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上缅甸下缅甸怎么划分界线地图

上缅甸下缅甸怎么划分界线地图

发布时间: 2022-06-01 07:52:44

㈠ 缅甸在地图上的位置

缅甸一共下辖7个省、7个邦和两个中央直辖市。省是缅族主要聚居地,7邦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

㈡ 中国与缅甸越南老挝的边界是什么

中国与缅甸的边界:缅甸和中国云南省、西藏省接壤,中缅边境线北起西藏,南到云南西双版纳,全长约2186 公里,其中云南段约1997公里,西藏段约189公里。

中国与越南的边界:越南和中国云南省、广西省接壤,中越边境线西起十层大山,东至北仑河口,全长1300公里。

中国与老挝的边界:老挝和中国云南省的滇西高原接壤,中国的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纳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与老挝的南塔省芒新县接壤。边界全长约500公里。

(2)上缅甸下缅甸怎么划分界线地图扩展阅读:

与中国陆上相邻的14个国家:

我国的陆地邻国共15个,东北与朝鲜接壤,东北、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为邻,正北方是蒙古国,西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与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相接,南面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现在14个.其中锡金现已完全被印度吞并。中国已于2003年10月悄悄地将锡金从其外交部网站上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名单中拿掉,借此默认印度对锡金的主权。

㈢ 中国与缅甸国界线有多少公里

中缅边界是指中国同缅甸的边界,边界线全长2186公里。

中缅边界是根据196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在1961年两国共同划定的。由库阳山口至中、缅、老三国交界的南腊河口。

1984年至1986年,两国政府对中缅边界的部分地段进行了一次联合检查。中缅两国是友好邻邦,双方为维护边界安宁都作了积极的努力。

(3)上缅甸下缅甸怎么划分界线地图扩展阅读:

国界线:

在两个邻国间决定以天然地理特征为边界的情况下,双方为了更精确地划定国界,通常采取以下办法:

①以山脉为边界时,其边界的划定可以分水岭为准。

②以河流为边界时,通航河流通常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不通航河流通常以河流的中心线为界。由于自然作用河道发生变动时,如河道受侵蚀,则边界随之变动;如河流改道,则边界不随之变动而停留于原处。

③河流上的桥梁以桥的中间为界。

④海峡分为通航与不通航两种,其划界办法与河流同。

⑤湖及内海均以中间线为界。

拉丁美洲国家由于历史原因,采用“按照已占有”的原则来划分彼此的边界,即以“西班牙”统治时期各省的行政区划作为它们彼此之间的边界。非洲和亚洲从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的国家,一般也袭用殖民地时期的边界作为国际边界。

此外,还有以民族分布而划分的民族疆界;以居民宗教信仰而划分的宗教疆界;由战争或实力而划分的强权疆界。

㈣ 缅甸和中国边境上的三边线是什么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㈤ 1960年的中缅边界线究竟是如何划界的呢

是伟大的周同志将江心坡和南坎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送给了缅甸,占缅甸现有领土1/4强,使得缅甸长期与我国友好往来与合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

㈥ 中缅边界划分

中缅边界是1960年5月,中缅两国政府进行边界勘查,1960年10月1日,中缅两国政府签订《中缅边界条约》,1961年10月又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政府关于两国边界的议定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

条约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缅甸联邦政府,为了促进中缅边界问题的全面解决,为了巩固和进一步发展中缅两国的友好关系,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缔结本协定,并且议定下列各条:
第一条 缔约双方同意立即成立由双方同等人数的代表所组成的联合委员会,并且责成该委员会根据本协定的规定,商谈解决本协定第二条所列的有关中缅边界的各项具体问题,进行勘察边界和树立界桩的工作,起草中缅边界条约。联合委员会定期地在中缅两国的首都或者中缅两国的其他地点举行会议。
第二条 缔约双方同意,有关中缅边界的现存问题按照下列的规定解决:
一、自尖高山起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的全部未定界,除片马、古浪、岗房地区以外,遵照传统的习惯线定界,也就是说,从尖高山起沿着以太平江、瑞丽江、怒江、独龙江为一方和恩梅开江为另一方的分水岭向北,直到在靖丹和木刻戛之间跨越独龙江的地方,然后继续沿着以独龙江和察隅河为一方和除独龙江以外的全部伊洛瓦底江上游支系为另一方的分水岭,直到中缅边界西端的终点为止。联合委员会将派出由双方同等人数的人员组成的联合勘察队,沿着上述分水岭进行勘察,以确定这一段边界线的具体位置,并且树立界桩。
二、缅甸政府同意将属于中国的片马、古浪、岗房地区归还中国。至于归还给中国的这个地区的面积,由联合委员会根据缅甸政府和中国政府分别在1957年2月4日和1957年7月26日提出的并且用地图标明的建议,商谈确定。联合委员会在确定归还给中国的这个地区的面积以后,将派出由双方同等人数的人员组成的联合勘察队,实地勘察这一段边界线的具体位置,并且树立界桩。
三、为了废除缅甸对南碗河和瑞丽江汇合处的、属于中国的猛卯三角地区(即南碗指定区)所保持的“永租”关系,中国政府同意把这个地区移交给缅甸,成为缅甸联邦领土的一部分。作为交换,缅甸政府同意,把班洪部落和班老部落在1941年6月18日中英两国政府换文划定的、从南定河和南帕河汇合处到南段已定界第一号界桩为止的边界线以西的辖区划归中国,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至于划归中国的这些地区的面积,中国政府和缅甸政府分别在1957年7月26日和1959年6月4日提出了用地图标明的建议。两国政府的建议中互相一致的地区,肯定划归中国。两国政府的建议中关于班洪部落的辖区有出入的地区,由联合委员会派出双方同等人数的人员组成的小组实地查明该地区是否属于班洪部落管辖,以便确定该地区是否移交中国。划归中国的班洪部落和班老部落辖区的面积这样确定以后,联合委员会将派出由双方同等人数的人员组成的联合勘察队,实地勘察这一段边界线的具体位置,并且树立界桩。
四、从南定河和南帕河汇合处到南段已定界第一号界桩为止的一段边界,除本条第三款所规定的调整以外,按照1941年6月18日中英两国政府的换文定界。联合委员会将派出由双方同等人数的人员组成的联合勘察队,沿着这一段边界线进行定界、标界和树立界桩的工作。
第三条 缔约双方同意,联合委员会在解决本协定第二条中所列的有关中缅边界的现存问题以后,将负责起草中缅边界条约,其中不仅将包括本协定第二条所提到的各段边界,而且将包括过去已经划定、无需加以更改的各段边界。新的边界条约经两国政府签订和生效后,将代替一切旧的有关两国边界的条约和换文。中国政府根据一贯反对外国特权和尊重其他国家主权的政策,声明放弃1941年6月18日中英两国政府换文所规定的、中国参加经营缅甸炉房矿产企业的权利。
第四条 一、本协定须经批准,批准书应尽速在仰光交换。
二、本协定在互换批准书以后立即生效,到两国政府将签订的中缅边界条约生效时自动失效。
1960年1月28日订于北京,共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英文写成,中、英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全权代表 缅甸联邦政府全权代表
周恩来 奈温
(签字) (签字)

这个协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于1960年2月19日批准,缅甸联邦总统于1960年5月12日批准。协定自1960年5月14日生效。

㈦ 中缅为什么以高黎高山脉水岭划界

A 中缅两国通过置换领土和平解决边界争端

中缅两国山水相连、国境毗邻,不仅在历史、文化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两国人民之间更是存在着源远流长的兄弟般深厚友谊。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950年6月8日与缅甸建交。缅甸成为最早承认新中国,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
中国和缅甸有约2210公里的共同边界,尖高山以南的边界由中英之间的1894年、1897年和1941年的有关协议划定,但实际控制线与条约规定不完全一致。中缅涉及悬而未决的边界主要有三段。
第一段是阿佤山区一段:阿佤山区位于中缅边境的中南段部分,英国和清政府在1894年和1897年签订的两个中缅边界条约对这一段边界曾作以明文规定,但有关条文自相矛盾,这一段边界长期没有划定。英国殖民者为造成既成事实,于1934年初派遣军队进攻班洪、班老两个部落所辖地区,遭到当地佤族人民英勇抵抗,即有名的“班洪事件”。1941年,英国乘当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所面临的危急情况,以封闭滇缅公路为压力,胁迫当时的国民政府在6月18日以换文的方式在阿佤山区划定了一条对英国有利的边界,即所谓的“1941年线”。由于不久爆发了太平洋战争,这条线上也没有树立界桩。
第二段是南畹河与瑞丽江汇合处的勐卯三角地区(又名南畹三角地区):勐卯三角地区位于中缅边境的中段部分,是中国的领土,过去英国在条约中也已明文承认。但在1894年中英两国签订有关中缅边界条约前,英国未经中国同意,擅自通过该地区修建了由八莫到南坎的公路。1897年,中英两国再次签订中缅边界条约时,英国以“永租”的名义取得了对该领土的管辖权。缅甸独立以后继承了这一不平等的“永租”关系。
第三段是尖高山以北一段:尖高山位于中缅边境的中北段部分。这一段边界过去从未划定。英国曾在这一地段不断制造事端,1911年初武装占领了片马地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义愤,全国各地掀起风起云涌的抗议运动。迫于压力,英国政府不得不于同年4月10日照会当时中国政府,承认片马、岗房和古浪三处属于中国领土。但英缅当局仍然赖在这个地区,毫无道理地继续侵占这一地区。
针对中缅边界存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不久,缅甸方面曾几次向中国提出边界问题。但因为新中国成立不久,解决边界问题尚未提上日程。1954年11月至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问中国,席间又谈到两国边界问题。会谈后发表公告指出:“鉴于中缅两国边界尚未完全划定,两国总理认为有必要根据友好精神,在适当时机内,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解决此项问题。”1955年11月,中缅双方边防部队在黄果园因误会发生了一次武装冲突,两国开始把解决边界问题提上日程。从1956年初起,两国就边界问题开始进行多次接触和磋商。
1956年10月,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主席吴努应邀访华。期间,周恩来同吴努就中缅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特别是中缅边界问题举行会谈。中国政府依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吴努主席向缅甸政府就中缅三段未解决的边界问题说明了情况,并提出了原则性建议。
关于阿佤山区一段:中国政府认为,“1941年线”是英国人趁人之危造成的,中国人民对于此是不高兴的。在边界问题上,根据正式条约提出来的要求按照国际惯例应予以尊重。为了促进这个问题公平合理的解决,中国政府准备把中国军队撤出“1941年线”以西的地区,同时,要求在中缅两国政府没有就此问题达成最后协议并树立界桩以前,缅甸军队不进驻中国部队自“1941年线”以西撤出的地区,但缅甸工作人员可以进入这一地区。
关于勐卯三角地区:中国政府指出,缅甸继承的英国对该地区的“永租”关系,同中缅两国目前的平等友好关系是不相称的,中国政府愿意同缅甸政府商定如何具体部署对勐卯三角地区“永租”关系的废除。
关于尖高山以北一段:中国政府根据历史事实和实际情况调查,提出建议:从伊索拉希山口以北到底富山口部分,可以按习惯边界线划界;从伊索拉希山口到尖高山一段,除片马、岗房、古浪地区应归还中国以外,原则上可以按怒江、瑞丽江(即龙川江)、太平江为一方和恩梅开江为另一方的分水岭划定边界;在中国军队撤出“1941年线”以西地区的同时,缅甸政府也把军队从片马、岗房和古浪撤出,在这一地区最终划界以前,中国军队将不进驻这个地区,缅甸政府可以进行行政管理。
这公平合理地照顾到了双方的利益,吴努主席对此原则性建议非常满意。1956年11月9日,中缅在联合新闻公报中宣布:中缅两国政府取得谅解,到1956年底,中国军队撤出“1941年线”以西地区,缅甸军队撤出片马、岗房、古浪。撤军工作顺利进行,为两国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此后,中国总理周恩来与缅甸领导人不断进行深入具体的讨论。双方达成一致:鉴于缅甸在勐卯三角地区修建的公路对缅甸至关重要,中国政府愿意把这个地区移交给缅甸;作为交换,缅甸把“1941年线”以西的班洪和班老部落管辖区划给中国,从而纠正两个部落被“1941年线”分割为中缅两部分的不合理状态。
1957年7月,中国第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专门讨论了中缅边界问题,周恩来作了专题报告,会议就中缅边界问题作出了决议,中缅边界问题解决的条件日趋成熟。
1958年9月26日,缅甸国防军总参谋长奈温取代吴努担任总理。奈温对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态度积极,并应邀于1960年1月24日至29日来华继续商谈两国边界问题的解决。两国总理于1月28日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中缅友好互不侵犯条约》和《中缅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上签字。
最终,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1960年10月1日《中缅边界条约》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有:
1、根据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和友好互让精神,缅甸同意把属于中国的片马、古浪、岗房地区(面积约153平方公里)归还中国;
2、鉴于中缅两国的平等友好关系,双方决定废除缅甸对属于中国的勐卯三角地的“永租”关系,考虑到缅甸的实际需要,中国同意把这个地区(面积约220平方公里)移交给缅甸成为其领土的一部分,作为交换,同时为了照顾历史关系和部落的完整,缅甸把班洪、班老部落辖区(面积约189平方公里)划归中国,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3、双方同意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的一段边界,除片马、古浪、岗房地区外,按传统习惯线定界;
4、中国政府根据一贯反对外国特权和尊重其他国家主权的政策,放弃1941年中英换文中规定的中国参与缅甸炉房矿产企业的权利。
中缅边界问题的谈判及解决,不仅有利于中国边疆的稳定和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和平,同时也为亚非国家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树立了良好的范例。

㈧ 中国和缅甸的边界 在哪

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一段未定边界,除片马、古浪和岗房地区外,按传统习惯性定界,并且确认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东南端终点的划界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中:

第五条 缔约双方同意,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的一段边界,除片马、古浪、岗房地区以外,按照传统的习惯线定界,也就是从尖高山起,沿着以太平江、瑞丽江、怒江、西靖丹以上的独龙江为一方、恩梅开江为另一方的分水岭向北,直到在西靖丹以西独龙江南岸的一点。

由此跨过独龙江,然后继续沿着以西靖丹以上的独龙江和察隅河为一方和除西靖丹以上的独龙江以外的全部伊洛瓦底江上游支系为另一方的分水岭,直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为止。

第六条 缔约双方确认,从尖高山到南帕河和南定河汇合处以及从南卡江和南永河汇合处到中缅边界东南端终点南腊河和澜沧江(湄公河)汇合处的两段边界,过去已经划定,无需加以更改,界线如本条约附图所标明。

(8)上缅甸下缅甸怎么划分界线地图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主要内容:

(1)双方同意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一段未定边界,除片马、古浪和岗房地区外,按传统习惯性定界,并且确认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东南端终点的划界原则;

(2)缅甸同意把属于中国的片马、古浪、岗房地区归还中国;

(3)双方决定废除缅甸对属于中国的猛卯三角地(南坎)所保持的“永租”关系,中国方面同意把这个地区移交给缅甸,缅甸同意把按照1941年中英两国的滇缅南段界务换文规定属于缅甸的班洪、班老部落辖区划归中国;

(4)为了便于双方各自的行政管理,照顾当地居民的部落关系和生产、生活上的需要,双方对1941年换文划定的界线中的一小段,作一些公平合理的调整;

(5)放弃1941年6月18日中英两国政府换文规定的,中国参加经营缅甸炉房矿产企业的权利该条约1961年1月4日起生效,中缅边界条约的签订,两国全部边界的正式划定。

㈨ 上缅甸与下缅甸的分界线

没有准确的分界线。
一般的说法是,大致以缅甸曼德勒省南部、现首都内比都为基点东西方向划线,线上(以北)为上缅甸,线下(以南)为下缅甸。
曼德勒市为缅甸第二大城市,上缅甸第一重镇,佛教、文化、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军事、政治次中心。

㈩ 请介绍一下“缅甸”这个国家——

一、地理位置

缅甸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西部,其北部和东北部同中国西藏和云南接界,中缅国境线长约2185公里,其中滇缅段为1997公里;东部与老挝和泰国毗邻,缅泰、缅老国境线长分别为1799公里和238公里;西部与印度、孟加拉国接壤;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2655公里。

二、气候特征

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国土的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小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处于亚热带。环绕缅甸东、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挡了冬季亚洲大陆寒冷空气的南下,而南部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可畅通无阻。缅甸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灾害较少。

缅甸全年气温变化不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为20℃-25℃;最热月(4、5月间)的平均气温为25℃-30℃。各地气温年较差也不大。

雨量丰沛,降雨多集中在西南季风盛行的6、7、8三个月,其次为5月、9、10月,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达4000毫米以上,中部为雨影区,年降雨量不足1000mm,是缅甸的干燥地带。5-10月各地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90%-95%左右。由于受季风的影响,缅甸全年可分为热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凉季(11月至次年2月)。

三、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缅甸矿藏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钨、锡、铅、银、镍、锑、金、铁、铬、玉石等。

石油是缅甸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主要分布于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的仁安羌、稍端口、新固、仁安佳、兰约、敏布、帕兰永、约达亚、丹岱、毕道彬、仁安马、英道、延别鸟(兰里岛)以及实兑南部诸岛。据亚洲开发银行能源评估报告,缅甸共有104个油气开采区块,其中内陆开采区块53个,近海开采区块51个。根据测量结果,约有1.6亿桶石油和20.11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

2、森林资源

缅甸是世界上森林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1994年缅甸森林(包括43%的郁闭林和30%的疏林)总面积为3442万h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1%,森林覆盖率约为52.3%。

缅甸的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发现有1347种高大的乔木树种、741种小乔木、1696种灌木、96种竹类植物,36种藤本植物和841种花卉植物。在2088种乔木树种中,已有85种应用于多种用途的木材生产。

2010年森林覆盖率为41%,主要分布在北、西、南部。中部勃固山脉是柚木的主要产区。缅甸林业种类有2300种,其中乔木1200余种,世界60%的柚木储量和国际市场上75%的柚木均产自缅甸。盛产檀木、灌木、鸡翅、铁力、酸枝木、花梨木等各种硬木和名贵硬木,硬木潜在年产量约130万吨。此外,缅甸还有丰富的竹类和藤木资源。竹类品种97种,竹林面积963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若开、缅中地区。藤木32种,年产量约7600万根,主要分布在克钦、掸邦,有水藤、红藤,只有小部分出口。

3、水力资源

缅甸国内河流密布,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钦敦江和湄公河,支流遍布全国。其中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和湄公河均发源于中国。伊洛瓦底江为缅甸第一大河,流域面积43万平方公里,水量充沛,水流平缓,从北向南依次流经克钦邦、曼德勒和仰光等六个省份,最后从仰光注入印度洋,全长2,200公里,总落差4,768米,全河平均比降为2.13‰,入海口平均流量为13,600立方米/秒。萨尔温江为缅甸第二大河,由云南潞西出境进入缅甸,在缅境内1,660公里,流域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经过掸邦、克耶邦、克伦邦和孟邦,最后由莫塔马湾归入印度洋。湄公河由西双版纳进入缅甸,主要流经缅甸掸邦与老挝、泰国的边境线。

四、文化

1、宗教

僧伽在整个缅甸是非常受到尊敬的。小乘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纪传入缅甸,在西元十一世纪时成为缅甸居民普遍的信仰,并且延续至今。当时阿奴律陀听取孟族僧人阿罗汉的建议,排除阿利僧派,定小乘佛教为国教。

在缅甸,男孩子一般都要做剃度,使佛教事业后继有人,被认为是一件积德的事情。对孩子来说,从此可以“成人”,受到社会的尊重,是一件荣耀的事。孩子做剃度一般有3种形式:单独一家一户做剃度;几家几户联合起来给孩子做剃度;以政府各部门、街道、学校或集市为单位给孩子做剃度。

2、语言

缅甸语属汉藏语系下的藏缅语族;居民以农耕为生;古文化在宗教、文学和政治制度等方面,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以蒲甘王朝为代表,建于十一世纪初,以蒲甘为首都。设行政组织,订立法律,雕刻及绘画艺术相当发达;并且以自创的缅甸文取代巴利文和梵文,并成为经书的正式文字。佛塔建筑以“纠苏吉刚佛塔”为其代表。

3、饮食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

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喝咖啡、奶茶,吃点心。如面包夹黄油、果酱、奶酪、肉包子、油条及油饼,还喜欢喝鱼片汤、鸭肉粥等。

缅甸人在饮食方面较为节俭。常以鱼虾酱、辣椒、煮豆、酸菜叶汤佐饭。缅甸菜肴讲究油、辣、香、鲜、酸、咸。宏调方法多以炸、烤、炒、凉拌为主。炸烤食物易于保存,

凉拌不需加热,又能祛暑。缅甸濒海多河,鱼虾丰富,易捕捞。在缅甸以鱼虾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尤多。缅甸人喜欢将竹笋腌成酸笋,和其他蔬菜、肉类混炒,味道鲜美。

缅甸人的口味特点是酸、辣、清淡,不油腻,类似中国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爱吃鸡、鸭、鱼、虾、虾酱、鱼酱,喜食咖哩,要求略带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们喜欢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以及炒过的辣椒籽,吃起来又酸、又咸、又辣、又鲜。

4、习俗

缅甸人有名无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词,以示性别、年龄、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称“貌”(意为弟弟),表示谦虚,对幼辈或少年也称“貌”,对平辈或兄长则称“郭”(意为哥哥),对长辈或有地位的人则称“吴”(意为叔伯)。如某男子叫“昂基”,随着他的年龄和地位的变化,被称作“貌昂基”、“郭昂基”或“吴昂基”。

缅甸妇女不论已婚与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玛”,表示谦虚;对幼辈或平辈也称“玛”(意为姑娘),对长辈或有地位的则称“杜”(意为姑、姨、婶)。如有一位叫“丹敏”的女子,随着她的年龄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人们可称她为“玛丹敏”或“杜丹敏”,她本人自称“玛丹敏”。

五、着名旅游景点

1、大金塔

大金塔是仰光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塔高110米,坐落于市内一座小山上,表面涂有72吨的黄金,塔顶由近3000克拉的宝石镶嵌而成。整个建筑群非常雄伟,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夺目而耀眼。传说是保存有佛祖八根头发的商人两兄弟建成,已有2500年的历史。

2、甘道基皇家太湖

在高大的合欢树和棕榈树丛中.皇家大湖,如一颗碧绿的翡翠镶在仰光市区,湖西的高岗上矗立着金光灿烂的大金塔;湖东是美丽的卡拉威宫,湖北面是绿树成荫的昂山公园,湖岸环绕着木走廊,是散步和欣赏湖滨美景的好地方,湖北建有一宽大的柚木平台,是远眺、拍摄大金塔和卡拉威宫的绝佳位置,在这里还可以观赏倒印在湖中美丽的日出和醉人的日落。

3、茵莱湖

位于仰光市北部,湖面宽阔,湖水清澈.湖畔绿树成荫.碧草如茵,繁花似锦,湖周有多个公园。不但是市民休憩之场所,更是情侣谈情说爱的热门首选。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72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83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21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19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61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61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56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10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69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