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为什么缅甸要在边境打仗

为什么缅甸要在边境打仗

发布时间: 2022-05-24 18:29:55

① 为什么缅甸果敢地区会发生战乱

缅甸果敢地区会发生战乱原因:民族复杂各有武装,且和解进程实现未果。

缅甸共有135个民族,按地理划分为8个大族群。缅甸共有7个省和7个邦,缅族占缅甸人口的六成左右,主要生活在缅甸的7个省,剩下7个大的少数族群分别生活在7个邦。掸族主要生活在掸邦,而掸邦中又有33个民族,包括果敢族。

缅族掌握国家的主要政治和经济资源,少数民族多数生活在边境地区,那里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经济发展滞后,不少少数民族拥有武装力量并各自占据一片地盘,有的还建立特区实行自治。

比如,果敢族在果敢地区建立了“掸邦第一特区”(现果敢自治区),其军队称为“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简称果敢同盟军。

另外一支由克钦族人在上世纪60年代为争取独立而组建的反政府武装名为“克钦独立军”。1994年与政府停火,成立“克钦邦第二特区”。

随着缅甸民主进程的推进,2008年缅甸通过了新宪法。为保证2010年大选顺利进行,缅甸中央政府着手收编少数民族武装。

有些武装比较顺利地与中央政府达成和解,有些则进行了强烈抵抗。

(1)为什么缅甸要在边境打仗扩展阅读:

缅甸是个多民族国家,在近6000万人口中,缅族占了2/3,掸族、克伦族、克钦族、孟族、佤族等是比较大的少数民族。英国殖民缅甸时期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措施,曾造成这个东南亚国家的分裂。

1947年2月,为了反对英国殖民政府“分而治之”、成立几个国家的图谋,缅族与主要少数民族在彬龙会议上签署《彬龙协议》。

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但殖民者留下的阴影还是让一些少数民族武装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与中央政府对抗。

在缅甸,缅族虽然是主要民族,但并不占绝对优势,其他的主要势力是南方的孟族,北方高原的掸族(就是傣族),西北地区的克钦族(景颇族和傈僳族),北部的佤族,此外还有钦族、克耶族、克伦族和若开族等等,很多部族都割据一方,并不服从政府领导。

1988年以来,缅甸军政府实行新的民族和解政策,截至2011年年初,先后有40支武装与政府实现和解,有的完全放弃了武装,有的被改编成民兵或编入中央领导的边防军。

② 为什么缅甸在中缅边境关口附近打仗

因为关口附近都是自治地区

③ 缅甸打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缅甸内战始于1960年,当时军事强人奈温夺取政权,建立军事独裁政府,否决少数民族的自决权,开始缅甸化同化政策。由此,缅甸陷入50多年的内战。这场内战,截止到现在仍未有停歇的意思。在缅甸近6000万人口中,缅族占了2/3,掸族、克伦族、克钦族、孟族、佤族等是比较大的少数民族。缅甸现在有公开的25支民族武装和10多支不常露面的民族武装,仅掸邦就有10多支民族武装经常活动。在这些武装当中,有一些是当年国民党远征军的遗老遗少,是中华民族遗落在他国的武装;有些是由缅共演变出来的武装。但是,这次和缅甸政府军打得最激烈的却不是和中国源源较深的那些武装,而是和美国源源颇深、受美国支持较多的克钦独立军。而这次缅甸政府军和克钦独立军的战争,美国在其间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美国智库(CSIS)最新提出的、针对中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2.0版的政策建议中,关于东南亚布局的内容提到的第一个国家就是缅甸。考虑到近几年缅甸的政治改革、缅甸反对派昂山素季的出狱并恢复议员身份,以及美国政要频繁访问缅甸,可想而知缅甸已经成了美国在地院战略上准备遏制中国的重要布局。考虑到中国和缅甸现政府的关系,美国的目标一直是推动亲西方的昂山素季在竞选中上台,这一点从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缅甸,并与昂山素季密谈可以窥斑见豹。但是,缅甸现政府显然没有给昂山素季和美国机会,昂山素季最终因宪法所限未能获得竞选总统的资格。这使得美国通过竞选途径赢得缅甸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了。于是,美国开始选择内战方式。
事实上,为了使得昂山素季获得更多支持,美国一直在努力促使克钦独立武装在政治上支持昂山素季,从而使昂山在缅甸获得军事上的力量。要想搞清楚这一点,我们还得从缅甸克钦独立武装的历史说起。19世纪,英国殖民者先后发动3次侵缅战争,并于1886年正式在缅甸建立起殖民统治。和在印度一样,英国人在缅甸也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建立了“七邦七省”,并有意识地将一些军政要职逐步让给克伦、克钦和佤族等少数民族。随着时间推移,各少数民族与缅族的关系不断恶化,缅甸的民族分离主义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受英国殖民者影响,克钦等缅甸少数民族中的大部分人也抛弃了传统的拜物信仰,改信了基督教,与英国人合作对付缅族人。1948年缅甸独立,那时候少数民族分离主义已经很明显。到了1962年后的奈温军政府时期,矛盾开始激化。克钦独立军就是成立于1961年2月5日,是缅甸克钦族分裂运动克钦独立组织(KIO)的武装力量。克钦独立武装是缅甸最大的地方民族武装之一,也是缅北势力最大的反政府武装,数十年来与缅甸中央政府的国防军打打停停,战争不断。事实上,克钦独立军与美国渊源颇深。早在上世纪缅甸独立前,可亲民族的拼音文字都是由美国传教士奥拉·汉森帮忙编制的,并把第一本用克钦文翻译成的《圣经》交给克钦民族,克钦族就是在那时候开始改变了信仰。目前,克钦邦超过90%的人都信仰基督教。二战爆发后,日本军队占领了全缅甸,由于初期盟军还处于劣势,所以希望能在缅甸动员更多本土力量对抗日本侵略军,于是美国就与克钦族合作成立了擅长山地作战的“克钦101突击队”(Force 101 Ranger)。这一突击队参与了不少美军对日军的作战,扮演了诸如侦察、突袭和炸毁日军弹药库等任务。克钦101突击队发展迅速,到1945年初由原来2000人发展为2万多人,成了抗日英雄部队,部分甚至还参与了美国在太平洋的对日作战,得到了美国总统和国防部的嘉奖。战后,美军撤离缅甸,但在美军中一直保留了101突击队的番号和101部队基金会。
缅甸独立后,101克钦突击队以五个营兵力转入了新成立的缅甸联邦国防军。当时,缅族军队仅有三个营。由于昂山继任者没有兑现“彬龙协议”中关于尊重少数民族自治意愿的条款,缅甸政府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冲突加剧恶化。1949年,实力强劲的克钦部队应时任总理吴努的要求,南下攻打正在围攻仰光的克伦族军队,击败克伦族军队后可亲部队又在勃固山区打垮了缅共力量。
但是,随后克钦部队发生分裂,一部分军队进入克伦族军中,并于1961年2月5日建立了以早丹等三兄弟为首的克钦独立军,次年回到克钦邦,成了反政府军武装。缅甸独立后即和美国建交,与美国关系的恶化则始于军队接管政权后。在奈温建立军政府后,美国即将驻缅使馆降为代办级,停止对缅甸提供经济援助和进度援助,撤消了对缅甸的贸易普惠政策,对面实施了武器禁运,并对缅甸实施了金融制裁,组织国际机构对缅提供援助。
事实上,自那时开始缅甸被美国封锁了。美国和缅甸关系的改善是从2009年9月开始,奥巴马政府公布对缅新政策,在维持现有制裁同时,恢复与缅直接接触并有条件扩大对缅人道援助,目的是换取亲西方政治人物昂山素季的自由。2009年11月,奥巴马在新加坡与包括缅总理吴登盛在内的东盟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
2009年11月和2010年5月,美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坎贝尔两次访缅。作为和西方改善关系并实施内部改革的一部分,2010年11月13日,昂山素季被缅甸政府释放。昂山素季被释放后,美国政客即开始频繁访问缅甸。2010年12月,美国务院助卿帮办约瑟夫·云访缅。2011年5月,约瑟夫·云再次访缅。2011年6月美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访缅。2011年8月,美参议院批准关于米德伟(Derek Mitchell)担任美国缅甸事务特使,米德伟先后于9月和10月访问缅甸。9月29日,美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助理国务卿波斯纳和缅甸问题特使米德伟分别在华盛顿会见缅外长吴温纳貌伦。11月30日,美国务卿希拉里对缅甸进行历史性访问,成为50多年来第一位到访缅甸的美国国务卿,此后两国关系开始改善。2012年1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减轻对缅甸制裁,准许美国公司在缅甸投资。2012年11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缅甸。奥巴马此行使其成为首位在位期间访缅的美国总统。2013年5月,缅甸总统吴登盛访美,成为47年来首位访问美国的缅甸国家元首。
美国和缅甸改善关系,目的是为了缅甸政府释放昂山素季,并推动缅甸改革,从而试图在后面的选举中赢得缅甸选举,从而完成对缅甸的政权演变。对缅甸政府来说,以释放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来换取美国对缅甸的制裁解禁,目的是为了进行改革,并扩大缅甸与外部的经济合作与联系。两国的蜜月期在2013年5月奥巴马访问缅甸达到顶点,之后开始回落。
奥巴马在访问缅甸时,与昂山素季进行了会见并有密谈。在会面后不久的6月份,昂山素季即宣布参选总统。这一变化显然突破了缅甸政府的底线,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拉锯,最终缅甸联邦议会议长吴瑞曼在2014年11月18日,在内比都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下届政府时期方可修改现行宪法,明年底大选依然依据现行宪法举行。
这也意味着昂山素季将不可能拥有总统竞选资格,美国针对缅甸的5年布局也就此宣布落空。为了推动改革,缅甸新政府自2011年3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重启与少数民族独立武装的谈判,但缅军和政府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和误解,所以彼此仍是打打停停,并未真的停止,只是到2012年1月后冲突次数减少。到了2012年年底和2013年年初,冲突再次加剧。由于政府已经与多个少数民族签署了停火协议,所以这之后的冲突双方主要在克钦独立武装与政府军之间展开。2014年4月,缅甸政府隽星新一轮人口普查,这遭到了部分少数民族武装控制区域的抵制。由于政府军签署停火协议的主要条件就是要缅甸境内的独立武装解散军队,缅甸只能允许“一国一军”的存在。连续3年的战争使得克钦独立武装压力过大,经济也面临崩溃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克钦独立武装也在不断寻求外援。
考虑到中国和缅甸之间的关系,克钦独立武装能够寻求最大的帮助就只能是美国。2014年4月中下旬,缅甸克钦独立军副总司令桑鲁甘茂对美国进行了为期11天的访问。在美国,桑鲁甘茂会见了包括主管民主、人权与劳工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汤姆。马林诺夫斯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萨曼莎。鲍尔、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际开发署及国防部的一些官员。另外,甘茂还会见了联合国秘书长缅甸特使南威哲、旅美克钦民族国际组织、其他克钦组织等代表。而早在这之前,在奥巴马执政后不久,克钦邦的“101突击队”的老兵就曾联名向白宫写信,希望美国能对克钦予以帮助。奥巴马政府认为,美国有必要帮助克钦,表面上理由是克钦曾帮助美国军队打过日本军队,事实上则是因为在美国对缅新政策下克钦独立武装对美国有了新的利用价值和意义。
不过,那时候美国还需要和缅甸官方进一步缓和关系,所以只是态度上表示支持,并未提供实质性援助。虽然没有实质性的支持,美国还是给了克钦独立武装一个建议,即发展和缅甸民主派即昂山素季方面的关系,通过与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合作来获得美国的帮助。这实际上是美国在给昂山素季策划军事支持力量。当然,由于这个选择牵扯到大国利益,克钦独立武装不敢得罪中国。
因此,克钦独立武装并没有很快敢下决定,双方并未达成利益一致。但是,2014年4月甘茂访美,希望美国政府能够作为见证者参加缅甸政府和各民族武装组织之间的停火协议签订仪式。这实际上是克钦独立武装试图将美国拉入到缅甸内战调停当中,将克钦问题国际化的一次努力。努力的目的是,迫使缅甸政府让步,实施联邦制,并允许克钦等少数民族保留独立武装。2014年4月29日,甘茂又对缅甸《伊洛瓦底江新闻杂志》表示,缅甸内战已经打了60年,这个问题已不是双方能够处理的;中国是强大的邻居,同时美国是一个认真开展对缅交流的超级大国,只有中美两个大国参与进来,克钦民族的和平才能实现。
克钦独立武装的这种行为,在大国角力的情况下实际上是顺着美国的利益在走,而一旦缅甸问题国际化,那么就将影响中国的丝绸之路战略,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战略实施就将受到影响。所以,对中国来说,并不希望美国插入进来,特别是在中国越来越需要打通从缅甸到印度洋的陆路通道的时候。客观上,中国反对克钦的想法。然而,由于缅甸政府确定了昂山素季不能参加本届总统选举,美国试图借昂山素季胜选或败选后发动对缅甸的和平演变的计划破灭了。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需要搞乱缅甸。与此同时,作为缅甸政府,为了继续赢得美国的信任,从而试图得到美国的谅解,也在尽最大努力改革以符合美国的胃口。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要求考察缅甸人权。2015年1月11日到15日,美国国务院人权特使访问缅甸,与缅方举行人权对话。美方代表团中还包括太平洋司令部副司令等数名军方高官,他们低调访问了缅北克钦邦首府密支那,“考察人权”的同时,了解缅北武装冲突现状。据报道,人权对话前,克拉奇菲尔德等美军高级将领9日低调前往缅北克钦邦首府密支那,与缅甸武装部队总参谋部人员、密支那军区指挥员及旅级前线军官会晤。
除了探讨缅甸军队建设和改革前景,美军将领还专门听取了缅北武装冲突现状、缅北各支“民地武”当前的情况,以及首批受训缅军回前线后的表现,并商讨第二批缅军少壮派军官赴美受训的事。美国国防部副助理部长托马斯·哈维是负责战略构建的。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军高层此次访问缅北前线和内比都目标明确,那就是争取缅甸军人集团、昂山素季民主派和“民地武”三方面力量。说白了,美国一方面试图在缅军中扶植亲美势力,同时还向将昂山素季和缅北的武装力量糅合在一起,并最终挑起缅甸的大规模内战。

中国希望周边稳定,以便于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美国,希望破坏中国周边的稳定,破坏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于是乎,缅甸就成了中美较量的一个新区域。而缅甸内部的各方,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试图谋得利益最大化。
事实上,中国在尽力试图说服各方坐下来谈判,避免缅甸最终发展成大规模的内战,上了美国的当。然而,由于缅甸政府和缅北武装的矛盾难解,被美国利用恐怕是定了,只是到底会利用到什么程度,会不会引发大规模、全国性的大战,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作者署名:缅甸中文网)

④ 缅甸为什么和果敢同盟军发生战争

这次果敢战事,还有前一时期的江西南庄战役,果敢同盟军的主要政治目标是以打促谈,争取到自己的政治地位。而这个诉求,中方在给缅军的有关缅北和平建议中也提到了果敢同盟军的政治地位问题。这次果敢战役后,缅军总司令敏昂来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了,说中方在果敢同盟军的问题上,提了干涉缅甸内政的建议,表示不满,也佐证了中方的这个建议。
但从笔者所能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中方在建议中,仅仅是要缅军正视果敢同盟军的事实存在,缅北和平问题,需要一揽子解决,而不能留下战火复燃的死角。可惜的是,缅军没有听进去而直接拒绝了关于果敢同盟军的建议,随后,果敢战事就正式爆发。
中方的建议中,只是要求缅军正视果敢同盟军的事实存在,要给予其应有的政治地位进行和谈,没有涉及到支持果敢同盟军打回果敢,光复果敢。在果敢战事爆发之前,彭家声接受采访时也是反复提到要缅方给予其谈判的政治地位,也没有得到缅军的响应。随后,果敢战事爆发后,局面就暂时都失去控制,同盟军提出的恢复果敢第一特区的政治目标,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新的政治目标。
二、果敢同盟军宣传上的政治失策略谈
果敢同盟军在打回果敢之初,就明确提出了果敢人不打果敢人,目标只对准缅军。可惜的是,同盟军的某个在网络上有影响的宣传人员,一看到同盟军起初的攻势势如破竹之时,就狂妄无知到了极点,在博客上对白所成明学昌魏三等自治区政府要员喊打喊杀,表现得比同盟军更极左更革命的样子。
而历史早就证明,现实也正证明,往往这些民族主义口号喊得最响亮,最激烈的人,最后往往就是叛徒。
该宣传人员在博客上的把敌人直接对准自治区政府要员而不是真正的敌人缅军,看似是在为同盟军摇旗呐喊,而实际上,是在为同盟军树立更多的政治敌人。之后,该宣传人员又把矛头直接对准了中国政府,对中国政府连篇累牍地痛骂。
这种夹带个人私利的宣传,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组织和事件来达到泄自己私愤的目的,丝毫不顾及到整个局势下的果敢同盟军的前途,是任何组织都无法容忍的,而这里我暂时说这是他的私利和泄愤,已经是很轻的表述了。
从开始到最后不顾果敢同盟军的劝告直至警告,依然我行我素无限消费果敢同盟军,为果敢同盟军到处树敌,达到自己肩负某国的政治目标。到最后,同盟军不得不公开发出声明与他进行政治上的切割,该宣传人员的调子立马一转,说果敢同盟军还没站稳脚跟就要清算白所成魏三等等,他为白所成等感到悲哀,自己也是兔死狐悲,到这个时候,还不忘记对同盟军栽赃和树敌。
查同盟军的官方博客,从没有要通缉白所成要杀白所成,反而对白所成等恶狠狠地喊打喊杀的,就是该宣传人员他自己。就是那个通缉令,也是由果敢同盟军里与其关系要好又没政治头脑的某人头脑发热而擅自发出。果敢同盟军在政治上被该人的夹带个人私利的宣传搞得越来越被动,迫使同盟军不得不彻底与其进行切割。
在其夹带个人私货的谎言宣传和暗示下,让众多网友认为彭家是受到美国资助才打回果敢而痛骂自己的国家不帮果敢人民,那么中国由政府出于人道主义安置的大量果敢难民并收治伤员,何以视而不见?
有人说,单凭一个宣传人员就能把这事搅浑了,侧面说明很多问题;也有人觉得这个人能长期存在网络上这事很诡异。其实,果敢同盟军的实力毕竟还很弱小,经不起这类政治投机商的消费。果敢同盟军需要的是被帮助,而不是被消费。
三,关于果敢同盟军的性质
当然,出于各种利益的考虑,网上包括群里有歌颂白所成的,有歌颂彭家声的,有认为压根就不需要借用彭家声名望就可以打回果敢的,或者现借用彭家声的声望打回果敢然后一脚踢开彭家声的,各种观点在网络上都得到了充分地展示,也客观上让网友可以接受到四方的观点以供自己判断。
关于果敢同盟军与彭家声的关系问题,我的观点是:没有彭家声的声望,就不可能有果敢同盟军的重新组建,但果敢同盟军也不等同于彭家声。果敢同盟军目前是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并由缅甸民族正义党所领导的以争取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的革命武装组织,而非某个人的私人武装。
四、果敢同盟军的战役战术得失谈
这个问题由于敏感,笔者已经就这个问题在内部进行过意见交流,因此,在公开的层面上,不再谈及。
五、果敢战事的中方态度
有关中方的态度,从目前来看,没有什么改变,那就是:建议各方坐下来谈,只要缅方愿意,中国这次愿意当调停人,而不再仅是见证人。这是在缅甸和平路线图上,从没有出现过的态度。
不过大家一定要注意,目前中方的态度也仅进行到此为止,还是没有说支持同盟军光复果敢,是否光复果敢,取决于谈判的政治结果,而不是军事结果。解读出来的意思就是:一个名义上统一的缅甸是符合中国的利益的。
所以,在果敢问题上,在克钦问题上,中国目前是绝不接受任何一方用武力独立于缅甸之外的政治诉求的,在这点上,佤邦和四特把握的相当精准,所以,佤邦和四特总是强调我们不分裂,但我们必须要高度自治。
当然,现在缅甸内地大缅主义情绪被煽动,针对中国的各种过激的政治言论在纷纷出笼,如果缅甸政府和军方不从两国和平稳定的大局考虑,只一味地宣泄自己的不满和无限度向中方索取不恰当的回报,那么,中方在目前上述立场上是否有微调、调整、方向性陡转?还有待观察,在此,笔者提醒网友注意研究下1967年缅甸和1969年的缅甸历史。
六、缅甸军方为什么在果敢战事上如此强硬?
熟悉缅北近些年的所有重大事件的网友应该知道,缅军目前的高层,包括三军总司令敏昂来,都是借助2009年的88果敢事件而一战成名爬上高位。因此,不管是中方的建议,还是果敢同盟军的通过武装斗争打回果敢,这都无异于是要这些缅军高层既得利益者把早已经吞进去的胜利果实吐出一部分出来,因此,不管是在政治考量上,还是在他们私人的利益考量上,是绝不轻言退让的。
而缅甸国家的政治格局的角度来看,对于西方国家和缅甸内部大量的政党和民众要求就宪法的任何条款进行全民投票修宪的呼声,吴登盛政府已经夹持这些有利于他政治利益的呼声答应就修宪问题在5月份进行全民公投,在这种局面下,除了总统资格条款有可能修改公投外,军方不经任何选举就自动占有议会25%的席位的条款的修改也可能会进行公投。
在军方面对国际国内的巨大修宪公投的压力下,军方如果坚决反对修宪公投的声音就会显得异常刺耳。而此时的果敢战事的爆发,无疑为缅军提供了巨大的政治机会,为此,敏昂来总司令甚至高调说打击果敢同盟军是一场反侵略战争,就是意在通过调动国内的大缅主义情绪来让缅甸民众认为军方的25%的席位是不可修改的,对果敢地区实行90天的军管,也恰好涵盖了计划5月份的修宪公投。
因此,在修宪公投没有结束之前,不管缅军在果敢战场遭到多大损失,也不会轻言撤军和和谈,相反,这个期间的缅军重大伤亡反而更能刺激缅甸内地民众的大缅主义情绪,从而达到就军方在议会中的25%席位不举行修改公投。在达到这个政治目标后,才有可能转变对果敢同盟军的政治态度。
七、如何让缅军和缅政府承认果敢同盟军的政治地位?
有人问如何让缅军承认同盟军的政治地位?答案是目前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继续打,坚持到缅甸修宪公投之后,直到缅军自己觉得损失惨重,政治筹码也在输的时候,态度才会出现变化。
同时,缅甸内部各个政党、政治家、分析家、一些军方人士,也认识到,如果在果敢问题上,不接受中方的建议,恐怕会重蹈69年的覆辙,到最后,输的裤子都快没有了,还是得谈,因此也在积极建议和呼号希望政府和军方高层不要因为自己的个人政治利益而不接受中方的建议。

同时,缅甸这些有识之士也暗示接受了中方的建议,88果敢事件的既得利益者今后在政治上相信中方不会让其有损失的。但是缅军不会把已经吞进肚子里的东西自动吐出的。
所以,后一阶段的果敢战事,将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会有多场恶战,特别是在春节假期后中方的态度再次出来之前,双方都会恶战几场,以争取在谈判时的政治筹码。也就会看到,从缅军目前誓言彻底干净地消灭同盟军,到后来会表述成消灭同盟军的主力,之后再表述成击溃同盟军的主力,再之后就表述成为了国家和平,缅军愿意高姿态接受中方的调停。各位网友今后可以细心观察缅军就果敢战事的评论表述的这种用词细微变化。(缅甸东子

⑤ 为何缅甸一直在打仗,二战后过了几十年还没能实现太平

缅甸是内陆国家,恰处在印支半岛,靠近中国的最里侧,所以就成为外国势力觊觎东亚的战略立足点,所以此处各股政治势力,角斗不断。

⑥ 缅甸军为什么和果敢军打起来果敢军有多少军队果敢军地区有多少人民果敢军是不是很穷还有果敢军那

进入2015年,缅甸北部的战事就由零星交火逐渐发展到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也逐渐吸引了国人关注的眼球,如今战火已经绵延近三个月,而拥兵数万,还有飞机、坦克等重武器的缅甸政府军,却始终奈何不了只有千把人,装备也是多为轻武器的果敢同盟军,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参加阅兵的缅甸政府军。

首先是士气,缅甸发动的缅北战事更多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现在的缅甸三军总司令敏昂莱,2009年时还是个普通的少将,之所以在短短几年间就如同坐火箭那样飞速晋升到大将,并且超越很多同辈执掌三军帅印,就是因为2009年他主导的收复果敢的军事行动取得了胜利。今年是缅甸的大选之年,如果在他领导下,再能拿下一两个民间地方武装,那么他在缅甸政坛上的地位,即便不能取代吴瑞曼成为总统候选人,至少也能巩固现有地位,让新总统不敢小觑。所以这场冲突更主要的是为了争夺政治上的利益,而与普通官兵没有多少直接关系,更没有师出有名的道义上的正义,基层官兵的士气自然不会太旺盛。而反观果敢军一方,既有 2009年的前仇未雪,又有眼前的生死存亡。可以说是既怀着一雪前耻的复仇之志,又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哀兵之勇,士气之高昂,自然不需再多说什么了。两相对比,孰高孰低已经是一目了然了。

其次是地形,缅北是连绵的山地,又是亚热带丛林地带,在这样的地形作战,大兵团未必就有优势,因为受到地形限制,即便是数万大军也很难部署。集中主力吧,机动也好,攻击也好,都很难迅速展开。分散兵力吧,又容易被熟悉地形的果敢军各个击破。真是个两难的选 择。而果敢军方面,虽然只有千把人,反倒是个最理想的兵力规模,你若是大兵压境,我就可以化整为零,让大部队在这潮湿闷热的丛林里兜圈子,就像高射炮打蚊 子;你若是分兵合击,我就集中着千把人选择有力地形,针对你一路,打你没商量。所以在这样的地形上,兵力上的优势,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战斗力上的优势。

果敢军在密林中挖掘的地道。

再就是武器方面,尽管缅甸政府军有飞机,有坦克,装备方面的优势更是压倒性的。但是,在缅北复杂的地形上,缅甸空军缺乏精准的目标指引,加上飞行员训练水准也不咋的,要想真正有效地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这也是缅甸军机一再进入中国领空发生误炸事件的客观原因。至于坦克部队在缅北的复杂地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施展出坦克部队横扫千军的雷霆之威,弄得不好,反会像陷入泥潭的大笨牛,成为果敢军火箭筒的活靶子。倒是果敢军的轻武 器,在这种战场环境最能发挥出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效能,要知道,在丛林中,一支AK47可远比一门榴弹炮更有作用。

复次,就是缅军步兵战斗力 并不那么强悍。现在只需站在临沧—南伞的公路边,就能看到“果敢战争直播”。公路下方是大竹箐村,与这个云南省镇康县村落正对面的,是缅甸果敢地区的扣塘 村。当地村民杨老三说:“真是吓死人了,缅甸的重炮昨天早上8点就开始狂轰扣塘村山头上的果敢同盟军阵地,然后是步兵冲锋。步兵在第一波攻击中退下阵线, 再用重炮轰击。10点40分左右,缅军发动第二波步兵冲锋,结果又败了。后来,缅军又从老街东城和其它地方调兵来,双方一直打个没停。”村民杨老三正在和 记者说着。谈话间,眼看着1公里远处的山上,就有果敢同盟军部队在追击溃逃的缅军。缅军以多打少,发动3轮进攻都已失败告终,最后还被对方的反冲锋,打的 到处跑。可见战斗能力和意志并不高。

果敢军重机枪阵地。

这幕情景引来不少过往人员驻车围观,以至于过路的公安巡逻车不得不用广播警告:“赶紧散了,小心流弹危 险!”果敢同盟军最高指挥员告诉记者,自16日起,缅军地面部队和炮兵先后对邻近中国南伞国门的同盟军211旅防区、311旅的扣塘防区发动猛烈进攻,果敢同盟军17日下午1时42分也突袭了缅军由腊戌至老街的运输车队。

最后,果敢军还有一条退路,就是在最危急的情况下,大不了退入中国境 内。尽管中国方面会出于维护治安的考虑,收缴果敢军的武器,但是一般不会拘禁果敢军的官兵,一旦避过风头,果敢军的官兵又会回到缅北,虽然只是赤手空拳, 但要知道在缅北,要搞到枪支武器,可是比搞到苹果手机更容易啊。而缅甸正规军由于国境线的限制,是根本无法实施迂回包抄的战术,而且漫长的边境线也使政府军防不胜防。甚至可以说,就是由于背靠中国,就使果敢军有了即使被打败也不可能被完全消灭的“不死金身”。

隐蔽在山地中的果敢军地堡。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果敢军有这么 多的有利条件,怎么在2009年会被缅甸政府军打得丢盔卸甲,连彭家声也只带了两三个人落荒而逃,整整潜水了四五年才重新露头?2009年缅甸政府军的大胜,关键是当时彭家声家族掌控果敢地区的政治经济大权,引起手下不满,最后坚固的堡垒还是被从内部攻破,要是没有内部的里应外合,当年果敢军也绝不会输得如此之惨。而现在东山再起的彭家声显然已经吸取了这一深刻教训,必然会有所改进,政府军这回再要想靠内部分化来取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了。这也正是这次武 装冲突持续了近三个月,政府军空有兵力、装备上的巨大优势,也难以取得决定性的进展的原因所在。何况,本来缅甸政府军先是和克钦独立军交火,而克钦独立军 可是缅北众多民间地方武装中实力最强的一支,兵力和装备都在果敢军之上,缅甸政府军在进攻果敢军的同时,还得提防克钦独立军会不会从背后来一刀,数敌太多,也是缅甸政府军此次缅北战事的战略失策之一。

⑦ 缅甸为什么总打仗

其实,缅甸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个缅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矛盾无法解决。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缅北地区如果敢、佤邦、掸邦少数民族区域等,长期是以一个割据的形态出现。这些地区控制了缅甸近一半的国土,有着较强的经济和政治独立性,甚至于一些地区还有这独立的工业体系,这使得他们有了和缅甸政府分庭抗礼的资本。
这也是为何当这些区域罂粟种植业泛滥的时候,缅甸政府却没能做出有效的管控,原因就是他们管不了,这些地方的人不听政府的。而罂粟种植由于其暴力,在一些地区内部甚至成为了支柱型产业,当地的政府不仅不管,还会适当的给予保护,这无疑是导致了武装贩毒集团的滋生和蔓延。由此可见,缅甸政府在缅北影响力有多弱!
这也是各方爆发冲突的原因的前提,因为如果缅甸政府军能够占据绝对的优势,问题早就解决了。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就是一个历史原因了。
首先在历史上,缅甸就是一个相对分裂的形势,占据着平原河谷的缅族,因为其丰富的资源和宜居的环境,在人口上处于优势。而在缅北地区掸族、克伦族、克钦族等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处于劣势,但依靠着山地优势,他们一直保持着相当大的独立性。
谁也不能征服谁,即使是在英国人来后,这样的矛盾依然没能解决。当然,英国人巴不得这样的矛盾存在呢,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控制缅甸嘛。挑起民族矛盾不就是英国人最喜欢干的吗?当初的“印巴分治”害死多少人?
所以英国殖民时代,这样的民族矛盾不仅没能解决,反而还加大了。
后来缅甸为了寻求独立,由昂山将军提倡组建联邦政府,这原本是解决双方矛盾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因为首先昂山将军是当时获得各方势力认同的唯一领袖,而且联邦政府和极大的保持缅北地区各方势力的独立性。但是不幸的是,昂山将军被刺杀。虽然此时的缅甸相对比较统一,那仅仅只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英国,他们都想独立。
在英国人走后,矛盾再次爆发,分离主义在缅甸大行其道。缅族控制的中央政府当然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于是军政府出现了。接下来就是武力征服与镇压,缅族希望通过武力来获得国家的统治权。而边缘少数民族势力也不惮一战,因为或许只有战争,才是保证其存在下去的最好方式。因为在工业化时代,他们只会被占据了更好地域的缅族逐渐的而拉开距离,最终被碾压。
与其如此,那还不如一直打下去,一次来延缓双方差距拉开的速度。说不定他们能在失败之前,拿到自己想要的权益。
如此一来,缅甸内战便已不可避免,着一打就是几十年。当然了,至于为何会打这么就,主要还是缅甸政府内部不团结,军政府和昂山素季领导的民主派至今还在明争暗斗。国家迟迟不能走上正轨。不然,以双方的地缘差距来看,缅北是坚持不了多久的。至少在中国停止支持缅共武装力量的时候,缅甸就应该可以实现和平。
所以,当今缅甸乱局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国家意识形态不能统一,各大势力盘踞,分歧太多。当然,缅甸军队也是菜,数十万军队面对总人口不过十余万的果敢地区,这么久了都搞不定.

⑧ 这次缅甸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中国与印度因藏南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其实,主要就是为非法的麦克马洪线闹得不可开交。
而据麦克马洪线签约,还有”麦克马洪线缅甸段”。麦克马洪线缅甸段就包括了果敢这片土地。而今,缅甸见中印度关系因麦克马洪线的问题不可开交,自然觉得麦克马洪线缅甸段即“缅北”与“果敢”有被 否认的可能!所以用军队先驻入此地,夺取实占主权为重!
原来缅甸曾长期隶属英国印度殖民地的一部份。直至1937年才成立英缅殖民地政府,缅甸才脱离英印殖民地。故在1910年代英藏两政府背着中国中央政府所划定的麦克马洪线是包括有缅甸段的, 即缅甸克钦邦北部Kachin Race Distribution Map克钦邦大部份(北部)是英国在民初侵占云南颢颇族聚居的江心坡和孟养土司地区, 中缅边界条约割让与缅甸的麦克马洪线缅甸段。 此也为何招致印度政府振振有词的说,中国既然可以承认麦克马洪线缅甸段,为何不能承认麦克马洪线印度段, 使印度侵占藏南合理化。
这次缅甸新一轮的内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缅甸新政府后面实际掌权的全国最高委员会在新宪法通过后,借口民族武装抗拒整编已超过了规定期限,并从2010年9月1日起,把这些民族武装宣布所谓的非法武装。新政府成立前后,对这些“非法民族武装”的军事围剿,当作是新政府显示权威和行使新宪法的首要任务

⑨ 缅甸为啥要打仗

大缅族主义作祟,想要撕毁彬龙协议,建立单一制的缅族至高无上的国度。

⑩ 缅甸为什么一直在打仗,看完你就知道了

缅北各个少数族群,都有自己的武装,同时,缅甸又有大缅族主义,的确有一些歧视这些少数族群。所以,战斗就一直持续,加上缅北是丛林地区,最适合打游击战。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7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80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212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1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58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612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53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099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65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191