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缅甸为什么不打印度
1. “二战”时候,倭寇占领了缅甸,为何不乘势进攻印度
战略价值不大,首先你要看看地图,当时日本控制的范围有多大,整个西太平洋到印度东岸都是他的,实际控制范围比德国控制的范围要大得多,却只有德国的一半兵力
占领中国的目的,庞大的人力物力,占领中国煤炭铁矿数之不尽,招募200万伪军不成问题,是继续扩张的基础
进攻美国的目的,为了抢夺东南亚资源先下手为强,美国禁运石油,钢铁,对日本工业是毁灭性的,东南亚的油田正是他需要的,但东南亚是英美荷领地,他们是盟友,夺取他们意味宣战,为了国家不停顿,进攻美国理所当然
进攻东南亚目的,当然就是当地资源了,尤其是石油
进攻澳大利亚目的是争取战争优势,战争主动权
进攻缅甸目的,尽快断绝中国资源,迫使其投降,而且可以占领有利位置,获得整个东南亚能扼守马六甲成为西线壁垒
进攻印度并没有实质好处,一来他没有占领中国,中国还是前线,不可能在前线的前面再建立前线,二来已经和美国宣战,战线没必要横跨两大洋,仅仅太平洋对付美国就受不了了,三来未必有足够实力攻取整个印度,必要时印度的确可以组建上百万军队,与其进退两难不如战线就扼守在马六甲附近更好,进可攻退可守,而且他需要的资源中国占领区和东南亚已经有了,印度却没有
有和德国在印度洋会师的打算,前提是日本占领整个中国,稳定后防,在太平洋能稳住美国,德国要击败英国,夺取地中海和中东的控制权,可惜两者都没做到,进攻印度就只能是白日梦
2. 印度为何不敢“招惹”缅甸呢
从世界历史来看,近代以来,大部分国家因为殖民掠夺而损失惨重,为此几十年都无法振作,无法恢复。但是也有不少国家,却因为殖民统治而受益。最典型的就是印度,不光获得了广阔的土地和人口,而且还成为了大国。甚至凭借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版图,不断扩大领土范围。所以这也是印度在南亚不断扩张的主要原因了,但是印度那么强悍,为何印度却始终不敢“招惹”缅甸呢?原因主要是三点。
第三,忌惮大国。
缅甸这个国家,虽然国土和人口,还有经济和综合国力比印度小很多,所以长期战争还是印度强大。但是缅甸身后那是一直有大国的支持,尤其是北方邻居,不可能愿意看到战火烧到缅甸,进而影响到西南边界。如果招惹缅甸,无疑会引发大国的干涉,一旦如此,那么印度那是不可能取胜的,这一点那是非常直接。所以印度不可能敢招惹缅甸,这是必然的。
3. 为什么缅甸拒绝尼赫鲁的建议,不愿意成为印度的一个省
就是因为要是接受了尼赫鲁的建议,成为印度的一个大省。那不就是主仆和奴隶的关系吗。换做那个大领导都不会接受这样的要求,说白了就是我生活得好好的,你要我去给你当奴隶,换做是你,你去吗。首先两个地区的宗教信仰不同。缅甸以信奉佛教为主,印度则以信奉印度教为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其次就是经济问题,当时英国还控制着马来亚等地。缅甸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往来很多,这是重中之重。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缅甸没有加入印度的计划,而是选择了独立建国。1948年,斯里兰卡和缅甸先后独立。在经济上他们两个地方,都存在很明显的差距。对缅甸经济的发展之路,起到了很大的阻碍。
印度和缅甸之间夹着一个孟加拉国。当时是东巴基斯坦,所以今天印度东北部和印度本土之间,只能靠一道几十公里的走廊相连,交通极不便利。缅甸比印度东北部还靠东,且不说占领缅甸的难度很大,就是占领了缅甸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的人口,也难免要分裂的,到时候恐怕反而会给印度共和国带来危机。
毕竟当时的巴基斯坦并不落后,还有美苏两国的支持,尼赫鲁不能不谨慎。缅甸只是被英国人强行拉入了英属印度。事实上,印度只是个地理概念,英印本身也不等同于印度,印度也从来没有完全统一过印度大陆。
4. 日本敢攻打整个东南亚,为何不敢攻击印度

况且印度本身也没有很多的资源,当时的日本不断的南下,主要就是为了追寻资源,印度没有资源,日本又何必去攻打他们,分散自己的兵力呢?
5. 二战日本占领了东南亚,为什么唯独不敢去攻打印度
日本尝试过,只是被胖揍一顿,最后只能放弃攻打印度。
日军确实很想打印度,也曾经尝试过,只是因为多线开战,自己在实力不够的情况下还要强行进军,最后落个一败涂地的下场。对英国来说,印度是万万不能丢失的,所以英国倾尽了全力抵抗,再加上中国远征军的策应支撑,让日军之后都不敢觊觎印度。
6. 二战时,日本可以横扫东南亚,为什么没有打印度
日军 进攻印度的,当时还扶持了印度伪军,但英帕尔战役(BattleofImphal,日军代号:ウ号作戦,1944年3—7月)失败了,没能成功。
1944年3月8日,日本缅甸方面军发动英帕尔战役,日军企图夺取盟军反攻基地英帕尔,威胁盟军重要补给基地迪马布尔,并切断中印公路,改善其在缅甸的防御态势。参战日军为第15军(司令为牟田口廉也中将,辖第15、第31、第33师团,共8.5万人),由第5飞行师团提供支援。盟军参战部队主力为英军第14集团军(司令为W.J.斯利姆中将)的第4、第33军,并有中国军队协同作战。3月8日,南路日军第33师团主力率先发起进攻,渡过钦敦江后经迪登、栋赞迂回英帕尔。3月15日,日军主力第15、第31师强渡钦敦江投入进攻。经过数月惨烈的战斗,日军的进攻遭到惨败,7月10日日军大本营下令停止英帕尔战役。此役,日军伤亡6.5万人,英印军伤亡1.6万人。
7. 二战时期在珍珠港事件之后英国为何能守住印度却丧失缅甸
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也起到了牵制日军的作用,英国主动放弃了缅甸,撤回印度,在缅甸利用中国远征军为他们争取到的时间撤退,放弃了很多次成功几率很大的作战行动,在缅甸丢弃了大量的重装备,匆忙撤回印度。导致中国首批进入缅甸的远征军损失极大,除了孙立人的38师和第五军残余部队抵达了印度外,其余远征军,包括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师第200师全军覆没,着名将领戴安澜将军也死在了缅甸。
8. 二战日本占领了东南亚,为什么唯独不敢去攻打印度
考虑过,很认真地考虑和尝试过
在1942年,结束缅甸战役之后,日本一度决定以印度为下一个目标
当时海军发动了锡兰战役,继承了英国的竞技神号航母,重创英国舰队,但关键时刻,海军还是考虑回中太平洋和美国决战,缺少了海军的支持,以及运输船舶不足,自然放弃了从海上进攻的打算
海上走不通,就是陆地了
当时日本人也是几条路并举,一个是以18师团为主,试图尾随远征军的前进路线,通过野人山,进入印度,可当时是雨季,无法行动,只能等到43年开始,结果18师团在胡康河谷和远征军发生激战
另一条路线,就是通过缅甸西北的英帕尔地区,进入印度
但大败
44年开始,就是英国人反攻了,日本人只有挨打的分
9. 二战时期日本大肆东亚各国,为何独独放过了印度
主要是因为当时日本距离印度非常的遥远,后勤补给跟不上,而且当时印度是由英国管辖的区域,由于盟军的攻击力太过于强大,所以使得日本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才会选择放弃进攻印度。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日本已经支撑不起这么大规模的作战。主要是因为日本它的资源非常的有限,使得无法在多个国家开辟战场。这也为他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一个伏笔。
当然我们也看到当时的日本人对于东亚各国造成了非常大的灾难。给当时很多国家的老百姓带来了非常沉痛的记忆。这段记忆我们是不能够忘却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和平的来之不易,如果一旦忘记,就会造成对于那些先烈们不尊重。
10. 二战日军最顺时为什么没占领印度印度二战时期有多厉害呢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一触即发。在此同时,日本进军东南亚,一时之间,东南亚诸国竟都只能暂避其锋芒。
4.兵力不足
二战期间,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三分之二的陆军兵力,其它陆军在东南亚各国驻扎防卫,而海军又在太平洋和美国军队耗着,日军兵力已达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