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缅甸泄露什么
1. 缅甸兵变联合国为什么不出兵是不作为吗
有很多国家是经常发生政变,军变事件,这并不什么出奇的事情,联合国是讨论和关注关切缅甸和平情况,而不是出不出兵的问题,
2. 缅甸政变为何频繁
当地时间2月1日上午,缅甸军方电视台发表声明,宣布由军方接管政权。
同时,缅甸总统府发出202101号命令, 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三大部门授权移交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掌管,并规定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为期一年。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总统温敏及一些民盟高级官员被军方扣押。
缅甸军方通过旗下电视台表示,他们扣押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总统温敏等领导人,是为了应对去年选举中存在的“选举舞弊”;目前,温敏已将国家权力移交给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
当天中午,昂山素季的脸书账号发表了一份声明,敦促缅甸民众反对当天上午发生的“政变”和任何回归“军事独裁”的做法。
据外媒报道,缅甸首都内比都的大街上和大城市仰光的市政厅外已经部署了不少士兵。
缅甸军方已控制了仰光、曼德勒、勃固等多地的政府和部门,缅甸国家电视台也已被军方控制,各个频道均中断播出。
那么,这一事件对缅甸客户都有哪些影响呢?
通讯中断
据外媒报道,缅甸首都内比都、仰光等多地电话和网络线路已被切断,新华社记者的缅甸两个当地运营商的电话卡已经无法正常使用了。
通讯虽然在稍晚时候有所恢复,但信号不太稳定。此时联系不上客户是大概率事件。
所有银行暂时关闭
缅甸银行业协会当地时间2月1日上午发布通告,宣布缅甸国内各银行全部暂停营业。缅甸银行业协会当天早些时候召开紧急会议,认为由于缅甸进入紧急状态后支付系统和通信系统大范围中断,无法支持各银行取款业务。重新开业具体时间待网络恢复后通知。
有部分银行除了提款机服务,部分网上银行服务、支付服务也已暂停。缅甸中央银行则表示,正密切关注事件,当多间银行可以提供服务时,会通知大众。
民众抢购
当地时间2月1日早上,在缅甸军方宣布接管政权之后,仰光、曼德勒等多地出现大批民众抢购大米、油等生活必需品的情况,同时银行的自动提款机前也排起了长队。
航班暂停
受缅甸军方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影响,缅甸仰光国际和国内出入口均于当地时间2月1日早上5时30分关闭,全部航班取消。不少已经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准备乘机的旅客受阻。
与政府合作项目暂停
一家驻缅甸的中资企业员工指,由于事发地是内比都,而大部分中资企业都在仰光,所以受影响不大。目前员工情绪比较稳定,项目正常运转,部分需要与当地政府对接的工作事宜受到影响。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经商处在中资企业微信群通知称,请中国公民做好应急准备,不要惊慌,有情况及时向使馆反映。
泰缅边境关闭
当地时间2月1日上午,泰国北部与缅甸边境一陆路口岸暂时关闭,该口岸位于泰国北部清莱府美塞县和缅甸大其力交界,是泰国与缅甸最重要的边境口岸之一。缅甸方面突然暂时关闭该口岸,造成泰缅边境贸易和人员往来受阻。泰国军方表示,已经部署增加该口岸军力以便应对突发。
据缅甸当地华商说,对缅甸民众来说,疫情期间收入降低导致犯罪率升高,现在又面临政治动荡,生活上无疑是“雪上加霜”。目前缅甸国内情况较复杂,有要出货缅甸的外贸人,请一定要全面掌握当地动态,注意货款安全!
3. 中国投这 8 次反对票的意义是什么当时为何要投反对票
着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吴如翔
链接:http://www.hu.com/question/20117805/answer/14033275
来源:知乎
第一次:1972年8月25日,中国否决了关于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
1972年8月8日,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原东巴基斯坦)向安理会提出加入联合国的申请。由于当时印度军队尚未撤出东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未承认孟加拉国,我国从反对肢解一个主权国家的原则出发,在安理会投票反对,从而否决了由苏联、印度、南斯拉夫和英国提出的关于推荐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这是我国自恢复联合国席位以来第一次在安理会行使否决权。两年后的1974年2月22日,巴基斯坦承认了孟加拉国。同年5月14日,孟加拉国重提人会申请,要求安理会重新审议。经第三者从中斡旋后,我国同意安理会重新审议。6月lO日安理会正式通过了推荐联合国大会接纳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从此,中国代表团与孟加拉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建立了十分友好的关系。
第二次:1972年9月10日,中国否决了有关中东问题的对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修正案草案
中国第二次使用否决权是1972年9月10日。当时我们否决了英、法等国对索马里、几内亚、南斯拉夫三国反对以色列侵略叙利亚、黎巴嫩提案的修正案。这是一次分段表决。在针对提案这一段,中国行使了否决权。其实,分段表决需要得到提案国的同意。当时,如果事先征求意见,索马里等提案国是不会同意分段表决的,因而也不需要中国行使否决权。由于我们对安理会议事规则不够熟悉,所以当印度代表突然提出分段表决时,我们未提出需征求提案国的意见,从而对修正案投了反对票(十国赞成)。苏联代表马立克当时也无思想准备,跟着我们一起投了反对票。结果因中、苏两个常任理事国投了反对票,英国等国的修正案被否决。因为是分段表决,所以可视做行使半次否决权。
第三次:1997年1月10日,中国否决了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
1997年1月10日,中国否决了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理由是危地马拉与台湾维持外交关系以及每年在联合国总务委员会上联署所谓要求台湾“参与”联合国的提案。
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今天在这里表示,中国一贯支持危地马拉的和平进程,支持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决议,但为捍卫《联合国宪章》,维护中国人民的合法利益,中国不得不对安理会有关决议草案投反对票。显然,危地马拉政府应对此负完全的责任。
沈国放今天就此事发表谈话说,中国一贯支持危地马拉的和平进程,支持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决议。令人遗憾的是,危地马拉政府连续四年来在联合国一再悍然支持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破坏中国统一的活动,特别是执意邀请台湾当局参加危地马拉的和平协定签署仪式。
他指出,危地马拉政府的所作所为践踏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违反了联大的第2758号决议,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干涉了中国的内政,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这当然是不能接受的。
沈国放说,尽管危地马拉政府做了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我们还是采取了建设性的和向前看的态度,提出了合情合理的解决办法,希望危地马拉政府采取实际行动纠正错误。然而,危地马拉当局执迷不悟,坚持错误立场。危地马拉不能指望一方面做有损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事,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在安理会与其合作。为捍卫《联合国宪章》,维护中国人民的合法利益,我们不得不对安理会有关决议草案投反对票。显然,危地马拉政府应对此负完全的责任。
第四次:1999年2月25日,中国否决关于同意联合国驻马其顿预防性部署部队延期的决议草案
1999年2月25日,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延长联合国维和部队驻守在马其顿的期限的决议草案。这两次否决实际上都是同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双边关系相关。危地马拉一直与台湾有"外交"关系。马其顿于1993年与我国建交,1999年2月8日马政府却正式批准了与台湾的"建交公报",这种情况迫使我不得不在延长联合国驻马其顿维和部队的问题上行使否决权。
第五次:2007年1月12日 中国否决关于缅甸问题的决议草案
2007年1月,在美国起草的缅甸问题决议草案里,再次指责缅甸国内存在人权、艾滋病、毒品等问题,称这些问题对地区安全造成威胁,并要求缅甸政府尽快改善国内状况,否则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后果。当地时间1月12日下午,针对美国和英国提出的有关缅甸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时,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高高地举起右手,庄重地投下了反对票。与中国一起反对该草案的,还有俄罗斯和南非。正是中俄的联手反对,使得美英的提案未获通过。
1月1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表决前作解释性发言时表示,缅甸问题本质上仍是一国内政,缅甸国内局势并未对国际与地区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这是缅甸所有直接邻国、东盟成员和绝大多数亚太国家的共识。
1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就联合国安理会表决缅甸问题决议草案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缅甸邻国和包括东盟国家与不结盟运动成员在内的国际社会大多数成员都认为,缅甸局势并未对地区及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如安理会就缅甸问题通过决议,将超出《联合国宪章》赋予安理会的职责,损害安理会的作用和权威。
他说,缅甸实现政治稳定、民族和睦和经济发展,符合缅甸自身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中方将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继续支持东盟和联合国秘书长的斡旋,也希望缅甸进一步配合国际社会的努力。
第六次:2008年7月11日 中国否决美国提出的有关津巴布韦的制裁提案
俄罗斯和中国11日在安理会投票否决了美国起草的一份制裁津巴布韦的决议草案。
在当天下午的表决中,南非、利比亚和越南也投了反对票。投赞成票的有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巴拿马、布基纳法索、克罗地亚和哥斯达黎加。印度尼西亚弃权。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说,在国际上动辄使用制裁或威胁使用制裁无助于解决问题。当前,津巴布韦局势高度复杂敏感,有关谈判进程已经启动,如果安理会此时通过制裁津巴布韦的决议,将不可避免地干扰谈判进程,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
第七次:2011年10月4日 中国对联合国干预叙利亚决议草案行使否决权
中国日前对联合国干预叙利亚决议草案行使否决权的举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戏剧性的高度关注”,有人拍手称快,有人怒火中烧。中东地区媒体认同中国向“西方干预主义”说“不”对全球和平稳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叙利亚方面则“感谢智者的声音”。而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等西方强国却对中俄的否决票充满敌视。英国政府称俄中“要为叙利亚今后发生的暴力负责”,美国更是屡次斥责中俄动用否决权,国务卿希拉里甚至在公开演说中指责中俄“未能与和平示威者站在一起”,中俄必须给“为自由、人权而战的人们拿出其解释”。
第八次:2012年2月4日 中国否决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
联合国安理会4日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坚持通过和平、对话和政治方式解决问题的原则立场,同俄罗斯一道投了否决票。
对于这份草案,俄方表示其中部分内容无法接受,但并未完全放弃这份决议草案。俄方强调,若不排除对叙利亚动武可能,将动用否决权。
俄方建议在莫斯科召集一次叙利亚各方的对话,以解决这一危机。
中方则表达了对于俄罗斯提出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的支持,愿根据有关原则立场,积极、建设性地参与磋商,同各方一道,为推动通过政治对话妥善解决叙利亚问题而作出努力。
中方并强调,坚决反对使用武力解决叙利亚问题,坚决反对强行推动“政权更迭”等违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作法。
4. 外交部是如何回应联合国涉缅内部文件泄露的
在2月3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联合国安理会举行有关缅甸局势的会议,中方在会议中提出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介绍,2月2日,安理会就缅甸局势举行内部磋商,中方建设性参与了相关讨论。中国是缅甸的友好邻邦,我们希望缅甸各方以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为重,通过对话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处理分歧,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
汪文斌表示,国际社会应为缅甸妥善解决分歧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安理会采取任何行动,都应有助于缅甸政治和社会稳定,有助于缅和平和解,避免激化矛盾,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汪文斌指出,同时,中方也对安理会正在讨论的内部文件遭到泄露表示不解和震惊,这不符合安理会的工作规则,也不利于安理会成员的团结互信。 我们正就安理会相关问题同有关各方保持沟通。国际社会的任何行动都应有助于缅甸政治和社会稳定,有助于缅和平和解,避免激化矛盾,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如何处理好各个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第一个关键词是相互尊重。强调的是要摈弃传统的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尊重各国根据各自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国家内政。
5. 联合国闭门磋商缅甸局势,你有什么感想,五十字
《明史》中对明朝巅峰时期的疆域记载为:“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这个记载就让明粉十分矛盾了,一方面明粉认为《明史》是一部篡改的历史,是假的,另一方又拿出这句话来证明明朝的疆域十分辽阔。许多人甚至以“西据吐番”来证明明朝的疆域包括了西藏乃至整个青藏高原。那么事实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句话记载于《明史·地理志》,而原文提到的是“吐番”,其实就是“吐蕃”,并非是西域的吐鲁番,因为吐鲁番在古代叫做哈密。在唐宋时期,吐蕃就是青藏高原。7世纪初期,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国统一了青藏高原,于是吐蕃就取代了“羌”“西羌”等成为了青藏高原的统称。
大约在842年,吐蕃王朝崩溃,分裂为了大大小小的诸多政权,主要有拉萨王系、阿里王系、亚泽王系和雅隆觉阿王系。四大王系内部又不断分化,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如阿里王系又分出了拉达克王国、普兰和古格王国。吐蕃东部地区(青海),则更加混乱,这里“族种分散,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无复统一”。北宋时期,青海一带曾经建立了唃厮啰政权,但是时间也比较短暂。
在长期的分裂状态下,整个青藏高原形成了三部分,分别是乌思藏(西藏)、康巴(西康)和安多(青海),基本奠定了现代青藏高原的格局。乌思藏又分为了前藏、后藏和阿里三部分,前藏是拉萨和山南地区,后藏是日喀则地区,阿里在藏北高原上。1240年,蒙古阔端部下道尔达率军远征乌思藏,最远到达了尼泊尔。之后,窝端邀请后藏势力最大的萨迦派寺主萨迦·班智达来凉州会盟,标志着青藏地区正式纳入了蒙古国的版图。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设置总制院(后来改为宣政院)来直辖乌思藏,宣政院的领袖名义上是萨迦派首领帝师统领,实权掌握在院使手中。宣政院下又设立朵甘思(西康)、 朵思麻(青海甘肃交界一带,又称为吐蕃宣慰司)和乌思藏三个宣慰司。这里就强调一下,吐蕃一词的范围在元朝就发生了改变。唐宋时期的“吐蕃”是整个青藏高原,而元朝的吐蕃仅仅是吐蕃宣慰司,其驻地在河州,也就是现在甘肃省的临夏市。
明朝,将元朝的“吐蕃”称为“西番”,因此也可以写为“吐番”。1370年,邓愈自临洮进克河州,于是吐蕃宣慰使何素南普等投降,之后明朝在此地设置了河州卫,以韦正为指挥使,何素南普为河州卫指挥同知。当时明朝在吐蕃一带一共设置了河州、 洮州、西宁、岷州四卫,合称为“西番四卫”,隶属于陕西管辖。
6. 联合国秘书长为什么说缅甸正进行种族清洗
缅甸西部若开邦上月25日以来连续发生袭击事件,导致罗兴亚人逃亡的危机不断发酵。危机引发联合国高官频频发声,指责缅甸境内存在的“种族清洗”现象。
据俄罗斯9月14日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3日在联合国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不排除缅甸境内正在进行“种族清洗”的可能性。
古特雷斯在回答是否能将缅甸境内发生的事件称为"种族清洗"的问题时称:"当三分之一的罗兴亚人离开国家,那还怎么用别的词来描述?"
罗兴亚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与当地信奉佛教的若开人长期不睦,双方间的冲突已经持续了数十年。自2011年缅甸民主转型以来,大的冲突就发生过三次(包括这次在内)。
8月25日,若开邦孟都等地30处警察哨所遭武装人员袭击,1名军人、11名警察、1名政府职员丧生。“若开罗兴亚救世军”宣称制造了袭击。缅甸政府当天指认袭击者是宾格利人、即国际媒体常说的罗兴亚人,并宣布若开罗兴亚救世军为“极端主义恐怖组织”。
袭击发生后,缅甸军队和警察展开反恐行动,若开邦局势紧张。自上个月25日若开邦爆发暴力冲突以来,至今已有31万3000名罗兴亚人逃往孟加拉,这相信是罗兴亚族过去二三十年来最大规模的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