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古时的皇帝有哪些
㈠ 缅甸第一代开国皇帝
缅甸的第一个统一帝国是蒲甘王朝。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国王(1044年~1077年在位)于1044年建立,以小乘佛教为国教。阿奴律陀国王统一了群雄割据的局面,先后征服了南部的打端、西部若开族的阿拉干王国,并与北方的南诏国维持和平均势,为蒲甘王朝奠定了二四三年(1044-1287年)的基业。当时王朝的领域,北起八莫,南滨大海,东部统领掸族诸部,西临北阿拉干,为缅甸最早统一的王国。阿努律陀国王与莽应龙(Bayinnaung;1551-1581年在位)、阿瑙帕雅(Alaungpaya;1752-1760年在位),被称为缅甸‘三大民族英雄’。
㈡ 吴三桂在缅甸将哪位皇帝绞死
永历皇帝,朱由榔.康熙元年秘密从缅甸来到云南,被吴三桂亲令绞死在迫死坡. 但是只能说吴三桂派人绞死一个自称朱三太子之人!因为当时康熙在位只有他才是皇帝,
㈢ 明朝逃到缅甸的皇帝叫什么名字
南明永历帝-桂王—朱由榔
永历帝朱由榔(公元1623-1662年),明神宗朱翊钧孙。清兵入关,他于广东肇庆称帝,在位15年,被清兵追逼而逃入缅甸,后为吴三桂索回绞杀于昆明,终年40岁。葬处不明。
朱由榔,桂王朱常瀛子,袭封桂王,崇祯年间受封永明王。清兵入关后,他流徙广西,居于梧州。公元1646年1月,受丁楚魁、吕大器、陈子壮等人拥为监国,接着称帝于广东肇庆,建年号为永历。
而此时唐王弟朱聿粤称帝于广州,建元绍武。永历政权和绍武政权在关键时刻却不能团结一致,为争所谓的正统地位而大动干戈,互相攻伐。绍武政权仅存在40天就被清军消灭,朱由榔也在清军进逼下逃往广西,颠沛流离,处境极为险恶。
此时永历政权开始与农民军协同抗清。朱由榔先和李自成的大顺军余部合作。自李自成死后,他的余部分为二支,分别由郝摇旗、刘体纯和李过、高一功率领,先后进入湖南,与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合抗清。1647年,郝摇旗部护卫逃来广西的桂王居柳州,并出击桂林。年底,大败清军于全州,进入湖南。次年,大顺军余部又同何腾蛟、瞿式耜的部队一起,在湖南连连取得胜利,几乎收复了湖南全境。这时,广东、四川等地的抗清斗争再起,在江西的降清将领金声桓和在广州的降清将领李成栋先后反正,清军后方的抗清力量也发动了广泛的攻势。一时间,永历政权控制的区域扩大到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
但永历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各派政治势力互相攻讦,农民军也倍受排挤打击,不能团结对敌,这就给了清军以喘息之机。1649—1650年,农民军将领何腾蛟、瞿式耜先后在湘潭、桂林的战役中被俘牺牲,清军重新占领湖南、广西;其他刚刚收复的失地也相继丢掉了。不久,李过病亡,其子李来亨同其他农民军将领率部脱离南明永历政权,独立抗清。
1652年,走投无路的朱由榔接受张献忠的大西军余部孙可望、李定国联合抗清建议,在贵州安隆所投靠了农民军。这时,由孙可望、李定国已据有云南全境。这年,李定国发动反攻,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使驻守桂林的清定南王孔有德战败自杀;随后又在衡州杀清军统帅敬谨亲王尼堪,“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同时,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并接受了永历封号。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
不幸的是,这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破坏了大好形势。孙可望妒忌李定国功高势大,阴谋杀李。李定国避往广东,希望与郑成功会师,收复广州,但战斗失利,实力大损。他撤到贵州,接走了被孙可望劫持的永历帝,1656年李定国拥桂王回师云南。次年孙可望率军征讨李定国,大西军内部同室操戈。孙可望兵力虽众,但骄横妒功,军心不附,阵前倒戈,被李定国所败。公元1658年,孙可望部降清,贵州、广西均为清军进占,使朱由榔失尽了地盘。公元1659年,清兵三路追逼,朱由榔无奈,于12月逃入缅甸境内,被缅甸人解除武装后安置于草房之中,十分困辱。李定国曾连连交涉,欲迎他回云南,均为缅甸国王拒绝。
公元1662年,吴三桂进兵缅甸,向缅甸国王索取朱由榔,缅甸国王哇达姆摩刚弑兄自立,内部不稳,无力与吴三桂对抗,只得答应吴三桂的请求,发兵3000,围住朱由榔的住所,假称要与朱由榔盟誓,要他的随从出屋饮咒水。他的随从次第而出,一个个被杀,共死42人。朱由榔自知难以脱身,哭着写信给吴三桂,斥责了吴三桂叛明助清,忘恩负义。最后他却又说,我如今兵衰力弱,命运悬在你的手中,倘若能留我一条活命,我什么东西都愿意给你。吴三桂不允,仍加紧向缅甸国王催索。缅甸国王派兵士把朱由榔连人带座地抬到吴三桂军营,眷属25人哭着相随。吴三桂将他押回云南,拘禁于昆明。吴三桂担心如将他押送北京,中途有被反清人士劫夺的危险,经清廷批准,于4月14日,将朱由榔及其眷属25人押到昆明篦子坡绞死,从此,篦子坡改名为迫死坡。
朱由榔史称永历帝,又称为桂王。
㈣ 永历皇帝在缅甸有多惨
永历皇帝在缅甸的情况:永历皇帝被安排到城外的一块空地,缅甸分配一些木料、草料给永历帝君臣盖起了一间间茅草屋,就这么居住下来。永历帝甚至拿出自己的玉玺换取粮食填饱肚皮。
永历皇帝在缅甸的处境时很窘迫的,因为是逃跑,所以没有带很多的钱财和干粮。而他的队伍又浩浩荡荡,足有2000人之多,吃饭和居住就成了大问题。
永历帝生平
南明的永历帝朱由榔,他是万历皇帝的亲孙子,也有个桂王的称号。但自从崇祯皇帝朱由检上吊自尽后,南明政权又被打的七零八落,可控制区域只剩下湖广、云贵等一部分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1646年,朱由榔只能登基称帝,此时的他没有军队和民心,所以南明在清朝的军事打击之下一直被击退。
㈤ 中国古代哪些皇帝去过国外
我国古代没有皇帝去过国外,但是近代的末代皇帝溥仪在退位后,去过日本,被捕后去过俄罗斯。
㈥ 各国末代皇帝一览表
中国 爱新觉罗溥仪皇帝
匈牙利 拉科克捷尔吉一世大公爵,17世纪中期
巴西 彼德罗二世皇帝
俄罗斯 尼古拉二世皇帝,被苏共并其家族在一小木屋中烧死
德国 威廉二世皇帝,晚年郁闷地死于荷兰
乌克兰 弗拉基米尔二世若诺马林皇帝,12世纪初基辅最后治理者
伊拉克 费萨尔二世国王,20岁既死
罗马尼亚 米哈伊二世国王
利比亚 伊德里斯二世皇帝
埃塞俄比亚 Asfa Wossen女皇: 12 September 1974 起-终
法国 拿破伦三世皇帝,被德皇俘
伊朗 巴列维三世皇帝
土耳其 阿朴度拉迈吉德三世皇帝
意大利 维克多爱马虞尔三世皇帝
波兰 奥古斯特三世皇帝,国被瓜分
塞浦路斯 詹母斯三世国王,被威尼斯共和国占领
捷克 弗雷德里克五世国王,胡司战争中捷克人民自己推选的国王
马其顿 里奥六世皇帝 ,拜占廷马其顿王朝的 (886年 - 912年)
墨西哥 马克西米利安皇帝
秘鲁 阿塔瓦尔帕皇帝,被西班亚人绞死
印度 占西女皇
奥地利 卡尔皇帝
越南 保大皇帝,死于法国南方
缅甸 锡视皇帝,被英国囚于孟买拉德乃奇岛并死与那
土库曼 纳迪尔大帝,18世纪初统一全西亚者
塔吉克斯坦 阿古柏国王,浩汗王
以色列 何西亚和希西加,前六世纪
埃及 法鲁克皇帝
阿富汗 查西尔国王
塞尔维亚 彼得国王
克罗地亚 ZIWONIMIA王
摩尔多瓦 尼古拉马弗罗科尔达德国王,18世纪初
保加利亚 博里斯国王
孟加拉 西拉吉国王,18世纪中后期
马来西亚 瓦思,艾哈迈德国王
马耳他末代团长 雷姆佩施,19世纪初期
朝鲜 纯宗皇帝Sunjong (Yeonghui) (1907-1919)
蒙古 吉布尊丹巴活佛
希腊 康斯坦丁二世国王
中非 博卡萨皇帝
葡萄牙 曼努埃尔国王
㈦ 骠国历史上的历代皇帝王妃
骠国历代王朝世系编辑汉达瓦底(汉林)骠国
1、雅堂嘎(雅汀嘎耶)骠王(建立者)
......
嘎德耶(卡德耶)骠王
......
800、般陀瓦骠王 (末代王)
丹巴提巴骠国
1、巴杜马山达都里耶王(建立者)
...
瓦卢那王
...
瓦达巴王
...
190、羯罗浮王(末代王)
麦克亚骠国
1、底利山达大臣(建立者)
...
嘉彬索延尼
...
160、梭吴苏瓦(末王)
彬莱骠国
1、瓦那达伽录窦巴王(建立者)
...
达摩东达王
...
97、瑟德达王(末王)
冈辛骠国
1、贝巴梨瓦那耶(建立者)
...
30、达哈达王(末王)
阿兰格巴骠国
1、乌达伽(建立者)
...
26、巴巴达(末王)
育瓦部基骠国
1、阿萨伽(建立者)
...
50、伽雅那(末王)
莱盖骠国(布兰达巴国)
1、罗阇达摩(建立者)
...
40、杜答达耶(末王)
以上皆为缅甸传说时期诸王朝,从第一个汉达瓦底国到最后的莱盖骠国,总共1393代国王,若以每位平均在位18年来计,就得25074年,何况传说中的国王一般在位时间都比较长,如育瓦部基骠国的阿萨伽王就在位五百年。显然太离谱了,太不可信,权作参考。之后的太公王朝开始,缅甸进入信史,世系可信。 (参考网络)
㈧ 明朝最后一个君王流落到缅甸,住茅草屋,究竟活的有多惨
南明的永历帝朱由榔本是万历皇帝的亲孙子,在他登基时,明朝已经是强弩之末。他没有根基和军队,不得已逃到了缅甸。缅甸国王给他盖了一个茅草屋接济他,因为清军虎视眈眈,缅甸国王不敢对他太好。后来缅甸国王开始向永历帝要钱,最后,永历帝为了填饱肚子,还交出了自己的玉玺。
最后,为了基本的生活,永历帝交出了自己的权力象征,也就是玉玺。但是整日在漏风漏雨的茅草屋里,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生活的永历帝没有逃脱命运,最后还是被抓,并在云南一带被处死了。
㈨ 缅甸历代皇帝
蒲甘王朝(107-1287)
? 丁未 107
?
骠苴低 (75) 丁未 167
低蒙苴 (57) 壬戌 242
苴蒙伯 (25) 己未 299
伯梯利 (20) 甲申 324
梯利干 (43) 甲辰 344
干兜立 (25) 丁亥 387
梯丹 (27) 壬子 412
[篡位者] (58) 己卯 439
泰罗年骠 (19) 丁丑 497
泰克丁 (7) 丙申 516
梯利干尼 (9) 癸卯 523
梯利伯 (15) 壬子 532
干隆 (10) 丁卯 547
乾罗 (12) 丁丑 557
车台 (13) 己丑 569
东必 (16) 壬寅 582
东支 (15) 戊午 598
布波修罗汉 (27) 癸酉 613
瑞安梯 (12) 庚子 640
白当 (8) 壬子 652
白东 (50) 庚申 660
伽维 (6) 庚戌 710
敏维 (10) 丙辰 716
梯因迦 (8) 丙寅 726
梯因孙 (10) 甲戌 734
瑞降 (9) 甲申 744
东温 (9) 癸巳 753
瑞穆 (23) 壬寅 762
牟罗 (17) 乙丑 785
修金尼 (27) 壬午 802
基流 (15) 己酉 829
频耶 (32) 丙寅 846
丹尼 (28) 戊戌 878
沙里伽维 (9) 丙寅 906
梯因屈 (16) 乙亥 915
良宇修罗汉 (33) 辛卯 931
混罗恭骠 (22) 甲子 964
弃须 (6) 丙戌 986
须迦帝 (52) 壬辰 992
阿奴律陀 (33) 甲申 1044
修罗 (7) 丁巳 1077
江喜佗 (28) 甲子 1084
阿隆悉都 (55) 壬辰 1112
弥辛修 (1) 丁亥 1167
那罗多 (3) 丁亥 1167
那罗帝因迦 (3) 庚寅 1170
那罗波帝悉都 (37) 癸巳 1173
酰路弥路 (24) 庚午 1210
迦娑婆 (16) 甲午 1234
乌婆那 (4) 庚戌 1250
那罗梯诃波帝 (33) 甲寅 1254
苴 (11) 丁亥 1287
邹聂 (27) 戊戌 1298
前勃固王朝(825——1057)
他摩罗 (12) 乙巳 825
毗摩罗 (17) 丁巳 837
阿他 (7) 甲戌 854
阿利因陀摩 (24) 辛巳 861
某僧 (17) 乙巳 885
只因陀 (15) 壬戌 902
弥加提波只 (15) 丁丑 917
乔沙兜多 (10) 壬辰 932
迦罗毗迦 (12) 壬寅 942
毕姿罗 (13) 甲寅 954
阿多他 (15) 丁卯 967
阿奴耶摩 (12) 壬午 982
弥伽提波尼 (14) 甲午 994
翳伽他曼多 (12) 甲辰 1004
乌波罗 (12) 丙辰 1016
般多利迦 (15) 戊辰 1028
帝沙 (14) 癸未 1043
勃固王朝(1287——1539)
伐丽流 (19) 丁亥 1287
恭劳 (4) 丙午 1306
修乌 (13) 庚戌 1310
修齐因 (7) 癸亥 1323
频耶翳劳 (18) 庚午 1330
齐因分 (1) 辛未 1331
修翳楗恒 (1) 辛未 1331
频耶宇 (37) 戊子 1348
罗娑陀利 (38) 乙丑 1385
频耶县摩耶娑 (3) 癸卯 1423
频耶兰 (20) 丙午 1426
频耶伐流 (4) 丙寅 1446
频耶干 (3) 庚午 1450
穆陶 (1) 癸酉 1453
信修浮夫人 (7) 癸酉 1453
达摩悉提 (31) 庚辰 1460
频耶兰 (35) 辛亥 1491
多迦逾毕 (14) 丙戌 1526
后勃固王朝(1740-1757)
斯弥陶佛陀吉帝 (7) 庚申 1740
莽哒喇 (10) 丁卯 1747
彬牙王朝(1312-1364)
僧哥速 (12) 壬子 1312
乌者那 (19) 甲子 1324
伽悉信 (7) 癸未 1343
苴尼 (9) 庚寅 1350
那曼都 (5) 己亥 1359
乌者那般 (1) 甲辰 1364
实阶王朝(1315---1364)
修云 (12) 乙卯 1315
答里必牙 (8) 丁卯 1327
瑞东帝 (4) 乙亥 1335
迦苴 (9) 己卯 1339
那罗多弥夷 (2) 戊子 1348
答里必尼 (2) 庚寅 1350
明波梯诃波帝 (12) 壬辰 1352
阿瓦王朝(1287——1555)
他拖弥婆耶 (4) 甲辰 1364
伽奴 (1) 戊申 1368
明吉斯伐修寄 (33) 戊申 1368
多罗般 (1) 庚辰 1400
伽诺山 (1) 庚辰 1400
明恭 (22) 庚辰 1400
梯诃都 (4) 壬寅 1422
迦犁夷旦瑜 (1) 丙午 1426
弥罗尼 (1) 丙午 1426
孟养他忉 (13) 丁未 1427
弥利苴 (3) 庚申 1440
那罗波帝 (26) 癸亥 1443
梯诃都罗 (12) 己丑 1469
明恭 (21) 辛丑 1481
瑞难乔信 (25) 壬戌 1502
思洪发 (16) 丁亥 1527
康孟 (3) 癸卯 1543
无毗那罗波帝 (6) 丙午 1546
悉都乔丁 (3) 壬子 1552
末罗汗王朝(1433——1785)
那罗弥迦罗 (1) 癸丑 1433
阿梨汗 (25) 甲寅 1434
迨婆修骠 (22) 己卯 1459
陶尔耶 (10) 壬寅 1482
婆修奴 (2) 壬子 1492
耶囊 (1) 甲寅 1494
沙林伽都 (7) 丁巳 1497
弥耶沙 (22) 辛酉 1501
迦沙婆提 (2) 癸未 1523
弥修乌 (1) 乙酉 1525
他多沙 (6) 乙酉 1525
明平 (22) 辛卯 1531
提迦 (2) 癸丑 1553
修罗 (9) 乙卯 1555
弥悉多耶 (7) 甲子 1564
弥波隆 (22) 辛未 1571
萨林沙 (19) 癸巳 1593
胡逊沙 (10) 壬子 1612
梯利都昙摩 (16) 壬戌 1622
明陀尼 (1) 戊寅 1638
那罗波帝只 (7) 戊寅 1638
他拖 (7) 乙酉 1645
僧陀都昙摩 (32) 壬辰 1652
梯利都利耶 (1) 甲子 1684
伐罗陀摩罗娑 (7) 乙丑 1685
牟尼都昙摩罗娑 (2) 壬申 1692
僧陀都利耶昙摩 (2) 甲戌 1694
那罗多修 (1) 丙子 1696
摩逾毕耶 (1) 丙子 1696
迦罗满陀 (1) 丁丑 1697
那罗提波帝 (2) 戊寅 1698
僧陀毗摩罗 (10) 庚辰 1700
僧陀都利耶 (21) 庚寅 1710
僧陀毗沙耶 (3) 辛亥 1731
僧陀都利耶 (1) 甲寅 1734
那罗波伐罗 (2) 乙卯 1735
僧陀毗沙耶 (1) 丁巳 1737
迦多耶 (1) 丁巳 1737
摩陀利 (5) 丁巳 1737
那罗阿波耶 (19) 壬戌 1742
梯利都 (1) 辛巳 1761
僧陀波耶摩 (3) 辛巳 1761
阿波耶 (9) 甲申 1764
僧陀都摩那 (4) 癸巳 1773
僧陀毗摩罗 (1) 丁酉 1777
僧陀他提他 (5) 丁酉 1777
他摩陀 (3) 壬寅 1782
东吁王朝(1531——1752)
明吉瑜 (45) 丙午 1486
达彬瑞蒂 (20) 辛卯 1531
莽应龙 (30) 辛亥 1551
莽应里 (19) 辛巳 1581
良渊候 (5) 庚子 1600
阿那毕隆 (23) 乙巳 1605
弥利提波 (1) 戊辰 1628
他隆 (19) 己巳 1629
平达格力 (13) 戊子 1648
白莽 (11) 辛丑 1661
那罗伐罗 (1) 壬子 1672
弥丽 提 (26) 壬子 1672
娑尼 (16) 戊寅 1698
达宁格内 (19) 甲午 1714
摩诃陀摩耶娑底波帝 (19) 癸丑 1733
贡榜王朝(1753——1885)
雍籍牙 (8) 癸酉 1752
囊陀基 (3) 庚辰 1760
辛骠信 (13) 癸未 1763
新古王 (5) 丙申 1776
波道帕耶 (38) 辛丑 1781
孟鲁 (1) 壬寅 1782
巴克勤基道 (18) 己卯 1819
礁拉瓦底 (9) 丁酉 1837
蒲甘 (7) 丙午 1846
曼同 (25) 癸丑 1853
锡袍 (7) 戊寅 1878
缅甸联邦(1948~)
苏瑞泰 (4) 戊子 1948
巴宁 (5) 壬辰 1952
吴温貌 (5) 丁酉 1957
奈温 (19) 壬寅 1962
吴山友 (7) 辛酉 1981
吴盛伦 (1) 戊辰 1988
貌貌 (1) 戊辰 1988
苏貌 (4) 戊辰 1988
丹瑞 壬申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