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为什么多缅甸蟒
㈠ 关于宠物蛇 缅甸蟒的
缅甸蟒 目录[隐藏]物种介绍 驯化 生态习性 饲养空间 常见问题
中文正名:缅甸蟒
拉丁学名: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
分类地位:动物界 Fauna =>脊索动物门 Chordat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爬行纲REPTILIA =>有鳞目 SQUAMATA =>蛇亚目 SERPENTES =>原蛇下目 Henophidia =>蟒科Pythonidae =>蟒属 Python => 缅甸蟒 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
地理分布:这种蛇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北部;我国见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贵州等地。
保护等级:国家一级、CITES附录2 [编辑本段]物种介绍缅甸蟒的性情很温和,很适合作为宠物饲养,甚至新手饲养也很简单。只是在饲养之前你必须知道它是一种巨型的蟒蛇,可以轻易的长到4~6米长!
野生状态:在它们的野外栖息地,数量在不断的减少。它们的皮被广泛的出现在皮毛贸易之中。当它们在野外被发现,因为蛇皮和蛇肉,它们会立刻被杀死。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被杀死的原因——它们是一条蛇。对于野生族群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强烈反对捕杀、走私、食用!
体型:体长生长到4米以上是十分平常的,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有可能长到接近7米。更有超过186公斤,长达8米的个体(金氏世界记录)。如果大量投喂并且保持温度的话,在出生之后的一年半内就可以生长到3米左右。雌性缅甸蟒的体型比雄性的大。如果过量投喂的话,体型会变得肥胖。
寿命:年龄可以在25岁以上。 [编辑本段]驯化:如果你购买的是一只野生的缅甸蟒,在他成为驯良的宠物之前很可能是带威胁性的、攻击性的动物,这是因为它害怕人类的缘故。经过适当驯化,它会变得平静和温驯。想捉一只野生的和从未接触人类的蛇是比较困难的,它们会咬你和极力逃离你的手。(如果没有,可能是因为它太虚弱)
捉拿:始终以最多的受力点支持你手上的蛇的身体。避免做快速移动的动作。不要把你蛇当作是玩具。避免作出限制蛇动作的行为。不要把你的蛇缠在你的脖子上。避免用各种会对蛇产生压力的行为去吸引你的蛇的注意力。如果你让蛇感到压力变得紧张,他可能会扑咬挑逗他的人。避免受到伤害,你可以带上手套。饲养者必须使自己饲养的蛇感到安全,让他信任你。
被蛇咬通常有两个原因:
1)他们把你当作食物。
2)他们感到你在威胁他们的生命安全。同时当他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也是不会攻击的。 [编辑本段]生态习性:其性情甚温和,适合做宠物。本亚种的生长相当迅速,所以当它长到约1.5米之后,要减少食物的供应,以防止过度肥胖。在自然环境中,会进入水中,所以也要设置水盆,盆子大小是蛇盘成一圈后可以进去的程度。它相当耐低温,长到约2.5米之后,可供应天竺鼠及兔子。
概述:温度保持在26-33℃之间,当然,缅甸蟒也能适应冬眠,只不过在冬眠期间的发病率很高,所以如果你不是想繁殖的话,请不要让你的蟒蛇冬眠。饲养的容器的长度必须不少于蛇的体长的1/2,宽不少于体长的1/3。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尽可能购买人工繁殖的个体,这样可以避免触犯法律,避免对野生蟒类的数量构成威胁,而且这样的个体比捕于野生的个体更易于驯服。
特别注意:由于力气大,生长速度和体型惊人,有时会攻击侵犯其领地的大型动物,甚至将对方绞杀,有一定危险性。饲养需要相关知识指导!饲养者在饲养缅甸蟒之前,应该尽量透过各种媒介,获知蟒蛇类和其他蛇类的基本知识。一般来说只有健康的个体才能够很好的成为你的宠物。蟒蛇最容易感染的疾病是肺炎和口腔炎,在低温的时候会得感冒。 [编辑本段]饲养空间:饲养空间长度最好超过蛇身长的3/4,让它不至长期缩着身体。饲养空间不须太高,因为它不爱爬;底部须铺上一定厚度的松散的消过毒的泥土、报纸、木碎和苔藓等混合物料。天然垫料最好经过蒸煮,以防感染寄生虫。另外,一个给隐藏的地方和一个足以容纳整个身体浸入水里的盛水器是必须的。
饲养设备:无论使用哪种容器,都要注意的是:可以有效防止蛇逃走、容易消毒、没有尖锐突出物、通风、可以保持适合的温度。设计传统的笼舍时,避免使用未上漆或者未经琢磨的木头、避免使用容易渗水的涂料,因为这些材料是难以清洁和烧毒的。
加温:在笼舍底放置可调温的发热垫(可用人用的发热垫,但是不要长时间的垫在饲养箱下),用可调节的加热灯、发热垫、发热石。注意:对于大体型的蟒蛇,请使用相应大小的发热垫,不要使用小型的发热石,因为当蛇被迫在这种小型的热源上取暖时,就会容易被烫伤。无论使用哪种热源,都务必要使到笼舍1/3-1/2的地方得到温暖,同时在晒太阳的那一点地面温度应该达到31-33℃。请在笼舍的各处放置温度计!在没有加温的区域,温度不能低于22℃。在笼舍内提供温度梯度(即一端较高温,另一端较低温)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让蛇自己选择适当的温度区域。
灯具:当你使用灯具的时候,你就得小心了。如果温度过高,对任何动物的健康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有可能会让他们死亡。最好是灯具与地底热源同时使用,红灯是理想的加温灯具,同时它不会影响光照周期。避免使用大瓦数的灯(100W),除非有这个必要。很多饲养者的错误是:光照过分集中,造成了烧伤。
照明:每天开12小时,是用白炽灯泡或荧光灯。千万不要让发可见光的灯24小时开着,这对蛇来说会造成压力。
陈设:一个足够大的盛水容器,可以让蛇在里面泡水,并把它放置在热源附近。水要保持清洁,每周进行清洁。可分别放置一个可供蟒蛇隐藏的盒子或容器在笼舍的热源范围边缘和低温的区域。对笼舍内的树枝、石头有定期用漂白水或嗽口水消毒,以防止细菌或寄生虫。
垫材:报纸、纸巾、牛皮纸、人工草皮都是安全而且不昂贵的垫料。白杨树皮和柏树皮也可以使用,但必须要注意,当蛇捕食的时候,这些垫料很容易被纳入蛇口里面。使用小石、沙、树根和刨花可能会引起健康上的问题,例如:肠道梗塞、皮肤破损、口腔炎。注意:雪松是爬虫的死敌!
食物:虽然他在野外会捕食多种食物,例如:各种的两栖类、爬虫类、小型哺乳类等,但我们还是建议你投喂家养的小白鼠、大白鼠、葵鼠、兔子,因为如果你这样做,可以避免你的蟒蛇感染寄生虫,而且用哺乳动物作为食物,营养更为全面。
喂食:刚出生的缅甸蟒应该从投喂21天大的白鼠或小型爬虫类开始。当你的蛇达到90cm,他就可以吞下刚断奶的幼鼠。达到120cm,他就有能力制服成年的小白鼠了。如果你可以频繁的给你的蛇投喂(每个星期1-2次),你的蛇就会快速的增长,并且可以确保他的健康。也许你想控制他的长度,那么你可以减少投喂的频率,他的生长也会变得缓慢,但起码10天就要投喂一次。但你的蛇可以吃得下大的动物时,例如:兔子,那么你就不需要再过于频繁的投喂了。
很多被饲养的蛇类都可以适应摄食已死的或曾经冷藏后再化冻的动物,这样的做法对于蛇来说是安全的,因为这样可以让蛇免于被活生的猎物伤害,例如:被老鼠咬。喂食后要避免捉起蛇,这样会让蛇感到有压力,从而呕吐。不要让作为食物的活生老鼠留在蛇的笼舍,如果在半个小时内你的蛇没有把老鼠吃下,请把老鼠拿走,因为老鼠可以对你蛇构成致命的伤害。决不要用曾经捉过老鼠或其他动物的手去触摸你的蛇,他可能会误会你的手是食物。
蜕皮:蜕皮的频率是根据蛇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而定的,蜕皮开始是双眼呈雾状,然后变的清晰,接下来就要蜕皮了!
蜕皮有可能每3-6星期就发生一次,缅甸蟒在蜕皮期间会拒食。蜕皮期间如果环境干燥可以往蛇身上喷一点水,这样比较更容易蜕掉!
培养你的蛇有良好的摄食习惯,当你的蛇的长度超过1.8米,你可以在喂食的时候先把他移到一个蛇箱里面,再投喂死的老鼠,并让他发现自己的猎物,经过一段时间,你的蛇在笼舍里面不再期望得到食物了。这样就可以避免热心投喂的你被蛇误会为食物的事件了。
做一份关于摄食和健康情况的记录。也许在晚上和没有灯光的地方,你的蟒蛇更主动摄食,同时也许需要一个作为伏击猎物、供隐藏的盒子。并尝试投喂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老鼠。如果你的蛇拒食,并开始消瘦,你最好和当地的爬虫兽医或有经验的爬虫饲养者联系,以寻求解决的方法。
繁殖:在出生后的1.5-4年后,就会成为成熟的个体。雄性生长到2米-3米、雌性生长到2.5米或以上时就可以繁殖了。在人工饲养中,缅甸蟒的繁殖季节是每年的11月-3月,在这段时间他们回停止摄食。在繁殖之前,你必须确定你的蟒蛇是健康的,而且空间足够大;在发情季节,饲养者可以营造适合的环境来促使交配:把日照时间缩短至8-10小时,把晚间的温度下降到21℃以下,日间温度下降到26℃以下。把雌蛇、雄蛇养在一起。增加环境湿度、用喷壶喷出薄雾有可能可以促行交配。根据不同雌蛇体型的大小,所下的卵在20-80枚左右。孵卵期间,温度保持在31-32℃(最理想),根据温度,在55-70天之间孵化。 [编辑本段]常见问题:
1)呼吸道感染(肺炎)。肺炎主要是由于气候突变 而玩家又没有及时的采取加温设施,湿度过高 空气浑浊 浸泡冷水澡 夏天窝内闷热不透风这些都可以引发肺炎!肺炎的状况看上去很闹心 鼻子冒泡 而又时常张嘴不闭 打开嘴后发现颜色正常 且无任何创伤,不喜欢在自己的窝内呆着 爬行迟缓 大量喝水 头部呈45度角呼吸,而呼吸时又有很擦拉擦拉的声音 最后死于呼吸衰竭。
肺炎具有传染性,所以在蛇不幸得上后 一定要隔离治疗。肺炎是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入侵蛇的呼吸道,繁殖产生毒素,感染肺部,而导致。肺炎的治疗可分为口服和皮下注射。先说口服:口服用药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治疗方式,但治疗效果没有注射来的快 口服用药一般选为 土霉素 四环素 红霉素 庆大霉素 如果是末状,可用一个针管加上水将药物稀释后灌服,用量仍为人体的1/4~1/5 也就是一管水加药可以分4次用 当然每天还是早晚各一次,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因为肺炎一般是由于革兰士阴性菌或革兰士阳性菌引起 所以 药物可选为青霉素或链霉素 也可用 庆大霉素或复方黄连素 及头包注射液 青霉素或链霉素可选用10万~20万单位注射(视病情轻重而定)其他药物的用量也是掌握在人体剂量的1/4~1/5 如果病情较严重首次用药可在原有基础上加重一些 注射的部位为 皮下或肌肉 先说皮下:带宠物予自己身体平衡的时候 可用针头从鳞片间斜下进 而后将药物注射 肌肉:选择宠物的中断较厚肌肉的地方斜下沿脊椎骨两侧肌肉进针。注意 不管是皮下还是肌肉注射 都不可一次把药全部推进去 应多点进行大约25平方厘米那么大的地方就可以。肌肉注射的次数仍然是每天2次
2)因为口腔的溃疡或者受到伤害而出现的口腔腐烂。治疗方法:把温度提高到32℃,用5%的双氧水清洁被感染的区域,剔出腐肉,每天涂上庆大霉素或用西瓜霜喷剂。期间最好不要喂食,除非是特别虚弱的可以填喂乳鼠,但动作一定要轻!
3)在干燥环境下蜕皮引起的脱水。原因:不恰当的温度、疾病、压力。在蜕皮期间,让你的蛇呆在潮湿的地方,例如:盛了水的碟、湿毛巾。
4)热伤和腹部腐烂。原因:你的蛇直接与过高的热源和不卫生的环境接触。可用2)的治疗方法。治疗受伤的组织和修正不适当的环境。
5)体外寄生虫,例如扁虱。常常在捕于野生的蛇类身上发现,位于鳞片之间,吸取血液。轻微的可以泡水驱除!
严重点的治疗方法:涂抹凡士林,直到寄生虫在几天之内死去,之后用手摘除。
6)体内寄生虫,尤其是捕于野生的个体。症状:消瘦、呕吐、拒食、少活动,常见的体内寄生虫有裂头蚴 鞭节舌虫病 棒线虫
1) 裂头蚴
裂头蚴是绦虫的幼虫,蛇类是孟氏裂头绦虫的第二中间宿主。裂头蚴多在皮下寄生,一般对蛇类危害不大。若裂头勘寄生在蛇体表皮下,可用利刀剖开皮肤取出,然后在伤口涂上1%一2%碘酐。裂头蚴寄生在其它部位,不用专门治疗,可在治疗其它寄生虫时附带治疗。
(2) 鞭节舌虫病
寄生于蛇的肺部和气管中,危害很大,能使蛇窒息致死。对此种寄生虫可用兽用敌百虫溶液灌入胃中,按10 mg/kg体重给药,连续灌胃3天。
(3 )棒线虫
寄生于肺泡腔内,多时密布患部,使蛇肺部糜烂而死。治疗用四咪唑,0.1一0.2g/kg体重灌服
㈡ 我国的大蟒蛇生活在什么地方
摘要 我国的大型蟒蛇只有缅甸蟒一种。
㈢ 蟒蛇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哪
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香港、云南、西藏自治区。
蟒蛇是蟒科,蟒属大型爬行动物。最大体长约3.5米,头颈部背面有一暗棕色矛形斑,头侧有一条黑色纵斑,头部腹面黄白色,体背棕褐色、灰褐色或黄色,体背及两侧均有大块镶黑边云豹状斑纹。
在交配季节,蟒蛇发情时,雌性从皮肤和尾基部的腺体分泌出其特征气味以引诱雄性,雄蟒会跟踪气味找到雌蟒,相遇后即进行交配活动,交配过程可长达3小时,产卵数8-103枚,孵化55-61天即破壳。
(3)广东为什么多缅甸蟒扩展阅读:
商业价值:
蟒蛇皮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可用于乐器的琴膜或鼓皮,也可加工成高档皮鞋、手提包、钱包等。但正因该种价值较高,而出现较多的贩卖、走私蟒蛇皮,而从中牟取暴利的现象,因而导致蟒蛇资源遭受到极度破坏,野外残存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现蟒蛇皮采制依靠人工养殖。
保护级别:
蟒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
㈣ 缅甸蟒的分布范围
这种蛇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北部;我国见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贵州、湖南,等地。
原产地
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林思民追踪三年掌握关键DNA遗传证据,分析它是金门土生土长的“本土种”。它是台湾首例被列为本土种的蟒蛇。
在美国,一些饲养缅甸蟒的事例,导致了另一种严重的生态问题。有些人饲养缅甸蟒,却想不到这些蟒蛇逐日长大,竟然成长出超乎想象的体型,想要丢弃其宠物(也有些人是纯粹不想再饲养下去),又不知道如何处理,有时会就此将蟒蛇放生到野外。大量蟒蛇的出现,令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一带产生地区性的生态问题。这些蟒蛇进占大沼泽地,并于当地繁殖成长,成为该地区的入侵物种。在2005年,当地缅甸蟒因与本土的美国短吻鳄产生死结式的斗争,而受到人类的介入,当时更捕获到超过230条的巨蟒,可见其繁殖数量之惊人。另外,这些蟒蛇更会捕食当地的濒危鸟类,令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受威胁,缅甸蟒的存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态危机。2008年2月,更有学者估计在数代繁殖之后,佛罗里达州缅甸蟒会开始向外迁移,甚至开始侵占美国本土三分一内陆地带。
2016年3月,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环境保护局为保护当地生态稳定,捕杀43条巨型缅甸蟒蛇。其中一条蟒蛇重达140磅(约64千克),长16英尺(约4.8米)。
㈤ 蛇在中国有多少种
蛇在中国有216种。
今世界上的蛇约有3000种,其中毒蛇有650多种。中国蛇类216种,毒蛇65种。
蛇的个体差异很大。分布在加勒比群岛的马丁尼亚、巴巴多斯等岛上的盲蛇,是世界上最短的无毒蛇,只有9厘米长,最长不过11.94厘米。最大的毒蛇是眼镜王蛇,最长达5米多。分布在东南亚、印尼和菲律宾一带的蟒蛇,一般都超过5米,最长的可达10米左右。
而南美洲的水蟒则更大,体重200公斤左右。有记录最大的蟒蛇是印度尼西亚捕获的网纹蟒,长14.85米,重447公斤,取名为“桂花”。世界上陆生蛇中最毒的蛇为细鳞太攀蛇(俗称内陆太攀蛇),毒液毒性位居榜首,是不折不扣的毒蛇王。
世界上还存在着一种名叫海岸太攀蛇的蛇,很多人误以为海岸太攀蛇更厉害,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海岸太攀蛇在的毒性稍微较细鳞太攀蛇弱。
1989年9月上旬,中国湖南宜章莽山地区发现“青龙”属蝮亚科烙铁头属,并将其命名为“莽山烙铁头蛇”,现已更名莽山原矛头蝮,仅存几百条,堪称一代“国宝”。
其实在我国还有很多比莽山烙铁头还珍稀的蛇。不过现在价值并没有新闻那么夸张,野生的一万都可以买几条了,但价值和稀有不挂钩。
(5)广东为什么多缅甸蟒扩展阅读:
中国最大的十种蛇
1、尖吻蝮
尖吻蝮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单型蛇,属下尖吻蝮的幼蛇只有尖吻蝮一个品种。尖吻蝮又称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虌、百花蛇、中华蝮等,是亚洲地区内相当着名的蛇种,尤其在台湾及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尖吻蝮全长120—150厘米,大者可达200厘米以上。头大呈三角形,与颈部可明显区分,有长管牙。尖吻蝮也是我国第三大的毒蛇。
尖吻蝮在中国分布范围大致在东经104°以东,北纬25°到31°之间。已知的分布地区有安徽(南部)、重庆、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广西(北部)、贵州、广东(北部)及台湾省。在中国分布较广,其中以武夷山山区和皖南山区贮量最多。中国之外只见于越南北部。
2、棕黑锦蛇
棕黑锦蛇中文俗名黄花松、乌虫。游蛇科,锦蛇属。全长1.5m -1.9m,体重0.5-1.5千克。随产地不同颜色差异较大。湖南浙江的颜色较浅;北京的颜色鲜艳,花纹明显;
东北的颜色深基本是黑色活动于平原、山区的林边、草丛、耕地,亦到人住宅附近甚至进入房内。性情比较温和,不受威胁时,一般不咬人。以鼠类为食,亦吃鸟类及鸟蛋。
棕黑锦蛇主要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新宾和清原)、河北、山东、湖南、湖北、浙江、西伯利亚、朝鲜、北京、日本。
3、赤峰锦蛇
赤峰锦蛇是游蛇科,全长2m左右。背面黄褐色或棕色,腹面灰白色,没有黑斑或有不明显的黑斑。主要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地的林边、田园、水域附近,亦可进入人住宅。属无毒蛇。
赤峰锦蛇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赤峰锦蛇在我国分布远较棕黑锦蛇广;为辽宁广布种,但数量上不多.
4、鼠标蛇
鼠标蛇(学名:Ptyas mucosus),俗名:乌肉蛇、草锦蛇、长标蛇、水律蛇、山蛇,是一种无毒蛇。背面黄褐色,体后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横纹。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生活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平原地带。蛇性情较凶猛,攻击速度快,捕食鼠类、蟾蜍、蛙、蜥蜴和其它蛇等。
鼠标蛇是中国所产无毒蛇中的较大者,成蛇体长而粗大,一般在1500mm以上,有的可达2000mm左右。在中国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其它分布于:印度、阿富汗、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
5、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是大型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黑眉锦蛇别名家蛇﹑秤星蛇﹑菜花蛇(虽王锦蛇也称菜花蛇,但四川、贵州一带称黑眉锦蛇为菜花蛇)﹑黄颌蛇﹑枸皮蛇﹑黄喉蛇﹑慈鳗﹑黄长虫﹑广蛇等。
黑眉锦蛇是我国最常见的蛇之一,黑眉锦蛇中国分布:各个省(区)。其它国家分布:朝鲜、越南、马来半岛北半部,老挝、缅甸、印度(大吉岭,阿萨姆)、日本。
6、乌梢蛇
乌梢蛇 ,俗称乌蛇、乌风蛇,为游蛇科乌梢蛇属体形较大的蛇。分布范围很广,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无毒蛇。乌梢蛇长势快适应性强、抗病力高、市场畅销、很适宜人工养殖。
乌梢蛇别名乌蛇、青蛇、一溜黑、黑花蛇、乌风蛇、乌风梢、乌风鞭、风梢等。成蛇体长一般在1.6米左右,较大者可达2米以上。
乌梢蛇广泛分布于河北、河南、陕西、山东、甘肃、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区)、广东、广西(上林县、灵山县地区居多),国外未见报道。
7、王锦蛇
王锦蛇是我国最常见的大型无毒蛇,在我国除了蟒蛇以外最大的无毒蛇,其他中文俗名:臭王蛇、黄喉蛇、黄颌蛇、王蛇(四川)、锦蛇、黄蟒蛇、王蟒蛇、油菜花、臭黄蟒、棱锦蛇(黑龙江)、
棱鳞锦蛇(福建)、菜蛇、王字头(贵州)、菜花蛇(湖南、湖北)、松花蛇(贵州、四川)、臭青公母(台湾)、菜花蛇(江苏,浙江,江西,四川)、臭黄颔。
王锦蛇是一种游蛇科蛇类,体大凶猛,且无毒,遇到同类会相互残杀。广泛分布于河南、山东南部(以前分布较多,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为因素等,现在较为少见),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8、莽山洛铁头
莽山烙铁头的重量是烙铁头蛇的十倍以上,由于体形巨大毒液分泌量也随之增大,一旦被咬,它的蛇毒会随着血液在人体内迅速发作,如不及时处理,死神一定会如约而至。
成年蛇体长至少2米以上,重在3千克以上,已捕获的最重者达17.75千克,超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的最重毒蛇的15.44千克。
莽山烙铁头也称为莽山原矛头蝮,全长可达2m,是蛇亚目蝰蛇科下的一个有毒蛇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湖南省。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9、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又称山万蛇、过山峰、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
眼镜王蛇为大型蛇类,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最大全长记录中国3,806(3,276+53)mm、中国之外5,580mm,比无毒蛇网锦蛇要大的多。眼镜王蛇分布在中国浙江、福建、江西、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东(全省分布)。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
10、缅甸蟒
缅甸蟒也有人称为缅甸岩蟒,又叫南蛇、琴蛇、双带蚺,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亚洲岩蟒的亚种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种蛇类之一。它是东南亚地区的本土品种,多居于热带雨林里。
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较容易接触到它们,有时也会出没于树木上。缅甸蟒以体型巨大着称,在亚洲缅甸蟒是第二大蛇,仅次于网纹蟒,缅甸蟒身长可达6米,体重可达90公斤。
缅甸蟒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北部;我国见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贵州、湖南,等地。是中国最大的蛇,没有之一。
㈥ 广东3米长30斤重的大蟒蛇凌晨光顾鸡棚吃鸡,为何蟒蛇屡屡出现在生活区
广东3米长30斤重的大蟒蛇凌晨光顾鸡棚吃鸡,为何蟒蛇屡屡出现在生活区?季节的原因,蛇需要出来觅食。
老家农村院子里有一个隔着墙的巷子,很窄,放马桶或者务农工具的地方,几年有一条我家护家蛇,基本不出来,也不知道它躲在哪个地方,反正就在那条巷子里,有次墙裂了,喊瓦匠师傅帮忙重整下,就看见那条蛇了,奇怪的是,我爷爷年轻时候见过它,我爸年轻时候见过它,我小时候也见过。很明显的一个特征,这条蛇背上有三条灰色环,一条红色环,3米多长,不主动攻击人,也没有存在的理由(基本不知道它吃什么)家里养的鸡鸭鹅从来不少,仔鸡养的地方就在墙外,更奇怪的是,后来巷子里还养了几只我买的兔子,相处几年都没事。
㈦ 缅甸蟒是几级保护动物
缅甸蟒这种蛇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北部;我国见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贵州等地。
缅甸蟒(学名: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是蛇亚目蟒科蟒属印度蟒的亚种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种蛇类之一。缅甸蟒是东南亚地区的本土品种,多居于热带森林里。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较容易接触到它们,有时也会出没于树木上。
缅甸蟒以体型巨大着称,平均身长至高可达7米,体重可达91公斤。 缅甸蟒毕生会不断成长,大量的脊椎骨增生令其体型不断加长,而且雌性的缅甸蟒比雄性更为巨大。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蛇类野生动物园中的一条缅甸蟒,是目前全球被饲养的蛇类中体重最重的纪录保持者,在2005年,其体重达183公斤,体长则为8.2米。
缅甸蟒的身体颜色基调较为浅色,有着许多明显的黑纹,其斑斓的纹理深受欢迎,在皮革行业中其蛇皮成为相当高级的逸品。缅甸蟒的体纹形态及色彩均与非洲岩蟒(Python sebae)颇为相似,这令许多在野外(多指印度与缅甸的边陲地区)遇到巨蟒的人,会对此两个物种有所混淆。
缅甸蟒
缅甸蟒是一种夜行性蛇类,生活于热带雨林之中。 年幼的缅甸蟒仅活动于树上或地面上的既定区域内,但当它们逐渐长大后,由于体重及长度与日俱增,它们开始将活动领域局限在地面上。另一方面,缅甸蟒亦是游泳能手,更能逗留于水内达半小时之久。缅甸蟒多把身体隐藏于矮树丛间,一些分布于偏北地区的蟒蛇在遇到寒冷的季节也会进入冬眠状态。
缅甸蟒约于早春时分进行生育繁殖,雌蛇平均诞下12至36枚蛇卵,并加以孵育(以身躯肌肉的磨擦动作为蛇卵提供热能)。幼蛇孵出后,会以乳齿将部分蛋壳撑破,并逗留于蛋壳内静待蛇皮的长完,然后便会出外自行猎食。
在进食习惯方面,缅甸蟒跟一般蛇类一样属于肉食性动物。缅甸蟒根据各自体型的不同,而捕猎各种大小不一的鸟类及哺乳动物。它们以尖锐的倒勾状牙齿咬紧猎物,然后将躯体捆绑着对手加以紧压,利用强劲的肌肉力量将对手捏死。它们间中也会于人类周边出现,主要原因是人类住居所聚生的鼠类是它们的主要粮食之一。
缅甸蟒年龄可以在25岁以上。
缅甸蟒
缅甸蟒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北部;中国见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贵州等地。
一头美国短吻鳄与一条缅甸蟒陷入缠斗
野生的缅甸蟒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它们被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入“濒危物种”名单。因其蛇皮受到皮革商及猎户的觊觎,因而遭到频繁的捕猎;另外一些民间制药、泡酒的方式,及部分人士活捕作宠物等事情,都令野生缅甸蟒的数量一度锐减。有些地方(例如中国)的人类更会捕捉蟒蛇作直接饮食用途。
在美国,一些饲养缅甸蟒的事例,导致了另一种严重的生态问题。有些人饲养缅甸蟒,却想不到这些蟒蛇逐日长大,竟然成长出超乎想象的体型,想要丢弃其宠物(也有些人是纯粹不想再饲养下去),又不知道如何处理,有时会就此将蟒蛇放生到野外。大量蟒蛇的出现,令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一带产生地区性的生态问题。 这些蟒蛇进占大沼泽地,并于当地繁殖成长,成为该地区的入侵物种。在2005年,当地缅甸蟒因与本土的美国短吻鳄产生死结式的斗争,而受到人类的介入,当时更捕获到超过230条的巨蟒,可见其繁殖数量之惊人。另外,这些蟒蛇更会捕食当地的濒危鸟类,令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受威胁,缅甸蟒的存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态危机。2008年2月,更有学者估计在数代繁殖之后,佛罗里达州缅甸蟒会开始向外迁移,甚至开始侵占美国本土三分一内陆地带。
缅甸蟒
首先缅甸蟒成长迅速,成体之后体型也非常巨大,在人工饲养条件下1岁就可能长到2米以上,2年左右的个体可能就达到3米以上了,而缅甸蟒的成体则有4米到7米以上的长度,绝对不是一般中国家庭能够负担的。
虽然一般来说缅甸蟒是相对比较温顺的蟒类,但这么大的个体带来的安全问题也不可忽视,它们的危险不仅仅是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咬伤,擅长以缠绕和绞杀捕猎的成年缅甸蟒对小孩甚至是成人的生命也会造成威胁。美国曾经发生过多起儿童被家中饲养的缅甸蟒攻击甚至杀死的悲剧,因此如果你家养了猫狗或者有小孩子,缅甸蟒绝对不应该是饲养的选择对象。
另外,由于野生缅甸蟒是中国法律规定的一级保护动物,任何贩卖和购买野生缅甸蟒的行为都是违反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犯罪行为,后果非常严重。加上中国虽然是华盛顿公约的缔约国,但是对动物资源人工商业利用的规定却非常缺失,林业局和警察局对于市面上的缅甸蟒究竟是野生个体还是人工繁育个体无法也不想加以区分,加上没有正规合法的渠道,使得市面上出现的缅甸蟒都没有合法性,因此出于守法考虑,不要购买和饲养缅甸蟒。[1]
缅甸蟒现在对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来说就是一种灾难。据佛罗里达州政府部门估计,位于该州的沼泽国家公园里滋生着大批缅甸蟒,大约有3万多条。由于这种外来入侵者在当地几乎没有天敌,因此这一数据仍将有可能会继续增加。缅甸蟒体型巨大,最长可以达到20英尺(约合6米)长,甚至连美洲鳄鱼都不是它们的对手。有人曾经在一条被捕获的缅甸蟒腹内发现了一只长约5英尺(约合1.5米)的美洲鳄鱼。当地许多濒危物种对于这种庞然大物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佛罗里达州的缅甸蟒有的是逃自宠物商店或动物园,有的是被宠物主人放生,还有可能是来自动物偷渡者。全球气候变暖为这种动物在美国东南部地区大批滋生并泛滥成灾提供了适宜的生活条件。
㈧ 我国的大蟒蛇生活在什么地方
栖居于热带、亚热带低山丛林中,需要常绿阔叶林或常绿阔叶藤本灌木丛,以及良好的洞穴供休息及隐蔽,垂直栖息高度为海拔10-4050米。
善攀援,可长期生活在水中,嗜昏睡,夜行性、杂食性,喜热怕冷,30℃以上时很活跃;20℃时不活动或少活动;15℃时便开始呈麻木状态;
温度持续在5-6℃以下时,蟒蛇即死亡。当室温上升到35℃以上时,不喜活动;在强烈阳光下曝晒过久也会死亡,取食温度要在25℃以上。
(8)广东为什么多缅甸蟒扩展阅读:
繁殖
蟒蛇要经过2-3年的生长,性器官才基本发育成熟,其生殖年龄一般在2.5岁以上。1条雄蟒可先后与数条雌蟒交配。
成熟特征为:雄蟒身躯修长,尾部瘦尖 ,生殖孔两侧的钩长,外露明显,生殖孔两侧受到按压可见生殖器官。雌蟒身躯肥胖,尾部稍丰满,生殖孔两侧的钩短,不明显外露,生殖孔两侧受到按压时不见生殖器官露出。
蟒蛇的交配期在3-8月份。蟒蛇发情时,雌蟒从皮肤和尾基部的腺体分泌出其特征气味以引诱雄蟒,雄蟒会跟踪气味找到雌蟒,相遇后即进行交配活动。
㈨ 为什么蟒蛇在中国是一级保护动物,在美国泛滥成灾
在美国泛滥成灾的是缅甸蟒(产于东南亚,包括中国南部大部分地区)和非洲岩蟒(产于非洲),被引进佛州,在佛州本地没有天敌,因此成为入侵物种,无限繁殖
而缅甸蟒就是中国本土的蟒,怎么会是入侵物种?中国现在最严重的入侵物种是巴西龟 鳄龟和水葫芦。再加上中国本土是有蟒的天敌的,中国盗猎又猖獗,所以是一级保护动物
某些扯政治的,我只能说他们没文化
㈩ 广东村民抓获一条巨蟒,这条巨蟒给村民带来了什么损失
蛇类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动物,因为很多蛇都带有剧毒,所以很多人见到蛇便感到害怕。在自然界当中,除了使用毒液的毒蛇,还有力量强大的蟒蛇,这种蛇虽然无毒但是身形巨大,全身上下都是肌肉,在捕猎时便用肌肉缠在猎物身上,收缩自己的身体使得猎物窒息而死,所以蟒蛇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动物。中国境内的蟒蛇主要以缅甸蟒与网纹蟒为主,很多蟒蛇都是被人遗弃的,最后在野外独自生活甚至繁衍出了后代,在广东省中山市就发生了一起村民遇见蟒蛇的事件,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随后,林业站的工作人员来带到村子里处理这条大蛇,据村民称这条蟒蛇最终会被工作人员放生到自然保护区当中。
- 案件启示
其实这样的案件在近年来屡见不鲜,随着我国自然条件的不断改善,人类与凶猛动物碰面的几率变得越来越高,所以遇到这种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就是遇到蛇这类的动物,一定不要出于好奇心而去招惹他们,一般的蛇都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非它觉得自身安全收受到了伤害,所以最好马上离开现场,避免不必要危险的发生。在遇到如狗熊等危险动物时,千万不要装死,也不要逃跑,因为狗熊的奔跑速度比博尔特还快,跑过狗熊是不现实的,最好的做法就是看着狗熊慢慢后退,不要做出较大的动作,这样逃生的几率才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