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有哪些大型猫科动物
⑴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种猫科动物
猫科动物包括小型至大型的不同大小的食肉兽类,全世界共有大约38种,分布于除南极洲、大洋州、马达加斯加和其他一些海洋性岛屿外的世界各地,尤其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种类最多,是食肉类动物中占有首要地位的一个类群,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猫科家族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群:小型猫科动物、大型猫科动物、猎豹、云豹。我们一般家中饲养的家猫,就是属于小型猫科动物一型。而大型猫科动物则有:狮子、老虎、美洲豹、雪豹等。属于最后两群的猫科动物则是猎豹以及云豹。
小型猫科动物共可分为二十八种不同种类 , 列举15种:
(1)黑角猫:全身长满黑毛。
(2)玳瑁色花白猫:背上的毛色黑棕交杂,腹部是一大片白色的毛。
(3)栗色阿比西尼亚猫:身上有淡土黄色的毛,嘴巴边缘有些许白毛,眼白是淡墨绿色。
(4)虎斑猫:灰灰黑黑的毛,身上有老虎一般的黑斑纹。
(5)阿比西尼亚猫:身上有黄色的毛,颈部到嘴巴边的毛是白色。
(6)缅因浣熊猫:身上有灰灰黑黑的毛,尾巴长而多毛。
(7)沙猫:毛色奇特,像沙漠的颜色,生长在沙漠中。
(8)黑脚猫:体型十分娇小,身上有像豹一般的花纹,但性情非常的凶猛。
(9)扁头猫:十分罕见,又善于躲躲藏藏,有着暗褐色毛皮,毛间带一点白,生活在河岸附近。
(10)美洲渔猫:又名若费鲁瓦猫,生活在高海拔山区,擅长游泳与爬树,身上有着美丽的咖啡色毛与黑色斑纹。
(11)波斯猫:身上有着毛茸茸的白毛,十分美丽,来自于古代的波斯帝国,是现代许多人的宠物。
(12)博门猫:眼白是蓝色,毛是白色,尾巴、耳朵及脸部是茶色,是古缅甸的圣猫。
(13)长毛红猫:圆圆的大眼睛呈古铜色,身体又圆又胖,毛是橘红色的,蓬蓬松松。
(14)俄罗斯蓝猫:瞳孔呈蓝绿色,耳朵很薄很软,毛柔软浓密,是深茶色的,有点接近黑灰色。
(15)土耳其凡湖猫:身上有白色的长毛,尾巴、耳朵是淡茶色,尾巴长而多毛,喜欢在水里嬉戏。
⑵ 老虎的简介,生活习性,爱好,特性
老虎简介:虎(学名:Panthera tigris;英文名:Tiger): 大型猫科动物;毛色浅黄或棕黄色,满身黑色横纹;头圆、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显着;四肢健壮有力;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
老虎生活习性: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每只虎都有自己的领地。当雄虎和雌虎巡视领地时,会举起尾巴将有强烈气味的分泌物和尿液喷在树干上或灌木丛中,界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有时也会用锐利的爪在树干上抓出痕迹,或在地上打滚,留下虎毛,以界定自己的势力范围。
老虎爱好:十分热爱游水,炎热地区的虎特别喜欢在水塘泡澡嬉戏。不过它们的爬树本领就远比不上游泳技能了,估计这是体型太大太重所致。
老虎特性:通常捕食大型哺乳动物,包括各种野鹿、野羊、野牛、野猪、马鹿、水鹿、狍、麝、麂等有蹄类动物,偶而亦捕食野禽,秋季亦采食浆果和大型昆虫等。每次食肉量为17 - 22千克,体形大的每顿可达30千克,然后6天里不用吃肉。
(2)缅甸有哪些大型猫科动物扩展阅读
老虎种类:
1,西伯利亚虎
西伯利亚虎(学名:Panthera tigrisssp.altaica):又称东北虎,是虎的亚种之一。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其中雄性体长可达3米左右,尾长约1米,成年雄性平均为250千克,也有达到350千克左右。野生西伯利亚虎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
2,华南虎
华南虎,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亦称“中国虎”,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
⑶ 地球上有多少种猫科动物
猫科动物包括小型至大型的不同大小的食肉兽类,全世界共有大约38种,分布于除南极洲、大洋州、马达加斯加和其他一些海洋性岛屿外的世界各地,尤其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种类最多,是食肉类动物中占有首要地位的一个类群,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猫科家族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群:小型猫科动物、大型猫科动物、猎豹、云豹。我们一般家中饲养的家猫,就是属于小型猫科动物一型。而大型猫科动物则有:狮子、老虎、美洲豹、雪豹等。属于最后两群的猫科动物则是猎豹以及云豹。 小型猫科动物共可分为二十八种不同种类 , 列举15种: (1)黑角猫:全身长满黑毛。 (2)玳瑁色花白猫:背上的毛色黑棕交杂,腹部是一大片白色的毛。 (3)栗色阿比西尼亚猫:身上有淡土黄色的毛,嘴巴边缘有些许白毛,眼白是淡墨绿色。 (4)虎斑猫:灰灰黑黑的毛,身上有老虎一般的黑斑纹。 (5)阿比西尼亚猫:身上有黄色的毛,颈部到嘴巴边的毛是白色。 (6)缅因浣熊猫:身上有灰灰黑黑的毛,尾巴长而多毛。 (7)沙猫:毛色奇特,像沙漠的颜色,生长在沙漠中。 (8)黑脚猫:体型十分娇小,身上有像豹一般的花纹,但性情非常的凶猛。 (9)扁头猫:十分罕见,又善于躲躲藏藏,有着暗褐色毛皮,毛间带一点白,生活在河岸附近。 (10)美洲渔猫:又名若费鲁瓦猫,生活在高海拔山区,擅长游泳与爬树,身上有着美丽的咖啡色毛与黑色斑纹。 (11)波斯猫:身上有着毛茸茸的白毛,十分美丽,来自于古代的波斯帝国,是现代许多人的宠物。 (12)博门猫:眼白是蓝色,毛是白色,尾巴、耳朵及脸部是茶色,是古缅甸的圣猫。 (13)长毛红猫:圆圆的大眼睛呈古铜色,身体又圆又胖,毛是橘红色的,蓬蓬松松。 (14)俄罗斯蓝猫:瞳孔呈蓝绿色,耳朵很薄很软,毛柔软浓密,是深茶色的,有点接近黑灰色。 (15)土耳其凡湖猫:身上有白色的长毛,尾巴、耳朵是淡茶色,尾巴长而多毛,喜欢在水里嬉戏。参考资料: http://www.kiss5.cn/archiver/?tid-26870.html
⑷ 想知道老虎是什么呀
老虎是大型猫科动物。
虎(学名:Panthera tigris),是现存哺乳纲豹属的四种大型猫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有“百兽之王”之称,是亚洲的特有种类。
毛色浅黄或棕黄色,满身黑色横纹;头圆、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显着;四肢健壮有力。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
老虎的种类
1、孟加拉虎
是目前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虎的亚种。主要分布在孟加拉和印度。
2、印度支那虎
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和中国的西南地区。
3、马来亚虎
又称马来虎,是体型最小的老虎亚种,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西亚与泰国境内,是2004年新确认的老虎亚种。
4、东北虎
又称西伯利亚虎,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东北虎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
5、华南虎
又叫厦门虎、中国虎或南中国虎,现在被判为“已经在1994年野外灭绝”。
6、苏门答腊虎
脸部周围的颊毛较长,胡须也长,全身鹅黄色。是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一个虎的亚种。
⑸ 有哪些猫科动物
猫科动物起源于3700万年前,他们的祖先是一些跟现在的狐狸般大小,长相象猫的动物,在漫 长的进化过程中曾产生过一些体型特大的品种,如剑齿虎。但在一万多年前这些大家伙都灭绝了。现代的猫科动物个体差异极大,从0.8公斤重的小型黑脚猫到重达400公斤的西伯利亚虎(在我国又叫东北虎)。分布范围也非常广,从热带森林到终年积雪的高山都能找到它们的踪影。
现代大型猫科动物有狮虎豹等。狮有三种,非洲狮和亚洲狮及美洲狮,其中非洲狮分布在非洲大部分地区,亚洲狮现仅见于印度,现存数量300余只。美洲狮遍布美洲各个角落。虎主要分布在亚洲,虎的亚种分类比较混乱,目前世界上比较公认的有8个亚种:里海虎(已于20世纪40年代灭绝)、巴厘虎(20世纪70年代灭绝)、爪哇虎(20世纪80年代灭绝)、东北虎、孟加拉虎(又称印度虎)、东南亚虎(又称印度支那虎)、苏门答腊虎和华南虎。我国是虎亚种分布最多的国家,分布有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和印度支那虎。豹的种类较多,分布也很广,常见的有猎豹,花豹,美洲豹,金钱豹,雪豹,云豹等。
猎豹是生活在非洲、中东以及印度的一种食肉性动物,以鹿和斑马等动物为食。一般认为猎豹是哺乳动物中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时速可达120-130公里。其实,猎豹的性格温顺,因此,在古代曾有饲养猎豹来狩猎的传说。
那么,猎豹为什么能快速奔跑呢?因为,它的形体长得前高后低,腰部比较细,胸部较宽,胯部空当儿大,前后肢细长,前后脚掌上有厚厚的肉垫。而且它的脊椎骨柔软并能弯曲,鼻孔比较大,能够呼吸较多的空气,供给剧烈运动之所需。由于这些条件,使它能快速奔跑,但是,这样快的速度不能持久,大既只能坚持500-800米的路程就要慢下来。虽然被追捕的猎物如鹿和斑马等动物只能以80公里左右的时速奔跑,但是因为它们能长时间地保持同样的速度奔跑,所以只要和猎豹有一定的距离就可以不被猎豹吃掉。因此,猎豹都尽可能接近猎物时才袭击。
豹的种类很多,猎豹是豹的一种,有分布极广的金钱豹,还有生活在热带、亚热带高山丛林,体型较小的云豹,也有深居在海拔几千米高的雪山中的雪豹。
豹广泛产于中国,也广泛产于亚洲,因此有中国豹,有亚洲豹;它也广泛产于非洲,所以也有非洲豹。但是,欧洲就不产豹,澳洲(有袋类动物的老家)也不产豹;南北美洲就更不产豹了。可能有读者问:听说有美洲豹是怎么回事?笔者答:所谓的美洲豹,有时又称为美洲虎,其实既不是豹,也不是虎,而是另外一种大型猫科猛兽,比虎小、比豹大,产在中南美和北美的南部,英文名叫Jagure,学名是Panthera onca,也很凶、能吃人。所以若只在标题中提及中国的豹、世界的豹,也还过得去;但如果说豹广泛产于世界,那就太勉强了。�
但是不论是写中国的豹,还是外国的豹,我们首先应该把豹这种动物的名称和种类“打扫干净”原封端到读者面前,供大家细心辨认,否则难免会“认错了门牌”,“找错了对象”。�
从哺乳动物分类学的角度来讲,豹是猫科、豹属下面的一个种,学名是Panthera pars,英文名是leopard,中文名就是简单一个字:豹。这里还应该指明,这指的是豹的模式种(type species)。也许有人还要问,这指的是豹的模式种外,是否还有一些别的种?这问题使我苦思冥想了很久很久, 真是个难题!老实说,豹的种类,确是多极了,但是难讲就难在类型也太多太复杂。�
《豹的国际谱系簿》(International Leopard Studbook)主编人美国舒美柯博士(Dr.A.Shoemaker)对此就曾发表过一段深有感触的见解(见1992年度豹的国际谱系簿):“豹可称是地球上分布范围最广范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至今它的分布区仍在不断延伸,即由南非最南端的开普敦地区Capetown向北一直延伸到罗斯北部的普列摩尔斯基Primorsky地区。在这大片土地上,被专家学者承认的豹亚种竟不下于27个之多!”因版面有限,这里不可能也不必要把27个豹亚种的名称都开列出来。但其中亦有若干个被一些国际着名动物学家认为是豹的突出代表的各类虽不够格作为生物种,至少也是“是重要”的亚种。美国舒美柯博士就将上述这些“最重要”的亚种编成谱系表(册)。寄给了我一部分。在笔者的书柜中就保存着好几份这类表。�
1986年4月中旬,由IUCN(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猫科专家组牵头,在美国明尼苏达的明尼阿波利斯市召开过一次虎的世界保护战略研讨会。作为猫科专家组的成员,我和舒美柯都出席了。在闲谈中他听我说正在收集豹的资料,便决定等我回国后,把他编纂的若干种豹的谱系表(册)寄赠与我,其中就包括有中国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中国豹,英文名是China leopard,原名华北豹或北京豹,因最早(1862)发现于北京两山地区,但它的学名japonensis(日本出产)这简直大错特错!明明是产自中国北京,怎么会弄成日本产的?原来这豹的定名者Gray见到那张豹皮是1862年在日本。他不知那皮是有人从北京带过去的,还以为是日本产的呢。还有这豹的产地也是稀里糊涂,国际上的说法是:中国豹的产区很广,不仅包括华北,而且连西北(甘肃)、中原(河南)、华东(安徽)等地也产,有些外国动物学家甚至把几个不同名称的亚种也混同在一起,说这都是中国豹(即japonensis)。如德国有一位亨默尔博士教授(Prof.Dr.H.Hemmer)是德国着名的物种及种群自然保护学会的负责人,他在1983年3月16日发表过一篇论文,题目就是《关于中国豹的分类学》。
据他的说法,根据着名的周口店化石遗物显示,中国豹最早从渐新世中期即已出现,这表示这种动物至少已生存过50万年了。50万年?!简直是胡扯,不可思议。�
首先我想试问:有什么现存的哺乳类动物是可能具有50万年的生存史的?就拿人们常说的一些“活化石”来说,我国“国宝”大猫熊(熊猫)?北京南海子原皇家猎苑里残存的极少数的“四不像”(麋鹿)?还有,不太久之前,在蒙古、新疆的最荒凉的地区尚可能发现的野马?我看,这些动物的生存史都远远不够50万年。
其次,周口店的化石遗物中是否有现存豹的遗骨,也值得怀疑。�
不过,由这个问题却使我联想到另一件事。1981年冬,约十一二月间,在离周口店不很远的北京门头沟区黄草梁乡发现了一只豹,大队干部要求社员注意人、牲的安全,但对豹子不要下夹、挖陷坑或枪击。这只豹的出现地点倒是离周口店镇不远,莫非这里远古就有豹?�
不过,以上讲的都是人们惯称的所谓“金钱豹”(华北、华南)、“银钱豹”(东北)一类的豹种。此外还有其他属种的豹,有些还是很闻名,很重要的。下面且容我为读者一一道来。
首先想到的就是雪豹,多年来,它也和普通豹一样,同属于Panthera(豹属)。不过,后来有的学者认为它的头骨有某些异样,与狮、虎、豹均不同,故为它另订一属,曰Uncia,因此学名就成了 Uncia uncia,但也有其它学者提出,将 Uncia改为亚居,仍置于Panthera之下。先不管头骨如何,在大的形态上,雪豹也显然与普通的豹有明显的区别。
论体型大小,似乎雪豹与普通豹差不多(实际体重也差不多),但雪豹的体毛比普通豹要长得多,所以看来就大得多。再者它的尾比普通豹也长得多,尾毛更丰更厚,这是雪豹与其它豹绝然不同之处。其次,在颜色和斑纹上,雪豹毛色是淡青而发灰,略有奶油色彩,下体纯白,上体和四肢都有较大的黑斑点,但因其毛长而厚密,斑点隐没得几乎模糊了。它的毛色和斑点具有良好的迷彩作用,特别是在高山积雪之处,当它隐卧不动时,其它动物乃至猎人都很难发现它。
雪豹基本上是中亚高山高原的特产动物,中国、印度、尼泊尔都产,苏联和蒙古也产。在我国主要产于康藏高原,南达喜马拉雅山脉,北抵阿尔泰山脉,向东不越川西和甘南的山区。笼统地说,它们几乎出没于中国西部的所有山区。如昆仑山、积石山、祁连山、贺兰山都可认为是雪豹的产区,甚至内蒙古的阴山上也有。但是产区虽如此广泛,数量却不一定多。因为豹是一种非常孤独的动物,种群密度很低。据了解,青海在过去30年中,被人收集的活雪豹已逾150只,被偷猎的数字也将近50只(主要得自祁连、天峻、都兰、玛多、杂多等县),这表示它虽属一类保护动物,但盗猎行为仍在继续。在国际上,它也被《红皮书》定为E级国际保护动物。
雪豹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高山雪线以上的区域捕食各种高山动物,如小型的穴兔、土拨鼠之类和大型的yuan羊、岩羊之类。吃大型的有蹄类动物固然更好,更解饿,但这些动物有角,自卫能力强,雪豹捕食起来往往很艰苦,因此它们常常冒险盗食牧民上山放牧的家畜。�
雪豹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不大,它们的栖地一般远离人群,而高山上居民稀少,只要严防门户,家畜栏弄得结实此,基本上平安无事。雪豹不是特别凶猛好斗的动物,人不惹它,它一般也不主动攻击人类。至今尚未闻有雪豹吃过人的记载。北京动物园养着几只雪豹,看样子也远不似金豹那种咄咄逼人的神气。�
不论是农民、猎人,都很喜欢雪豹皮,天寒地冻,用来做垫褥或斗篷都很好,当然也可送市上出售。雪豹皮在皮货店里有个俗名叫“土豹皮”或“艾叶豹皮”。到过我国西北的旅游者,不难在市场或街摊上发现有雪豹皮待价而沽。人们也许会诧异,虽然雪豹皮有许多优点,但售价往往仅及金钱豹皮的一半或稍多。据说这是因雪豹皮的毛头太长,制成衣物后,花纹不如金钱豹皮的衣物好看。�
但另有一种情况为笔者所深知:即在各国的动物园里活雪豹的价值高于金钱豹。因为活雪豹的数量远少于金钱豹,另外,在生活条件方面,雪豹的要求较高、较严,应付不好,又较易死亡。
下面介绍另一种动物,即云豹(或乌云豹)。云豹与雪豹大异其趣,它既不是高山动物,也不是寒冷地区动物,但却是中国的“名产”动物之一。云豹的发源地是东南亚,印尼的几个大岛和马来亚、缅甸等地都产。海南和台湾两个大岛都不产普通豹,但产云豹。在台湾,云豹被称为“云虎”。�
被称为云豹或云虎的原因,主要是它身上的花纹不像普通豹的钱币形或梅花形,而是一片片如云朵形。在毛皮行业中,它还有龟纹豹、龟壳豹或荷叶豹的不同名称。�
依动物分类学而言,云豹自成一属,其学名是Neafeeis nebueosa 。台湾和东南亚各地产的是南洋亚种,学名是 N.nebueosa macroseides。�
作为热带、亚热带的雨林动物,南洋亚种本应数量较多,却不料其数远低于我国大陆的模式亚种。据调查,我国大陆产云豹的地区不仅有华南的两广和云南、贵州,华东的江西、浙江,往北直到亚热带最北部的秦岭山脉(陕西、甘肃)都发现过。�
在体形上,云豹的体形比普通豹小得多,四肢更显得短,但尾巴却是又长又肥大,其长度是与身长相等(可超过1米)。尾上有12~14个黑环,至于毛色则是焦黄而发灰,看起来不如金钱豹漂亮,而且毛很短,因此毛皮也不出色。在形态上,云豹另有一个很有名的特征,就是它的特别长大的犬齿,虽然还不能同大雄狮或大猛虎的粗壮犬齿相比拟,但是在这样一种体形不大的野兽嘴里,那特别长的犬齿,曾经使得一位动物学家慨叹道:“运使我想起古代早已绝灭的剑齿虎。”�
由于体形灵巧(体重尚不及30公斤),云豹的树栖性很强,每天大部分时间栖于树上。据说它们爬树的本领在食肉类动物中堪称数一数二。云豹捕食的对象包括树栖的猴类和鸟类,当然也能下地捕捉小鹿之类。但尚未闻有云豹盗食大型家畜或伤害村民之事。�
上面介绍的几种豹,我国都产,在动物园里也不难见到。下面要介绍的一种,则是国内不产,甚至在动物园里也不易见到的。那就是猎豹,学名Acinonyx jubatus 。�
由于形态上有较多特殊性,猎豹不仅与普通豹不同种,不同属,甚至还自居一个亚科。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爪不像猫爪而像狗爪,爪较直,不弯钩, 不能收缩掌内,也没有爪鞘。猫科动物中爪子像这样结构的,只有猎豹一种。�
为什么叫猎豹呢?原来这种豹,有人畜养它来助猎。另外还有少数猎豹产于印度和中东(如伊朗、巴勒斯坦)一带,(可能是另一种,A.Venaticus)。这些地区的贵族人士用它助猎,出猎前称饿它一天,等出猎时,以布罩蒙头,到达猎区发现有野兽(如鹿或羚羊) 时, 就放它去追,几乎任何四足动物也逃不出它的追击。
事实上,猎豹是世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曾经有人用秒表记录过它的奔跑速度,它们在短距离(比如1~2公里)中,最高时速可达110公里,如跑一段80米的距离,仅需3秒钟。因此在广阔的草原(或砂土地上)任何四足动物也跑不过它。等追到身边,就从侧面跃起猛撞,把猎物撞倒,然后咬断它的喉咙。�
在形态上,猎豹除了上述爪的特殊化外,其它方面也与普通豹有明显差异。它体菜纤瘦,四肢细长,全身密布黑色的小圆斑点。后来在南非赞比亚发现少量的新种群,身上的圆斑点成串成行,被人称为“王猎豹”(king cheetah)。先还以为是一新种或新亚种,后来才确知是一变种。最近笔者读到伦敦八十年代出版的一种旅游册,上面说猎豹在亚洲已接近穷途末路,如印度,自1948年后就没再见到猎豹。 专家们相信, 亚洲只有伊朗、 阿富汗和土库曼等处还有少数残余者,如此而已。
下面介绍一下黑豹,我想最先需要说的是,黑豹既不是独特的种或亚种,也不是变种,只不过是一种色型罢了。 正如虎中有黑虎、白虎一般。但是豹中却没有白豹,也许以前曾经有过,只是笔者未曾知晓。�
还需说明书中照片上的黑豹,不能代表整体形象,因为黑豹整体看来,并不那么纯黑,而是在全身黑褐色的毛皮上面浮现出纯里色的圈纹。�
黑豹主要产于东南亚,如马来亚和泰国等地最多,往往是一窝小豹,黑黄各半。又据传闻,黑豹的脾气比黄豹坏得多,急躁而好惹事。据说马戏团和动物园养的黑豹就常会伤人。�
中国是否产黑豹,这问题尚难肯定,因为前些年曾传闻云南捕到一只黑豹,但后经检查,那不是豹,而是一只黑色的金猫(金猫也有黑黄两种色彩,体形较大者,就容易误认为豹)。�
以上主要是介绍豹的种类和产地。下边想谈谈豹与人类的关系问题。�
这问题可能渊源久矣。笔者写至此,联想到历史书上曾经讲过的,古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教庭),为了镇压异教徒以及基督徒中的叛逆分子, 曾经从非洲弄到大批野豹,通过北非、地中海,运到意大利,用它们来对付不屈的犯人。那些饿了几天又经受虐待的野兽,在审判大厅内,一看见许我脱光了衣服的人,在地上乱跑乱爬,(据说厅内有时还放入其它野兽如熊、狼之类),马上大发雷霆,追上去又抓又咬,一时间,大厅内野兽怒吼,犯人哭骂,这种疯狂场面。笔者相信,除去古罗马帝国时代外,无论古今,任何时代也无人有机会领教吧。�
现在要提出一个豹是否吃人的问题。这似乎是一种可领会但又缺事实的问题,真是难说。
豹吃人。在笔者的儿童时其期,好像是听人说过,又像是一种老妈妈论,但若想让人说出时间、地点、人物来,又真的说不出来,只好来翻阅一下外国的报刊材料吧。外国确实不乏许多。“现成”的实例。�
一查我的老笔记本,有如下的记载:1926年印度击毙了一只恶名远扬的“茹德拉蒲拉雅格食人豹”,在三年时间里,它曾吃掉125个人!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靠近尼泊尔的库库芒地区,更有两只食人豹曾先后吃掉或咬死近500个人!这样的极端事例,在我国可说是古今未曾有过。为什么呢?据动物学者说,问题只在于民间是否有组织,而且手中有无自卫武器。相信我国从前也有过伤害人的豹子,但估计在它作恶之初,就会很快有人出来除害了。另一方面,豹早已被我国官方列为害兽,直到1981年修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草案),才初次把豹列为国家第二类保护动物。在此之前,如在某地打死一只豹,还可能被报刊赞为除害之举,甚至夸为“英雄”呢。�
记得数十年前(60~70年代),报刊上曾刊载过,在豫北、冀南的山区有一位年龄已七八十岁的姓何的老汉,是个号称专门善擒活豹的老英雄,在北平的英文报上, 还刊登过他手抱一只活豹的照片。据说他和他的三个儿子在那些年中,先后活捉过数十只金钱豹,至少有23只,送给开封洛阳、郑州、商丘、许昌等地的动物园了。
⑹ 世界上最大型猫科动物是什么
大型猫科动物有狮子和老虎
西伯利亚虎在老虎中体形最大,比非洲狮略大。资料记载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是前苏联中亚共和国猎取的西伯利亚虎,雄性、体长5米(不计尾巴)、体重760公斤,是普通西伯利亚虎或非洲狮的两倍。
孟加拉虎次之
猫科动物包括小型至大型的不同大小的食肉兽类,全世界共有大约38种,分布于除南极洲、大洋州、马达加斯加和其他一些海洋性岛屿外的世界各地,尤其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种类最多,是食肉类动物中占有首要地位的一个类群,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猫科家族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群:小型猫科动物、大型猫科动物、猎豹、云豹。我们一般家中饲养的家猫,就是属于小型猫科动物一型。而大型猫科动物则有:狮子、老虎、美洲豹、雪豹等。属于最后两群的猫科动物则是猎豹以及云豹。
小型猫科动物共可分为二十八种不同种类 , 列举15种:
(1)黑角猫:全身长满黑毛。
(2)玳瑁色花白猫:背上的毛色黑棕交杂,腹部是一大片白色的毛。
(3)栗色阿比西尼亚猫:身上有淡土黄色的毛,嘴巴边缘有些许白毛,眼白是淡墨绿色。
(4)虎斑猫:灰灰黑黑的毛,身上有老虎一般的黑斑纹。
(5)阿比西尼亚猫:身上有黄色的毛,颈部到嘴巴边的毛是白色。
(6)缅因浣熊猫:身上有灰灰黑黑的毛,尾巴长而多毛。
(7)沙猫:毛色奇特,像沙漠的颜色,生长在沙漠中。
(8)黑脚猫:体型十分娇小,身上有像豹一般的花纹,但性情非常的凶猛。
(9)扁头猫:十分罕见,又善于躲躲藏藏,有着暗褐色毛皮,毛间带一点白,生活在河岸附近。
(10)美洲渔猫:又名若费鲁瓦猫,生活在高海拔山区,擅长游泳与爬树,身上有着美丽的咖啡色毛与黑色斑纹。
(11)波斯猫:身上有着毛茸茸的白毛,十分美丽,来自于古代的波斯帝国,是现代许多人的宠物。
(12)博门猫:眼白是蓝色,毛是白色,尾巴、耳朵及脸部是茶色,是古缅甸的圣猫。
(13)长毛红猫:圆圆的大眼睛呈古铜色,身体又圆又胖,毛是橘红色的,蓬蓬松松。
(14)俄罗斯蓝猫:瞳孔呈蓝绿色,耳朵很薄很软,毛柔软浓密,是深茶色的,有点接近黑灰色。
(15)土耳其凡湖猫:身上有白色的长毛,尾巴、耳朵是淡茶色,尾巴长而多毛,喜欢在水里嬉戏。
如果要算上史前冰河世纪的话…我想剑齿虎绝对是第一~如果不算……现存世上最大的猫科动物是东北虎!东北虎又名西伯利亚虎,一般有180-200公斤,最重可达350公斤;体长一般为2米,最长可达3米;尾巴长约1米。
吓坏人……
⑺ 猫科动物一共有几种
猫科动物共有1个科,5个属, 1. 猫属:共计25个种(其中美洲狮是最大的猫属动物)。 2. 猞猁属:共计5个种(猞猁属动物共同的特点就是耳上有簇毛)。 3. 豹属(大型猫科动物):共计5个种。这5个种分别是 a. 狮:亚洲狮&非洲狮; b. 虎:现存5个亚种(一共8个亚种,3个已经灭绝,即东北虎、华南虎、印度虎、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 c. 雪豹:雪豹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区,是海拔最高的猫科动物,濒危; d. 豹: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猫科动物; e. 美洲豹:也称美洲虎。 4. 猎豹属:仅有1个种,就是猎豹(奔跑速度最快的)。 5. 云豹属:仅有1个种。就是云豹,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和东南亚一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