强立法,严把质量关。新西兰在《建筑法》和建筑规范中对投资者、设计师以及设计图都做了具体规定,建筑师和设计师都可以监督施工。对于建筑工程的审查,《建筑法》规定投资者委托设计师进行图纸设计后,要送交有关专业部门审核,建筑物出现问题要追究建筑商、设计师、政府审查人员的责任,以促使相关人员确保安全。
成功的灾害保险制度
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被誉为全球运作最成功的灾害保险制度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以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尽可能分散巨灾风险。
这一地震风险应对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地震委员会、保险公司和保险协会,分属政府机构、商业机构和社会机构。一旦灾害发生,地震委员会负责法定保险的损失赔偿;保险公司依据保险合同负责超出法定保险责任部分的损失赔偿;而保险协会则负责启动应急计划。
重视防灾、减灾教育
政府重视对公民的防灾、减灾教育。多年来,新西兰国家民防部都会印制防御各种具体灾害的宣传品,其内容包括灾害的识别、预防,以及如何自救、互救等,所有公民人手一套。经过长期的宣传普及,新西兰普通民众大都清楚地震发生后如何应对。
政府灾害防御机制好
新西兰政府重视灾害防御工作,灾害防御机制行之有效。政府对各种自然灾害实行综合管理,专门设立了政府民防部,从中央政府到地区、地方三级政府均设有防灾减灾机构。一旦发生全国性重大自然灾害,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国家民防总指挥部就会立即启动,地区和地方的民防指挥中心也立即投入工作。
④ 除了地震,还有火山喷发威胁,新西兰哪座城市最安全
从地质上讲,新西兰汉密尔顿才是新西兰最安全的地方了。
首先,这里远离海岸,因此没有海啸风险,另外,这里离主要的断裂带都较远。
火山方面,如果Mt Ruapehu火山喷发,根据新西兰大多时间的风向,火山灰多半也会向东飘去(新西兰的西风带也不太会把北岛的火山灰吹过库克海峡到达南岛),比建在火山带上的奥克兰安全多了。
即便汉密尔顿河暴涨,由于其河床较深,市区受到影响的可能也不是很大。
不过如果你住在北岛,那受火山的威胁还是存在的。
特别是奥克兰以及中部平原,如果Taranaki,Ruapehu,Tongariro或者Ngauruhoe这些火山中的一个大爆发,整个北岛中北部地区都会弥漫着火山灰,将会影响到废水处理厂,堵塞空调机,影响电力供应以及航空运输。
火山灰没有毒,但是很扰人。
最大的伤害可能是在屋顶清扫时摔下来——因为到时候,家家都得自扫火山灰呀!
新西兰具有非常良好的自然灾害应对和教育体系,许多学龄儿童第一天学到的不是“长大了想当什么”,而是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学校里的紧急疏散地在哪等等。
自然的风险中无处不在,而当我们移民来到新西兰,逐渐适应了新的地理和水土特点,了解到各个层面的自然风险后,谁说这不是自然的馈赠,是为了让我们更美好地生活呢。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⑤ 地震频发 新西兰哪儿最“宜居”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还是北岛最“宜居”。
⑥ 新西兰地震的震中在哪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新西兰地震的震中在哪?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在新西兰南岛南部西海岸的里氏7.8级地震;
地震为构造地震!
⑦ 新西兰发生海啸 世界三大地震带是哪里
环太平洋地震带:即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2. 欧亚地震带:该带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中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尔卑斯山,也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个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15%。
3. 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海底山脉)。
⑧ 新西兰哪个地方地震最少
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地震多发国家,平均每年发生地震近3000次,抗击自然灾害已经成为新西兰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据新西兰地震委员会新闻官介绍,1942年,位于新西兰中部的首都惠灵顿地区和怀拉拉帕地区曾遭受里氏7.2级地震的袭击,造成大量房屋建筑严重受损。许多房屋在数年后都未能修复,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保险赔偿金。
最少很难说,北岛的奥克兰应少些
⑨ 日本和新西兰哪里地震更多哪里的地震强度更大
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是日本。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最多的国家是哪个 世界上三大地震带
1地震最多的国家是日本的原因
日本群岛地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太平洋板块比较薄,密度比较大,而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时,它就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 当这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其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从而产生地震现象。造成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发生1次。由于日本整个国家都处于地震带,日本一年到头每天都有各种小型地震发生。
2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中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2.欧亚地震带
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中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尔卑斯山,也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个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15%。
3.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
带蜿蜒于各大洋中间,几乎彼此相连。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的地震活动性较之前两个带要弱得多,而且均为浅源地震,尚未发生过特大的破坏性地震。
⑩ 弱弱的问一下,新西兰哪个城市不容易发生地震
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地震多发国家,平均每年发生地震近3000次,抗击自然灾害已经成为新西兰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据新西兰地震委员会新闻官介绍,1942年,位于新西兰中部的首都惠灵顿地区和怀拉拉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