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毒枭韩永万多少钱
㈠ 21世纪云南最大的毒贩集团是
2005年破获的“11.02”专案,29根柚木体内藏毒726.8公斤毒品、2005年10月2日,云南省禁毒委和公安厅派出工作团赴缅甸仰光,在仰光机场附近举行了简短的交接仪式。当天,大毒枭韩永万等人被中国警方顺利押解返回昆明。至此,“11.02”特大贩毒案的侦破工作划上了圆满句号。
㈡ 扮演金山角大毒枭的任天华是谁扮演的
金三角是由国民党溃败到缅甸的发展起来的,开山鼻祖是李国辉,之后是李弥,罗兴汉、坤沙,之后有谭晓琳、魏学刚、瑙坎、韩永万、刘明、糯康等,其中坤沙跟他的前辈们都已经入土了,谭晓琳、韩永万、刘明也先后被枪决。魏学刚被称为亚洲头号毒枭,是隐藏的最深的一个。瑙坎和糯康是经常袭击中国商船的人,糯康前一段时间被押解到中国了,瑙坎则被称为金三角新毒王。
“金三角”位于东南亚地区缅甸、老挝、泰国的交界地带,泰国在这三国交界点竖立一座刻有“金三角”字样的牌坊,故这一带故被称作“金三角”。
㈢ 知乎怎么评价中国的禁毒工作
毒品问题关系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近年来,中国政府直面毒品挑战,始终将禁毒工作摆在重中之重,坚持把禁毒工作作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尽最大努力禁绝毒品、造福人民。
中国在毒品问题国际合作中,更是践行着大国责任与担当。在2016年世界毒品问题特别联大上,国务委员、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公安部部长郭声琨的发言掷地有声:厉行禁毒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中国将继续支持联合国禁毒机构的工作,积极参与国际禁毒事务和区域禁毒合作,共同打击跨国毒品犯罪。
不懈的坚持收获硕果累累。连日来,中国禁毒成果以及郭声琨部长在联大上的发言,在国内外引发了强烈反响。
中国禁毒工作赢得世界赞许
中国不仅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加强禁毒执法和情报合作,还在资金和能力建设方面提供支持
“中国是湄公河流域禁毒有效合作的关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以下简称“联合国毒罪办”)驻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代表杰里米·道格拉斯认为,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禁毒的国际合作,多年来与联合国毒罪办和湄公河区域各国均有密切的反毒合作,而且效果显着。
为支持联合国毒罪办的地区项目和打击相关贩毒活动,中国每年都提供资金和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近年来,中国每年向联合国毒罪办提供的禁毒捐款达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40余万元)。
近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地区和国际组织加强禁毒执法和情报合作。记者从国家禁毒办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禁毒执法部门与美国、澳大利亚、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禁毒执法部门联合成功破获了“7·28”案件、“3·30”案件、“9·2”案件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跨国制贩、走私毒品大案,抓获了谭晓林、刘招华、韩永万、邵春天、蔡爱山、李文华等上百名境内外大毒枭。同时,我国与50余个国家开展易制毒化学品进出口国际核查。
中国坚决打击毒品犯罪,积极参与国家禁毒事务和区域禁毒合作的做法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认可和赞赏。
“大湄公河次区域禁毒合作机制”是中国与5个东南亚国家——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越南合作打击毒品犯罪的重要多边平台之一。中国常驻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代表处代表黎弘说:“近年来在中国的倡导和推动下,中泰老缅四国在湄公河流域开展的主要针对毒品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执法合作取得积极成果。”
老挝禁毒委员会执法局局长塞孟昆·苏拉翁对中国在禁毒方面给予老挝的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中国政府向老挝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老挝禁毒警察在中国云南、山东和浙江等地的警校接受培训。中国还援建了乌多姆塞戒毒康复中心,并援助设备和车辆,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老挝禁毒机构执法能力的提升。”
在2015年11月,澳大利亚联邦警察与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成立联合行动组。开展合作半年以来,澳大利亚打击了多个毒品走私团伙,两国的合作已见成效。
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发言人说:“澳大利亚和中国禁毒部门在行动中加深了解,增强了对亚太地区有组织犯罪集团的认识,未来两国应进一步加强打击跨国毒品犯罪合作,遏制毒品犯罪。”
为公安禁毒队伍建设鼓劲加油
禁毒工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实现天下无毒的目标,禁毒民警就要扛起“担当与奉献”两副肩章
提起两年多前在广东汕尾陆丰那场“雷霆扫毒”行动,惊心动魄的场景令人记忆犹新:数千名警察深夜集结,凌晨对博社村发起大兵团、多警种、立体化清缴,共捣毁特大制贩毒团伙18个,捣毁制毒工场77个,缴获冰毒2925千克、制毒原料23吨……
汕尾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陆丰市公安局副局长林奕志谈及博社村扫毒时说:“‘法外之地’已是过去时态,如今博社村公开、半公开的制贩毒活动销声匿迹。”
听到郭声琨部长在世界毒品问题特别联大上的讲话,林奕志更加认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要性:“担当与奉献就是禁毒民警的肩章。实现天下无毒的目标,不仅是禁,还要防;不仅要打,更要从思想上转变。我会带着兄弟们,用自己全部的力量,扫除陆丰毒品之霾。”
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德宏支队芒市大队民警孟黎明认为,郭声琨部长的发言是给基层一线禁毒民警鼓了劲、加了油。孟黎明扎根“吸毒村”10年,劝诫近百人切断毒瘾。他常说,由于地处边境受境外毒情反复渗透和影响,这里的禁毒工作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边境禁毒,任重道远。
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高明表示,要把“边疆多缉一克毒,内地少受十分害”作为工作的动力,下定决心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朱中卫表示,近几年,中越边境联合扫毒行动,共同打击毒品犯罪,硕果累累。崇左公安将进一步加强与越南警方禁毒协作,为遏制毒品犯罪、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作出新贡献。
传递中国禁毒最强音
郭声琨部长在特别联大的发言,向世界表明了中国携手国际社会共同禁毒的决心和信心
近两日,郭声琨出席2016年世界毒品问题特别联大并发言的新闻,在各大媒体“霸”屏,新华网、人民日报、央广网等媒体纷纷报道,有媒体为此专门发表评论。
《法制日报》评论认为,郭声琨部长的发言“向世界表明了中国携手国际社会共同禁毒的决心和信心。”文章指出,毒品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毒品犯罪具有跨国跨区域的特点,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一贯重视禁毒国际合作,以负责任大国的态度,认真履行国际禁毒义务,坚持广泛参与、责任共担的原则,推动国际禁毒事业不断发展。
“为郭部长点赞!”腾讯网友@周小周说:“郭部长的发言有巨大意义,有利于维护国际毒品管控体系。”
郭声琨部长提到的“合作共赢”引起网友广泛共鸣——凤凰网网友@凤101说:“强强联合将让贩毒分子无处藏身,毒品危害极大,加强合作才能有效打击。”新浪微博网友@云里雾里009说:“希望组织各成员国继续保持合作良好势头,密切在双边和多边领域的沟通配合,严打毒品走私等犯罪。”
“传递中国声音,体现大国风范”,众多网友为此次会议中的中国声音点赞。不少网友表示:“这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腾讯网友@千与千寻说:“在国际战略安全合作方面,我国起到了主导作用,展现了大国风范!”
㈣ 金三角毒枭几大头目
金三角是由国民党溃败到缅甸的军队发展起来的,开山鼻祖是李国辉,之后是李弥,罗兴汉、坤沙,之后有谭晓琳、魏学刚、瑙坎、韩永万、刘明、糯康等,其中坤沙跟他的前辈们都已经入土了,谭晓琳、韩永万、刘明也先后被枪决。魏学刚被称为亚洲头号毒枭,是隐藏的最深的一个。瑙坎和糯康是经常袭击中国商船的人,糯康前一段时间被押解到中国了,瑙坎则被称为金三角新毒王。
㈤ 请问一下,有一部电视剧里面主演叫雷龙,演的是边防武警的事,有谁知道请说一下。
剧名:《军人荣誉》
《军人荣誉》是由王连平执导,丁海峰、曾黎、米学东、申军谊、童瑶、尹国华等主演的军事缉毒题材电视剧 。
剧情简介——
西南边陲勐岗边境检查站站长雷龙,是一个屡建奇功的缉毒英雄。境外的武装毒枭孟老大对他恨之入骨,千方百计要害死雷龙。而另一伙毒枭韩永仁则手段更加阴险毒辣,扬言要使雷龙从缉毒英雄变成“贩毒英雄”,从精神上来打垮雷龙。
在这两个毒枭的精心设计下,雷龙遭到警队的停职查办。为了彻底打败毒枭,还自己一个清白,在组织处分、同事反目、家人离去时,他忍辱负重、深入虎穴,用聪明与智慧夺取了“猎枭行动”的最后胜利。雷龙在和三个女人的感情纠葛之中,尽显出一个真男人、真汉子、真心英雄本色。
(5)缅甸毒枭韩永万多少钱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雷龙 演员丁海峰
武警中校军衔,边境检查站站长,在缉毒战斗中屡建奇功,被境外贩毒武装设计陷害,遭到警队的停职。他忍辱负重,成功打入毒枭内部,利用自己的智勇双全,在经历了越境,追杀,取证等一系列惊险的过程后,终于在中国武警的帮助下一举抓获了境外几大毒枭,洗清了自己的罪名,维护了军人的荣誉。
2、吴小丽 演员童谣
中学女教师,雷龙女儿的班主任,真实身份是被雷龙逮捕并枪决的毒枭孟老二之女,她发誓要杀雷龙替父报仇,多次借机都没有成功。后来,在和雷龙的相处中,渐渐被雷龙的真诚和军人品格所感化,从恨转为爱了,同时也站到了正义的一边,对雷龙产生了感情,可是当发现雷龙有妻子和孩子后,她选择了放弃。
3、苏玲芝 演员曾黎
神秘女郎,亦正亦邪,真实身份是国际卧底刑警,潜入毒贩老巢与大毒枭百般周旋,在雷龙脱下军装时闯入了他的生活。在随后的工作中,她密切地和雷龙配合,帮助雷龙打击了境外的毒贩,但最终把雷龙从毒枭那里救出后又神秘失踪了。没有她的帮助,雷龙不可能成功洗清冤屈。
㈥ 烈士 目前心德体会,就是有什么感想
近来,海地维和警察烈士事迹感动了全国,感到了社会各界,也感动了世界。他们肩负祖国和人民的嘱托,在遥远的海地,不辱使命,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书写了一曲壮丽的乐章,维护了祖国的的荣誉,也维护了我公安边防警察的良好形象。八位烈士中有三位是我边防部队的优秀队员,烈士李钦是边防部队参谋长,多年战斗在缉毒一线,曾组织破获多起毒品大案。2005年11月,他率领专案组赴缅甸千里追踪,和缅、老、泰警方联手,将国际大毒枭韩永万抓捕归案。此案缴获海洛因700多千克和大批枪支弹药,他也因此荣立一等功;烈士钟荐勤原是公安边防总队宣传处干事,在海地他是第六战斗小队战斗队员兼新闻官,他一手拿着枪,一手握着相机上,左右开弓,把许许多多珍贵的暴力场面记录下来,同时全程记录防暴队的工作、生活、执勤,将防暴队的精神面貌全面展示给国人和世界;女英雄和志虹原来是公安边防总队昆明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教导员,第一次参加维和时,孩子才一岁多,是海地维和部队的战斗队员和翻译官。八位英雄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了我,作为一名公安边防警察的基层干部,我决心向英雄们学习。
㈦ 中国维和警察李钦的事迹
李钦生前好友宋云松介绍,李钦的经历很丰富,他是从基层一线成长起来的优秀边防武警干部。他身上最闪光的地方是工作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什么事都带头干,他在基层最常说的就是“跟我来”,他担任大队领导时带出了优秀大队,担任支队领导时带出了优秀支队。李钦对战士要求很严格,但也很有亲和力,他的战友都喜欢叫他“钦哥”。
2004年春节刚过,李钦主持的司令部首开先河地把各级主管军事工作的干部召集到一起,以训代会,半天开会 、半天军事训练。李钦的一个部下说,一想起李钦参谋长,脑中就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办公楼前,他警容严整,腰扎武装带 、手戴白手套,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个人的警容风纪。
云南边防一线缉枪缉毒任务非常重。李钦曾多次带领战士破获走私毒品案件,最突出的就是2005年侦破的“11·02”案件,这是一起跨国特大毒品案件,涉及我国及缅甸 、老挝 、泰国。在侦破这起案件的过程中,李钦任中方重案组组长,负责一线指挥,这起案件缉获海洛因720公斤,同时还抓获了大毒枭韩永万。因为成功破获这起 案件,李钦荣立一等功,并被评为全国缉毒先进个人。
2007年12月,李钦接受了更为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赴海地执行国际维和任务。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风险比较大,第一次参加维和,被确定担任政委后,李钦对自己的朋友说:“我很高兴能带队,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维和代表着国家形象,我们要不辱使命,为国争光。”李钦的军事指挥能力在海地维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2008年4月,海地莱卡暴发了波及全国的暴力骚乱。在海地首都太子港驻防的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是被联海团第一个派遣到那里执行平暴处突任务的队伍。李钦带领全副武装的队员跳上装甲车奔赴200公里外的莱卡。联海团一名雇员一家5口被暴徒劫持,需要立即营救。但前进的路不断被暴徒设障阻挡,李钦下令强行冲卡。就这样,他们冲破层层阻拦到达人质被劫持地。李钦根据现场情况把人员分成外围警戒 、抓捕 、掩护3个战斗小组。他们占据有利位置,3个小组交叉掩护前进,最后破门而入。暴徒还没来得及拿出藏在枕头下的枪,便被防暴队员制服。仅用25分钟,队员就将分别关在两处的一家5口成功解救。
李钦在海地接受锦旗
其实,在海地执行任务期间,李钦的英勇事迹很多。根据联海团维和警察总部指示,李钦带领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处置大规模游行示威19起,强行驱散骚乱人群39处,协助海地警察抓捕在暴力骚乱中向联海团警察和海地警察开枪射击 、投掷石块的骨干分子25名。联海团总警监迪亚罗在评价中国防暴队在莱卡平暴中的表现时说:“你们充分展示了团结协作能力,即使是在很多友邻防暴队或维和部队看来无法控制的骚乱局面中,由于你们的努力,也能迅速恢复秩序。”李钦率领的中国第六支维和警察防暴队被当地民众称为文明使者 、和平使者 、外交使者。2008年8月15日,第六支维和警察防暴队返回国内,全队125名队员创造了“零伤亡 、零违纪 、零退返”纪录。
2009年3月3日,根据公安部命令,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再次承担组建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任务,政治合格 、军事过硬的李钦再次被赋予重任——担任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接到任务后,李钦按照公安部的要求,仅用了3天时间就组建了维和警察防暴队。2009年6月13日,从战乱纷扰 、贫穷落后 、瘟疫肆虐的海地回国不到10个月的李钦再次率领125名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离开祖国,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在李钦的带领下,第八支维和警察防暴队听党指挥 、英勇善战,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维和任务,不断提升了祖国和人民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李钦简介:
李钦,男,汉族,1963年6月9日生,云南蒙自人。1980年11月入伍,1985年2月入党。
2005年11月,李钦因缉毒荣立一等功。2007年12月至2008年8月,李钦任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荣立二等功。2009年6月,李钦第二次赴海地维和,任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李钦曾参加过“两山”轮战,战争结束后,李钦开始从事边防管理工作,由于掌握越南语,李钦分别从事过边防、边管等多种工作,历任边管站副处长、处长、副参谋长,现任云南边防总队司令部参谋长,武警大校警衔。2010年1月在海地地震中不幸遇难。
㈧ 李钦的维护和平
——视工作如生命,视战友如兄弟
李钦自2007年6月担任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党总支书记以来,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精心谋划防暴队的全面建设,抓管理、抓勤务、抓安全,带领全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公安部党委关于派出维和警察防暴队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海地政治局势反复动荡、生活条件艰苦、安全角势极度脆弱、维和勤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始终不忘祖国和人民重托,时刻牢记肩负的光荣使命和为国争光、为中国警察争光的誓言,坚韧不拔,恪尽职守,圆满完成了维和任务,树立了中国防暴队在联合国海地任务区专业敬业、管理规范、纪律严明、勇敢顽强的形象,受到了联合国及联海团官员、友邻维和部队、防暴队的一致赞誉。
李钦始终坚持“政治第一、党组织第一和思想工作第一”的建队原则,精心谋划用五个专题的政治教育确保了“三个第一”在八个月维和全程的全面贯彻落实,确保了部队内部的纯洁和全队在联合国海地任务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李钦通过严格管理率队“练铁拳、铸铁军”。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第六支防暴队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勤务组织后勤保障工作规范》,并在部队到达任务区伊始,就及时提出“练铁拳、铸铁军”标准不能降,部队正规化管理工作不能松的要求,从规范内务设置、健全工作机制、理顺勤务程序、狠抓制度落实入手,带领全体队员各司其职、各安其位,使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地有序进行,确保了用制度来规范具体工作,用标准来衡量工作。
李钦带领队伍在海地全境几次长途南下北上出色完成了联海团交待的多项急难险重维和勤务。特别是今年4月3日,距离太子港200公里的南部城市莱卡由于物价过高、食品短缺而率先爆发大规模暴力骚乱事件,并迅速漫延至全国。中国防暴队处突分队首先被联海团派到莱卡执行处突平暴任务,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成功解救了被当地民众围困、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海地参议员,成功解救了联海团工作人员和联海团的各种装备设施,恢复了联合国在莱卡地区的维和行动。
李钦承上启下,创造性的抓好营地建设和后勤保障工作,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环境。他始终把做好任务区的后勤保障工作当作一项承前启后的事业来抓,进行了大量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的建设、改造和完善工作。使中国防暴队成为联海团后勤管理建设的样板警队,成为了联海团接待联合国工作组检查和其他访问团组的首选参观点。
李钦就是这样,视工作如生命,视战友如兄弟,为防暴队的建设尽心尽力,成为了防暴队全体队员的标杆。八个月的维和实践证明,第六支防暴队是一个始终把国家荣誉、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战斗集体,是一个正确领会并努力实现国家战略意图,为祖国和人民赢得光辉荣誉的战斗集体,是一个核心领导强、模范作用好的战斗集体,是一个忠诚可靠、团结战斗、朝气蓬勃的战斗集体,是一个敢于战斗、善于战斗、敢于胜利的战斗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李钦同志功不可没。
2006年1月,因担任“1102”案中方指挥员,赴缅与缅警方合作,中缅老泰四国联手抓捕国际大毒枭韩永万,缴获海洛因700多千克,缴获大量枪支弹药,被公安部记一等功一次。
2008年6月,因担任第六支防暴队政委,荣立二等功。
——为了维和,竟然一下子就把烟戒了
部下对他们口中的“参座”是敬畏。 李钦有着让人敬畏的军中履历。他多年战斗在缉毒一线,曾组织破获多起毒品大案。2005年11月,他率领专案组赴缅甸千里追踪,和缅、老、泰警方联手,将国际大毒枭韩永万抓捕归案。此案缴获海洛因700多千克和大批枪支弹药。他也因此荣立一等功。 参谋长掌管司令部,司令部统管部队的业务工作,管理训练、执勤执法、侦查破案……李钦要求哪一项都不能出问题。 李钦常说:部队就要有部队的样子,军人就要有军人的素质!2004年春节刚过,他主持的司令部开先河地把各级主管军事工作的干部召集到一起,以训代会,每天半天开会、半天军事训练。军事训练可不是闹着玩的,拔正步、走队列那只是基础课目,俯卧撑、蛙跳、折返跑一组又一组,超强度的体能训练,让那些坐办公室太多、活动太少的官儿们半天下来,连楼都爬不上去。尽管如此,却没人敢有怨言,因为李钦在和大家一起跳、一起跑,只是他的动作不仅很标准,还很轻盈。 李钦的一个部下对记者说,一想起参谋长,脑中就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办公楼前,他警容严整,腰扎武装带、手戴白手套,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个人的警容风纪。 李钦曾经烟不离手,还经常捧着个云南当地的大水烟筒,抽得有滋有味。但是,自从确定他为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第一责任人后,他竟然一下子就把烟戒了。他说,当领导的抽烟不利于部队的管理,也不利于在外国人面前展示中国部队的良好形象。在他的带动下,防暴队的很多队员也都把烟戒了。
——二百公里奔袭营救人质
李钦的军事指挥能力在海地表现得淋漓尽致。2008年4月,海地首先从莱卡爆发了波及全国自联海团进驻海地以来最严重的暴力骚乱,造成6人死亡、80多人受伤,22个加油站、450多辆汽车被损毁,150多家商店遭到打砸抢。
在太子港驻防的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是被联海团第一个派遣到那里实施平暴处突任务的。接到命令,李钦带领全副武装的队员跳上装甲车奔赴200公里外的莱卡。途中,他们得知联海团一名雇员一家5口被暴徒劫持,需要立即营救。但前进的路不断被暴徒用汽车底盘和焚烧的轮胎阻挡,李钦果断下令强行冲卡。队员们不畏牺牲,勇敢地冲破层层重围,赶到了人质被劫持地。李钦根据现场情况迅速把队员分成外围警戒、抓捕、掩护三个战斗小组。他们首先占据有利位置,然后三个小组交叉掩护前进,最后破门而入。暴徒的枪在枕头下还没来得及拔出来,便被防暴队员制伏。前后仅用25分钟,队员就将分别关在两处的一家5口解救上车。
返回时,暴徒在一座铁桥桥头燃起更大的火障。装甲前卫车在距离火障5米处遭遇枪击,桥头民房里也不断投出鹅卵石。李钦命令在装甲车了望塔担任警戒的队员对天鸣枪警告,同时冲破火障。当他们强行驱车返回营地时,发现装甲车中弹3发,还有多处石块砸的坑。
在这段时间,根据联海团维和警察总部指示,李钦带领中国防暴队出动警力25组501人次、车辆48辆次,相继成功营救联海团越野吉普车4辆,处置大规模游行示威19起,强行驱散骚乱人群39处,清理道路较大路障45处,协助海地警察抓捕在暴力骚乱中向联海团警察和海地警察开枪射击、投掷石块的骨干分子25名。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10天后,莱卡地区恢复了秩序。
联海团总警监迪亚罗在评价中国防暴队莱卡平暴中的表现时说:“你们充分展示了你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即使是在很多友邻防暴队或维和部队看来无法控制的骚乱局面中,由于你们的努力,也能迅速恢复秩序。你们的表现足以让你们的国家和人民为你们感到骄傲!”
李钦率领的第六支维和警察防暴队圆满完成为期八个月的维和防暴任务,于2008年8月15日返回国内,全队125名队员创造了“零伤亡、零违纪、零退返”的纪录。
——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稍事休整的李钦又挑起司令部的大梁。2009年,山西省运城市多位少年被诱骗到缅甸,少年的家属们被要求支付巨额赎金。为营救这些孩子,李钦又到一线指挥去了……
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的李钦总是被赋予重任,而他又是一个敢于担当责任的人。2009年3月3日,根据公安部命令,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再以自己为主组建第八支维和警察防暴队,李钦成了领头人的不二人选。2009年6月13日,刚从战乱纷扰、贫穷落后、瘟疫肆虐的海地回国不到10个月的李钦再次带队奔赴海地。
“参谋长对自己和部属要求很严格,也很有亲和力,兄弟们都喜欢叫他‘钦哥’,叫他‘参座’。”官兵们这样回忆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司令部参谋长李钦。
在李钦47年的人生字典里,从来没有“畏惧”两字。特种侦察兵出身的他,用智慧和血汗,书写下一次又一次人生传奇。
多年来,李钦战斗在缉毒一线,多次只身打入贩毒集团内部。2005年11月,他率领专案组赴缅甸千里追踪,将国际大毒枭韩永万抓捕归案,缴获700多千克海洛因和大批枪支弹药。
——在奉命赴海外维和期间,传奇再度延续
2008年4月,海地莱卡爆发了波及全国的暴力骚乱。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一名雇员一家五口被暴徒劫持。李钦带领维和队员冲破层层重围到达人质被劫持地,成功解救一家五口。
2008年“六一”前夕,李钦率部分我维和队员向当地一所学校捐赠食品及学习生活物品,并举办“北京奥运文化趣味运动会”,教唱奥运歌曲,让海地孩子了解鸟巢和长城。
2008年8月15日,李钦率领的第六支维和警察防暴队圆满完成8个月维和防暴任务后回国,全队125名队员“无一伤亡、无一违纪、无一退返”。
2009年3月,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奉命组建第八支维和警察防暴队,李钦成了政委的不二人选。2009年6月13日,刚从海地回国不到10个月,李钦再次带队奔赴这个岛国。
海地维和期间,李钦率队出色完成了一次次武装巡逻、重点警戒、高危解救等任务,成为多国维和部队中的“模范警队”。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总警监迪亚罗说:“你们充分展示了团结协作能力,即使是在很多友邻防暴队或维和部队看来无法控制的骚乱局面中,由于你们的努力,也能迅速恢复秩序。”
在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宣传文化处处长刘广雄眼中,李钦是一个工作狂:“他从来不会命令你干什么,而是用行动告诉你该怎么干。”
“只要是跟工作有关的事情,哪怕半夜三点给他打电话,他也毫无怨言。”刘广雄说,李钦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女儿。每次执行完一个任务,只要情况允许,他都会记得给女儿打一个电话报平安。
——生命最后一刻,他用身体保护战友
李钦是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是防暴队队员心中的精神支柱。当地时间2010年1月16日上午,中国国际救援队在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大楼废墟中找到他的遗体。李钦生前张开双臂保护战友的最后动作被凝固在地震废墟的瓦砾上,令在场的救援队队员及防暴队官兵无不为之震撼。
“当我们找到李钦政委遗体的时候,发现他张开双臂趴在另外一具遗体上面,一看就是在保护下面的人。”朱震海是参与现场搜救的队员之一,他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在李钦身体底下的遇难者是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郭宝山,他是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8名中国维和警察中年纪最长的一位。
朱震海说:“可以想象,地震那一刻,李钦心里想的是用身体保护战友,而他自己却被坍塌下来的楼板狠狠压住。”
“都是当兵的,我觉得政委的这个举动让我们战士非常感动。”“身为领导,面对死亡的时候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尽全力去保护同志,将活的希望尽可能留给别人。”虽然朱震海之前与李钦并不相识,但是李钦牺牲前的举动令他感慨良多。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副队长杨天宇也主动向记者回忆起他和李钦政委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路。
“12日下午3时20分,车队从防暴队营地出发,前往联海团大楼。”当天联海团特别代表要会见8名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车队负责将他们送往联海团大楼。
“去联海团的路上车堵得厉害,我一直跟政委用对讲机通话,”杨天宇当时就在车队的第一辆车里。因为担心迟到,他在对讲机中不止一次地请示李钦是否改道。
“下午4时5分,我们到了联海团大楼。真不敢相信,这是我跟政委走过的最后一段路,”杨天宇至今都难以接受李钦政委已经离去的事实。当时距离地震发生不到50分钟。
“今天人多,你就不要上去了。”这是李钦对杨天宇说的最后一句话。在一般情况下,他总是陪伴李钦左右。
下午4时53分,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联海团大楼坍塌,8名中国维和警察全部遇难。16日,遇难者遗体被全部找到。
杨天宇告诉记者,震后他和另外几名队员爬上联海团大楼废墟,巨大的水泥预制板块阻隔在他们和李钦之间。他们手持石块到处敲击着水泥墙面,希望能听到政委的回应……
㈨ 以“赞中国维和警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在线等,100分速度。
中国维和警察李钦的事迹
李钦生前好友宋云松介绍,李钦的经历很丰富,他是从基层一线成长起来的优秀边防武警干部。他身上最闪光的地方是工作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什么事都带头干,他在基层最常说的就是“跟我来”,他担任大队领导时带出了优秀大队,担任支队领导时带出了优秀支队。李钦对战士要求很严格,但也很有亲和力,他的战友都喜欢叫他“钦哥”。
2004年春节刚过,李钦主持的司令部首开先河地把各级主管军事工作的干部召集到一起,以训代会,半天开会 、半天军事训练。李钦的一个部下说,一想起李钦参谋长,脑中就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办公楼前,他警容严整,腰扎武装带 、手戴白手套,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个人的警容风纪。
云南边防一线缉枪缉毒任务非常重。李钦曾多次带领战士破获走私毒品案件,最突出的就是2005年侦破的“11·02”案件,这是一起跨国特大毒品案件,涉及我国及缅甸 、老挝 、泰国。在侦破这起案件的过程中,李钦任中方重案组组长,负责一线指挥,这起案件缉获海洛因720公斤,同时还抓获了大毒枭韩永万。因为成功破获这起 案件,李钦荣立一等功,并被评为全国缉毒先进个人。
2007年12月,李钦接受了更为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赴海地执行国际维和任务。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风险比较大,第一次参加维和,被确定担任政委后,李钦对自己的朋友说:“我很高兴能带队,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维和代表着国家形象,我们要不辱使命,为国争光。”李钦的军事指挥能力在海地维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2008年4月,海地莱卡暴发了波及全国的暴力骚乱。在海地首都太子港驻防的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是被联海团第一个派遣到那里执行平暴处突任务的队伍。李钦带领全副武装的队员跳上装甲车奔赴200公里外的莱卡。联海团一名雇员一家5口被暴徒劫持,需要立即营救。但前进的路不断被暴徒设障阻挡,李钦下令强行冲卡。就这样,他们冲破层层阻拦到达人质被劫持地。李钦根据现场情况把人员分成外围警戒 、抓捕 、掩护3个战斗小组。他们占据有利位置,3个小组交叉掩护前进,最后破门而入。暴徒还没来得及拿出藏在枕头下的枪,便被防暴队员制服。仅用25分钟,队员就将分别关在两处的一家5口成功解救。
李钦在海地接受锦旗
其实,在海地执行任务期间,李钦的英勇事迹很多。根据联海团维和警察总部指示,李钦带领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处置大规模游行示威19起,强行驱散骚乱人群39处,协助海地警察抓捕在暴力骚乱中向联海团警察和海地警察开枪射击 、投掷石块的骨干分子25名。联海团总警监迪亚罗在评价中国防暴队在莱卡平暴中的表现时说:“你们充分展示了团结协作能力,即使是在很多友邻防暴队或维和部队看来无法控制的骚乱局面中,由于你们的努力,也能迅速恢复秩序。”李钦率领的中国第六支维和警察防暴队被当地民众称为文明使者 、和平使者 、外交使者。2008年8月15日,第六支维和警察防暴队返回国内,全队125名队员创造了“零伤亡 、零违纪 、零退返”纪录。
2009年3月3日,根据公安部命令,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再次承担组建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任务,政治合格 、军事过硬的李钦再次被赋予重任——担任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接到任务后,李钦按照公安部的要求,仅用了3天时间就组建了维和警察防暴队。2009年6月13日,从战乱纷扰 、贫穷落后 、瘟疫肆虐的海地回国不到10个月的李钦再次率领125名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离开祖国,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在李钦的带领下,第八支维和警察防暴队听党指挥 、英勇善战,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维和任务,不断提升了祖国和人民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李钦简介:
李钦,男,汉族,1963年6月9日生,云南蒙自人。1980年11月入伍,1985年2月入党。
2005年11月,李钦因缉毒荣立一等功。2007年12月至2008年8月,李钦任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荣立二等功。2009年6月,李钦第二次赴海地维和,任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李钦曾参加过“两山”轮战,战争结束后,李钦开始从事边防管理工作,由于掌握越南语,李钦分别从事过边防、边管等多种工作,历任边管站副处长、处长、副参谋长,现任云南边防总队司令部参谋长,武警大校警衔。2010年1月在海地地震中不幸遇难。
㈩ 刚刚从海地归来的8位英雄的相关事迹
从第四支队伍开始,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就由公安边防部队组建。
作为部队政委,傅宏裕非常关心远在海地的这支队伍的所有情况。他每个星期都要和防暴队的负责人通一次电话,每个月都要通过视频和125名队员见见面、聊聊天,给他们以亲人般的关心和爱护。
傅宏裕说起边防部队牺牲的3名同志的情况如数家珍。他说,李钦、钟荐勤和和志虹都来自基层一线,都参加过两次维和,都荣立过一等功。李钦是边防部队的优秀指挥员,最突出的特点是处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什么事都说“跟我来”。之所以两次选他担任维和防暴队的政委,是因为他的素质非常全面。参加维和之前他曾多次带领官兵破获走私毒品案件,最突出的是2005年侦破的“11·02”案件。在侦破这起跨国特大毒品案件中,李钦担任中方重案组组长,是一线指挥员。这起案件缴获720多千克海洛因,抓获了大毒枭韩永万。
“在他第二次赴海地维和出征时,我们两个拥抱在一起,我还说让他把其他124人都平安带回来。但现在……”傅宏裕说到这里哽咽了。
“钟荐勤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干一行、爱一行。作为新闻官,他在第一次赴海地维和期间在中央、省、市媒体发稿286篇。去年6月13日,我到机场送行时,得知他爱人就要临产了。到海地三天后,他的女儿出生了,但是荐勤只在视频里见过自己的女儿。”
提起和志虹,傅宏裕说:“这位纳西族女警官,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基层干了11年的边防检查工作,没有出现过一次差错,还和战友们一起查获了许多起偷渡案件。第八支防暴队一共有6名女同志,她作为大姐姐,非常善于做大家的思想工作。防暴队在营地办了一个汉语学习班,有15个海地孩子来学,老师主要就由她当。”
“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傅宏裕深情地说,“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公安边防精神,那就是忠诚可靠的卫士精神、战无不胜的英雄精神、扎根群众的爱民精神、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艰苦奋斗的吃苦精神、除暴安良的正气精神、勇争第一的过硬精神。他们是10万边防官兵学习的榜样,是我们永远的楷模。我们为有这样优秀的战友感到自豪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