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包槟榔用的叶子叫什么名字
Ⅰ 看完才知道原来嚼槟榔这么讲究!缅甸男人嚼槟榔有何讲究
在缅甸,嚼槟榔的时候,首先展开一片绿色的树叶,再用石灰液刷上一遍,然后往上面撒几粒槟榔,最后从罐子里放上各种香料,再拿新鲜的绿叶包住,这样就可以吃了。
Ⅱ 缅甸男人为什么喜欢吃槟榔
俗话说的好,槟榔加烟,法力无边。小伙伴们是不是一吃槟榔就根本停不下来,爱不释口呢?但是你吃槟榔的方式真的正确吗?来看看缅甸人是怎么吃槟榔的。
缅甸真是个神奇的国家,小编告诉大家,那里大部分抽烟的是女性,很少看到有男性抽烟。那男性真的不爱吸烟吗?不是,他们只是因为有比吸烟更刺激的东西,嚼槟榔。
走到缅甸的街头,你会发现很多摆满瓶瓶罐罐的小摊,很多绿色叶子上点缀了白色的石灰。一开始还不知是干什么的,后来才了解这都是当地的槟榔摊。
在我们这里,嚼摈榔只是少数人很爱吃的一种零食。可是你知道吗?在缅甸,嚼槟榔可是十分讲究的,首先展开一片绿色的树叶,再用石灰液刷上一遍,然后往上面撒几粒槟榔,最后从罐子里放上各种香料。
等会,这种操作方式,是不是和我们烧烤的方式很像?
万事俱备之后,再拿新鲜的绿叶包住,这样一个“缅甸槟榔”就做成了。
缅甸人嚼槟榔的时候也是够恐怖的,嘴一张开,红色的汁液就从牙齿缝里流出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得了某种疾病呢?其实就是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
Ⅲ 请问包槟榔的叶子是什么植物的叶 图片是偶在台湾拍的,请告知,不胜感激。
荖叶是胡椒科的藤类植物, 或称为“蒌叶”,其藤谓荖藤亦可食。 荖叶藤本,建株萧毛。雄穗长7.5~15cm, 雌穗悬垂,长3~12cm, 在台湾常栽培其茎、叶与花序, 用以和槟榔嚼食。叶可供嚼食,有辛辣味。
Ⅳ 跟槟榔—起嚼旳叶子俗称什么
荖叶
荖叶又称蒌叶,是一种多年生藤蔓植物,叶片厚大,色泽浓绿,气味芳香,遮荫及观赏效果较好,抗病抗虫性强,栽培技术简单。可用作城市与乡村的绿化、观赏植物。
用途:
1、叶可供用以和槟榔嚼食,有辛辣味。
2、药用方面具有健胃功能,叶有强力杀菌作用。
(4)缅甸包槟榔用的叶子叫什么名字扩展阅读
嚼槟榔的危害:
1、对牙齿本身不好:长期嚼槟榔,对牙齿磨耗严重,导致牙齿变红变黑,甚至提前掉牙。
2、对牙周不好:槟榔汁跟石灰混在一起,容易形成牙结石,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牙周健康。槟榔纤维粗硬,还可能会刺伤牙龈或堵塞牙缝,造成牙龈的压迫而发炎。
3、对口腔黏膜不好:轻则可能引起粘膜病变,重则演变为口腔癌。
4、对颞下颌关节不好:长期咀嚼会加大颞下颌关节负重,引起关节弹响,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关节盘穿孔。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槟榔部分成分会损害味觉神经与唾液分泌,影响消化功能。此外,槟榔渣也刺激胃壁,严重可导致胃粘膜发炎甚至穿孔。
Ⅳ 吃槟榔果混合吃的叶子叫什么名麻烦告诉我
嚼槟榔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地方的人嚼槟榔的方法也不一样。海南人嚼槟榔的方法跟台湾人的嚼法差不多。他们在嚼槟榔的时候都要加一些其他的东西一同嚼,那里面包含着很多的技艺。海南人嚼槟榔的时候,先把槟榔切成三到四块,形状有点像一瓣桔子那样,然后再把槟榔的外皮和果蒂剥除掉(因为外皮不容易嚼烂,而果蒂有一种苦味)。这时候一般还不能直接地把槟榔放到嘴里面,而是要搭配一种藤类植物的叶子,在海南俗称为“荖叶”,荖叶上面涂上一些石灰,将其包卷成一个三角形的。这最后才把涂上石灰的荖叶和槟榔一起放到嘴里面咀嚼。如果嚼槟榔的时候不用涂上石灰的荖叶,直接嚼槟榔的话,那就索然无味。“一口槟榔一口灰”就是这个这意思,所谓的一口槟榔在海南话里就是一块槟榔的意思。这种吃法可防龋齿、健脾开胃、精神舒畅,有治水肿杀虫之功效,吃时有甜感、微醉、有瘾,但无副作用。
Ⅵ 包槟榔的叶子要怎么叠 里面包着槟榔粉,然后卷成一小块,方便带出去吃。
所谓的“叶子”叫“蒌叶”,膏状的贝壳粉涂之上,配切开的槟榔果实食用——能吃包装槟榔的人未必能适应新鲜的槟榔果。
“蒌叶”卷成一小块主要的作用是为了保鲜、方便携带,保持贝壳粉紧贴蒌叶,卷成的形状不重要。
Ⅶ 吃青果槟榔那个叶子怎么叠,怎么包
不同的地区包法也会不同的,一般都是在叶子上涂抹上贝壳粉,之后再把新鲜的槟榔果切开,叶子对折几下,夹着切开后的槟榔一起嚼着吃,没有吃过槟榔的,一开始这样吃会很不习惯,可能就会直接吐了,因为它很涩、很苦还有麻麻的感觉。一种常见的包法步骤如下:
一、第一步准备好青果槟榔,还有“蒌叶“就是所谓的叶子,再备好将要涂抹到叶子上的贝壳粉和一把刀。
(7)缅甸包槟榔用的叶子叫什么名字扩展阅读:
嚼槟榔是一种在我国台湾、海南、广西等槟榔原产地都有的习俗,据统计,台湾约10%的人口有嚼槟榔习惯,而湖南人嚼槟榔的比例达到38.42%,其中30 至40 岁人群更高达50.36%。地方的广泛食用,使嚼槟榔早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
但是槟榔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列的一级致癌物,经常嚼槟榔,除了严重损害牙齿,导致牙齿变红变黑,甚至提前脱落外,还有很高的致癌风险。所以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槟榔还是少吃为好。
经常嚼食槟榔会造成口腔溃疡、牙龈退变、黏膜下纤维化,进而导致口腔癌变,医学研究发现咀嚼槟榔令口腔癌的风险上升8.4-9.9倍,槟榔果中的槟榔素和槟榔碱具有潜在的致癌性,槟榔的花、藤都含有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包括槟榔生物碱、槟榔鞣质、槟榔特异性亚硝胺和活性氧等。
Ⅷ 吃槟榔时暴躁外面的叶子是那种植物的
就是荖叶ㄚ!!
里面那是荖藤喔!!
荖叶 1.荖叶的茎:具有攀缘性。 2.荖叶的叶:单叶互生,具有叶柄, 卵形或长椭圆形,主脉 约5~7条。 3.分布地区:马来西亚及印度以及台 湾。 4.用途:叶可供用以和槟榔嚼食,有 辛辣味。药用方面具有健胃 功能,叶有强力杀菌作用。
Ⅸ 印度槟榔为什么是叶子
包槟榔的叶子是蒌叶。
蒌叶是胡椒科的藤类植物,其藤谓荖藤亦可食。荖叶藤本,建株萧毛。雄穗长7.5~15cm, 雌穗悬垂,长3~12cm, 在台湾常栽培其茎、叶与花序,用以和槟榔嚼食。叶可供嚼食,有辛辣味。
蒌叶(学名:Piper betleL.)是胡椒科、胡椒属的攀援藤本植物;枝稍带木质,节上生根。叶片纸质至近革质,阔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顶端渐尖,两侧相等至稍不等,腹面无毛,叶脉最上1对通常对生,网状脉明显;
叶柄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总花梗与叶柄近等长,花序轴被短柔毛;苞片圆形或近圆形,无柄,盾状,花药肾形,花丝粗,子房下部嵌生于肉质花序轴中并与其合生,浆果顶端稍凸,5-7月开花。
蒌叶分布
蒌叶分布于中国东起台湾,经东南至西南部各省区均有栽培。印度、斯里兰卡、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马达加斯加亦有分布。
该种提取的芳香油为蒟酱油,可作调香原料。茎、叶入药,治胃寒痛、风寒咳嗽、疮疖、湿疹等。东南亚不少民族喜以其叶包石灰与槟榔作咀嚼嗜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