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缅甸潘塔诺疫情怎么样

缅甸潘塔诺疫情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2-05-27 12:07:14

‘壹’ 潘塔纳尔湿地 PANTANAL怎么样

巴西潘塔诺尔湿地生活着许多野生动物。包括近千种鸟, 400种鱼, 300种哺乳类, 和近500种 爬行类等等。与亚马逊雨林相比, 潘塔诺尔湿地是更理想的野生动物观赏之地, 因为这里没有稠密的树林, 特别是在旱季, 植物的枝叶变得稀疏,动物更加暴露, 易于观察. 可媲美非洲.我们此行的终极目标,搜寻美洲豹!美洲豹是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动物,通常在陆地上根本看不见。最好的办法就是开着小船在一条叫Cuiabá的河两岸搜寻。导游和驾驶都十分尽职地为我们找动物,他们眼神真是犀利,我们的运气也不错,第一天就看到了一只美洲豹,尽管只是个侧身。第二天更是鸿运当头,竟看到三头不同的豹子!酷热没白受,银子没白花。由北部进入潘塔纳尔的必经之路是Transpantaneira Highway,实际上是一条大土路,也是着名的野生动物观赏之路。当我们驱车从Cuiabá机场到达Transpantaneira Highway时,正值下午两点多,本是酷热难挡,可当看到路边无数的鳄鱼,水豚和遍野的各种鸟类,我惊喜得忘了热。我见到了非洲之外世界上另一个野生动物王国!就像非洲有五大,这里有南美五大:南美貘;大食蚁兽;大水獭;美洲豹和鬃狼。和非洲比较,潘塔纳尔的大型动物稍逊一筹,但这里的鸟的种类似乎是世界上最多的。如果你是观鸟玩家,潘塔纳尔真是无与伦比。

‘贰’ 关于F1格洛克、汉密尔顿、维特尔、库比卡四人的问题

蒂姆•格洛克,升格为f1车手非常迅速,而又短暂。这位车手从开卡丁车开始跻升参加宝马-ADCD方程式赛,就在他初次亮相便赢得了冠军,2002年见证了格洛克作为Mamerow的一员继续赢得ADCD方程式赛冠军
在2003年格洛克的职业生涯发生了另一向上的剧变,因为他代表KMS Motosport获得德国f3的冠军。成为该系列赛最顶尖的德国人。
在与KMS的合作中格洛克在2003年还获得了3站国际f3欧洲系列的冠军,总成绩第5的战绩。这也使格洛克和其经理人引起了埃迪•乔丹的注意。不久格洛克加入乔丹车队成为他们2004赛季的第三车手。从卡丁车到f1只用了4年,这让人对他的才能刮目相看。
正是由于乔丹的正式车手潘塔诺与车队在合同上执行产生了困难,促使还在着名的吉尔斯•维伦纽夫作周五测试的格洛克被派参加加拿大站比赛。他在排位赛取得第16的成绩正好排在队友海费尔德之后 。
格洛克在正赛取得了第7的名次还领先于海费尔德。取得了梦寐以求的2个积分,在接下来的美国站潘塔诺又回到了正式车手的岗位,格洛克又转回了作周五测试车手的角色。在试车中他继续表现出色稳定,在与车队跟随意大利站期间,他被告知他将取代潘塔诺出战最后的三站——中国,日本和巴西。
他本想要在进一步的,可是在2005赛季他未在f1找到东家。所以他转而参加Champ Car世界系列赛,作为一新手他有很高的呼声夺冠,不过他还是落后最终的冠军Oriol Servia.
2006年在GP2的号召下格洛克加入BCN Competicion之后跟随isport.在错过最后几站的情况下,取得了总成绩第4及两个分站冠军
在2007年宝马索伯车队邀请其加入成为队中的第二试车手,这才使格洛克重新引起大家的注意。试车的同时他还兼作isport的车手1995–1997 第六届波兰卡丁车锦标赛(少年组)
1998 意大利卡丁车锦标赛第一名(少年组)
欧洲卡丁车锦标赛第二名(少年组)
摩纳哥卡丁车大奖赛第一名
1999 意大利卡丁车锦标赛第一名(少年组)
德国卡丁车锦标赛第一名(少年组)
摩纳哥卡丁车大奖赛第一名
Margutti 大奖赛获胜者
2000 欧洲卡丁车锦标赛第四名(A级方程式)
世界卡丁车锦标赛第四名(A级方程式)
2001 意大利雷诺2000方程式大赛
2002 意大利雷诺2000方程式大赛第二名,四次取得名次
2003 F3欧洲系列赛,一次取得名次
撒丁岛F3大师赛第一名
2004 F3欧洲系列赛第七名
F3大赛澳门赛区第二名
2005 雷诺世界系列赛第一名,取得四次冠军
F3大赛澳门赛区第二名
2006 加入宝马并代替维纶纽夫参赛的第3场比赛--意大利大奖赛,便获得第三名
2007 加拿大大奖赛受伤,缺席美国站
2008 4月5日,巴林大奖赛摘得职业生涯首个杆位
2008 6月8日,加拿大大奖赛夺得个人职业生涯及车队的首个F1分站冠军
2008 11月2日 以75分排名本赛季车手积分榜第四位重回到GP2的赛场。
2008 麦克拉伦车队 ( Vodafone McLaren Mercedes): 年度车手冠军(98分) 5夺分站赛冠军、7次赢得杆位。 成为历史上首位黑人车手冠军也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车手总冠军。
2007 麦克拉伦车队 ( Vodafone McLaren Mercedes): 年度车手亚军(109分) ;3个分站冠军(加拿大站、美国站、日本站) ;2 次最快圈速 ;5 个杆位 ; 5 次获得亚军和 3 次季军
低级别赛事成绩:
2006 GP2 系列赛 : 与 ART 夺大奖赛冠军 ; 5 场冠军 ; 6 次最快圈速 ; 在纽伯格林首获双项胜利 ; 摩纳哥 GP2 比赛的杆位夺得者和冠军 ; 在银石本土比赛第二次获双项胜利 ; 7 次亚军和 2 次季军。
2005 F3 欧洲系列赛 : 与 ASM 夺 F3 Dallara-Mercedes 冠军 ; 15 场冠军 ; 10 次最快圈速 ; 13 次杆位 ; 在荷兰赞德沃特 ( Zandvoort) 获 F3 大师赛冠军 , 包括杆位和创下圈速纪录 ; 摩纳哥 F3 大奖赛冠军 , 包括 2 次杆位和 2 场冠军及 1 次最快圈速 ; 法国 Pau F3 大奖赛冠军 ; 2 次杆位 , 2 场比赛冠军和 2 次最快圈速。
2004 F3 欧洲系列赛 : 第 5 名 ; 1 场冠军和在 Norisring 获季军 ; 在纽伯格林获季军 ; 巴林 F3 Superprix 冠军。
2003 英国雷诺方程式 : 锦标赛冠军 ; 10 场冠军 ; 9 次最快圈速和 11 次杆位。
2002 英国雷诺方程式 : 第 3 名 ; 3 场冠军 ; 3 次最快圈速 ; 3 次杆位 ; 雷诺方程式欧洲杯锦标赛第 5 名 ; 1 场冠军 3 次登台领奖 ; 参加了 9 轮比赛的其中 4 轮。
2001 英国雷诺方程式冬季系列赛 : 总第 5 名。
2000 A 方程式 : 欧洲冠军 ; 所有 4 轮比赛的冠军 ; 世界杯冠军 ; 被授予卡丁车世界 1 号车手奖 ; 在巴黎 Bercy 获大师赛冠军 ; BRDC‘ 新星 ' 会员的创立成员。
1999 欧洲大陆 A (ICA): 意大利 "Instrials" 冠军 , 少年级 ICA (JICA): 欧洲亚军 ; Trophy de Pomposa 冠军 , 意大利公开锦标赛第 4 名。
1998 少年级 ICA (JICA): 迈凯轮未来冠军系列赛第 2 名 ; 意大利公开锦标赛第 4 名 ; 被迈凯轮和梅塞德斯奔驰签约成为年轻车手支持项目的发展对象。
1997 少年级 Yamaha 赛 : 超级英国冠军 ; 迈凯轮未来冠军系列赛冠军。
1996 Cadet 级别赛 : 迈凯轮未来冠军系列赛冠军 ; Sky TV 卡丁车大师赛冠军 ; 五国赛冠军。
1995 Cadet 级别赛 : 超级英国冠军 ; STP 冠军。

1995 开始参加卡丁车塞
2001 欧洲少年卡丁车锦标赛总冠军、德国少年卡丁车锦标赛总冠军、摩纳哥青年卡丁车杯冠军、巴黎-贝西卡丁车赛冠军
2002 国际卡丁车协会高级组欧洲锦标赛第六名
2003 宝马方程式ADAC年度亚军。
2004 宝马方程式ADAC年度冠军。
2005 欧洲F3系列年度第五。
2006 欧洲F3系列年度亚军、宝马-索伯F1车队测试车手
2007 美国GP为宝马-索伯F1车队出战,在处子秀中拿到一个积分;匈牙利GP加盟红牛二队
2008年9月14日,代表红牛二队在意大利大奖赛上取得个人F1生涯第一个分站赛冠军。

‘叁’ 阿斯托尔·潘塔莱昂·皮亚佐拉的演艺经历

阿斯托尔·潘塔莱昂·皮亚佐拉(Astor Pantaleón Piazzolla)于1921年3月11日在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出生,祖籍意大利普利亚大区巴里省特拉尼镇。他是家中的独子,父亲名叫维森特·诺尼诺·皮亚佐拉(Vicente Nonino Piazzolla),母亲叫亚森塔·麦维蒂(Asunta Maiwetti)。
1925年皮亚佐拉随家人来到美国并在纽约长大。
和大多数移民一样,初到美国的皮亚佐拉家境非常一般,如果大家看过《教父》《美国往事》这些电影的话,就会知道当时移民的生活是何等的艰难。
1934年,在纽约拍摄的电影的加德尔需要一位演奏手风琴的孩子在电影中担任配角和伴奏,于是13岁的皮亚佐拉来到了大师身边,正是与加德尔共度的这段美好时光使皮亚佐拉体会到了探戈音乐的魅力。
于是皮亚佐开始发奋苦练手风琴。
1979年皮亚佐拉为班多钮手风琴写了《手风琴与管弦乐队的协奏曲》。
这部协奏曲的乐队部分皮亚佐拉没有用铜管乐器与《再会罗里罗》的整个乐队编配一样,由弦乐和钢琴 、竖琴、打击乐器组成。
这样的乐队编制与交响乐和室内乐的编制有所不同,它的组合更类似皮亚佐拉探戈乐队即兴、零散的编制。在阿根廷的音乐史上,这部协奏曲应该是一部西方作曲技法与民族意识进行深层次交融的代表作。
它和皮亚佐拉的其他作品一样,都具有皮亚佐拉式的独特性格,同时这部协奏曲又遵循了古典协奏曲的规则,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
第一乐章“快板”要求“清晰的”。
乐曲一开始乐队由弦乐和打击乐队以亢奋、激昂、强劲的节奏全奏进入,音乐激烈的盲目、丰盛的颓靡。
音乐的基调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独奏手风琴的旋律凸现,使音乐更加孤独,幽怨,放纵。
第二乐章“中板”,这个乐章从弦乐凄冷优美的独奏开始 ,像回忆、怀念。
第三乐章“急板”是整个协奏曲的高潮,在打击乐器有力的拍点中,整个协奏曲在嘈杂喧闹直至人声鼎沸的集体狂欢中结束。
这部协奏曲你能从中体会到手风琴簧片发出的声音带给你的那种世俗力量的震撼同样感人肺腑。
音乐生涯
皮亚佐拉于1921年诞生于阿根廷马德普拉塔的一个意大利裔的家庭,由于经济困窘,在其幼年时,举家搬迁至美国纽约。
皮亚佐拉遂于美国纽约度过其童年时期,并得到机会接触古典音乐(尤其是巴赫的音乐)、探戈音乐、爵士音乐等多种风格,与此同时也开始演奏班多纽手风琴,并于13岁时得到当时旅美的着名阿根廷探戈音乐演奏家Carlos Gardel的邀请加入其演奏团,以及在其探戈主题的电影中获演一个配角。
1937年,皮亚佐拉家族迁回阿根廷,已经有了相当音乐基础的皮亚佐拉和专业音乐人士有了更多的机会,并展露了作为手风琴演奏家的惊人才能。
其时,皮亚佐拉所崇拜的世界级钢琴演奏家阿图尔·鲁宾斯坦亦旅居阿根廷,皮亚佐拉为其写作了一首钢琴曲,并当面求教。鲁宾斯坦虽然并不认为这是一首成功的作品,但积极鼓励皮亚佐拉正规而系统地学习音乐,走上专业的道路。
在鲁宾斯坦的鼓励下,皮亚佐拉拜阿根廷着名的作曲家希纳斯特拉(A. Ginastera)为师,按照正规音乐学院的教学法学习钢琴、作曲等专业,并取得了一定的作曲家的声望,为日后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皮亚佐拉在阿根廷的音乐学院毕业后,曾一度放弃探戈音乐,专心于古典音乐世界,并以青年作曲家的才华引起当地作曲界的瞩目,并赢得机会前往法国巴黎,拜着名作曲家娜迪亚·布朗热(Nadie Boulanger)为师,继续深造。
在欧洲,皮亚佐拉仍打算隐瞒自己曾作为探戈音乐家活动的经历,认为当一名探戈音乐家是一种耻辱,而想一心投入纯正的古典音乐世界,但这个想法遭到其老师布朗热言辞激越的强烈反对。
当布朗热了解到皮亚佐拉在探戈音乐中的才华后,愠怒地打消了皮亚佐拉放弃探戈的想法,热忱地鼓励皮亚佐拉大胆地在探戈的世界中耕耘出一块新的土地。
无论对于皮亚佐拉,还是对于探戈音乐艺术,甚至世界音乐史而言,这个后来被证明为富有远见的建议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因为从此皮亚佐拉扭转了探戈不能作为纯粹的“艺术音乐”存在,而只是一个存在于“社会底层”的“肮脏下流的词语”的错误观念,将其全部才能投入到这块他既熟悉而又有天分的领域中去。
此后,皮亚佐拉在巴黎以很大的热情投入探戈音乐的创作中,打破了传统探戈音乐的一些窠臼,将现代化的古典、爵士等先进音乐技法融入探戈中。
除作曲之外,他本人亦积极参与演奏,并采用了站立式的新的手风琴演奏方法,由于其音乐形式过于新潮,内容迥异于传统程式化的探戈,内涵更远比旧形式丰富,引发了部分听众的不解与不满,甚至发展为殴打事故,但皮亚佐拉终于找到了严肃音乐和探戈音乐相互结合的最有效方式:用探戈的激情来构架严肃音乐。
从欧洲学成归国的皮亚佐拉已是一个成熟的作曲家了。
1955年,他在阿根廷创建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八重奏”的探戈演奏团体,并革命性地引进了如下乐器编制,从而改变了探戈乐团传统的音响效果:
两把班多纽手风琴; 两把小提琴; 低音提琴; 大提琴; 钢琴; 电吉他。
20世纪60年代是皮亚佐拉创作的高峰期,其诸多代表性的探戈组曲均在此时诞生。
如同在巴黎一样,在阿根廷,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起初也遭到了人们的不解和排挤,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到皮亚佐拉音乐的意义,最终将皮亚佐拉的音乐视作阿根廷文化中极有代表性的瑰宝。
皮亚佐拉一生共创作了300多部探戈作品,以及世界上的第一部“探戈歌剧”(Operita de Tango)《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莉亚》(Maria de Buenos Aires)。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皮亚佐拉旅居意大利,这是他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也是其演奏艺术炉火纯青的集大成时期。1990年,皮亚佐拉在巴黎罹患中风,作曲事业遂告结束。1992年,皮亚佐拉病逝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音乐相比,皮亚佐拉认为自己的音乐更富于理性而冷静,且并不刻意寻求欧化或古典化,而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肆’ 谁有2004年度F1的车手成绩年度总排名

北京时间10月25日凌晨1点,2004赛季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收官之战在巴西打响。最终威廉姆斯车手蒙托亚以微弱的优势夺得冠军,迈凯轮车手雷克南和法拉利车手巴里切罗分别名列第二和第三名。

名次 车手 车队 国籍 积分
1 迈-舒马赫 法拉利 德国 148
2 巴里切罗 法拉利 巴西 114
3 巴顿 BAR 英国 85
4 阿隆索 雷诺 西班牙 59
5 蒙托亚 威廉姆斯 哥伦比亚 58
6 特鲁利 雷诺 意大利 46
7 雷科南 迈凯轮 芬兰 45
8 佐藤琢磨 BAR 日本 34
9 库特哈德 迈凯轮 英国 24
9 拉-舒马赫 威廉姆斯 德国 24
10 费斯切拉 索伯 意大利 22
11 马萨 索伯 巴西 12
12 韦伯 美洲虎 澳大利亚 7
13 潘尼斯 丰田 法国 6
13 皮佐尼亚 威廉姆斯 巴西 6
14 达-马塔 丰田 巴西 3
14 克莱恩 美洲虎 奥地利 3
14 海德菲尔德 乔丹 德国 3
15 潘塔诺 乔丹 意大利 2
16 鲍姆加特内 米纳尔迪 匈牙利 1
17 布鲁尼 米纳尔迪 意大利 0
17 马克-吉尼 威廉姆斯 西班牙 0

‘伍’ 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两大着名战役(战役名.时间.交战国.最后怎样)

一、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10月2日,费多尔·冯·博克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终于向莫斯科发动攻击,代号台风行动。德军认为莫斯科在政治和军事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德军计划以各坦克集团实施突击,割裂苏军防御,并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两地域合围歼灭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尔后以强大快速集群从北面和南面包围莫斯科,在步兵兵团实施正面进攻的同时,攻占苏联首都。为达此目的,德军基本力量集中于斯摩棱斯克以东“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为博克元帅)地带。“中央”集团军群辖第9(司令为施特劳斯上将)、第4(司令为克鲁格元帅)、第2集团军(司令为魏克斯上将),坦克第3(司令为霍特上将)、第4(司令为霍普纳上将)、第2集群(司令为古德里安上将)(1941年10月起坦克第2集群改称坦克第2集团军,1942年1月起坦克第3、第4集群分别改称坦克第3、第4集团军),共74个半师,内14个坦克师和8个摩托化师,亦即约占苏德战场步兵师总数的38%,坦克师和摩托化师的64%。陆军由第2航空队进行支援。“中央”集团军群总计约有180万人,坦克1700辆,火炮和追击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德军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武器质量上也占优势,因为当时苏军坦克和飞机有一半以上是旧式的。德军在坦克、航空兵、以及摩托化步兵方面的优势尤为明显。
参加莫斯科会战的苏军有: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右翼。10月10日,朱可夫接管了西部方面军和保卫莫斯科的指挥工作。截至9月底,苏军西方面军(司令为科涅夫上将)辖第22(司令为沃斯特鲁霍夫少将)、第29(司令为马斯连尼科夫中将,12月为什韦佐夫少将)、第30(司令为霍缅科少将,11月为列柳申科少将)、第19(司令为卢金中将,10—11月为博尔金中将,11月改编为突击第1集团军)、第16(司令为罗科索夫斯基中将)、第20集团军(司令为叶尔沙科夫中将)在奥斯塔什科夫、叶利尼亚西北宽达300余公里的地区占领防御。预备队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布琼尼)以第24(司令为拉库京少将)、第43集团军(司令为索边尼科夫少将,10月为阿基莫夫中将,10月为戈卢别夫少将)在罗斯拉夫利方向100公里正面进行防御,而将其余第31(司令为多尔马托夫少将,10月为尤什克维奇少将)、第49(司令为扎哈尔金中将)、第32(司令为维什涅夫斯基少将)、第33集团军(司令为奥努普里延科旅长,10月为叶夫列莫夫中将)置于西方面军后方。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为叶廖缅科上将)辖第50(司令为彼得罗夫少将,10—11月为叶尔马科夫上校,11月为博尔金中将)、第3(司令为克列伊泽尔少将,12月为普申尼科夫中将)、第13集团军和1个集团军级集群,扼守布良斯克以西及其以南宽达300余公里的地区。总计在西方向上的3个方面军共有125万人,坦克990辆,火炮和迫击炮7600门,飞机677架。苏联红军先后解放了罗加切沃,亚穆加,亚赫罗马,红波利亚纳,白拉斯特,索城,克林,沃洛科拉姆斯克,晓基诺,阿列克辛,塔鲁萨,卡鲁加,别廖夫,莫斯科会战胜利。
彻底打击了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使德军再也无力在全线发动进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海战于1942年6月4日展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环礁的攻击,还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所以这场仗可说是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日本在珊瑚海海战之后的仅仅一个月就已经把中途岛拟定为下一个攻击目标。这不只能报美国空军空袭东京(DoolittleRaid)的一箭之仇,还能敞开夏威夷群岛的大门。防止美军从夏威夷方面出动并攻击日本。日本海军想借此机会将美国太平洋舰队残余的军舰引到中途岛一举歼灭。为达到该目的,日本海军几乎倾巢而出,投入大半兵力,舰队规模甚至超越后来史上最大海战莱特湾海战时的联合舰队。是日本海军在二战中最大的战略进攻,然而由于珊瑚海海战的牵制,使联合舰队少派遣两艘航空母舰——即受伤的“祥鹤”、“瑞鹤”号,对作战造成极严重的影响。

中途岛6月4日凌晨,日本第一攻击波机群36架俯冲轰炸机、36架水平轰炸机和36架零式战斗机开始从4艘航空母舰上同时起飞,108架舰载机在永友文市海军大尉的率领下出发攻击中途岛。南云中将命令侦察机搜索东、南方向海域,第二攻击波飞机提到飞行甲板上,准备迎击美国舰队。但是重巡洋舰利根号的2架侦察机因为弹射器故障,起飞时间耽误了半个小时,筑摩号的1架侦察机引擎又发生故障中途返航(这架飞机本应该正好搜索美国特混舰队上空),给日本舰队埋下祸根。
6月4日拂晓,中途岛派出的“卡塔林娜”式侦察机发回发现日军航空母舰的报道,斯普鲁恩斯少将立即做出反应,准备攻击日军航母(其实法兰克•弗莱彻海军少将是这次行动的总指挥,但是斯普鲁恩斯首先发动空袭)。美国舰队因为已经破解了日本海军“JN-25”的通讯密码,而对敌人的计划了如指掌。
6月4日清晨,日本舰载机向中途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驻扎在中途岛的美军战斗机也全部升空,迎击来犯的日本战机。美军的轰炸机,包括了B-17型轰炸机也向日本舰队发动还击。
7时整,友永丈市大尉率第一攻击波机群准备开始返航,并向南云中将发出了需要进行第二次攻击的电报。
7时06分,由战斗机、鱼雷机、俯冲轰炸机所组成的117架战机,从斯普鲁恩斯少将所率领的第16特混编队大黄蜂号及企业号升空,奔向200海里外的南云舰队。8时40分,15海里以外的弗莱彻少将率领的第17特混编队约克镇号起飞了35架战机。
7时10分,首批从中途岛起飞的10架美军鱼雷轰炸机出现在南云舰队的上空。美军飞机排成单行,扑向日航空母舰。在日军战斗机的截杀和日舰猛烈的炮火下,很快就击落了7架。友永的报告和美机的攻击,使南云中将相信中途岛的防御力量还很强,于是决定把原来准备用于对付美舰的飞机改为对中途岛进行第二次轰炸。此时,他仍然没有发现美军舰队。
中途岛7时15分,南云下令赤城号和加贺号将在甲板上已经装好鱼雷的飞机送下机库,卸下鱼雷换装对地攻击的高爆炸弹。
7时30分,南云接到利根号推迟半小时起飞的一架侦察机发来的电报,距中途岛约240海里的海面发现10艘美国军舰。南云命该侦察机继续查明敌人舰队是否拥有航空母舰,同时命令暂停对鱼雷机的换弹。就在南云等待侦察机的侦察结果时,空中再次响起了警报。40余架从中途岛起飞的美军B-17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扑向南云的舰队。由于美军的轰炸机没有战斗机护航,结果很快的就被南云派出的零式战斗机击退。
8时15分,南云终于接到了侦察机传来的报告:美军舰队里确实有航母的存在。南云下令各舰停止装炸弹,飞机再次送回机库重新改装鱼雷,日本航空母舰的甲板上一片混乱,为了争取时间,卸下的炸弹,都堆放在甲板上。
8时30分,空袭中途岛的第一攻击波机群返航飞抵日本舰队的上空。还有那些保护航空母舰的战斗机也需要降落加油。南云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第二航空母舰战队司令山口海军少将向南云建议“立即命令攻击部队起飞”。第二批突击飞机换装鱼雷还没有完成,如果马上发动进攻,也没有战斗机护航。而且舰上的跑道被起飞的飞机占用,那么油箱空空的第一攻击波机群会掉进海里。南云决定把攻击时间推迟,首先收回空袭中途岛和拦截美军轰炸机的飞机,然后重新组织部队以进攻美军特混舰队。
8时37分,返航的飞机开始相继降落在四艘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
9时18分,全部飞机的作业完毕。南云命令舰队以30节的航速向北航行,以避开再来攻击的美机,准备全力进攻美军特混舰队。
9时20分,掩护日本舰队的战斗机开始起飞。
9时25分,一队由大黄蜂号起飞的15架“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组成的编队发现了南云舰队。不幸的是,他们的燃油即将耗尽,而且没有战斗机护航。在自杀式攻击中,被零式战斗机和高射炮火全部击落,30名飞行员除1人生还外全部遇难。
9时30分,从企业号、约克镇号起飞的28架美军战机陆续尾随而来,向苍龙号和飞龙号展开攻击。然而在攻击南云舰队的时候遭到重创,损失了20架鱼雷轰炸机,美机所投鱼雷竟无一命中。
中途岛10时20分,由102架飞机组成的日军舰载机攻击队此时也已排列就绪。正当日军战斗机在低空忙着驱赶美军鱼雷机时,南云舰队的上空出现了33架由克拉伦斯•麦克拉斯基少校率领从企业号起飞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此时,日舰正在掉头转到迎风的方向,处于极易受攻击的境地,甲板上到处是鱼雷、炸弹及刚加好油的飞机。这正是美军求之不得的有利时机。
10时24分,第一架日本战斗机飞离飞行甲板时。企业号的33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分成2个中队分别攻击赤城号航空母舰和加贺号航空母舰,接踵而来的是17架从约克镇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则专门攻击苍龙号航空母舰。日军的3艘航空母舰刹那间变成了三团火球,堆放在甲板上的等待起飞的飞机以及燃料和弹药引起大爆炸,火光直冲云霄,短短的5分钟,日本三艘航空母舰被彻底炸毁了。
10时40分,接替指挥空中作战的日第2航空战队司令官山口多闻少将发动反击,18架由“九九”式俯冲轰炸机和6架零式战斗机组成的攻击编队从飞龙号航空母舰起飞。飞向目标途中,发现了一批正在返航的美军轰炸机,便悄悄的尾随。就因如此,日机成功的找到了约克城号,并立即发动攻击。3颗炸弹命中约克城号,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在美军船员的极力抢修下,恢复了航行功能。
11点30分,南云中将及其幕僚转移到了长良号巡洋舰,开始集合残余的舰队。
13时40分,10架日军“九七”式鱼雷攻击机和6架“零”式战斗机又从飞龙号飞来,对受伤的约克城号发起了第二次攻击。约克城号这次就没那么幸运,被两枚鱼雷击中,左舷附近掀开两个大洞,并把舰舵给轧住了。弗莱彻少将被迫转移到巡洋舰,将指挥权移交给斯普鲁恩斯少将。
14时45分,美军侦察机发现日军飞龙号航空母舰,斯普鲁恩斯立即命令企业号、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的30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起飞,去攻击飞龙号。
15时00分,美军约克城号的舰长巴克马斯特被迫下令弃舰。然而,它却并没有沉没,于是美军又回到该舰上,试图由拖船拖向珍珠港。
16时45分,美军企业号航空母舰的俯冲轰炸机成功地攻击了日军剩下的飞龙号。飞龙号当即命中4弹,船上一片火海。山口司令官和舰长加来止男随舰葬身大海。
中途岛6月4日晚19时,已经被摧毁的日军苍龙号、加贺号航空母舰先后沉没。
6月5日2时55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否决了其首席参谋黑岛大佐提出的集中全部舰只在白天轰炸并登陆中途岛的挽回败局的方案,下令:“取消中途岛的占领行动。”并表示“所有责任由我一个人来担当,我回去向天皇陛下请罪。” 他把自己关进会客室,一连三天拒绝会见部下。6月5日夜间,日军两艘重巡洋舰最上号和三隈号在浓雾中转向时互撞,最上号重创,三偎号留下陪伴左右。
3时50分,被摧毁的赤城号航空母舰被日军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击沉。
5时10分,无法挽救的飞龙号航空母舰被日军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击沉。
6月5日天亮,美军飞机一波又一波的轰炸负伤的日军巡洋舰三隈号、最上号。三偎号葬身海底,而重伤的最上号反而逃过大难,挣扎着回到特鲁克的基地。攻击结束以后,美军特混舰队随即撤离战场。
13时00分,日军I-168号潜艇发现了约克城号,随即发射4条鱼雷,2条命中约克城号,1条命中护航的哈曼号(DD-142 USS Hammann)驱逐舰,两舰相继沉没。
中途岛之战终于宣告结束。
中途岛战役美军只损失一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阵亡307人;而日本却损失了4艘大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0架飞机,还有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3700名舰员。日本海军从此走向了失败。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75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87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224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22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6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618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60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110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72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